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工作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教育工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

第一篇:班主任教育工作论文

落实三生教育,完善班主任工作

摘要:“三生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生存技能,获取生活上的体验。因此,班主任要真真切切落实三生教育.

关键词:三生教育 班主任工作 生活

“三生教育”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掌握生存技能,获取生活上的体验。“三生教育”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旨在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习者在生命、生活以及生存上树立正确的主观认识,并采取正确的行为活动,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一、“三生教育”基本内涵

三生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首先,生命教育。生命教育通过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命的存在及其发展规律,认识生命中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从而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形成正确的关于生命的看法和观点,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做到真爱生命。其次,“生活教育”,通过教育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中的技巧,热爱生活,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活的内涵,培养良好的品德,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与工作的正确关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最后,“生存教育”,带领学生学习有关的自我生存常识,并树立其他生命的生存观念,关心和爱护社会及自然,树立保护生态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观念,并通过教育形成一定的基本生存能力、劳动能力,能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不断发展进步的阶段,人类自身的发展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给“三生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作为处理学生工作的班主任,我们要切实做好“三生教育”工作,实现班主任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二、落实“三生教育”工作,完善班主任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生中的行走方向标,有怎样的观念,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缺失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学习的路上便会缺乏动力,为人处世上便会以“个人主义”为中心。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健康成长、迈向美好未来的关键阶段,尤其是当前,社会发展、时代背景发生极大变化,各种思潮通过网络、媒体等媒介广泛传播,青少年作为极容易受到侵害的对象,更是受到巨大的威胁。作为班主任,在“三生教育”工作中,有必要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首先,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课堂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和思想净化的重要场所,班主任定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观念和积极的“正能量”,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正确观念认识,并对腐朽的思想、观念进行抵制。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工作。现阶段,网络技术的超速发展,是一些黄色信息、暴力信息以及腐朽的思想观念在高中生中流传,班主任要做好监督管理者的工作,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端正上网态度,浏览正面信息,另一方面与家长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对学生进行监督,降低学生浏览负面信息的概率。

(二)加强对贫困生和后进生的关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贫困生和后进生由于家庭条件不好、自身成绩不如人,内心会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可能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关注,主动关心他们,尊重他们,让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他人的关系和尊重,树立自身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有必要帮助全体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端正有些学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对班级中出现的攀比思想进行批评教育,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如优生帮助后进生,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设立“爱心基金”对贫困生进行帮助等。

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学生的抗挫能力建设。先进社会竞争压力大,尤其是贫困生和后进生,极容易滋生焦虑、烦躁、消极、自卑、颓废等心情,严重影响学习和身体。班主任要通过对典型事例的介绍、在学生面临挫败时对学生的细致关照和疏导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抗挫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生态教育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生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发展问题,现今社会的生态状况已大不如从前,生态问题随处可见,高中生作为我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应具备正确是生态教育观念,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持续、健康、长久发展。班主任开展生态教育工作,首先,要让学生明晰现阶段的生态发展状态,对现阶段生态危机的缘由、对策有一定的认识。其次,要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习惯,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总而言之,“三生教育”工作的开展任重道远,作为班主任要从多方面努力,多管齐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心后进生和贫困生,加强学生的生态教育工作,树立对生命的崇高认识,最终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发展。

(责编 张景贤)

作者:陈长华

第二篇: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工作,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一个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风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的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关键词】班主任;道德情感;道德修养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这种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赛在《教育论》中指出的:“记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不包办,不当“司令”,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活动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学生到了初中,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二、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班主任的工作就是对班集体进行综合治理,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又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学工作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一般来说,学生学风的好坏,素质能否全面提高,关键在于班主任工作态度如何、教育艺术水平的高低、教育是否恰当等,在学生的成长中,班主任起着导航、摧发、定向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三、抓集体主义教育,树立良好班风

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离不开集体,根深才能叶茂,班兴我荣,班衰我耻,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利用集体教育与个别谈心相结合,开展集体活动使学生间的关系融洽,拧成一股绳,始终牢记个人言行直接关系集体形象。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有了一定的集体观念,对集体荣誉就会产生较强的共鸣。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

