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因其特殊的人合性和封闭性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公司僵局产生原因的分析,介绍几种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 篇1:

资本维持原则之解读

摘要: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公司保有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具有公示意义的,债权人于之有信赖意义的注册资本之实质财产,且该财产是公司实质拥有的非债务性资产。资本维持原则中,“资本”即为会计制度上的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或股本,而并非总资产,亦非没有现实可确定的公司“财产”。财务报表中的注册资本是形式资本,一般在对外公示时是固定不变的,而要判断此形式意义上的资本是否真实可靠则需借助判断资本是否维持的公式,即为:所有者权益或净资产大于等于注册资本。从会计等式出发,可以推导出资本维持的多项举措。

关键词:资本维持原则;会计视角;现实解读

文献标识码:A

现实是唯一的基础,不管资本维持原则是怎么产生的,抑或其发展历程,我们只要把握好资本维持原则的目的以及现行的资本维持原则,以其目的为标准,评比现实中的资本维持原则的优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修缮资本维持原则的内容,而不是紧盯原有历史制度,固守其本,这是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资本维持原则作为大陆法系公司法三原则的核心命题之一。颇得学者们的关注。不少人从大陆法系中探析资本维持原则的产生以及其他国家资本维持原则的运行机制,然则对于中国现行公司法资本维持原则很少从本土或者中国特色的角度现实地审视中国现行体制下的资本维持原则,本文从会计角度阐释资本维持原则在中国的状态,不涉足其肇始。

会计是一国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与现实性,从会计角度看待资本维持原则是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这是研究一国公司法中资本维持原则最实际的工具,因为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按照当下的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上市公司还需要对外公布其财务报告。判断一个企业主体是否坚持了资本维持原则,唯一可能的就是从其财务报告的数据中去分析,这是最直接、最现实的依据。离开会计制度对企业资本维持原则的探究都只能是理论的架构分析,在现实操作中缺乏基础支撑。

一、资本维持原则之价值

物之于主体的存在在于其价值,没有效用的物,我们无需耗费大量的成本以求无价之果。资本维持原则之所以存在,在于其存在的价值,然而对资本维持原则的价值,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观点。“在资合公司中,注册资本构成了独有独立人格公司的存在基础,为公司最初的经营提供了必要的公示财产,并进一步形成向第三人借款的信用担保基础。”“在公司有限责任的制度前提下,股东倾向于滥用这种人格,将公司经营失利的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现实中,一个经营良好的公司无疑是投资人即股东的,而一个经营失败的公司常常则是留给债权人。公司法人需要在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实现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公司资本制度则被用来实现这一功能。”公司资本不仅是公司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公司对债权人的总担保。公司成立后的经营活动中,由于盈利或亏损,以及财产的无形耗损都将使公司的实有财产价值高于或者低于公司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数额,使公司资本维持成为一个变数。“当公司的实际财产价值低于其资本时,就必然使公司无法按其资本数额来承担财产责任。为防止因公司资本的减少而危害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为了防止股东对盈利分配的过度要求,确保公司本身业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各国公司法都确认了资本维持原则。”“资本维持并不是单纯要求公司必须维持资本而不得致其减损,而是禁止公司将资本非法返还给股东。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维持原则中的维持,只能是相对维持,而非绝对维持。绝对地化解债权人面临的各种可能导致公司资本减损的风险,是资本维持原则不能完成的任务!”

简而言之,公司资本维持原则的目的在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其价值在于防范所有权人滥用公司有限责任,最终实现公司健康运作从而间接保证市场有序地发展。无论从何种角度理解该原则。其都表明着一种内涵,即公司需保持与其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具有公示意义的。债权人于之有信赖意义之注册资本的实质财产,且该财产是公司实质拥有的非债务性的资产。简而言之,即在会计制度下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净资产值需与注册资本值相当或者大于注册资本值。

