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意识架空说教管理论文

2022-04-23

德育事关天下安危和社会和谐,事关伦常次序和社会正义,事关个人生存智慧和幸福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逐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当今德育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尝试建立一种行动德育的框架体系,以期破解德育的现实弊端,推动德育的现代化。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德育意识架空说教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德育意识架空说教管理论文 篇1:

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针对当前我国中学德育教育在指导思想、德育目标、途径方法和队伍素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强化中学德育教育的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学校德育日益暴露出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诸多弊端,德育巨大的投人并未产生相应的效果,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地内化为学生的品质。构建德育新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本文针对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就造成中学生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当前中学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指导思想上,以应试升学为重,忽视德育。新课改实施以来,应试教育的根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撼动,但只要走进中学教学一线,不难发现,应试教育的痕迹依然鲜明。“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仍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学校依然唯分数、唯成绩至上,仍将升学率当作评价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指标,德育仍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一般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好了,老师有业绩,学校也光彩;而思想品德是隐性的,短期内看不到效果,因此不愿把时间精力投在德育上。

(2)在德育目标上,以整齐划一为主,忽视学生个性。德育目标体系应包括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学会关心与合作等全人类应具有的目标, 而品德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的培养, 促进和保持人的整个心理品德的协调与平衡,加强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实践能力和自我品德修养能力的培养,也应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但受传统和政治影响,中学德育习惯把最理想目标(如大公无私)、最高要求(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分学生年龄和年级层次,一律向全体学生统一要求。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没有真正以教育对象为中心,既缺乏层次性,又无针对性。

(3)在德育方法上,以说教灌输为主,忽视开放式实践。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是以说服教育为核心,其最大的特点是控制性和封闭性。在封闭的课堂里,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理想化的教育要求和经过处理了的信息,而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所接触到的许多社会现实与其具有较大的反差,导致学生对学校提出的德育内容的信任度下降,从而造成德育的短效和不稳定,甚至加剧了德育低效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经过“净化”的封闭的课堂生活中,学生们失去了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机会,其道德能力得不到锻炼。这种只重知识学习、不顾社会实践教育的德育模式,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具体行动则“南辕北辙”。

(4)在德育主体上,以教师主导为主,忽视学生参与。目前,学校过于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仅仅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表现在德育过程中,常以批评、禁止、说服、榜样、奖励、惩罚等方法,极大挫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教师队伍上,教育者专业素质不高,对德育实效性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教师师德有失,言行出格,不能为人师表。有的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有的教师缺乏事业责任心,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利用学生家长谋私,收受学生钱物等等。部分德育教师知识面狭窄,德育理论不精,对相关学科如社会学、心理学等知之甚少,在教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工作中常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师生之间也缺乏沟通交流的共同语言,失去很多教育契机。

(5)在德育实施上,以教学育人为主,忽视全方位育人。一些中学比较注重教学过程的育人作用,却忽视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任课教师也只管教学而忽视本学科的德育渗透功能,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呈现“专人化”,似乎只是德育教师、班主任与政教处的事。学校管理者必须通过开展教育、制度设计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管理、服务等岗位的育人作用,建设浓郁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6)在德育评价上,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现实表现。目前很多中学队学生德育的评价仍然以思想品德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现实表现;另外,主要以老师评价为主,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在评价结果上,重视终结评价,忽视过程评价。

二、强化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1)提高认识,坚持德育首要地位。要充分认识德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中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本着为学生一生负责的精神,真正确立德育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2)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时代发展特点的德育目标体系。德育目标体系应包括合作意识、环保意识、全球意识、学会关心与合作等全人类应具有的目标, 而心理保健和品德能力的培养, 促进和保持人的整个心理品德的协调与平衡,也应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另外,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清层次,要求学生首先从最基本、最实际的事做起,防止思想道德教育架空和伪化。德育过程与人的诸多心理过程一样,是一个“知—情—意—行”螺旋式上升的演变过程,研究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各自特点,确定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调整部分不适应的德育内容, 及时增加富有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当今的德育内涵应在原有的基础上, 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内容, 如法制教育、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要针对社会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辨别,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判断能力,从思想深处, 清醒地认识到放松思想教育的危害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另外, 仍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艰苦朴素的教育、无私奉献与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 培养其坚强的意志。

