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2022-04-15

【摘要】梳理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借鉴国外农村金融系统构建的成熟经验,明确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构成,深入研究现阶段省联社改革的既有模式和意向选择,厘清省联社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路径选择,从而提出省联社改革的阶段性路径为依托省政府平台组建以股权为纽带的金融控股公司。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国内农村金融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篇1:

浅谈国内农村金融发展状况

摘 要: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农村金融 发展 分析

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范畴,其中,前者包括国家对农村资金流动的引导、农村融资媒介的创新和发展等;后者指当前所进行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反思农村金融改革的文献不胜枚举,然而,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作一全景式的展示,进行系统的概括和分析的文献目前尚不多见。本文旨在对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作一个透彻的了解,以期对农村金融改革的绩效作出准确的评价。本文的工作是,依照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供的一套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进行衡量。首先从宏观层面来展示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其次进一步从微观层面来进行分析。无论在宏微层面上状况如何,农村金融发展的关键在于金融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正常的功能,因此,本文展示了农村金融体系的金融功能发挥状况。

1、金融工具的相对规模:货币化程度与金融相关率

金融结构是指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在分析金融工具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金融工具绝对规模的增长也反映了金融深化或金融发展的状况,但分析金融工具相对于经济总量的规模即相对规模则更有意义。这是因为相对规模往往体现了金融和经济的匹配状况。金融工具相对规模指标主要是货币化程度和金融相关率。由于金融发展首先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并且经济货币化是金融深化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因此,金融发展的第一个也是基础性的衡量指标应该是货币化程度。根据货币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三种职能,农村经济货币化应该表现为:在农村居民的收支形态中,货币化收支占总收支的比重状况。

货币化比率虽然是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良好指标,但也不能忽视其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较高的M2/GDP也许意味着:金融市场不发达导致信用集中于银行;银行金融工具单一,从而所创造的货币供应量较多;银行不良资产率较高且不能得到及时的冲消;当经济不景气时,公众形成悲观预期导致对货币需求的谨慎动机增强,从而货币需求增强,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在利用货币化比率或者金融相关率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时,我们要对所得出的结论持谨慎的态度。

2、金融机构状况:盈利水平、风险与抗风险能力

各种金融机构种类的增多是金融发展的一个表现,不过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基本上囿于三类: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与农业发展银行。由于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一方面反映出金融体系自身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关系到金融机构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主要关注这三类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即盈利水平、风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1)盈利水平。农村信用社以前历年亏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如指令性贷款支持乡镇企业等;二是体制改革,如农业银行和信用社脱钩时遗留给信用社的呆账、农村合作基金会并入信用社时带来的损失等;三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

(2)风险水平。考察金融机构风险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按照不良贷款“一逾两呆”的统计口径,近年来由于各地农村信用社普遍加大了贷款清收力度,促使从2005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呈递减趋势。不良贷款率的递减趋势较不良贷款余额的递减趋势更明显,这实际上表明,贷款总额的增加对不良贷款率起到了很强的稀释作用。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与其亏损的形成原因相同。

(3)抗风险能力。考察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资本充足率。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在“央行票据置换资本充足率标准”的作用下超常增长,但其稳定性受到置疑。但仅按《巴塞尔协议》或许会低估我国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这是因为该协议把国家声誉、核心存款剔除于核心资本之外,而在我国,由于存在国家对存款安全性的无限担保,故国家声誉完全可作为一种核心资本;另外,在我国,大量忠实而低成本的居民储蓄存款符合核心存款的定义,并且也一直充当着银行系统的核心资本。不过从长远来看,基于国家声誉和大量忠实而低成本的居民储蓄存款上的抗风险能力,由于银行系统道德风险的催化,最终会使得银行系统的风险水平增大。

