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规模经济性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共同配送可以解决零售物流中一项重要的实践矛盾,即品种多、批量少与低配送成本运作之间的矛盾。通过阐述“7-11”及印度盒饭配送两家国外企业典范,分析了郑州市商贸领域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郑州市零售企业共同配送的模式选择。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企业竞争规模经济性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竞争规模经济性分析论文 篇1:

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 要:在共享经济的潮流中,共享单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脱颖而出并持续发展壮大,它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等着解决,例如公司盈利、车辆管理、技术创新、协同治理等,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值得分析。本文将对共享单车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共享单车的外部性、规模经济、盈利模式三个方面,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共享单车;探讨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及如何有效促进共享单车的协同治理,为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共享单车 可持续发展 经济学分析 协同治理

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商业模式。共享经济的五个要素分别是:闲置资源、使用权、连接、信息、流动性。共享经济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最优匹配,实现零边际成本,要解决技术和制度问题。共享经济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再利用,用户需求的个性化配置使得社会资源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而共享单车恰好是共享经济的一大体现,而共享单车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了社会的一大热门话题。

1 共享单车发展模式的经济学分析

1.1 共享单车的外部性分析

(1)共享单车的性质。

共享单车是一种兼具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属性的混合产品,也可理解为准公共产品。消费者付费使用共享单车意味着获得了单次消费的使用权,但从本质上并没有获得完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共享单车具有不完全的排他性,没有完全满足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也没有完全满足私人产品的排他性和竞争性。

(2)共享单车的正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获得额外的经济利益,而受益者无须付出相关代价。现代共享单车与传统的公共自行车进行比较,不需要消费者去固定地点取车以及归还,为用户节省时间,极大提高了消费者的出行效率;共享单车APP上都具有通过GPS定位实时更新闲置单车停放地点的功能,避免了公共自行车可预见性低的局限性,方便用户可以快速寻找到闲置单车,是对闲置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消费者获得了效用最大化,也使社会获得了效用最大化。

(3)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导致其他经济主体支付了额外的成本费用,又无法获得相应补偿的现象。共享单车在某些一线城市的超额供给导致其经常性出现乱停亂放甚至违规占用特殊通道的情况,侵占了其他消费者的公共利益;大量坏车随意堆积无人处置,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低成本、低质量所导致的共享单车高毁损率是一种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

1.2 共享单车的成本和规模经济分析

共享单车的多轮融资和企业自身的盈利系统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共享单车企业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合理配置资金促进企业发展呢?从规模经济角度分析,共享单车企业应该不断提高规模经济化水平,通过采用先进工艺、大型化、专业化设备、人工和机械化生产相结合的方式、高效率的人工管理机制、兼并收购小共享单车企业扩大企业规模、根据市场需求扩大产销量等手段不断扩大共享单车企业的规模经济化发展,从而促进共享单车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共享单车的生产成本,扩大企业的盈利空间,有利于共享单车企业的持续发展。

1.3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分析

(1)共享单车通过向用户收取按小时骑行的使用付费,即“分时租赁”模式。以摩拜单车为例,骑行每半小时收取0.5元,据相关数据显示,摩拜单车的日使用量约为1600万次,假设每人骑行半小时,即日收入约为800万元。

(2)对收取的押金和用户放在共享单车APP里的预存车费进行理财投资获取利息收入。以摩拜为例,每辆单车押金为299元,目前摩拜单车用户已达到2000多万,假设一年有1200万用户的押金预存在APP内未收回,目前银行活期利率为0.35%,将600万存入银行活期存款,600万用于可随时取现的基金投资,假设收益率为4%,一年总的利息收入约为7800万元。

(3)多轮融资带来资本积累,95%的共享单车企业都经历过融资,以融资的方式扩大企业的资本量。以摩拜为例,截至到目前摩拜经历了天使轮、A轮、B轮、B+轮、C轮、C+轮、D轮、D轮(追加)、E轮、新一轮等融资,累计融资将近11亿美元。

2 共享单车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共享单车竞争市场拥挤产生资源浪费

中国的共享单车市场活跃度居高不下,从而各大企业纷纷涌入共享单车市场,产生了以摩拜、OFO为首(市场份额分别为57%和30%),哈罗单车、小蓝、优拜、酷骑等20多家企业规模,导致了共享单车的投放尤其在一线城市库存问题严重。看似形成了双寡头垄断模式,然而因共享单车兼具公共产品属性和私人产品属性,其中准公共品性限制了共享单车市场的企业容量,1~2家即可,类似与自来水公司等,其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无法容纳更多企业的市场份额,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2 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及盈利困难