(4)充分利用学科德育的新渠道, 组织各种类型的活动,促成学生主体观念的生成。学科德育以各学科教学为渠道, 以教学内容为载体渗透思想品德、心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如通过体育, 要增强对学生性格、意志、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通过劳动技术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观念; 通过美育, 学会体验美的情怀和创造美的能力等。还可以创办各种类型的主题活动, 加深学生的体验。活动主题可以是当前的重大事件, 可以是班集体的自主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科教学和各类活动, 弥补教材与实际生活脱离的空隙,这对增强和提高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养成学生的道德主体观念意义重大。

(5)整合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是增强德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争取家长的配合和支持,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各方面人士与社会上各种适宜教育的场所,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为广大青少年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与氛围。

(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以高尚的师德培育人。德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决定着德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应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尊重家长、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青少年树起人格的榜样,用垂范的言行和身教的形象,实践“品德只能用品德来培养,人格只能用人格来陶冶”的至理名言。

(7)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评价要坚持多元性原则,把评价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把单一的注重学业成绩评价变为多元的整体性评价,把评价的重心转移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和道德情感体验等方面。在具体评价方式上,坚持重视自我评价,辅之他人评价;重视过程评价,辅之终结评价;重视差异评价,辅之绝对评价;重视定性评价,辅之定量评价;从而发挥德育评价在育人中的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玉君. 关于目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2]于泳. 浅析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文化教育.

[3] 张淑清. 树立正确的德育理念,切实提高中学德育的实效性[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1).

[4]何国明. 浅论增强中学德育的实效性[J].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6,(2).

作者:何赛美

德育意识架空说教管理论文 篇2:

走向行动德育

德育事关天下安危和社会和谐,事关伦常次序和社会正义,事关个人生存智慧和幸福生活。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教育等逐步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当今德育却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甚至显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本文尝试建立一种行动德育的框架体系,以期破解德育的现实弊端,推动德育的现代化。

一、行动德育的重要价值

“道德是为人的,道德是由人的。”[1]人的行动既是道德的“投射”,又是道德养成的过程。

(一)有利于德育遵从道德本质

道德的本质在于行动。行动德育是对道德内在规律的遵循。从字源上看,“道德”含有行动之义。据学者汪凤炎考证,“道”的原始含义指“道路”,“德”的原始含义指“人的直视前方行走之类的具体行为”。先哲大多认为:“道为德之源,德为道之行;德者得也,闻道而心有所得;道为大路,德为行路;知‘道’为德之始,行‘道’为德之成。”[2]道德二字的连用意味着道德不仅是“知”,更是“行”。从原型上看,道德基于行动。克劳斯•德纳将高等动物的社会本能视为“原型道德”,即动物所遵守的群体逻辑,“共同生活的动物本能地‘知道’:共同行动才会强大。说得更确切一些,只有通过共同行动才能生存”[3]。没有行动,道德就缺乏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从宗旨上看,道德既是调节人与人关系的法宝,又是人之自我幸福和超越的精神支撑,因为道德内在于人的生命,是生命中向上的力量,是“生命自身的顶峰”[4]。无论“调节”也好,“超越”也好,都必须借助人自身的行动。道德是在行动中获得并完善的,这一点已经成为教育家的共识。康纳尔曾指出:“20世纪的教育家更加觉察到,由于人不仅要思考,也要行动和关心,教育过程必须超出智力的训练,帮助青年学习如何有效地和负责地行动。”[5]

