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语文课堂,就像一个“场”。在其中充溢着师生的知识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交融。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重工具轻人文,重理性轻感性,重接受轻探究,语文课堂成了一潭“死水”。这样,势必影响新课改的推进,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基于语文课堂的现状,本文从朗读、演讲、对话等角度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发挥场效应,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 篇1: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演讲”模块教学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演讲目标作了很好的阐释,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也很好地体现出演讲模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没有出现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和教学建议,这需要我们去摸索和探究。本论文在解读语文新课标、分析中学语文教材、研究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的基础上,聚焦演讲,分析演讲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演讲;教学策略

演讲具有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作用。语文活动中的演讲系列,包括演讲辞的阅读鉴赏、演讲活动的口语交际及演讲稿的写作实践,都与语文新课标中的语文素养密切相关,它全面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从“课标——教材——教学”三位一体的研究角度来分析演讲在阅读鉴赏、口语交际和写作实践三方面的教学情况。

一、演讲辞阅读鉴赏教学分析

阅读与鉴赏是语文教材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同类型的文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演讲辞是一种特殊的文本,它既有论述类文章的科学的观点、深刻的思想、准确的语言、严密的逻辑,又有实用类文章的观点明确、材料真实、取向明确、事件典型、基本格式严谨、功用效果明显,还有文学类文章的情感真挚、形象丰富等特点。对演讲辞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可谓丰富多彩,其主动权掌握在师生手上,看其如何根据实际的需要对演讲辞进行解读并且选择有效地教学方式。

但无论按何种思路何种方法教授,对演讲辞的阅读教学,都应该重点达到领悟演讲辞的特点这个主旨。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演讲辞都是深刻体现演讲辞特点的典型的作品。对它的阅读鉴赏,应让师生重点领悟演讲辞的鲜明性、针对性、逻辑性、鼓动性、艺术性、通俗性等的特点。学习鉴赏演讲辞,还需要师生整体把握演讲辞的巨大的现实意义、感人肺腑的情思、清晰明快的思路和古朴典雅的语言。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单元的演讲辞单元教学为例,作简单说明:对本单元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演讲辞的相关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初中前期学习,高一学生对演讲辞的内容、结构会有较清晰的认识,但在语言表达上能力不足。日常生活中网络聊天往往削弱了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完整表达的机会也不多,只偶尔有只言片语的回答一些问题,学生很难自主完成一次完整的演讲。基于语文新课标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的学生应“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而有个性,材料充分、生动,有风度,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应主要体现在:一、结合课文演讲辞的特点,掌握演讲辞的写作要点;二、分析课文关键语句、理解其在演讲中的关键作用;三、在演讲实践活动中,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本单元的三篇演讲辞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就任北大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意在为北大树立新学风、新校风;《我有一个梦想》则是马丁•路德•金提出自己的梦想,表达出广大黑人共同的心声,意在为自己的黑人同胞争取自由与平等的权利;《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追述马克思的一生的成就以及他对人类的伟大贡献,表达自己和全世界无产者的沉痛悼念之情。本单元的演讲辞涉及政治、教育、科技、哲学等领域,题材广泛,极富代表性。学习这些文章,有助于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提高人生境界。

基于此,我们可以这样组织本单元的教学:首先,通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课文范例,让学生掌握一篇演讲稿的针对性、条理性、逻辑性等基本特点;然后,以《我有一个梦想》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为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演讲稿的写作特点,同时注意演讲修辞与演讲互动,从而使演讲具有鼓动性;最后,通过课文与演讲名家技巧的介绍说明使学生了解掌握更丰富多彩的演讲。

本单元可以采用范例探究法和实践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范例课文的探究,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自己分析和感悟,最后由教师点拨、补充、归纳,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掌握演讲写作的基本技巧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通过实践法,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演讲辞写作与演讲的实践让学生积累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

二、演讲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演讲与口才,他们把“舌头、金钱、电脑”并称为三大法宝。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演讲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具备诸如有独立见解、有自信心、相互理解和尊重、谈吐文雅等方面的能力。所以演讲模块的教学应重视指导学生选择贴近生活的感兴趣的交际话题进行交际实践,从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可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口语交际教学,而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科教学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要想使学生演讲获得成功,必须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来增强其口头表达的条理性、生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诸如课前演讲课中演讲和课后演讲等方式来达到课标中规定的相关教学目标。

