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边界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25

摘要:众包是近几年刚刚开始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现今的众包模式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众包与外包在内涵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因其在产生目的、理念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因而众包在企业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外包,尤其是在企业边界方面。文章主要探讨了众包和外包的差异,以及众包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企业规模边界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规模边界市场营销论文 篇1:

基于熵的企业适度扩张战略研究

[摘 要] 本文由现实中企业扩张无度导致扩张失败的诸多教训,提出了企业适度扩张战略,并对核心内涵进行了阐述。在对企 业扩张系统熵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企业要做到适度扩张,就必须使企业系统总熵保持ds≤0,这样才能使企 业不断处于稳定态或向有序状态演化。

[关键词] 企业扩张;适度扩张;熵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耗散结构与熵理论民营企业扩张研究”(批准号:05JA630023);镇江市软科学项目“镇江市民营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力分析”(批准号:RK2007003)

[作者简介] 姚慧丽,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扩张、企业生态学;

于云霞,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企业扩张。(江苏 镇江 212003)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知识化、信息化,兼并、重组与全球化经营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呼唤我国有竞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出现。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扩张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其中不乏有成功者,然而更多的是惨重的失败与沉痛的教训。

广东太阳神、珠海巨人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公司等,曾经是各自行业的典范,在经历令人惊羡的扩张之后却纷纷倒闭。究其原因,主要是:盲目扩张,投资规模过大而忽视对现金流的控制,导致企业出现资金断流,貌似强大的“躯体”因“失血”而走向衰败,四川长虹亦是因快速发展而使公司深陷现金流陷阱的典例。

一、企业适度扩张战略的内涵与分析

1.适度扩张战略的提出。作为一个社会有机体,企业同任何生物有机体一样,成长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痛苦和风险。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企业盲目追求过快、过大的成长表象,长时期保持高速、大规模扩张绝不是一种健康现象,会使企业极为脆弱,即便是微小的涨落也会酿成重大危机。

(1)企业规模扩张过度会导致管理控制的衰落,原因在于:随着企业规模、业务范围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企业会增设各种职能部门和业务机构,造成了过细的劳动分工和层次控制,一方面加大了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如果一个规模过度扩张的企业来不及建立有效的经营系统,企业管理职能和生产职能等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关系没有固化为一种正常的工作秩序,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就会出现困难,造成部门间协调和企业扩张伴随的分权之间的对立,致使企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下降。

(2)企业扩张是一个由小到大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消耗资源和产生资源的过程,这些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在这些资源中,任何一项资源的出色发挥都可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同样,任何一项资源的拙劣表现也可能为公司带来劣势。如果企业扩张速度过快,就容易过分注重有形资源的积累而忽视对无形资源的积累,这就使得有形资源的增长和无形资源的成长长期失衡。长此以往,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将受到极大的威胁。

鉴于以上种种表现以及理论分析,扩张无度性不禁让人深思(见图1)。盲目、无度的扩张,仅仅追求大规模而忽视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仅仅靠高投入、外延式企业体的做大却少了内涵式、集约式企业体的做强,将导致组织退化、资源能力匮乏、现金断流。企业扩张必须适度。

所谓适度扩张,鲍锦君认为是指企业的扩张速度与规模要与自身的承受能力、消化能力相适应,要循序渐进、滚动发展。而这与李志武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他提出:一个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其人力、财力、物力均是有限的,他所能够控制和管理的幅度与跨度也是有限度的,这种管理和控制的有限性即为企业扩张的适度性。本文通过总结,得出适度扩张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企业要拥有足够的扩张潜力与吸纳能力。其中,企业的扩张潜力是指企业所具备的扩张的能力。一般来说包括有企业的协同力、核心竞争力和资源富余力;企业吸纳能力指企业在成长扩张过程中,对资源、技术、资金以及异体企业等的接纳能力。

2.企业扩张度的界定。企业扩张度的确定是适度扩张战略的核心内容。一个企业扩张的规模、速度与所跨越的经济范围构成企业扩张的度。

如图2所示,企业扩张度涉及到三个关键维度:企业扩张的规模、企业扩张的速度和企业扩张的经济范围。三维度各有各的扩张方向又同属于一体;相互之间独立又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企业规模的扩张是速度扩张的前提,没有规模的做大、市场的拓展,企业扩张速度很难提上去;而速度的扩张又加快了企业规模的发展。在强大的能力支撑下,企业做大做强,企业边界超越一国界线,业务领域的触角延伸各地,代表企业实力的经济范围的扩张同时也促成企业规模、速度的扩张。

