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为研究经济学领域的一种独特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的范式。对于具体经济现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第一篇:经济学研究论文范文

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对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是学习模式转型的需要;是应用经济学学科属性的需要;是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需要。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包括:第一,提高导师的创新意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第二,从企业兼职、专业交叉等角度完善导师队伍结构。第三,指导研究生及早进入课题研究。第四,带领研究生参加社会调研。第五,加强研究生毕业论文创新性要求。第六,打造创新导向的研究生群体文化。

【关键词】应用经济学 研究生培养 创新

【基金项目】本文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研创新能力导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SDYJG19195)资助。

一、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经济交往不断密切,应用经济学已经在我国获得广泛应用,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也不断走上工作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扩大,研究生培养质量堪忧,为了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培养科研创新能力是提升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已有研究很少从单一学科的角度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进行研究,本文将专门针对应用经济学专业探究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应该建立怎样的培养机制。

在了解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内涵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如何提升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众多学者基于影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客观因素、主观因素,采用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周丹等(2015)以浙江省部分高校研究生为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究生嵌入在以校外学术会议(论坛)、专家(学者)、虚拟学术交流圈组成的学术网络的程度越深,越容易提升其科研创新能力;研究生嵌入在以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构成的实践网络的程度与其科研创新能力呈倒 U 型关系。彭淼等(2015)通过分析研究生常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的形式,探讨以科技帮扶为载体的研究生创新平台建设的内容及途径,并从注重教师队伍建设、“产、学、研”结合、学生自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从而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张倩苇等(2017)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研究生科研能力亟需提升,尤其是创新能力。落实研究生教育培养政策、创新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的培养模式、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利用网络环境开展在线科研能力教育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第一,是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学习模式转型的需要。应用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基本上是以学习课本上的基本知識和原理为主,最多用这些原理来解释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政策,而到研究生阶段则要求不但能将所学专业理论应用于实际,而且要能提出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能从全新的视角看待和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与本科生阶段相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出现转型,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应用经济学研究生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如果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生培养就是失败的。只有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他们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拿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模式转型的需要。

第二,是应用经济学学科属性的必然要求。应用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现实,发现并分析经济学问题,提出经济政策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学科属性要求研究生阶段必须培养创新能力。现实经济情况千变万化,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经济问题差别巨大,并没有完全重复出现的经济问题,而且作为社会复杂系统的一部分,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会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环境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经济活动和经济问题是复杂多变的,不能完全参考历史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非常需要相关人员用全面的视角看待问题,用创新的方法分析问题,用创新的手段解决问题。应用经济学研究生作为未来从事经济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在学习阶段必须着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思维,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是培养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需要。与本科生阶段相比较,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培养研究生问题意识、创新能力、解决方案设计、克服困难意志的重要时期。在本科生阶段学生无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只需要将课本知识复制,完成相关考试毕业即可,而研究生阶段则是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培养并最终能达到一个能独立工作的水平,即遇到新问题能有效地、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在此之前没有人给出一个可以参考和模仿的解决方案,因此,只有培养并提高了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才能使得学生最终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从而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建立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第一,提高导师的创新意识,更好地指导学生创新。应用经济学研究生导师需要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有些导师忽视了自身创新水平的提高,尤其在应用经济领域的导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亟待通过交流和学习提高导师的创新水平。因此,应用经济学专业导师也应该不断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水平,让创新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论文写作、学术讨论等各个环节,让学生逐步树立起创新意识,培养出创新能力。

第二,从企业兼职、专业交叉等角度完善导师队伍结构。目前我国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生导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少实践经验和不同领域的工作经验,因此需要从企业兼职、专业交叉等角度完善导师队伍结构。首先,派现有导师到企业、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挂职,从事实践工作,增加行业工作经验,增长导师的认知和见识;其次,聘用更多企业高管和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在行业实践方面给予具体指导,进行授课或讲座;再次,更多聘任有两个以上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的导师指导研究生,从而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广泛的认知;最后,聘请国外大学经济学相关专业教授作为研究生的第二导师,在条件许可的时候让研究生出国进修,并密切联系和交流。