(二)有利于完成德育的根本任务

道德有四要素,即“知”、“情”、“意”、“行”。一个具备完整道德的人必然是这四个要素的统一体。我们过去曾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观念出发,认为德育就是教道德知识,就是填充“美德袋”的游戏,殊不知“‘美德袋’就是美德的囚笼,就是道德教育的路障,‘装’的游戏只可能使美德蜕变为一种生硬的教条,背弃了美德的真意”。因为“美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以道德直觉为基础,在应对生活中的道德事件的过程中不断积淀而成的,美德没有标准的样本和规格,没有统一的构成和形式”。[6]在形成美德的过程中,“行”是核心,离开了道德行动,学生的“知”只能是僵化的“知”,“情”只能是矫情,“意”不可能锤炼。“有意义的道德学习需要引导学习者进入行动情境,它不仅可以满足儿童、青少年认知活动和情感的需要,而且在行动中容易产生道德认知和情感上的新的不协调,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行为的发生。”[7]行动德育以行动获取道德真知,激活道德情感,磨砺道德意志,促进道德行为,能有效完成德育的根本任务。

(三)有利于突破德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深陷困境,患上了“现代综合症” [8]。边缘化、工具化、知识化、表演化等种种弊端虽然内涵不一,表现各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剥夺、忽视或者窄化了学生的道德行动。亚里斯多德曾说:“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9]道德的目的在于“行道德之行”。德育要从这些困境中走出来,必须将关注点聚焦在学生行动上。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当前开展行动德育有纠偏和突围的重要作用。

(四)有利于促进德育的当代转型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社会和谐、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经济市场化、资讯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大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德育无疑需要转型。行动德育便是适应这种转型的一种尝试性架构。

行动德育是一种建构性德育,将德育的核心从“知识的梳理”转向“真理的历险”,通过师生共同“寻找存在之家,构筑未来生活”的行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智慧,建立与时俱进的道德大厦,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

行动德育是一种现实性德育。网络的出现为青少年提供了另一种精神实践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空气并不完全安全、洁净。文化霸权导致情感偏离,网络使用的平等性导致道德认识的矛盾,信息存在方式与叙事模式导致性格的矛盾与冲突,空间虚拟化导致行为失范,消极价值观侵蚀道德观念。[10]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成为所谓“容器人”。这尤其需要引导他们从沉迷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行动,在行动中匡正道德品性。因此,行动德育能应对虚拟网络的道德弊端。

行动德育是一种选择性德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交流的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元文化如潮水般涌来,价值迷失成为一种时代症候。一切神圣性的观念遭到了无情的解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理想、信念、人生意义等终极价值被颠覆。要重建人的价值体系,必须让人们在行动中去发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行动德育可以帮助学生根据复杂的现实生活作出切合实际的道德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行动德育能帮助中小学生走出多元文化形态下的价值迷失。

二、行动德育的基本涵义

行动德育指紧扣学生行动,培养学生道德认知、能力和智慧的德育策略体系。所谓“行动”,“指人所作出的自觉的动作或动作序列”[11],外在表现为身体动作,内在由意志、信念、愿望、目的、选择等心理过程支撑。

(一)建基于学生行动

“行动是生存的语言。”[12]生命在于行动。苏格兰哲学家休谟曾指出,生命“不过就是一束或一堆不同的知觉而已,它们以不可思议的快速一个接着一个,永远处于流变和运动之中”[13]。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命过程构成行动的连续体。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学习者的确是一个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14]这个历史就是这个人行动的集合。行动德育就是建基于学生行动集合之上的德育。它不是架空分析,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成人一厢情愿地对学生施加影响,而是通过对学生已有行动和正在开展的行动进行分析,捕捉道德生长点,设计德育路径,矫正道德偏差,促进道德习惯和智慧的形成。

任何行动都是人整个身体的在场。“身体是知觉场、现象场、心理场、实际处境、生命区域、体验区域的统一。”[15]行动德育对学生行动的分析,不是支离破碎的,仅就外在行为,或者知识掌握,或者心智成熟等单方面的把握,而是通过人的行动对学生的整体道德把握;不是断章取义的,仅就某一个具体的行为,或者某一个时段的行为的剖析,而是对学生行动连续体的整体分析,全面把握。在对学生个体道德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的德育,在对学生群体道德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抓住集中性的关键问题实施群体化的德育。