3、金融市场结构:集中度和进入壁垒

在分析金融结构中的金融机构时,戈德史密斯(1969)指出,金融机构的市场集中程度能够反映出金融发展水平。一方面,高度垄断的金融市场牺牲了竞争的效率;另一方面,原子型的市场结构又不能带来规模经济。农村信贷市场属于极高寡占型,而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垄断一般可划分为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和市场垄断三种。农村信用社的垄断性质较为复杂,它既是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一种行政性垄断;同时,农村信用社的垄断还具有自然垄断的部分特征,它处于农村金融最基层,网点众多,这些都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垄断条件;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又是市场行为的结果,可称之为市场垄断,只不过这种市场行为与其他行业的市场垄断行为截然相反,它不是在市场竞争中击败对手而赢得的垄断,不是机构博弈后的“战利品”,而是商业银行主动撤离后的“遗弃物”。农村金融市场的集中度也与其进入壁垒直接相关。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具有四个特点:其一,农村货币化程度加深,同时,农村货币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货币化程度呈梯度分布;其二,金融机构财务状况不佳;其三,农村信贷市场已属于极高寡占型,而农村信用社处于垄断地位;其四,金融的储蓄运用的中介功能微弱,并且正规金融体系在中介功能上正逐渐被非正规金融所替代,而在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种替代更加明显。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即所谓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稳定发展及其现代化进程。解决资源配置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尤为重要。然而,根据本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所作出的分析,毫无疑问,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作者:钱静

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篇2:

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省联社改革的启示

【摘 要】梳理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借鉴国外农村金融系统构建的成熟经验,明确国内农村金融体系的主体构成,深入研究现阶段省联社改革的既有模式和意向选择,厘清省联社改革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路径选择,从而提出省联社改革的阶段性路径为依托省政府平台组建以股权为纽带的金融控股公司。这种改革路径不是省联社改革的最终模式,但却是现阶段省联社众多改革模式的努力方向和有利选择,也为各省联社的改革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省联社;改革

农村金融体系的完整和成熟关系着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大局。在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及规范环节,农村信用社又占据了绝对比重。当前,农村金融外溢效应突出和补偿机制不到位,农村金融特别是农村信用社需要整体设计和规范,明确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站位及作用,明确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为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系统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夯实基础。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出路,其改革成败直接影响到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更是农村金融体系构建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梳理国内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模式,厘请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脉络,对于现阶段省联社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国外关于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的研究较早,其中合作金融最早见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经历了150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形成了集中典型的发展模式。

(1)部分发达国家典型的三级合作金融供给体系。例如德国合作金融模式:金字塔状的基层、地区性、全国性三级管理机构,合作审计协会是监督机构;美国需求主导型发展模式:服务体系包括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府农贷机构、政策性农村金融和保险机构等,其中农村信用合作系统由联邦土地银行和合作银行、美国中央信用联社组成,行业协会负责合作银行的监管工作[1];法国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农业信贷银行、互助信贷联合银行、大众银行和法国土地信贷银行组成农村金融体系,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银行由地方农业信贷互助银行、省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法国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总行三级管理模式,农业信贷互助银行总行是其最高管理机关并监督其业务活动;日本合作依托型发展模式:农林中央金库、县信用农業协调组合联合会、综合农协三层组织架构,农协系统为合作金融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依托合作金融发放支农贷款[1],其中大藏省负责监管工作。如韩国的农协模式,韩国农协银行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从事零售银行、批发银行和投资银行等商业银行业务和共济保险业务[2],兼具公共事业机构功能。

(2)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模式。例如印度的领头银行型发展模式,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为支农金融供给主体,按照地区划分领导银行主导地区的发展开发工作,印度储备银行履行监管者的职责[2];孟加拉国的小额贷款模式,主要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发放小额贷款,通过市场化运作,帮助低收入阶层脱贫[3]。墨西哥分类对口型发展模式:国家农业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家外贸银行、全国金融公司及农业保险机构组成支农金融体系,细分农户并由对口金融机构提供支农服务[1]。

国外关于农村合作金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带有明显的国情特点,且大国和中小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农村金融结构、管理模式和风控选择差别明显。但是,各国对农村金融、合作金融的重视程度都较高,大部分研究对象的合作银行体系占据农村金融体系的主导地位[4],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作用到国家经济战略层面,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外,比较显著的特点是,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与保险制度都有紧密联系,对于农村金融风险缓释及化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国内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国内广义的农村金融体系由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形成,政府方面是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政府金融办共同履行监管职责,市场方面由证券、银行、保险等行业参与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狭义的农村金融则是剔除了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银行、邮政储蓄、村镇银行等银行实体,对农村信用社的特指。对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改革包括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农村金融改革单指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