1、课前演讲。课前三分钟演讲不只是能让学生学会听说,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判断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达到了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效果。通过课前演讲,让上台演讲学生有热情和勇气说话,让下面听的学生能理解演讲者的语句,分析说话动机和回应演讲者的演讲从而强化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力。

2、课中演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可以利用一些经典小说和哲理散文等进行口语表达训练,要求学生阐述个人的观点。在学生看完课文感慨万千时,老师抓住这个难得的演讲时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课中演讲是建立在学生具有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学生的思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应变能力。

3、课后演讲。这种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的演讲比赛比课前演讲和课中演讲更有针对性,主题更加明确,准备更加充分,竞争更加激烈,进步更加明显。

总体而言,通过演讲活动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和交际的能力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演讲活动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也是最具实践意义的。

三、演讲稿写作教学分析

写作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演讲是一种高级的语言表达形式,演讲稿的写作,有其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与写作方法。演讲辞的写作能力是一种日益被更多人所需要的一种素质,而它作为一种常见的应用文体,在中学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在此从几个不同方面来介绍演讲稿的写作及注意事项:

演讲稿的写作,要求标题要简洁生动,直接反映主题,富有气势和吸引力;开头要吸引观众,做好铺垫;称呼要能拉近演说者与听众的距离;主体要中心突出,事例典型;結尾要简洁有力,余音绕梁。

演讲稿写作教学需要注意:针对性强,对不同目的不同对象在内容和方式上体现出针对性;感情充沛,切忌豪言壮语堆砌成文,讲究充沛的感情和以情动人;结构新颖;语言得体,提倡通俗、口语化的短语,少用专业术语,切忌空话连篇、杂乱无章,要讲究抑扬顿挫和琅琅上口。

四、破除陈规教学,还原丰富课堂

演讲模块的三方面教学是高度融合在一起的,呈现出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关系。对中外优秀演讲辞的阅读鉴赏,丰富了师生的演讲知识,使师生在面对演讲辞时,能从演讲辞的针对性、鲜明性、鼓动性、逻辑性、通俗性和艺术性特点入手进行剖析,更科学有效地进行演讲辞的教与学。而丰富多彩的演讲口语实践活动,是对演讲辞阅读鉴赏的延续和提升,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检验真理。阅读鉴赏部分习得的知识和演讲活动中积累的经验都是演讲稿写作的基础和前提,反过来,好的演讲稿对演讲活动和演讲能力也是很好的促进。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既丰富多彩又五花八门,不同地区、学校

和教师由于侧重点不同,对演讲部分的教学的态度也是不同,偏题、跑题、脱题甚至漏讲的现象比比皆是,达不到课标中对于演讲的要求。学生既不能领悟演讲辞的审美价值,也不能提高演讲的实战技能,还不能提高演讲稿写作技能。本文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在演讲辞阅读鉴赏、演讲口语交际和演讲稿写作三个方面的教学建议,以期引起更多老师对中学语文演讲模块教学的重视,并勇于打破陈规的教学模式,还原丰富的演讲课课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余立新.语文课堂教学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年

[4]鲁道夫.演讲的艺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曹明海主编.语文教育学[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

[6]翟启明主编.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7]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8]蔡伟.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作者:黄干

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 篇2:

建构课堂教学场,焕发语文生命力

摘要:语文课堂,就像一个“场”。在其中充溢着师生的知识交流,情感沟通,心灵交融。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重工具轻人文,重理性轻感性,重接受轻探究,语文课堂成了一潭“死水”。这样,势必影响新课改的推进,进而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基于语文课堂的现状,本文从朗读、演讲、对话等角度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发挥场效应,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 场效应 朗读 演讲对话

一、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目前,语文教学以听说读写能力要素为框架、以分项训练为手段建构的语文教学体系,追求语文训练的系统性,却忽视了语文的情感性和人文性。大量的练习,确实也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串讲串问现象,影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和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实现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等教学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教学场”。语文课堂中实现课堂教学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知识的滋润,获得智慧的思考锻炼,达到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场效应。

在教学中,呈现文本的方式,解读文本的方法,引导探究的进程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变中出新,新中切实;要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场效应,营造教学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阅读、思考、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品位,彰显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