二、资本维持原则的解读

资本维持原则之关键在于“维持”,但是若对“资本”的界定都不甚清晰,“维持”也将无从谈起。遗憾的是,不少学者对资本各执一词,殊不知,资本之外延必须统一、明确,还必须是现实、且可操作的。只有在一个平面上的话题才有探讨之余地,连资本都不能统一在一个范围内,那么彼此将没有探讨的根据。资本明确了,维持就有了客体,资本维持原则才有了现实的理论意义。

(一)“资本”的內涵与外延

“我国理论界一般把资本维持原则定义为: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应当维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其目的在于以具体的财产充实抽象资本,保证公司的资本真实,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这种传统的观点指出了公司应当维持与其资本额相当的财产,但是在现实之中是无法进行判定资本是否得到维持,何为资本?与资本额相当的财产如何确定?这都是有待商榷之处。“这些确定的资本数额必须得到有效的保证以维持其真实性,即必须拥有足够的现实财产来充实这些抽象资本。”这种界定没有清晰地指出资本的具体内容,其范围模糊性在于“财产”。这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上没有对应的项目,也很难进行操作,没有现实的可比性。公司应实际维持相当于资本额的净资产,“有的表述是‘必须保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产’。可见资本维持原则是对何者提出的要求,是共识的净资产,还是公司的总资产,这一问题需要澄清。”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公司总资产维持原则的说法。因此,必须要对资本进行清晰地界定,并且要从现实出发来考虑其内涵,而最可行的途径则在于现行会计制度及其之下的财务报表。

我国现行公司法上的资本是法定资本制度下的资本,回归到会计法律制度上即为注册资本、实收资本或称股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很明显资本维持原则中的“资本”不是资产,而从资本维持原则的目的来看也不应当是资产。资产再大,如果大部分或者全部来源于负债,则无公示意义,亦不能取得债权人的信赖,更会扰乱市场。而将资本定位于企业的注册资本,在任何交易中,交易对方(含债权人)都可轻易知晓其注册资本,并对登记注册的资本产生信赖而从事经济活动。如此一来,资本概念的模糊性消失了,债权人通过求助于公司的财务报表或营业执照可以很容易而确定地知悉资本的具体数额,而这一数额是严格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编制出来的。不存在争议性。

资本维持原则实践之运用、功能之发挥的关键,甚或资本维持原则自身题中应有之义,即是公司实际财产维持的基准问题。该基准作为维持公司实际财产的尺度。必须具有简单确定而又不易波动的性质。学界通说将该基准界定为公司资本额。即注册资本,无疑满足了简单确定而又不易波动的条件。唯有如此,资本才是确定无疑的,资本维持才有可探讨的基础。

(二)“维持”的参照物

维持则必须有两个量,需要维持的一端是资本,那么维持的另一端则是维持的参照物,也即多数学者所称的实质财产或现实财产。当公司成立之时,资本维持原则一定是被遵守的,亦即资本确定原则的要求,此为静态的维持。公司是无时不在运作的市场细胞,现实的资产在不断的变化,如何让管理者、政府机构、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人看到资本维持呢?那就可以寻根于现行会计制度下的公司资产负债表。

公司注册成立时,没有任何营运的状态下,资本维持体现着一种静态。资本维持体系中,资本即登记注册的公司注册资本与股东投入的货币资金、土地使用权、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等的价值是相等的,这是资本维持的开始,也即资本确定原则的简单说明。此时若未发生负债业务,则资产负债表为:资产等于所有者权益,而所有者权益此时仅仅含有注册资本,所以资产也等于注册资本,不存在负债。

公司一旦开始运作,各项经济业务与事项随即发生,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资不抵债、亏损以及盈利等现象则随时发生。但是,在会计处理上,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固定不变的,若非出现增资或减资的情况,一经登记即为固定数,而外部人员根本无法知道这个纸上的数字的现实量为多少。“试举一例说明之,假设甲公司成立时的资产负债表(简化)结构为表一(公司成立时,吸收了债权人的投资,因此此处负债不为零);经营一段时间后亏损了1000万元,资产负债表为表二;再进一步讲,若一段时间后,公司又亏损了3000万,则资产负债表为表三。”

从上述三表中可以看出注册资本是始终不变的,从资产负债表中是无法判断注册资本是否被维持,那么此时必须找到一个参照物来判断公司的资本是否被维持,债权人是否还值得继续信赖该公司。

