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2022-04-15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谈到作文教学,艾青的这句诗就不时浮跃我的心头。心中有爱,眼中才会看到与爱有关的一切,笔下才能将爱展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最缺乏的一块。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会中学生写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1:

如何教会农村中学生写作文

摘 要: 农村中学生普遍不会写作文,写作成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应采用指导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惧心理,通过教会学生详写一件事,以及指导学生用心观察、仔细体会、认真思考、多练习、多积累等方法教农村学生写作。

关键词: 农村中学写作 畏惧心理 详写

在我国大多的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不会写作文,害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就觉得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大多数学生写作文只是为了交差,因此写出的作文空洞无物,只是凑足了老师要求的字数。他们越怕就越觉得难,越觉得难就越怕写。这样,作文教学成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制约着农村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那么,语文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不怕写作文,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呢?

一、指导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并不难,每个人都能写好。很多学生平时说话都很流利,语言表达能力很强,有时还不失幽默、风趣,甚至还会加工润色。针对此,教师应告诉学生,其实写作文就是把口头语变成书面语,把一件事情说完整,做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就可以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放开思路,大胆去写,并且相信自己能写好。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对写作文的畏惧心理,积极写作,教师再针对学生不同学生的作文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导,慢慢地,学生对写作文就开窍了,学会写作文了。

二、教会学生详写一件事

(一)交代清记叙的六要素。所谓记叙的要素,就是叙事作文中必不可少的六个部分。首先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点容易把握。而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则更应详细交代清楚,否则必然造成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事件不典型,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叙事中插入适当的环境描写。用环境渲染,可以烘托人物心情,预示事态的发展变化,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许多同学写一件事,只用一两句话概括,不会详写一件事,我们在叙事时何尝不插入环境描写呢?比如,写一次春游,可以这样写:太阳刚刚从东边升起来,又大又圆,绯红得像刚梳洗过、打扮过的小姑娘一样可爱。深蓝的天空,一碧万里,宛如平静的海面,还有一道道美丽的彩霞。……然后写树上的鸟叫声,林子上空飘着的炊烟,路边的野花、野草、露珠,成群的蜜蜂蝴蝶,春耕的农民等。这样,绝不至于无话可说。

(三)调动多种感官,从多方面描写。描写景物时,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多方面描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视觉描写),“光滑的石井栏”(触觉描写),“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听觉描写),“又酸又甜,色味都要比桑葚要好得远”(味觉描写)。再如《春》一文中“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嗅觉描写),“风里带着些甜味儿”(味觉描写),“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听觉)。

(四)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添文采。如《春》一文中,用“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的手法,“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拟人的手法描写春花。此外,写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引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词,写以“理解”为话题的作文时,可以引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词等。

(五)描写人物语言时插入人物神态、动作、心理的描写。大多数同学写一件事,只是写妈妈说……我说……显得很单调。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写“我”和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的谈话则很典型,对话的同时就穿插了人物的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写母亲说话时,可描写她的动作、神态,也可描写此时“我”的心理。如:母亲拉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说;她扑扑我身上的泥土说;温柔地注视着我说等,这样写出的人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才是真正有生命的人,从而不仅增加了内容,而且突出了中心。

(六)写自己的感悟。一件事情写完后,可以写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比如,写与同学之间的矛盾风波得以平息后,可以说: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回报。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说:这件事使我感受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指导学生用心观察,仔细体会,认真思考

要写好作文,就要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如果平时不观察生活,不认真思考,作文就无话可说,即使勉强编出来,也不会有真情实感,不符合客观实际。比如写一个夏天的晚上,妈妈送我上医院,怎样写详细?怎样写感人?可以写晚上伸手不见五指,写狂风暴雨,写雷鸣电闪等,以突出妈妈的艰难,母爱的伟大。那么,冬天的晚上又怎么样,风,雪,严寒,路滑,妈妈的呻吟,喘息声,咳嗽声……把母爱写足了。蓄足了情势,才不会无病呻吟。不写自己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也会感动读者。

四、指导学生多练习,多积累

教师要让学生平时多练,多积累,这样写作文时才会信手拈来,可采取下列方式。

(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口语训练。比如课堂发言、课前五分钟演讲、讲小故事等,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二)多读,多背,多积累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不是“空穴来风”,没有素材就不会有作文。魏巍从采访的五十个事件中精选出三个典型事件写成《谁是最可爱的人》才得以成功,得以动人。所以,要多读名家名篇、名言警句,以增加积累。

(三)勤于动笔,加强练习。平时课堂多进行造句训练,坚持每天一篇日记,每学年作文尽量达到四十篇。

(四)注重修改。“作文是改出来的”,所以,提倡每次作文最少改三次,还可开展自改、互改等多种形式的修改。

(五)活学活用,及时进行仿写训练。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每一节课,因为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优秀的范文。比如学习了《背影》后,可让学生练习写父亲的手,通过写父亲的手来表现父爱。

(六)体会、交流写作经验。及时总结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申玉珍.如何指导中学生写作文[J].科学教育前言,2012(4).

