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制度论文

2022-05-11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金融制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社会主体要求创新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性收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农村居民的金融利益因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不完善而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第一篇:农村金融制度论文

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

摘要: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呈现出供给型金融抑制、需求型金融抑制并存且相互作用的特征,严重制约了金融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通过产业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以及加快政府改革等途径,既要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收入,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又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还要建立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农村金融真正地担当起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抑制;农业产业化

麦金农和肖等人将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金融产品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低下等现象,概括为“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他们指出,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控制利率、提高市场准入等种种金融管制政策是导致金融业萎缩、金融抑制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得出减少政府对金融业的干预、实施金融深化政策是缓解金融抑制问题的唯一途径。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抑制问题也被认为是制约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大量的学者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数据证实了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普遍存在及其抑制程度较高的特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滞后、二元金融结构特征明显,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普遍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通过biprobit和match模型分析,我国当前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约为70.9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当严重(李锐、朱喜,2007)。二是分析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并结合金融抑制理论为缓解我国金融抑制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其中多数研究沿袭了西方金融抑制理论传统,从供给角度来诊断我国农村的金融抑制问题,从而得出过多的政府管制导致了正规金融在农村地区供给有限、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是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其缓解措施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具体提出通过引导与扶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增加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村资金的供给;减少政府管制,降低民营银行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条件,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型金融机构和社会公共投资机构,逐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多元化等措施(何广文,2001;乔海曙,2001)。

的确,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显现地表现为供给受限,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资金需求,应该讲,以上研究很好地分析了这一方面的问题。但它却忽视了我国典型城乡二元经济、金融结构与农村金融抑制产生之间的隐性关系,所提出的措施也必然是不全面的。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供需的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中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实审视:供给型抑制与需求型抑制并存

作为存在明显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供给型抑制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一、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缺位。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是当前我国唯一的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成为政府调控农村经济、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性工具,但在实际运行中,却未能履行政策性金融对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扶持和保护职能,其业务范围仍主要局限为满足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其中2006年农发行全年累计发放粮棉油收购贷款2507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贷款825亿元,再加上储备和农业科技贷款,占所有信贷资金90%以上。所谓的一体两翼(以粮棉油收购信贷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信贷为一翼,以农业和农村中长期信贷为另一翼)业务发展格局尚未真正形成,“两翼”作用的狭小限制了农发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调节作用。其支农贷款的规模、品种和覆盖地区,都难以有效弥补农行等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造成的空缺。二、包括邮政储蓄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的“倒吸”。1997年中央金融会议以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收缩县级(及以下)金融机构,从1998年至2007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1万个县(及以下)机构。但商业银行并未彻底地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只是大量收缩农村贷款业务,仍吸收存款,并将所吸收存款的大部分转移到城市。据统计当前商业银行吸收18.4%富裕农户的存款,但只给4.5%的农户发放贷款。以农业银行为例,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该行98%的贷款是投向农村,90年代中期以后,其贷款投放逐步从农村转向城市,农业贷款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10%左右。改革尽管使得商业银行在县级(及以下)地区剩余机构的平均收益提高。但却严重地降低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供给水平;而邮政储蓄银行挂牌之前的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更是以其“只存不贷”的政策,被称之为农村资金“抽水机”。2004年邮政储蓄吸收农村存款3768.36亿元,转存于中央银行,分流了大量的农村资金,加剧了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三、农村信用社作用弱化。在商业银行逐步撤离农村金融市场之后,农信社作为农村获得资金的主渠道显得弥足珍贵。但在加快产权改革之后,农村信用社更加强调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贷款趋势加强,贷款结构亦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倾向。根据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的研究报告,我国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实际上仅覆盖了20%左右的农户,与其在农村金融上的垄断地位相差甚远。再加之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历史包袱重,以及人才和技术的匮乏等因素,都削弱了农村信用社在支持三农建设方面的能力。四、民间借贷规模的扩张。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企业的补充,若能进行合理规范,当然会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近几年我国民间借贷的迅猛发展,却从反面证明了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的稀缺性,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农村有接近50%的民间贷款利率高于正规金融中同类贷款利率的条件下,民间借贷的规模却在不断加大,使得这一点表现得更加明显。以上分析表明在我国农村金融企业商业化、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农村资金的“非农化”特征亦日益明显,正规金融机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力度和能力不断下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着金融供给型抑制的制约,农村市场上资金的供需矛盾表现得尖锐而广泛。

但如果仅从供给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必然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农村的金融需求弹性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金融供给必然能产生相应的需求,达到供需自然平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明显的资金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的不足。所谓有效需求,

