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伴随高校扩展、合并及重组调整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一校多区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的主要模式。多校区办学在为高校发展赢得空间与前景的同时,也对高校的团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多校区办学高校团学工作经验及模式的整理,为建构符合多校区办学发展实际的团学工作模式提供参照和借鉴。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篇1:

多校区办学背景下的医学生跨校区适应性

摘要:我国高校多校区办学现象日益普遍,频繁的校区流动对学生的环境适应、文化适应和归属感培养具有显著影响。医学生特殊培养模式下的频繁校区流动,表现的是综合性大学背景下的跨校区适应性问题,也是对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融合的映衬。综合性大学应该利用多校区的多元、规模优势,从校区定位、培养模式创新、校区沟通、校园文化培育四个方面克服校区分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综合性大学;校区适应;医学生;教育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照国家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部署,国内一批医学院校与知名综合大学合并,全国兴起一股大学合并浪潮。“这项改革覆盖面广,涉及到900多所大学。有597所高等学校合并组建为267所高等学校”[1],由此在全国产生了一大批综合性大学,高等医学教育独立于综合性大学之外的格局也随合并潮而逐步打破。同时,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大学招考人数连年递增,许多大学迫切需要扩大办学规模而兴建了更大规模的新校区,在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上又产生了一批多校区大学。

一、多校区办学对医学教育的推动作用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力推动的产物。国际上公认的对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医学院校进行综合量分和排名的专门报告——戈门报告(Gourman Report)研究表明:国际上一流的综合性大学都有医学院,而高水平的医学院都在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校和其他专业高校合并成的综合性大学,能够迅速整合资源,开拓发展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学科结构的优化及学科间的相互融合,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群,创造新的学科生长点;有利于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探索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2]同时,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专业门类齐全、公共基础实力雄厚等硬件优势和学术氛围反过来又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了可能。

(一)硬件资源优势

医学院校由于结构单一,规模较小,在较长时间不能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制约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通过与综合性大学合并,依托综合性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医学院校可以迅速扩大校园规模,增添先进设备,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综合实力;还可以吸收综合性大学齐全的学科门类优势、优越的实验条件、丰富的图书馆藏、雄厚的人才储备优势,在现代学科交叉之路上更加轻松的做出成绩。

(二)校园文化优势

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校园文化、全面的学科基础和活跃的氛围,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开启了另一种思路。比如,利用多校区办学的契机安排低年级医学生在综合校区与其他学科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的做法,让医学生得以广泛接触各个学科领域,形成宽口径、厚基础的前期基础教育及思维形式,为随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这种培养模式在我国医学院校的七或八学制教育中早已施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里,医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经历这样的学习过程,以顺应当今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教育的要求。

(三)学生培养优势

在医学科学迅猛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现代医学模式改变以及卫生服务需求提升的大背景下,社会对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质要求越来越高。[3]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观念、沟通技能、信息管理能力、批判思维和研究能力。然而,单纯依靠医学院校传统的单一教学力量,达到这样的教育要求并不容易。依托综合性大学的丰富校园文化和多元学科氛围,医工、医理、医文等学科的融合,有利于医科学生更好适应这一转变,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多校区办学衍生的适应性问题

在多校区大学,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跨校区搬迁。以医学生为例,一年级学生先在本部主校区学习一年基础知识,接着搬到医学新校区学习医学基础,然后搬到医学老校区学习专业课程,再去各附属医院及各实习基地实习,一年搬一次家,校区转换产生的适应性问题凸显。

(一)环境适应性问题

一是生活适应性。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生为例,校区分散在长沙“两岸六地”,大学五年,一年搬家一次,各校区生活条件差异明显,尤其低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适应性难题。

二是学习适应性。校区转换紧接着学习环境、学习状态、学习任务的变化。如从医学院搬迁到医院,面临着由课堂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学习的转变,由固定教室、图书馆等硬件支持的传统教学活动到以医疗为主的独立法人单位实习,由时间充裕氛围良好的学习活动到更加需要自主安排的学习计划。校区之间的轮转还造成课程的分割,个别课程安排上空间挤占时间造成学生课程安排时松时紧。

三是人际适应性。校区之间路程较远,进入新的校区,原有人际交往受到限制,与其他专业连接和交流的机会急剧减少,随着学习任务的逐步加重,少些医学生人际交往局限于本院、本专业甚至本班。