回到资产负债表,由于资产始终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即所有者(股东)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是一个会计主体在一定时间所拥有的或者可控制的具有未来经济利益资源的净额,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楚地说明了所有者权益实质上是一种剩余权益,是企业全部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体现企业的产权关系。而负债即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实义务。企业以举债的方式形成的资产,其财产权利归属于企业债权人。因此从产权关系角度看,负债实际上代表了企业债权人权益。可以看出负债类似于债务人的债务,虽然债务人持有与债务价值相当的财产,但债权人对此部分财产有要求偿还的权利,这实际上不属于公司的财产,公司对此部分财产的权利存在瑕疵。公司资产中扣除负债部分即为公司的净资产,也即所有者权益,对此部分剩余资产公司拥有完整的所有权,可以对外形成信赖利益,也是支撑公司持续经营的基础所在。

从以上三个表中可以分析出:在此种情况下,随着公司经营亏损,公司的资产将不断减少,负债并没有增加,而所有者权益总额也不断在减少。在所有者权益的构成项目中,注册资本并没有减少,这也是公司法理论中所称的形式资本。也是资本维持原则中需要维持的“资本”。从现实来看。公司亏损则公司资本必然减少,债权人对公司的信赖也会不断的下降。以上三个表中只有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着这样的趋势,负债没有变化,可以排除负债作为维持的参照物。

同样的情况,再看以下另外三个图表:

在以下表一资产负债基础上,该公司第二年增加了2000万的负债,同时发生了1000万的亏损(如表二所示),第三年公司又增加了4000万的负债,并且发生了3000万的亏损(如表三所示)。

资产负债表变化的过程表明:事实上,虽然公司虽在不断的亏损,但其资产却在增加,所以资产在质的层面上不能作为衡量资本维持的标准。这也就驳斥了总资产维持原则的说法。所以资本维持的现实参照物落在了所有者权益上了,随着公司的不断亏损,在两组对比表中,所有者权益都是呈现减少的趋势,这符合了资本在减少的现实逻辑。事实上,资产的来源有债权人和股东两种途径,资产的增长若是由负债而来,则这部分财产不具有担保的权利基础。以所有者权益作为资本维持的参照物,也即将公司的净资产作为衡量资本的标准,此时,所有者权益也成为公司的实质资本,它是随着公司的盈利和亏损而不断的真实的反映着公司现实拥有的资本,并且股东对这部分财产享有完全的所有权,足以形成债权人的信赖基础,而公司章程或者在登记机关登记注册的资本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它是不随着公司的亏损或盈利而变动的。

于是,“就公司实际运作观察,公司资本可以分为形式资本和实质资本。形式资本是指公司章程中所记载的资本,就是股份总额乘以每股金额。实质资本是指作为公司实际运营资本,实质资本因公司实际经营而有增有减,相当于会计上所称的净值或股东权益。”所以实质资本并不是公司的资产,有些学者在此处又混淆了实质资本的外延。

综合而言,判断资本维持的公式为:实质资本大于等于形式资本,在会计制度中亦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大于等于注册资本。以所有者权益为参照物,可以现实地触摸到资本维持原则的实现情况。

(三)资本维持原则的现实透视——以五粮液财报为基础

作为上市公司的五粮液。依照法律的规定必须于第二年的四月份之前对外公布上一年度的財务状况。通过其对外公布的财务数据,债权人等相关人可以详细地知悉该公司的运作状态。并且能够清楚地判断资本维持原则是否被遵循。

资本维持原则要求公司的实质资本必须大于或者等于形式资本。反映到财务会计制度中,即必须做到所有者权益或者净资产的数额不能小于其注册资本值。而所有者权益以及注册资本数额都由财务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没有模糊性,而且所有者权益与注册资本都是必须列在资产负债表中。这就为资本维持原则的判断奠定了坚实的现实基础。