二、操作策略

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方式很多,如:朗读、演讲、对话等等,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的手段。

(一)朗读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课堂中,适当地安排朗读的环节,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而且还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1.教师范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范读胜于讲解,教师情真意切地范读,全身心地投入,很容易建构起语文课堂教学场。

课文《项脊轩志》通过老妪追忆母亲。写母亲只用短短的两句,“几寒乎?欲食乎?”用轻缓低调朗读。那因儿而哭动了怜爱的年轻母亲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出现在学生面前,不用教师多分析点拨,学生就能从朗读中体会到作者回忆往事,怀念亲人,体现作者极为悲痛的心情。

2.教师引导

“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教学是由扶到放的过程,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朗读亦是如此。朗读时,要引导学生读出轻重、快慢、停顿、神韵。

如,《道士塔》选段

中国的专家没有太大的激动,他们默默地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

朗读这段话,宜语调放低,语速平缓。重读“太大”“默默”“走过”后稍停顿,然后把“前”的读音拉长。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专家那种莫名的情感,沉重的心情表现出来,轻轻的语调中那种荡气回肠百感交集的氛围便营造出来了。

3.学生品味

经典的文章有时无须老师剖析详讲,如果用朗读去引导学生阅读,常常会收到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以动制静的奇效。学生在自己建构的语文课堂场中耳濡目染了。

比如,课文《我与地坛》传递作者的生命感悟,让我们对母爱,残疾和生命有了更深的体会感受。虽然文章很长,但是那些隽永深情的文字绝对值得我们细细体味,因此可以安排大段的朗诵时间,让同学们反复自由的诵读。这样,学生好像真的漫步在地坛,看着史铁生的所看,感受着他的感受。

(二)演讲

演讲应该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不论是传道,授业,还是解惑,都需要老师的讲解,如果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讲究讲解的艺术,那就成了演讲。演讲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场的重要手段。

1.课前演讲

演讲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教师结合课文内容演讲导入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如,苏教版课文《江南的冬景》。

同学们,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首诗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杭州的西湖是我国十大旅游胜地之一。她的春天尤其美丽:十里长堤,烟雨蒙蒙,远山近水,尽在画中。而到了夏天,世界著名避暑胜地瑞士景色最美:绿色山林,环绕着浅蓝色的湖泊,映衬着阿尔卑斯山头的皑皑白雪;悬崖上瀑布流泻,草地上鲜花盛开,真正无愧于“世界公园”的美称。同学们知道哪儿的冬天最美吗?今天,我们先来欣赏“江南的冬景”。

这里纵览古今,横跨万里,如数家珍般地把世间美景娓娓道来,让学生充满神奇的想象,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课中演讲

课堂内容转换时,切忌生硬死板。如果根据课文内容,采用演讲的方式承上启下,使教学环节间紧密连贯,自然过渡,有时也可以为教学流程推波助澜,这样有利于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

3.结课演讲

一堂课结束时,老师根据课文内容安排一段演讲,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感得到升华,甚至能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从而在课堂教学场中深化主题。

(三)对话

克林伯格说过,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语文新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应当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理论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1.人本对话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将自身阅读过程中独特体验融注到表达意向、感情、心绪、感悟和欲望的“他人世界”的作品中的过程,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创造性的阐释和解构。人本对话方式很多,可以是问题式阅读,也可以是评点式阅读。

学生通过“问题式阅读”,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提出新问题,学习过程充满探究的高级思维活动,课堂已构成积极的“思维场”。

评点式阅读,实际上是师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是人本对话,视野融合从而产生新质的过程,是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思维场的过程。

上《想北平》的时候,充分给学生自由与时间,以评点法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圈点勾画,字斟句酌,揣摩玩味,调动自身生活积累和语言感悟,随时写下心得,创设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的情景,充分开展多方面的对话交流,整个课堂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师生对话

语文和谐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于文本对话之后的师生心灵的相互沟通。师生正是在语文课堂教学对话场中,逐步获得文本及文本之外的深层东西。

(1)交流与探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要在文本的基础上,联系生活、联系文化,观照历史,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欣赏与评价。课堂评价是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有效途径。老师对学生中肯的评价和充满鼓励的话语,能产生较好的课堂场效应。

