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从根本上说,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是用于油气处理的,建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油气生产的安全和质量。但在施工现场,由于人流、物流等原因,很容易出现管理问题。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使施工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引起了石油行业的重视,并引起了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油气田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油气田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论文 篇1: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也对建设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想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达到更高的标准,就要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进行分析,探讨施工现场的优质管理对策。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实践;对策探讨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较高、建设工艺复杂多样、普遍工期较长。由于社会的不断推动,其建设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整个项目所包好的建造情况也就愈发复杂。内部管理意识不足、管理细节欠缺,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等问题存在于各大小建筑工程项目之中,这无疑给施工现场的管理增添了很多困难,从而导致不断有建筑工程项目被爆出品质不达标的情况。为了有效避免施工现场管理失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损失,施工单位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问题。本文将就如何加强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一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得出具有实践应用意义的有效方案。

一、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难点

建设工程体系中,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施工现场的主要难点还是在于该环节涉及的管理内容复杂且环节中干扰因素较多。以管理内容而言,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了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对施工操作的管理等数个方面。以干扰因素而言,施工现场不仅受施工材料、施工要求等施工本身的影响,施工现场周围的居民、生态也会对施工现场造成较大的影响。这样一来,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难度不容小觑,往往需要管理人员在具备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具备丰富的管理经验。

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体系建设不充分

建筑工程的大部分主施工人员是在施工前由项目施工负责人进行招揽的,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工作经验也并不相同,甚至有的人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培训。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普遍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安全意识薄弱,建设队伍松散,团队协作意识也较为缺乏。再加上,招揽至建筑工程项目中进行具体施工建设的一般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务人员,不了解劳动合同及社保政策等相关要求,部分开发商也就不对其进行保障,导致了施工建设体系不是一个科学、安全的体系。

(二)缺乏细节管理

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虽然也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提出了一些管理制度,但是往往这些制度较为大而空泛,对细节管理的重视不足。施工现场很多小型的或者隐性的疏漏,没有及时发现并加以改善,导致工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细节处的管理缺乏,会造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的重复浪费,妨碍工程的建设进度。

(三)缺少标准的建设机制

标准化的建设机制是施工具体机制的重要参考资料,没有一套标准的建设机制,即会直接导致施工现场所施行的建设管理方案科学性欠缺。除此以外,部分建设工程的负责单位对管理的工作理解不够深刻,没有将标准化的建设机制与所承担的项目进行有机结合,不是一味的照搬标准就是全凭自我意识行事。由此造成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机制不具备实施可行性。

(四)各方管理失衡

在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失衡主要表现为软硬件管理失衡、进度质量管理失衡、思想建设与技术操作管理失衡。这些都是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失衡的管理在实际运用中,不仅无法取的良好的管理效果,还有可能激起被管理者逆反心理,从而阻碍建设工程的顺利开展,严重降低工程的最终质量。

三、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体系管理措施

(一)增强质量意识管理

对项目的施工人员,要通过定期培训或宣讲的方式,增强其质量安全意识。培训应该分批次、分阶段、分分工,保证每个施工人员清楚了解当前施工阶段自己的工作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培训内容包括施工的样板图、施工的进度流程、该项目所涉及到的具体工艺及每项工艺的具体规范,使全体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项目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保障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质量,解决部分人员“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落后思想。技术负责人要依据具体项目工程的独有特征及共通莅临,将施工技术的重点难点科学合理的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有条件时,还可以形成语音、視频资料,为以后的工作留下可供参考的档案。

(二)完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体系

要想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就必须要建设起稳定合理的建设体系。多招收具有技术资格证、从业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对已经招揽的人员,按职位,按能力,按资历合理发放薪酬,为施工人员购买社会保险,尽量留住施工人员,培养经验充足,意识规范的团队体系。施工人员体系的完善还要注重人力资源结构的优化。目前我国的多数项目承接上的管理人员是以经济管理方向的人员为主,他们对于其他方向的管理措施并不十分了解,由此造成了管理失衡的局面。因此,要想建立完善的管理人员体系,就要在管理部分中引入各方面的管理人才。只有体系中的管理人员具有较高且更多样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处理施工现场难度更高,种类更多的管理问题,发挥管理工作的指引性作用。

(三)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在对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保障。其中包括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数量进行管理,对施工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对工序交接或程序推进的管理等各个部分。建立认真负责的现场管理的领导班子,负责对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与优化,并监督落实管理机制的执行与贯彻。不仅如此,项目施工的负责人要在项目施工开始前就对施工场地进项考察,并将场地的实际情况与施工的要求给予综合考虑,提前做好详细的施工计划书及紧急情况预案。