(二)融合于学生行动

《庄子》有句名言,“道行而成。”离开了行动,任何“道”都无法形成,也没有任何意义。要让学生收获道德,也必须让他们开展道德行动,并且在行动中对其施加影响。让“他们的每一桩行动都联系着其他造物主的幸福。那些因每一造物的幸福而激动,因每一造物的痛苦而悲伤的人,那些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将每一份幸福、每一份悲伤都视为自己的,那样的人”[16]。这就意味着:学生的一切日常生活、一切学习活动、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德育的基础、依托和阵地。行动德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将学生行动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拒绝空洞的说教,寓道德知识、道德判断于学生行动之中;拒绝乏情的活动,在学生行动中丰富道德情感、磨砺意志;拒绝机械的训练,在学生行动中自我规范、养成习惯;拒绝奴化的接受,在学生行动中建构道德、形成智慧。也即是说,学生行动的过程同时是德育展开的过程。

(三)指向于学生行动

道德本质上在于行动,它不是单纯理论知识,而是行动的智慧。道德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背出来的。因此,德育目标应指向“行动”,正如杜威所认为的那样,“在行动中见效果,使行为有所改进”[17]。

行动德育是为了学生更好行动的德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行动的意愿、能力和智慧。道德行动的意愿是“愿不愿践行道德”的问题。要培养学生道德行动的意愿,必须在学生行动中激发情感,因为“情感是人的精神世界乃至生命世界最具生命活力的本源性力量”[18]。道德行动的能力是“能不能践行道德”的问题。要培养学生道德行动的能力,必须强化活生生的实践和道德指导,因为“知”、“情”并不一定转化为“行”,更不会转化为“行”的能力。道德行动的智慧是“会不会践行道德”的问题。要培养道德行动智慧,必须突破长期知性德育的做法,注重在行动中“转识成智”。只有在行动中培养了学生道德行动的意愿、能力和智慧,德育才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由此可见,“行动”既是行动德育的起点,也是过程,更是目的。行动德育是一种知行结合、自主建构的德育,区别于灌输为主的“知性德育”;是一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德育,区别于简单地“向生活世界回归”的“生活德育”;是一种真正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上的德育,区别于笼统而宽泛的“实践德育”;是一种指向学生所有行动的德育,区别于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的“活动德育”。

三、行动德育的主要途径

人间的至善在于行动。“道德是一种发生性的情境规则,是一定情境的产物,其产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而始终是具体的、真实的,与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情境都紧密相连。”[19]

(一)日常个人生活

生活的过程也是德育学习的过程。行动德育将德育融入学生日常个人生活中,一是对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提出行动上的要求,比如,要求小学生做到“十个一”(一分一秒不舍,一角一分不费,一件公物不损,一点他物不拿,一样文具不毁,一个脏物不随手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打骂不沾,一条纪律不犯,一项荣誉不丢),“五个无”(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三个轻轻”(说话轻轻,走路轻轻,举止轻轻)等;二是抓住生活中的关键事件,指导学生作出道德选择,遵循道德规范,开展道德反思,提升道德智慧;三是针对学生道德行动,及时评价,帮助学生认清是非,唤醒他们内在的道德自觉。

(二)学校公共生活

公共生活是指公民在公共领域中参与公共事务的各种交往活动。“学校公共生活从内容看,包括公益活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财政、公共秩序、公共选择、公共冲突解决、公共文体活动、公共舆论、典礼、集会,等等。”[20]通过学生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行动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是社会发展、教育价值彰显和未来公民成长的需要,因为学校公共生活是学生理解社会,掌握适应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桥梁。我们一是要建立学校公共生活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参与其中;二是要关注和指导学生的公共生活行动,保证学生的行动符合道德规范;三是延伸学生公共生活行动,启发他们思考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三)学科教学活动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人做人,使人为善,其核心是道德教育。一切课程,当它成为真正的生命历程和生命资源时,也就是广义的德育课程了。学科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德育活动。行动德育扬弃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说法和做法,一是让德育成为学科教学的自觉追求,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道德判断,激发道德情感和实施道德行动的过程;二是让学科教学活动本身是道德的,正如杜威所说,“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三是让教学和德育整合在学生的行动中,正如陶行知所说,“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教学做都要在‘必有事焉’上用功”。