企业扩张是企业内部系统功能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企业扩张既是量的积累又是质的改善。企业扩张是质与量的统一。企业在量方面的积累和增加,要求企业在质方面有所改善和提高;而企业在质方面的优化又为企业在量方面的进一步扩大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所以说,企业要做到适度扩张,就必须从扩张规模、扩张速度以及扩张经济范围方面统筹兼顾,和谐发展,正确确定扩张度,以便使组织达到自组织进化的目的。

二、企业扩张熵变分析

1.熵思想。熵的概念源于热力学,表示不能用来做功的热能,为热能的变化量除以温度所得的商。克劳修斯(Clausius)提出的熵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描述了系统能量的转化方向,即一个封闭系统能量只能不可逆地沿着衰减这个方向转化。系统科学把熵的概念引进了自己的领域,并得到广泛发展,其解释为:当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时,或者由于环境对系统的不可控输入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就很难继续围绕目标进行控制,从而在功能上表现出某种程度的紊乱,表现出有序性减弱,无序性增加。

常用的熵思想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孤立系统将向熵最大方向发展,并最终平衡于条件允许下的最大熵状态;熵是和系统的状态一一对应的,熵的大小标志着系统发展的阶段和层次;系统的熵值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熵作为系统的状态函数,其值越大,系统就越不确定,越无序;其值越小,系统越确定,秩序井然。

2.企业扩张熵变分析。通过扩张,企业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吸收资源。我们知道,企业扩张存在3种结果,即生存、发展与后退,对扩张后熵增与熵减分析如下:

(1)企业通过扩张而吸收利于系统发展的资源、能量和信息,起到降熵功效;而另一方面,扩张效果并不是那么明显,吸纳的负熵刚好抵消正熵,即des=dis,这时企业的扩张让企业暂时得到生存的机会。

(2)负熵增加——抵消正熵后出现非平衡——谋发展——des>dis理想状态。对一个企业而言,其负熵就是一切有利于消除或缓解企业内部各种矛盾的因素。企业扩张成功的关键在于确认负熵流生成因素并持续地从外界输入负熵流。企业在扩张吸纳了各种资源之后,通过确定扩张后企业的战略目标,以某种适当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有效整合再造企业内外部环境,生成负熵,消除正熵,des>dis,将企业构建为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企业获得持续发展。

(3)企业扩张吸入了无序或无效资源,引起熵增,des>dis,从而导致扩张失败。企业对外部资源的引进还存在着无序和无效的结果。无序资源指该资源的引进本身就对企业的发展无所作为,抑或构成威胁与限制,当它引入企业机体,就会使系统因素变得多而无序混乱起来。系统因素越多越复杂,系统熵便越大。例如,在并购扩张中,企业吸纳了不同的企业文化,这其中自然包括被并购方的文化,这一文化的纳入对并购方企业的发展则有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无序文化的影响以及多种文化之间的冲突诱发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正熵不断增加,当熵增加到一定值时,企业便因此而走向死亡。

由此可见,企业的适度扩张必须是在尽可能多地引入负熵流的情况下实现的。而实际情况却是,在企业扩张过程中,系统内部总会不断产生正熵。正负熵流的汇聚交锋使得企业扩张呈现以上诸态势。

影响企业扩张系统熵变因素分析如下:

(1)导致dis的因素分析。企业扩张会诱发各种问题,而这种问题、矛盾冲突正是企业正熵产生的原因;这些矛盾的不断激化则促成正熵的持续增加;随着正熵的不断增加,企业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管理变得越来越混乱。正熵是企业不稳定的源泉,正熵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企业管理效益的降低,乃至扩张失败。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正熵产生于多个方面,影响正熵产生的因素包括:

①企业扩张往往需要大量资金,由此可能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导致资金周转不畅;

②组织变动较大,企业采取扩张需要较高的组织变动成本;

③企业扩张后资源协调性差;

④管理跨度、幅度有限,导致管理能力下降;

⑤人、财、物、信息的融合度不够;

⑥其他不利因素。

(2)影响des的因素分析

①扩张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更加规范化都使企业扩张产生负熵流;

②企业扩张有利于人才的引进,优秀人才为企业注入了负熵流;

③先进技术的吸收为企业注入负熵流;

④企业文化的重塑有利于企业扩张产生负熵流;

⑤企业规模扩张,形成规模效应,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利于产生负熵;

⑥其他有利因素。

三、基于熵的企业适度扩张战略

熵思想下的企业适度扩张战略,就是努力使企业扩张三维度(扩张规模、速度以及经济范围)呈负熵状态发展。

1.负化规模熵值。企业系统是由人力、物力、财力等基本元素按比例、有秩序整合在一起的组织体系。系统元素具有不相同的层级和功能结构,元素间存在着多种联系,也就是说企业系统具有不确定性。随着企业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元素变得众多而丰富起来。企业系统组成元素的多少,也就是企业系统规模性影响企业系统的熵值,其他条件相同时,规模越大,熵值也会随之增大。这就是企业系统规模熵——企业组织规模的适宜程度所产生的熵。