[2]曹正平.怎样指导中学生写作文[J].学周刊,2012(13).

[3]李成.语文课堂教学指导之我见[J].内江科技,2011(6).

作者:刘满海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2:

让我们的眼里常含泪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谈到作文教学,艾青的这句诗就不时浮跃我的心头。心中有爱,眼中才会看到与爱有关的一切,笔下才能将爱展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我们学生作文中最缺乏的一块。浮躁的社会、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应试作文,让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做假大空废的文章,他们的作文离生命本体越来越远,和生活实际越来越“绝缘”,我们的作文教学也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多注重于进行理论性的如审题、立意、构思、开头、结尾、过渡等知识化的作文形式指导,忽视了引导学生真实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造成了中学生写作心理与个性的缺失,作文心理资源的贫乏。丰富多彩的生活到了学生的笔下却经常是“千人一面”,而学生作文也常是绞尽脑汁,最终还是免不了落入“俗套”之中,没有个性特色,达不到预期的写作效果。所以,学生中大多数视作文为洪水猛兽,认为写作是学习中最苦的差事。

写作这份苦差事到了高考考场上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下列的一组数据可以窥见一斑:2007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平均分是39.62分(较去年有所提高),但佳作不多,近51万考生中仅有26篇满分作文,54分以上6395人占全部作文的0.58%,大部分作文得分集中在35-50之间,拉不开距离。(《2007广东高考作文阅卷的思考》作者:广东佛山高明纪念中学 高勇)高勇老师继续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指出“文体趋同化,单一化(今年考生选文大多是议论文加散文,占到93%)”;“内容空洞,俗套化(标语口号多,讲不出如何“传递”,没有具体例子,空谈“爱”“亲情”)”“材料老套、硬套”,在谈“爱”“精神”等的传递中,就举例感动中国人物,用的最多的当代人物丛飞、林秀贞、微尘、丁晓兵、黄舸、霍英东、洪战辉、邰丽华《千手观音》等;在历史、文学、科技人物中仍然是屈原、李白、鲁迅、雷锋;另外还有“孟母三迁”“鲁迅弃医从文”“李时珍《本草纲目》”等老套和过于集中的事例”。“在语言表达上,生搬硬套,口号空话连篇,语句不通,知识表达错误,错字较多;另一方面,有的作文语言华丽,滥用一些修辞(排比)堆砌起来,但又与主题无关。”看着这份高考作文阅卷思考,我们的心情很沉重。“作文成绩的一般化,具体反映出平时作文教学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尤其在与新课程的要求上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写作缺乏深刻的思考和有个性的表达,语言积累不足,基础不扎实。”(出处同上)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发现,让学生回归写作的本源,寻找写作的宗旨,就不能回避一个厚重的命题:生命,宽泛的说就是让写作走进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可是我们的学生有多少文字是“有感而发”的呢?

笔者曾经在高一新生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描写出最伤心或者最开心的一件事,两个班的一百多人中竟有80%的学生写了相同的内容:最开心的事情是得知通过了中考录取分数线或者接到了录取通知书,短短一二百字大多是平铺直叙,根本体现不出写作要求的“最”字。笔者感叹我们教育的悲哀,而上述事例还只是冰山一角。不知感恩、缺少同情、虐待生命的报道常见诸报端,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对生命究竟能理解多少呢?

在我们的同行中有多少人不曾忍受过批改作文的乏味与沉闷,又有多少学生不曾忍受过应付作文的苦恼与迷惘?难得有几篇佳作,在班上一读,大家一听就知道抄自哪本作文选;偶遇满篇锦言佳句,再琢磨,原来没有灵魂;有的文章读起来豪气冲天,再推敲,空话连篇······凡此种种已经清楚表明:在应试作文的批量生产下,学生失去了主体作用,他们的主动性被严重挫伤,鲜活的思维在僵化教条的训练下变得麻木了,鲜活的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之下变成了风干的丝瓜。没有生命体验的头脑如何产生灵动的思想,于是千人一面的文章、套作、抄袭就不可避免的产生了。

