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2022-04-18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创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科建设化学工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科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1: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究

(西安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结合自身实际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有自己特色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探索。从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教材建设、强化科研技能训练、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内外学术交流、完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制定了有利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化学工程与技术;综合改革

国家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科技文化创新来增强发展动力,而研究生教育作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的尤为紧密,一方面为国家发展提供科技成果,另一方面为国家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1]。因此,在研究生教育中要时刻树立创新意识,以期为国家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工作需要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特点,致力于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具有良好创新能力和较强专业技能的高素质研究人才[2-3]。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各个层面的改革驱动下, 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作者就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综合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一、学科概况和培养目标

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化学工艺”两个二级学科分别于1996年、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2004年获得“化学工程”工程硕士领域授权,2011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本学科为陕西省优势学科,目前拥有供研究生使用实验室面积近3000平方米,大型实验仪器50余台套,取得了一批显著的科研成果。截止2015年底,共授予250人硕士学位,目前在读学术学位研究生105人。

围绕学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学科荣校”的发展战略以及创建石油石化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以油气煤清洁加工过程、油气田应用化学、催化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石油工业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为支撑学科方向,明确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通过修订培养方案、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措施,探索具有化学化工学科特色、有利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本学科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工程与技术领域较宽的基础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研究领域、发展方向及研究前沿;在实验技能、计算能力、应用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解决本学科科学与技术问题等方面经受培养和训练,具有与化学化工相关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具有从事化学化工过程生产与管理能力;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理论或实践方面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可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开发工作或相应的科技管理工作。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以国内各高等院校学术型研究生教学教改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基础[4-8],同时针对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具有化学化工学科特色、有利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构建有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中的作用,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通过调查研究,综合国内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教学改革比较有特色的院校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以及专业发展趋势,进行有本院特色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与探索(如推进开放式实践教学;鼓励和资助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等)。在研究过程中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将科研融入教学,并以科研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为培养高质量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性学习平台,并且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套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三、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

(一)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根据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规律、社会需求及专业领域发展前沿,修订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注重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增强课程内容前沿性,保证学生系统掌握基础专业理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研究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主要考虑构建“平台+模块”的模式,即根据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方案,设置基础课程平台;综合考虑生源类型、所学课程、研究方向等多方面因素,设计油田化学或石油炼制等选修课模块,搭建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案例为主的课程培养体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建设有一定影响力、结构合理、有较高水平和丰富经验的师资队伍。强化学科带头人作用,建成适应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教学科研团队。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招聘优秀博士毕业生等方式加强学院师资力量,从企业和其他研究机构聘请高水平专家作为兼职导师等措施,加强师资力量;(2)遴选高水平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有潜力的青年教师作为梯队人才,构建年龄层次合理、专长互补的学术团队,加强在职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学院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3)为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其教学模式,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积极开展“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资助计划”,努力聘请一些国外的著名教授、学者来校进行短期讲学。

(三)积极推动教材建设

将研究生教材建设纳入学院教材建设规划,编著一批反映我院水平和特色的研究生教材。参照本科教材编写资助规定执行,划拨出适当的经费资助研究生教材(讲义)的编写和出版,按年度组织专家进行研究生教材立项评审,主要支持对学科建设提供较强支撑、通用性强、能够跨二级学科开设课程或前沿学科的教材。对满足条件的教材,上报学校相关部门争取纳入学校教材立项和出版规划。努力使所学课程在工程实践与先进理论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不仅要使研究生更好地掌握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正确地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还需拓宽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

(四)强化科研技能训练

加强研究生的系统性科研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通过各类科研任务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的素养和能力。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确保研究生参加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特别是纵向基础研究项目,使其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所从事学科发展现状及相关实验方法有详细了解,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积极组织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申报和完成各级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

在对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科学实验素养的培養,积极创造条件将老师的科研课题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充分理解科研的价值和乐趣。在课堂讲授之余积极开展自主设计实验,分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以科研带动教学,注意科研思路及成果向研究生教学转化。以科研带动教学,将科研创新意识渗透于教学的个个层次,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促使教师在研中教,学生在研中学,创新思维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把学生引入到科研中来,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感悟科学,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根据学院现有条件,打造以石油天然气化工为特色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实验平台,加快了分析测试中心、工业催化实验室、油品检测实验室、炼化工程技术中心等共享平台建设,以此为依托改进研究生的培养条件。加强实验室管理,制定相关管理规定,突出对研究生教育的支持,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开放学院仪器设备为科研提供必须的研究条件,保证完成高级别项目,促进本学科在石油天然气及煤化工、催化新材料、油气田应用化学等领域形成稳定的优势研究方向。另外,加快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规划建立校内科研平台和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鼓励和资助创新性试验项目的开展,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六)加强内外学术交流