(二)文化适应性问题

校区的转换也涉及到校园文化的变化。不同校区固有的校区文化是有差异的,包括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声誉、办学思想、管理观念、学风、教风等等的不同。以院训为例,中南大学校本部理工类学院“经世致用”观念深入人心,而医学院秉承的“公勇勤慎,诚爱谦廉”则是另一番风味。出于维护与继承传统文化的惯性,校区之间的文化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对其中的人也是有影响的。

(三)归属感问题

人们在一定的环境里长时间的生活、工作、学习,必然会与环境形成一种较稳定的情感。相反,时间太短则不容易产生这种感情。预知要搬迁,心中注定不会作长远打算,本部一年,医学新校区一年半,医学老校区一年半,医院实习一年,频繁的流动削弱了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三、相关讨论与建议

从大学合并角度出发,沈嘉琪教授认为:“合并使学校变大,但不一定变强。光是拼起来不行,还要糅起来,这样才能达到合并的目的。”[4]通过前期的研究讨论,本课题从综合性大学和医科大学合并的角度,综合提出如下讨论建议:

(一)校区的定位设置

校区的定位及学科设置是多校区办学的结构问题,是办学的前提。校区的合理定位和明确设置,能确保大学整体办学不犯硬伤、大伤。各校区在学生安排、专业设置的问题上应具体精细、符合实际,切忌一刀切;应充分利用多校区优势,以有利于学生学业进行和学科专业发展为原则;合理安排医学生在不同校区的学习时间,具体考虑不同校区的课程体系如何衔接融合,并尽量淡化分校区学习的差别,促进学生的顺利过渡和转变。

(二)创新培养模式

首先,认真研究医学教学规律,让低年级医学生提早接触临床,提早进行科研实践,提早走进社会实践。这种模式既能有效克服传统医学课程体系造成的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被动学习等弊端,又是弥补多校区不便的重要措施。然后,要抓住整合的契机,优化学科设置。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实质性调查、论证,消除各个单元重复设置学科、专业的状态,打破地域界限,对学科、专业进行优化重组。最后,还要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增加临床教学课程的比重克服学生动手机会少的问题,利用仿真环境和模型进行临床技能教学及模拟训练培养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三)加强校区交流

医学校区与新校区在医学教育资源、学术氛围、科教活动等方面有很多不同,加强校区之间的信息、文化、人员交流,淡化其空间阻隔,有利于加快医学院在新校区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分散的校区融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完成医学院优良治学传统的传承和发展。一是要建立开放透明的网络平台,整合和充分利用各校区原有教学资源,并将优秀教学资源变为网络资源,实现异地共享。既能给不同校区师生的交流带来便利,减少校区分隔引起的疏离感,又能大大降低物质人员流动造成的成本开支。二是加强校区间文体活动的协调开展。如加强校区间的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跨校区举办活动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等活动,增加校区间的互动往来。

(四)融洽校园文化

对多校区大学来讲,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由多校区地域分散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保证多校区大学健康、稳定的发展。多校区大学虽然地域分散,校园文化各异,但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却有天然优势。一是校区多,文化资源丰富,利于总体调度、互相提升;二是规模大,文化辐射作用明显,有利于形象建设,产生社会效应。因而,要积极克服管理模式差异,加速不同校区文化的融合,助力医学生在校区更换过程中的适应过程。比如可开展几校区同举办、共参与的学生活动来缩短两校区的文化距离;还可以增设一些统一的软硬件设施,以环境的和谐来促进文化的融合。[5]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EB/OL].教育部门户网站MOE.GOV.CN.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442/200810/39569.html.

[2]徐茂华,邹霞,王云帆.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4]林治波.高校合并后如何办学?[N].人民日报,2001-03-10(6).

[5]王群,胡敏,黄葭燕.医学院校并入知名综合性大学后的专业认同感及校区适应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5).