在经济学中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仅有强烈的需求愿望而无相应的偿付能力,导致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也表现出需求型特征。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不足一方面表现在农村现有金融机构存在着巨大的借贷余额。银监会的调查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末,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在内的农村金融机构,存款达到11.5万亿元,而贷款余额为7800亿元。在商业化改革的背景下,假若农村存在“有利可图”的需求方,“逐利”的资金是不会大量闲置。更不会千里迢迢地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另一方面,从农户所需资金的用途来看,汇丰一清华2006年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报告对我国29个县的调查数据显示,农户贷款除45%用于补充生产与经营成本外,其余部分都用于看病、子女教育等非生产性用途,用于非生产性的资金不可能产生预期收益,这部分需求显然与金融企业的资金供给无法匹配。再者,从农村资金需求的特点来看,不论是农户还是农村企业,所需贷款往往是小额性的即时需求,这种需求既难满足正规金融的“高门槛”,往往也很难有足够高的预期收益来支付非正规金融的高成本。所以在当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有效需求不足也是导致金融抑制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从总体上判断,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双短缺”和“供求摩擦”的特征明显,这种供给型和需求型金融抑制并存且相互制约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交易环境的恶劣,金融市场难以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正因如此,只强调供给和需求中任何一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最终也难以实现金融资产供求的均衡。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农村供给型和需求型金融抑制并存的现象决定了单纯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金融抑制问题不够全面,为使金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供求均衡的角度寻找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概括来讲,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成因可以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层面来思考。

(一)农业生产低收益、高风险特征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內在原因

我国广大农村人多地少、资源匮乏,除了一些发达地区,大部分人口仍从事着传统的农业生产,生产方式还处于典型的一家一户式的小农生产阶段,这种生产模式科技含量低、自然风险高,难以成为现代金融机构的直接服务对象,这正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内在原因。一方面,这种典型的小农生产模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收益率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收益率,必然会抑制农户和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落后,我国农业生产方面,临着较大的自然风险,再加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保守的农户除了贷款购买必需的生产要素之外,不会冒险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生产;再者,农业生产的低收益、高风险,使得农户对农业生产的信心不足,抑制了农产增加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总之,农业弱质性产业的特点必将抑制农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由此所显现的需求型金融抑制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二)低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直接原因

简单来讲,金融市场就是金融产品买卖的场所,高效率的农村金融市场是提供充盈的资金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后盾。我国长期以来所实行的城乡分割、以农支工的二元经济政策,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村资金需求的满足程度。一方面,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脱节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摩擦。我国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基本上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往往具有小额资金需求的特征,再加之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因此需要相应的金融机构提供及时的小额信贷。而与此同时,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趋势加强,商业性的金融企业是以“逐利性”和“业务批发性”为其典型特征的,对利润的追求促使它们将贷款业务逐渐从以小额交易为主的农村转向收益更高的城市,这正是造成农村金融市场资金短缺与资金外流并存的原因2-。此外,农村金融市场的低效率还表现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结构和外部结构的失街上。以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为例,农信社是当前我国信贷支农的“主力军”,但其产权虚置、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严重削弱了职能的发挥。农信社的产权主体名义上是全体入股社员,但在实际运行中,其产权主体却转变为国家或集体,造成了产权虚置,严重削弱了社员所拥有的权利。再加之历史积累的呆账、坏账无法在短期内完全消化,使得当前农信社的经营举步维艰。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结构的不协调是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表现之一,而其整个体系中保险、担保等业务的发展滞后是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以农业保险为例。农业保险是提高农户抗御风险能力、拓宽融资渠道、间接保障增收的手段,但总体来看,我国农业保险却严重缺乏。据保监会统计数据,我国2005年第一季度的农业保险仅占财险收入的0.63%。第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定位模糊,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效率的提高。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本应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政策指导性作用,但它当前的业务主要限于在流通领域承担对粮棉油的农产品的收购任务,农业政策性金融有名无实。农业银行也随着商业化改革,逐步撤离农村金融市场,其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而农信社早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制,不能执行合作金融功能的同时,也无法发挥商业金融的作用,职能分工上的混乱造成了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困难。第四,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法律环境缺失、金融监管虚置、服务意识弱化等环境恶化现象更进一步制约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政府服务的缺位是导致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制度原因

麦金农和肖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研究提出,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政府的金融管制。不可否认,这一点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强硬的利率管制和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限制了农村信贷资金的供给。但面对我国典型的二元金融结构和脆弱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是简单的取消管制就能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症状。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应当清楚农村金融市场改革中不是不需要政府,而是需要一个“高质量”的政府服务来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抑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政府服务的约束,主要表现在政府服务的缺位和越位现象的大量存在,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问题。