省联社发展模式的选择应有利于整合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有利于增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管理模式改革进程中,在2003年前后出现过一次集中大讨论,有专家学者对联社主任发放问卷,调研信用社管理模式,其中75%的联社选择了省联社作为农村信用社省级层级的管理,25%的信用社选择了信用社协会、地方金融办和地方金融监管办。201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特征就是中央推动改为省政府推动,主导改革者的转变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改革方案。但是农村信用社“花钱买机制”的改革背后,忽略了地区性差异和机制的灵活性,其改革的必然结果是部分地区受益。在这次改革过程中,除北京、上海和天津成立以市为单位的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外,其他各省均采取了省联社模式。省联社模式虽然很难证明是最佳管理模式,但是经历10多年的发展后,这一模式得到了国家层面及众多省份的充分肯定,这一轮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3 省联社改革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信用社省联社管理暴露出的诸多弊端,从行业发展现状和依法监督管理的角度出发,省联社改革有着明显的现实紧迫性,省联社改革也再次提上日程。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着各省农信社省联社的改革进程。2016年提出“开展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试点,逐步淡出行政管理,强化服务职能”,2017年强调“抓紧研究制定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方案”,再到2018年“推动农村信用社省联社改革”,省联社改革放松了“一刀切”的改革指导意见。

蓝红、穆争社(2017)指出,省联社改制成金融控股公司是强化了省联社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有损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不是改革创新而是历史倒退。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的方向是将其改制為金融服务公司,实现省级政府、省联社、农村信用社互利共赢,更有利于强化省联社服务职能,推动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银监会2007年提出的省联社改革指导模式,包括组建联合银行、金融服务公司、金融持股公司和统一法人、完善省联社等5种模式。目前,各省联社改革的探索模式多是对上述5种模式中1种或2种模式进行改进、深化和提升。归纳起来,现阶段的省联社改革实行或有意向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省级农商银行模式: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地已经实施,并且实现了农商银行做强做大。四川农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已经提出了以省为单位组建升级农商银行的意向。

(2)省联社与省会农商行合并模式:宁夏黄河农商银行和陕西秦农银行已经对此模式进行了实践。

(3)联合银行模式:该模式存在两种解读,一种是基层行社身份发生转变,公司治理结构并未发展根本变化,特别适合于发展均衡的省份,改革为联合银行的成本也较低。另一种是以省级平台筹集联合银行股本金,实现资本为纽带、股权为联结的多元化股权构成新型治理关系。

(4)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该模式可以依托省联社现有平台,通过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对基层行进行控股管理,也可参考省联社与省会农商行合并成立省级农商银行再参股其他农商银行的模式进行分步实施操作。

4 对省联社改革的几点启示

(1)保持基层法人地位不动摇是对省联社改革的必然要求。省联社改革不是对管理权限和服务职能的革命,而是在肯定省联社组建以来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继续以更加有利的方式激活支农动力。管理职能完全上收,便于集中统一管理,但是也会因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金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客观上会造成经营上的“脱农”倾向,并由此带来地方经济发展的“马太效应”。这不利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也与改革的目的南辕北辙。

(2)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省联社改革的重点。省联社与基层行社的关系扭曲,权责不明的根本矛盾。这种改革方式只是完成表面的体制转变,而不能解决联合银行与基层农商银行之间关系扭曲、权责不明的根本矛盾。

(3)厘请权责边界成为省联社改革的难点。省联社代省政府履行农村信用社管理职能和承担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的权责不对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3〕14号)规定,省联社是基层行社自下而上入股组建的法人联合体,对基层法人单位行使“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联合社法人治理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2〕38号)则明确对社员行使“服务、指导、协调和行业管理”。

(4)保险制度的建立是省联社改革必然要求。从农村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看,省联社改革依然是对农村信用社保持单一的关注,对于农村保险市场和保险保障体系的通盘考虑涉及甚少。下一步省联社改革应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市场问题,应从有利于维护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体系主体地位、农村政策性金融支撑功能和农业保险体系必要补充的角度出发。