作者:黄政 颜伟韬 汤志斌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篇2:

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模式探析

[摘 要] 伴随高校扩展、合并及重组调整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壮大,一校多区逐渐成为高校办学的主要模式。多校区办学在为高校发展赢得空间与前景的同时,也对高校的团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内多校区办学高校团学工作经验及模式的整理,为建构符合多校区办学发展实际的团学工作模式提供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多校区;团学工作;高等教育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资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在地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大学[1]。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积极探索,及时总结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的经验与模式,并逐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对于不断推进多校区办学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 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常见问题

(一)“横切”及“纵切”带来的教育缺陷,对团学模式的冲击

所谓“横切”是指在多校区环境下不同的校区分住不同年级的学生;所谓“纵切”是指从学科专业设置的角度对大学多校区学生进行分割,不同校区分住不同专业的学生。不论是“横切”还是“纵切”,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无疑都存有根本性的缺陷,原因在于大学教育的整体性被破环,不利于学生在完整的大学氛围中成长。就团学模式而言,同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不同校区拥有各自的特点,成熟完善的多校区团学工作机制一时间难以建立,多校区之间校园文化的差异化与不融合,使得团学活动开展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难以整合统一,导致多校区间多种团学模式并存,团学工作效率很难提高,工作效果难以显现。

(二)空间跨度加大,管理难度增加,团学工作队伍亟待调整

高校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拥有丰富团学工作经验的指导老师人数有限,因此,在校区增多后,团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指导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由于地理位置的分割,空间跨度加大,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在两个校区间来回奔波,时间和精力的透支成为常态,而指导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工作的时间缩短,参与学生活动的次数减少,导致指导老师与学生干部的沟通不足,现有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和解决,指导老师的意图也得不到充分的贯彻与执行,从而影响团学工作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多校区校园文化差异化背景下团学组织建设面临挑战

1 交往氛围淡

新校区往往没有教师的住宅区,授课教师“有课就来,下课即走”,师生交往少,缺乏教师人格与学术的魅力的吸引与熏陶,育徳树人工作难以落实。此外,新校区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他们和高年级学生、研究生交往少,缺乏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学习与生活上的指导与帮助。

2 文化氛围淡

由于新校区多处于城郊地带,是在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文化荒漠”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校园文化缺乏历史积淀和人文气息。

3 学术氛围淡

对于那些没有研究生和科研机构,缺乏浓厚的学术氛围的校区,学生就难以和名家大师进行思想、学术交流。

4 社会氛围淡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和科研的终极目标,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融入社会,深入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但由于新校区往往远离城市,受城市文化辐射影响小,就是买一本杂志、逛一个书店,也可能需要跑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以外的市区。因此,要防止把新校区变成学生学习的“孤岛”、研究的“荒岛”、生活的“枯岛” [2]。

二 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模式的探索

(一)转变团学工作的观念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最重要的是要倡导“师生平等”和“学生自治”的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自教、自学、自律的作用。团学工作的指导老师在学期初应向各分团委、学生会明确学期的工作重点,指导学生自行拟定学期工作计划,讨论通过后,交由学生全权负责实施。同时,强化中期考核和学期末的总结,团学指导老师可组织学生干部对活动实施的情况进行“自检”“自查”,同时对出现的问题及困难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在提升学生自治能力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只有学生干部和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增强了,能力提高了,多校区办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二)完善团学工作机制

1 建立健全多校区团学组织

首先在新校区设立学生事务综合管理办公室,强化学校职能部门在新校区的工作。与团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等部门,都应安排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处理新校区学生日常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其次,校、院两级团委分别派专职人员入驻新校区,加强对基层团学组织工作的指导,在新校区设立学生组织分会,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引领思想、服务成长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另外,加强新校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基层团支部制度建设,选好团干部,加强团干部能力培养,保证团学工作开展的执行力。

2 改进学生工作方法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团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我们应当根据不同校区学生群体学科背景、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团学工作的内容进行有侧重的安排与部署。新校区一般以低年级学生为主,应当以适应大学生活为主题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文体活动以带动整体校园文化氛围,老校区以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为主,应当着重满足其科研创新、就业指导等方面的需求。其次,为了促进多校区间学生干部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传、帮、带”的作用,可以建立多校区间学生干部定期交流机制。通过选拔部分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担任新校区助理辅导员,与专职辅导员一起开展工作,轮流值班,形成互补,一方面有利于缓解辅导员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校区间学生干部交流构建桥梁,更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3]。再次,在新校区学生人数较少的情况下,为了能更加有效地将各项工作贯彻落实,校、院两级的学生干部可以适度重叠。

