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

2022-04-16

民办院校的典范创办于2013年的天津现代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坐落在滨海新区大港大学城,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地处大港生态高教园区,东邻大港经济开发区,西倚大港学府园,南对临潮湖公园,北接津港高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 篇1:

加强出国人员培训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走出国门奔赴海外工作,有的长期在境外机构工作,有的临时商务出差、拓展业务,还有的承建工程项目等等,足迹遍布五大洲四大洋。与此同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其中出国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安全等己成为派出企业须风险管理和防范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也是广大出国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属所急切关心的问题。在近几年的招聘活动中,应聘者十有八九会问的问题是“去什么国家?那边是否安全?非洲那边的疾病是否是致的?”等。因此,笔者认为能否切实做好出国人员安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巳成为能否加快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要切实做好出国人员安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面临境外风险的主要类型

近几年来,建工海外部境外工作的员工主要面临的突出风险:

一是从人体健康方面来看,排在首位的风险是传染性疾病,如瘧疾、登革热及其他媒介传播疾病,特别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医疗条件差,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着境外员工的健康安全。近几年建工海外项目实施地几内亚、加纳、加蓬等非洲国家,就属于疟疾高发病国家。为此,许多出国人员对前往这些国家心存疑虑。排在第二位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如心梗和脑中风,员工往往对这些慢性疾病不够重视,一旦在境外发病得不到及时医治,死亡及至残威胁极高,建工海外项目已发生4起境外脑中风及死亡及1起昏迷瘫痪病例。排在第三位的是新型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流行,如寨卡病毒、埃博拉,非典,禽流感等,这些疾病会阶段性在某一地区爆发,如2015年建工海外施工项目所在国几内亚和加蓬,就属于埃博拉爆发最严重的区域。

二是从人身安全方面来看。所在国有发生恐怖袭击突发事件,也有针对中国公民的案件,以及热点区域发生如军事政变、罢工游行、示威等导致社会动乱的活动。建工海外项目曾经历过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两幢摩天大楼轰然倒塌,项目部面I临交通封闭、缺水断电的局面:承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口项目,2004年5月3日发生第一次明确针对中国人的汽车炸弹恐怖袭击,造成四死三重伤五轻伤,项目员工受到恐怖威胁:承建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维修改造项目,因当地发生社会动乱,12名现场员工被困驻地:承建马拉维国际会议中心项目,今年初因原总统去逝引发社会大游行,进而发生骚乱,威胁项目员工的人身安全等。

三是从自然灾害方面来看,所在国突发特大地震、海啸、飓风等自然灾害。如建工海外项目经历过尼泊尔大地震、马尔代夫海啸等较大的自然灾害。承建马尔代夫外交部大楼项目时,突发印度洋海啸袭击,将距离大海仅1米的工地上的设备和生活区设施一扫而光:承建萨摩亚政府办公楼时,突发南太平洋9级地震,项目人员紧急撤到高地;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时,建工承担援建中的道路项目正处在施工阶段,施工管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

四是从旅行中的风险来看,也不容小觑。建工海外项目所在国有的在遥远的非洲大陆塞内加尔、几内亚、坦桑尼亚,也有加勒比海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多米尼克以及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东帝汶、瓦努阿图、汤加等国,最长的路途飞行加转机时间可达30个小时之久,转机点最多的可达3.4个国家和地区。面对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开故乡,这对语言不通的员工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多年前,建工海外曾发生上海出发50人,抵达特多时少了1人,原因是在飞抵特多前一站委内瑞拉时,有位烟瘾很重的员工躲在卫生间里吸烟,导致还未抵达特多就被航空公司赶下飞机,关押在委内瑞拉。还有因为语言不通,碰到中途转机时移民局的故意刁难,中途受阻遣返事件也时有发生。

二、开启出国前风险管控教育模式

如何让境外员工随时随地有安全感、获得感,踏踏实实地走出去,安全健康地在境外工作,又平平安安地返回祖国,让自己安心让家人放心?企业又如何实现对境外员工的真真切切的关爱义务,同时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风险,这些难题已迫在眉睫地摆着走出去企业的面前。这是一份社会责任,也是企业管理者对外派员工应尽的义务。为此,建工海外部结合遇到的难题,积极探索出国人员的派遣和管理工作,巳建立起事前培训、事中监控指导、事后处置的防范风险管理体系。尤其是把的工作重心和重点前移到对外派人员的事前培训上。通过一系列事先培训,使出国人员增强了防范意识,能够了解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做足各种出国准备,同时知道在突发情况下应当向谁求助,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帮助,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各类风险的发生。