要想使企业在规模扩张时保证呈负熵状态发展,就要做到努力控制增多的系统元素间的摩擦系数,比如改变旧有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让组织更趋于扁平合理化;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营造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生产成本弱化由于控制成本增加而带来的正熵值;亦或从企业文化等角度重塑企业以利于负熵值的产生。

2.负化速度熵值。企业扩张可以看作是对各种信息、资金、物、人等的吸收、融合。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扩张速度的快慢加上不同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将导致企业对资源吸收、整合的效果不同,从而使企业扩张出现概率不同的各种状态,具有不确定性,这就是所谓的速度熵。

企业扩张过程是不可逆的,扩张速度越快,对于扩张带来的无序、无效和不确定性无暇整治、理顺,熵增加也越快。系统的熵越大,距离终极态越近。企业快速甚至膨胀性地成长,将导致职工队伍成长和人力资源储备滞后于企业发展,使企业出现“人才真空”局面。企业扩张以人才为支柱,企业要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在人才的使用和储备上必须要有超前性:一方面加强自身造血机能,形成良性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从内部挖掘潜在人才,既可以降低引进人才的成本,也可以避免外来人才与企业不容易融合的问题,从而极大地避免了熵增现象的生成;另一方面,制定吸纳人才的优惠政策,为获得人才满足企业高速发展铺路搭桥。

此外,在企业扩张过程中,扩张的速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手工管理的效率问题、各部门协调问题,市场反应能力低下、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将逐渐成长为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正熵。而在扩张过程中,通过改善企业非线性投入产出关系,使系统各要素之间、投入产出之间出现正向非线性,从而有利于负熵的形成,企业系统就有可能在同样物质、能量和信息输入中获得高倍的产出。

3.负化经济范围熵值。随着企业业务空间以及管理触角延伸范围的不断拓展,企业面对的内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动态多变;与此同时,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强化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企业系统越不稳定,熵也就越大。

企业经营管理实质就是一个弱化正熵的过程。企业能力可以理解为企业的市场生存力和市场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延伸和强化。在企业经济范围不断扩张的同时,企业可以通过组织学习和信息共享的缓慢积累来提升自身竞争力,既有助于应对外界环境的突变,又可以不断从外界获得企业扩张发展所需的负熵流。熵的不可逆性与企业核心能力的“不可逆转性”的观点是一致的,这就确定了企业核心能力的不易被模仿或转移的基本特性,由此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强化企业能力进行扩张时,企业可以把技术上相似的不同业务联合起来,取得更多的收益,而相似原材料、设备等的联合则可以提高企业在采购时的谈判力,取得相应的数量折扣,从而降低外部交易费用与采购成本。同时,扩张有利于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使企业因产品的领先地位与独特性向保持竞争优势,以质量、信誉取胜向使利润大幅增长。

综上所述,当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只有不断用所吸入的负熵流抵消增加的正熵流,使系统总熵保持DS≤0,处于稳定态或向有序状态演化时,企业扩张战略才做到了适度的原则,即:企业扩张速度和扩张质量、利润成长的平衡;有形(规模)扩张与无形(经济范围)扩张的平衡。当企业系统dis增加时,输入减少,企业就必须加大人、财、物、信息或管理的输入,才能保持des≥dis,企业才能维持和发展。des-dis≥0是企业生存线,而des-dis>0则是企业扩张战略做到适度与否的标准。

参考文献:

[1]张良森.警惕超常规成长[J].企业管理,2005,(5).

[2]鲍锦君.企业如何保持核心竞争力[EB/OL].http://www.manage.org.cn/Article/200612/41760.html.

[3]李志武.论企业扩张中应遵循的“度”[J].现代管理科学,2004,(11).

[4]姚慧丽,于云霞.影响企业扩张度的因素及其熵描述[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07,(2).

[5]陈红儿,等.企业扩张方式战略选择研究[J].管理世界,2004,(2).