(四)德育专门课程

行动德育将德育专门课程的重心由道德认知转向道德行动,一是通过模拟道德行动,让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提升道德能力;二是将德育课堂设置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选择道德行动并践行;三是确立主题,针对学生的某些行为开展道德讨论,帮助学生站得更高,做生活理想的凝视者,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者;四是开发以德育行动为内容的校本课程,比如,将主题班会和节日德育活动纳入行动德育序列,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五)社会综合实践

学校这个狭小的天地无法也不可能完全预设、控制甚至包揽德育的全部空间。行动德育提倡冲破学校围墙,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一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开展调查活动,意识到成人的“问题”是问题,从中梳理可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德育问题,供他们辨析和讨论。二是建立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基地,设计德育“套餐”,让学生在行动中自我教育。三是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去践行道德。比如,开展“××心在行动中成长”系列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仁爱心、感恩心、孝敬心、宽容心、诚信心、责任心、公德心、抗挫心等美好心灵。

四、行动德育的推进策略

行动德育是一种全面的、民主的和科学的德育思想,一种付诸实践、务求实效的德育行动,一种需要积极建构的德育策略体系。

(一)营造行动德育环境

道德行动是情境性和发展性的。有学者指出,“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的教育,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思考和感受。”[21]在实施行动德育时,一要优化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环境,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建立学校与社会上有关单位参与的联席制度,营造“用行动彰显道德魅力”的环境,改变“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德育文化;二要优化班级生活,通过班干部民主轮换、职责变革,以及主题教育行动化等,将班级建设成为一个共同的道德行动主体;三要优化教学生态,因为“儿童在良好的教学生态中会自动形成德性”,相反,“所有无心向学、灰心丧气、厌倦课堂、冷漠社会、不守纪律、互相争斗、辍学流动等常见‘道德问题’,都可溯源到教学生态的扭曲”[22],可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凝炼朴素的责任感,非人际竞争培养高尚格调,自由思考带来博大的胸怀,和谐交往形成美好体验等。

(二)构建行动德育组织

现有德育组织管理是一种以认知为中心的组织架构,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行动德育是以行动为中心的德育,与之有根本区别。可尝试着建立以行动为特征的德育组织和管理体系。一是强化德育自身组织及其运作的道德性。尤其是要改变“教育主管部门管理德育主要靠文件,学校管理德育基本靠经验,班级管理德育很随便”的官僚主义行为,因为“处于官僚主义行为轨道里的人不再是负责任的道德主体,他们的道德自主性被剥夺了,并且他们被训练成了不执行(或相信)道德判断的人”[23]。二是建立行动德育的实施体系。家庭主要负责学生日常个人生活中的德育;班级主要负责学科教学活动、德育专门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实施;学校主要负责学校公共生活中的德育,以及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与管理;社会团体和相关单位负责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教育研究机构负责德育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研究;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德育的统筹管理和重点导向。三是不断推进德育管理创新。行动德育是一种“未完成”的德育,是一种“不确定”的德育,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德育,必须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德育行动,不断更新管理组织。

(三)强化德育行动引领

为了推动行动德育,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开展大型的、具有纲领意义和示范性的行动德育活动,以此来掀起德育行动的高潮,为中小学开展行动德育提供示范,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行动德育。一是从道德的核心任务出发设计大型德育活动,如开展“六心行动”,即“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二是从道德的传统关切出发设计大型德育活动,如开展关爱“五老”志愿行动,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服务。三是从道德的现实问题出发设计大型德育活动,如开展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关心身边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问题儿童等特殊人群。