第三,指导研究生及早进入课题研究。应用经济学研究生的学制一般都是三年,第一年上课,第二年开始进入研究项目,这样造成研究生参与研究项目的时间较晚,实际参与研究的时间不足,因此,研究生应该在入学或确定被录取之后就在导师指导下进入科研项目,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建立良好的科研创新意识。及早進入科研项目对研究生来说可以保持充足的时间参与项目研究,饱满地完成科研工作量,提高科研创新水平。

第四,带领研究生参加社会调研。应用经济学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除了做好课堂学习、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撰写论文之外,还应该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研究。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社会学复杂多变和不可完全重复的特征,到实际部门调查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应用经济学领域学习的一个必要步骤。参与到实际部门调研会使学生思考问题更贴近现实,能够从更客观的视角看待经济问题,从而使其从事的研究更加接地气。因此,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调查研究,增强学生的研究能力。

第五,加强研究生毕业论文创新性要求。毕业论文撰写是研究生阶段学生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屡次发出严把论文质量关的要求,但是现实中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毕业论文的创新性方面还很不够。撰写毕业论文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毕业论文必须具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性,否则只是重复或模仿前人的成果,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加强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创新性,需要管理部门对研究生论文创新方面做出较为可行的规定,强化对论文创新的管理,让每篇毕业论文都具有自身的价值。

第六,打造创新导向的研究生群体文化。在加强导师创新意识及强化毕业论文创新要求的基础上,需要有意识地打造创新导向的研究生群体文化,使得创新性论文发表、创新性观点的提出及新方法的应用等都能够成为研究生群体成员羡慕的东西,建立一种创新导向的文化,使得创新成为每个研究生的目标,让研究生每天生活在创新的文化氛围中。在这种文化氛围下,研究生都会努力创新,相互讨论和碰撞,会酝酿出创新的思想,最终提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芳.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1(20).

[2]李健.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营销,2018(8).

[4]吕炜.应用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回顾、展望与思考[J].大学与学科,2021,2(2).

[5]吴肖林.技术应用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刊论,2017(1).

[6]叶菲,马国焘,金青林.财经类高校学科组织模式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

[8]周成圆.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应用经济学改革模式研究[J]. 当代经济,2016(18).

作者简介:

马宇(1970年-),男,内蒙古乌兰浩特人,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

王强(1986年-),男,山东菏泽人,讲师,研究方向:社会组织。

作者:马宇 王强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差异性研究

【摘要】经济学研究范式作为研究经济学领域的一种独特概念范畴和分析方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种不同的范式。对于具体经济现象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采用的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差异性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运行规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规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在《资本论》中得到了完整而系统地显现。

第一,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个自然史的过程”,他认为,“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么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机制,揭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规律。

第二,抽象分析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不可以用化学或物理实验去研究,不能靠单纯地感性直观,只能借助思维的抽象力去分析。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不是一种先验的或纯粹思辨的,而是历史的,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历史性和暂时性,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一般规律。

第三,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到:“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种研究与叙述相统一的方法和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方法又是统一的,研究的方法就是从感性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叙述就是从思维抽象到思维的具体,这两种方法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第四,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从最简单和最抽象的概念范畴出发,在思维中具体化,即就是从抽象到具体;历史的方法是从事物的实际发展顺序去研究,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逻辑与历史是相统一的。

二、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

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個人、厂商、政府或其他组织如何进行现实生产的选择,使得资源高效利用,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化的回报。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是科学主义,在实际的经济学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分析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规范经济学是以价值判断为基础,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在具体的经济活动行为过程中会依据价值判断来做出理性的经济行为选择。实证经济学是采用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具有一定数量关系的函数关系,构建一定的经济模型,通过这种模型进行一定分析来证明经济活动选择的可行性。

第二,均衡分析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均衡分析法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分析是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去分析某一时间点、某一特定市场中的某一商品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分析是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决定。考虑到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在现实经济活动分析中常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

第三,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完全抽调时间及其相关的变动因素,静态地进行经济现象的分析;动态分析法与静态分析法相反,是对经济活动变动的过程进行分析,比如分析某一时间内有关经济总量的变动以及相关经济总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第四,经济模型分析和边际分析法。经济模型分析法就是运用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来建立一定的经济模型,然后去分析经济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边际分析法就是运用微积分方法去分析经济活动中的某一经济增量的变化,用以说明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变化过程,其结果可以用因变量的变化率与自变量的变化量的比率来表示,可以分析出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依赖程度。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差异比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它们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各不相同,也是两种不同阶级的经济学说,本质上是为不同的阶级服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在经济领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无产阶级服务;西方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学说,为资产阶级服务,使得资本家利润最大化。

