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已达成了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共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无疑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数学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篇1:

初中农村数学教育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思维意识培养

摘 要:初中数学是数学的基础,是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的最佳时机。由于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所以初中农村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为数学的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数学思想;数学思维;逻辑推理

一、充分认识数学思想

农村中学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信息量较少,接触的事物也较少,不能像城市的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家长也不能做到及时辅导,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更高的高度上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对数学有思想上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尽量多地渗透数学思想。

辩证思想:辩证思想是科學世界观在数学中的体现,是最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存在着对立统一规律,数学中的有理数和无理数、整式和分式、已知和未知、特殊和一般、常量和变量、整体和局部等同样蕴涵着这一辩证思想。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渗透。如初三《分式方程》一节就体现了分式方程与整式方程的对立统一思想,教学时不能只简单介绍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而要渗透上述思想。我们可以从复习整式和分式的概念出发,然后依据辩证思想自然引出分式方程,接着带领学生领会两个概念的对立性(非此即彼)和统一性(统称有理方程),再利用未知与已知的转化思想启发学生说出分式方程的解题的基本思想,从而发现两种方程在解法上虽有不同,但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学生在知晓整式方程与分式方程概念和解法的辩证关系后,就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式方程,收到一种居高临下、深入浅出的教学效果。因此抓辩证思想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而且可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运用情境教学,培养数学思维意识

数学是一门抽象和逻辑严密的学科,它的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缺乏学习热情。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地再现出来,尤其是农村中学里学生的所见所闻有限,不可能把什么问题都现实化,比如我们常见的坐出租车的问题,农村孩子很少会坐,情境化对他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或忠实的复制、照相式的再造,而是以简化的形体,暗示的手法,获得与实体在结构上对应的形象,从而给学生以真切之感,在原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发展,以获取新的知识。

如在学习完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之后,如何进一步运用这些定理去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否为平行四边形的习题课上,我先带领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以及四条判定定理: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从这五条判定方法结构来看,平行四边形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的条件较单一,或相等、或平行,而第四条判定定理是相等与平行二者兼有,如果将它看作是定义和判定(1)中各取条件的一部分而得出的话,那么从定义和前三条判定定理中每两个取其中部分条件是否都能构成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呢?这样我创设了情境,根据对第四条判定定理的剖析,使学生用模拟的方法提出了猜想:

(1)一组对边平行且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相等且对角线交点平分某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一组对边相等且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一组对角相等且连接该两顶点的对角线平分另一对角线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一组对角相等且连接该两顶点的对角线被另一对角线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启发学生得出上面的若干猜想之后我又进一步强调证明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达到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要求学生用所学的5种判定方法去一一验证这七条猜想结论正确与否。

经过师生一齐分析验证,最终得出结论:七条猜想中有四条猜想是错误的,另外三个正确猜想中的一个尚待给予证明。学生在老师的层层设问下参与了问题探究的全过程,不仅对知识理解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而且从中受到观察、猜想、分析与转换等思维方法的启迪,思维质量获得了培养,同时学生也从探索的成功中感到喜悦,使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了强化,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加。

三、培养数学推理意识

数学题目中包含的信息量较大,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原有和题目有关系的公式定义等,学生在处理这些信息时比较困难。因此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在分析和评判问题、选择解决方案中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就更值得我们关注。严密的推理能力并不能靠向学生灌输一些法则,然后让学生通过死搬硬套的模仿(尽管模仿是必须的)法则而得到培养。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推理与猜测总是相互伴随。首先,教学新知识是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推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可用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数学推理的实质。如教学加法运算定律时,告诉学生:通过对多个具体例子的分析、比较、反思,发现了规律,归纳出加法运算定律(归纳推理),定律应用于简便计算(演绎推理)。又如教学乘法运算定律时,可由加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出乘法的运算定律(模拟推理)。通过不断的影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自觉地运用数学推理获取知识,培养推理能力。其次,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理解推理的实质并体会推理的价值。最后,在推理过程中要随时指出推理中的错误。

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放飞心灵翅膀

农村初中的学生父母在外打工的占大多数,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就会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就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崇拜度就会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会给学生以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民主和谐的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使学生以宽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在教学中做到解放学生的口,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放飞学生心灵的翅膀,真正体现“教师愉快教,学生愉快学”的教育理念。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中学)

作者:蒋明亮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篇2:

对西藏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素质教育化的几点思考

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已达成了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共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无疑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任务。西藏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在其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显著提高与发展呢?本文将就此谈几点认识。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素质教育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日益加大,作为基础教育的义务教育在全区城镇和乡村均已全面铺开,并已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实施效果来看,由于教育制度以及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西藏离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尚有较大的差距。

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中学习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目前在西藏小学的教学中,除城市小学中的试点班级之外,均以藏语作为教学语言,因此,西藏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而不是个别地方特征性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上,可以并应当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和做法。但西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在其农村地区,仍有需要独立思考和分析的地区特征。

西藏农村的小孩在教学环境、信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与城市小孩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西藏很多农村地区仍然非常落后,在国家新政策的带动下,虽有很多父母的观念发生了改变,愿意让子女到学校学习,但西藏农村学校无论在硬件还是在软件上仍然非常落后。针对在西藏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是否能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应该怎样落实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剖析。

