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2022-04-21

摘要: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探析冰雪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摘 要:当今学生在冬季的体育生活中主要以冰雪运动为主,而冰雪运动既能够丰富各大高校在冬季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并作为一种体育文化的活跃手段,又能够积极的促进大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状况。而当今多数情况下主要通过运用文献作为参考,通过调查和分析等方法,以详尽分析有关冰雪运动与当代大学生的冬季体育课堂生活间的关系为基础,细致深入的讨论了冰雪运动,以及冰雪运动给高校冬季的体育课程教育跟当代大学生的体育课程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和所发挥的效果,并有力说明当代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占据重要价值的为冰雪运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冬季体育课程;冰雪运动

一、引言

在相当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中,人类也在不断的在与大自然想斗争的过程中进行了许多伟大的创造。以人类文化的视角看待冰雪运动,即人类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不断地征服自然,包括其中的高山、大地、平原、水域,自然,也涵盖了坚冰以及悬崖上的皑皑白雪。而冰雪作为自然之灵,在人类严重的奇特存在,当人类在慢慢的探索出冰雪的大部分特点,并逐渐掌握,也使得冰雪能够在人类舞台上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而冰雪运动作为人们通过在冰雪上完成的身体锻炼而发展出来的文化,其产生发展对于北方城市在冬季体育课程的丰富性以及各类学生所能接收的冬季体育课程教育及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巨大作用。本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讨论冰雪运动和背后的文化底蕴对于各大高校的冬季体育课程教育以及生活方式的作用,以及冰雪运动自身所能够发挥的特殊作用,来分析当代学生在冬季体育课程中的生活跟冰雪运动之间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影响与实践性。

二、冰雪运动在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文化中的作用

1. 冰雪运动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

当代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大学校园,此时他们对于社会现象、自然规律等均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自身性格基本定型,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且对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充满了期望,这个时期的学生表现为具有广泛的兴趣,自身的坚毅品质也在逐步增强,本身的性格都有各自的特点。而当今社会所涌现的那些“非主流”则表现为叛逆、夸张、强调自我的人,则具有善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特点[1]。

冰雪运动则继承了传统的体育活动的一些模式,但也抛弃了一些程序,发挥自身特殊的灵活多变的独特条件,所产生的提运活动。正是由于冰雪运动的独特之处,注定会令那些正在青春期,对于所有事物都有所批判但仍渴望新事物的当代学生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具有良好的渗透性,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也使得他们能够引领冰雪运动。用他们的热情与活力推广冰雪活动,促进冰雪活动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

2. 冰雪运动能够令校园生活更加丰富

当代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为引领人文素质教育以及对文化进行启蒙,而大学校园的文化能够直接对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与认知力进行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而冰雪运动本身恰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能够在大学的校园中进行普及,能够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精神,以及人文环境产生影响[2]。所以,当代北方高校应当善于利用自身条件即冰雪文化资源,来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落实。

3. 冰雪运动能够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代大学生由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并且学习生活又有些简单枯燥,如果自身调节的能力又较弱,则会令神经出于高度绷紧的状态,在这种状况中学生的身体机能也会逐步下降,致使自身的免疫能力薄弱,各类疾病则会纷至沓来,所以在高校学习生活期间对于如何才能使自身健康发展,提出了一定要求,而这也给冰雪运动在校园推广带来可能,并且对于健康生活的形成创设一定的可能。在冷冽的冬季,对于能够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加肌肤温度的冰雪运动,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能够更好的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进而增加了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并能提升自我对于抵抗寒冷的生理功能,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同时也提升了自我的运动能力,也能够对于心肺功能的调节、改善器官功能方面具有较强益处。此外,冰雪运动可以随着人体在运动的过程中有效的缓解诸如焦虑、紧张等等的负面心理状态,进而降低心理紧张度,使得激烈的情绪恢复平静,进而达到消除淤积于心的失意和压抑情绪。

4.当今高校体育课程关注热点是冰雪运动

作为学校教育组成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通过体育目标的达成来推动全体教育目标的达成。在我国高校的体育课程目的与我国时政、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一致要求,也与教育行业息息相关,因此能够培养出具有竞争、合作、创新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育素养等诸多方面,促使学生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达到身心健康,并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冰雪运动作为一个对于锻炼自身、保持自我健康发展、并能够很好的促进身心愉悦三者有机统一的运动,其注重创造性以及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兼具娱乐、新颖的特性,能够很大的弥补当今高校体育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三、结束语