共享单车的盈利以融资、押金金融投资和日租金为主要来源。然而共享单车的主营业务盈利周期长。以摩拜单车为例,摩拜单车使用频率3次每天,一次付费0.5元,一年平均天数300,一年免费骑行天数占平均使用天数20%,年单车收益360元,大概需要2~3年才开始盈利。然而在实际中,共享单车的使用次数明显小于预期值,用户希望车子越多越好与车子被骑行的次数处于矛盾状态,更是加大了企业的盈利压力。摩拜单车在以高成本造车的前提下,虽可以大大减少企业未来的运营成本,但也让摩拜单车在市场投放上被OFO远远甩在身后。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融资资金大部分用来生产单车,明确表明他们需要造更多的车。摩拜急需在高成本造价与车辆覆盖投放找到平衡点。摩拜内部财务部也表示,供应商身兼债务大概10亿元,其总债务超过10亿美元!截至当期已经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显然,实际上摩拜已经陷入了资本危机,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最近,摩拜以远低于上一轮最新融资估价的27亿美元被美团收购。这便是在经历了6个月的资本僵局之后摩拜作出的抉择。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初建阶段而言,盈利模式略显单一,需要企业加强监管及风险控制管理,向多元化发展。

2.3 共享单车用户的不文明违规使用无法规范

由于共享单车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現大量不文明违规使用现象。例如:乱停乱放,恶意破坏车辆、刮毁车辆二维码,私自占有车辆等。不文明现象出现后若不及时管理遏止,便会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抛开有待提升的使用者素质之外,由于共享单车的负外部性,导致共享单车的违规使用及损坏问题责任界定不明,共享单车的法律保护尚不完善,并缺少企业监管,第三方监管不足,社会监督薄弱的问题。正是无法有效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问题,影响了交通和市容,更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支出。

3 共享单车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治理

3.1 政府层面

(1)加大政府监督,构建信用系统,提供多方信用监督。

对于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而言,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切勿放任不管,致使共享单车出现无序竞争的不良现象。同时,为共享单车提供多方信用监督。现在,摩拜单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用户信用评分系统。诚然,这些举措可以遏制一些违规行为,但要从根本上杜绝不文明现象,则需政府构建一套完整的信用监督体系,将用户的银行卡及一些其他的信用材料整合在一起,由此产生一方信用变化则会引起其他产品的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公民行为。

(2)反对投入过度,鼓励企业并购。

就目前共享单车的市场而言,多数企业以风投的形式进行融资,从而投资到共享单车的开发之中,在这一部分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控制,若出现不合理的资本投资,则会造成市场经济的动荡,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同时,若共享单车投放过量则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浪费,违反了共享单车的使用初衷。因此,政府应多鼓励共享单车企业进行并购,使共享单车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2 企业层面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利用GPS技术定位共享单车,这不仅可以节省在寻找和收回共享单车的成本,而且可以使消费者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精确快速地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要使用的单车,免去了不必要的时间,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共享单车的使用率,企业盈利增加。

3.3 消费者层面

作为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因共享单车的特殊性,要求公民有更高的个人素养,做到不破坏共享单车,爱惜它,不将其私人化,用完共享单车及时归还并将其停放在专用停车处。只有公民的个人思想觉悟提高,共享单车才有更大的可能性一直发展下去,造福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便利。

4 结语

共享单车改变了传统交通出行方式和交通工具构成比率,冲击了单车零售业的发展,使出行绿色化,便捷化。在政府支持的和平背景下,企业竞争更为激烈。要做到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车辆停放管理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用户体验,尝试采取建立诚信系统加强用户监管。企业盈利能力需要着眼市场开发,在一线城市市场饱和的状况下,进一步扩大共享单车覆盖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开发多元化盈利模式,缩短可盈利周期。就共享单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层面多环节协同治理,我们也将对后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一起见证共享单车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 王建刚.互联网分享经济下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探析[J].中国商论,2017(11).

[2] 朱富强.共享经济的现代发展及其潜在问题:以共享单车为例的分析[J].南方经济,2017(7).

[3] 潘钰子.共享单车市场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

作者:童叶 张金莲 李杰

企业竞争规模经济性分析论文 篇2:

郑州零售企业共同配送模式探究

摘要:共同配送可以解决零售物流中一项重要的实践矛盾,即品种多、批量少与低配送成本运作之间的矛盾。通过阐述“7-11”及印度盒饭配送两家国外企业典范,分析了郑州市商贸领域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郑州市零售企业共同配送的模式选择。

关键词:郑州;共同配送;零售企业;模式

共同配送,是由两家以上企业联合起来,共同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其在配送中心或者相当于配送中心角色的组织安排下经过统一计划、统一调度展开的,通过配送活动的规模化降低商品物流成本,进而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本质是多家企业采取多样化的配送方式,通过横向联合,达到集约协调、求同存异,效益共享。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哈灵顿仓储服务公司就将Quaker公司、Pillsbury公司、General Mills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日用食品杂货订单整合成一个订单,然后整车运输发往同一个销售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当时,这样的配送模式被叫作“库存整合”,其与今天的“共同配送”如出一辙。共同配送主要有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商店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集结某一地区内多家商店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批次、路线及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商店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商店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到多家商店事先约定设立的接收点处。这种配送方法有利于节省运力和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