(四)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的安全问题做好标准化管理,比如临时电路工作中有关配电房区域、线路铺设的工作等,其操作一定要标准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除了电路安全标准化以外,对防护设施的设置也要标准化,检查各类防护设施其质量是否合格,种类是否齐全,在施工工作中有没有安标准进行安装使用等问题。包括对脚手架的搭建是否合规,架体能否达标防护标准。这些标准化问题是在建筑施工现场中不容更改的,其执行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程度。施工现场中的很多设备都具有极高的危险性,像起重机、挖掘机等大型设备更是不可避免的危险因素。若不按标准进行防护,很有可能对工程项目造成重大损伤,其中不仅是经济财产的损失还包括人身安全的损失。

(五)建立施工现场的监督团队

为了落实管理制度,要在管理团队的组建过程中,挑选出意识过硬、实力过硬的管理人员,组建出专业的监督队伍。主要负责对各个管理程序进行监督,对施工现场管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检查,从而达到施工项目质量合格。在监督团队建立以后,还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监督制度,对施工现场中的各种操作及管理形成规范化约束,并制定适宜的奖惩措施,保证监督制度约束力,帮助企业氛围的建立。

四、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路径

在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建立以后,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其管理质量还必须要与施工现场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何。因此,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操作:

(一)现场施工前准备工作:建设工程项目要想顺利开展,比前期的准备工作密不可分。首先是要有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作为行动参考,在管理制定以后,前往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确定制定的制度具有可行性,对不合理制度进行及时修改。再则,在施工开始前要借助专业数据资料及以往项目经验构形成有效的施工工艺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对施工现场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能切实有效。最后,要对施工过程中需要管理的内容进行细致化讨论,并加以归类,管理部门根据大类工作依次进行管理,解决管理过程中的失衡问题。

(二)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是最复杂的额,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较多建筑项目质量不过关都是因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工作不到位所致。在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可以主要从几个方面展开。一是管理施工人员,施工人员是施工作业中情况最为多变的因素,管理好施工人员,就可以规避掉绝大部分的风险。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可包括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提高,培养其安全操作意识及增强其质量为先的理念等三个方面。在一些重点项目或者重点环节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更要着重人员管理这一方面,必要时,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管理监督。二是管理施工现场的物品。包括施工所用材料、器械、设备等,保障这些施工物品的齐全是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的重要方式。三是对施工现场的周边情况加以管理,既要管理周边环境对施工的影响,又要控制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现场拉显眼醒目的警戒线,防止施工场地周围居民误入造成人员伤亡。施工要注意时间,避免打扰他人休息等。

(三)对施工的进度加以管理:施工进度是影响工程项目盈利的关键点,因此很多工程方盲目的追赶进度,这是不可取的。为了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仔细分析施工计划,并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进度进行灵活把控。施工较为顺利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快施工进度,在施工过程中遇到较有难度的工序时要适当放缓施工速度,因为某些不可控原因耽误了施工进度,不能盲目追赶,如安约定工期无法按时完工,一定要及时上报,争取延后。

(四)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管理:在施工现场,做到百分之一百的无问题现象概率较低,于是,在发现问题后如何进行处理也需要管理人员加以重视。在发现问题后,要第一时间采取处理措施,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然后在对其负责人员进行追责,提醒其他施工人员。

(五)施工完成后收尾工作的管理:收尾工作的管理一方面要对建筑工程成品进行质检,质检工作要求细致认真,不可玩忽职守,也不可对发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或隐瞒问题。二是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简单的整理,撤去警戒线,清点机械设备等。三是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置或结算酬劳。四还要做好项目的交接工作。

五、小结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催生出了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包含的要素较多,特殊性较强,有赖于理想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项目质量。而一个优质的建筑工程,不仅能满足项目需求方的价值目标,也是项目承接方经济利益的关键,更是社会安全的极大保障。要想在计划进度内完成一个优质的建筑项目,就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努力解决体系建设不够充分、细节管理较为缺乏、标准化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失衡等问题。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制、严格执行管理程序,保障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车骏.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当代化工研究,2022(03):174-176.

[2]万大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分析[J].低碳世界,2021,11(08):124-125.

[3]藏宏宇.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21(07):135-136.

[4]桑玉琰.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措施[J].化工管理,2021(17):175-176.

[5]刘海舟.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居舍,2021(16):135+159.