表中,资产值为18,415,182,762.23;负债值为50,650,869.08;所有者权益值为18,364,531,893.15。符合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而在所有者权益中,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注册资本3,795,966,720.00;资本公积953,203,469.32;盈余公积2,206,746,740.81;未分配利润11,408,614,964.02。这也符合了“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会计等式。可以看出,所有者权益(18,364,531,893.15)远大于注册资本(3,795,966,720.00),满足了实质资本大于形式资本的要求,遵循了资本维持原则。注册资本对外具有公示意义,表明股东实际的出资额。这只是一个形式的数字,但是债权人在很大程度上信赖它,并基于此而与目标公司发生经济交易或事项。这就产生了认识错误,而纠正错误的最好方法是诉诸于作为实质资本的所有者权益,这个数字表明的才是公司实实在在享有完整权利的财产。如果所有者权益大于等于了注册资本,那么债权人的信赖利益是不会受到任何现实的或潜在损害的,这也符合了资本维持原则初衷。

三、会计等式推导出资本维持的多种实现方式

资产负债表体现出的永恒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式一),而所有者权益=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式二),综合来看有:资产=负债+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式三)。

从式一出发,要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得减少或者促进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资产不变的情况下,负债不得增加而只能减少,为保持会计等式平衡,所有者权益必定增大。这在实践中就要求公司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不断盈利来偿还债务,盈利对于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不言而喻的。在负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所有者权益要增加或者不变,在数量上就要求资产必须不得减少。在公司法体现为,公司法第92条:“发起人、认股人缴纳股款后或者缴付抵作股款的出资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发起人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决议不设立公司的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第36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任何抽回和抽逃出资的行为都在蚕食公司的资产,并使得净资产的数额变小。值得注意的是,这与公司法第178条所规定的减资是不同的。抽逃出资会减损资本维持原则,而法定的减资则不会对资本维持原则造成影响。一方面,减资后,公司对外公示的注册资本会减少,债权人可以快速地获得消息从而对新的注册资本产生信赖利益,并基于此与目标公司进行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减资有严格的程序,公司应当自作出减少注册资本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这些都足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从而不会破坏资本维持原则,也不会违背资本维持原则的目的。公司法第15条:“公司可以向其他企业投资;但是,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成为对所投资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出资人。”这是关于公司转投资限制的规定,公司依法有权对外投资,投资对象是其他法人企业,但是不能因投资而承担无限责任,只能以投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在会计处理上,公司转投资只是一种资产向另一种资产的转变,并不会在存量上对所有者权益造成影响。但是,转投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对所有者权益形成潜在的威胁,一旦转投资失败,尤其是在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况下。净资产数额必定大大减少。因此,基于防范所有者权益减少的风险,公司法作出了相应规定。出于同样的考虑还有公司法第16条关于对外担保的限制性规定。这两点规定旨在防范破坏资本维持原则的潜在威胁。

从式二出发,同样要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得减少或增加,同时所有者权益要大于等于注册资本,也即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不能同时为负数。增加注册资本时,所有者权益随同增加,此时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不能小于注册资本的增加额,这才能绝对地保证所有者权益不小于注册资本,以维持资本。因此,公司在发行股票时,不能折价或者低于股票票面金额发行。我国公司法第128条规定,股票发行价格可以按票面金额,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但是不得低于票面金额。在所有者权益构成项目中,其他项目不变,提取盈余公积金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总额,因此提取盈余公积金也是维持资本的有效方式。我国公司法第16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同时公司还可以提取一定的任意公积金。当公司亏损时,未分配利润呈现为负值或者为零,此时会冲减所有者权益的总额,因此在上一会计年度存在亏损时,本年度的利润应当用于冲减上一年的亏损而不得将本年度的税后利润优先分配给股东。以此来保证所有者权益的数额不被减少。在公司法第167条也明确规定了,公司的法定盈余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即冲减未分配利润的负值额,如此一来所有者权益总额也随之增大。这些条文背后都有资本维持原则的理念。