(四)建立行动德育制度

解决道德问题的治本之策在于制度建设。实施行动德育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德育制度。一是建立以“德行”为标准的道德评价制度。通过建立学生道德行动档案,采取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系统观察评价、行动记录评价、情境性评价和动态评价等对学生的道德进行评价。二是建立德行成本补偿机制。如设立中小学生的道德风尚奖励基金、道德风险保障制度。三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为每一个中小学生建立“社会信用卡”,及时记录学生的诚信或不诚信行为,将此作为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凭借。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唐汉卫.以人为本的道德和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03,(1).

[2] 汪凤炎.“德”的含义及其对当代中国德育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3] [美]德纳.享用道德——对价值的自然渴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 高胜德.走向生命和谐——道德教育与生命的磨擦辨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

[5] [澳]康纳尔.二十世纪教育史[M].孟湘砥,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30.

[6] 龙宝新.当代学校道德教育的范式转换与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

[7] 朱小蔓.道德教育:内在自觉的唤醒[J].新课程,2007,(9).

[8] 鲁洁.边缘化 外在化 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2005,(12).

[9]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6.

[10] 张冠文,孙宽宁.虚拟空间对青少年道德建设的挑战[J].当代教育科学,2005,(4).

[11] 朱德元.行动范畴的哲学解释[J].江汉论坛,2000,(1).

[12] [美]赫舍尔.人是谁?[M]. 隗仁莲,安西孟,译.贵阳: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66.

[13] [苏格兰]休谟.人性论,论人格的同一性[M].纽约:科利尔丛书.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95—196.

[15] 闫旭蕾.身体:透视教育的视角[M].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16][印度]普拉哈旺兰达、伊舍伍德.薄伽梵歌[M].西格内特出版社,1972: 61—67.

[17] [美]杜威.教育中道德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18] 杨宏.情感:促进儿童道德成长的纽带[M].小学德育,2003,(3).

[19] 康永久.道德教育与道德规范——对康德与涂尔干道德理论的反思[J].教育学报,2009,(12).

[20] 王雄,朱正标.重建学校公共生活——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德育,2007,(8).

[21][美]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民主主义与教育[M]. 赵祥麟,王承绪,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50.

[22] 郭思乐.德育的真正基础: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论教学生态在德育中的地位[J].教育研究,2005,(10).

[23] [英]鲍曼.生活在碎片之中——论后现代道德[M].郁建兴,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304.

【刘云生,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副处长,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慕云

作者:刘云生

德育意识架空说教管理论文 篇3:

“品美”教育的校本研究

摘 要:“品美”教育的校本研究是广州市花都区新雅街团结小学2016年度立项的校本课题。在课题研究及实践的两年里,学校课题组认真学习理论资料、仔细收集整理研究数据、积极实施课题和总结经验,对“品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通过课题研究的背景、界定、内容、成效对“品美”教育的校本研究进行总结。

关键字:美;品美;品德;德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长期以来,德育研究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德育理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德育有了标准的语言、规范的操作、千篇一律的目标。德育理论逐渐完善,却有“唯理性”的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地明白,德育不能只是对学生进行说教,单单依靠思品课进行思想教育是无法实现对学生道德内化的。德育不等于品德知识教育,所以“美的德育”这一定义就被提出。

“美的德育”旨在将美融入德育之中,找寻品德之美,以美促进德育。通过让学生学会从日常课堂、活动和行为中学会寻找美、欣赏美、创造美,发挥美对人格的陶冶作用,达到人人都会展现美的目标。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

“品美”教育就是通过构建美的课堂、开展美的活动、营造美的环境、塑造美的教师、练就美的领导、培育美的学生六个方面,丰富品德教育的内容,创新品德教育的形式,探索品德教育过程中美育化的途径和方法,建构美在其中的生活化、常态化的品德教育体系,实现“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的目标。