冰雪运动是当今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出当代学生对于冰雪运动的兴趣,做到了促进当代学生的个性发展,并能培养当代学生对于创新的意识,增进了当代学生自我健康,提高了当代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力。一方面,冬季体育课程以冰雪运动为内容为主,有其特殊的教学方式,能够增加培养大学生冰雪运动方面的兴趣,并使大学生掌握冰雪运动的技能,从而培养当代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另一方面,将以休闲与健身为一体的冰雪运动作为大学生业余生活中最佳的闲暇体育实践方式,既能够使当代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其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又能够符合当代学生一种善变求新的心理特点,满足现代人对于高质量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追求。故而高校的管理者需要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状况,对当代学生的冰雪运动课程和校园文化的活动增加管理,给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及时满足当代学生对于运动与文化的需求,从而令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取得更加朝气蓬勃的发展,也能够令高校生活更加活泼丰富。(作者单位:1.东并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韩喆,王璟.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热点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05):177-179.

[2] 刘滨.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建设[J].冰雪运动,2011,33(03):80-83.

作者:卢卓 杨旭

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2:

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摘要: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补充,是高校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对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发展冬季体育俱乐部具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和有助于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顺利过渡等对校园体育文化多方面的促进作用;提出建立健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俱乐部场地设施;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等发展策略,为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体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校园体育文化;影响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的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大学生群体,出于自我完善的需要,自由选择冬季体育活动项目而结成的具有社团性质的体育团队,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1-2]。高校体育俱乐部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快乐体育”以及“多样化体育”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北方高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冬季体育锻炼的资源和优势,学生们们在冬季里根据各自的爱好和兴趣,组建成各种冬季体育俱乐部,适应了时代的发展,丰富了冬季校园精神文化生活,更正要的是锻炼了身体,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个性发展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独立自主、有创造精神的人,因此必须尊重和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3]。冬季体育俱乐部成为学生自我个性的展示平台,是冬季校园体育文化的源动力,为北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而当前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缺乏实践经验,如何更好地发展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成为北方高校师生们关注的热点。

高校管理者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加强引导和管理,为大学生参与活动创造条件,满足大学生的运动与文化需求。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4]。深入探讨和研究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管理机制等问题,使得北方高校冬季体育俱乐部得以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北方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积极效应。

2俱乐部制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促进

2.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们通过参加冬季体育俱乐部,进一步了解了冬季体育运动的相关知识,对冬季体育运动的规则和其所倡导的体育文化进行了深入涉猎,不仅提高了自身的运动能力,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对冬季体育运动的欣赏水平。掌握人体健康的自我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全面了解冬季体育锻炼对人体功能的促进、改善和提高等作用。学生们在俱乐部里,学会了自己爱好的冬季体育运动机能,养成了冬季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了学生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并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冬季体育俱乐部的活动,学生们建立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缓解了来自学习、生活和面临就业的心理压力[5],使得紧张的情绪得以舒缓和释放,将注意力转移到冬季体育锻炼之中,改变以往大学生业余生活多以上网、喝酒、睡懒觉等为主的不良生活方式。由体育实践经验方面的体验升华到精神文化的体验和感悟,使大学生通过参加冬季休闲运动,欣赏冰雪运动项目的比赛和表演, 冰雪运动环境和自然风光, 冰雪运动文化的展示,更加感受到冰雪运动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冰雪运动给人的美感[6]。此外,通过冬季体育活动的参加,学生们会从中感悟到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坚持,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的深刻道理,磨练了学生们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们体验到成功还有失败,利于学生们抗挫折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7],从而建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敢于竞争、勇于创新,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2营造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

北方高校的冬季体育课程比较单一[8],大多数学生处于“猫冬”的状态,如果学生们能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课余时间里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冬季体育俱乐部的锻炼之中,会给冬季的校园平添一份生机,带动了校园体育锻炼热潮,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形成了一种精神文化氛围。

各类冬季体育俱乐部,学生们从组建、管理到亲自去参与其中,都是一个极好的体验过程。学生们既是规则、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他们在角色的转换中,体验着“领导”和“会员”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们更具主人翁的精神,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俱乐部的活动之中,会使得学生们把更多的课余时间投入到体育锻炼之中。

与此同时,一些无益于学生们的课外活动会相应地失去市场,从而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充实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活跃了冬季校园文化气氛,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使得学生的身心健康地全面发展。

2.3有助于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顺利过渡

学生们在冬季体育俱乐部的参与中,会经历到集体中相互的合作和配合。学生们在俱乐部中通过彼此间的协同配合,而达到一种互敬、互爱的生活和工作理念,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对于一个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相当宝贵的经验财富。