建工海外部制定了临时或长期外派人员不同的出国培训教育方案。方案突出事前的防范,确保出国员工切实有效地提高海外风险意识,掌握防范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一是临时出访人员在出行前须接受相应培训。培训包括:(1)前往国和地区的旅行建议、目的地安全形势评估、目的地医疗环境状况、地方常见病及治疗方法、疫苗接种建议、预防措施推荐、差旅安全建议及日常建议,如当地交通、饮食安全、饮用水安全等,另外还有当地大使馆信息、求助电话等。(2)机票行程单。包括航班信息、行李规定、转机注意事项、应急联系人、飞行及转机时间、机场信息等。(3)专业健康及安全机构给出的线路安全评估,为出行安全提供安全保障。(4)培训和指导安装紧急援助APP,遇到紧急情况可一键拨打救援电话,并在差旅中可随时接受前往国的实时医疗和安全情报、咨询建议,以便做好自身安全防护。

2015年,市场经营部门商务人员因拓展业务需前往喀麦隆和当地官员进行高级别项且洽谈,得到此出国计划后,按照他们的出行线路,建工海外通过权威咨询机构给出了精准的安全提示:(1)晚间5点以后机场跑道维修保养,所有航班一律取消:(2)杜阿拉和雅温得两城市间高速公路晚间行驶存在高风险,有假警察沿途出没和人车被劫持的风险。果然一行人员晚间抵达的城市杜阿拉机场因跑道维修无法转机再次起飞前往首都。由于与当地高级别会谈约在第二天上午,他们为赶时间打算连夜驱车5小时赶往首都,但根据安全提示晚间高速公路行驶存在较高风险,商务人员最终决定采纳所提供的安全评估提示,不冒晚间开车的风险,并果断通知外方略作时间调整,改为第二天驱车前往首都。由于事先得到准确的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行程,并安全地抵达了目的地,圆满完成了此次洽谈任务。

前往让人望而生畏的高风险地区出差,各种担忧害怕是免不了的。出行前的安全防范技巧,也许能给商务人员出行助一臂之力。2015年11月,马里的一酒店大堂遭恐怖袭击,有中方人员遭袭击身亡,恰逄这当口,我方一女性商务人员即将途径马里并对其周边诸国进行商务洽谈。得知突发恐怖袭击后,建工海外除了给出常规的安全建议外,还请专业机构对线路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和紧急预案,调整并缩短了可能有风险的行程,从而消除了出国人员的疑虑。

二是长期项目驻外人员须接受系统培训。建工海外严格执行“不参加培训、不派出国”的制度,每个出国人员行前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针对项目人员人数多、来自不同单位、而且很多出国人员是第一次出国的特点,建工海外制作了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出国教育资料光盘发放给每个单位并组织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项目概况、前往国与中国的关系、国家概括、护照、签证管理、外事纪律、乘机知识、航班线路、应急用外语,当地风俗及礼仪、禁忌、气候、目的地疫苗接种需求,使领馆信息,常住地安全形势评估,目的国的常规安全建议,突发事件的处置等。使出国人员在出发前对前往国有个初步的概念,知道出发前需要准备什么,路途中要注意什么,遇到突发状况该如何处置。就拿出行线路为例,目前的国际机票都为电子机票,多达几页纸的机票信息、里面的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代表什么,大部分出国人员不会外语,往往是一头雾水,而且不广外派人员是第一次出国坐飞机,有的转机次数达4次之多。为此,建工海外对每位出国人员进行行前系统培训与交底,在发放出国资料的同时,还给他们做好非常详尽的行程单,内容包括航班和航站楼信息、飞行时间、转机时间及转机衔接细节、手提及托运行李尺寸规定、乘机注意事项,国内外应急联系人电话、乘机途中的常用语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培训,建工海外近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期因途中受阻而遣返的事件。

