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系统管理探究论文

2022-04-19

弱电系统管理探究论文 篇1:

新时期全面推进线损精益化管理探究

摘要:本文以对电网的管理制度研究出发,针对当前存在的制度问题以及设备技术进行探究,针对目前电力营销线损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新时期全面进行精细化管理进行优化探究。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需求;线损精益化管理;探究

当前对于配电网来说,用户的供电需要以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下进行。而在对用电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电网的供电形式也在逐渐地改变。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对于配电网的管理需要越来越精细化,在线损,供电能力的方面都有着更高的水平要求。因此,本文针对线损的精细化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一、线损原理

配电站的导线在进行电的输送时,由于导线本身的原因会产生阻碍电流运输的因素。因此,在进行电力的传送过程中会有部分的能量损耗,这也是由于电阻产生的热量损耗【1】。而到目前为止,对于线损的问题一直是当今我国非常注意的问题。线路的损耗关乎着对能源的利用率,因此在传输电力过程时,需要保持电能的输送质量。尤其在远距离的输送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体的效益,避免造成过多的线损损失,进行精细化管理就额外重要。

二、影响因素

(一)在技术方面

针对技术方面来说,由于线路中电流的大小影响着线损率。每一条输送线路上都有一个电流的控制范围,在运行过程中,电流若是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输送,那么对于电路的损耗会更低【2】。在配电网中,电压对于线损的影响也关乎着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在进行电路的输送时,电流越大所造成的线损越大,这种比例是成正比的。因此在配电网进行电路输送的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的反比关系。因此在进行电压的控制时,提高输电电压,可以有效地减轻线路的损耗。但是在实际的运送过程中,由于除了线损,还有铁损。铁损也会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升高,因此在进行线损的合理调整时,也需要考虑到铁损。在进行调整电压的过程中,使得线损,铁损控制占据总系统损耗的一定比例时,高电压既可以降低线损,也不会对铁损造成更多的影响。

除了进行基本的技术更新问题之外,专业技术也需要对电网的结构以及新技术進行优化融合。在当前,技术人员的素质与新发展的电力技术之间仍有距离。在进行网络结构的设计时,技术人员如果没有进行全局的考虑,缺乏精细化的设计,会导致设计方案的不合理,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电力管理制度的缺失

电力的发展需要进行制度的完善。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制度不够完善,管理环节较弱,都会导致电力营销线损的发生。用电方面来说,如果相应的体系不够完善,那么很容易造成营销线损,电力的营销线损也会逐渐地深入到电力的稳定发展状态中【3】。除此之外,如果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规定得不够严格,出现短路,漏电等现象的发生,也会对整体的精细化管理造成一定的阻碍,甚至影响国家的实际利益。

(三)输电设备的功能问题

在配电网系统中,输电设备在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占比。但随着电力的发展,由于设备本身的一些功能缺陷,也会造成电力营销线损。在进行长距离的电力输送过程中,设备的性能问题或者出现故障等都会造成营销线损。例如在输电过程中的线路损坏,路线路漏电等现象会增加整体的资源损耗。在输送电力时,涉及到的设备也有很多,例如变压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使用后都会受到磨损,导致功能的退化,因此会降低整体的配电网效率,出现营销线损。除此之外,如果在整体的系统管理中,对于用户系统不能及时地进行信息更新以及判定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也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资源损耗。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对电力营销的管理力度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电力营销的管理力度。针对系统中的台账以及流程进行分工,加强彼此的联系,使信息有效地进行共享。在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于台账的管理进行合理地控制。

(二)加强检查与计量

对于线损来说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因此在进行设备的调查时,需要针对加强检查与计量的方向为主。发现线损时需要在第一时间内明确原因,并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也需要加大对设备的管理力度,对整体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有效地进行监控。在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时,需要规避因为设备的自身原因造成的电路营销线损。

(三)优化配电网系统结构

在系统过程中,优化配电网系统结构是目前进行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配电网的结构来说,合理的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而在对其进行结构的优化时,需要注意对供电半径的控制,使得中心位置以及供电半径有合理的位置设计,进而有效地实现降低线损。除此之外,在进行线损的统计时,也需要针对配电网的结构进行线路的更换,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进行变压器的装置选择时,也需要考虑到系统能承载的负荷,寻找有效延长变压器装置的结构。