随着消费者消费个性化的到来,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以恰当的价格将恰当的商品送到恰当的顾客手中,无疑成了商店制胜的法宝,于是其大大推动了多品种、少批量、多频度的配送。面对上述情况,共同配送在国外应运而生,且得到迅速发展。这种共同化的物流作为企业物流战略发展的新动力与新方向,旨在弥合流通渠道中企业规模与差异化需求矛盾,统一商品配送管理,减少库存,降低成本,并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

1国外企业共同配送模式革新性分析

随着生产和流通的快速发展,国外企业对物流配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配送的运作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组合。其整体发展趋势是“自给自足”式的配送中心逐步缩小,而逐渐转向商品配送社会化、物流配送共同物流化、设施共享化。其中,“7-11”便利店和印度“达巴瓦拉”堪称共同配送典范。

1.1“7-11”便利店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零售业为了加快并提升供应物流效率,开始探索向店铺共同配货等新的共同物流方式,且在便利店零售领域逐渐开始普及。比如,便利店总部向各个连锁分店采取共同配送的配送模式。日本的“7-11”企业是全球零售业中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其销售商品品种近3000多个,且每年有70%的商品都要更换调整完善。在共同配送模式上,“7-11”改变了以往由多家特约批发商分别向店铺配送的物流经营方式,转向由各地区窗口批发商统一收集订单货物,并向所辖区域内的各分店店铺实行集中配送,这样一来,配送距离缩短,配送时间缩短,配送费用降低,同时也减轻了“7-11”管理批发商物流的工作量,这被“7-11”称为物流通路集约化。随着物流量增大、物流品种增多及7-11店铺规模的发展,物流通路的集约化逐渐不能完全符合便利店彻底降低物流费用的要求,特别对于便当、牛奶等每日配送的商品来讲,各产品窗口批发企业分别向店铺进行配送,费用仍然居高不下。于是,“7-11”又考虑将物流通路集约化转化为物流共同配送系统,即按照不同地区和商品群划分,组建共同配送中心,由中心统一接纳订单并统筹集货,然后再向各店铺配送。通过逐步推广共同配送,“7-11”在十多年之内将送货车辆从72辆减少至12辆,且交通流量削减了83%,其通过共同配送系统配送的商品占所经营商品的85%。

1.2印度“达巴瓦拉”

“达巴瓦拉”是孟买传奇的送饭工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行业,从业者都是小学文化程度。但以99.999999%的精确性,它入选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年收益高达1.8亿卢比,它成为许多经济管理学院研究、讨论的案例。这一切都得益于孟买拥有一个独特的速递网络,专门提供从顾客家到顾客指定地点的送餐服务,目前约有5000名达巴瓦拉,要为20万顾客送餐。盒饭正如从以下图表上描述,每天按时送到挑剔的顾客手中。

图1“达巴瓦拉”盒饭配送图从图1可以看到,“达巴瓦拉”将不同顾客家的盒饭收集起来,经过分拣、组配,采用直线型、接力赛式的运送方法,高效率地将盒饭送达不同顾客手中。“达巴瓦拉”把盒饭送到了极致,尽管学术界还没有人提出来其运送形式属于共同配送,但笔者认为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达巴瓦拉”至少相当于第三方物流公司,只是运送的商品是即食的午饭罢了。这种共同配送节约了大量的家庭送午饭的成本,减少了送午饭的人流量,有易于道路交通流畅,值得借鉴。

2郑州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及存在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由亚细亚商场挑起了郑州商业的第一轮商战,从此,零售企业争先恐后跑马圈地,商战不断。丹尼斯、大连商业、华润万家、卜蜂莲花、家乐福、沃尔玛、苏宁电器等零售商遍地开花。从而带动了郑州物流配送业的快速发展。郑州零售企业目前所采用的商品配送模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种模式,零售企业自有配送中心组织。零售企业自己建立配送机构,供应商将订单商品配送至配送机构,而不是零售商店。由零售企业自己进行分装、拣选、配货,然后使用自己的物流车队将商品配送至各个单店。比如,丹尼斯在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五大街附近建有全日通物流配送中心,商品在此分拣包装以后,由丹尼斯物流车配送至郑州各个丹尼斯门店;思达的配送中心则选择在新郑。第二种模式,供货商/厂商直接送货。零售企业自己没有配送中心,而是由供应商承担商品配送。比如,家乐福在全国都没有配送中心,完全依赖供应商供货或者第三方物流配送。在郑州家乐福的配送模式依然是以选择供应商配送为主。第三种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方式。供货商不直接向零售商供货,零售商也不自提,而是由专门从事流通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物流体系负责将货物送至零售商店。比如,家乐福选择第三方物流来作为辅助的商品配送方式。第四种模式,小超市自提商品。没有开拓连锁门店的个体户零售商店,没有品牌优势、没有商品优势、更没有价格及物流优势,其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极低,故只能选择依靠自己现有的力量在黄河食品城等批发市场自行批发零散的商品,来满足商店周边消费者相对单一的需求。