3 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发展和考评机制

团学工作队伍是多校区大学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一支主力军,必须建设好一支作风正、纪律严、能力强的团学工作队伍。多校区办学背景下的团学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责任大,而目前团学工作的一线教师通常是由学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年轻辅导员担任,团学队伍呈现出“新人多、学历高、年轻化、学科背景多元化”等特点。他们中的大多数非教育学类专业毕业,并不具备心里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学校要加强团学工作队伍的教育与培训,为团学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团学工作队伍的关心与关怀,提高团学教师的工作待遇;要进一步完善团学工作队伍考核制度,在评优评奖和政策激励方面加大倾斜力度;要树立一批团学工作先进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肯定团学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绩与贡献,实现团学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创新团学工作载体

在多校区办学背景下,构建跨校区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能最大限度地弱化或消除由于校区分散所带来的空间上的分离和时间上的差距。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学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管理等各类动态消息,可以与老师及同学在线交流互动,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促进了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其另一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多校区间的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从而建立基于信息化支撑的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次,团学工作者要善于把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多校区管理之中,应当具备现代化的工作意识和工作观念,熟练掌握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技巧,从而有效地解决多校区间时空不同步的问题,实现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接收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优化工作效果。再者,在当今国际国内环境复杂,文化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长期而复杂的新形势下,加强团学工作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团学组织思想及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用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营造有利于高校稳定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网络文化氛围任重而道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统一的大学精神

传承校园文化是高校多校区团学工作的核心。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学校师生是主体,校园环境是依托,大学精神是核心,健康、向上、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硬环境建设,可以对老校区有历史意义的建筑进行复制和文化移植,比如: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尽快克服新校区没有任何人文背景和文化底蕴的弊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新校区建设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的需求外,要注重对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比如:书店、报刊亭等建设配套。其次,要注重软环境建设,大学精神离不开大师的引领,校园文化的传承,需要在新校区汇聚大师、名师,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从而使新生接受到更多的熏陶和教育。尤其要重视加强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对于学校校训、校标、办学历史及传统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多校区办学多背景下,要尽量多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割裂,校园文化要展现学校整体风貌,体现“一个大学”的理念,注重“校魂”传承[4]。

参考文献

[1]严新平,张安富.多校区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12):47-49.

[2]宇业力.多校区大学学生工作困境及其对策探讨[J].前沿,2006(12):77-78.

[3]张向菊,林琳.多校区办学团学工作存在第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361-363.

[4]张兴华.如何破解多校区办学困局[J].辽宁教育,2014(2):26-28.

作者:黄晨

多校区背景下医学教育论文 篇3:

多校区大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的路径

摘要: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品牌内涵和校园的核心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以“桂工精神”为例,从多校区下大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精神在多校区间传承与弘扬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大学精神在多校区传承与弘扬的路径。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精神;办学体制

2013年10月10-11日,《光明日报》与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天津大学在天津共同主办了“当代中国大学精神高层论坛”,来自全国28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论坛。在历时两天的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的形成历史、内涵特质和如何弘扬当代中国大学精神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一致认为,当代中国大学精神是自中国现代大学建立以来100多年间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它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血肉相连,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今天,思考、探索、重塑我国当代大学精神,对于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升大学办学质量和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大学精神在多校区传承与弘扬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共同的大学信仰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招牌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彰显大学特有的精神面貌。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促使学生对大学精神的相信和尊敬,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和榜样。所以,大学精神的信仰教育在高校德育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以“桂工精神”为例,“爱校如家,不甘人后;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团结协作,敬业奉献;顾全大局,开拓创新”的“桂工精神”在学校的发展史上成就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11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对“桂工精神”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将“桂工精神”写进了评估意见。如今,为了实现更多桂工人的梦想,为了推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大学,一代又一代的桂工人将继续怀着特有的共同信仰在“桂工精神”的指引下艰苦奋斗着。在铁打的学校、流水般的学生中,“桂工精神”得以延续,是因为拥有共同的桂工信仰——“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团结协作、开拓创新”,这也是“桂工精神”得以传承与弘扬的最直接体现。因此,树立共同的大学价值信仰,有助于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有助于学生了解母校,爱校如家,为校奉献;有助于学生内化思想,自觉行动,传承与弘扬大学精神。

(二)打造特有的大学品牌

大学精神反映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灵魂精髓,彰显大学独特的个性气质,突出大学教育发展的核心精神文化和品牌内涵。在桂林理工大学多校区除了利用物质建筑和规章制度对师生进行显性教育外,充分挖掘大学精神的隐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师生的文化认同意识,拉近新老校区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还可以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形成在校荣辱与共的强烈责任感,引发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共鸣,促使师生为大学的发展献计献策、努力拼搏,使大学精神普及化、学习化、行动化,打造每个大学独树一帜的精神文化招牌。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校形象得到更多学生家长和公众的认可,既能进一步提升、强化学校内部的自信力,又能辐射、加强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力,更好地传承与弘扬大学精神。