通过事前系统培训与教育,在突发事件来临面前,建工海外员工知道如何在第一时间寻求专业援助,不会因为陌生环境而感到孤立无援。如2016年底南太汤加项目发生员工因不慎跌落导致脑外伤,急需紧急抢救动脑部手术,而当地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时间就是生命,通过紧急救援系统,在24小时内完成了赴澳大利亚签证手续、包机转运、紧急手术救治等一系列看似难以完成的工作,使该员工及时得到救助。

三是出国人员须接受急救知识专业特色培训。有些国外项且现场地处边选,缺医少药,掌握了急救知识,对疾病预防、发生和处置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建工海外凡有新项目启动,都会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新入职大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培训,内容有心肺复苏、CAD(除颤仪)的使用、急救包扎、对各类外伤内伤及突发环境事件下的急救措施,徒手搬运伤员等实用的技能和救护常识,这些拯救生命的技能在境外项目现场突发情况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2016年12月初,地处南太平洋小岛.桑托岛一项目人员突发脑中风,由于当地无任何医院和急救设施,要进一步急救必须通过医疗包机紧急转运。得益于病人身边的项目人员出国前曾经受过急救知识专门培训,用学到的技能在第一时间对病人进行了急救处理,保持呼吸气道畅通,抬头伸颈,清理口腔异物,当时操作一刻钟起到的疗效,为专业救援人员和直升飞机来到,确保第一时间的救急处理、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黄金一刻钟时间,也为后续进一步转运至澳大利亚手术及最终转运到国内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建工海外通过事前的系统培训与教育,有效提升了出国员工的安全意识、防范技能和急救技能,为走出去员工起到了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全覆盖安全健康信息网络

事前的出国培训与教育是风险管控最重要的部分。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瞬息万变,行前的出国培训已不能满足在外人员對安全及健康的需求,为此,必须尤其重视并积极做好事中覆盖整个出国期间的安全健康信息及培训网络。建工海外利用互联网,让出国教育如影随形,无论员工身处何地,都能随时获得实时医疗和安全信息以及安全教育:还建立了全天候、全覆盖的“海外部健康安全预警微信群”。目前由建工海外人力资源中心外事专员、境外项目、公司及常驻机构的36位安全管理员组成,群主24小时全年无休在群里发布来自安全与健康权威咨询机构的动态信息报告,国外各点也会将当地一些重大安全及健康信息发布在群里,供大家分享。如2016年底南太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附近发生7.9级地震,通过微信群比媒体早一个小时在群里发布了海啸预警,即时通知到附近的印尼、萨摩亚、汤加、瓦努阿图项目人员,及时做好预防应对措施,储备好食品及水,往高处撤离。还如2017年3月份多哥首都洛美抗议燃油涨价,引起当地民众示威、进而突发暴力冲突事件。为此,建工海外及时提醒项目人员适度提高工作场所与随行安保等级,做好应急预案,注意潜在社会动荡风险。类似的提醒还有坦桑尼亚霍乱疫情爆发、特多工人联合会因燃料短缺而发起罢工、科摩罗与印度尼西亚州长竞选人活动可能引发的暴力事件及强硬派伊斯兰守卫者阵线集会活动、尼泊尔宪法修正案抗议活动等。还有第一时间发布了今年3月6日.10日法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会与法航多轮全国罢工预警,使特多、几内亚项目的人员派遣预先做出了相应的出行调整。这些来自权威安全健康机构的预警,建工海外第一时间都在微信群里发布,让所在国人员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及措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在“海外部健康安全预警微信群”里,还不定期推送一些应景的特色培训课程,如在穆斯林斋月期间我们发送了如何尊重当地的宗教风俗礼仪:女性差旅人员在穆斯林国家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流行病爆发期间,推出健康安全方面的安全预防知识,如埃博拉,塞卡病毒,疟疾等安全预防知识。在埃博拉爆发的日子里,地处埃博拉爆发区的几内亚项目人员,积极防范,采取有效防御措施,不但没有停工,而且还在严峻的条件下圆满完成了项目施工任务,荣获国家商务部抗埃博拉先进集体称号。