人们在参加冬季休闲体育运动时,不论贫富尊卑,遵守同一个游戏规则,同场竞技,体会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观念,形成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9]。每一个冬季体育俱乐部都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学生们会遵行规章制度来参与活动,这无形中会培养学生们的规则意识,对于将来在社会中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将大有裨益。

高校教育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学习阶段,体育俱乐部制是学校体育的重要补充,它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进程[10-12],在规范学生行为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学生顺利步入社会铺设坚实路基。在活动中,学生必须学会发挥团队的作用,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学会如何对待合作与竞争等等,从而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13]。总之,冬季体育俱乐部制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群体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

3俱乐部的发展策略

3.1建立健全俱乐部的规章制度,完善组织机构

高校冰雪体育俱乐部由于是学生在业余时间里组织起来的社团性质的体育组织,存在俱乐部内部管理和规章制度的制定等方面不够完善的现象。建立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场深刻的改革,它与科学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管理必须转换观念,建立法制意识,形成一套符合体育教育改革要求的管理制度。包括科学的组织制度,即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组织机构,通过规范的组织制度,使俱乐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与监督机构之间职责明确,规范教练员和会员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完整的管理制度,即俱乐部的章程、训练、制度、竞赛体制、竞赛规则、裁判法、财务会计制度等都达到规范科学的要求,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规范体系[14]。因此,高校的相关部门和领导应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之上,协同俱乐部工作人员制定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俱乐部内部的机构设置,选举各机构负责人,使他们各司其职,实行明确的分工责任制,共同管理、经营好俱乐部的正常运营工作。

北方高校冰雪体育俱乐部应以能否保障冰雪体育训练和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主要依据,因此俱乐部的负责人应不断总结经验,依据参加训练和活动的人员情况和需求具体安排冰雪体育活动的师资和场地等问题,要将俱乐部内部结构细化到冰雪体育训练部和冰雪体育活动部,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真正发挥冰雪体育俱乐部的健身职能。

3.2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俱乐部场地设施

由于北方高校冰雪体育俱乐部的自身特点,决定着俱乐部存在着资金不足的现象,导致俱乐部的训练和活动的场地设施简陋,不能满足俱乐部全体学员的需求。因此,俱乐部管理层应与校方进行沟通,争取从资金和场地等方面得到学校更大力度的支持。此外,还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资金筹措方式,如适当收取俱乐部会员的会费、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以及联系企业进行赛事的赞助等方式,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俱乐部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俱乐部的社会知名度,大力宣传俱乐部,有利于俱乐部的蓬勃发展,为逐步走向市场奠定基础。重视场地设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加强资源共享,拓展多元渠道以解决高校冰雪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15]。需要注意的是,多方筹措资金的同时,要制定好俱乐部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收支,利于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大重视程度,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俱乐部的正常运行应力争得到学校及社会的更多支持,学校除了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场地器材大力支持、活动经费酌情分配,还要合理配备高素质教师队伍[16]。首先校方应高度重视俱乐部教师授课的态度和质量,要求教师在思想上保持与正常体育课一样严谨的态度,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节俱乐部内的训练课程。

学校应制定相关规定,如采取将俱乐部内的授课算作教师课时量的完成等手段,来激励教师对俱乐部授课的积极性。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进行深造,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鼓励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不断改革和拓宽俱乐部运营新思路,不断探索课余体育活动的新模式。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自主选择授课教师,可以鞭策体育教师不断充实自我,提高更新知识的紧迫感,从而有效保障俱乐部的健康有序发展。

4结语

北方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的重要补充,是课内外一化的组织形式,是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体育文化的平台和载体,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营造校园冬季体育文化氛围,有助于学生完成学校与社会的顺利过渡。

要保证北方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从规章制度、资金和师资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优化冰雪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需求,丰富北方高校冬季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保证高校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林子.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5,(3):61-62.

[2] 贾继红.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29-31.

[3] 张桂新,王淑华,王晓林,等.高校滑冰课隐性特征及功能[J].冰雪运动,2013,35(1):76-78.

[4] 李尚滨, 王沂,王淑华.运动的校园文化内涵及其对大学生冬季体育生活的影响[J].冰雪运动,2009,31(5):78-81.

[5] 阎莉沙, 孙宏伟. 论冰雪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J]. 冰雪运动, 2007,29( 3):54-56.

[6] 李福祥, 李兆元, 于兴洲. 黑龙江省高校冬季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研究[J]. 冰雪运动, 2008, 30(2):69-72.

[7] 王淑华,雷霆,任玉梅.高校速滑课教学中学生竞争意识 的培养[J].冰雪运动,2008,30(4):84-86.

[8] 孙宏伟.高校冰雪体育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J].冰雪运动,2007,29(2):68-69,86.