[6][美]里夫金.熵:一种新的世界观[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邱菀华.管理决策与应用熵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熊一坚]

作者:姚慧丽 于云霞

企业规模边界市场营销论文 篇2:

众包与企业边界

摘要:众包是近几年刚刚开始流行的一种商业模式,现今的众包模式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开始在各行各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众包与外包在内涵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因其在产生目的、理念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因而众包在企业界带来的影响将远远超过外包,尤其是在企业边界方面。文章主要探讨了众包和外包的差异,以及众包对企业边界的影响。

关键词:众包;外包;企业边界

一、 众包的出现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众包”的概念最早是由杰夫·豪威(Jeff Howe)在2006年6月《连线》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的(Howe, 2006a)。随后杰夫·豪威(Howe,2006b)将众包概括为:“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

一般来讲,众包的工作流程如下。企业先确定需要对外部大众发布的任务或任务组。这些任务或者任务组不再由企业自己执行,而是通过网络对外部“大众”进行发布,然后大众按照约定好的报酬受邀为企业完成该任务。大众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产生,任何人只要对完成这项任务感兴趣都可以受邀参加,并提交他们的解答;任务的发布也可以仅仅局限于特定的社区,这样可以通过预筛选的方式,只有那些有特定知识的人或者专家才能参与;或者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即先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将任务发布给非特定的社区,但是对于可受邀完成任务的人选做一定的限定。然后社区的某个成员执行这项任务,并在特定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当任务完成后,这个成员会提交给公司,公司会对其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果质量满意,就会支付酬劳。报酬支付方面也有不同的形式。有的时候一项任务可以由不同用户来完成,如果任务成功完成,每个人都得到相应酬报。还有的时候,一项任务可以由许多会员单个来承担,只有那位提供出企业认为“最佳”方案的会员才能得到报酬。

众包在产生的初期,主要是应用于计算机行业,刚开始进行众包的任务大部分都是和计算机有关的,这些任务可能包含写几行软件编码或者调试某款程序。然而很多公司很快发现以众包形式来组织劳动力可以被应用在更广阔的任务领域,比如市场营销、新闻采编、项目研发等。现今众包模式已经对美国的一些产业发生了颠覆性的影响:一个跨国公司耗费几十亿美元也无法解决的研发难题,被一个外行人在两周的时间内圆满完成;过去要数百美元一张的专业水准图片,现在只要一美元就可以买到。

二、 众包与外包的区别

1990年,普拉哈拉得和哈默在其《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外包”(Outsourcing)这个词。所谓外包又称资源外包,一般认为它是指企业整合利用其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的一种经营管理模式(普拉哈拉得和哈默,1990)。

笔者认为众包和外包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由于二者产生目的、理念等方面的差异,因而二者虽然在内涵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显著不同的。具体来讲,众包和外包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差异。

1. 目的不同。外包和众包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这就决定了其存在目的的差异。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下规模经济的产物,它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企业扬长避短,把自己不擅长或者需要占用大量时间、人力、物力的工作委托给外部的专业公司,其目的在于剥离非核心业务,使企业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而众包产生于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它产生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社会差异化、多样化的需求。

2. 理念不同。外包和众包一个最大的不同在于理念不同。外包强调的是高度专业化,基本理念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信赖的是专业化的机构和人士,基本的理念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而众包则反其道而行之,其倡导的是社会差异化、多样化带来的创新潜力,相信消费者的力量,在众包模式下,产品设计由原来的生产商为主导转向以消费者为主导,因为没有谁比消费者更早、更准确了解自己的需求。那些设计者源于兴趣设计自己的产品(生产者),同时也购买自己设计的产品(消费者),他们本身兼有两重身份,即“产消合一”(尹莉、臧旭恒,2009)。因而众包模式下的基本理念是“你的世界,你的梦想”。

3. 劳动组织形式不同。外包通常采取招标的方式,将一些费时、费力的非核心业务承包给第三方。由于接包方通常为企业,因而在外包模式下,劳动组织形式通常采用集中式劳动形式以及固定用工制度。 然而众包模式下,任务通常是由个人来承担,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有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组织。很明显,众包这种模式提供了一种组织劳动力的全新方式。因而,众包模式下通常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来进行发包,在网络平台上利用分散劳动形式以及弹性用工制度来有效组织劳动力。伴随着众包的出现,就是所谓业余主义对职业主义的侵入(姜奇平,2009b)。在众包中, 企业之外的业余人与企业之内的职业人已经通过互联网融合在一起了,因而出现了“专业余(Pro-Am)”这个新名词(Leadbeater和Miller将“专业余”定义为在业余活动中追求专业水平的人)。

三、 众包与企业边界

上面论及虽然众包和外包二者在内涵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是显著不同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按照曾楚宏和林丹明(2005)的观点,企业的边界具有两重属性,一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决定的规模边界,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问题,又可分为纵向边界和横向边界两部分;二是由知识、技术等无形资源决定的能力边界。能力边界是企业边界的核心属性,它的变动决定了规模边界的变动方向。随着众包这种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开始逐渐渗透到传统的生产方式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日益模糊,当生产者和消费者合一成为“产消者”的同时,企业的边界也正在变得模糊。