三、推动消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制度创新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使农村金融真正地担当起服务“三农”的重任,应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位与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以期通过制度创新,即产业制度创新、金融

制度创新以及加快相应的政府改革,改善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关系,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一)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收入,培育农村金融有效需求

要改变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提高农户和农村企业的收入并着力改善他们的预期成为当务之急。第一,要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强化科技支农,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户的基本收入。第二,要打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向进城务工的农民提供一个平等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产的非农产业收入。通过农户总收入的提高,增加农户有效金融需求。第三,进一步深化农地流转机制改革,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全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既是提高农户有效需求能力的手段,也是使农户加强承贷能力、形成合理预期、提高生产性投资意愿的方式。最后,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银行贷款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既有助于扩大银行资金来源,又能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改善农产的资金需求和担保能力,并能迅速扩大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实现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良性互动,逐步解除需求型金融抑制。

(二)加快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重构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体系

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根本还在于金融整体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只有使制度供给与农村金融需求相吻合,才能有效地扩大农村金融供给。首先要适应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形成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一要进一步强化农发行政策性金融的职能。由当前单纯支持粮食流通向综合性职能转变,成为既能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又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性贷款覆盖面。向农业项目提供中长期贷款,满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二要充分发挥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资金融通功能。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贷款重点在于支持高科技农业、出口创汇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但与此同时,商业性金融机构应增强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在农村设有网点的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承担发放一定比例农业贷款的任务,并应积极开发适合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三要强化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农信社应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同时,合理吸收外部资金入股,加强约束,完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改革经营管理模式,采取股份制、合作制或股份合作制等经营方式,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以信用为基础的信贷经营机制,通过农户小额贷款和联户贷款等方式,不断增加农信社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四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我国农村地区小农经济的特点决定了以发放短期、小额贷款为主的区域性、小型化金融机构是解决当前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的最佳选择。近年银监会进一步调整和放宽了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政策,在一些省市试点运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以期为农村中的小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填补商业性金融机构向大型化发展而造成的农村资金短缺。

其次要加快创建农村保险、担保机构,完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面对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单纯依靠金融机构的系统风险管理机制和商业性保险机构无法有效规避风险,而弱小的农户更是无力承担风险,因此,应当积极推进以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农业贷款保险体系,采取国家独资或以国家投资为主、多方参股的方式筹集保险基金。同时应加快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担保体系。可由政府出资建立农村金融担保部门,直接为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业务提供担保,也可以制定利益补偿政策,引导各类商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农业担保业务。

(三)建立高质量的政府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由于我国农业高风险、低收益和弱质性特征,在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并不是无作为的,但政府亦不能过多地干预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应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职能定位于为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具体来讲,一要逐步放开农村金融市场,适当降低准入门槛,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规则和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支持金融创新的监管措施,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吸引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二要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力度,建立长效支农机制,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要对从事农业贷款和农村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提供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补偿,通过对支农机构提供相应的利益补偿提高其风险覆盖能力,并在一定期限内,继续保持减免农村金融机构营业税、所得税政策,继续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投资“三农”的积极性。四要控制农村资金外流,规定在农村设有网点的商业银行应将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用于农村,达不到比例要求的商业银行应引导其逐渐退出农村市场。五要构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农户的非生产性资金需求,提高借入人资金的预期收益率。

责任编辑 韩成军

作者:王 彬

第二篇:基于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完善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成熟,社会主体要求创新金融服务、增加资本性收益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农村居民的金融利益因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不完善而没有得到充分保障。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的表现及成因,从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保障出发,提出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农村金融专门立法,明确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供给的法定责任;从农村金融市场需求保障出发,提出要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能力,加快农村土地抵押担保制度立法,规范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活动,从而为实现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提供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保障。

关 键 词:金融发展权;农村居民;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收稿日期:2020-08-03

作者简介:廖丹(1977—),女,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金融发展权视角下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BYA191。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①[1]的统计结果表明,在政府推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下,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但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仍然突出。相对于城市居民,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有所弱化。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将公民发展权界定为全体社会成员获得各项发展的母体性权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不仅是对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合法地位的制度回应,也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在农村金融发展与法律制度构建问题上,吕志祥(2009)等人认为应明确农村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并进行专门立法,赵博(2010)专门探讨了扩大农村金融担保物的制度设计问题,甘强(2014)认为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要从农村金融组织、金融服务、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左平良(2014)则从农村金融调节法治视角分析了农村金融关系中权利与权力配置问题,王煜宇(2017)认为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进农村金融法律的深化完善。上述研究都侧重法学视角,从农村金融法律制度中某个问题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没有从农村金融供需结构上加以分析,缺少对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供需失衡法律保障的经济分析框架。