近年来,建工海外通过对外派的几千名不同类型员工事前、事中行之有效的出国教育培训,大大降低健康及安全风险,消除对于派驻地的各种安全及健康疑虑,增强了海外员工的风险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并能够掌握各类自身保护及保护他人的技能,让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怀,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健康安全幸福指数。这些事前、事中的培训与教育,有助于在充满挑战的局面中准确预测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探寻新的机会,降低现有和潜在的危险,让走出去企业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加强出国人员安全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一项持久为走出去员工服务的系统工程,也是企业对外派员工尽关爱义务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为此,笔者认为还要进一步以出国人员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善于发现新问题,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对出国培训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为外派人员提供更多的出国便利:内容上要更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出国人群制作不同的出国培训教材,收集反馈信息,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国别分析研究:培训手段和方法上也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更快捷便利地把各种的培训内容及信息传递给各类出国人员,从而为有效推进境外健康、安全等风险防范提供更加切实的服务和保障。

(作者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人力资源中心总监)

作者:马纬

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 篇2:

让邮轮行业造福更多家庭

民办院校的典范

创办于2013年的天津现代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坐落在滨海新区大港大学城,占地面积30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地处大港生态高教园区,东邻大港经济开发区,西倚大港学府园,南对临潮湖公园,北接津港高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滨海外事学院、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中国法官学院天津分院等高等院校及教育机构毗邻而居,共同构建起浓郁的文化氛围。培训中心建有一流的教学楼、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专业实验室及实习场地,学生公寓、餐厅、浴室和综合服务楼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学、生活管理和安全保卫制度,为学生们提供了安心学习、优质生活的良好环境。

九年砥砺前行,天津现代教育职业培训中心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29%,作为邮轮行业教育培训的专业学校,中心不仅承担了第十三届全运会志愿者服务工作,还在2018年承接了湖北、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及省政协大会“两会”接待,并创办了迄今为止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的国际邮轮体验店。

作为北方地区最强的邮轮培训中心,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在这里实现了他们的海乘梦想。而一步步把这梦想缔造成现实的,就是天津现代教育职业培训中心的创始人——王鑫。

以“石油人”独有的热情拼搏前行

王鑫出生于一个普通的石油工人家庭,来自家庭的熏陶对于他独立人格的奠定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艰苦的勘探环境中,每个石油人都充满强烈的热情和拼搏的精神。正是这种氛围的熏陶,王鑫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越同龄人的性格品质——“十分独立自主”,而这也为他之后创办天津现代教育职业培训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王鑫考上了天津行政学院。感怀师恩,高中毕业的王鑫也想成为一名伟大的园丁。但读书的学校没有设立师范专业,无可奈何的他只能选择会计专业就读。虽然与梦想从事的行业擦肩,但在三年的会计专业学习,让王鑫保持着清晰的头脑、缜密的思维,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自己要求甚高的他考取了会计证,获得了会计职称,三年的在校生涯,他考取了无数的证书充实自身。毕业后,王鑫不满足于现状,自学河北经贸大学本科金融专业。充实的学习生活填满了王鑫的整个大学时光。但现在回忆起,他并没有感觉很快乐。大学毕业后,他推掉了所有推荐的工作,思考今后要走的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邮轮行业正在国内悄然兴起。家住大海边的王鑫,从小就对宽阔无垠的大海有着好奇与探索的渴望,这一下激发起他自少年时对大海的情愫。那一刻,他认为:“邮轮行业更适合我。”

培养国内邮轮行业首批专业人才

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以及对邮轮行业的探索,王鑫将二者融为一体。2009年,王鑫建立组织机构,组建邮轮行业的教师队伍。提起那段经历,他感慨道:“起早贪黑四处碰壁都是常态,所有创业故事里写到的艰辛我都经历过。现在谈起,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无论如何艰难,他始终坚信:“总有看见曙光的一天”。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创办培养邮轮行业人才基地——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心。