科斯在其经典的名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基于交易费用的企业边界理论。经过严格的分析,科斯提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配置资源的手段。使用价格机制的市场交易有时存在相当高的费用,这些费用通常包括发现相关价格或获取有关信息的费用,谈判和签订契约的费用,确定和保证契约执行的费用等,由企业来配置资源可以节约上述费用。企业的性质实际上是以企业契约替代市场契约,是以一个长期契约取代一系列的短期契约。企业边界的决定取决于企业节约的交易费用与由于企业存在而引起的组织管理费用的比较,当两者相当时,企业规模最佳。至于企业边界的稳定性,根据科斯的论述,影响企业边界稳定性的因素有三:第一,市场的交易费用。如果企业的管理费用不变,市场中交易费用的变化促使企业边界重新确定;第二,企业内部的管理费用。如果市场中的交易费用不变,管理费用的增加和降低,将导致企业边界的缩小和扩大;第三,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如果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和本企业的管理费用不变,同行业其他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还是下降,将决定本企业的企业边界的变化。因此,企业边界的稳定性都是暂时的和相对的,许多因素都对其有影响。由此看来,基于交易费用的科斯理论,主要解决的是企业的规模边界问题。企业规模边界的扩大或者缩小皆是因为企业通过一种新的方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值,最终增加利润。科斯的边界理论主要是从市场的角度来研究企业且过于重视物质资源对企业边界形成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圆满地解释新型企业模式多样化出现的原因(王洋,2009)。因此,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相互借鉴其企业思想,提出了基于战略的企业边界理论。战略学派的重点是从企业的角度看市场,分别从知识、资源和能力的角度研究企业的边界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恐怕要数能力学派。基于能力的企业边界理论,不仅探讨了企业边界的第一重属性——规模边界,还探讨了企业边界的第二重属性——能力边界。

1990年普拉哈拉得与哈默发现了新的企业形式:具有核心能力的企业。为使企业能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继而产生了外包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外包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垂直解体的过程。所谓垂直解体,是与垂直一体化相反的过程,指企业将原来在内部纵向链条上的生产过程分离出去,转而依靠外部供应商来供应所需的产品、服务或者职能活动(李晓华,2005)。经过价值链的解构,以往拥有整个价值链条的企业只保留具有竞争优势的某个或某些环节,而将剩余环节外移。不同竞争优势的企业将单个价值模块进行跨企业的重新排列和组合,形成更有效率的全球价值链,从而完成价值链重建的过程(林季红,2008)。企业价值链的解构和价值环节的外包实际上反映了企业边界的变化,企业集中有限资源从事自己的优势环节,使传统的纵向边界呈现收缩趋势。

在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基础上,哈佛的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1997)根据IBM案例总结了模块化生产,认为通过模块化生产,降低了企业的规模,缩小了企业的边界。原因是各个模块的生产不仅IBM能做,只要遵守IBM的设计规则,其他企业也可以做。如果各个模块生产的管理费用大于模块的市场交易费用,在市场购买模块要比自己生产成本低。许多企业都可以独立地做一个模块,而这些模块在市场上充分地竞争,结果必定是交易成本的降低。当交易成本低到等于管理成本或小于管理成本时,IBM在市场上购买模块,进行组装。模块化生产的结果是,企业的边界缩小了。虽然鲍德温和克拉克没有指出缩小的是哪种类型的企业边界,但是不难看出,模块化生产的推广意味着企业规模边界的缩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Araujo等(2003)提出:“企业的专业化能力揭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但不能解释企业的边界”。他们认为,企业不在于能做什么,而在于它能否利用其直接能力使用和联合外部和互补能力。所以,企业的间接能力决定企业的边界。"这种观点的提出实际上突破了传统的仅仅局限于规模边界的企业理论,使企业边界理论开始具备两重属性: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在模块化理论基础上,李海舰和原磊(2005)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企业的新模式:无边界企业。按照他们的观点,凡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制度、理念甚至是颇具规模和实力的一个平台、系统体系等)都可以做成能力模块,而能力模块具有无形资源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在市场中以契约的形式复制,再复制;形成体系,复制体系甚者创新体系,最后将价值模块做成网络,再把网络做大做多,最终扩大企业的边界,以至于无边界。这里他们所指的企业边界是指企业的能力边界,是指企业对整个市场支配和控制的能力。

如果说外包使企业的规模边界中的纵向边界呈现收缩的趋势,那么众包的产生,则对企业边界的两重属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在众包这种新型商业模式下,一方面企业通过网络平台,将自身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部分或者全部众包出去(比如,美国芝加哥的无线T恤公司将自己的设计、生产、销售全部众包出去),经过价值链的解构和价值环节的众包,企业的纵向边界缩小。与此同时,在众包网络中,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内部科层创造价值,对所处价值链与众包网络的管理同样可以产生价值,主导企业不断寻求更低成本接包商,并且通过对众包网络的控制,主导企业间接可用的能力边界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

也许正如姜奇平(2009b)的评价,在众包中,如果企业的院墙已经不知该设在哪儿,那企业本身还是什么呢?