一、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基本含义及权利内涵

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是发展权[2]在特定群体中的具化。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利群体,金融发展权的核心在于谋求法律制度的终极正义。

(一)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基本含义

作为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类型,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实质上是金融经济发展背景下人与资本之间产生的特殊权利义务关系,它包含以下基本含义:第一,权利主体虽须具备农村居民身份,但该权利不仅是农村居民自我获取金融资源的个体性权利,也是对国家及其它负有义务的主体主张保障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所需金融资源的团体性权利。第二,金融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制约公民基本权利实现和发展的因素”,[3]认可和保障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就是要打破金融资源市场配置的不均衡性,保障农村居民获取金融资源的平等机会。第三,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基本义务主体是且主要是国家。国家不仅要为其在立法上“正其名”,而且要在实践中履行金融资源倾斜供给的具体义务。第四,对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确认与保障就是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所需金融服务的制度保障,以期实现农村居民发展机会与发展结果的实质正义。

(二)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权利内涵

⒈获取金融服务的权利。只有农村居民的基本金融服务得到保证,才能提高其分享国家金融发展成果的能力,这是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内在要求。一方面,通过设立公共农村金融机构,国家要向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金融服务项目,满足农业生产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向农村居民提供“定制化”的“付费”金融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融资需求。

⒉分享国家金融发展改革成果的权利。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哪怕存在时间先后、地域差距,最终追求的必然是整体经济的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共享发展理念,就是力图实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4]因而,农村居民有权利分享国家金融发展改革成果,比如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服务。

⒊请求国家金融帮扶的权利。向“弱势群体和弱势个人提供缩小与强势群体及强者间差距的机会”[5]是发展权重要的权利内涵。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已经达到15万亿。这么庞大的资金需求,只靠农村集体或农村居民自身是无法得到全面满足的,必须通过构筑农村金融供需保障體系来实现对农村集体及农村居民获得必要金融服务的帮扶。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也指出,要努力“让每一个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人口都能便捷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

二、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表现及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国家日益重视资本投入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关键性作用。因此,只有深层次挖掘农村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原因,结合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要求,才能对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农村金融多元供给机制尚不健全,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是指农村经济发展(含农户个体发展)的资金需求与所能获得的资金供给不对称,其实质仍然是资源配置问题。罗尔斯认为,所有的“社会基本善”都应该被平等的分配。[6]因此,实现农村金融供需平衡,就是要实现金融资源的“分配正义”。

我国当下农村金融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量,在金融资源供给方面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就宏观层面而言,“自上而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却不足以支撑金融支农职能的实现,这是导致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原因之一。自1979年以来,我国经历的三次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都是由政府主导的,没有充分考虑农村金融市场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个别地方政府为谋求政绩,在一些重大“涉农”融资项目上过度强调政府行政意志,损害了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经营主体地位,破坏了其商业持续性经营目标: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作为国家法定支农和专业支农的金融代表,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不容置疑,但农业发展银行仅对国家重大农业生产建设项目提供政策性融资服务,供给对象相对有限,而农业银行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较高的服务门槛以及严格的审批手续使其业务范围主要以城市为主;邮政储蓄银行“多存少贷”导致农村金融资源大量流失,反而成为增加城市金融资源储备的“贡献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中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无法支撑全部农村资金供给任务,金融支农职能客观上被淡化。就微观层面而言,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银行类金融机构“垄断”了农村金融供给,特别是中长期农业发展项目的融资,除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支持外,基本上由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因为农业生产带有较长的周期性、较高的风险性以及融通资金的规模性,一般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以及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即便“有心”但也“无力”参与;另一方面,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之间提供的金融服务内容同质性程度较高,缺乏有效竞争。目前我国银行类与非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仍然以存、贷、汇等传统金融服务为主,缺乏针对不同融资需求的“定制化”涉农金融服务,行业竞争无从谈起。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融资能力不足,消费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不同于农村金融供给结构的“自上而下”的发展轨迹,农村金融需求结构是伴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改革、“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一般由金融供给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一旦经济发展趋于成熟,金融需求就成为金融服务引导的方向。[7]同时不少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户收入水平呈正比关系,即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其金融需求总量要超过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越高的农户,其对金融的需求也大于收入低的农户(农村居民对金融的需求既包括融入资金也包括融出资金,本文所论及的农村金融需求仅指融入资金需求)。农村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新型农村融资需求主体的出现不仅使农村金融需求从以往生存性金融需求向发展性金融需求转变,而且融资需求也从单一生产环节延伸到产、供、销以及管理的各个环节,但是农村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状态。这是因为,虽然农村金融需求总量因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而逐步增加,但增加的农村金融需求总量无法促使农村金融供给量的相应增加。第一,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还贷能力没有相应增强,限制了农村居民涉农金融需求的现实转化。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融资周期一般都比较长,且农业生产盈利状况的不确定性使其承诺的收入期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缺乏足值抵押物或担保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怠于实施融资行为,所以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能实现的融资需求量低于其真实需求量。第二,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主要承担涉农融资供给保障,所以使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提高生活质量的农村消费金融需求①无法得到满足。首先,农村居民“重储蓄轻消费”的保守消费观使得农村居民更注重对未来生活的保障而不是超前消费。其次,虽然如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覆盖农村地区,但保障力度还较低,未能完全解除农村居民对未来生活保障的担忧。再次,各类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提供的消费融资产品种类单一,融资门槛较高,资金投放明显不足。