郑州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超市在物流配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尝试了很多新的配送方法,但仍存在些许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运输的规模不经济。也就是说送货过程中运力使用不合理,运力使用的合理化是依靠送货运力的规划、整个商品配送系统的合理流程,以及与社会运输系统的合理衔接实现的。送货运力的规划是任何商品配送中心都需要花力气解决的问题。不管是供货商送货还是零售商自提,因为没有采用协同安排统一配货的策略,都不可能保证运输车辆是满载的,造成企业运输规模不经济,更不能把企业做强做大。

其次,物流成本大。郑州零售企业大多数是小企业,一次所需要的货物数量相对较少,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配送的次数又较多,再加上如果资源筹措不合理,增加不必要的代筹代办费用,会造成物流成本太大。

再有,社会成本高。在现有的物流配送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各个物流链节点企业的物流设备优势形成运输规模经济,增加了企业物流成本,同时运输车辆的增多导致城市交通堵塞,车辆噪声污染、环境质量下降,既浪费了社会资源,又增加了社会成本。

3郑州零售企业实现共同配送物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商品配送是一个很重要的挖掘新利润源泉的环节,怎么样发挥配送功能并达到配送合理化也成为优化整体物流的关键因素。同时,对于零售企业来讲,配送作为采购的承接过程,对零售企业核心战略制定及长效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时,共同配送就发挥了其重要的优势。郑州零售企业要想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战略,应该着手改善自己的商品物流配送流程,借鉴国外经验,吸纳共同配送模式精髓,选择发展适合自己的共同配送模式。其必要性在于:其一,共同配送能极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物流环节的增值效益。其二,共同配送能实现社会效益。在没有实现共同配送模式时,商品种类的增加、交货提前期的缩短等,导致运输车辆增多、交通道路堵塞、城市环境恶化。共同配送可将运往同一地区的商品用一辆配送车运送,减少了运输车辆,大大降低了社会成本。其三,共同配送能形成规模经济。共同配送能使零售企业节俭物流成本,并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己快速成长,更有资本与外来大型零售企业竞争。

共同配送总的指导思想是将共同的货物和商品集中在一起,一方面提高单车装载率,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空载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削减在途运行车辆,缓解车辆运输对社会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借鉴“7-11”便利店共同配送模式及印度孟买“达巴瓦拉”物流配送送盒饭模式,对郑州零售企业在物流方面选用共同配送模式提出几条可行性建议:

(1)自由配送中心开拓第三方物流新业务。丹尼斯全日通物流公司在完成自己各业种门店的商品配送工作之后,开辟一些新场地,充当除丹尼斯以外的小型零售连锁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分拣配送基地。比如,可以选择给思达、左

右间、四邻便利店等零售商店配送商品,这样,尽可能地让配送车满载,减少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又得到了一部分物流服务费用。

(2)建立窗口式供货商。零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可以在其众多供应商中选择一到两家相对优势的供应商,建立供货窗口,其他供应商货品先送至窗口供应商,再由窗口供应商将零售商所有订购商品送达门店。这样,降低了零售的交易成本,从而节约了时间,更节约了物流成本。

(3)批发市场附近开发共同配送中心。在黄河食品城、万客来等批发商城附近建设供应商共同配送中心,将不同供应商那里的商品进行组合分装,并有同一辆运货车送至同一或相邻地区不同的小型零售商店。这样,减少了运输车辆、降低了物流成本、减少了交通阻塞,同时方便了小型零售商的日常经营,帮助其快速成长。

4总结

共同配送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实现社会资源共享。郑州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零售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商品种类、商品特点、零售业态类型、客户需求等情况,开发相匹配的共同配送方式,将共同配送、自营配送、物流外包、自提货物等商品送货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店铺存货,提高商品新鲜度,从而改善店铺环境,吸引消费者,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但要成功实现集约化的共同配,还需要共同配送联盟中的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且需要提高各企业之间在整个物流管理环节上的协调性。

参考文献

[1]孙秋菊.现代物流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肖纯,文劲军,王艳.红发展我国零售业态下的共同配送模式——日本“711”便利店物流革新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6,(11).

[3]王振,李学工.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探究[J].标准科学,2010,(11).

[4]范存军.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6.

[5]黄红丽.基于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6]周广亮.郑州大型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2).

[7]罗娟娟.共同配送在我国连锁零售企业应用的研究[D].福州:福州大学,2004.

[8]刘玉民.从物流本源看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N].现代物流报,2011,(11).

