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论文

2022-04-27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论文 篇1:

论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结构

心理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新领域,它从面向21世纪的教育观点出发,要求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存。从教育的超前性出发,必须要培养积极适应新世纪变革的开拓者和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跨世纪的新人。学校心理教育的实践探索为教育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论心理素质的内涵界定和内容结构,还是学校实施心理教育的理论操作体系,都属于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将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的热点和焦点,推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是在心理教育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将实验研究的主要结论进行理论抽象,并借助于相关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及教育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构建和整合的结果。

学校心理教育是指以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具有开创型个性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教育,是学校深化德育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学校心理教育的理论体系是一种反映学校心理教育的一般特点和总体操作的抽象图式,集中体现了心理教育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基本结构及相互关系。这个理论体系与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密切相关,是在目标制约下构成的多层次、多种类的三维系统。根据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它应包括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个体目标系统和学校组织系统三个方面。

一、心理教育的学校目标系统

学校目标系统是在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理论结构(如图1),它是从学校整体结构上思考的,是以学校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应确定的目标为主线,对实现目标应调动哪些因素、采取哪些方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1.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它确定了学校实施心理教育应达到的目标体系(详见图1)。心理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和领域中实施心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最终目的,为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心理教育的目标由低向高分为三个层次,它既表明了学校中存在这样三项相对独立并相互影响的工作,又可以看出心理教育在实现这三层目标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体系,学校必须确定心理教育的对象及具体操作方式,形成一个在目标体系指导下的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理教育的目标体系是体现心理教育特殊性质和内在规律的首要因素。

2.学校心理教育的对象

心理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面向对象并非仅仅学生本身。因为个体的心理活动除了与自我意识有关外,还与学生所处的环境,特别是特定环境下的人际交往有关。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变化。比如,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与失败,除了自我感觉,还有家长干涉、教师评价等影响因素,成人与学生的认识一致与否,常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作用。另外,教师、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也与学生心理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他们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相反,他们若心理素质水平不高,常常也会促成学生出现情绪烦恼和认知失调,甚至引起某些心理问题。因此,心理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其中,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自觉地改造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增强自身免疫力。教师和家长也作为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因为他们与学生交往最密切,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可控制变量。

3.学校心理教育的方式

心理教育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学校应根据现有条件来确定心理教育的可行方式。就目前来看,学校通过心理教育辅导讲座,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及家长,向他们普及心理学知识是简便易行的。心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主体性教育的要求。换言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内容,不能不包括心理教育。学科渗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各项素质协调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任何一种素质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要受到其它素质发展的制约。心理素质从中不仅起到内化社会要求的作用,而且对调动人的潜能、促进其他素质向社会化发展,起着中介和桥梁作用。因此,学科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规律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认识它、利用它,教学才能成功,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心理测量与咨询及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是学校完备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形式,对学生中的个别问题要及时咨询、辅导,给予矫正,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通过这一方式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好个别咨询,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是根据学生个体设置的心理素质理论结构,也就是说,学校要完成心理教育任务,应培养学生哪些基本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之间是什么关系,培养学生这些素质在教育方式确定的前提下,应选择哪些内容和途径。这些相关问题构成了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系统(如图2)。

1.学校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

心理教育的个体目标最终是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这是以人的心理素质协调、完善、高水平的发展为特征的,它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校目标系统得以实现的基础。目前,人们对心理素质的界定虽然还未实现统一,但是都倾向于心理素质是在遗传的基础上,在教育、环境及主体实践的综合影响下,个体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这里的心理能力指的是智力以外的、与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相关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作为个性心理素质结构应包括以下内容。

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的、较高层次的心理素质,它区别于一般的基础素质(一般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又植根于一般的基础素质。它以一般心理品质得到充分发展为基础,并需要心理能力趋于高水平的发展,否则就不会形成人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2.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

学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既受心理教育目标的制约,也受学生生活实际的制约,特别是处在生理、心理迅速发展时期的青少年,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常常出现心理矛盾或冲突。从心理教育的主体性特征来讲,心理教育是要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所以心理教育的内容确定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学生学习活动、交往活动、青春期发展、自我意识及升学就业指导等有关的问题开展工作。有针对性才能使学生做到自觉、自主、自愿接受教育,这样心理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会有实效。

3.学校心理教育的途径

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实施载体。它既是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物质化、外显化、操作化、行为化的过程,又是实现心理教育目标与内容的

重要工具和手段。心理教育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特别是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将直接推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进展。另外,学生自我教育是实现学校心理教育功能的关键因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提供的都是一种帮助,只有当这种帮助转化为自助的时候,才可能生效。