三、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实现之农村金融法律问题分析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8]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机构、满足多样化农村金融需求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仍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还存在立法上的缺失。

不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都离不开金融助农支持,虽然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供小于需的问题很突出,但农村金融供需平衡不是只靠增加金融供给就能实现的,还须充分考虑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的特殊性。

(一)农村金融多元供给主体缺乏金融供给义务的法律依据

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广义上包括所有向农村金融需求主体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既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也包括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农村资金互助社、村镇银行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因此从农村金融供给渠道上看,农村金融多元供给主体结构已经形成,但供需失衡矛盾仍然突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中的数据,201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32.7万亿元,[9]其中农村信用社占比超过三成;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的数据为,截至2018年末,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12.66万个,平均1.31个/万人;同期城市银行网点的数量达到22.86万个,平均6.72/万人。前一份数据说明农村信用合作社已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最重要支柱,其不仅面临着巨大资金压力,同时经营风险也不斷加大。这种失衡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结构并不能全面实现对农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农功能。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12月发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把落实“支农性义务”作为政府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前提,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追根溯源是因为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大部分都是商业营利性机构,效益导向的管理模式必然影响金融支农功能的实现。后一份数据说明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因逐利而压缩网点建设,农村金融供给出现了地区供需失衡问题。为此,中国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多项措施,有条件地放宽了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限制,支持、鼓励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和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有序发展。农村金融资源供给总量不足及金融供给主体支农功能的弱化,都凸显了农村金融供给法律保障的不足:一是未能打破城乡二元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农村金融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大量金融机构及其网点撤离农村,导致资金流出农村;二是各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之间发展不均衡,金融支农的权利义务不配套且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

(二)农村金融需求结构中涉农金融需求缺乏现实转化的法律保障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金融供需结构调整都是供给主导,即以通过增加金融供给总量或新增农村金融机构及其网点的方式来保障农业企业和农户的金融需求。但农村金融供给量的增加是否能够匹配农村金融需求,张林(2019)[10]等人的研究表明,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村贷款余额(农村贷款余额是农村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村非农贷款余额之和)虽然总量有所增加,但它们占金融机构总贷款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融资主体来说,农村金融需求主体主要是农村居民和农业企业;从融资目的来说,农业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是生产融资,农村居民的融资需求早期主要是初级生产融资,比如种子、化肥以及农机设备,现在则是生产和生活融资需求兼有。张红宇(2015)等人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农业企业获得的金融供给中80%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且贷款期限在3年左右,[11]这与农业企业中长期生产发展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方向不相符;而农村居民金融需求方面,除了具有同样期限短、金额小的问题外,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更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金融需求的现实转化。农村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错位,说明我国農村金融需求的现实转化还缺乏法律保障。一是现有金融法律制度中没有专门的农村金融立法来保障农村金融需求的实现;二是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抵押担保法律制度不健全,降低和减少了农村金融需求者实现融资的能力和机会;三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对涉农金融支持的弱化使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得以发展,但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立法的缺失在客观上加深了农村金融需求现实转化的难度。

四、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实现之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完善

落实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就要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和法律引导金融资源在城乡的合理配置,解决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问题。