参考文献:

1. 鲍德温,克拉克.模块时代的经营//青木昌彦和安腾晴彦著,周国荣译.2003.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32-33.

2. 姜奇平.从外包到众包.互联网周刊,2009:8.

3. 姜奇平.《众包》——外包2.0版.互联网周刊(06.20),2009:81.

4. 李海舰,原磊.论无边界企业.中国工业经济,2005(4):94-102.

5. 李晓华.产业组织的垂直解体与网络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7):28-35.

6. 普拉哈拉得,哈默.企业的核心能力//罗卫东主编.1990.管理学基础文献导读.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321-328.

7. 王洋.企业边界理论的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220.

8. 曾楚宏,林丹明.论企业边界的两重性.中国工业经济2005,(10):73-80.

作者简介:王莉,山东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张庆国,山东省国际投资促进中心经济师。

收稿日期:2010-10-12。

作者:王 莉 张庆国

企业规模边界市场营销论文 篇3: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集聚效应分析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由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由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我国投资。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具规模化。国内学者对这种现象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学者很少对跨国公司之间投资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公司的集聚效应进行分析。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使跨国公司之间的合作方式和层次日渐深化。建立在公司间比较优势基础上的集聚生存战略,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方式。跨国公司的这种生存方式对我国企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应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此。

一、集聚效应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

所谓集聚效应是指跨国公司因集聚生存而导致的群体竞争优势的增强。集聚生存是跨国公司之间基于各自核心竞争优势,为获取合作伙伴的互补性资产,以扩大企业利用外部资源的边界,增强彼此的市场竞争地位而形成的一种事实上的相互依赖、互为客户或以联盟为基础的网络化生存战略。德鲁克认为跨国公司之间的这种集聚关系如同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物种之间生存发展的关系一样,它们均是一种生态关系。集聚关系是比战略联盟更为宽泛的概念。集聚关系是跨国公司之间的生物圈,而战略联盟则是生物圈内部不同竞争者基于共同的战略利益结成的同盟。集聚生存对跨国公司市场竞争产生如下两种影响:

(一)优势放大效应

企业的成长过程和成长方式均是有差异的,而随着企业成长而积累的企业的知识、资源以及由此所体现的企业能力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异质的企业能力就表现为一个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在某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知识的公共物品属性、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和可能的组织费用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将其所有活动均内部化的冲动。又由于市场竞争的存在,使企业间合作由必要成为现实。这种合作可能基于契约,也可能基于由长期合作所导致的信任与承诺。企业间合作使跨国公司群体将自身的资源逐渐集中于其最具优势的环节或能力,而将其不具竞争优势或优势较小的业务部分外包给其他公司。从而使参与企业在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实现了外部规模经济,创造了各自专用性资产的协同效应。所谓协同效应是指由资产的专用性所导致的这些资产联合使用所产生的价值比单个使用所产生的价值之和要大。企业间协同效应的取得使各合作方的市场竞争优势得以放大。企业间合作还解决了合作方在进行资产高专用性投资时的机会主义行为,因为相对于自由市场中的一次性交易,具有关系性契约的各企业之间声誉机制有效地发挥了作用。他们追求的是长期合作收益的最大化,一般不会为一次交易的最大化而采取各种机会主义行为。这就为合作方基于共同利益,为研究未来适用技术而进行充分合作创造了条件。因此,这种优势放大效应并不仅是静态的而具有动态性。

(二)限制竞争效应

集聚生存的跨国公司对竞争的限制表现在它本身就是一个产业集团,在该集团内核心跨国公司周围聚集了大批专业能力突出的公司,外部竞争者很难与其中的成员进行竞争。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外部网络组织成员也均是全球化经营的跨国公司,它们遵循的是追随客户的原则,除非受到某国特定的政策因素影响,其客户通过对外投资移动到哪里,它们也就在同一国家投资经营并为客户提供全球一致的服务。正是这种跨国移动性,使集聚生存的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均能有与国内一样的合作伙伴的支持,从而降低了跨国公司进入新市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但也因此限制了东道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竞争能力。跨国公司整个群体更因此降低了交易成本,获取了更大的竞争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又是其他企业难以模仿和获取的——集聚生存的一定程度的锁入效应和可能的转换成本,使其成员不但没有动力主动脱离某一网络而加入另外的跨国公司网络集团,反而使网络内的跨国公司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有加深其合作程度使其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的趋势。