此外,从式三中也能推导出一些资本维持的途径,比如债转股,其在一方面减少了负债的数额,同时增加了所有者权益,有利于净资产的数额大于注册资本。

分析2011年度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资产负责表,从数据上可以看出,之所以资本维持原则得以遵循,亦即所有者权益值大于注册资本值在于: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为正数。按照公司法以及会计制度的规定,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一般均为正数。而实际上影响资本维持原则是未分配利润,因此为充分确保未分配利润为正数。公司法第167条做出了先冲减未分配利润负值的规定。但是要真正切实地维持资本维持原则,关键还是要不断的增大企业的利润,从而增大未分配利润的绝对数。

四、结语

规范意义上的资本维持原则以为多数人认知,但回到现实中,很多人就迷惘了。结合我国现行会计制度分析资本维持原则,通过实证的方法,基于财务报表的数据,能够直观地知悉资本是否已被维持。这样才能使资本维持原则能够为人所见,为人所闻。判断资本维持的标准为:实质资本大于等于形式资本,在会计报表中亦即: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大于等于注册资本。有了现实的理解之后,可以在会计制度内寻求资本维持的各种可行方式,包括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提取、未分配利润的补亏等;同时便于更为准确清晰地发现会计制度内存在的问题,从而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修缮,在更新会计制度的同时,革新公司法。唯有如此,才能在公司理论中升华资本维持原则,因为现实是理论的唯一基础。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吕凌燕

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 篇2:

浅论有限责任公司僵局

摘 要:公司僵局是有限责任公司因其特殊的人合性和封闭性而产生的一种普遍现象。通过对公司僵局产生原因的分析,介绍几种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僵局;状态

一、公司僵局的概述

我国人大法工委编制的《公司法释义》将“公司僵局”定义为:“因股东间或者公司管理人员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导致公司的有效运行失灵,股东会或者董事会因对方拒绝参加会议而无法有效召集,任何一方的提议都不被对方接受和认可,即使能够举行会议也无法通过任何议案,公司的一切事务处于一种瘫痪状态。”

在《公司法》中,以经营困难为表象,以管理困难为实质,即:严重困难可能表现为经营困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经营困难都是严重困难,必须是由于管理困难引发的经营困难才能认定为“严重困难”。

(一)僵局公司主体具有对抗性

僵局公司的主体一般会呈现出两种情况:一是公司股东或者董事的派系在管理、决策等方面一直处于一种抗衡的状态;二是公司内部存在一部分拥有否决权的股东或者董事。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必然存在一个结局:公司的内部对抗导致公司无法在必要的时间内形成一个有效的决策指导公司的运转。

(二)僵局公司类型具有特定性

在司法实践中,公司僵局多发生于具有人合性和封闭性的有限责任公司。相对而言,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和开放性公司则很少出现公司僵局。

(三)僵局公司状态具有持续性

公司僵局的持续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公司的一切事物处于一种瘫痪状态;其次,这种瘫痪状态必须是持续的,而非短暂的、可以自愈的暂时性经营困难;而且,这种瘫痪状态会使公司陷入“自杀”的境地。

(四)僵局公司具有非违法性和非违约性

公司僵局的非违法性和非违约性是指导致公司僵局的行为本身并不存在法律或者协议的非难性,而是在法律、协议许可的范围内的行为。

二、公司僵局的危害

(一)对公司而言

由于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较少,一旦陷入公司僵局,将无法形成有效的公司决策,公司的各项业务势必受阻,就连公司的声誉、商标等无形资产也有可能因公司僵局受到影响。公司法人无法继续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从而丧失发展机遇,浪费发展资源。因此,发生公司僵局首当其害的就是公司本身。

(二)对股东而言

根据我国《公司法》第4条的规定,股东的资产收益权是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而股东的利益则是通过公司的高效运营来实现的。与此同时,在公司僵局之中,控股股东很有可能利用其控股的优势“折磨”少数派。在有限公司中,股东之间往往是亲朋好友,知己知彼,这样的“折磨”对少数派股东的利益而言,往往是残酷的甚至是致命的。

(三)对公司的债权人而言

公司一旦陷入经营活动停滞状态,势必导致其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减弱,从而减少市场活力、削弱交易安全,大量经营业务无法处理,债权人的权利难以实现,极易引发关联企业的连锁反应,引发诸多的社会矛盾和危机。