一、存在的问题

西藏很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地理条件较差,教育传统欠缺,小学办学条件和“两基”较高要求相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学校内部设施适应不了现代化教学的要求,各种教学仪器缺乏,课程所需要的资料设备难以配置,甚至连基本的教学图片都很缺乏,一本书、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落后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而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相比藏语文、汉语文等其他学科,更需要学生的激情和热爱,在趣味中完成对基本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西藏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差,师资力量较薄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估要求却很高,使一些农村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对素质教育望而生畏,仍然回到多做几道算术题的教学老路上去。许多农村小学信息闭塞,父母自身文化素质低,无法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帮手,而且许多父母送子女上学是为了不触犯义务教育法,子女一旦上满义务教育的年限,父母就把子女留在家里务农,完全忽视子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意义。

二、努力的方向

首先,从农村小学教育整体的角度出发,深刻认识问题的根源。目前,西藏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学校校长、教师对素质教育存在的偏见、误解以及一些不良心态,给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带来了种种困难,素质教育工作进展十分缓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一种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教育观,其实质是使全体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使人的整体素质获得提高。

数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教学活动相比藏语文、汉语文的教学具有特殊的内涵和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摒弃过去呆板、教条、接受性的教育方法,代之以灵活、应变、求知性的教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从而成长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通过直观教学、创设情景等多种手段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吸收,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客观对待学生差异,因人施教

学生的素质各不相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用一个标准来统一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提高每个学生的素质。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因人施教、分层教学的方法。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调动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每一个小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3.采用客观多元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既要关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也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地以成绩定高低,要多渠道地进行评价。我们可以把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己评价、家长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认识自我,在自我反思中看到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

4.课后练习设计的创新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和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设计一些一题多问、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开放性问题,加强思维训练,使学生练得精、练得巧、练到点子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布置的作业应采取不拘一格的形式,不局限于一种解题途径,而是尽可能地让学生做出符合条件的各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总之,要在西藏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开展好素质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我们要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与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产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孟庆瑜.《中国义务教育保障制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李瑞锋,郭大,幸贤.《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现状及政策建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版.

[3]李容,张青峰.《关于提高西藏农牧区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思考》.西藏科技.2006年第8期.

[4]熊雷.《西藏义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藏发展论坛.2002年第1期.

作者:尼玛普尺

农村数学教育论文 篇3:

心在农村数学教育教学、情系农村留守儿童

摘 要: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也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用心分析农村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用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数学学习质量,进而在实现“心在农村数学教育教学、情系农村留守儿童”这一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初中数学;问题;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子女也越来越多,导致我们的农村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教学问题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农村留守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兴趣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关键因素。但是,对于留守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是跟随着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生活,而隔代的家长过多地看重学生是否能够吃好、穿暖,往往并不在乎学习怎样,导致学生缺少对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再加上,数学学科自身的抽象性、逻辑性强的特点,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差,严重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数学学科价值的实现。

2.学习习惯差

对于留守学生来说,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缺少管教和辅导,导致大部分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都是“应付”。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些学生潦草地完成作业;一些学生抄他人作业的现象等等,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严重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以上这两点是农村留守学生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影响最大的问题。所以,农村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要想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解决方法,进而确保高效数学课堂顺利实现。

二、解决农村留守学生数学教学中的方法

1.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可见,数学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数学教材,要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而,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基础工作。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选择了生活情境创设法,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生活情境:

情境一:妈妈在外地打工,为了节省开销,要走着去工地,若每小时5千米,正好赶上上班的时间,可在走了全程的五分之一时,由于有紧急事情,搭上了一辆每小时行40千米的汽车,因此比预定时间提前1小时24分钟到达,求妈妈与工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情境二:某项工作,小明爸爸单独工作,需要7.5个小时完成;小军爸爸单独完成的话需要5个小时,如果小明爸爸和小军爸爸一起工作1小时,再由小军爸爸单独完成剩余的部分,共需要多少时间完成?

引导学生思考上述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同时,在解答这两道试题之后,我顺势向学生讲述父母在外打工的不容易,进而端正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良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组织结对子的学习法

所谓结对子的学习方法,是指将优等生和学困生结合成学习小组,目的是让学困生在优等生的带动下互相学习,这样不仅能将课堂面向全体学生,而且也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课堂整体效率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之所以在农村留守学生中实施结对子法是因为这部分学生在课下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人辅导,结对子活动能够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中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数学课堂。

在习题练习中我们可以实施结对子的方法。如,已知二次

函数y=(k2-1)x2+2kx-4与x轴有一个交点A(-2,0),则k的值

为 。在解答该题时,优等生要给学困生分析该题的考查点、如何思考类似的题目、如何进行解答等等。鼓励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

在农村留守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进而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参考文献:

庙军生.关于农村中学留守学生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5).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留守儿童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系列论文,课题立项批准号:

FJCGJJ12-047.

作者:廖建良

上一篇:物流成本研究论文下一篇:幕墙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