作者:韩小燕 张柯

企业竞争规模经济性分析论文 篇3:

产品市场势力、市场竞争与债券融资成本

【摘 要】 产品市场势力代表发债企业的市场地位,强市场势力的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而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这种优势会更加明显。文章利用2015—2019年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行的公司债债券,探讨产品市场势力、市场竞争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与其产品市场势力负相关,市场势力越强,债券融资成本越低;市场竞争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集中程度高的市场环境会减弱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负向作用,也即市场竞争越激烈,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负向作用越明显。文章从中观视角出发,聚焦产品市场因素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有助于债券市场参与者从企业及行业层面更全面地了解债券的定价行为。

【关键词】 产品市场势力; 市场竞争; 融资成本; 债券

一、引言

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银行信用借贷、股票融资等融资方式外,债券融资为企业融资提供了另一种选择。然而从债券发行规模以及品种的丰富性上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这与我国债券融资成本偏高、企业发债压力大不无关系,这一现状让债券定价成为债券研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债券价格主要由债券投资者要求的回报率决定,不同于股票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未来价值,债券投资者要求的是未来的固定本息回报,因此更关注投资企业面临的风险,企业信用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就会越高,从而拉高发债的成本。在影响债券发债成本的因素问题上,国内外许多学者从评级、外部宏观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不论外部还是内部因素,鲜有学者考虑到产品市场因素对债券定价的影响。

产品市场势力是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相比弱市场势力企业,产品市场势力强的企业拥有更大的竞争优势。首先,从规模经济角度来看,市场势力强的产品,一般市场占有率也高,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大规模投入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产品的单位成本得以降低,从而应对市场价格变化的能力更加稳健;其次,强市场势力产品的品牌效应更加明显,顾客的忠诚度更高,企业采取相应的营销策略时,信息的触达率以及营销效果会更可观;最后,市场势力强的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主动性,由于其规模大、單位成本更低,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将高成本竞争对手挤出市场或者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因此,强市场势力更有能力转嫁成本冲击、平滑企业现金流波动[ 1 ],应对市场冲击、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企业在产品市场的这种优势,是其在债券市场中财务稳健的一种保障,这种保障使得债券投资者的投资风险较低,从而投资者愿意以较低的风险补偿率去获得该发债主体的债券。所以,拥有强市场势力的企业,受到债券投资者青睐的可能性更高。

从市场竞争来看,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主体的行为,而市场结构与行业的竞争程度密切相关。首先,若某一行业集中程度较高,相关的消费者都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实力较强的公司,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会较低,即使降低价格,销量也不会大幅提升,利用成本优势进行价格竞争的效果不会很明显,强市场势力很难发挥作用;其次,行业集中程度高,龙头企业各自分割市场,获取、收集竞争对手信息的难度和成本都会有所下降,这种氛围会吸引企业采取合谋而不是彼此竞争的方式去获得利益,从而难以体现产品的市场势力优势;最后,若某一企业的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可能存在管理环节过多、信息沟通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规模虽大但效率不高,从而出现规模不经济,此种状况下,企业的市场势力虽强,但在市场中竞争的优势并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行业内的单个个体而言,若所处行业集中程度较高、竞争不够充分,其拥有的强市场势力很难发挥优势。债券市场中,投资者同样会关注发债主体的外部环境状况。市场竞争对产品市场势力的影响在债券市场的表现是否一致,竞争不充分是否会影响投资者对强市场势力主体的判断,进而影响到债券融资成本,值得进一步去验证。

基于此,本文拟利用调整后的勒纳指数衡量各企业产品市场势力,讨论产品市场势力对债券定价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行业市场竞争程度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以期从产品市场的角度探讨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因素,丰富债券定价的相关研究。

二、文献回顾

(一)产品市场势力

债券融资成本反映的是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率,投资者预期发债主体违约风险越低,要求的风险补偿率越低。强市场势力企业拥有更多的优势,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更突出,债券违约风险更小。关于市场势力的优势,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

市场势力强的企业往往可以更好地利用规模效应,从而获得价格竞争的优势,抵御外部的风险和冲击。在面对外部生产冲击时,企业可将成本冲击转嫁给下游消费者从而平滑企业现金流的波动[ 1-2 ]。王亮亮和任保全[ 3 ]对市场势力与价格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产品市场势力越强,公司进行价格竞争时越具优势。拥有价格竞争优势,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更强,有助于企业对抗不利局面,减弱面临的竞争和威胁[ 4 ],特质性风险更小[ 5 ]。此外,强市场势力企业的现金流风险也更低。陈志斌和王诗雨[ 6 ]从现金流的角度探讨了产品市场地位与现金流风险之间的关系,认为处于有利竞争地位的企业对现金流风险有“自然防护效应”,现金流风险与债券的违约风险息息相关,发债主体稳定的现金流是其在债券市场的一大优势。从公司价值的角度来看,强市场势力意味着发债主体未来价值增长的可能性更大,前景更佳。王晓坤[ 7 ]探讨了产品市场势力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势力的增强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而从信息披露角度来看,强市场势力企业受到公众关注的程度更高,其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谢珺等[ 8 ]研究了产品市场势力与分析师预测之间的关系,认为随着产品市场势力的增强,对该企业进行跟踪的分析师数量会相应提高,进而信息不对称程度得以降低,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提高会增加债券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二)市场竞争