第一,本质研究与现象描述的差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个重大的不同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善于通过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深入到经济现象背后去探索事物的内在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象背后本质的分析,最终得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暂时性和必然灭亡性,并且通过对资本家的具体的生产过程的分析,最终发现资本家所获得利润本质上是对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榨取;然而,西方经济专注于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描述,而不探究其生产过程的内在本质,不考虑为谁生产,只考虑怎么生产和利润最大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着重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维度去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去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研究;而西方经济学企图通过对资源配置、需求满足或效用性的分析来掩盖资本主义的本质,这就是两种研究范式最大的不同。

第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注重对经济现象的性质分析,用科学的抽象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抽象,抽象出一般的概念范畴,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说明整个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活动性质。例如,马克思发现了抽象劳动,用以说明劳动的二重性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当然,西方经济学也进行了一些定性分析,比如投资、消费、供给、需求等概念,用以说明经济活动主体在具体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选择或经济现象中数量关联。西方经济学注重实证分析和定量分析,运用经济模型、边际分析和量化分析等方法去研究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同数量之间的关系,为如何做出经济选择提供参考。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采用了一定的定量分析,例如在对剩余价值、平均利润和社会再生产等环节的分析就广泛地运用了定量分析。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法,而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的是定量分析法。

【作者简介】

张启森(1993—),汉族,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张启森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关系研究

【摘要】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作为20世纪新兴的应用经济学研究分支,具有共同的理论起源,即19世纪的古典区位论。在此之前,空间从未作为一个要素,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将空间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从而形成经济学研究中的独特一支。由于对空间这一要素的理解和假设不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分别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形成了侧重面不同的研究方向,并对经济聚集现象给出连续的“平滑经济”和非线性、不连续的“块状经济”的不同解释,从而使两者对政府应当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产业集聚给出不同答案。虽然存在研究重点和分析方法的不同,但研究内容的实质性重叠,使得二者从长远来看,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分析区域经济现象。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  区位论产业集聚

一、基本概念

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观点,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相互关系的应用科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从而达到充分发挥各地区地域和资源上的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区域总体经济效益,为政府发展地方区域经济提供公共决策依据。

空间经济学是以空间为维度,研究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以便优化生产要素的空间布局和促进地方产业经济活动在空间区位上的正确选择。空间经济学是一门集区域城市经济、国际贸易、经济地理等多门学科融合交叉的学科。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联系

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均起源于19世纪的古典区位理论。其主要理论模式有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胡佛的运输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等。

如今,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互联网的极大发展使得市场信息化、销售模式不断创新,运输方式发生变革更加集约和规模化,这些因素都大大影响着市场,使现代商业环境和过去完全不同。区位论将区位高度抽象为平面距离的静态分析,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没有企业间相互竞争的分析已不能完全描述现代市场经济现象。因为忽视了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优质劳动力、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只考虑成本最小化,使得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差。

正是由于古典区位理论对于描述和解释现在经济现象的局限性,现代经济学家进一步突破原有理论的约束,完善其理论缺陷,产生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两个分支。由于不同学者对区位的理解不同,才产生“区域“和”空间”这样不同的地域概念。

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在经济领域展开竞争,在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区域发展问题,各国政府也主动制定区域政策并大规模展开区域规划工作,以期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鉴于古典区位论在研究现代市场经济方面的限制,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用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拓展古典区位论,大大扩展了原有古典区位论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这种研究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的不同层次的经济理论,应用了动态、计量等分析方法,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并且更加注重实证研究,综合了地理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兴的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与区位理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一是从研究对象上看,区域经济学主要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一个国家内各个区域之间产业结构如何达到最优和促进区域分工更加合理的问题;古典区位理论重点研究微观问题,从企业角度研究降低成本谋取利益的最优区位。二是从研究手段上看,区域经济学是运用国家行政政策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传导来达到调节区域经济的目的;区位论目标的实现依赖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三是从研究方法上看,区域经济学则应用宏观的、动态的和综合的方法;区位论主要运用静态的、局部的分析方法。四是从结果上看,区域经济学从宏观角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达到总体利益最大化,但可能会制约个别产业或者地区的发展;区位论从微观着眼,论证如何使单个企业效率最高,但是微观的最优化选择从整体看未必达到最佳资源配置,容易出现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总体来说,古典区位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对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

