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

2022-04-23

[收稿日期]2010-09-02[作者简介]孔德亮(1980-),男,山东巨野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摘要]多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论和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发展。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 篇1:

创新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思考

[摘要]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国家加强珠江—西江经济带开发的大背景下,可通过以下方式创新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地方政府为文化科技创新的主导,不断加大数字媒体的运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将西江流域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

[关键词]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融合;路径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软科学研究计划)“协同创新视角下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机制研究”(桂科软14279019),2015年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文化视域下西江流域契约文书的收集与保护研究”(KY2015YB29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莫敏(1964—),女,广西蒙山人,硕士,梧州学院副教授;覃华巧(1981—),女,广西蒙山人,硕士,梧州学院讲师,编辑。

西江经济带毗邻粤港澳地区,是汉、瑶、苗、侗、毛南等多个少数民族居住地,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独特的自然景观相互辉映,造就了历史上文化多元、辐射广阔、资源丰富的西江流域文化。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会极大促进西江流域沿江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使西江流域文化焕发活力与生机。而西江流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又将大大促进广西及我国东部与西南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建设。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对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摘要]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文化活力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和传播,影响着科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技术的进步又赋予了文化新的产品形式和展示方式,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1]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能够快速提升有关文化产品的价值与质量,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文化部、科技部也先后出台了《国家文化科技发展规划》《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政策性文件,这些都为新时期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明确了发展目标。文化发展与科技创新两者交织融合,已经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关系,并形成了多层次、宽视野和跨行业的崭新格局,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互促共进的活力正在逐渐展现。[2]许多学者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学术回应,学者们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问题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广度与深度,研究成果对文化科研的融合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从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公开的文献资料来看,学者关于文化与科技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是产业层面的一般性理论探讨,对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方式、融合条件,以及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在过程还缺乏深入的探讨。特别是专门针对西江经济带的文化科技融合问题的研究还极少。笔者与课题组成员曾对珠江—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融合状况实地调研,对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梧州,特别是粤桂合作实验区的调研结果显示,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研的融合度较低。而加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对于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来说,不仅将促进西江经济带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而且将为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文化与技术的支撑。因此,在国家加强西江经济带开发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路径,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目前在理论上与实践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西江经济带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路径思考[摘要]

众所周知,西江经济带所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云南、广西历来属于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广东属于经济发达地区,而不同区域的文化、科技融合度有所不同。因此,应积极把握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契机,顺应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时代潮流,创新西江经济带中不同区域的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与优化的路径。

(一)地方政府应为文化科技创新的主导,不断加强对文化科技事业的管理

文化科技创新主要是指现代科技在文化创作、生产、表现、传播以及在文化遗产考古、保护、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而这些应用需要地方政府、文化企业、各类研究院所和教育机构之间的合力推进,其中政府是推进与实施的主导力量。实践中,影响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因素很多,政策链、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信息链可谓链链相扣,但目前在西江经济带政府、文化企业、各类研究院所和教育机构之间还未完全建立有效的机制。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和行政能力,构建一个政、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推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应对文化科技创新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加强对文化内容、文化安全尤其是网络文化安全的监管,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公共文化技术服务的投入,不断提升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传统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的服务。

(二)不断加大数字媒体的运用,传播西江经济带文化

西江经济带文化因水道而兴,也因水道而传播。但在进入信息网络数字化时代之后,传统的以水道传播文化的途径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因此,为提高西江经济带文化的整体文化认同感以及满足西江沿岸群众文化需求度,应对西江经济带文化进行数字化建设。如建设西江经济带文化数据库,出版相应电子书籍、网络杂志、网络文学、网络地图、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等,拍摄相关数字电视、数字电影,利用网络、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传播西江经济带文化等。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保存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