制定明确的政策支持导师和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访学和企业实践等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高水平专家学者,加强人才交流与共享,逐步提高师生的学术水平以及学校、学院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影响力。

积极组织召开访学报告会,安排归国的访问学者、向全系师生介绍他们在国外一流大学的访学经历。访学报告会不仅会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七)完善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借鉴本科教学中有价值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注重学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尝试建立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分析体系,及时跟踪培养质量。规范导师的岗位责任,对导师进行定期考核,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学术水平和培养质量,确定招生指标。对首次招生导师的培养工作加强跟踪和协助。建立研究生学业评估制度,对于研究生实行学业考核和培养过程管理,建立学业预警、监管与奖惩机制。加强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强化开题答辩,试行预答辩制度,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学位论文选题、创新型、工作量、实验计划等方面进行审查,由此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四、工作基础和保证措施

在对学术型研究生的多年培养过程中,总结出了一些初步的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经验为该研究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具有可行性。

(一)有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

我院学术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以紧紧突出石油石化特色为指导思想,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油气田应用化学、石油工业环境化学、油气加工工艺、工业催化过程、绿色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应用技术等培养方向,为石油石化行业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二)有较为优化的培养方案

2012年修订后的培养方案反映了我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的特色和性质,明确树立全面质量观念,实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教育,加强基础知识,注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外语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应具有坚实宽广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专门知识的具体要求。

(三)逐步建立优化的课程体系

我院经过反复论证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和内容的设计注意与本科生培养方案的衔接,兼顾研究生来自不同学校的背景,如来自非石油院校的同学,要求补修石油石化类专业基础特色方向课程,以尽快适应本学科特色与方向,为更好进入和开展论文工作做好背景知识准备。

(四)逐渐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近年来,我院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使导师队伍在学历、职称、学术成果等方面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我院共有研究生专职导师32人,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4人,近三年导师人均年科研经费近30万元,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

(五)具备基本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我院依靠西安石油大学高水大学建设项目、中省共建项目、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陕西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等,在补充完善了原有的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分析测试中心、工业催化实验室、油品检测实验室、炼化工程技术中心等实验平台,为全院师生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条件,特别是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优势。

五、结束语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须循序渐进、逐步推行。我们将对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梳理总结,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我院研究生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使研究生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柯敏.当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1:1-5.

[2]卓志,毛洪涛,赵磊.加强顶层设计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33-36.

[3]郑文轩,杨瑛,孟婷婷,等.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与研究——以塔里木大学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5):61-62.

[4]熊娜.綜合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刍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12):151-152.

[5]黄宝印,徐维清,张艳,等.加快建立健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3:1-9.

[6]陈艳慧,崔议文,李勇,等.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1:33-38.

[7]尹艳冰,李伟坤.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3:71-74.

[8]齐艳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特征探析与思考——基于厦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教师座谈会[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6:33-38.

基金项目:陕西省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作者简介:李谦定(1959-),教授,长期从事基础化学教学和应用化学研究工作。

作者:李谦定 张君涛 孟祖超

学科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2:

与祖国能源战略同行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贵校的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是创立于1953年的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院校——北京石油学院。如今,我校是一所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且与五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共建的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211工程”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大学。

我校现有31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涵盖了经、法、教、文、理、工、管7个学科门类。石油石化等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博士后流动站;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二、贵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有哪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截至2019年底,在ESI学科领域世界排名中,中国石油大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此外,化学、材料学和地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在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获评A+,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获评A—,我校A+学科数量排名全国高校第22位(并列)。2017年,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城市能源供给安全与保障、清洁低碳能源工程2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获批立项建设。

我校特色专业包括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涵盖石油石化行业上中下游所有的专业领域;还有机电、环境、数学、经管等众多热门通用专业。近年来,我校还新增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

我校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共计15个,占专业总数的48.4%。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11个:石油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应用化学、能源经济、会计学、资源勘查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勘查技术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北京市一流本科建设专业4个:英语、能源与动力工程、海洋油气工程、环境科学;此外,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为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我校有7个专业通过了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占现有19个工科专业的36.8%,这7个专业为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三、贵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有哪些?

