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政府和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两个不同主体有明显区别。政府作为主体能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的特性,却存在财力有限、效率低下、供给不足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企业能弥补政府作为主体的不足,却淡化了公共事业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点。随着公共事业产品私人属性的淡化、竞争性的加强、市场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完善,公共事业主体也会逐渐由政府转向企业。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指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指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1: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的信息革命正向社会的各个角落推进。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会计人员必须转型。财政部于2014年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工作要求,为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推动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 ,2018年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803号——行政事业单位》(财会【2018】38号),为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作出了指导性意见。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现状和策略。

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服务于单位内部管理需要,是通过相关信息,有机融合财务与业务活动,在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但是管理会计发展相对滞后,迫切要求继续深化会计改革,切实加强管理会计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在要求。因此,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推动事业单位加强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决策分析和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财政部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推动会计人才上水平、会计工作上层次、会计事业上台阶的重要方向。

财务会计根据日常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定期编制有关的财务报表,反映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向外部提供信息。而管理会计的侧重点在于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向各级管理人员提供预测决策和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资料。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财务会计已满足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需求,只有向管理会计转型,才能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能。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可行性

(一)有利于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本

近几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公众对政府运行成本密切关注。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的组织或机构,依靠国家财政资金运营。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特殊性,不重视成本效益,单位内部资产匹配标准不合理,资产配置的流程不科学,导致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流失和浪费现象严重,造成单位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十八大以来,为发扬勤俭节约作风,规范机关运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党政机关历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13】34号),具体而明确地提出了要求。为了更好地降低单位运行成本,运用管理会计的作业成本法,指导单位有效地执行必要作业,消除和精简非必要作业,并持续改进,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精益化管理的目的。

(二)为行使政府职能提供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部署,在会计领域随着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兴起和发展,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对信息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工具、方法,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解决,客观上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建立管理体系,利用管理会计强大的信息系统,为行政事业单位行使政府职能提供保障。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正在进行,需要全面对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数据进行详细统计,利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相关的精准信息,在数据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有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能力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担负着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政府通过管理、制定产业政策、计划指导、就业规划等方式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间接控制;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和企业的力量,与政府共同承担提供公共产品的任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设施支出越来越大,对行使服务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提供了有效運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运行效率,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二、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的应用现状

(一)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各级领导与财务人员对管理会计认识程度不够,只重视财务会计的核算,形成了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的依赖,致使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严重脱节,限制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二)管理会计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利用管理会计工具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整合,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服务。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单一、模式固化,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很难适应专业性很强的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由于机构编制的限制,人员流动性差,会计队伍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知识层面仅限于财务会计的核算,缺乏创新思维和意识,习惯了传统的财务会计,对管理会计不去了解,不深入研究,很难适应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工作的要求。在选拔人才上缺乏激励措施,管理会计人才短缺,导致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进迟缓。

(三)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以财务和业务信息为基础,借助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和报告等操作处理,为企业有效开展管理会计活动提供全面、及时、准确信息支持的各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要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还不够完善,特别是基层单位,仅限于利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工作,对数据的整合、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不完善

开展好管理会计,做好内部控制是必要前提,内部控制贯穿于整個管理会计工具运用的始终。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加强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的基本要求。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还不完善,有的单位内控机构不健全,内部控制仅停留在文件上,没有落实在工作中。缺少内部监督,使许多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缺乏依据,阻碍了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应用的步伐。

三、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改善应用环境

政府应大力宣传,组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学习管理会计,深入了解管理会计,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业务规模和管理的需求,构建好管理会计组织体系,搭建好组织架构,真正让管理会计渗透到单位的发展和管理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营造管理会计应用的文化环境,树立管理会计理念,全员参与和支持管理会计的应用。

(二)强化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为了更好地落实管理会计,需要培养专业的会计人才,提高管理会计水平,使得进一步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会计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取决于财务人员个人的知识储备,实务经验等综合业务能力。如果财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差,即使有了完备详细地既定业务标准,也可能由于不恰当的职业判断而导致会计处理意见错误。因此,会计人员要坚持不断学习,汲取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会计知识更新速度快。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投入更多的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培训财务人员熟练运用管理会计的工具,加大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进速度,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型会计人才。

(三)完善单位内部信息化建设体系

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不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越来越依托于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信息化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借鉴企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组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利用会计核算工作的集中处理获取规模效应,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实行统一控制,对各单位资金实施管控并进行监督。单位应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实现财务与业务活动有机融合。