5 省联社改革的根本路径

鉴于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发展差异较大,省联社改革需要紧紧围绕优化管理和强化服务进行,优化管理是淡化行政色彩、强化服务职能的前提,强化服务是农村信用社整体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的根本保障。现阶段省联社改革“一刀切”的可能性极小,省联社改革又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所以,省联社改革将结合各省(市、区)发展水平,着力化解公司治理结构,在经济发展相对均衡的江苏、安徽、山东等中东部地区,在全面完成农商银行改制的基础上,依托省政府平台,组建以股权为纽带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省份,可以采取与一家或几家农信社合并重组为省级政府管理的大型银行,再由大型银行入股实现省域范围的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黎和贵.国外农村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及经验借鉴[J].国际金融研究,2009(1):36-41.

[2]张俊刚.境外农村金融运行特点及其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9(12):83-87.

[3]王冰.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J].理论月刊,2008(9):169-173.

[4]袁怀宇.基于国外经验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路径与对策[J].理论探讨,2017(2):84-88.

[5]蓝红,穆争社.论省联社淡出行政管理的改革方向[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7):56-61.

[责任编辑:邓进利]

作者:周海洋 李淑萍

国内农村金融论文 篇3:

国内外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摘要】从19世纪德国人莱法森①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农村信用社开始,农村金融体系在各国陆续出现,到今天发展时间已逾百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国内外农村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模式,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之路,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国外经验 业务创新

一、国外农村合作金融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相较国内来说,起步较早,发展时间长,无论是以合作制见长的荷兰农村合作银行模式,还是实行连带责任制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在本国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推广到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研究中国农村商业银行支农业务,就要首先从这些国家谈起。

(一)荷兰农村合作银行模式

荷兰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于1973年,是由当地多家农村信用社合并而成的合作模式银行。成立以来专注于农业、食品行业的金融服务,在支持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它摒弃了传统商业银行的单一股份制,采取了独具特色的合作运营模式。在组织结构方面,采用合作制的成员行和股份制的中央行相结合的合作银行模式。成员行自下而上参股中央行,按所持股份的大小行使对中央行的表决权。有非执行委员会,执行管理层和董事会负责银行的内部治理与风险管控。额外设立中央委员会,各成员行选举产生,定期就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召开会议,并提出建议与意见,对银行决策执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成员行的业务和管理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银行的客户可以作为会员加入到银行的治理中来,体现了合作制的特征。成员行建立了地方代表大会,会员联系制度和会员评价制度。通过银行客户对成员行提出改进建议的方式,提高成员行经营管理效益。荷兰农村合作银行通过中央行和成员行之间相互协调的二级管理制度,实现了统分结合、上下联动的治理体系,既调动了成员行工作积极性,又实现了规模效应,达到降低经营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的效果,值得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借鉴。

(二)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模式

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最早起源于孟加拉国。1974年,默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创立小额贷款,并经过他的多方努力,成功在1983年成立孟加拉乡村银行—格莱姆银行作为这种模式的执行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旨在向贫困家庭中的妇女发放小额贷款,帮助她们摆脱高利贷者的剥削,最终战胜贫困。它在贫困农村地区设立存贷款中心,每个中心又分为若干贷款小组,每组5人,采用“2-2-1”的放贷顺序,优先给最为贫困的农户发放贷款,同时要求组员承担连带责任,即组中有任何成员没有还款,其他成员要代其承担还款义务。这是一种通过社会压力加大贷款回收效率的方式,击溃了“穷人没有信用”这一伪命题。它要求整贷零还,分期还款,减轻了农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压力。乡村银行还推出致富经验共享,扶持高等教育,鼓励使用使用通讯技术以帮助农户摆脱贫困,它的利率大大低于高利贷者,但略高于传统银行,有效的防止了富裕者套贷。举例来说,一名该成员贷款2000塔卡,实际利率为10%,即本息合计2200塔卡,还款期为一年。他需要从第二周开始还款,每周需还42塔卡,如果同时存款8塔卡的话,根据8%的存款年利率,53周还清贷款,还可以有本息合计458塔卡存款。成功还款后,她便可以再借更大额的贷款。这种模式实行以来,创造了资金回收率100%的奇迹,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这一贷款模式已成功覆盖了孟加拉70%的贫困人口,正在帮助数以千万的农户摆脱贫困的困扰,也有助于银行自身持续发展,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全球有59个国家正在复制,其中包括欧美等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波兰等,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二、国内优秀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模式