中国石油大學(北京)招生办公室:

1.本博/本硕一体化

为培养学术上崭露头角、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学术拔尖创新人才,我校从2019年起开始试点开展本博/本硕一体化培养。其中一级博士点学科实施本博一体化培养。每年5月份,选拔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大二优秀学生作为培育对象,以一对一形式配备高水平博士生导师,学生加入课题组、走进科学实验室,提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点;大三末考核合格者,正式进入我校“双一流”学科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开始修读博士阶段的课程。

同时,依照“人工智能+特色学科”的培养理念,面向全校大二优秀学生选拔,学生转入人工智能专业学习,按人工智能专业本科毕业;大三末考核合格者进入“双一流”学科博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并按双一流学科“人工智能”方向毕业。

一级硕士点学科实施本硕一体化培养。自2020年起,选拔英语等专业大二优秀学生,以一对一形式配备高水平导师,经过大三一年的重点培育,考核合格者,大四正式进入我校硕士研究生阶段培养,开始修读硕士阶段的课程。

我校设立专项经费,为正式进入本博/本硕一体化培养的学生发放助研津贴。

2.转专业与双学位制度

我校本科生教育实行学分制,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学生可以在大一和大二末分别在全校专业范围内和相近学科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转专业不设笔试,由转入专业或学院面试,通过即可。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辅修石油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和会计学双学士学位,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小语种学习班或者英语演讲辩论班。

3.大类培养模式

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个性化的人才,我校部分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模式。2020年,我校涉及大类招生的专业有:化工与制药类、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机械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地质类和地球物理类。第一学年按大类培养学生,第一学年末进行专业分流。

4.本科生国际化培养

我校重视本科生的国际化培养,与海外知名高校开展本科生“2+2”“3+1+1” “4+1”和“4+3”等模式的联合培养,联合培养项目只针对在校生,不与高考挂钩。

此外,我校还发展有交换公派、短期交流等多种模式的海外访学项目。2012年开始申请并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本科插班生项目,包括乌法国立石油技术大学等院校。另外,我校利用寒暑期开展海外名校访学的短期交流项目,包括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

为了更好地支持在校学生申请海外联合培养项目,我校规定,本科生在标准学制内可以根据不同项目自由选择“2+2”(国内两年+国外两年),或“3+1+1”(国内三年+国外二年)模式赴国外大学学习;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修满所需学分后,将同时获得我校和国外大学的学位。学生也可参加我校与国(境)外院校的短期交流、交换或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俄本科插班生项目,我校在承认学分转换、课程修读、成绩认定、学位审核等方面,都有配套管理办法,为学生申请国际学位项目或短期交流项目、交换项目和公派项目扫除了后顾之忧。

四、请简要介绍一下贵校的就业、深造情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办公室:我校就业工作始终坚持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重大需求与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的理念,精心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每年举行招聘会、宣讲会300余场,接待用人单位2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64000余个,供需比达16:1。

本科生近3年就业率平均在97%以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多样化,不仅在各大知名石油石化企业就业,在电力、汽车、信息、金融、航空航天、教育等行业就业也十分广泛。国内升学率平均达42%,升学院校主要集中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保研率平均达到22%,在同水平高校中具有明显优势;出国深造率在8.7%左右。

五、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8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招生办

邮编:102249

电话:010-89733079

E-mail:sydxzsb@cup.edu.cn

网址:http://bkzs.cup.edu.cn/

微信公众号:中国石油大学本科招生办

学科建设化学工程论文 篇3:

浅谈依托学科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摘要:高校的学科研究基地拥有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又有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如果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对材料、化学类专业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研分析与实践探索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本科生开放研究基地的制度及措施,鼓励学生到这些研发基地进行开放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或者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切实让高水平学科基地成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学科基地;学生培养;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徐群杰(1969-),男,江苏丹阳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葛红花(1966-),女,浙江义乌人,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15902)、上海电力学院重点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1303)的研究成果。