除此之外,由于公司处于僵局之中,公司职工因公司经济停滞待工在家,没有经济来源,生活窘困,面临失业危险,很可能因为劳资矛盾引发社会矛盾。

三、探究成因,破解僵局

(一)造成公司僵局的成因分析

1.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基础的恶化。人合性是有限责任公司的基本特征。但是,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全部或者大部分都会参与公司经营管理,他们不仅会谋求股权利益,更会着眼于公司的控制权。人对权力的欲望以及与生俱来的趋利避害性会迅速地使公司的人合性土崩瓦解,从而丧失股东、董事之间沟通的基础,出现因私人关系变化而引起的公司僵局。

虽然公司人合性基础的恶化是造成公司僵局的原因,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应该从公司制度、公司组织形式上来逐步探究。

2.有限责任公司自治性本身的异化。为了维护公司资本安全,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在公司成立之后不得抽逃出资;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公司僵局也不属于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法定情形。因此,股东想要退出公司僵局必须要寻求其他途径,比如转让股权等方式。

3.有限公司组织形式的僵化。一方面,转让股权要经过内部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股东如果要进行股权转让首先要将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过半数同意,并且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但是当公司僵局已经出现,股东的股权转让申请是很难在股东会上通过的。即使依据法律或者其他股东勉强通过,股权转让的价款也会遭到拥有优先购买权股东的极力打压,成为一种“变相抢劫”。那么,转让股权的股东又怎么会放任这种情况出现呢?自然就会持续僵局状态。另一方面,股权的对外转让可能性降低。由于公司僵局已经导致公司处于瘫痪状态,外部受让人对这样一种状态的公司的期待利益是极低的,必然会望而却步。

因此,这种内外交困的市场形势,使股东在公司僵局时用脚投票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再加上股东之间的“面子之争”更会加剧公司僵局的危害性。

(二)破解公司僵局的途径

1.公司章程预防公司僵局。(1)限制利害关系股东的表决权。如,我国《公司法》第16条规定了转投资和担保的表决权回避制度。为了防止公司僵局,股东可以在公司章程中就表决权回避的有关事项做详细的约定。但是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数限制,针对需要多位股东回避的情形应予以考虑并做出特殊约定。(2)约定股权转让制度。笔者认为,为了解决陷入公司僵局后,股东无法退出公司的情形,可以在章程中约定:小股东可以在发生公司僵局时要求控股股东以固定价格收购或者以固定的计算方式购买股权。但是,如果股东退股后会出现公司中只有一个股东的情形,必须要符合《公司法》关于一人公司的相关规定,否则采取其他方式退出。(3)约定解散事由。我国《公司法》第181条规定了公司解散的法定原因,其中第5款就是对出现公司僵局时股东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强制解散公司。笔者认为,只要股东同意可以在章程中约定如果出现公司僵局可以解散公司,由此就将司法强制解散转化为约定解散,即,符合该条第1款规定的公司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的情形。

通过章程的个性化约定,会使公司章程不仅仅是一纸格式条款,而是真正体现股东的意思自治的“内部宪法”。

2.调解程序化解公司僵局。公司僵局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司的“人合性”遭到破坏,调解程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双方的敌对情绪。因此,可以将调解程序作为司法程序的前置程序。通过调解程序化解公司僵局的优势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解程序具有保密性,公司内部人员可以不将矛盾公之于众的情形下,悄无声息地解决公司僵局,一方面可以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另一方面也避免影响公司声誉。其次,公司僵局的解决有时候并不是需要一个判决者或者是判决,而是一个能得到僵局双方信任的中间人,通过中间人的调解可以有效地引导双方看到共同利益,扭转僵局。再次,公司僵局双方可以在调解人的引导、促进和帮助下,达成一个相互妥协的方案甚至是比之前任何一个方案都更具创新性的方案,从而不仅会将公司从僵局中拉出来而且可能创造出新的赢利点。最后,运用调解方式化解公司僵局。无论是仲裁还是诉讼都具有一定的程序性,因而必然会耗费时间和财力解决问题。但是调解方式没有固定的程序,而且调解费用也会大大低于仲裁、诉讼的费用。