3.生生对话

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正是对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彼此合作探讨的一种规定。对话交往给学生互相了解和交流提供了机会,通过阅读教学对话互动,学生“彼此拥有他人的片断的信息,从而引起同样的情感与经验,产生知识,是‘彼此共振’。”

比如,我们组织的学生自行上课,作文自改自评,第三册诗歌朗诵会、戏曲表演等活动。参与体验分享式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触及情感世界,引发多向思考。

三、研究成效

(一)建构语文教学场,明确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新课程重要任务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起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在语文课堂教学场的建构中,不论是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演讲,还是对话,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师绝不是一个旁观者,简单的评判者。

(二)建构语文教学场,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这是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语文课堂教学场的建构中,课堂成为一个“磁场”:知识场、问题场、思维场、情感场……学生置身其间,便能促进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建构语文教学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与有效性。

(三)建构语文教学场,丰富了课堂的人文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场的建构中,通过朗读、演讲等手段,丰富了课堂的思想性、文化性、审美性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丰富了课堂的发展性、创造性等等。语文课堂的生命力,由此更加彰显。

(四)建构语文教学场,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在师生共同建构的语文课堂教学场中,浸润于富含“人文精神”的语文课中,综合素养得以潜移默化地提高。

建构语文课堂教学场,需要教师用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言粘住学生。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她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她就是用自己那富有艺术性的语言粘住了一代又一代学生的。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

2.《走进课堂——高中语文新课程案例评析》.王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关于“对话型”语文教学的对话》. 王尚文等《语文学习》.2001年7、8 合期

4.《有效课堂管理行为》 刘家访著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3次印刷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六高级中学

作者:陈 兴

语文演讲法研究论文 篇3:

语文CCA课程:助推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摘 要】语文CCA课程,即指与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主修型语文基础课程相照应的语文辅助性课程。在如何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科教学以为就是一种以传授学科知识(含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狭隘思维,要用课程重建理念,敢于并善于将目前学校课程乱象经过改造、调整,再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融“学生发展”于“学科素养”培育之中的全构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包含语文CCA课程在内的新型语文课程,这样便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整”发展;语文CCA课程;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

语文CCA课程的提法,目前在国内尚属少见,关于语文CCA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更是处于开创性阶段,具有较大的探索空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无疑是课程改革理念下的一次课程改造与更新。现结合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等有关学校的有效尝试,作出以下几点探索。

一、从课程创新上构建与完善“全语文教育”的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推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近十余年来,课程改革无疑取得了成绩,但其中过于理想化、难以与实践操作相对接的尴尬现象时有发生。比如,“综合实践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团活动等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上就很难厘清,乃至弄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在大多数学校有始无终,流于形式,或者张冠李戴,将“综合性学习”及社团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混淆甚至替代、等同起来,说这就往这里总结,说那就往那里挂靠等等。对此,我们曾多次参与讨论,先是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科化、项目化”,现在又提出:语文课程的改革,就在于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而改造课程、创造课程。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改革不只是口号,还得要有相应的具体课程理念和教学主张、相应的实施平台和途径。经过研究,我们特提出基于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构建“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及其语文CCA课程开设方案等。

什么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理念?首先看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整”的含义。其义项主要有:第一,有秩序、不乱:~齐,~洁,~然有序;第二,治理:~治,~改(a.使有条理,整顿;b.整齐,有条理);第三修理、修饰:~形,~旧如新;第四,完全无缺:~体,完~。从以上“整”的含义不难看出,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就是指追求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有序发展和不断发展。

为什么要提出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因为从过去到现在的“文选型”语文教材、非确指性的知识内容,导致语文教学往往陷入碎片化、随意性和感性化,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随之产生要么断层、要么缺失、要么重复的非完整性、非系统性现象。为了解决这种语文教学的非完整性、非系统性现象,必须从基于学生语文素养培育的“整”发展理念入手,先从语文课程改造和语文内容整合作为突破口,努力构建“全语文”化的语文教育体系,克服语文教学感性化、随意性、碎片化的“散”现象,让语文教学再生系统性、发展性、全纳型的“整”状态,这是语文课改的新思路。