(一)构建金融发展权法律体系

金融资源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理应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这是发展权的内在要求。农村金融体系是国家金融体系中的一部分,作为资源配置活动中的相对弱势,农村居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必须构建以宪法为核心的金融发展权法律保障体系。首先,在宪法层面上明确公民发展权,为农村居民享有金融发展权提供最高法律依据。其次,在宪法框架下制定农村金融方面的基本法,通过立法实现以下目标:一是明确其在国家法制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二是确立我国金融发展权立法的基本原则,明确农村金融供需求主体及政府在农村金融供需方面的权责,明确三者在农村金融供需结构中的不同定位;三是围绕宪法和农村金融基本法,就农村金融供需主体的组织形式、业务规则和行业监管制定专门性法律、法规。

(二)明确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供给的法定责任

深化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及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即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结构中以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为主、商业性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为辅、政策性金融机构金融供给为补充的金融供给体系,并将三者涉农金融供给的社会责任上升为法律义务。

⒈大力发展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推进农村合作金融立法,构建农村金融公平竞争机制。我国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因其成员参与的广泛性、金融服务获取的便利性而成为农村金融供给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一般立足于当地农村,能及时掌握当地农村金融供需的动态变化,为农村金融需求者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所以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的措施之一。在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滞后,只在国务院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层面上颁布了有关文件的现实条件下,建立农村金融供给法律保障体系的第一步就是尽快制定《农村合作金融法》,在坚持合作金融机构产权合作制的前提下,突破仅允许向合作社内部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业务限制①,允许多种农村合作金融形式创新,破解农村金融供给“被银行类金融机构垄断”的局面;借鉴《公司法》中的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的法人管理结构,并增加农村居民大会在法人管理中的职能。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各类合作性金融机构开展良性竞争,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供给力度,以契合新农村建设的融资需求。

⒉坚持市场导向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在追求效益的基础上兼顾服务“三农”的法定义务。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是商业营利性组织,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其在追求商业目标的同时还兼具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双重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必然带来经营的双重压力,现实中农村商业金融机构很难同时实现两个责任,加之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来源主要表现在政策上,缺乏法律强制力,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重效益轻服务“三农”的结果,对农村金融供给量不足。因此,建立农村金融供给法律保障体系的第二步就是要坚持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实现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将其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法定化,通过量化服务“三农”的考核标准并设立考核奖励办法,如经考核完成服务“三农”任务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享受下一年的政府财政补贴以及各项税收优惠,以此提高农村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量。

⒊强化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支农职能,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基础性金融资源供给充足。农村金融资源市场配置的失衡决定了政府需要通过政策性金融供给来实现农村金融供需平衡。作为国家支农金融机构,农村政策性银行应该主要承担农村金融需求中基础性、公益性的资金供给任务,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农业发展项目等;同时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适度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以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但不断扩大的营利性业务挤占了原本用于政策性供给的金融资源,同时,政府对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财政支持的不足也增加了其信贷风险,这些都使得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难以实现对农村金融供给资金缺口的补充。所以,建立农村金融供给法律保障体系的第三步就是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性银行法》,从法律层面明确政策性银行以社会效益最大化为运营目标,避免与商业性金融机构发生过度竞争,有序促进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以法律规范和约束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金融供给的保障作用。

(三)加快培育农村金融市场,构建农村金融需求保障的法律体系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完善,应以农村现实金融需求为依据进行制度创新。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对农“难放贷”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主体“贷款难”。构建农村金融需求保障法律体系,就是要实现农村金融需求者由“不能贷”到“放心贷”的制度安排。

⒈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推进农地抵押担保和农村征信制度立法,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能力。程郁(2019)在对种田大户、家庭农场和普通农户的信贷融资状况调查中发现,2016-2017年间有近63%的受访者不同程度地存在资金短缺问题,“缺乏信贷支持让农村金融需求者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和进行产业转型升级”。[12]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需求之所以难以满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有效的抵押资产,所以农村金融需求的现实转化要建立在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还贷能力上。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能力,要通过制度安排赋予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之产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以金融功能,提高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资产抵押价值和资产变现能力。2016年《農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在农地流转融资问题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立法层面允许农村金融需求者创新融资途径,但现实中如何操作还有待立法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相关配套制度之间的衔接。用农村土地抵押融资以增强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能力,首先,要完成对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的产权价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经济价值的确权,同时制定配套的农村土地产权评估与交易机制。因为如果不精准确权,就无法确定融资主体的融资资格;不准确定价,就无法实现有效融资。其次,要广泛搜集农村金融需求者的融资活动记录(包括但不限于融资规模、融资用途、资金使用情况、融资收益以及按期还贷情况等),并据此对农村金融需求者进行信用评级,好的信用评级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需求者获得融资的概率。农村地区一直是我国失信高发地区,由于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法律知识匮乏,法治意识、守信意识不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机构金融供给动力不足,同时也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者的金融需求。近年来,由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已经为1.84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13](其中绝大部分是贫困户的信用档案),这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征信制度立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仅靠中国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不足以覆盖全部农村金融需求者,在涉及金融需求者有关诚信方面的记录还存在不少空白。要实现农村金融需求者的信用数据统计工作的完整性、全面性,必须整合政府财政部门、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含农村民间金融机构)以及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融资的信用数据。