(四)完善电力管理制度

电力营销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也在于对完善电力管理制度【4】。在落实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只有保证制度没有问题,才可以进行有效的线损控制。在进行制度的完善过程中,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位,进行线损的高效处理。除此之外,也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精细化制度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使得上下级可以有效沟通。进行等级的划分,为精细化的管理决策提供更多的依据。

(五)实现电力技术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信息技术被开发出来应用到经营管理工作中【5】。在电力营销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中,通过多元化的管理以及科学的制度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线损。而对于新技术来说,是当前推动电力发展的有效技术。在目前电力需求不断扩大的前提下,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进行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融合,解决当前的系统阻碍,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六)完善用户信息

进行电能的供应时也需要考虑到用户的问题。对用户系统进行更新与管理,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前精细化管理的压力。由于用户信息所涉及的数据量非常庞大,在对其进行变更与更新时的工作难度高,出现一些信息无法及时的得到反馈,从而影响工作人员进行判断,导致线损的发生。

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对用户信息的有效落实。在信息发生变化时进行及时的变更,有效地为精细化管理作出回馈。使得用户的信息可以在变更后传递到数据终端,进行跟进,保证数据库的信息更新。只有明确客户信息,才可以有效地进行电力的配送,方便日后的检查。

四、大数据对计量装置运维的应用

在社会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近几年来,电力企业也在不断推进改革,与时俱进,在电能计量工作中也开始尝试引进自动化工艺,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计量自动化系统具有的数据传输技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其在企业电能计量工作中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计量自动化系统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功能。(1)远程自动抄表。传统电能计量数据采集工作是以电力企业工作人员依次对每家每户进行抄表形式展开,而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对客户远程自动抄表,这意味着传统抄表模式下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面临的时间长、任务重、抄表质量低等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计量自动化系统对抄表质量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2)自动示警功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旦电网的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故障,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自动示警,确保电网安全运行。(3)计量装置维护功能。传统电能计量数据采集模式下,工作人员在进行数据采集工作时,同时还要做好对计量装置的运行维护工作。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承担了工作人员的维护任务,企业经过系统程序查验和控制就可以实现对计量装置的维护工作。

有效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切实实现报警功能的在线监测,该功能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计量装置故障检测中的问题。當前阶段因用电量的持续增加,也使得计量装置在持续增加,而传统的故障排查法无法对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满足,从而出现故障难排查的情况,如果无法及时有效的确定计量装置故障,则会使用电客户与供电企业损失严重。如若计量装置对故障无法精准判断时,用户正常用电就无法充分保证,最终会给用户和供电企业造成巨大损失。

结语:

当前,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增长,电力系统在日前的发展中不断地进行升级优化。而在升级优化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整体配电网的稳定运行,提高人民的使用安全。在进行电网的管理过程中需要降低电网的风险,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对于线损精细化管理,只有做好其体系管理流程进行合理的管理构架优化,配合现在的科技网络与用电信息,进行电压的统计实现精细化管理,才可以降低线损,提高电网的运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朱琴,马熹.新时期全面推进线损精益化管理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12):187-188.

[2]詹之林. 基于线损算法的低压台区精益化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3]林道明. 海口供电局台区线损竞标精益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4]兰敬敬.砥砺进取 精益管理 提升规划专业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2):50-51.

[5]陶阳. 电网企业电费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

作者:彭炼煌

弱电系统管理探究论文 篇2: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下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分析探究

摘要:弱电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系统中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部电力智能化的服务能力,本篇文章也以此为中心,分析了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讨论了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工作在实践落实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重点内容,并简单分析了其未来发展方向,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起应用的效益和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策略分析;方案研究

弱点系统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可以让建筑工作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效率更高质量更好,提高建筑工作落实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推广和普及的背景下,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实践应用效益会进一步提升,而想要明确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如何有效应用首先需要了解弱电智能化系统本身的特征。