国内农村商业银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北京农商行和上海农商行作为最早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行,分别以支农业务创新为特色,充分发挥社区零售商业银行的有利条件,各自在支农业务和经营模式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于其他农商行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一)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模式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是我国第二家成立的省级农村商业银行,成立以来,推动了北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支持“三农”经济发展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积极加强支农业务创新,推出集体资产经营权质押业务。通过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的多次沟通,探索出了农村集体资产经营质押的新模式,农工商公司和农户个人可以凭借所持有的集体资产到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进行质押,由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出面担保,有效地解决了农村集体经营组织和农户缺乏有效质押物的问题,为三农发展带来便利。此外,创新农户贷款审批量化模式,推出“新农村”建设贷款,并在河北发售“金凤凰理财”系列产品,拓展了农商行经营品种和经营范围。

(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社区零售银行模式

上海农商行由上海市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是我国成立第一家省级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它紧紧围绕上海经济金融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上海农村经济出现的新特点,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发展社区零售银行{2}模式,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上海农商行通过形成以金融便利店、小微专营网点贵宾(理财)财富中心为平台,构建了自己的社区金融服务体系;主要服务于乡村农户、社区居民和依托社区(乡镇)生存的小微企业;提出了“您下班,我营业”的服务理念;通过错时经营,延长了服务时间,支持夜间现金存取和贷款咨询服务,打造差异化经营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社区零售银行模式。为加强村镇农村金融环境建设,在上海崇明、云南昆明等全国35个地方建立了村镇银行,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社区零售银行体系。此外,在全国持续推广支农主题信用卡“鑫农卡”和家庭农场专项贷款,创新推出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模式,切实做到服务农民,支持农业,建设农村。

三、国内外优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的借鉴

综合比较上述国内外四家优秀农村商业银行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有如下方面值得借鉴:

(一)建立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制度

不论是荷兰的股份制加合作制的二级法人制度,还是荷兰的乡村银行模式,都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制度。我国农村商业目前正处于商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尤其要加强公司结构划分,明确权责关系。建立完善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并加强制约,持续完善内控机制。

(二)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主的发展重心

作为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的产物,农村商业银行需要秉承为三农服务的职责使命。无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加强业务模式创新还是上海农商行积极建设社区零售银行,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农村经济,支持农村发展。农商行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支农性”与“商业性”的矛盾冲突,不能背离服务三农的本职使命。

(三)服务地域经济,创新业务模式

农村商业银行是一种地域性金融机构,其发展需要基于地方经济实情,更好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壮大自身规模。农商行需要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小微企业信贷规模,强化资金业务管理,形成多样化发展模式,提升自身实力。

四、结语

农村商业信用体系迄今为止发展已愈100年,1个世纪风雨走来,鲜花与掌声,失败与成功并存。江苏省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向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为代表的农商行学习,汲取成功的经验,更好的发挥为三农服务的根本属性。

注释

①19世纪50年代,莱法森创立了德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即如今的莱法森合作银行,与后来舒尔茨创立的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德国中央合作银行,形成了自上而下逐级入股,从下至上上存资金,自上而下融通资金的单元金字塔模式。

②社区银行模式(community bank)起源于美国,是指资产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地区性居民和小微企业的小型商业性金融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勇.《实施内部评级法,精细管理信用风险》.《中国农村金融》,2015第12期32-33页.

[2]谷慎,岑磊和马翰墨.《国外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考察与经验借鉴—兼论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设计》.《农村经济》,2014第7期125-129页.

[3]顾列明.《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家》.《管理与财富》,2006第10期7-11页.

[4]侯福宁.《切实转变经营模式》.《中国农村金融》,2014第14期41-44页.

[5]姜丽明.《荷兰合作银行情况及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启示》.金融时报,2012.

[6]刘杜健.《农村商业银行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

作者简介:毛勇猛(1994-),男,江苏宿迁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金融学。

作者:毛勇猛

上一篇:农民农业保险论文下一篇:校本研修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