⒉推动农村民间金融机构运营立法并规范其运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者的小微融资需求。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具有融资手续简便且无需等值抵押物等特点,更易获得农村融资需求者的青睐,因此农村金融需求者在“满足信贷需求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民间渠道融资偏好”。[14]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一些原本由国家承担的开支转由私人承担(如医疗、教育等),因而基于亲缘、地缘基础产生的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农村金融需求者的小微融资需求。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结构松散、管理混乱且不受国家利率政策监管,如不加以立法规制,易产生金融风险,危害国家金融安全。所以,应在法律上明确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主体资格条件,取缔非法机构,同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体系,以保护合法民间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并引导其依法开展金融服务活动。

⒊加大政府支农财政投入,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完善农村金融需求保障法律体系。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农业企业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似之处在于农业生产回报率低,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两者的抗风险能力都不强,抑制了其真实的金融需求;差异之处在于农村居民不仅有涉农金融需求,还有消费金融需求,并且农村居民的消费金融需求直接受其收入水平的影响。收入水平高的农村居民,其金融需求(包括涉农金融和消费金融)受抑制程度相对较重;收入水平低的农村居民,其金融需求受抑制程度相对较轻。对于农业企业而言,必须加大政府对农业企业生产性融资需求的财政投入,为涉农融资需求提供必要的财政担保,适度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和还贷压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政府应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提高农村居民抗风险能力,解除农村金融需求者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村金融需求的法律保障能力。

【参考文献】

[1][9][13]中国人民银行农村金融服务研究小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EB/OL].中国人民银行,http://www.pbc.gov.cn/goutongjiaoliu/113456/113469/3892519/index.html.

[2]廖丹.论农民金融发展权:属性、内涵及国家义务[J].行政与法,2016,(4):89-95.

[3]丁瑞莲,徐婷婷.金融的社会性及其伦理诉求[J].商业研究,2010,(1):1.

[4]梁建伟.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和意义[J].广东经济,2019,(6):26-27.

[5]李长健,蒋诗媛, 陈志科. 农民发展权问题探析[J].沈阳大学学报,2009,(3):31-34.

[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3.

[7]温涛,冉光和,熊德平.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9):30-43.

[8]彭俞超.习近平金融治理思想研究[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5):102-111.

[10]张林,温涛.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困境、模式创新与政策协同——基于产业融合视角[J].財经问题研究,2019,(2):53-63.

[11]张红宇.金融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新金融评论,2015,(6):148-160.

[12]程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的政策性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19,(11):58-69.

[14]徐彰勇,杨贺.农户信贷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西部11省(区)1664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14,(3):45-56.

(责任编辑:马海龙)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 right;rural residents;rural financen

作者:廖丹

第三篇:农村金融法律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组织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初步形成了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正规金融组织体系,但法律制度对农村金融的抑制现象并没有改变。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问题比较复杂,民间金融的不规范、农村资本市场滞后、强垄断性和不足的竞争,严重阻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为加强金融的支农功能,必须放宽农村金融组织准入条件,确立民间金融组织的合法地位,完备各种农村金融组织法律,改进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管制方式。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组织;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D9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农村金融概述及其现状

1.1我国农村金融

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存在两种——正规金融组织与非正规金融组织,属于典型的二元制结构。其中,正规农村金融组织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次之,邮政储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为辅。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又称为民间金融,主要以民间借贷、高利贷、合会、合作基金、集资以及私人钱庄等形式存在。

现阶段,由于农村建设资金的短缺、正规农村金融组织越来越边缘化,这使得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逐渐成为农村建设的重要金融资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提速,农村金融需求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农村金融创新,完善和构建新的农村金融供给组织和农村金融供给方式,以破解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难题。

1.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指有关农村金融组织的地位、职能、权利和责任以及他们彼此间关系的正式安排和行为规则。目前间接金融在我国农村金融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我国农村地区从事金融活动的正规金融机构有四家,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银行逐步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供给处于大量减少的状态,而农业发展银行对农业投入的资金聚集效应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农村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局限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反民间金融活跃,一直都没能获得合法地位。由于农村金融制度缺陷,直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矛盾。