一方面是学生对生命缺少理解,一方面考试的命题倾向却日益呈现教育的本质精神:关注生命。如:2000年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以“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2004年全国卷分别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等等,一直到近三年各省自主命题的作文,大都有一个写作倾向:回归生命本体,思考生命的存在。然而当前我们的教育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漠视、轻视甚至无视,学生意外伤害、自杀、杀人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中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生命的文章确实是强人所难。但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是有学生对生命进行了深入思索,但这样的作品数量相对广大的中学生而言还是太少了,于是我们呼吁作文教学应回归生命本源,让作文走进生活,关注生命。

让作文走进生活,首先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应试教育已经使学生习惯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因而把生活这部无字的大书抛掷一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文章的源头活水。要把学生从“无米之炊”的困境中引出,就要引进生活这一取之不尽的活水,引导他们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才能有所思、有所感。很多学生都知道法国大雕塑家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是在生活中他们却发现不了美,症结何在呢?写到此,艾青的那句诗又浮跃我的心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是啊,教会学生发现爱,寻找心底最柔软的那一块,把它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解决这个瓶颈的关键是教师,作文教学最先应帮助学生树立本体意识,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明确是“我想写”而不是“要我写”。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验,突然来到的某些美妙的瞬间,常会灵思涌动,妙语连珠,尽管这时只有三言两语,这样的瞬间就是激起“我想写”的强烈冲动的最佳时段,此时应及时抓住,否则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及时把握某些美妙瞬间涌起的写作冲动,哪怕是点滴灵思,只言片语,也应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这样做的好处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将随时体现出来,大家也许会遇到一些人和事或景与物跟先前的灵思妙语相关相承、相得益彰。到那时,孕育已久的思想火花就会在这些人和事或景与物的撞击中绽放出来。

由此看来,作文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巩固“我想写”的“原生态”,学生就会在某些思想火花的驱动之下,产生主动寻求有关材料的热望;而一旦找到学生所需要的有关材料,暂时搁浅的“我想写”的写作冲动便会再度涌起。这样,一篇篇成功的作文便会从学生的笔端喷涌而出。所以,随时捕捉生活中感动的瞬间并且把它记录下来,让思想的火花在与外物的撞击中升腾,实在是学生在作文成功路上迈出的极为重要的一步。

让作文走进生活,其次应解决学生“怎么写”的问题。很多学生下笔前感到心中有万语千言,但一写出来就语言干巴,想引用名言锦句,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半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积累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古人讲的“厚积薄发”,对于作文教学而言就是重视积累。新课标提出积累各种素材、加强背诵的要求。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这些语言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生营养,不但适用于写作,更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极有利于接受和表达能力的整体提高。

积累的语言材料,包含生活经验、形象材料、思维材料和情感材料。其直接的来源就是中学的语文书,其中不少是经典名篇,文质兼美。内容涉及广泛,古今中外兼而有之,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使我们得到精神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把课文的材料运用于写作之中,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能增强表现力,使写作内涵丰富。除了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典故加以引用,甚至“旧瓶装新酒”式的活用,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振起全篇的作用,使文章充满文化底蕴。

明确了写作素材积累的主体,那么阅读就是必须的途径了。《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写作。”吕叔湘先生说:“阅读的本领学会了,自己写文章就不难了。”这道出了读与写的密切关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扩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出来,笔者认为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阅读不失为一个好途径。新课标下的教材篇目增加了很多,有些文章的篇幅会缩短,有些名家流派的作品选得太少,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由节选的文章向整部作品延伸;由作家的一篇文章向其他的作品延伸;由一个作家向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延伸;由一篇文章向同类型、同题材的作品延伸……这样,学生既能对一部作品、某个作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同时又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文学修养,更主要的是学生获得了丰富的语言积累。

阅读能够促进思维的训练。有意识地吸收与消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有意识地接触与理解多元文化,站在对人类命运终极关怀的角度去研读品味精短作品,去感受体味伟大的襟怀与纯真的情感,那么学生作文的思想深度将大大提高。但是中学生和作家相比,对生活的理解毕竟肤浅,甚至幼稚,但只要出于真情,应该说两者是相通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和作者的某一见解或情感发生共鸣,激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捕捉,加以生发,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或者就作品的内容或形式的某一点加以发挥,也能写出有创见的文章来。美文可激活学生内心爱的元素,开启他们灵感的闸门,阅读可使他们思维得到训练。思维训练的成败对写作的好坏产生显而易见的影响。写作不能不用材料,材料必须积累,更靠运用。人人皆有不一定会用。在写作的时候能够调动出来,加以变化,恰当运用,不但能解燃眉之急,用好了也许会锦上添花。所以经常进行阅读训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如续写、改写、故事新编、短评等都是阅读训练常常采用的方式。学生思维鲜活了,思维的角度、思维的方式就可能发生深刻的变化,从而也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来。