在2013年至2015年间,学校邮轮乘务与管理专业成型。王鑫目标准确,狠抓学校个性发展,培养行业强、专业精的教师队伍,培训中心也渐渐由规范走向特色。培训中心根据邮轮公司对邮轮服务与管理人员的要求标准,致力于打造一流的邮轮服务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化邮轮产业经营所需管理能力与服务技能、具有较强的国际化工作、生活能力的优秀海乘专业人才。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岗前职业教育与專业管理,为企业培养大量的优秀邮轮乘务人员。国际行业背景及独到的人才规划方案保障入校学生直接成为企业的准员工,顺利完成学业教育就能成为高级邮轮乘务人员。此外中心还针对学生自身情况不同,为学生完善发展职业规划,遵循学生本人意愿,安排部分学生到国外的五星级以上酒店及度假村工作。

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

王鑫说,中心之所以在就业率统计中名列前茅,专业的教师队伍是最重要的保障。中心常年与美国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有限公司、云顶香港有限公司等数家享誉国际的著名邮轮公司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度假村,香港、澳门、深圳等地的五星级以上酒店合作,为其培养了千余名优秀专业人才。

“放眼世界,勤奋奉献,严谨治学,积极创新”,是中心多年的办学宗旨。“让学生就业不是目的,唯有满意的就业,才是我们不变的理念。”王鑫介绍: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受各大邮轮公司委托,成为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指定接待方。同时,他还通过自身的小能量去传播感染大家,目前招生范围遍及全河北省,河北新拓教育自2015年起成为中心河北区域招生合作伙伴,为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输送大量优秀学员,所输出学员均表现优异。中心致力于让更多的学子成功成才,实现海乘梦想!

让邮轮行业造福更多家庭

“在邮轮教育行业中奋斗终生,培养国内最专业的邮轮从业者”,这是王鑫毕生的信念。

王鑫,一位八零年出生的年轻校长,把天津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打造成了北方地区最强的邮轮培训中心,打造成了天津的品牌专业。在没有样本可参照的情况下,从零开始打造“海乘”专业多功能、全方位、现代化的教育实训基地。伴随着行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他又带领着团队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深化专业内行……这支海乘行业的优秀教学团队九年如一日地用智慧、实力、耐心、爱心助推专业发展,帮助学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收获“更多成功,更多自信,更多幸福”!

作者:张倩

海乘工作教育培训论文 篇3:

走进非洲的石油创客

他们是一群石油创客。他们决心扎根非洲,砥砺创业,以青年人创新创业之举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经贸交往铺路搭桥。

9月8日,东非国家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市,在一阵建筑机械的轰鸣声中,一所特殊的石油学校破土动工。这所投资2500万元的东非石油技能培训中心占地1.2万平方米,将于2018年1月建成,预计年均培训石油人才1.1万人次。

这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建设的第一个石油技能培训中心,建成后将为当地培训大量石油人才,帮助东非地区中资企业解决“招工难、管理难”的问题。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培训中心的创意竟来自于9000公里外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4名在校研究生。

4个年轻人的创业之路说起来并不算长。2016年11月,一起玩了7年的好伙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在校研究生吕健、马搏、段晓飞、宫智武联合创建创造太阳能源服务(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造太阳公司),公司名称则来源于母校的标志雕塑。

本科均在石油工程专业学习,研究生阶段分别学习了石油开发的4个不同的专业方向,除了专业背景相近,吕健形容4人共同点是“都有创业的理想和激情”。4人中有3个在读博士,1个在读硕士,但如今为了创业均已休学。

“我们都来自农村,能吃苦,有拼劲,创业路上的苦难和挫折都难不倒我们。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无疑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之一。”宫智武这样说。

瞄准东非石油服务领域商机

相比于其他3人,吕健有着丰富的创业和海内外工作经历。早在2011年,他就获得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铜奖。之后,吕健依托竞赛项目在2012年注册成立了一家油田化学品公司,并成功争取到100万元天使投资,产品销往中石油川庆钻探和中石化胜利油田固井公司。

这一创业事迹曾入选教育部《优秀大学生创业案例》。遗憾的是,由于后期管理經营的缺陷,资金链断裂,公司最终解散。

吕健不甘心初次创业的失败,2013年被保送学校研究生以后,他一度休学前往北京一家高新技术油田服务公司实习,从最基本的管理运营学起,经多个岗位历练。

他做过现场工程师,在新疆、甘肃玉门等石油开采一线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担任过董事长助理,做过公司市场部国内、国际区域销售,熟悉掌握了现场技术支持、市场开发以及公司管理运营等技能。在做国际市场销售期间,吕健多次来往于中国和中东,看到了海外油气市场巨大的商业机会,就此再次燃起了创业决心。