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农村金融立法严重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一直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加深,农村金融改革的逐步推行,农村金融立法的滞后问题凸显出来。当前,我国调整农村金融的法律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等基本金融法,其中并没有专门调整农村金融市场法律关系的立法。日常农村金融的法律关系调整主要还是依靠相关部门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依然处于多头管理的局面。同时,现今较为活跃并逐渐成为农村金融强心剂的农村民间金融也缺乏法律规制,这严重影响到其功效的发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金融立法加强迫在眉睫。

2.2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缺乏科学的体系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属于典型的二元制结构,由正规金融组织和非正规金融组织组成。因此,农村金融立法应当将两者都包含进来。但是现今的农村金融相关法律主要还是只调整诸如农村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组织。而民间借贷组织、民间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私人钱庄等非正规金融组织缺乏相应的法律来规制。从当前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整体来看,并没有一部对农村金融立法进行宏观和总体性规范的基本立法,大多的立法还是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的形式体现,层次较低,无法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从而导致大多数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缺乏应有的执行力和实效性。

2.3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的价值取向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从来都是一对矛盾体,过强的金融监管体制会严重影响金融创新,从而制约金融体系的效率与发展;而太过激进的金融创新,又往往会导致金融风险的提高。我国在这一方面采用的是“安全至上、国家利益优先”,实行金融抑制政策,对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严格禁止。虽然此政策在初期起到了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此政策导致的农村金融垄断与资源配置低下的问题大大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农户与农村中小企业融资成本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低下,经营效率不高,这都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及时转变农村金融政策的导向显得非常必要。

3我国农村金融法律体制的创新构想

3.1完善立法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深,国家逐渐开始放宽农村金融组织的准入条件,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对于这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我国目前还没有统一、专门的法律。这不仅不利于国家对这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监督管理,也不利于这些组织自身的经营。如果不及时进行有针对的立法,那么这些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很难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金融活动,其合法的地位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这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现阶段,我国关于农村金融体制的正式规定大多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指定并负责实施的一些规定,此外,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定的权限范围内也制定了一些临时规章。这些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显然不能替代正式法律的作用。从现有法律的修订上打开缺口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可以对《商业银行法》中的农村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门槛进行调整,适当的降低其进入市场的难度。同时,出台专门针对农村金融组织的法律,明确农村金融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架构以及功能和宗旨。对于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来明确其支农职责、扩大农村金融的市场。对于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要对其民间融资、借贷、利率以及监管方式进行统筹规定,将其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内。

3.2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制化

虽然在农村金融发展初期,诸如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发展银行等正规金融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从金融制度的发展来看,内源型的农村金融才是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农村经济真正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增长,农村金融的自我造血功能才是真正要素。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组织对整个市场的供给严重不足,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在此情况下,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即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这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政府不应当本着“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简单粗暴的限制与禁止。而应该适当的放松农村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鼓励一批正当、健康的农村金融组织进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管,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农村金融市场。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有着其天然的缺陷,而这些不足的地方,农村民间金融组织能起到一个有效的补充,从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政府应当合理的对两者进行调配,并辅以相应的法律制度,使得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

3.3完善农村金融的监督与管理

农村金融监管是政府、企业、社会共同的责任,以法律的手段引导和规范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有着很多不同点,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模式不能直接套用城市金融的监管方式。应该根据农村金融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进行创新与完善,使其符合农村金融的特殊性。首先,应当还是以银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不变;同时,各个农村金融组织内部建立完善的风险核查机构进行自查,再辅以政府审计部门的监督,三者形成一个信息共享及时反馈的有机整体。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金融组织进行科学的划分与调配,确定一个明确的监管主体,做到权责分明。对于一些地方的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可以考虑由当地合适级别的人民政府进行监管,这样不仅有利于整合分散的农村金融组织,更有利于根据各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科学的调配。

农村金融的监管模式依然还是以强化审慎经营为主,强化风险预警制度,建立农村金融市场的约束机制,完善农村金融保险制度,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减少因农村金融经营带来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陶广峰.金融创新的制度机理[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3.

[2]崔西营.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创新[D].成都:西南政法大学,2007.

[3]付振全.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8:20.

[4]刘玲玲,扬思群.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9.

[5]胡晓,赵鹏程.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法律制度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3.

作者:汪文渊

上一篇:硕士在职论文范文下一篇:司法赔偿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