通过“品美”教育,使学生能够有一项自己的技能,有一双挖掘美的眼睛,学会欣赏美,同时有一双巧手学会去展示美。通过“品美”教育,使教师能够有亲切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情知交融。通过“品美”教育,学校有充满知性的书香一角,有张扬学生个性的文化长廊,让学校处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管理文化

1. 精神層面:

我校一直秉承“立品树德,尚品艺美”办学理念,高呼“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的口号,以“品美”教育作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

(1)立品树德

“立品为先,学会教人。”教师是“品美”教育的主体,“品美”教育的贯彻与落实都需要依靠教师。“立品树德”已成为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愿景,我校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从“教风”影响“学风”,将“品美”教育的理念通过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转化为班级和个人的理念,并体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引导和影响学生在品德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发挥出“品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树德务滋,追求一致。”“品美”教育是我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精髓的积淀和升华,它受到我校特色文化的积极影响。“品美”教育理念通过我校特色活动传递给全校师生,并内化成其精神力量,增强办学的凝聚力,成为学校各个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

(2)“尚品艺美”

“品美”强调“品”,倡导“品读(文学作品),品智(知识智慧),品德性(德善)”;突出“美”,塑校园文化之美,塑生活德行之美,塑健康体魄之美,更重要的是,塑阳春白雪之美(艺术);追求“美”,以“寻美”为过程,“赏美”为能力,“展美行”为目标,培育有真知、善品、美行的莘莘学子。

2. 物质层面:

(1)学校在教学楼一楼的架空层打造文化长廊,张贴学生们的优秀书法、美术、科技作品,让学生们能够品读、品智,能够赏美、展美行。引领学生们争当有才华的“品美”学子,圆我“缤纷少年梦”。

(2)学校设置了图书室和各班的书香一角,摆满各类书籍,四周墙壁也挂满了诗词名言,整个校园充满了浓厚的书香气息。

(3)学校主校道主题墙上设计了一个掌驼模型,寓意莘莘学子扬帆起航,向着梦想进发,做到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

3. 制度层面:

(1)通过每周文明班评比活动,约束学生每天穿戴整齐干净的校服,佩带鲜艳的红领巾,进校门行队礼,向老师问好。让“品德性”深入人心。

(2)通过每月五星好少年评比,让学生们学会管理自己,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争当五星好少年,让展美行走遍整个校园。

(3)通过每月评选园丁天使,让教师们爱岗敬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向学生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也,同时,让教师们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用微笑去吸引学生,用微笑去感化学生,让微笑成为自身的一道亮丽风景。

(4)通过每周科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团结互助,互相学习,互相取经,扬长避短,做到共同进步。

(二)特色课程文化

1. 校本课程:我校向来以“品美”教育为特色,创作的校本课程一直以“品美”为目标,从学校传统的跳绳项目,到学校特色的衍纸艺术课程,无一不追求“美”的发现、“美”的欣赏、“美”的创造;学校打造的日常礼仪教育的精品小册子,在学校德育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注重“品德性”的作用。

2. 活动课程:我校一直追求“品美”教育,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做到“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所以设置了一系列的活动课程,为学生们提供美的舞台,给学生们施展才华,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如英语兴趣班,书法班,美术班,足球班等等。力求活动课程社团化,让学生在参与中尚品艺美,让活动育人。

3. 节日课程:为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我校还设置了一系列的节日课程,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品美艺术节等,通过这些节日,让学生能够张扬个性,发挥自身特长,让不同的学生都有一个展示美的机会,让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校园,让艺术育人。

(三)特色课堂建设

品美课堂,重在抓质量,重在让学生们能在课堂中发现美,能在课堂中品味人生。所以我校在课堂建设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用“科学课堂”的理念灌穿教学,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四)团队建设

1. 教师队伍建设:(1)师德建设:通过每月园丁天使评比,让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做到情知交融,让教师们互相学习,扬长避短,共同进步;(2)精研业务:通过开展每周科组教研活动,试教课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提高教育质量,让教师们懂得互相展示经验,互相分享成果。