目前,上海电力学院材料、化学类专业有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应用化学与材料化学五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和实践,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很高。但在当前普遍的实验、实践性教育环节中还不能完全适应或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进行培养,特别是依托学院的高水平学科基地,如上海市电厂化学与环境保护重点学科、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电力腐蚀控制与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热交换系统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等。这些研究基地有非常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又有很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大对化学类专业学生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放研究基地,鼓励学生到这些研发基地进行开放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同时也可以加入教师的研究团队,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制定政策,确保学科基地面向本科生开放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院制定了相关政策与规章制度,《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基地与学科平台对本科生开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了高水平学科基地向化学类专业学生开放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主要包括本科生使用研究基地和学科平台须事先向相关研究基地或学科平台负责人提出使用申请,详细说明实验内容、使用的仪器设备和使用时间。研究基地或学科平台负责人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时间,通知使用者及其指导教师,提前一周安排人员对使用者及其指导教师就仪器设备的使用进行培训,并确保可熟练操作。使用者使用实验室和相关仪器设备的最初两天须由指导教师全程指导与陪同。使用者必须遵守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应及时与负责人联系。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及其指导教师应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和卫生。使用完毕后关好水、电、煤,经实验室负责人检查验收无误后,签字离开。本科生利用学院研究基地或学科平台获得的成果(论文等)须对相关研究基地或学科平台进行标注。

通过调研分析学科基地现状,明确了哪些仪器设备可以对本科学生开放,并列出仪器设备清单在网上公布,这些仪器包括光电化学测试系统、带箱罐式电阻炉、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盐雾箱、动态模拟试验装置、惰性气体纯净系统、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等很多科研设备;经过调研,目前上海电力学院高水平学科基地的仪器设备均可以向本科生开放,当然一些大型贵重仪器需要专人操作。一些相对简单的仪器设备(如分光光度计、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电池测试仪等)经过专门培训后本科学生就能直接使用,这将大大方便学生进行科创工作或相关试验研究,有利于他们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二、利用学科基地改革创新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

1.提升传统实验教学水平

传统实验有它的局限性,但就实验教学体系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面对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提升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手段。但由于传统教学实验室的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学科基地能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及时更新,因此通过学科基地面向本科生教学开放这一方式能及时提升传统的实验教学水平。

2.完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教育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提出的规范性要求。因此在提高传统实验教学水平的过程中,对复合型、知识面广的专业实验进行重新设计,提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并列入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有依据地规范操作,对提升学生的实验教学水平将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科基地所承担的研究大都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如何将这些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融合到本科生的培养中大有文章可做,既包括研究方法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等都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新颖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来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实践,成效显著

1.积极开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训练

长期以来,科研资源和课题研究与本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很少,而本科实验室由于投入不足等因素,实验教学的条件和教学水平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教学改革实现科研资源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实验教学水平提升和学生能力培养的潜力所在。近年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以这些高水平学科基地为依托,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了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每年都有近70名学生通过两周时间进行专门的科学研究训练,包括课题的确立、文献调研、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通过科学研究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初步熟悉科学研究的各个步骤,而且能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并使用这些学科平台基地的仪器设备,使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通过动手实验也培养了他们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

2.成为学生科技创新的基地与平台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自1998年开始进行优秀生导师制活动以来,至今已有14年的历史。在通过导师制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是一个重要手段,而在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工作时需要利用一定的实验仪器与设备。随着学生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实验设备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些常规的实验仪器设备有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将这些高水平学科基地的仪器设备及时向进行科技创新的学生开放很有必要,这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保障。如2011年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获得了42项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其中有18项都需要利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的仪器设备,这也为学生完成相关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条件。近一年来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基地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一些科研项目,而且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成果,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

3.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考研成效

自学院通过开放学科基地加强本科生的培养以来,参与的学生普遍感到这种方式能增加就业与考研工作中的竞争力。一方面,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更好地了解了本专业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更好地满足了社会对相应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切实加强。很多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对研究生复试与就业面试都很有帮助。据统计,2011年参加该教学改革后相应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都在95%以上,考取研究生的比例比前几年的平均数增加了30%左右。这些学生大都考入了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化学、环境、材料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校。

四、结束语

随着高校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水平的学科基地建设也将更加完善,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本科生进行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将这些高水平学科基地建设成为提高相关专业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邓凌峰.材料化学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广东化工,2009,36(10):219-320.

[2]黄佳木.依托学科基地创建实验平台 培养材料专业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6):13-15.

[3]曹访.利用科研平台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32):32-33.

[4]梅忠义.建立实验室开放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J].物理与工程,2010,(6):35-38.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徐群杰?葛红花?李巧霞?云虹

上一篇:化工基地地质灾害论文下一篇:我国财务会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