(四)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单位应当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者确定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内部要有完善的机构设置,配备可行的工作人员,要重视权责的分配,外部环境要根据现阶段的会计政策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开展、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内部需要,合理配置资源,把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应用纳入到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查找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改进。为了更好地运用管理会计来帮助单位进行决策,科学规划,需要单位内部各组织部门积极参与,从业财融合的角度帮助各部门制定目标,应用管理会计强大的信息能力,调整单位的管理制度,寻找最适合本单位发展的管理体系,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结语

企业的管理会计已走在前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也要紧跟其后,尽快落实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中的应用,利用管理会计的工具,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共事业,应加快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步伐,各单位应针对自身的特点,选拔人才,深入学习了解,将管理会计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作者单位:偃师市河渠管理所)

作者:张瑜香

指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2:

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比较及转变趋势分析

摘要:政府和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两个不同主体有明显区别。政府作为主体能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的特性,却存在财力有限、效率低下、供给不足和监管不力等问题;企业能弥补政府作为主体的不足,却淡化了公共事业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等特点。随着公共事业产品私人属性的淡化、竞争性的加强、市场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完善,公共事业主体也会逐渐由政府转向企业。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政府应将原有功能转向总体规划、制定规则、管理协调、监督控制和补贴等方面。

关键词: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公共产品;自然垄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共事业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公共事业领域改革速度明显滞后。为改善这一状况,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公共事业改革作为新任务,提出政府职能转变及允许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进入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正义,努力使全体公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公共事业不同发展主体的比较

公共事业的供给者既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企业。政府和企业作为两个不同的公共事业发展主体,在公共事业的供给中存在明显区别。

(一)政府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优势和劣势。政府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化了公共事业的公共产品特性,充分体现公共事业的公众性、公用性、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等特点,保证了公共事业的长足发展。二是可充分考虑公共事业发展的前瞻性,使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序、可持续的进行。三是公共事业需要的资金庞大,影响范围深远,可以充分体现公共事业发展中所具有的规模性。四是具有融资优势,利用政府财政可兴办私人投资者难以承担的大型公共事业项目。

政府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会受到财力限制。政府提供公共事业规模的大小与财政收入大小间存在高度正相关,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量分散,不能满足公共事业高速发展的需求。二是效率较低。政府作为公共事业的发展主体,会存在类似于国有企业所具有的通病,由于产权不清、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竞争不充分,会导致低效率。三是会存在监管不力问题。由于政府是集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于一体,具有双重身份,将导致利益驱使下的监督不力。

(二)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优势与劣势。公共事业的供给主体不仅是政府,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介入这一领域,企业也成为公共事业供给的另一主体。

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企业可根据社会公众需求的变化,随时调整公共事业的供给数量和供给结构,使公共事业的发展能进一步满足公众的需求,避免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二是不同的企业之间可展开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可使公共事业供给者提高效率,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企业可采取多种融资渠道,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引进国外资本,突破政府的财力约束。

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劣势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由于以赢利为目的和经营范围相对狭小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淡化公共事业所具有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特征。二是企业往往从自身的生命周期出发来投入公共事业,造成公共事业供给上具有不可克服的机会主义倾向和短期行为。三是企业作为公共事业的发展主体,面对整个社会或较大区域,这就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强大的实力,企业却难以体现公共事业所具有的规模性。四是企业存在不可避免的短视行为,影响公共事业的长期供给。

二、我国公共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公共事业投入的力度不大。我国的公共事业投入自1996年以来逐年上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还处于较低水平。如,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落后于很多国家,如表1所示。

(二)政府职能有待转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既包括数量上的需求也包括质量上的需求)呈多样化趋势。而由于政府本身物力财力有限,虽然公共支出逐年增加,但仍无法解决公共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三)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我国在公共事业发展方面的立法相对落后,尤其在公共事业发展出现民营化、市场化趋势时,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来规范其市场行为。而由于公共事业部门的监督机制尚不健全,存在着很多侵害消费者的现象,也使社会公众的福利受损。

三、公共事业发展主体转变的原因

在借鉴先进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公共事业领域的改革,积极寻求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的多元化。公共事业发展主体转变的原因如下:

(一)公共产品属性的淡化和私人产品属性的强化。如,在教育事业中,除基础教育以外,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且教育产品本身也在不断细分,教育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在淡化,作为私人物品的属性在不断强化。同样,除在医疗、体育、全民健身场所等继续属于公共产品以外,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中作为私人物品的成份不断增加。由于公共产品属性的淡化,政府在公共事业发展中将逐渐退出。相反,由于公共事业的私人物品属性的强化,企业在公共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将逐渐增强。

(二)公共事业从自然垄断行业向竞争性行业转化。随着资本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在基础设施(交通)等公共事业建设中企业可通过融通社会资本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事业发展对政府依赖程度的降低,公共事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行业的属性将不断弱化。由于多家企业介入,公共事业的竞争性特征将不断强化。同时,随着科技进步,电信等公共事业的自然垄断属性也不断减弱,竞争性不断增强。总之,随着部分公共事业从自然垄断向竞争性转化,政府作为公共事业供给主体的必要性减弱。

(三)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体系的健全。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市场体系的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增强,公共事业由企业来提供使市场出现失灵的可能性减小。所以,为弥补市场失灵而由政府作为公共事业供给主体的必要性在减弱,企业作为公共事业的供给主体可自发实现市场上公共事业供需均衡。

(四)法律的健全和制度的完善。随着法律的健全和制度的完善,在公共事业发展中,政府不再作为公共事业发展的唯一主体,而是作为法律和制度的制定者,只对公共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其运行情况通过法律来约束,通过制度来规范。尽管政府不直接提供公共事业,但通过法律和制度可约束公共事业的供给量及公共事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服务等,这同样可满足社会

公众对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政府在公共事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尽管公共事业发展主体由政府转向企业是公共事业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但政府作为公共事业发展主体角色的逐渐弱化,并不意味着政府部门从公共事业领域的彻底退出,而是其角色应发生变化。政府在公共事业发展中应具有五大功能:

(一)总体规划。政府必须根据所辖区域的建设规划、产业规划、预期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区域内公共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通过总体规划描绘出所辖区域各项公共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以指导各项公共事业发展,建立完善的公共事业体系,对地区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形成强有力支撑。

(二)制定规则。政府部门在公共事业发展中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制定规则及完善规则。企业作为公共事业发展的主体在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运行过程中,由于企业本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会出现企业的目标和公共事业发展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从而会影响公众的社会需求。如,公共事业的公益性特征决定公众享受公共事业是免费的或低价的,而企业从其自身目标出发会偏好于制定高价格,政府部门通过制定规则可解决诸如此类问题。可举办价格听证会,在充分考虑公共事业公益性和企业营利性的前提下制定各项公共事业的指导价格;还可制定各项公共事业的服务质量标准。

(三)管理协调。公共事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科技、教育特别是基础设施内部供水、供电、排污等各项公共事业间只有进行有机的协调与沟通,才能发挥各项公共事业的整体效应,为社会经济发展搭建一个健全的商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政府部门应承担协调的职能。

(四)监督和控制。政府尽管不直接提供公共事业的供给,但必须对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进行监督。依据政府在公共事业发展方面所制订的规则对辖区内公共事业的提供者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其符合当地的发展规划,不违背公共事业的属性。

(五)给予补贴。由于公共事业普遍存在投资大、回收期长、价格低等特点,政府对投资于公共事业的企业可在土地、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发展公共事业存在着一定的正外部性,但各种公共事业的外部性有强弱之分,政府在各项公共事业中的作用又有大小之别。由于公共事业所具有的正外部性,政府在公共事业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对公共事业的发展给予一定补贴,但补贴多少要根据公共事业外部性的强弱来确定。

作者:严汉平 申 田

指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论文 篇3:

浅论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职能

【摘 要】现阶段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呈现多元化,对主体和主体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有助于推进公共事业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公共事业;主体;职能

我国经济实力的总体提高推进着公共事业的快速发展,公共事业在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根本保障的同时促进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公共事业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及公众生活等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在公共事业建设的进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其职能的发挥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的发展程度。

1.公共事业管理与管理主体

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民众等综合各种资源、运用多种管理方法为公众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活动与过程。公共事业是涉及全体社会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果。[1]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具有公共性和公用性,由社会全体人员共同享有。加强对公共事业的管理有助于建立起一个公平、有序的社会服务体系,这样就要求管理主体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学术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论述较多,在这些论述中对管理主体与客体的认证存在着分歧。一些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的主体是政府,而另一些观点认为公共事业的主体是公共事业组织。我们在确定谁才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时,需要从主体的内涵和当下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现实状况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进行定位。一般来讲我们认为,主体是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或组织,是客体的存在意义的决定者。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没有主体也就无从谈起客体,同样,没有客体也使主体失去意义,主体在主客體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公共事业也存在着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如要分析其主客体,就要看在公共事业中谁占主导地位,谁是这项事业的创意者、投资者、管理者和结果的承担者。