市场竞争越激烈,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Stivers[ 9 ]研究认为,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行业内企业不愿披露过多的自身信息,但为了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行业内总会有企业率先提高自己的信息披露质量去获得融资,披露的信息越多越有助于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提高[ 8 ],最终促使整个行业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同时,激烈的竞争环境是外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表现,曹裕[ 10 ]、傅传锐和洪运超[ 11 ]都认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起到良好的外部治理作用,有助于提高企业信息的披露水平,从而有效抑制管理层的道德风险,避免控股股东对公司进行“掏空”。因此,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程度也相对较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会影响到债券投资者的正向预期[ 12 ],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债券融资成本越低。此外,马文超和何珍[ 13 ]研究认为正向的产业政策有助于企业获得债券融资,而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能够促进这种作用。陈志斌等[ 6 ]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与现金流风险的关系,认为在行业竞争较激烈的环境中,企业与竞争者之间彼此势均力敌,很难有企业能够取得绝对的竞争优势,所以现金流风险受掠夺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公司债券发债成本

国外的研究中,早期关于债券发债成本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评级中介的影响,也有许多学者从制度、审计师等角度分析了企业外部因素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董事会的规模、独立性以及股权集中度等企业层面的治理特征是影响债券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企业层面的其他因素(如成立时间)和管理层的个人特征(如性别)也会影响债券融资成本。

国内有关债券融资成本的讨论多集中在债券评级、会计信息披露以及盈余管理方面。王雄元和高开娟[ 14 ]、寇宗来等[ 15 ]都在前人的基础上扩展研究了信用评级的作用,认为中国评级机构的市场公信力有待加强。王博森和施丹[ 16 ]认为市场特征会影响会计信息对融资成本的作用。另外,也有学者关注了金融机构以及隐性担保的调节作用。魏明海等[ 17 ]、吕怀立等[ 18 ]从不同角度证明了盈余信息的债券定价作用,同时也研究了隐性担保、金融中介发审制度、交易机制在债券定价中的调节作用。王博森和施丹[ 16 ]的研究证明了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助于降低债券的融资成本,但产权性质会影响会计信息的作用,投资者对国企的会计信息关注度较低。周宏等[ 12 ]讨论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对称程度的提升会增加债券的信用利差。

三、研究假设

(一)产品市场势力与债券融资成本

产品市场势力体现了企业的议价能力,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劳务的量达到一定的值时,其单位成本会逐渐下降。当某一行业的规模经济很显著时,拥有有效规模经济的企业对于小规模经营、行业新进入者而言就有成本优势,从而可能将高成本企业挤出或者阻碍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具有一定市场势力的企业凭借规模效应可以更好地控制成本,从而有助于企业稳定现金流水平及实现盈利目标。另外,独特性的产品、具有竞争力的品牌,都会强化企业的竞争优势[ 19 ]。拥有更强市场势力的企业,由于其产品的低替代性使得企业的价格需求弹性较低,更有能力抵御外部冲击,经营性现金流和利润的不确定性更低。

拥有强市场势力的发债主体市场地位更高,凭借价格或品牌优势抵御风险、应对冲击的能力更强。产品市场势力的这种優势反映到债券市场中,对债券投资者而言,这类主体的投资风险更低,违约的可能性更小。而低市场势力企业,由于其市场地位较低、规模小,从而单位成本较高,议价能力较弱,在价格冲击中很有可能因为高成本而出现大规模亏损甚至被迫退出市场,这类企业经营风险较高,债券投资者对其预期的投资风险也较高。债券的融资成本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债券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投资者预期发债主体的投资风险越低,要求的风险溢价就会越低。因此,对于市场势力强的主体,预期其债券融资成本会更低。

故提出假设H1:产品市场势力越强,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的成本越低。

(二)市场竞争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理论[ 20 ]认为,外部资本提供者与企业内部管理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处在激烈竞争行业的发债主体,为应对竞争往往需要进行融资,而融资要求更高的信息披露水平,即使企业为维持竞争优势,披露自身信息的意愿较低,但总有企业会为了融资“打破僵局”,使得平衡状态下行业总体的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也存在关联,债券投资者与发债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投资者不清楚发债主体的真实财务状况而需承担更高的投资风险,信息披露水平与债券融资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 12 ],信息披露水平越高,债券的融资成本越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助于企业获得较低的融资成本。

关于市场竞争对产品市场势力的调节作用,王亮亮和任保全[ 3 ]从价格竞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企业所处的行业结构会调整市场势力与价格竞争之间的关系。行业结构越集中即竞争程度越弱,消费者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价格需求弹性较低,即使拥有强市场势力,其价格优势也难以发挥;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多是以价格竞争的形式展开,强市场势力企业的优势会更加明显。在债券市场中,债券投资者同样会关注到影响发债主体的这两个因素,因此预期,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利于产品市场势力优势的发挥。