(三)培养有价值的大学人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大学校园是一个显隐性相结合的育人环境,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显性和隐性育人功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注重所有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符合自身发展趋势的有价值的大学人。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鼓励学生艰苦创业,培养学生敬业奉献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完成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在大学精神的陶冶下,学校用最优越的师资力量培养出最优越的大学人,在潜移默化地氛围中“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真正实现大学精神传承与弘扬的最大化。

二、大学精神在多校区传承与弘扬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校区之间精神文化交流断层

大学精神在桂林理工大学老校区有着根深蒂固的人文气息和底蕴,校内外大大小小活动在此举办居多,精神文化氛围浓厚。而新校区通常位于本地郊区,交通、基础设施、校园建设不健全,团学工作等规章制度也处于完善之中,不能完全复制和移植老校区的环境、人文气息等,需要一切从零开始,不断摸索。新校区学生结构与老校区也有所不同,一般新生和低年级学生或者中小型的二级院系学生居多,没有重大实验仪器等需要搬迁的文理科院系也会搬迁至新校区。大型的二级院系,例如设有重大实验基地的工科院系,大部分学生会住在老校区,小部分学生入住新校区。所以,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之间的学生交流学习、“传帮带”出现断层,教育层次高低的学生之间对精神文化的理解认同也存在差异。新老校区之间交通距离较远,教师往返于两校区之间的流动性较大,特别是在新校区上课的教师,每天下课之后忙着赶车回到市区,与学生之间、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人文关怀匮乏。周一至周五上课时间,新校区到处是师生的身影;下课时间,新校区到处是学生的身影;节假日的时候,师生都匆匆忙忙挤入繁华的市区,整个新校区瞬间成为一座空城,只剩下建筑物、花草树木这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孤寂背景。有的大学还在异地市区或者郊区设置高职高专学院,这些师生几乎没有在老校区学习交流过,分管领导的管理模式更多地参考当地政策,结合当地文化办学,老校区精神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相对薄弱,异地校区与本地校区之间的校园文化互动受到限制,缺乏对原汁原味的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内化异地校区师生的价值观念容易造成“冠其名而无其实”。

(二)师生对大学精神理解不透彻

许多大学经历了多次更改归属、变更校名等情况,由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难以对母校历史悠久的文化了解深刻与全面。那些没有参与老一辈艰苦创业,自强奋斗的“80后”、“90后”容易片面理解大学精神,解读其内涵也是简单符号化。以“桂工精神”为例,首先它代表了一种团队精神,是桂工人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为校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创造精神。许多学生认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是教师与领导的责任,自己只是上学读书,提高学历,毕业之后就各奔东西。许多学生不理解大学精神的实质,不能体会这是一种人生梦想与追求,是一种价值信仰,将会引领自己奋斗,一生受用。许多学生只看见一些知名校友毕业之后的辉煌事业,却没有看见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许多教师也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客体理应回避。校园文化建设固然是为了培育学生,但更重要的是丰富整个大学团体的精神文化,不仅仅是针对教师或者学生单个群体而言,还包括教师在自身学习理解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将其内涵与精华传授于学生,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之后反馈于教师,形成师生之间的双主体互动,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与心理距离,拥有共同的人文精神支柱。

(三)精神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到限制

多校区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离不开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教育。新老校区、异地校区之间存在空间位置差异,导致校园精神文化传递功能发挥有限,文化联通体系不健全,有形障碍容易幻化成无形鸿沟,大学精神文化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多校区之间精神文化交流存在差异,大学精神在逐层传递过程中出现本质的流失。教师如果只通过传统教育模式,把大学精神理论化,照本宣科地灌输给学生,没有与时俱进地结合新方式新方法进行宣传,忽视多媒体和情景模拟教学,学生无法结合校史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学精神。学生一旦毕业离开学校就失去了现实践行的意义,极大弱化了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效果。在加速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今天,学生是网络媒体应用的主力军,如何利用新媒体创建数字校园平台,完善网络德育,提高大学精神文化的功能发挥,推动精神文化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宿舍”,成为传递大学精神,构建“智慧校园”的重要工作。