在司法实践中,临时董事和律师比较适合作为调解的中间人。临时董事通过推动当事人在董事会上进行交流,提出新的观点或者解决争议的新方案,能够实现调解功能[1]。律师作为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司法实践经验的专家,可以从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两个方面帮助僵局双方分析当前局面,从而使双方实现共同利益。

3.司法程序突破公司僵局。(1)仲裁。相对于诉讼程序而言,仲裁可以高效快捷的解决公司僵局,只要僵局双方愿意将案件提交仲裁,就可以通过了解公司法立法过程、具有公司治理经验、熟悉公司运作惯例的专家做出相应的仲裁,从而在能保护公司声誉、商业秘密的情形下解决公司僵局。(2)诉讼。作为公司僵局的最终解决机制,诉讼无疑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但是我国《公司法》183条,寥寥数十字,是无法为发生僵局的公司股东提供一个可以有效适用的依据的。因此,如果要适用183条,首先要明确“公司僵局”的范围;其次要设定特定的前置程序,例如调解;再次要明确诉讼主体是持有全部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最后要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阳东辉.论建立我国的公司僵局临时董事救济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59.

[责任编辑 吴高君]

作者:王海宁 张嘉良

公司转投资制度探究论文 篇3:

浅谈少数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

摘 要:资本多数决以及股权的平等原则等组成了现代公司建设出相应的决策机制的前提与基础。这部分的原则使权利与风险之间相适应的精神得以体现,在一般的情况下,这部分的原则是比较合理的,然而,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中,资本多数决以及股权平等原则在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被绝对化了。本文从使少数股东权与个别股东权得到强化、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对股东的表决权进行限制以及在司法上对少数股东的权利进行救济等问题出发,对少数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进行探究。

关键词:少数股东;权利;法律保护

资本多数决以及股权的平等原则等组成了现代公司建设出相应的决策机制的前提与基础。这部分的原则使权利与风险之间相适应的精神得以体现,在一般的情况下,这部分的原则是比较合理的,如果抛弃了这部分的原则也就违背了经济规律,同时也意味着相关的公司制度的不复存在。然而,在非常长的一段时期中,资本多数决以及股权平等原则在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被绝对化了。多数股东通常会以资本多数决原则为借口来损坏少数股东的应得利益。

一、使少数股东权与个别股东权得到强化

个别股东权指的是单个的股东能够独立行使的权利,那些持有公司一部分比例的股份的股东可以行使的权利是少数股东权,由于少数股东权以及个别股东权在行使中仅需要少数股东或是单个的股东就可以实行并无需通过股东会,所以,少数股东可以使用这两种权利来对抗多数股东对于少数股东的压制,对自身的利益进行保护。为了使少数股东的利益得到强化,在现代公司法的发展过程中,对少数股东权以及个别股东权进行强化已经成为了它在今后的发展趋势。在现阶段中,我国的公司法仍旧缺乏对于少数股东权以及个别股东权的充分的规定,也没有对这二者的强化。目前由于缺乏少数股东权以及个别股东权的相关内容,在我国现阶段中的公司制度中,多数股东的权利以及少数股东的权利处在一种严重失衡的状态中[1]。

二、实行累积投票制度

这里所说的积累投票制,指的是在股东大会中所选举出的董事或是监视人的人数在两人以上的时候,股东自身所持有的每一股份中的投票权是与选举出来的监事以及董事人数相同的,股东可以将自己所持有的投票权都集中起来,来选举自己认为可以承担责任的某一人,也可以将其分散,在选举中选举多人。在这种累积投票制度中,数量较少的那部分股东可以将自己的投票权集中起来,保证可以选举到能够代表自己的意志以及利益的候选人的当选,进而避免公司的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完全被占多数的股东把持住。这样的选举方式在传统的投票制度中是无法做到的。另外,积累投票的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只是为数量较少的股东能够获得公司中董事的席位提供了一定的可能,它无法确保少数的股东一定可以获得公司中的董事席位[2]。