于是,我们通过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平台,对发生在学校的一切语文课程活动加以整合,即一边继续进一步开好开足国家规定的主修基本课程,一边将学校自行开展的语文课外活动赋予课程的意义及功能,进行调整、变通、融合和重构,以形成一种全新的辅助性课程即CCA课程。这样,即在进一步开好开足主修课程的前提下增设CCA课程,使语文辅助性课程(CCA)与“学科”主修课程共同纳入语文课程,以形成具有现代课程改革意义的更为完善的语文课程体系,我们称之为“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全语文课程”体系(详见表1)。

表1 全语文课程体系结构表

这种“全语文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两者相辅相成,浑然一体而相得益彰。这样,将课外活动课程化,课外活动课内化,使学科教学以外的活动更加有保证,为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进来,进行探究,搜集和处理有有关的信息,从而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一目标。

二、基于学生语文素养“整”发展的“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而构建语文CCA课程

为什么在语文课程设计中把这种“X”课程称之为语文CCA课程?这主要是借鉴新加坡的CCA课程和国内一些学校所开设的CCA课程,从中受到关于“辅助性课程”开设的启发,而重新赋予它与现有具体学科课——语文结合起来而形成新的含义:语文辅助性课程即CCA课程,是相对于主修课程即国家基本课程而言的校本自立课程,并且与语文主修课程发生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整合作用,重在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之中的第二轨道,从而与语文主修课程(第一轨道)一起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CCA课程,是英语Co-Curricular Activitie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辅助课程”(也叫“课程辅助活动”)。它较为广泛地出现在新加坡。从1998年起,新加坡政府开始实行将课外活动纳入初级学院(高中)及理工学院升学的入学加分优待项目,2000年后,正式将课外活动改更名为课外辅助课程(简称CCA课程),系统地、可量化地和可操作地将课外辅助课程纳入中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非常重视CCA课程,他们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的经费,有明确的培养目的,学生强制参加,教师全员参与,并实行学分管理。新加坡的课程辅助活动CCA是全面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生福利的一个方面。中学阶段的文体等课外活动是必须参加的,而且在中学毕业后报考上一级学校,可以加分。他们在中小学基本上都是半天上课学习各门学科知识,半天开展各项CCA活动,即课外辅助课程。

怎样建构基于学生语文素养“整”发展的“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中的语文CCA课程呢?

1. 形成课程定位。是让最具有先进理念,即以实践活动为主要特征、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特长发展为主要目的,进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语文辅助性课程。

这种开发以“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为指向的学科素养培育型的语文CCA课程,是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深水区的具体活动,即由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一种自觉教学行为。语文CCA课程即指与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主修型语文基础课程相照应的语文辅助性课程活动。

2. 加强课程改造。对目前在学校发生的所有课程行为及其现象进行反思,并通过“改造”而进行新型语文课程形态即“语文全构课程体系”的重建。

“改造”的含义是“改变、打造”,即“修改或变更原事物,使适合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建立新的,使改造适合新的形势和需要”。课程改造,一是用反思观统览审视现有课程,二是用全纳全构法统整翻新课程。“全构法”就是“一线串珍珠”,这里的“一线”就是一条主线式的理念,这里的“珍珠”就是一门门更趋向合理、可行的课程,这里的“串”就是方法,即“挪、减、借、变”等。

具体地说,挪——就是将国家课程中“选修课”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些相关课程和课时以及地方课程的大部分挪出来;减——就是把现行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减出来;借——就是把常用的“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项目借过来;变——就是将各种课程因素组合而变化为一种新的语文CCA课程元素。这样,经过整合与改造,便组建为第二轨道的课程,构成一种新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也就是一种“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课标语”)。

现在,我们从语文学科开始,通过“挪、减、借、变”,从而孵化、构建一种新型的“学校语文课程”形态,即“双轨制1+X”全纳型语文课程体系。“双轨制”,即“主修课程+辅助课程”的双轨并行,俗称学校课程的“两条腿走路”机制。第一轨道,是指将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语文课程,即为语文主修课程;第二轨道,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辅助性课程,即语文CCA课程。“1+X”,“1”是指把国家统一规定开设的基本语文主修课程称为“1”(取“统一”之义),由学校自主开发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非确指性的可变量的语文辅助课程,即CCA课程称为“X”。

3. 全力开发语文CCA课程。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根据以上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造的要求与方法,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和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和开发语文CCA课程,从而研发与实施了一系列的语文CCA课程门类及项目,其中有五门是较为成型的,简称为语文CCA课程的“两社三会”:文学社、新闻社、演讲会、汉字会、成语会。