公共事业的范围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这些事业的建设直接表现为公众受益,是社会和民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公众受益最终表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政府服务功能的发挥。公共事业一般来讲是非盈利或少部分是微盈利单位,其是国家必须成立和发展的社会领域并主要靠国家的投资和政府的监管,而这些事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国家的发达程度,所以从这一点上来看,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确立,包括公共事业在内各个领域都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有的公共事业为了能够快速的发展引入了非政府资金,使得管理权和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一些并非政府成立的公共事业管理组织也对公共事业进行投资与管理,使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呈现多种模式发展的现状,从这种情况中,也可以看到公共事业管理组织符合主体的特征。同时还应该看到民众在公共事业中的双重身份,首先,民众是直接受益者,是公共事业管理的客体,其次,民众有被赋予公共事业的享有权,还应该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公共事业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的集合体并具备一定的公共权力,民众则是公共权力的最终拥有者,运用公共权力进行的公共事业管理必然要有民众的参与,以使民众行使公共事业管理的终极权力。[2]民众是社会公共事业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公共事业绩效的评判者,公共事业只有获得了民众的认可才有生命力也才有存在的意义,在这方面来讲,民众的评判决定体现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那么民众也就成为了管理主体中的一员。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我国现阶段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应该是由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由于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在公共事业中所担负使命不同造成在主体系统中所担负的责任就不同。相比较而言,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中,政府是核心主体,公共事业管理组织是辅助主体,个人是基本主体。

2.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几个主要职能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职能较广泛,其基本的职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2.1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事业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共事业发展的前提,是社会和民众共享公共事业的主要内容也是主体的主要管理对象。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等主体的首要职责是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这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具有非独占性和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同时在消费上也不具有竞争性。

2.2管理和监控公共事业的发展

公共事业体现为宏观公共事业与微观公共事业两个层面。宏观公共事业包括国际公共事业与国家公共事业,微观公共事业包括地区公共事业与社区公共事业。[2]在不同的层面上,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等管理主体承担的主要职责不同,政府主要是面对宏观公共事业,而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和个人则主要是面对微观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和民众等的公共需要,加强过程的管理和监控有助于保障公共事业活动不发生轨道的偏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政府的主要职责是面对宏观公共事业,但是由于微观公共事业的建设是建立在宏观公共事业基础之上的,所以政府在微观公共事业管理中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者间接管理的职责。

2.3公共事业的决策

公共事业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再解决的过程,这样就需要管理主体在公共事业建设进程中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发挥决策的职能。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决策是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达到一定的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与选择实施方案的一个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过程。发挥决策职能实际上也代表了主体是公共事业的策划者、实施者并是责任的最终承担者。公共事业主体在做决策时要广泛征求民众的意见以便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其决策的结果要反映公众的需求和偏好,申明公众所享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内容、范围、权益等多方面信息。在决策时政府主要做的是宏观层面的决策,主要是制定政策、协调、布局等;公共事业组织和个人主要做的是微观层面的决策,如个案的处理、具体问题的解决等。

3.强化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职能需要做的几个方面

3.1树立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主体要树立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公共事业建设和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公共事业意识和理念要具有超前性,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公众需求做出前期预测并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公共事业建设要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公益理念,要抓住公共事业建设的最根本目的是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服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为了民众的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是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主要方式。

3.2制定行为准则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相对应的发展规律。制定相应的行为准则是能够在建设公共事业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适时的修正公共事业管理活动以免偏离轨道,同时,制定行为准则一方面可以保障主体的决策、管理职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客体在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时的权益诉求内容和方式。

公共事业管理在为民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的同时还要强调社会的公平性,只有让所有民众都能够平等的共享,公共事业管理主体才是真正的发挥职能作用。

【参考文献】

[1]崔运武.论当代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内涵和价值[J].2002(01):39-42.

[2]朱广忠.公共事业管理主体与客体的本土化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06):10-13.

[3]侯江红.公共事业管理的比较研究[J].思想战线,2002(04):17-20.

作者:张祺玥

上一篇:创新能力下资源型区域金融论文下一篇:外汇储备刺激国内经济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