西江流域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由于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等因素的制约,各地认识不统一,协调不一致,整个西江流域缺乏整体规划与统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方法和技能缺乏科学性。如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赖于传承人的代代相传,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因传承人的死亡而失传,有的因当代年轻人对非遗的传承缺乏兴趣和热情而无法承继。长此以往将会出现传承环节的断裂,导致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经验证明,利用摄影、录像、电影等影视人类学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整理和保存各个民族的具有较高历史学、美学、人类学以及民俗学价值的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是目前抢救和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好的方式之一,特别对于防止由于工艺技术和民间文学保持者的死亡而有可能失传的一些无形文化遗产的保存来说,这一手段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3]因此,利用现代数字化的手段,对一些稀有的、难以传承的文化遗产甚至濒临消失的非遗文化进行数字模拟复原、记录,尽可能使之真实准确地重现,给世人和后人留下一些可观赏、可记忆的史料,如对梧州市县流传的水上民歌、牛娘曲、鹿儿剧、木偶戏等民间剧种,除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之外,还可采取录音记录、影视记录等方式,这亦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四)探索将西江流域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利用新科技弘扬和升级文化产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种鲜活的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过程有时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创新传承方式,丰富传承的渠道手段,探索将西江流域非遗文化与现代产业融合,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社会、融入经济、融入民众、与时俱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使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与活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1.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工艺品产业融合

在现代工艺品产业中,融进民族民间文化的元素,将大大提升现代工艺品产业的文化内涵和产品价值。以西江流域主要城市梧州市为例,可探索将富有梧州历史文化特征的骑楼文化、龙母文化、舜帝南巡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入人工宝石、宝石饰品、再生资源工业园产业链产品等现代工艺品产业中,探索将岑溪市的工艺蛋雕、南渡的竹芒编等传统民间工艺品通过与现代产业结合,推动传统技艺类工艺品的发展,打造地方特色品牌。

2.将非遗文化与现代建筑业融合

西江流域的古建筑文化独具特色,因此在规划沿江城市老城区改造与城市新区规划建设时,要注意与西江流域历史文化的对接与拓展,如梧州骑楼城已成为西江流域建筑文化的一个特色品牌,在修缮与改造时要注意融入梧州历史文化的元素,使其更具文化品牌特色。

3.将非遗文化与现代体育、休闲产业融合

在传统节庆中,西江流域各市县都有许多富有体育竞赛特色的传统节目。如舞狮、舞龙、龙舟赛等,不仅是西江流域各市县的传统节庆节目,亦是西江流域各市县最富特色的体育品牌活动,可在创意设计上下功夫,使这些项目成为富有西江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体育、休闲和娱乐项目。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东方狮王”美誉的藤县禤洲狮队,经过十几年的传承创新,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已经走向了世界,成为藤县、梧州市乃至广西的文化体育品牌。

4.将非遗文化与现代餐饮业融合

南方人讲究饮食,有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尤其是西江流域的饮食文化非常有特色,如梧州山城作为百年商埠、千年古城,可将本地的历史文化多方位融入餐饮业。如使餐饮业的名称或一些菜式凸显一些历史传说故事,让食客吃出文化,吃出品味。

5.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影视、音乐等行业融合

深入挖掘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如水文化、戏剧类文化等,将有利于推动艺术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晚年从海南遇赦北归途经梧州时,所留下的描绘梧州鸳鸯江奇观美景的诗句“浔桂江流好放棹,鸳鸯秀水世无双”已成为千古绝唱;苍梧名人辈出,其重教思想影响了整个岭南学风,并孕育了两广状元17人。梧州历史上曾吸引了一批文化名人到该地任职、讲学和旅游,如赵光、宋之问、元结、鉴真、苏东坡、秦少游等[4],丰富了古苍梧文化的内涵,若将这些富有影响力的文化融入艺术、影视、音乐之中,则可凸显地方文化的内涵,弘扬地方文化传统。