三、对股东的表决权进行限制

1、应对自己的股份表决权进行限制。在实行表决权的时候,公司如果持有的自身股份,那么这一部分股份是不可以享有表决权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发生董事会滥用自身所持有的股份表决权来使自身的经营者的地位得到巩固的同时削弱其他股东所具有的表决权,使表决权的意义发生扭曲的一种做法。

2、对于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票表决权现象的限制。在现阶段中,公司之间互相持有股票的现象一度十分的普遍,因为相互持股的方式有利于董事会对公司进行控制,这样的持股方式受到了经营者的热烈欢迎。如果不对这种相互持股的表决权进行控制的话,就一定会出现董事会专权的想象,使国企中约束软化的现象得到加剧。

3、要对利害关系的股份表决权进行一定的限制。如果股东大会所决议的事项会对某一股东的自身利益产生一定的损害,那么,如果允许这样的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表决一定无法保证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的自身利益,所以,大部分国家与地区的公司法中都有规定,如果股东大会的决议会损害股东自身的利益时,该股东不得参加表决[3]。

四、在司法上对少数股东的权利进行救济

实际上,少数股东的权利十分容易受到一定的侵害,特别是在多数股东将公司把持住以后,所以,大多数国家所颁布的公司法中都为少数股东设置了司法救济的相关手段,也就是少数股东可以使用提起民事诉讼的方法来对自身的权利进行一定的救济,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少数股东的地位进行一定的强化,然而,我国的公司法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却是极为不足的。

1、扩大少数浮动提起个人诉讼的范围

我国法律、法规目前规定的股东可提起个人诉讼的情况主要有:①对股东大会、董事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之决议提起的停止违约行为和侵害行为之诉;②对证券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虚假陈述行为提起民事侵权索赔之诉。

本人建议,鉴于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并不完善,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少数股东的权益可能会受到除虚假陈述行为以外的其他不当行为的侵害。因此,在适当的情况下,我国法院应进一步扩大少数股东提起个人诉讼的范围,以便充分保护其权利。

2、明确股东实体权利。

由于我国的公司法中对于股东所持有的实体权利的相关规定本身就不多,与实体权利一一对应的股东的诉讼权也没有规定,这就致使股东在试图寻求司法帮助时无从下手,而法院如果遇到这类的案件也是很难解决的,所以,我国的公司法在这一方面要进行一定的休整,以便维护少数股东的合法权益[4]。

3、完善损害赔偿实现机制

保障少数股东提起个人之诉的诉权固然重要,使受害的少数股东最终能够得到充分补偿,使其财产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则尤为重要。考虑到我国法院在对少数股东提起的损害赔偿之诉作出判决后仍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法律界在研究如何完善旨在保护少数股东/投资者的赔偿机制时,还必须注意完善赔偿实现机制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仅损害赔偿的兑现如依靠其一般报酬,很难实现。因此,国外的董事责任保险值得引进,即由董事等向保险公司交保险费,待董事赔偿责任发生时,除因董事故意行为所致外,由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

另外,也可以设立董事股份报酬制度。即由股东大会决定,将一部分股份作为董事的报酬,并将其作为董事报酬的一部分冻结起来,在董事任职期间不行使相应的权利。另外,损害赔偿的实际执行还依赖于良好的个人财产帐户管理制度、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

结束语

根据民法中所体现的诚实信用原则,公司中多数派的股东对于少数派的股东负有诚实等相关义务,在实际的公司运营中,如果多数派的股东由于各种原因而违反了诚实义务,在表决过程中滥用自己的表决权利对少数派的股东的利益产生了损害,那么,少数派的股东可以提起股东会申诉决议无效或是使其撤销,另外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多数派的股东提起赔偿损害相关的诉讼。

参考文献:

[1]王霞.论小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D].郑州大学,2004.

[2]宋红松.少数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401-408.

[3]史艳利.公司转投资中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4]罗耀.浅谈中小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J].金融经济,2010,14:119-120.

作者:窦敏

上一篇:新课改革下高中语文论文下一篇:风险投资的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