由于受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无论是社会、家庭,或是学校、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片面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或唯一标准。如此基调和环境,也就促成了学生目标定位的不科学性。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分析和研究自己: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分清哪些事该做,哪些事该马上做,该怎样做;思考自己的过去,审视自己的现在,设计自己的将来。其次,目标定位要合理并切合自身实际,注意目标定位的多向性和绩效性。再次,要求学生在做到学习上进步的同时,还应加强自身能力和特长的培养,注重专业技能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保持严谨的生活作风,这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五、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因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的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六、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组织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七、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于。

教师要为学生实践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作者:牟海源

第三篇:基于高职班主任工作的感恩教育

摘要:本文从感恩教育的意义,必要性以及如何践行感恩教育等方面入手浅谈高职班主任工作的感恩教育。

关键词:高职班主任 感恩教育 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主体是专科层次的学历教育,其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教育类别的职业性、教育层次的高等性、工作岗位的一线性、业务内涵的高技能性和应用性。班级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载体,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应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心田上播上感恩的种子,播上感恩的观念,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感恩”二字不是要求背诵,而是在于行动,“感恩”二字不是挂在嘴边上,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每一个动作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浅谈高职班主任工作的感恩教育。

1 高职教育中感恩的意义所在

感恩是人类精神生活中的重要主题,是一个人正常的、被世俗社会所认可的一种思想感情状态。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感恩也是一种责任,知恩图报,有恩必报,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2 高职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2.1 感恩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道德修养的需要

现如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很多小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之中,他们是一个家庭的宝贝,大部分的孩子在家长的溺爱、以及长辈不断的包容下,形成了一种自我中心的观念。他们的做法根本不考虑其他人的想法,看法。从这些就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将来长大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因为他们没有一颗感恩的心。

2.2 感恩教育是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知恩图报”“饮水思源”“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知恩图报、感恩戴德的传统美德,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培养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继承和发扬。

2.3 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由于感恩教育的缺失,造成师生之间情感对立、师道难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学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原因很多,但没有一种基本的感激之情,则是产生情绪对立的重要原因。进行感恩教育,能让学生以感恩的心态与老师、同学相处,减少摩擦和冲突,防范各种尖锐矛盾的发生和发展,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

3 高职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践行感恩教育

3.1 对学生施之以恩,让学生感恩老师

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觉得有恩可感。进而知恩图报。这就需要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了解,多方面的关心,多方面的帮助。学生生活上有困难,对他们多进行照顾;学习上有困难,对他们多进行辅导;心理上有障碍,对他们多进行开导。

3.2 让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父母的爱是不求回报的,无私的,是伟大的,谈到父母之爱,我们都是持歌颂的态度。这就使得我们在有意或无意间淡化了感恩意识。因此,作为班主任,就更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会感父母之情,报父母之恩。

3.3 通过开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班会课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不能全部用于感恩教育,但适当的利用班会课进行感恩教育是有必要的。利用班会课时间,可以让学生谈谈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例子,自己耳闻目睹的有关感恩的例子,谈谈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别人恩惠的例子。然后谈谈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应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深恩,如何向知恩图报的人学习,如何对别人的恩惠进行报答,激发他们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这样的班会如果多开一些,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3.4 营造“感恩”的环境,开展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它可以让人亲身参加,去体验,去感悟,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作为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注重这方面活动的开展。可以要求学生多注意收集有关感恩的名言警句、历史典故等。经常举办一些“感恩”小报宣传有关感恩的事例,使学生亲眼目睹知恩图报者的形象,从中受到感染。组织一些文明活动,为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将感恩教育迁移到爱社会,爱党爱国上,为学生讲述社会对学生的关爱,党和国家对学生的关爱,使学生树立报社会、报党报国的理想。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需要人人用心去呵护,用智慧,用行动守护学生心中的那片迷人的净空。提高学校感恩教育的实效,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致力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的必修课。班主任要探索感恩教育方法,开拓感恩教育新途径,紧扣学生思想脉搏,把感恩教育融于高职班主任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王芙蓉.在学生中开展感恩教育的必要性[J].河南工程技术学校学报,2008.

[2]王玉娟.大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3]祝国超.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马庆波.当前高校感恩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

作者简介:彭晓平,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作者:彭晓平

上一篇: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下一篇:早期教育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