6.将古代茶文化与现代茶文化对接

西江流域的茶文化自古便享有盛名。六堡茶自古以来都是梧州享有盛名的名茶,有着丰富茶文化,无论在制作工艺还是泡茶艺术上都有悠久的历史,将古老的六堡茶文化与现代茶文化对接,将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如六堡茶在传统工艺和配方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品种增多了,产值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已成为梧州市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六堡茶的名气也因此唱响了全国各地,提高了民族品牌的影响力。

7.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旅游业融合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业既有经济性,也有突出的文化特性。国内外先进的旅游业已证明,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不仅可以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以实施并发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还可以焕发出强劲的文化生命力和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表演艺术可以丰富、创新旅游产品,西江流域各地市都有丰富的表演艺术,如梧州粤剧折子戏、苍梧麒麟白马舞(鹿儿戏)、藤县牛哥戏、岑溪牛娘剧、蒙山山歌等,若能融入现代的表演艺术元素,不仅可以使旅游产品增值,还可使这些民间表演艺术得以永续传承与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7).

[2]钟荣丙.文化科技一体化发展的实现途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9).

[3]色音,孟凡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特聘教授色音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9(10).

[4]梧州古今名人概述[EB/OL].(2009-10-13).http://www.wzljl.cn.

作者:莫敏 覃华巧

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 篇2:

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信息论视角

[收稿日期] 2010-09-02

[作者简介] 孔德亮(1980-),男,山东巨野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摘 要] 多门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论和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结合能够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积极发展。意象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情感、美学信息的跨文化传播。唐诗意象具有独特的语言和文化特点,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能够充分解释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信息论;唐诗;文化意象;翻译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论

诗歌是文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蕴涵着丰富浓郁的意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具有民族文化的丰厚底蕴。诗歌追求的是创造“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在言外”,并为读者提供立体的想象空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会产生不同的阐释和审美感受,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唐诗的翻译对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翻译研究和哲学、语言学、符号学、比较文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结合成为翻译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唐诗英译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从信息论的角度深入、系统地探讨唐诗英译,并揭示信息论和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内在关系之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信息论视角探讨唐诗文化意象的英译, 并揭示其在翻译研究中的优势和特色。

二、信息论与翻译研究

(一)信息论的产生

信息论(Information Theory)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的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论的创始人是美国贝尔电话研究所的数学家香农(C. E. Shannon)。1948年,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Bell Technical Journal)上发表了著名论文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通信的数学原理》),提出了通信系统模型[1],旨在解决通讯技术中的信息编码问题。这篇文章的面世奠定了信息论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信息论的诞生。

一般来说,信息论分为狭义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狭义信息论是关于通讯技术的理论,它是以数学方法研究通讯技术中关于信息的传输和变换规律的科学;广义信息论则超出了通讯技术的范围,广泛地研究其他领域信息的本质和特点,并探寻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储存、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广义信息论涵盖了狭义信息论的内容,是狭义信息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广义信息论也称信息科学,其规律更普遍化,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模式识别、机器翻译、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生理学、语言学、语义学,从而逐渐成为一门横断学科。

(二)信息论与翻译研究的结合

随着多门学科间的交叉与渗透,信息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翻译研究者借鉴信息负载、信道容量、噪音和冗余等信息概念并将这些概念应用于翻译领域,促进了翻译实践和理论的发展。国内学者赵德全(2008)、岳启业(2010)、刘澄(2010)、葛川梅(2010)等将信息论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美国翻译家尤金•奈达(Eugene A. Nida)的研究最具权威性,影响也最大,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翻译科学探索》)和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详细阐释了信息论的主要概念(信息负载、信道容量、噪音和冗余等)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信息负载是指文本所含信息的绝对总量,信道容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传输的最大信号量,噪音是干扰信息传输的一切因素,冗余是指为避免遭受噪音干扰而重复和累加的信息。奈达将信息负载界定为信息难度(difficulty),并认为:任何信息均能从难度和长度(length) 两方面进行描述,如果信息难度与信道容量相吻合,那么传输效率就会达到最佳[2],如图1所示。