写作需要积累,积累通过阅读来实现,阅读能够促进思维训练,而思维的活跃又能使作文增加深度和广度。但是,仅做到这些还不够,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融入生活的元素,用心灵去感受生活。生活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材料,走到生活深处,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新课标下的教材内容有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利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通过图书、报刊、文件、网络、音像等途径获得资料,还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到工厂、到农村、到更广阔的天地去体验生活,获得活生生的材料。只有多接触社会,多深入生活,勤于观察,知识才会丰富,材料才会聚少成多。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写起文章来才会有话可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进入生活;只有把握当今时代的脉搏,多方面、多角度感知世界,写作之泉才能源源不断。诚如是,作文教学才真正走上了“人间正道”——教学生做真情人,也只有如此,学生才可能写出真情文,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

蒙乐霜,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东深圳。

作者:蒙乐霜

教会中学生写论文 篇3:

勤于积累厚积薄发

当下很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没有个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素材也尽是些老掉牙的“陈芝麻、乱谷子”。究其原因,关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太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少一直是困扰他们作文创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写作素材积累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局限小,缺少写作素材积累

艾青说:“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可是,当代不少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校园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天地,家庭是他们写作业的“鸽子笼”,他们很少有机会和社会接触,即使是“快乐周末”,也基本上被这样那样的补课所占据。这种呆板而单调的生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学生阅历不丰,见识不高,同时也就缺少了火烧火燎般的写作热情,而没有了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没有了厚积薄发的原始积累,学生在真正作文时也就只能榨出“真情”、编出“实感”了。

2学生任务重,无暇积累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中的中学生不仅所学科目比较多,而且课业负担太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也很严峻的现实。作业严重超时,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着大多数中学生的一个难题。而对于作文,学生也常常是一提到作文头就疼,于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往往是花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一篇作文,有的甚至半个小时就可以“一气呵成”,但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修改,去二次创作了。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所花的精力远远占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顾不上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于是,也就无法记录生活和积累素材。

3观察意识差,懒于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必须寻到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方有清甘的水喝。”所以,中学生应该用心地寻求生活的源泉,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应该多一个“心眼”,也就是说要树立主动观察的意识。谁都知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当今的中学生,更多地被这个花花世界的表面所吸引,总是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一味地享受,却不愿意动动笔花点儿时间去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将自己生活中虽平凡却有趣,虽普通却极有意义的点滴小事记录下来,他们不懂得,今日的点滴积累必将为他们明日的“博观约取”打下坚实的素材基础。

二、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观察细节

叶圣陶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才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理解生活并表现生活。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是身在生活,却不懂得观察生活的人是不可能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素材积累的。所以学会“有意观察”,增强自己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动性,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写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从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显露的思想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中学生写作文时,看准题目要求以后,不要去想自己看过什么样的类似的文章,也不要去虚构一个故事情节来迎合这个题目。而应该结合具体要求,看看是否能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自己作为旁观者了解到的生动事件作为写作素材。只要是写别人未曾写,言别人不能言,那就算是出新了,而真情实感也就必然会流露在字里行间。

2多读好书、多写片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无疑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一点毋庸赘述。而“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必须做的”(叶圣陶)。在笔者看来,记片段主要是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把小事的经过用作文语言简要记录下来;写日记则更多是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自己在某一时刻的心情,或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前者的好处是可以积累生活的素材,为自己的日后作文多准备“米”,而后者的好处是让自己的感情有一个平台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说:“(你)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中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就丰富了,作文时当然就不会内容空洞、情感匮乏了。

3开展活动,举办讲座

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班级可以建图书角,定期举行班级读书汇报活动,可以自行创建班刊发表优秀习作。注重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好校园广播电台和“雉水西园”文学社,开展好“我爱文学”、“百家讲坛”、“小记者站”等活动。还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通过经典书籍推荐阅读、读书心得征文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要定期举行专家讲座,促进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邀请专家进校园和师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体会,分享写作经验。

4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捕捉灵感的基本条件。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就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语文化,写作活动生活化,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血肉丰满、思想深刻和富有灵气的文章。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们可以及时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风光。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的有名园,有的有名家;有人身处繁华都市,有人来自静谧乡村。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尽情体验。社会是个万花筒,我们可以组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览观光、参加市场工厂、访问英雄模范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效地疏通学生创作的源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深情厚意。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材料可写,有好材料可写,有新材料可写,就必须让学生博览群书,包括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人文之“书”等,只有做到勤于积累,聚沙成塔,才能真正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实验初中(226500)

作者:丁峰

上一篇:幼儿环保教育论文下一篇:实践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