2. 班级文化建设:我校每周都会开展文明班评比活动,要求各个班级摆好桌椅,搞好班级卫生,每年都会进行班级文化氛围的评比活动,要求各个班级要有各具特色的班徽、班歌、黑板报等,体现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让班级环境如诗如画,美不胜收。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班级荣誉感和使命感。

3. 常规育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我校通过每月评选五星好少年活动,约束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努力去品德行,努力去寻美,让美永远停留在孩子们的心中。同时,通过奖励五星好少年,让其他学生去赏美,让五星好少年自豪地去展示美。通过每月“跳绳PK台”栏目,让学生去勇于挑战,勇于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让跳绳成为我校一道最耀眼的光芒。

(五)特色德育建设

我校以“尚品艺美”作为教育特色,所以始终把特色德育建设放在第一位。教师按照美的标准,通过“学雷锋做好事”“清明扫墓”“每周国旗下讲话”等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在多姿多彩的教育和活动中,以最饱满的活力与热情,实现“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祖国最美丽的花朵。

四、课题研究的进展

(1)准备阶段(知识与材料的准备)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成立课题领导小组,明确职责,邀請专家诊断,研究思路,撰写本课题的研究方案,申请立项。本课题于2017年4月10日广州市教研院品德学会批准立项。于5月11日举行课题开题会,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培训学习,初步完成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2月):定期学习教科研理论、课题相关专著,把“品美”教育融进师生日常教育教学生活中。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实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组织专题研讨会,改进研究方法,优化实验操作,做好典型教案、课件、图片、视频、案例等资料的积累工作,收集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总结。

(3)总结阶段(反思—总结)(2018年1月~2018年3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有效的方法、模式,收集成果,撰写结题报告、专家鉴定并进行应用与经验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品美”教育的理念通过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每一个教育行为,转化为班级文化和个人精神,并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习惯中,有利于引导和影响学生在品德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发挥出美的德育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品美”教育理念与“知行合一”相结合,能够改善教师和学生的文明行为,使寻找文明行为之美的能力提高,将展现美的文明行为变成日常,真正做到“让好习惯成自然”。

“品美”教育的理念通过具有多种形式、丰富内涵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学校所倡导的价值和追求融合其中,在文化建设中传递给全体师生,逐渐将其转化为师生共同的情感价值和精神追求,增强学校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向心力。

“品美”教育的理念,能够通过多种形式的家校合作,以学生为传播载体,在合作过程中传递给学生家长,通过家校活动对学生家长发挥德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素质。

“品美”强调“品”,倡导“品读(文学作品),品智(知识智慧),品德性(德善)”,有利于突出“美”,塑校园文化之美,塑生活德行之美,塑健康体魄之美,更重要的是,塑阳春白雪之美(艺术);追求“美”,以“寻美”为过程,“赏美”为能力,“展美行”为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育有真知、善品、美行的莘莘学子。

品美课堂,重在抓质量,重在让学生们能在课堂中发现美,能在课堂中品味人生,有利于在课堂建设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校的教师将“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的理念内化成为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升华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学生在课堂和各类活动中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并通过课堂和活动寻找到“美”的痕迹,学会创造“美”的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老师自身的素质也同样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活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开发。

六、总结

过去,我们利用书本中标准的、规范的品德语言,在学生的头脑里塞进成人为他们准备好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再也不能让学生乘坐“过时的船”驶向新世纪教育的“海洋”,在海洋中徒劳漂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掘学生的天赋、潜能,相信每个孩子“发现美”的天赋,重视“美”对人格的熏陶作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更加明确地树立课程、活动的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善于深入挖掘“美”,创造性地展现“美”,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美”的发现、欣赏、创造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实现“品读、品智、品德性,寻美、赏美、展美行”的目标。

作者:陈活星 罗瑞欣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论文下一篇:人文素质教育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