四、空间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空间经济学也是从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的,它研究的主要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

空间本身的特征,使得在空间维度上分析资源配置问题有很大障碍。因此在杜能将区位论引入经济学模型之后的很长时间内,空间因素从未进入经济学研究主流。直到D—S模型与新贸易理论的发展,才开启了空间维度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发表了一篇著名文章《垄断竞争和最优的产品多样化》,建立了一个独特而精巧的D—S垄断竞争模型,掀起经济学研究中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领域的革命。20世纪90年代藤田、克鲁格曼和维纳伯尔斯合著的《空间经济学》,解释了从垄断竞争中引出的一些普遍原理是如何促进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理解的,对10余年来的空间经济学的发展和成就做出了精确的概括和总结。自此空间经济学才逐步发展,尤其是欧洲统一市场形成后,欧盟对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五、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的区别

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都来源于同一个理论基础,两者都致力于揭示经济从总体上看在不同空间的运行趋势。之所以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是由于二者分析方法和研究重点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于“空间”的假设不同

这两个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对空间问题的不同处理。区域经济学基于空间问题的复杂性,将空间分为均质的与非均质的两种(特征如表1所示)。所谓空间均质,即是抽象掉地貌、地理特征,将空间假设为要素的均匀分布,因为如果没有空间均值的假设,建立经济模型就需要引入类似要素密度函数等变量,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均质空间可以理解为是一片平坦没有起伏的大地,要素的禀赋是均等的,因此只需以距离来考虑经济活动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入距离和运输的分析模型,平原使得距离与运输成本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在非平原时则很难分析变量的关系作用。

表1

空间均质假设不完全符合现实生活,且前提与理论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区域经济学认为,城市产生和存在的原因有三点:比较利益、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但是这三者都与均质假设存在内在的逻辑冲突。第一,如果地区之间存在比较利益,那么均质假设就不能成立。比较利益存在表明区域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从而各自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在均质化假设下,人们的生产效率、能力、技术和资源条件完全相同,劳动分工优势不复存在,没有专业化分工就不可能产生比较利益。第二,如果均质假设成立,说明投入与产出呈线性关系,那么就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如果产出与投入规模无关,产业集中不但不能带来好处,只会通过竞争引起地价上涨,这样就不会产生城市了。第三,集聚经济的形成原因是用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来解释的,但是在均质化假设下,就不存在经济的外部性。因为在均质条件下无法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重置这一假设。

非均质空间假设是指在不平坦空间上经济要素的非均匀分布。不同的空间区位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不同区位的要素禀赋差异必然造成不完全的要素市场结构,生产要素的市场结构就不再是完全竞争。但是区域经济学在非均质空间的研究中,对初始条件的非均质没有较多涉及,而只是假设在抽象平原上由经济活动积累而成的非均质空间。在空间经济学研究中,由于研究的是稳定空间下经济活动的变化,因此必须考虑初始空间的地理特征和自然要素分布,所以研究者在空间的基础上引入地理变量分析在时间序列上的经济变迁。就是在均质空间与非均质空间的偏向性不同,二者分别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路径。

在对空间理解的不同偏向下,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各自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假设框架下。第一,区域经济学分析是建立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理论前提上;而空间经济学是建立在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的理论前提上。二者分别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前提各自展开分析研究。第二,由于区域经济学不能很好的解释城市的产生,所以它将城市看成事先存在的,研究现有的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产业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前景。而在空间经济学中,城市或者说经济区域不是既定假设,而是成为内生变量。因为空间经济学的侧重点正好是区域经济学空缺的研究领域,即厂商、产业和经济这三者的活动和三者的相互作用,从而解释不同城市和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二)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经济聚集”的解释不同

