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为了解当下农村家长在小学素质教育方面的认知状况,我们对农村“青年家长”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了推广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意见。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小学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素质教育的策略

【摘要】 素质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判断、创新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面对任何挫折时都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教会学生更多生存的技能。在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们要端正素质教育的思想,领会素质教育的深意,避免素质教育走入形式主义,在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优化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倡导个性化教育。

【关键词】 小学 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 发展

我国素质教育的提出,旨在改善“以考试为中心,以成绩为标准”的教育现状,根据资料显示:5-12岁是塑造人思维和心理品格的黄金时期,对人的各方面影响最为关键。因此,如果在小学阶段能够贯彻和执行素质教育,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生长的需要,素质教育已经为促进小学生能力和思维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在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已经有三十多年,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教育教学面貌有了很大改变。自古以来,素质教育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就将人的品德、修养、爱好等能力作为教育的重要方面。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判断、创新等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面对任何挫折时都能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教会学生更多生存的技能。可以说,素质教育应该存在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推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应该作为一种实际行动贯穿到教育当中。

二、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问题

小学阶段是我国素质教育工程的基础阶段,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收效,但依然有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具体的讲,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小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的初衷是美好的,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或歪曲,素质教育被片面的认为是涂画、跑跳、演出等内容,没有认识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能力发展的重要性,过于重视形式而忽视内容,导致小学素质教育要么浅尝辄止,要么空穴来风,素质教育的效果也没有落实到实处。其次,素质教育自实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内都处于摸索的阶段,在为小学生课业“减负”的过程中,又在担心对小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够,生怕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因此,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十分复杂,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之外,一些口语交际、书法、本土课程等都出现在素质教育的行列之内,正所谓过犹不及,名目繁多的课程设置给学生造成了新的课业负担,并不能真正锻炼他们的各项能力。最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素质教育容易忽视的环节。素质教育强调整体上的进步与均衡,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教育,千篇一律的要求和模式化的教学,抹杀了学生的个性与潜力,导致素质教育的失衡。

三、促进小学素质教育的策略

促进小学素质教育得完善,不仅是教育的责任,更是改善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一是要避免素质教育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端正素质教育的思想,领会素质教育的深意,是避免素质教育走入形式主义的前提,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对“全面”二字的认识应到位,除了要确保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收获之外,身心健康才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所以,摒弃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为素质教育多补充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是增强小学素质教育活力的重点所在。二是要优化小学阶段的课程设置。面对小学阶段的课程的陈旧与繁琐,需要在学校教育特色的基础上,通过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调整,为素质教育寻求更合适的补充。比如,以选修或活动课的形式,将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课程加入到课程体系当中,既能起到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又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三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不是应试的工具,不是束缚学生前进和自由的绳索,应该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真正取得素质教育的成功。因此,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求真”的一个要点,学生在各自的兴趣、爱好上有所发展的侧重,才能体现素质教育多元化的教育理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经为教书育人注入了全新的动力,使得小学阶段的教育变得更加绘声绘色,极大的改变了小学生的精神面貌。尽管如此,素质教育的发展依然有很多现实的问题需要面对,这就要求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将更多新的教育方法融入到素质教育当中,将素质教质教育落实到学生能力发展的实处,使他们成为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

参 考 文 献

[1]张玉清.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管理[J].吉林教育.2015(22)

[2]王雷.浅析小学素质教育推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0)

[3]潘旭,张勇.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善教育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

作者:孔翠翠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2:

渭南地区农村“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

摘 要 为了解当下农村家长在小学素质教育方面的认知状况,我们对农村“青年家长”在素质教育方面的认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了推广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农村地区 青年家长

小学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 2010 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乡村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50.32%。因此,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

渭南是一个教育大市,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所,专科高职院校2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普通高中77所,职业学校73所,小学1362所,初中313所,幼儿园575所,特殊教育学校6所。全市各类学校在校学生89.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15.8万人,小学在校生34.3万人,初中在校生23.2万人,职业学校在校生7.4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5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23人。