然而,就翻译而言,原语读者与译语读者在个人素质、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和接收渠道等方面存在差异,甚至有时截然相反,所以符合原文语言文化规律的信息可能会不符合译文的信道容量,从而导致信息过载,传输不畅。为了保证信息最有效的传输,译文的信息负载必须符合译语读者的信道容量,所以译者就要降低信息难度,减少噪音干扰,“拉长”信息,增加冗余。奈达认为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有多达50%的语言冗余[3],如图2所示。

三、信息论与文化意象的可译性

(一)意象的文化内涵

意象翻译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如何恰到好处地传达唐诗所包含的文化意象,这将决定唐诗翻译的质量。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4]意象的实质在于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契合交融,寓抽象模糊之意于具体丰腴的物象中。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意象亦称“审美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从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5]意象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象凝聚着各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的结晶,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历史、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文学传统等决定着不同的文化意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意象渐渐形成一种相对固定并具有独特文化含义的文化符号,能把人们带入丰富、广阔和深远的想象空间。

(二)唐诗文化意象信息的可译性

在翻译中,信息的可传输性也叫可译性。奈达认为翻译是用接受者的语言复制出与原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这种等值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6]翻译是信息的传输,唐诗翻译就是文化信息的传输,重在传达文化意象的信息。翻译文化意象,要求译者既要传达原文的语言意义,又要最大程度地传达原文意象的文化内涵;同时,随着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接触到的外来文化日益增多, 译语读者越来越能够接受带有外来文化印记的各种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诗歌翻译的灵魂和焦点,唐诗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决定其信息传输的难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具有同一性,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因此文化意象的信息具有可传输性和可译性。译者可以改变原语意象的信息长度,使信息难度与信道容量相吻合,适合译语读者的信道容量,实现意象文化信息传输的目的。

四、信息论与唐诗意象的翻译策略

不少学者从译介学(成滢,2006)、模因论(胡艳芬,2009)、认知语境(王灵玲,2009)、亏损译法(刘法公,2009)、可证性(包通法,2010)、传递与重构(周蕾,2010)、格式塔(邢彬,2010)等角度研究文化意象的翻译,尽管角度不同,但都没有脱离文化意象“信息”的转化这一核心问题。因此,信息论与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的结合更为全面,研究也会更有效。信息论认为,如果信息负载符合接受者的信道容量,信息就能顺利通过,从而实现交际目的。但是,信息传输的过程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唐诗中丰富深刻的文化意象往往是干扰翻译顺利进行的噪音,增加冗余是克服噪音的重要方法。根据信息论的主要观点,下文将结合许渊冲的《唐诗三百首》和《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的实例,探讨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

(一)保留意象

翻译是语言文化信息的传输过程。保留原文意象体现为译文的形式和内容都与原文相一致,同时又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其前提是不影响译文的准确表达并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英语和汉语中的某些意象的含义存在相似点,因此,译者可以将唐诗的意象直接译出。例如:

(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Only the sympathetic moon was shining there

O’ver fallen petals melting like you into the shade.[7]630

“多情的月光照在零落的花瓣上, 随着月光的移动, 花瓣和离人渐渐融入了无边的阴影。”这句译诗宛如一幅动感的蒙太奇画面,营造了一种花落人空、 令人惆怅的氛围。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代表作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在巴黎地铁站》)也有类似的意象。庞德写道: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人群中 这些脸的 憧影)

Petals on a wet,black bough. (湿黑的 树枝上的 花瓣)[8]