这五门语文CCA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一是“本土化”思路,以体现“校本”的个性特点;二是“系列化”思路,以体现“课程”的规范性;三是突出实践活动指导的思路,以体现课程的实效性。学校通过CCA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明确CCA课程的目标、内容、流程、方式方法,做到有计划、有序列,使之形成系列,致力于打造为学校的精品校本课程。

三、用语文CCA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整”发展

现在,以广州市花都区花山中学为此进行的“演讲会”CCA课程的操作为案例,特予以展示与介绍如下。

1. 课程目的。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书面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总是在掌握了口头语言的基础上掌握书面语的。开设“我们的演讲会”CCA课程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培养学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学会倾听、准确表达和交流以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整体实践能力。

(2)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的综合表达能力。

(3)扩大语文学习资源,加强语文和其它方方面面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2. 课程要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为了使“演讲会”活动活而不乱,动而有序,且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梯度合理,设定如下要求:

(1)定时间,定期举行演讲会。

(2)定方式,演讲不得带稿,必须记住,要面对听众,落落大方,声音洪亮,并配适当的手势。

(3)定主题,要求一轮一个主题,尽量不重复。

(4)定人选,要求人人参与,不能遗漏,前一天没有准备充分的,第二天继续演讲。

3. 课程内容系列。指导思想:配合现行大纲对学生听说读写要求的重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安排演讲系列,遵循由简到繁、从低到高的原则,按年级分阶段循序进地科学安排训练内容。

(1)初一年级(起始阶段):调动兴趣,实现“敢”说。初一学生,对上台讲话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本阶段目的在于锻炼胆量,丰富词汇量,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合理性。具体内容如下:日常对话、简要复述(课内外均可)、讲故事、自我介绍、习成语说典故、词语接龙、日记大家听、置疑解惑、一周新闻发布、自由辩论、我与广告词、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2)初二年级(提高阶段):闪现智慧,激励“愿说”。经过一个学年的锻炼,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已消除,这应让每个学生充分表现个性,并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说话的巧妙度、有效度和生动性。具体内容为:自由交流、描述性复述、讲故事、自我推荐、语文开心辞典、句子接龙(语句接龙)、好书大家谈、有问必答、焦点再谈虎色变、专题辩论、我为……解说(解说词)、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3)初三年级(创造阶段):展示个性,培养“会说”。这一阶段,除了一般的分析、综合、表达外,还必须清楚地阐明自己的观点、立场,并对之进行证明,从而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和技巧性,成为“会说”者。具体内容为:情境对话、创造性的复述、讲故事、自我欣赏、文学作品赏析、话题(文段接龙)、名牌大家评、巧问妙答、一日要闻采播、正反辩论、我为……献词(元旦、国庆、教师节……)、自由演讲、专题演讲、即兴演讲。

以上内容可具体到每周,也可以在周内交替进行,只是老师在选定“专题演讲”、“即兴演讲”、“专题辩论”等具体内容时,要富有开放性和弹性,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扩展的空间。

4. 课程评价。

(1)使演讲活动实现了由课外活动向校本课程的转型:由传授课变成了活动课,由以讲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学生的认知为主;老师由主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为主,学生由被动、接受型为主,向主动、创造型转变为主。

(2)让学生系统而规范地接受了关于演讲的课程教育:从以课本为主扭转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大思路,从以老师授课为主扭转为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大思路,实现了两个面向:面向学生,面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和自我完善,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达到锻炼胆魄,增长知识,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目的。

总之,在如何实现学科素养培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走出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科教学以为就是一种以传授学科知识(含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狭窄思维,要用课程重建理念,敢于并善于将目前学校课程乱象经过改造、调整,再构建出符合“学生发展”与“学科素养”相结合、融“学生发展”于“学科素养”培育之中的全构型语文课程体系,即包含语文CCA课程在内的新型语文课程,这样便可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2]王波.关于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3]杨小村.开发校本课程 办出学校特色[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4]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5]车臣.活动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6]林惠生.语文活动课的“定位”论[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0,(8-9).

[7]林惠生.初探语文学科的“研究性学习”[J].语文月刊,2009,(9).

作者:林惠生 陈丽华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教学论文下一篇:福利经济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