作者:谢世军

油气田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论文 篇2: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探讨

摘要:从根本上说,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是用于油气处理的,建设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油气生产的安全和质量。但在施工现场,由于人流、物流等原因,很容易出现管理问题。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使施工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因此,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引起了石油行业的重视,并引起了相关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规范化管理;探讨

导言:就目前而言, 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仍然没有规范化, 从而导致了施工现场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 进而影响了地面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因此, 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首先对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然后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验收的规范化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究, 从而使地面建设工程向着科学化和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进而促进我国石油企业的稳定发展。

1加强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不仅涉及站场、物资、人员等多方面内容,而且内容分散,给实际管理过程带来诸多困难。加强标准化管理,可以实行全面施工,促进各项联合管理,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此外,我国油气田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管理不到位,影响了规范化管理。对于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要严格审核管理。在处理过程中,不仅要对管理内容进行分析,还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2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足够重视

标准化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化管理的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对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进行管理。但是,对于一些建设项目,一些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缺乏对规范化管理的重视,安全意识薄弱,不能充分认识到存在的安全问题。细节处理不到位,导致安全隐患的存在,对以后的项目造成影响。此外,也有管理者过于急功近利,不仅不能严格按要求施工,而且在选材和细部处理上存在诸多漏洞,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对项目管理重视不够,会导致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诸多漏洞,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此类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还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及后续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2.2细节处理不到位

在地面工程建设中,特别是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细节问题,处理不好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严重影响。设计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根据实际勘察情况进行科学设计。但由于油气田工程建设内容分散,施工过程管理不严,细节处理不到位,容易造成问题和疏漏,导致设计不合理,施工不力。

2.3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

在油气田地面建设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中,质量保证体系为施工组织的效率提供了保证。但目前许多企业在编制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不注重文件的指导性和严密性,如监理旁站设置不合理、平行检验标准不科学、施工组织设计脱离实际等,严重影响了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施工进展顺利。同时,施工现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人员分布不均等,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质量通病,使施工进度计划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3油气田地面建设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3.1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

为保证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管理人员应做好施工过程的规范化管理。首先,管理人员要保证施工现场的封闭运行。具体要求所有施工人员穿统一的工作服和安全帽,安全监督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应随时检查施工人员的劳动防护服,确保施工现场规范有序。其次,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现场划分开料作业区。这是因为开盘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噪音和粉尘,使得施工现场一度秩序混乱。因此,项目经理可以通过划分开放区域和施工区域,进而对施工现场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同时,项目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进行文明生产,使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施工习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材料,使施工现场的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此外,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过程。具体来说,要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工艺,使各类工种的施工人员能按施工计划进场施工,避免交叉作业造成的施工事故。因此,合理安排施工工艺也可以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规范。

3.2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化管理

为了规范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项目管理人员应使施工质量验收管理更加规范。一方面,现场施工结束后,管理人员应按标准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使各施工工种进行施工质量自检,并记录施工人员的工号。这样,施工人员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工程質量的验收标准,从而更规范地完成工程的施工。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施工质量存在一些问题,就要追究相应的施工人员的责任,要求施工人员进行繁重的工作,从而保证施工质量,进而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更加规范。

3.3在施工现场要对施工人员做好严格的管控工作

油气田地面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对施工人员专业知识、施工技术及业务水平等有着特殊的要求, 施工人员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质量。因此做好现场施工人员规范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上岗资格、技术水平等进行严格的考察, 尤其对于一些有着特殊要求的岗位来说, 要保证持证上岗;另一方面, 在上岗施工之后, 要及时考察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 根据具体的考察情况来合理分配任务。除了技能方面的考察和管理外, 还应当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 油气田地面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影响因素众多, 安全隐患也较多, 因此应当积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施工单位从施工人员上岗之前就应当加强宣教, 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同时要做好安全技能的培训工作。而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岗位来说, 应当结合岗位特性来合理进行施工人员的安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油气田开发持续时间比较长,在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满足现代化生产的实际需求,确保油气田开发的稳定性,改造并完善现有的油气田地面工程,为油田企业节约更多的建设成本,为油气田工程生产的稳定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现代化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优化技术管理方案,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对施工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油气田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可平.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0):15-16.

[2]唐坤,李锐,刘易彪.浅析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J].石化技术,2017,24(4):192.

[3]梁波.油气田地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5(11):62.