当今教育背景下,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主要有这几种研究方向及认知: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教师是素质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素质教育的落实程度息息相关;教师在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要注重身教。二是从家庭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父母在日常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但是留守儿童由于隔辈家长的溺爱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容易养成不良的思想和性格。三是从学校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良好的教学设备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资金的投入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部分学校还存在着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反思,去除应试教育的思想模式等等。关于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中,针对学生家长认知的研究较少,对于渭南地区小学素质教育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为题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当下教育发展状况的了解分析,我们认为在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今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同阶段教育教学对于义务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二是城镇和农村教育发展程度对于素质教育普及限制,三是教师和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差异。

针对以上素质教育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决定面向农村地区针对青年家长(即小学阶段学生家长)进行一次关于素质教育的认知情况调查并进行研究分析。

1.调查概况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代表性,研究小组在渭南市范围内选定五所农村小学作为调查点进行调查走访,同时针对渭南青年家长展开了关于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问卷调查。获取问卷500份,剔除无效问卷20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2.数据统计

3.结果汇总

通过问卷和实地调查发现,调查小组总结出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认知如下:

第一,就农村青年家长对于素质教育的了解程度而言,只有13.3%的人了解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还有23.3%的人对素质教育完全不了解。

第二,就农村小学老师的教育水平认知而言,43.1%的青年家长对教师不甚满意,认为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

第三,45.8%的青年家长认为,子女不听话的时候就应该惩罚,打骂后子女才会知错就改,同时有21.7%的青年家长认为应该请求学校老师帮助教育。只有7.3%的青年家长会采取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处理。

第四,在对学校好坏的评价上,有 42.3%的青年家长表示学校的升学率是决定学校好坏的关键因素。在针对当前小学教育模式方面,35%的家长认为当前的教育是以学生成绩为主,家长更愿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不过分注重成绩,全面培养,注重个性发展的教育模式。在访谈过程中也有很多家长明确表示,农村素质教育还需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二、成因分析

通过深入访谈,认为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农民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有:依赖教师的同时缺乏与教师的沟通;缺乏家庭素质教育意识和相关方面知识;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不够全面;农村教师教育水平不达标。

第一,针对依赖教师的同时缺乏与教师沟通的问题,在对渭南地区青年家长走访中发现,很多学生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仅仅停留在每学期末的家长会上,沟通渠道较为局限,无法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动态及教育情况。这种长期与教师缺乏沟通的问题,使得学生教育未能及时、全面进行。

第二,针对轻视家庭教育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青年家长普遍认为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就算完成教育的义务。同时大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对于孩子品格的培养和素质的教育。这说明渭南农村地区家庭教育缺失的现象严重,而对家庭教育的不了解和不重视是家庭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

第三,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的问题,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农村青年家长了解素质教育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表现出知道素质教育是优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但优越在哪儿却说不清楚。还有少部分青年家长认为,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广虽然将孩子从应试学习中解放了出来,可相比于应试教育,孩子学习目标过于分散,从而导致孩子无法集中精力进行主要科目知识的学习,所学到的知识也变少了。

第四,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笔者在对农村小学实地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小学都配有班级必需的多媒体、民族乐器、体育器材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且各个年级排课情况也比较合理。但教学设备使用次数较少,教师力量薄弱,队伍老年化现象十分严重。

正因为这些现状,使得在大多数青年家长眼中,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方式,从而对小学素质教育问题产生诸多误解。

三、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关于渭南农村地区青年农民对小学素质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及其形成原因,调查小组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提出以下几项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于农村地区青年家长教育意识的引导

青年家长应该作为孩子教育的参与者,与学校、教师和社会共同完成在生活中对于孩子的思想教育,及时与学校教师进行沟通,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培养孩子探索学习的思维模式,提高孩子对于外界知识的吸收和转化能力。

(二)促进社会对农村素质教育的关注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宣传素质教育,提高农村青年家长对小学素质教育的正确认识,通过报纸、杂志等手段解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农村教师培训的方式,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政府可以定期组织人员进入农村家庭进行实地考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扫清障碍,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氛围。

(三)建立家长与学校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

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家长会或打电话的方式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沟通,让家长了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尽力消除家长对学校的依赖和误解。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给学生布置与家长共同参与的作业,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使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四、总结

教育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国家的根基。在广袤的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施行是实现全民高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因而,只有我们从根本上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全民素质文化的大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才.对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12(12):77-95.

[2]宋玉华.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推进[J].学园,2013,(34):79.

[3]董艳.小学素质教育面面观[J].科教导刊,2010,(4):66-67.