二、跨国公司在华的集聚效应对国内企业的影响

集聚化生存是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之源。如果说在我国加入WTO以前,由于政策原因,跨国公司不能同等权利地、更不能成体系地进入中国,他们原本在海外形成的业务网络关系被打碎,导致他们在中国的效率下降,也给中国本地企业让出不少业务机会。那么,中国加入WTO之后,随着金融、保险、运输等相关服务领域的开放,跨国公司的链条会更加完整地连接起来,其集聚效应的竞争优势将得以发挥。这将使我国企业的经营面对严峻的挑战。

(一)市场环境的影响:限制我国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

跨国公司之间的集聚生存不仅是比较优势原则的体现,也可能是彼此在生意模式、价值观、商业目的等方面多有相似之处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长期作为合作伙伴累积的结果。如追随瑞典宜家(IKEA)进入中国的全球最大的物流服务商——丹麦马士基(A.P.Moller-MAERSK)集团,承揽着宜家在全球29个国家、2 000多家供应商、164家专卖店、10 000多种家具材料的物流任务。彼此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双方相互信任和认同,并可以开放地谈判,一起协调成本、公司战略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相关企业显然没有机会与宜家合作。当然马士基不可能只连着宜家,它还承揽着耐克、米其林轮胎、阿迪达斯等伙伴公司的全球物流服务。这种现象在整个跨国公司集聚网络中是普遍存在的,它们显然更愿意携着自己的伙伴来中国,而不是选择中国的小企业。

也许UPS(United parcel services联合包裹公司)更能说明我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的挑战。UPS是追随IBM、戴尔、耐克、3COM、思科、通用、大众及惠普等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的,UPS承揽着这些公司的全球物流任务。而UPS本身也有一大批为自己提供服务的跨国公司伙伴。其亚太区协议公关咨询服务商爱德曼国际咨询公司、广告发布和全球品牌行销商美国麦肯·伊瑞克森世界集团(McCann-Erickson World Group)、金融服务商美国第二大商业银行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保险服务商OPL集团(Omega Point Laboratories)等也先后随着UPS进入中国。这些都是其全球业务合作伙伴。可以想象,像UPS这种庞大的国际化链条一旦全部移植到中国,其优势将是惊人的,中国企业显然无法望其项背。

其实,前面说到的马士基和UPS仅仅是跨国公司集聚网络中物流行业一部分中的单个企业。如IBM、戴尔、耐克、摩托罗拉等这类大跨国公司背后也都有一大批为其服务的跨国公司存在。将这些公司放到更广泛的集聚关系中,我们发现它们组成了一个立体的相互交织的网络。这就像宜家的公关公司是瑞典的奥波达咨询公司,而奥波达咨询公司又服务于摩托罗拉,摩托罗拉又可能选择马士基物流……借此公司间的比较优势被系统性地放大。随着跨国公司集聚化地进入我国,留给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市场机会将越来越少。利用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也将受到重大挑战,限制了我国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

(二)战略定位的影响:可能形成对跨国公司的依赖

在跨国公司集聚网络下,全球各产业的核心能力掌握在以少数超级跨国公司为中心的巨大的产业集团手中。集团的群体移动又使其在任何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这种市场环境将使我国企业市场定位产生困难。依据目前我国企业不具有产业的核心能力,仅在劳动密集型和加工装配领域具有优势(胡鞍钢,2003)的现实,与跨国公司集群进行市场竞争,显然形势严峻。唯一现实的选择就是融入跨国公司的集聚网络的某条产业链中,这是绝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现实选择(李海舰,2003)。即使没有跨国公司集团对竞争形成的客观限制,由于技术、管理水平以及公司治理上的差距,融入其中往往需要我国企业付出较高的成本,并形成对跨国公司技术和市场的依赖。而这种双重依赖又是我国政府和企业极力避免的。我国加入WTO时间不长,这种两难情况目前还没有出现。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逐渐兑现,一些服务领域的相应对外开放,跨国公司群体在华布局到位,这种困境可能很快就会需要我国企业去面对。虽然我国政府在加入世贸组织协定书中,对一些行业中的外资持股比例做出了硬性限制,但制造业合资企业事实上为外方控制、技术能力没有质的提高的现实经历促使我们不容乐观。