把这一创业意愿向3个小伙伴透露后,吕健得到了他们的热烈响应,4人决定组团一起干。在分析了全球的石油开采现状之后,他们发现东非地区正处于石油开发的初期,堪称巨大的潜在市场,而且进入该地区的公司还很少,如果先人一步进入,将有巨大的发展机会。

为得到第一手资料,他们前往非洲考察了两个月,走访了6个国家,最终下定了扎根东非创业的决心。经过论证并请教了学校的老师后,4人毅然决定抓住机会,联合创立了创造太阳公司。

初创的公司中,4人根据各自特点,对工作进行了周密分工:工作经验丰富又擅长着眼大局进行整体规划的吕健留在国内进行融资和整个公司的管理与运营;擅长交际的段晓飞、专业成绩优秀的宫智武以及曾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SPE学生分会负责人的马搏则走向东非拓展市场,具体来说,马搏负责乌干达分公司的运行,段晓飞负责能源开发板块,宫智武则负责技术支持方面工作。

“公司刚起步的时候肯定会遇见各种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四兄弟在一起,所有的困难就都能解决!”吕健回忆。

首个创业坐标——东非乌干达

创业目标已指向东非,但具体去哪里?干什么?怎么干?起初,4人心里并没有多大把握,只有继续实地考察。考察中,乌干达作为大本营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乌干达原油地质储量为65亿桶,位居非洲第三,2016年勘探结束,2017年转为开发工作。据乌干达能矿部数据分析,乌干达油气行业已吸引200亿美元的投资,包括上游的勘探、钻井、采油,中游的地面管道建设,下游的炼油及石油工业园和公路的建设。随着2018年乌干达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将直接为乌干达创造几万个就业岗位。

选择乌干达还有一个契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留学生教育优势明显,来自81个国家的1150名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占1/3。多位留学生曾帮忙引荐乌干达教育部、投资局、石油局、能矿部等政府部门。

在与乌干达多个政府部门接触后,创造太阳团队了解到,乌干达能矿部将需求的人才分为4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包括基本劳动力、钻井相关操作工、油田生产工人等;第二层次包括土木技术工人、特种司机、焊工、手架工、机械工人等;第三层次包括机械技术员、仪表技术员、电器技术员、钻井技术员等;第四层次包括土木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油田运营经理、地质工程师等。

所有的上述岗位要求当地雇员数目达到70%,但由于该国之前尚未进行油气开发,并无此类人才储备。因此,乌干达对石油教育培训有着空前的需求,对创造太阳在乌干达投资教育非常欢迎,并承诺提供最优惠的条件和各种便利。

多次接触后,创造太阳联合乌干达教育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共建东非石油技能培训中心。

目前,在建的石油技能培训中心主体部分已经完工,将于今年10月底举行中心奠基仪式。中心采用单元组团式的规划方式,分为行政区、教学区、考核区和生活区,各功能区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其中主教学区包括井控模拟区、焊接培训工作区、钻井技能培训工作区、安全培训工作区、基础理论培训区、特种车辆培训区和反恐培训区,生活区包括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和餐厅,学生宿舍可容纳200人,行政区包括接待室和备课室,考核区有监控考试教室。

在硬件上,培训中心引进了全球最先进、最全的模拟器,包括了勘探、钻井、采油、管道的模拟器。在软件上,尝试全球化招聘教师,根据当地需求,制定了适合当地人的定制化课程。

目前,创造太阳已与乌干达当地的石油企业及周边国家部分中资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就人才培训达成协议。

“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一是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得益于我们对项目的极速推进。在乌干达建立的石油技术培训中心,正是我们国家在‘走出去’过程中文化教育软实力的鲜明体现。”吕健总结道。

从困难中寻找机遇

公司的局面打开了,但在实际运营中,仍面临不少困难。团队组建时间很短,加盟员工不乏经验丰富者,4个创始人中只有吕健有工作经历,这样的创始人团队并不能服众。

“既然团队其他成员不信任我们,我们就提高自己,让他们彻底服气!”抱着这样的信念,马搏、宫智武、段晓飞快速地提高自己。“那一阵很累,但听到有二三十年工作经验的员工的称赞,真的是特别开心。”马搏说。