三、大学精神在多校区传承与弘扬的路径

(一)增强各校区间师生的精神认同

大学精神首先必须获得全校师生的思想认同,才能行为自觉,在各校区共同传承与弘扬校园精神文化。学校可以把大学精神纳入《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学生手册》,让师生从就业上岗、入学典礼的第一天就开始慢慢了解大学精神的实质与内涵。这样不仅可以让师生了解大学精神的由来及发展,还可以宣传学校在大学精神的指导下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通过规章制度、熏陶感染把师生不同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尽量统筹到共同的学校精神和价值观念上来,树立主人翁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风貌,加速各校区之间的融合。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非正式的团学组织“软化”各校区之间出现的精神文化断层,加强各校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各方面衔接整合各校区的精神文化。学校除了一边健全团学组织,还要一边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建立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骨干学生的号召力量,动员周围的师生积极参与各类活动、方案、设计等,集思广益,把大学精神、各校区的本土文化都恰如其分地融入各种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科研、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这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出谋划策的师生自身乐意参与,而且会用自己的言行主动感染周围的师生一起加入,有利于促进不同校区、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师生与校园精神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促进精神文化的共性与特性发展,有利于发挥校园精神文化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二)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

高校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如果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各种社会思潮冲击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容易模糊自身的认知和辨别分析能力。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大学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可以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心理健康及个性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精神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塑造道德高尚、积极上进的人格精神。以“桂工精神”为例,学校可以细化“桂工精神”的内涵,分别定位各校区“桂工精神”的传承特色,打造“一区一品”的精神文化活动:在(桂林)屏风老校区开展“爱校如家,不甘人后”的校史学习活动,促使师生关注母校,了解母校;在(桂林)雁山新校区进行“顾全大局,开拓创新”的人文素养宣传教育,培育师生科研探索精神,积极参与各项学术活动;在(扶绥)异地新校区建设特色建筑,记载“桂工精神”的历史传承,动员广大师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积极投身异地新校区建设;在(南宁)异地老校区开展“热爱桂工、关心桂工”教育实践活动,利用省府区位优势宣传桂工校友风采,提升桂工公众形象影响力,建立“校友之家”实践基地,聘请知名校友对学生实习就业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学校还可以成立大学精神宣讲团,在各个校区之间轮回宣讲,既注重结合当地文化,又挖掘精神文化资源,全面弘扬大学精神。

(三)注重大学精神的网络化与实践化

虽然大学新老各校区相隔较远,但是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系统,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互动,搭建校园官方平台,打造大学精神网上精品工程,构建各校区之间的文化联通体系,充分发挥校园精神文化的传播功能。学校利用网络精神文化阵地实现教育载体的创新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师生进行思想、文化熏陶,及时把握学生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尽可能创造一些使不同校区师生能够在网上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向师生传播深化大学精神的文化理念。鼓励各校区学生成立各种非正式的群团组织,开通社团官网,搭建平民化的舞台,积极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微媒体”和手机媒体在“网上网下”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美丽大学·我的梦”活动,组织各校区各学院之间进行“接龙”比赛——“一院一品”,鼓励师生之间团结协作,学生负责主持和参与,教师负责指导和参与,在现实中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力,结合本专业特色,运用大学精神为校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同时,为扩大大学精神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把校园文化活动做大做强,还可以邀请社会上更多的知名校友参与“大学人·大学情”校友系列专访活动,录制视频,宣传知名校友的社会贡献,利用名人效应,打造大学的外交形象。同时,学校还可以与校区所在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项目,构建集教育、资源、效益等为一体的实践基地, 不仅使师生能够在现实社会磨炼大学精神,还能为当地输送有识、有志之士服务基层,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用自己的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延续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弘扬兴学强国精神,追寻民族复兴梦想——28所高校代表研讨“当代中国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13-10-12.

[2]赖莹莹.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

[3]曾德生,黄志荣.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对策[J].黑河学刊,2007,(6).

[4]李海榕,陈伟斌.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认同性的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1,(6).

[5]袁毓玲.多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缺损与构建[J].医学教育探索,2009,(6).

[6]曹云亮.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仲恺精神传承与创新问题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9,(10).

[7]吕灵昌.试论多校区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与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1,(3).

收稿日期:2013-11-01

作者简介:刘术刚(1988—),男,内蒙古赤峰人,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GUTDJD002)

作者:刘术刚 邓欣

上一篇:研究性教学汉语言文学论文下一篇:课文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