一、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特点分析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具有高效率、安全性和优越性三个主要特点,首先从高效率的角度来展开分析,有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重要的依托,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效率更高,可以对建筑物的整体概况进行有效监控,进而对建筑物本身的服务系统实时分析,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其次,从安全性的角度来分析,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是为了更好保障建筑整体的安全性,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让系统在安全防护指数上得到进一步提升,相较于传统的弱點体系,以计算机网络体系为中心的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安全性上可以达到更高的标准。最后从优越性的角度来分析,弱电智能化程度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做出相应的调节,让建筑系统更为契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推广应用和发展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趋势,同时现今时代是网络时代和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逐渐的渗透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在逐渐的朝着信息化发展,从这一点上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广和与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融合将会是必然趋势。

二、影响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分析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系统内部的平稳运行,进而发挥其应有的服务功能,但是就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看仍旧存在着一些欠缺和不足,导致了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工作落实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与预期的目标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造成这些欠缺和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程管理技术和信息传输技术两个方向。

首先从工程管理技术的角度来分析,相较于传统的工作方法,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所能达成的效益更高覆盖面更广,但同样也意味着该项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对于技术要求相对较高,需要较为良好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才可以保证这项技术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但是现阶段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工作在实践落实的过程当中往往缺乏相应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案,系统的有效运行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影响其所能达成的效益。

其次为信息传输技术,信息传输技术是保障昨天智能化建筑系统技术实践有效应用的基础,两者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尤其是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发展,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服务也逐渐的朝着信息化靠拢数字化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发挥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益和影响,就需要关注信息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但是就现阶段的实践情况来看,信息传输技术仍旧有较高的可上升空间,需要做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良。

三、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重点内容分析

1、应用于工程管理方向

首先相关单位需要明确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与其他工作相互之间的联系,有效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而保障整体上有效融合,提升相关设备的运营质量和运行效率,其次在应用于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明确主要目标,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工程管理中应用的主要方向为成本控制即资源调配,因此就需要对所覆盖的项目环节进行有效分析实时监控,进而在第一时间发现系统运行问题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策略和方案,力求将问题第一时间解决,让资源得到最大效益的发挥,实现高效的资源整合和资源调配,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再次,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工程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细节优化,细节优化上可以从管理记录着,手让管理记录更加详实,最后做好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结束后的信息有效存档,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数据基础和信息保障。

2、应用于技术管理方向

技术管理是弱电智能化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当中的重点方向也是核心方向,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在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各部门主要工作的方向以及在实践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对于技术提出的标准和诉求,进而根据各部门的实践工作需求确定相对应的子系统并且设立出专业界面,其次需要明确责任范畴,将责任有效划分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人头上,便于检查工作在实践展开的过程当中更具有针对性,让技术管理工作的落实的过程当中更加详细科学,最后需要强化审核工作,在技术管理工作的审核强化主要可以集中于设计方案和工程资料两个角度,对这两个方面的资料进行仔细审核严加筛选,及时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有效地解决技术问题,以此为中心提高弱电智能化系统实践运营的稳定性以及科学性和针对性,让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落实与实践当中。

3、应用于质量管理方向

首先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对系统做出有效的设计分析和研究,结合实践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有效确立整体性管理框架,明确各个子系统,在此之后需要对系统内部所需要的服务器进行有效的筛选,定期的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升级完善,以此为中心让质量监督的力度进一步提升,保障检查工作在实践落实的过程当中更加严格科学规范,有效约束各个环节的监督工作。其次需要做好调试工作,对设备系统等相关资料进行有效分析,根据其运行原理进行大纲调试,保障系统内部的运行工作更契合与合同设计规范需求,并且保障系统在实践运行的过程当中的稳定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调试的过程当中一旦出现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做出优化调整和完善,确立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此为中心强化质量管理。

四、未来发展趋势

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在提实践管理中应用的效益和质量是不容忽视的,而从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两者之间的联系来看,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未来的发展空间是相对较大的且发展前景也相对较好,在不远的将来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实践应用的过程当中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会进一步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个性化自动化需求,进而提高建筑服务质量,同时弱电智能化系统的高覆盖性也决定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所覆盖的面积会更宽更广,普及程度会更高,可以更好地解决在建筑工程落实过程当中面临的更多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结束语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对于建筑服务质量可以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且具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趋势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并且不断开发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武祥磊,杨成明,孙增珠.基于网络通信技术的弱电智能化建筑系统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20):117-118

[2]张启志.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10):35-36.