和所有初创公司一样,公司里也有员工看不到发展前途。年轻的创业者们通过身体力行,用创业的理想和公司的未来发展激励、感染团队。他们带头拼搏,敢打敢拼,快速成长,用实力赢得信任和证明。

融资难是更为急迫的挑战。吕健作为融资负责人不断地去寻找投资人。“基本上每周都会出差,向不同的投资人展示我们的项目和未来发展前景。”吕健表示,对自己而言,压力一直比较大,“如履薄冰”。

交谈过程中,很多投资人对项目比较看好,这包括中海油等大型国企单位,但因项目在非洲,投资人对风险管控不免持有怀疑态度。

“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我们在做好项目规划的基础上,把投资者带到非洲进行实地考察。”吕健说,这样的诚意说服逐步打动了一些投資者。

这群年轻的小伙们还必须面对中非文化融合问题。

“刚开始进入非洲市场时,我们往往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去工作,但当地人有时候不能理解,不肯配合。”吕健介绍,和当地生活多年的华侨交流后,团队开始转变思维,站在当地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同时,加大了外籍人员的招聘和培训力度,让当地雇员去开拓市场和处理政府关系,由此,创造太阳公司在同欧美机构的竞争当中抢占了不少市场份额。

在一步步的摸索中,创造太阳团队探索出了“一个中国领队+两个中国副手+四个非洲员工”的“1+2+4”培训模式,并成功赢得了当地政府的信任,“既然来到了非洲,我们就必须与当地融合,这样才能打开市场,获得成功。”吕健说。

在马搏看来,公司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包括如何适应非洲的生活、文化习惯以及将石油培训体系的中国标准与非洲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融合与改进等问题。他表示,创造太阳要通过总结把握在国外的经验教训,吸收国内相关教育培训的发展经验,从而解决公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从困难中找到发展的机遇。

借智引才插上腾飞的翅膀

为解决人才匮乏的现实难题,公司实行了借智引才战略。

借智主要来自于培养4人的母校一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友资源。作为国内石油石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母校对创造太阳团队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并帮助创造太阳公司申请国家的“一带一路”项目。

与母校的深度合作将嵌入创造太阳的未来版图。吕健介绍,东非(乌干达)油气技能培训中心将和母校联合在非洲开展远程学历教育,此外还和母校联合开展合资办学,和学校出版社合作发行“一带一路”教材。

不到1年的时间,创造太阳公司成立了两个国内子公司和两个海外子公司。业务得以迅速开展,还得益于公司的引才战略。

创造太阳公司员工如今已增至35名,涵盖了多个专业,学历大多是硕士。创业团队中包括石油石化专业技术人员,在银行工作多年的地市级副行长,在海外工作20多年的老海归,也有从事教育培训多年的行家里手。

这些有着丰富工作经验和不同行业阅历的人员的加入,为创造太阳公司快速发展奠定了人力基础,也弥补了在校学生创业经验不足的短板。“我们要把创造太阳打造成更多优秀人才集聚的平台。”吕健说。

借智引才为创造太阳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一带一路”倡议则让其乘上了快速发展的东风。非洲是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和落脚点,而国际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项目致力于为乌干达这样的非洲新兴油气生产国家,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及专业的培训、人才和咨询业务,获得了我国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的支持。

然而,这些年轻创客的“野心”并不止步于乌干达。吕健介绍,未来5年,公司将以东非为中心,围绕非洲新兴油气生产国开展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和人力资源服务。

未来,创造太阳公司计划在东非5国发起成立石油与天然气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一期项目位于乌干达,二期项目位于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三期项目位于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项目总投资将达到1.3亿元。另外,创造太阳的业务也从教育培训向国际贸易、石油化工等领域拓展,计划在非洲建立本土石油化工园和承接天然气发电建设等一系列项目。

“我们决心扎根非洲,砥砺创业,以青年人创新创业之举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经贸交往铺路搭桥。”吕健说。

(编辑/张本科)

作者:邢婷 王大勇

上一篇: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