庞德诗浓郁的东方色调给西方文化融入了水墨画般的东方意象,为西方读者所熟悉。许译也用“花瓣” 衬托离人的脸庞, 并添加了“melting like you into”(渐渐融入), 使画面平添一种月光轻移的动态美。零落的花瓣、远逝的美人在月光下慢慢消逝……这些叠加、动态变幻的意象令人无限感伤。译文的艺术再创造, 既保留了原诗的美, 又巧妙地运用了西方文化中读者熟悉的有关东方文化的意象, 使译诗不仅能让西方读者“ 知之”, 并能使之“好之”, 而且能够和东方读者一样“乐之”。

(二)改变意象

一般情况下,译者都会力求忠实,尽力保留原来的意象,最大程度地传达原语信息。但是有些唐诗的意象只为中国文化所特有,如果译者不加以改变仍然按照字面意思译出,则会给译语读者带来理解的障碍和信息的阻塞。因此,译者需要“另起炉灶”,摆脱这些意象所引起的噪音,改变原文意象,使译文难度不超过译语读者的信道容量,这样也能达到与原文同样的交际效果。例如:

(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The moon still shines on mountains passes as of yore.

How many guardsmen of the Great Wall are no more![7]74

原诗包含一系列的意象,如“秦”、“明月”、“汉”、“关”、“万里长征”等,且多系虚指,所以译文进行了意象省略。既然译文省略了某些意象,怎样才能让读者品味出原诗的意境呢?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给人以巍峨、绵延和壮观的联想空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超越了国界,成为世人共知的文化意象。许渊冲匠心独运,改变了“万里长征”的意象,译成“the Great Wall”(万里长城),完全符合原诗的意境,可谓神来之笔,又丝毫没有牵强附会的感觉。想必英美读者能够体味出“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的优美意境。

(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赠李白》)

When autumn comes, you’re drifting still like thistledown;

You try to find the way to heaven, but you fail.

In singing mad and drinking dead your days you drown.

For whom will fly the roc? For whom will leap the whale?[7]234

全诗短短28个字,写尽了李白的精神、神态、性格和嗜好,是一幅形神兼备的“诗仙”画像。然而,理解起来很困难,因为里面的文化意象非常特殊,例如,“飘蓬”是草本植物,叶如柳叶,开白色小花,随风飘荡,常用来比喻飘泊不定。当时李白和杜甫二人在仕途上都失意,相偕漫游,无所归宿,故以飘蓬为喻。“丹砂”即朱砂,道教认为炼砂成药,服之可以延年益寿。葛洪是东晋道士,自号抱朴子,入罗浮山炼丹,李白好神仙之道,曾自炼丹药,并在齐州从道士高如贵受“道箓”(一种入教仪式)。杜甫也渡黄河登王屋山访道士华盖君,因华盖君已死,惆怅而归。两人在学道方面都无所成就,所以说“愧葛洪”。“飞扬跋扈”的意思是不守常规、狂放不羁。①如果直译原文意象,译入语读者根本不能理解。许译避难就简,改变意象,用“heaven”这一西方人非常熟悉的词实现了信息的传输。杨宪益、戴乃迭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和许渊冲的译法不谋而合。同样,“飞扬跋扈”译为西方人所熟悉的“fly the roc”和“leap the whale”,可以说是锦上添花,生动地传达了李白的形象信息。

(三)省略意象

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经常无法跨越,导致唐诗意象无法在译文中再现。若根据语境可以推测文化意象所传达的意思,译者可以综合运用语篇手段,省略部分或全部文化意象——原文中的冗余信息,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译出唐诗的韵味,尽量使译语读者和原语读者体验相同的审美感受。

(4)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You leave the town walled far and wide

For mist-veiled land by riverside. [7]16

该诗摒弃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虚实结合,意境旷达。文化意象“城阙”指唐朝都城长安,是送别之地;“三秦” 指陕西,因为项羽灭秦后,把陕西地区分为雍、塞、翟三国,称三秦;“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泛指“蜀川”,是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别说英美读者,就是中国人也不见得非常熟悉这些文化意象。所以,译文省去原文意象,避免了信息传输的障碍,而又译出了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的意境。