提出假设H2:市场竞争越激烈,强产品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越大。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2015—2019年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的公司债债券为初始样本,依次执行以下处理程序:(1)金融类公司在财务比率及资本结构方面与其他样本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剔除金融保险业公司样本;(2)剔除变量数据缺失的样本;(3)依据债券发行年份,匹配发债企业发行年份上一年会计期末的财报数据。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采用Stata13.0计量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为避免极端值的影响,本文对主要连续变量在1%和99%分位数水平上予以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债券融资成本(CR),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因此,本文以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来衡量企业发行债券时的融资成本,用CR表示。

2.解释变量

(1)产品市场势力

对于产品市场势力,本文利用勒纳指数加以度量,原始计算方法为:PCM=LI=(价格-成本边际)/价格。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利用毛利率进行度量,即(主营收入-主营成本)/主营收入。同时为了便于对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本文参考了周夏飞和周强龙[ 21 ]的做法,用单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扣除同行业内各个企业以销售额加权的勒纳指数平均值,得到最终衡量该公司产品市场势力的指标,以MP表示。

(2)市场竞争程度

衡量市场竞争程度时,多是从行业内商家的集中度来看,参考周夏飞和周强龙[ 21 ]的做法,本文用行业内所有企业勒纳指数的中位数对该行业的竞争程度进行度量,用IMP来代表行业市场竞争水平。

3.控制变量

本文重点在于研究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程度与债券融资成本的关系,模型中包含的控制变量有:债券发行时的发行规模IS、债券发行期限MOB、债券债项评级BRA、发债主体评级RA、是否经四大审计的衡量变量Big4、大股东控股情况SHA、公司规模Size、公司成长性Growth、债务杠杆率Lev、经营性现金流状况C/A。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

(三)模型设计

1.检验产品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

本研究借鉴Caton等的做法,采用模型(1)对H1进行检验:

其中,CR用债券票面利率进行衡量,?琢0为常数项,?琢1—?琢11为回归系数,?着1为残差项。研究假设预期产品市场势力与债券融资成本负相关,即产品的市场势力越强,债券投资者对发债企业的信心越高,预期的违约风险越低,要求的回报率越低,债券的融资成本越低。本文采用勒纳指数衡量产品市场势力强弱,勒纳指数越高,垄断势力越强,也即市场地位越高,因此预期债券融资成本CR与产品市场势力MP负相关,即?琢1为负。

2.检验市场竞争对产品市场势力与债券融资成本的调节作用

延续模型(1)的做法,采用模型(2)对H2进行检验:

MP是以勒纳指数衡量的产品市场势力,IMP是以行业内各企业勒纳指数的中位数衡量的市场竞争程度,IMP*MP则代表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品市场势力的调节作用。处于强市场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往往信息披露水平较高,且这类行业集中程度较低,很少有企业拥有绝对的优势去掠夺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企业面临的掠夺风险相对较低。在激烈竞争中拥有强市场势力的企业,更有优势维持现有的业务,从而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因此预期IMP*MP的符号为正,即行业竞争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五、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全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本文样本的市场势力是用行业内各个企业以销售额加权的勒纳指数平均值调整过后得出的,已经剔除行业影响,因此在不同行业间仍具有可比性。以市场势力的中位数为依据,将所有样本区分为强市场势力组与弱市场势力组,如表3。

从表2全样本数据中可以看出,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存在很大差异,全样本均值为5.0228,最大值8.0000与最小值2.9500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即债券投资者对各个发债主体企业存在不同的风险预期,进而影响到债券的融资成本。企业之间的市场势力差异也较大,最大市场势力为0.6663,而最小市场势力仅-0.1702。从区分不同市场势力组的表3可以看出,强市场势力组债券票面利率的均值为4.9827,弱市场势力组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为5.0631,表明市场势力越强,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越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越低,初步可证明假设H1。

(二)回归性分析

1.产品市场势力与债券融资成本

为考察发债主体的产品市场势力与其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采用全样本数据,使用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中,控制了发行主体层面和债券层面的变量,回归结果见表4。

从表4(1)、(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MP的回归系数始终为负,加入控制变量前后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MP与CR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用单个企业的勒纳指数扣除同行业内各个企业以销售额加权的勒纳指数平均值来衡量该主体的产品市场势力MP,MP越大,代表发债主体企业的垄断势力越强即市场势力越大。从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产品市场势力越强,投资者预期该企业在抵御风险时的能力越强,违约风险越低,从而要求的债券风险补偿率越低,由此债券的融资成本越低,假设H1即证。控制变量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债券大的发行规模、较长的债券期限、高评级、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较高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发债主体良好的现金流状况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债券的融资成本,而发债主体大的资产规模、较高的公司成长性和债务杠杆率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债券的融资成本。