[3]宗世勇.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05):48-49.

作者:王炜

弱电系统管理探究论文 篇3: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思考

【摘要】中国智能化建筑的施工及设计方面较西方先进的德国、美国等国家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综合了现在先进建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还离不开与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及通信技术同步发展。所以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土建、装修、给排水、供配电、暖通、消防、通信等多个工种,融合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属于一个综合的智能技术新领域。本文分析了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对策。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系统设计;施工管理

1、前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与施工成为会展智能化建筑的成败重点,怎样通过一个整体的思路将整个智能化系统实现需要综合考虑。真正实现整个系统,将各子系统统一的结合到智能平台上,发挥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综合管理能力、运行管理,在施工之前就必须将各设备的各种要素考虑周到,通过协调各子系统分部施工,对各系统功能进行逐步完善。智能化系统集成并不是单一的将各弱电子系统集成起来就等于实施完毕,而且需要在系统之间通过施工步骤、将开放式的子系统搭建组合,并赋予其智能化功能,智能化集成平台的组成与搭建就是会展智能化建筑的“智能”的体现。

2、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智能化系统设计专业人员缺乏,设计的专业性不足

当下虽然很多的建筑设计中心有许多专业人才,但是此类人才都基本集中在建筑、结构、水、电、暖5个专业,对集成整个弱电系统方面还是有巨大的缺口,这样容易造成智能建筑在设计层面上存在一些缺陷,设计图专业性不足,给此后的施工带来问题。

2.2智能化系统设计子系统众多且缺乏关联,造成信息量庞大,管理难度高

目前的智能化建筑往往会构建许多弱电的子系统,比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系统、电梯五方对讲系统、巡更管理系统、访客系统、客流分析系统、汽车库管理系统、智能卡应用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公共音响及应急广播系统、楼宇对讲系统、机房监控系统、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等系统。由于这些弱电的各子系统之间完全独立,缺乏联动,当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后,其他子系统仍无反应。如:当某个地方产生消防报警等重大警情后,视频监控系统能够配合来确认警情的真实性与严重性,但这时大楼里的眼睛(视频监控系统)可能还在漫无目的地查看日常的信息,需要人工接收到报警后,手工切换摄像头到电视墙上,然后再转动摄像头查看现场的情况,存在一定的时滞,对救援产生不利的影响。众多的子系统所产生的信息量庞大也增加了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的难度。

2.3智能化系统招投标及施工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理、检测和驗收。

智能化系统施工是整个工程质量能否完美的重要角色,它的扮演者是实施建筑智能化项目的主要责任者。有些智能化系统项目由于招投标运作不规范,使得后续的项目质量受到影响。有些系统集成商采用低价投标进入项目,为降低企业成本获得利润,往往提供的设备性能低劣,给后续的运营和维护带来一系列问题。智能化系统施工项目的监理不到位,缺乏严格的检测和验收也是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施工过程中机电工程施工设计配合不完善,无法提供楼宇自动化控制所必需的接口,造成无法实现预定的控制功能;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在布管穿线阶段,各分系统及机房工程中的布线、走线、扎线标志不准确,各种接插件的连接、焊接不牢靠;在材料进场、验收阶段把关不严,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调试和验收等。

2.4智能化系统的运维机构缺乏专业性,运维人员素质偏低。

智能建筑的运营维护工作,需要了解各类系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但重点是要理解所管理的这些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应用的目的,了解熟悉各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修的方法,应当具有一定的故障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只有当运营管理人员掌握了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技术,才能运用管理好智能化系统,并充分发挥系统的功效。

从建筑智能化系统设备管理的角度来看,现行的智能建筑运营维护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用部门管理运营维护模式,即业主单位将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分系统、子系统交由相关的使用部门来管理,另一种是物业管理运营维护模式,即业主将建筑设施及建筑智能化系统整体交由一家物业公司进行管理,业主和相关部门只提出使用要求,物业单位对整体建筑智能化系统选择自行维护或请专业工程公司进行维护。部门运维模式下使用部门只清楚本部门的需求,缺乏对系统的整体认识,选择维护服务也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而定,因此在管理上容易形成冲突;而物业运维模式下,由于智能化系统运维与传统的物业管理不同,需要一定IT技术水平的操作人员,而一般情况下物业公司在智能化系统管理方面专业经验缺乏,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流动性大,要让物业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熟练对大楼内设备的管理几乎不可能。