作者:管魁号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 篇3:

浅谈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不断革新,公众对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的提升。舞蹈教学课堂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在培养中小学生的艺术情操的同时,锻炼中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研究,将舞蹈教育理念全面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进程中,可以进一步实现中小学综合素质的全方面提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素质教育;舞蹈教学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逐步革新,人们意识到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在应用霍城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确了“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性。当下的中小学生由于课业压力较大,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也不尽人意。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明确舞蹈教学的开展,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实现科学的舞蹈教育教学方式与中小学教学课堂开展进程的有效结合,可与为中小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奠定稳定的基础和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一、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在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中小学生开设舞蹈教育教学课堂,首先应当明确舞蹈教育工作的开展的重要性。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理念中,我国的中小学生只有“智”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而普遍综合素质差强人意。进行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在中小学教学课堂开展进程中的全方面用,开设舞蹈教学课堂,可以实现中小学生的“美”、“体”甚至是“德”的有效培养,进而促使我国的中小学生全方面发展。中小学生是我国的未来和希望,舞蹈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可以使得我国的中小学生更加全面的成长,成为社会整体发展所需的综合性人才,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国家、社会高速发展,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理想的发展前景。

二、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的开展方法研究

针对于我国当下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我国中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所需,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的开展方法研究,主要可以将研究内容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实现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全面培养

舞蹈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引导中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使得中小学生摆脱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的“低级趣味”的影响,根据自身的审美特点,形成自身的审美能力,并且为自身的高雅的情操的形成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例如舞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独舞时,可以为学生提供古典音乐以及经典的、健康的音乐,让学生们进行舞蹈背景音乐的自行选择,如此以来,既满足了不同的中小学生的不同审美需求,也使得中小学生的良好的审美方向的形成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更加优美的体态和良好的气质

中小学生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性时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直接影响了中小学生的体态和气质的形成。当下体重过重的中小学生比比皆是,同时很多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其气质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和培养。进行舞蹈教学课堂的全面开设,以健康的方式进行引导中小学生进行锻炼,重塑体态,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无疑对于中小学生的良好成长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例如舞蹈教师可以引导中小学生定期的进行拉伸运动,不仅可以使得中小学生学习疲勞得到有效的缓解,与此同时,筋脉的舒张也可以使得中小学生更加健康的、良好成长。中小学生的舞蹈姿势的学习,也可以使得中小学生“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气质。

(三)激发中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教师在进行“霹雳舞”这一集体舞蹈的编排时,可以要求中小学生先进行“霹雳”的形态的模拟和想象,进而讲这些动作应用于舞蹈内容中,不仅提升了中小学生的舞蹈课堂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中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

(四)培养中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集体舞的完成,需要每个参与舞蹈的中小学生相互合作完成,这便可以有效的培养中小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为中小学生在不就的将来良好的步入社会,奠定了稳定的能力基础。

例如舞蹈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集体舞的过程中,可以先要求中小学生自行沟通交流,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和能力,进行舞蹈动作和舞蹈位置的协商,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集体舞蹈。如此以来,集体舞蹈的完成,不仅可以锻炼中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同时也使得中小学生在完成舞蹈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

舞蹈教学课堂,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的有效开设,可以引导中小学生对于“美”有一个更加清楚的、全面的认知。与此同时,舞蹈课堂的开设,也使得中小学生在感受艺术的魅力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情操。舞蹈动作的编排,可以实现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有效激发,而集体舞的训练,则可以提升中小学生之间的默契程度,使得中小学生掌握与他人分工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的能力。因此通过分析可知,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关键性作用。

三、结束语

“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在进行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所共同认可的理念。进行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的思考。在明确舞蹈教学工作在中小学素质教育教学工作开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后,进行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舞蹈教育的开展方法的全方面探索,将科学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与中小学舞蹈课堂的开设步骤相结合,可以实现我国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丽娟.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小学舞蹈教育[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3):114-115.

[2]于彬.舞蹈教育在提高中小学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3,32(21):284-285.

[3]龚倩.中小学舞蹈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4]康俊芳.中小学舞蹈教育中实施德育渗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苏敏(1985.06—),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湖南临湘;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舞蹈教学。

作者:苏敏

上一篇:西方文化哲学论文下一篇:临床护理纠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