(5)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孟郊《古别离》)

Your late return brings me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7]354

孟郊的这首《古别离》情真意切、质朴自然。诗中的“临邛”是特殊的文化意象,“临邛”是现在的四川省邛崃县,也是汉朝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相识相恋之处,孟郊的典故生动地描述了女主人公的心情:相思的痛苦和对彼此永远相爱的渴求。当然,原诗的临邛不是专指,而是用以借喻男子觅得新欢之处,所以,译文另辟蹊径,同样隽永深厚、耐人寻味。

(四)替换意象

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存在差异,决定语言意象的表达方式不同。译者在翻译意象时需要作些相应的变通,从而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如果勉强保留唐诗意象,就会导致信息难度增大而超出英美读者的信道容量。唐诗的某些意象在英语中有相同或相似的表达,能达到同样的文学效果,译者可以直接用英语的意象替换唐诗的意象,使译语读者更容易接受。

(6)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For this unhurried life I long,

Lost in singing "Home-going song."[7]88

上面两句诗节选自王维的《渭川田家》,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归图,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同时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和郁闷。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意象“《式微》”来源于《诗经》的篇名《诗•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②英语中的“home”也同样给人以温暖和回归的感觉,如俗语“East and west, home is best”,英国著名诗人和剧作家潘恩(J. H. Payne)的名诗Home, Sweet Home《家,温暖的家》也表达了和《渭川田家》相似的情感。许先生把“《式微》”译为“Home-going song”可谓精妙、形神兼备。

(7)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何满子》)

Singing the dying swan sweet lay.

O, how can she hold back her tears![9]

何满子是唐代才艺出众的著名歌女,因得罪唐玄宗而获刑,临刑前她引吭高歌,曲调悲愤,使“苍天白日黯然失色”。后来,何满子逐渐发展为曲牌名,声调哀婉悲怨。《何满子》是一首五绝宫怨诗,一唱三叹,描述了宫人生活的痛苦与悲伤。中国古文化的悲歌怎样才能发挥同样的音乐美学效果、怎样才能感动西方读者就成为翻译的焦点。在西方文化中,将文人的临终绝笔称之为“swan song”(天鹅绝唱),西方音乐中的“Swan”恰恰是悲歌的代名词,最动人心弦的要数法国曲作家圣桑(Camille Saint|Saens)的大提琴独奏The Swan(《天鹅》),芬兰曲作家让•西贝柳斯(Jean Sibelius)的The Swan of Tuonela(《土奥涅拉的天鹅》)始终贯穿着用英国管乐奏出的天鹅歌声, 悲惨而凄凉,曲终而命绝。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也曾写道“啊!那临终的绝唱,纯洁的天鹅。”许渊冲教授以自由大胆的创作手法, 打破了中西方文化界限, 直取西方文化中的意象“Swan”代替中国古代悲歌《何满子》, 使原作和译作在深层意蕴及联想意义上达到了艺术的统一。

五、结论

结合信息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笔者探讨了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提出了四个翻译策略。翻译是语言文化信息的传递和转换,诗歌翻译难,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更难。《中诗英韵探胜•英文序》中指出:“翻译文学, 不仅要理解并要让别人理解, 不仅要欣赏而且要让别人欣赏, 不仅要理解、欣赏还要能够赏心悦目并让别人也能够赏心悦目。”[10]鉴于此,本文提出四个观点:(1)信息论和翻译研究能够有效结合,能更加深刻而清楚地诠释翻译现象和翻译过程;(2)唐诗翻译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意象信息的传输;(3)信息论对唐诗文化意象的翻译很有价值,然而,信息论仅仅是唐诗文化意象翻译研究的一个视角,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和原则,应该努力探讨唐诗翻译研究的其他途经;(4)唐诗文化意象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须熟悉东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努力捕捉诗译中的韵味。“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诗翻译的路还很长,任务也很艰巨,本文的讨论尚需进一步完善,还望方家赐教。

[参考文献]

[1] 李梅,李亦农.信息论基础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3.