[9] 张桂新,王淑华.冬季休闲体育对北方人民幸福指数的提升[J].冰雪运动,2012,34(4):52-54.

[10] 郑德志,王淑华.冬季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促进[J].冰雪运动,2011,33(5):57-59.

[11] 王淑华,张桂新. 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2,34(2):69-71.

[12] 李忠堂. 我国冰雪运动社会化功能分析[J].冰雪运动,2007, 29(3): 90-92.

[13] 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6:(1):10-13.

[14] 汪英.高校体育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 20(10):59-62.

[15] 熊米娜,曹琪.关于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发展对策的研究[J].运动,2010(6):149-151.

[16] 姚强华.浅谈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与发展[J].大家,2012(14):9-10.

责任编辑:张赢

作者:祖晓牧

高校冰雪体育文化建设论文 篇3: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探析

摘 要 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特征及其功能作用进行探究。以学校和学生的互动与影响作用为出发点,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困惑进行探究,并且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 校园体育文化 探析

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校园体育文化是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养成自我锻炼良好习惯以及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此外,校园体育文化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学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性文化,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其中并且以体育活动为主体的文化类型;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文化一样,具有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的界定。广义上来说,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被限定于高校之中,主要参与者为教师和学生,教师通过组织和开展各项体育活动来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如通过开展全校性的体育赛事来达到锻炼学生身体以及提升学生体育素养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创造出来的物质层面(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和精神层面(体育精神、学生心理素质)的东西都属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而从狭义上来说,它专指精神方面的内容。

二、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作用

育人功能,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体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凝聚功能,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凝聚能力。娱乐功能,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调节情绪、释放激情、缓解压力,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达到放松自我、愉悦身心的状态是体育的魅力之所在。

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困惑

(一)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不断下滑

每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不断的修订和更新,大学生身体素质不断的下滑却依然是一个无需掩盖的事实。可笑的是,一些高校虚报和编造大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上级主管部门依旧在“相信”,所以大体侧的数据值得我们质疑! 作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参与的主力军,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连年下降无疑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

(二)校园体育文化经费投入的匮乏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之对比的高校薄弱体育经济基础,导致相互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很多高校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加上一些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对体育经费投入的匮乏,造成学校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学生获得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减少以及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可能性下降,并使得高校体育经济基础与顶层设计渐行渐远。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意识缺乏

由于学生中小学面临着应试教育、特长功利等多重压力,所以中小学阶段思想上根本没有形成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以及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应试教育对体育形成的负面影响延续到了大学阶段,导致大学期间学生们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不积极,甚至有很多同学认为体育就是娱乐消遣、休闲玩耍,不觉得体育也是一种文化。现阶段,很多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注重于搞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努力的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外在的学习环境,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的正确引导,没有着力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主动参与意识。

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策

(一)校园赛事的助推

通过组织一些校园精品赛事能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赛事能够吸引大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并且影响校园体育文化的形成。在这一系列赛事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的赛事进行培育,比如学校运动会以及学校的篮球、足球、体育舞蹈、健美操等的比赛、体育达人赛等等。根据各个不同高校存在的体育项目的优势,将赛事活动做大、做优、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符号以此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此同时,比赛过程中安排学校领导积极出席,将赛事组织的合理有序,对赛事的物资和精神奖励等方面加以促进,将学校精品赛事的“精品”内涵充分展现,使其成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利助推器。当然,校园赛事的充分展现并非一日之功,这就需要高校做好长期开展的规划,并做到延续性的连贯,切莫一时兴起。

(二)舆论宣传的推广

高校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时,应充分发挥媒体与舆论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和推广校园体育文化,发挥舆论媒体的作用与优势,使老师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以全面认识。可以借助广播、网络、电视、报纸等工具来普及体育知识,对从事体育锻炼与参与健身的益处加以详细介绍,宣传和报道热门的国内外体育赛事等。高校举办的学生体育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营造出和谐的体育氛围,确保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体育文化的形式多样

学校俱乐部和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主要载体,它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体育文化需求而设立的。各高校应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符合本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特色的“本土化”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如沿海地区高校可创设与水上体育项目有关的社团或俱乐部,东北地区高校可发展与冰雪类体育项目相关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等,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钟智明.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7(4):101-102.

[2] 郭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功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52-153.

[3] 张龙.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功能与建设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122-123.

[4] 朱德有,等.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策略[J].科教创新导刊.2017(2):184-186.

[5] 鄭继超,等.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困境与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6(2):51-53.

[6] 王传友.网络时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24(3):105-106.

作者:肖力

上一篇: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论文下一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质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