(三)发展空间的影响:企业发展空间边缘化,“走出去”战略难以推行

在市场机会减少、市场定位困难的情况下,使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跨国公司群体不是内向的,在其在华布局完成后,将会大规模地开辟我国国内市场。各国的实践证明,首先对国内市场的占领或者在国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是企业对外投资的前提(当然发达国家向外转移的夕阳技术除外)。国内市场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础,也是企业海外战略取得成功的依托。在我国企业目前技术、管理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华集聚化的投资可能会使我国企业发展空间边缘化——即无法获得核心能力,只在制造和装配等低附加值环节具有优势,将我国企业锁定在价值链中次要的环节。因为跨国公司群体在我国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从群体的核心利益出发,它们只会基于自身利益将一些价值链中的非关键环节,如产品的生产、组装、测试等委托给我国相关企业——即将我国企业纳入其价值链中,但不会将关键技术泄漏给我国企业。总之,跨国公司群体和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积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艰巨性。而这些能力又是我国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前提。技术、管理能力没有显著增强的情况下,使我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显然难以成功实施。

三、结论与应对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集聚化地进入我国市场,我国企业应怎样应对才能获得相对竞争优势而不至于被挤出市场呢?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的措施,但这些措施应与企业治理制度的改革相配合。国有企业本身的制度缺陷是我国企业经过二十几年的合资、合作、技术引进,仍然技术、管理水平低下不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一)国内企业应适度增大企业规模,加快业务整合,突出核心能力

企业规模与市场竞争优势虽没有必然联系,但具有规模优势仍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的关键。我国企业包括一些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显然规模太小。而且这些企业的生产系统都相对庞大,研发和市场营销能力却很薄弱,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明显不足。我国企业的成长战略方式目前还主要是以内部扩张为主。这种方式能为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实力,但速度太慢。企业更应通过上市、兼并、购买等方式扩大规模,加快企业重组、增强自身实力。在这种增大企业规模的扩张行动中,企业应把战略目标定位于获取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资源上,而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驱使。即伴随企业规模扩张的应是企业之间的业务整合,这种业务整合过程也是企业间竞争力要素的重组过程。企业应将原有价值链环节,进行重新设计和组合,将资源集中于特定的核心业务,而将其他环节虚拟化,即减少投入或放弃某些环节,而收购或购买有助于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竞争力要素的重组过程是企业之间通过优势互补确立新的竞争优势,使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的过程。只有将自身资源和企业战略贯注于本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才有可能在与跨国公司集群的竞争中得到一席之地。

(二)组建战略联盟集合体,形成强大的协同优势

跨国公司的集聚生存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战略联盟的企业集合体。对付这种具有集群优势的复合体,各公司仅仅专注于自身优势是不够的,还需要我国企业在规模扩大、专注于核心能力的基础上走向联合,以群体的力量进行市场竞争。战略联盟是我国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应对跨国公司集群竞争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企业应逐渐树立共赢心态,向组成战略联盟方向转变。战略联盟作为企业间的网络化系统,能发挥比较优势的乘数效应形成一种协同优势。通过对联盟内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实现要素的共享,从而保证从投入到产出全过程的“节约”。其最大着眼点是在经营活动中积极地利用外部规模经济。当企业内不能充分利用已积累的经验、技术和人才,或者缺乏这些资源时,可以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弥补资源的不足,以避免对已有资源的浪费和在可获得资源方面的重复建设。战略联盟的建立,使企业对资源的使用界限扩大了,一方面可提高本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沉没成本;另一方面又可节约企业在可获得资源方面的新的投入,提高了企业战略调整的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地位。

组成战略联盟还可以理顺市场、共同维护竞争秩序,防止我国企业间的过度竞争。由于国内企业之间不规范的竞争法则,缺乏协作心态,近年来屡屡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淖,价格战此起彼伏,严重限制了我国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升,也因此降低了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竞争中的市场地位。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形成的利益共同体则可以大大改善这种状况,促使我国企业由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缩小我国企业和跨国公司集群的技术和能力差距。

(三)依靠联盟优势加强技术学习和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

组成战略联盟的最重要目的,在于借助联盟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缩小和跨国公司群体的技术差距。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科研能力因素,现实地讲我国企业群体应首先专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创新走日、韩企业的技术成长道路。技术创新的基础在于技术能力的积累。对于技术能力薄弱的我国来说,一个学习过程是跳不过去的,其实学习本身也是一种技术进步。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先改变只重引进技术,不重消化吸收地追逐短期利益行为,借助联盟的力量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将获取的技术知识依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在联盟体系内扩散,提高群体的技术水平。在获取的技术知识上,逐步加强技术研发的投入向更先进的技术目标靠近。

我国企业群体应当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必要时可在国外相应产业聚集地设立研发中心,获取前沿的技术信息并跟踪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韩国三星、现代在存储器芯片上的成功是最好的例证。在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技术能力较弱的阶段,很难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平等合作伙伴,更多的可能是一般意义上技术项目的合作,这对我国企业获取高端技术的意义不是很大。因此,我国企业群体应将大部分资源放在对技术的自主研发上。

作者:王艳梅 王新华

上一篇: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分析论文下一篇: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