2.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

模型(1)检验了产品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市场竞争对产品市场势力的调节作用,加入IMP*MP。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行业内信息不对称程度相对较低,债券投资者能够掌握的信息更多,企业之间进行合谋的可能性相对减弱,对于强市场势力企业而言,利用市场地位攫取利益的优势更明显,因此其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减弱效應更明显,即市场竞争具有增强产品市场势力对融资成本的减弱作用,而市场越集中,产品市场势力的作用会越弱。预期市场势力的作用是减弱融资成本,即MP符号为负,所以预期IMP*MP的符号为正。

表4(3)、(4)的回归结果显示,IMP*MP符号均显著为正,且该结果在加入控制变量前后并不发生变化,即产品市场势力与债券发债成本负相关,而市场竞争有助于增强强市场势力对融资成本的减弱作用,假设H2得证。

(三)稳健性检验

本文研究中,债券融资成本采用债券发行时的票面利率来衡量,稳健性检验采用债券发行后一年至到期的到期收益率来重新衡量债券的发债成本;产品市场竞争的衡量方面,本文采用行业内企业勒纳指数的中位数来衡量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稳健性检验选用CR4即行业内前四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衡量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并对新的变量重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与上文结果相同。证明假设H1、H2可靠,产品市场势力确实会影响债券融资成本,而市场竞争会增强产品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从产品市场势力、市场竞争两个角度出发,考虑两者对债券融资成本的作用,利用2015—2019年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发行的公司债债券数据样本,得出以下结论:产品市场势力影响债券的融资成本,产品市场势力越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率越低,从而企业利用债券进行融资的成本越低。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环境对市场势力的这种作用具有调节效应,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激烈,强市场势力企业的优势越明显,即市场势力对债券融资成本的减弱作用越大。

依据本文研究成果,企业发行债券的融资成本与自身的产品市场势力以及所处行业的竞争环境紧密相关,债券投资者会据此做出投资决策。所以,对于企业而言,提高产品市场势力不仅有利于其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而且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IRVINE P J,PONTIFF J.Idiosyncratic return volatility,cash flows,and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9,22(3):1149-1177.

[2] PERESS J.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insider trading,and stock market efficiency[J]. The Journal of Finance,2010,65(1):1-43.

[3] 王亮亮,任保全.市场势力、行业结构与价格竞争: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4(2):114-124.

[4] 曹越,宋瑞霞,吴昊旻.产品市场势力、企业避税与股价信息含量[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1):28-47.

[5] 吴昊旻,杨兴全,魏卉.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股票特质性风险: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2,47(6):101-115.

[6] 陈志斌,王诗雨.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现金流风险影响研究:基于行业竞争程度和企业竞争地位的双重考量[J].中国工业经济,2015(3):96-108.

[7] 王晓坤.产品市场势力与公司价值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经验[J].现代商业,2016(2):99-100.

[8] 谢珺,陈航行.产品市场势力、行业集中度与分析师预测活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评论,2016(5):38-51,67.

[9] STIVERS A E. Unraveling of information:competition and uncertainty[J].Journal of Theoretical Economics,2004,4(1):1-30.

[10] 曹裕.产品市场竞争、控股股东倾向和公司现金股利政策[J].中国管理科学,2014,22(3):141-148.

[11] 傅传锐,洪运超.公司治理、产品市场竞争与智力资本自愿信息披露:基于我国A股高科技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8(5):123-134.

[12] 周宏,林晚发,李国平,等.信息不对称与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估价:基于2008—2011年中国企业债券数据[J].会计研究,2012(12):36-42,94.

[13] 马文超,何珍.产业政策、产品市场竞争与企业债务融资[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7,31(4):71-90.

[14] 王雄元,高开娟.客户集中度与公司债二级市场信用利差[J].金融研究,2017(1):130-144.

[15] 寇宗来,盘宇章,刘学悦.中国的信用评级真的影响发债成本吗?[J].金融研究,2015(10):81-98.

[16] 王博森,施丹.市场特征下會计信息对债券定价的作用研究[J].会计研究,2014(4):19-26.

[17] 魏明海,赖婧,张皓.隐性担保、金融中介治理与公司债券市场信息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17,20(1):30-42.

[18] 吕怀立,钟宇翔,李婉丽.发审制度、交易机制与盈余信息的债券定价功能[J].管理评论,2016,28(12):14-29.

[19] DATTA S, ISKANDAR-DATTA M, SINGH V.Product market power,industry structure,and corporate earnings management[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13,37(8):3273-3285.

[20] MYERS S C, 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2):187-221.

[21] 周夏飞,周强龙.产品市场势力、行业竞争与公司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4(8):60-66,97.

作者:戴书松 涂莹

上一篇:经验型向科学型课堂教学论文下一篇: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体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