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 646000

作者:何江

油气田管理中的现场管理论文 篇3: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生产现场实习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质量的实践教学是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生产现场实习作为高等石油类院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一个传统教学环节,目前正面临着许多难题,如联系难度加大、实习效果变差、实习成本上升等。要想走出这种困局,就急需探索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系,实施实习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现场实习;油气勘探与开发;教学改革

一、实习的内容与目标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生产现场实习,又称为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是我校自建校以来,一直持续实施的、针对地质工程专业设计的专门实习教学环节。其基本的目标定位是认识实习,即对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各环节的主要内容、技术设备、工作流程进行参观和实践,以增强感性认识,巩固理论教学成果。因此,其性质既不同于石油工程专业、石油炼化专业的生产操作实习,更不同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顶岗实习。油矿地质现场实习主要是为配合油气地质工程专业(油气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两门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而设置,这两门课程均位于油气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金字塔的顶端。一门是《油气田勘探》,主要介绍油气勘探理论及其应用,油气勘探技术及其作用,不同勘探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勘探部署设计、综合评价方法[1];另一门是《油矿地质学》,主要介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资料录取手段,不同开发阶段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剩余油形成与分布,提高采收率技术等[2]。实际上,除了上述两门课程外,该实习还与地震勘探原理、地球物理测井、油气录井工程、石油工程等课程相关。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钻井设备与钻井工艺流程,录井技术设备与方法,地震及测井仪器与资料解释,井下测试工具与试油工艺,油藏注水开发设施及工艺流程、岩心观察描述与沉积储层评价、油藏开发地质综合研究等。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是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感性认识、实践经验的主要渠道,更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所从事职业的重要窗口。

二、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油矿地质现场实习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联系实习单位困难越来越大;二是现场实习效果越来越差;三是实习成本不断增加。

1.石油校企的分离与企业重组、HSE管理体系的实施使实习的联系难度日益增大。在2000年之前,石油高等院校与石油企业都属于同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内部的兄弟单位,石油企业完全有义务、可以无条件接收石油高等院校学生的实习任务,可以认为是“份内工作”,只要有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联系起来就相对容易得多。随着2000年左右大部分石油高等院校划归到教育部或者各省市管理,石油院校开始与石油企业正式脱钩。企业除了保留部分职业培训机构之外,教育职能绝大部分交给了社会和政府部门,其目的是以企业效益为中心,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义务承担教育任务。虽然石油高校和石油企业之间仍然保持一如既往的科研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但是毕竟已分属于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因此,学生实习的联系也便变得明显不及以前。同时,由于石油企业的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企业内部的机构重组,使得实习的联系工作变得更为复杂。以中石油的大港油田分公司为例,原来统一的“大港油田”至少被一分为四:原大港油田物探公司重组归口到中石油东方地球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钻井公司、录井公司和测井公司等经重组后划归到中石油渤海钻探集团,原大港油田炼油厂改制为中石油直属的炼化地区公司。由于油礦地质现场实习的相关内容既涉及到以储量和产能为主要目标的油田公司,也涉及相关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因此,石油企业改制重组以后,实习的联系工作难度更是进一步加大。另外,作为一个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中石油及其下属的分公司对于油田的安全生产十分重视,在十几年前就引入了“HSE”管理体系,实行“持证上岗”,跟国际接轨。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实行“安全问题一票否决”。学生的实习势必会带来潜在的安全、健康等隐患。因此,随着企业科学管理、安全生产规章的落实,油田企业对学生实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保证学生安全及生产安全,在实习前和实习过程中,企业工程师和带队教师均要反复进行安全教育。但是,只要进行实习,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作为一个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接待学生实习确实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实习带队教师亦是如此。

2.学生招生规模扩大,生产企业的实习接待能力有限使实习的效果有变差之势。根据十多年来对油矿地质现场实习的体会,明显感觉到学生实习的效果在变差。这其中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等主观因素之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企业接待能力有限这一客观因素造成的。从1999年开始,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连续多年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以我校地质工程专业为例,从1990年招生开始,到2000年一直是招一个班,30人左右,随后开始发展到两个班,2004年开始招收到四个班,现在已经达到六个班200人的规模。而油矿地质现场实习的时间长度没有变。虽然在实习安排中采取了多条线路进行交叉互换,不断提高实习的强度,但也不得不压缩在某一个实习单位的停留的时间。尽管现场工程师的讲解、示范因为学生的分组不得不反复多遍,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留给学生思考以及和现场工程师交流的时间就很短。[3]实习时间的保障、现场师资的配备是影响实习效果的关键,但是由于企业生产任务繁重、接待能力有限,从而很难保证现场实习的效果。