3、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与施工管理对策

3.1加强智能化系统设计专业人员的培养,提高设计的专业性

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是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的前提和保证,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及后期运营维护的各个环节,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后期运维成本。目前,全世界的“智能建筑”建设突飞猛进,建筑智能化系统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智能技术新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各建筑院、高等院校、工程设计公司应从长远着眼,加大对智能化系统设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制定长期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多媒体视音频技术、灯光照明技术、现代节能技术等跨学科的复合型智能化系统设计人才,提高智能化系统设计图的质量和专业性。

3.2建立智能化集成系统,实现智能化系统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关联

为保证实现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智能运行,实现真正的“智慧体”,除了将各系统集成起来,最关键的管理就是要实现各子系统的信息共享、汇集等功能,依托这些功能建立一个有全局性的管理方案。针对智能建筑子系统众多,联动性差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集中控制平台将大楼的智能设备系统的控制管理集成在一个管理界面上,在全局性管理方案的指引下,控制各子系统完成各类复杂的控制,既解决系统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又能实现智能化控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设备能耗,实现最终的智能化。

3.3专业运维机构介入施工过程,组建多元化施工检测及验收团队

场馆运营方需要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招投标智能化系统项目的程序,依靠编订严谨可靠的招标文件和评定标准来实施。从我国现有投入运行的智能化系统来看,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后期运营维护的重要因素。这里面有产品的质量、施工的质量、现场调试的质量和后期服务的质量。一个成功的智能化建筑的建设,需要有完整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为基础,也是未来建成后运营能顺利进行的手段。因此,运维机构要与施工机构分离,对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督,并且在智能化系统调试阶段就介入施工过程,参加智能化系统的调试和竣工验收,在严格的监督下接收运行,保证后期项目的运行质量。在项目的验收阶段,由行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单位、运维机构、行业专家等组建多元化多角度的验收团队对智能化系统工程进行验收。

3.4培养专业化的运维团队及人才,实现智能化系统的“强运维”

智能化系统是一个高度综合的信息系统,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维都需要专业的团队和人才去完成,因此智能建筑本单位或物业公司要进行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从建筑智能化常见的系统出发,对智能建筑的运维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本概念,使之掌握智能化系统的系统原理及应用、运行管理与维护、常见故障分析及维修等知识,熟知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管理制度和日常维护方法,对出现的故障能够准确判断并进行维修,在智能化系统的日常运维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学习专业知识,建立一支真正掌握智能化运行维护知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智能化专业队伍。

智能建筑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设备与系统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有严格的制度管理,如文件移交和值班制度等。不能一味从“简单”出发,为减少系統维护和管理的工作量,将大量的自动操作改为手动操作,使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种种节能控制设计无法实现,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营维护必须强调科学管理,加强智能化系统操作技能的培训,按照管理制度做到有令必行、有序移交、合理运作。

3.5加大运维资金投入,创新管理体制,降低运维成本

国内的智能建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智能建筑及智能化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尽管有些建筑智能化系统项目在前期的目标是建设系统先进、高度现代化的甲级智能建筑,但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有时由于缺乏对系统维护保养的认知从而造成维修费用不足,不能及时处理一些子系统故障,使得系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智能化系统的维护费用是智能建筑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在智能化系统的维护工作上投入必要的资金,是有效发挥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保护智能建筑前期建设成果,维护智能化系统运营管理工作的基础。

结语: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施工管理实践经验,重点突出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融合了建筑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技术,属于一个综合的智能技术新领域,而综合型专业人才在工程设计与实施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缺乏对系统的认识和把握,建筑智能化系统只是笼统的概念而不是为人类提升品质的技术。因此在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速智能化系统管理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降低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闫静.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102.

[2]邓捷.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楼宇自控施工技术探究[J].居舍,2020,(08):51.

[3]林云山.关于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J].居业,2019,(12):136-138.

[4]邓斌.现代建筑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9,(11):243.

[5]宗骁.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特点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31(21):121-122+125.

作者:陈可

上一篇:幼儿心理健康研究论文下一篇:管理干部高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