现代经济学认为,城市的产生是经济产业集聚的结果,但是,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在解释集聚现象的产生上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连续的“平滑经济”,是由一个地理位置上不同时间序列作用下,循序渐进的结果;而空间经济学则认为经济集聚是一种不连续的“块状经济”,是在量变累积的基础上,产生突发性的质变形成的。空间经济学认为产业之间存在两种力量: 集聚力和分散力。如果集聚力大于分散力,则产业聚集;反之,若集聚力小于分散力,则产业分散。而“区位粘性”导致产业聚集是非线性和不连续的。所谓“区位粘性”是指当某一产业已经适应了某种模式或者路径,它就会因循这种模式或路径,需要付出很大成本才能改变。当贸易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它的变动不会影响产业区位,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极值时,它的轻微增加都会引起突发性聚集,从而达到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的状态,并且会稳定下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还很少见,但这一结论却符合量变能够引起质变的哲学思想。随着贸易自由度逐渐提高,可流动要素的流动不断加强,但是依然呈现线性发展,说明这一过程还在某种约束力的制约之下,这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变的过程。但是当贸易自由度被提高达到临界值时,促使要素流动的力量与约束的力量相等,此时贸易自由度的轻微提高,都可使可流动要素迅速向适合它们的区域转移,这就会产生质变,产业集聚就发生了。

对于这种“门槛效应”是否存在的认知不同,导致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对如何改变区域产业结构分别给出不同的经济政策,并对经济政策在实际中的效用认识存在差异。区域经济学家认为,产业集聚是线性的、连续的,相应的政策效应也应该是连续的,政策力度越大,带来的效应越明显,之间呈正比例相关。但是在空间经济学家看来,由于“区位粘性”的存在使得产业集中区域产生集聚力惰性,当地方政府想采取政策来改变现有的产业格局时,政策力度不够是无效的。只有当政策的力度超出某一特定值,使得原有产业聚集的成本小于继续保持现有位置的成本,可流动要素或者企业才会发生转移,随着它们的转移,聚集资金降低,产业就会扩散。当政策力度小于这一特定值,政策变动就不会影响现有的产业区位。“门槛效应”的存在,会产生如下情况:有时候,相关部门制定一系列政策都不能影响当地产业格局;但有时候,某些政策的微弱变化却会引起当地产业区位的大幅变动。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时,如果能够准确把握门槛值,对这种非线性变化给予充分考虑,将大大有助于准确制定区域政策。这一结论如果为真,则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意义。

六、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之间关系的发展

虽然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有种种不同,但仍是不可分离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首先,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必须先明确研究对象,但区域经济学与空间经济学二者之间的研究对象区别不大,研究者认为它们内容一致,从这个角度而言,空间经济学还不具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条件。

其次,这两门学科是走向融合还是分道扬镳,是由造成两者之间主要区别的因素能否有机统一决定的。区域经济学主要分析具有均质特征的经济区的形成和演化,由于均质空间只能是在小范围内的,因此也局限于对微观区位选择的指导。空间经济学则重在非均质特征的空间研究,可以解释和解决区域差异问题。可是经济空间是均质与非均质的有机统一,只有同时考虑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相对均质分布,和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分析经济问题才完整。由此可知,想要完整地描述经济现象,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需要相互参照,寻求共性。至于这二者怎样才能破除各自理论藩篱,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可以是经济学者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最后,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对区域经济的特点到底是“连续性”还是“非连续性”解释不同。区域经济学从微观角度推导,提出连续性的“平滑经济”,但在解释区域差异现象时存在弱点。空间经济学提出“门槛效应”来解释产业聚集的原因,但在现实中尚未证实。门槛效应是否存在?如何确定贸易自由度的门槛值?这些问题都是未解之谜。现实当中,经济现象既不是完全连续平滑的,也没有各自成块,完全集聚,如何更准确的描述和解释区域经济现象,这点需要区域经济学家和空间经济学家联手研究解决。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具有同一理论来源,同质的研究内容,虽然二者目前来看研究路径不同,但从长期而言,最终还是需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现象,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持。

作者简介:李情达(1984-),女,汉族,山西原平人,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现任职于天津公共租赁住房管理中心,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财税与金融方向)。

作者:李情达

上一篇:教育目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学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