3.生产现场认识实习环节众多,物价及人力成本的上升使实习成本不断攀升。学生规模的扩大、实习环节众多、物价及人力成本的提高对石油高校专业实习带来不小的冲击。一是学生实习住宿、餐饮、交通费用不断上升。由于学生数量的增多,为了教学管理方便和安全的需要,就要找接待能力较强、服务质量有保障的机构,这无形会带来实习成本的上升。二是为了在学生人数众多的条件下,预防噪音及学生之间的干扰、保障现场实习效果,就需要为学生配备相应的技术设备,如耳麦、音频接收设备等;另外,油田生产企业HSE管理的实施,也要求学生配备安全帽、专用劳保服等,因为在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现场经常会接触到高温高压流体,有毒液体或气体,大电流、高电压系统运行的钻机、采油系统等。而且,像安全帽等劳保设备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使用期限后就无法满足安全作业的要求。成本的上升,使学生现场实习面临较大的压力。

三、提高实习效果的对策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几乎是大部分工科院校专业实习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不同的学校在各自的教学改革中都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4]。结合我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今后油矿地质现场实习的几个应对之策。

1.探索行之有效的现场实习联系渠道,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针对联系实习接待单位问难的问题,决不能停留在靠实习带队老师的个人关系这一状态,必须探索行之有效的联系区带并建立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近年来,我校抓住北京市高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契机,与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辽河油田公司、新疆油田公司等石油企业签证了正式的合作协议,建立油气勘探开发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站、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统一纳入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管理中,油田企业为学生的工程研究和现场实习创造条件,学校则从继续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油田企业提供便利,由此建立起互惠互利的长效合作机制,使实习的联系可以从油田公司和学校层位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这一做法正在逐渐改变原有的靠带队教师个人联系实习接待单位的做法,就可以免除企业生产单位负责人和带队教师的后顾之忧,使之将重点发到实习内容环节的设计和现场教学安排上。

2.视频教学、仿真模型与现场参观相结合,构建多层次的教学方法体系。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单一的生产实习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生产实际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该考虑从多层次多角度强化实际生产的认知。为了提高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效果,深化学生对油气勘探开发理论技术的认识,同时达到提高实习效果、节约实习成本的双重目标,必须构建多层系的教学方法体系。第一层次,由学校或学院组织部分人力和资金,到油田生产现场进行现场录像和视频制作,由此开展视频教学。这是一种最为直观、经济的教学方式,成本低、效果好,可以很好地配合课堂教学。第二层次,是建立实验室微缩仿真模型或者实体模型,如采油工艺流程仿真、钻井井场模型、综合录井房、小型岩心库、测井模拟井等,使学生有亲临现场的感受,也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培养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组织学生到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现场,参观仪器设备,了解操作过程,熟悉工艺流程。通过这三个层次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完全可以达到缩短矿区实习时间、降低HSE实习安全隐患、节约实习成本、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开展课程教学方法的综合配套改革。由于教学管理、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因素,很多工程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几乎完全是割裂地独立进行,这也是导致整体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构建多层系教学方法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可以较好地改善这种状态。其具体的做法是,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融入更多的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内容,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实践安排上进行配套的改革。例如,我校在《油矿地质学》教学过程中,就设计了非常好的实践教学资源,培养学生从事油田开发地质研究的能力。在《油气田勘探》教学课程中,对油气勘探生产各环节的工程设计内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健康、环保与安全隐患等均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为学生到现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近二十年的油田生产现场实习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次与健康、环境及安全相关的事故。

油气田勘探与开发现场实习,长期以来因为实习接待单位联系困难、实习效果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一直面临要不要取消的“鸡肋”之争。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与沟通机制,推出了一系列的课程配套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式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作为石油院校地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环节,勘探开发生产现场实习也应以此为契机,开展进一步的综合配套改革与探索,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庞雄奇.油气田勘探[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2]吴胜和,蔡正旗,时尚明.油矿地质学[M].第4版.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3]阳小敏,王季青,刘建生.生产实习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科技咨询导报,2007,(6):141.

[4]侯学军,龙芝辉,高龙柱,等.石油工程校外现场钻井生产实习教学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9):127-134.

基金项目:本文得到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石油勘探开发人才大港油田培养基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油矿地质学》、国家级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大港油田油矿地质实习基地》建设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吴欣松,男,副教授,主要从事油气田勘探、油气开发地质工程等课程的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

作者:吴欣松,岳大力,刘钰铭,蔡毅

上一篇:装置艺术品室内空间设计论文下一篇:生产工艺流程标准化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