[2] DI JIN, NIDA E A. On Translati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ese and English[M]. 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an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4:3.

[3] NIDA E A.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26.

[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3.

[5]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453.

[6] NIDA E A, TABER C.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2.

[7]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 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66.

[9] 许渊冲.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92.

[10] 许渊冲.中诗英韵探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3.

注释:

① 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55536.htm?fr=ala0-1-1.

② 见http://baike.baidu.com/view/383031.htm?fr=ala0-1-1.

[责任编辑:夏畅兰]

An Inform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Images in Tang Poetry

KONG Deliang, LUAN Shuwen

(College of Art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55, China)

Key words: information theory; Tang Poetry; cultural image; translation

作者:孔德亮 栾述文

文化美学形成途经探讨论文 篇3: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探究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进行研究与探讨,摸索总结出符合实际的切实可用的推广模式与策略,为当代武术传承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强化与周边国家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的客观需要而提出来的,具有影响和优化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秩序和格局的一个大手笔,推动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武术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在民族文化的摇篮里,不断地吸取传统哲学、伦理学、养生学、兵法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的观念,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寓意深刻,注重内外兼修、德艺兼备,不仅在于武术的广博的内涵、多元的功用,还在于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和独立性,武术文化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的探索,截至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研究,通过本研究,从理论上明确“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路径和策略,引起人们对“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的重视,为武术传承的国内与国际传播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依据。

1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传承的意义

武术(martial art),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之一。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功夫明星成为国人和西方青年人的偶像。“功夫热”方兴未艾。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国家的灵魂以及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其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被世界其他国家所接受,武术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充满着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我们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出台和实施,加强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宗教信仰的世界各民族人民交流,为全世界各种优秀的文化和谐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途径,也为其文化的消费、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可能。武术作为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充分发挥当代武术的符号作用,创新传播的途经和方式,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武术、学习武术、传承武术,通过武术的学习就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变相传播,让武术文化成为国际多元文化中的一员,成为各国人们共享的文化资源,让武术文化成为我们国家一张响亮的外交牌,通过武术文化的修炼,不仅让世界人民收获健康,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与西方体育截然不同之处,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惠及更多世界人民,更好的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壮大。

2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国内传承的途径与方法

2.1 高校体育肩负着中华文化传承的使命,是传承当代武术的高层次群体

高校是培养高级知识分子的摇篮,高等教育更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负有文化传承创新的神圣使命,这是高等院校职能所决定的。武术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有必要在每一位祖国的高水平人才、中国未来的主力军中传播,武术在高校的传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定要经历的一部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高校发挥地缘优势,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办学的学校,招收国内留学生,培养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在日常体育教学中,适当的加入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会更好的增加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学生时代的认同与自豪感是可以代际传播的,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在若干年后就能落地生根、以点带面、处处开花,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的高校武术发展可以借鉴很多国家对自己本民族传统体育推广的成功经验,例如泰国的学校将泰拳列为必修科目,韩国的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开设了跆拳道,俄罗斯在中、小学的体育课中传统项目的内容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摔跤、滑雪、滑冰等贯穿学校教育的始终,而日本,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就把柔道、剑道、空手道等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等,近年以来,国家教育部门非常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中的开展,1993年体育课教学大纲加入了“五禽戏”和“八段锦”的内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还明文规定,学校体育工作应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2.2 全民健身背景下,良好的群众健身基础以及国家对民族民间民俗项目的扶持推广是当代武术发展传承的契机

全民健身计划是强国强种计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大力发展,健康问题已然是我们国家面临的大问题,青少年体质问题,随之而来的老龄化问题,怎样提升民族身体素质,中央政府已经高度重视。2021年8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指出:大力扶助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民俗等传统体育项目,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全民健身计划在1995年首次颁布以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有60.7%的城市居民能就近或到健身场所参加健身活动。武术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项目,其实在民间有着大量的市场,武术段位制的开展在社会上,特别是喜爱武术的人群里,普及率非常的高,这在无形中促进了武术的传承。进一步引导人民群众的健身理念,把健身作为一种健康文明方式进行不断地推广与激励,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体会“运动是良医”的真正含义,运动中产生的多巴胺带给健身者的愉悦感受会影响激励着他们坚持运动,并且他们还会把这种感觉与身边的人分享,说动他们来参加武术运动,这种以身说法的形式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拉动作用,就像我们在营口理工学院的体育教学中一样,每次课要求学生慢跑15分钟,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鼓励学生带动身边的好朋友一起参与运动,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鼓励与支持,在成绩上给予一定的努力分数,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武术教学也是一样,我们武术俱乐部充分发挥优秀学生以及院队学生的带头示范作用,参与武术俱乐部的同学越来越多,在武术教学传承上有些心得。

2.3 多平台的宣传策略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作用,强化宣传,增强当代武术受众和社会范围内声誉、产生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代武术需要采取高效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扩大宣传范围,规范其科学发展;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健身气功宣传途径,形成宣传网络,为当代武术推广造势。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简报等传统纸质媒体,借助科研论文报告会、经验交流会、培训讲座以及QQ、微信、腾讯视频、爱奇艺等形式,加强对当代武术方面的宣传,大幅提高社会对当代武术的认可度和参与率,更深入的了解当代武术,了解当代武术开展的好处和作用,形成一个规模大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更多的人群进入到当代武术的习练中来。

3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国际传承的途径与方法

3.1 深度挖掘中华武术(功夫)的文化内涵,丰富竞赛项目,进行东西方体育文化比较,寻找异同

武术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使它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表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技击术,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有我们国家武术一样种类繁多的拳种,以及丰富、完整的套路,比如说太极拳是风靡全世界的运动,习练人口能到将近3亿,这是与我们国家传统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武术作为一种高度程式化的运动形式,首先源于对“道”的追求,中国人追求道,而道有原则、方法、路数之意。对道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程式性的追求,以武术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则出现了武术的套路。其次,崇礼是武术套路产生的伦理道德基础,中国人崇尚“礼”,礼指的是一个时期的典章制度,包括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礼节,影响着中国人的政治、伦理、道德、礼仪、民俗以及生活习惯,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刚健有为的民族文化精神是民族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武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武术运动作为一种运动形式,最重要的是具有技击性,追求制胜。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就是和谐,和谐的整体世界观以及重视和谐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决定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因此,在研究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研究在世界别的国家进行武术传承的方法与路径,使武术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纽带,这方面可以借鉴孔子学院推广汉语文化的模式及策略,促进武术在国际的传承,可以把武术作为孔子学院的中国特色教学内容之一,让他们在学习武术动作的同时,促进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武术源于中国,却属于全世界”,武术竞赛也是对当代武术传承交流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国际性武术竞赛的数量、规模以及竞技水平基本反映出武术在国际传播的程度。目前,世界级规模的武术比赛主要有以下三类:有武术界奥运会之称的由国际武术联合会和中国武术协会共同主办的世界传统武术节,又称“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其次是世界武术锦标赛。第三是香港国际武术节,它对中华武术在国内外的普及与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结语

武术的文化交流對促进国家之间、城市之间、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有着重要作用。20世纪七十年代的我们国家就曾经以“小球撬动了大球”,通过乒乓球的比赛来开展与美国的外交。如今的国际化体育赛事如奥运会、洲际运动会、足球、武术等,都是国家和民族展示各自文化的平台。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当代武术要成为体育活动文化交流中的先行者,成为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代表,以此来加深了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当代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王恩惠

上一篇:学校法制教育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中等医药学校德育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