三、心理教育的学校组织系统

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从整体上说是一项科学性、技术性和艺术性高度整合和极其复杂的工作,在实践中又是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的基层具体工作,因此,进行科学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极为重要。

在学校工作中,心理教育的组织结构是多层次的,是在校长领导下全员发动和全面配合完成的,同时也是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的合作。根据各方面所承担的任务和在心理教育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列出下表。

1.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

开展学生心理教育以学校为主,这是由学校内部各因素所承担的责任及其在这项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在学校内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心理教育同样如此。学校开展心理教育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位,每个人都要根据各自职责完成任务(参见表2),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学校心理教育的各个因素中,心理教师的主导作用最为突出。他不同于一般的执行者,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主要由他来具体操作,他与学生之间的作用也最直接。他通过上课或心理讲座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主要由他来帮助解决。学校利用广播、板报等媒体宣传及组织知识竞赛或演讲等活动,都由心理教师具体策划完成。因此,学校的心理教师要经过专业培训,不仅要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还应有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敬业精神。

2.心理教育以家庭为辅

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主要是家长与子女实现心灵沟通,避免由于家庭矛盾引起学生的不良心理。当学生在学校出现问题需要家长给予心理疏导或理解安慰时,有的家长常常是火上浇油,使原本平和、温馨的家庭变得气氛紧张,因此,提高家长素质也是心理教育的内容。办家长学校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是政府行为,目前在我国由于条件所限,家长学校成了校中之校,由各学校承担了此项任务。家长通过参加家长学校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学会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教意识和能力。家长素质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与子女沟通,而且可以使家长学会做心理医生,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心理疏导,起到家庭对心理教育的辅助作用。

3.学生是心理教育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心理教育是一种回归人性的教育,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主体心理获得健康发展是心理教育的目标。教育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完成从“生物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其次,学生始终是心理教育过程的主体。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咨询、辅导,都要重视启发学生自身的心理力量,激发学生的自我潜能,引导和激励学生了解自我、改善自我,成为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最后,主体发展变化是心理教育的最终体现。教育者启发、帮助、引导、激励作用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真正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积极主动地克服自身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偏差,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

目前,重视学生心理研究并实施心理教育的学校不断出现,使学校心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同轨运行、同步实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及心理素质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逐渐完善,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作者:王希华

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论文 篇2:

理念创新,带来学校德育的鲜活与灵动

德育,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培养,体现着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贯穿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

新时代,如何不断突破创新,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力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近日,《教育家》杂志举办系列线上圆桌论坛,特邀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新时代学校德育的突破创新”分享了思考与实践。

先做父母再做教师,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教育家》:创新学校德育,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至关重要。如何建设专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军:“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智慧科学的、也是理性诗意的,因为它面向的是充满青春朝气的鲜活生命。我们提出“质量立校、管理固校、特色强校”的工作思路,在德育工作中坚持“规范管理为基础、情感关怀为纽带、文化润心为支撑、思想导航为核心”,服务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中,中国农大附中倡导“先做父母 再做教师”的师德建设,切实让每一位老师成为学生生活、学习、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律能力、自理能力、健康的生活习惯。学校干部下沉年级参与一线管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程关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护航。

学校鼓励教师要像农人呵护庄稼一样,遵循学生身心成长和知识习得规律,去守护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教师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做好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使学生在学业水平、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深入、充分、全面的教育和引导。

学校坚持综合素质评价,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转变教育教学的行为和方式,以正面的激励引导代替单一的管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老师们努力想办法让学生在班级拥有归属感,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集体大家庭重要的一员,将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要求转化为“班级生活”的点点滴滴,使学生的在校生活有滋有味。

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学校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有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我们用教育的春耕夏耘,托举起教师和学生的幸福发展与成长。我们也将勤修内力、走上更高质量的特色办学之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突出德育实效。完善德育工作体系,认真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而要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根本。

近年来,班主任队伍趋于年轻化。年轻班主任虽有其自身的优势,如专业知识丰富,拥有较高的工作热情等。但教育实践经验的不足也使一线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学生方面面临不小的困难。作为教育学生的先锋力量,班主任自身育人能力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要想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老师们愿意干的问题。

让教师觉得作为班主任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让他们在学校中享有更高地位的同时,应尽可能满足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的真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我校分别针对班主任老师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从制度上给予了班主任群体相应的倾斜。

学校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升班主任老师的岗位津贴;减少竞争性评比,尽可能为老师减轻压力;职级晋升倾斜,突出班主任在校内的地位;增设校级骨干班主任岗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各类表彰活动中,树立典型,表扬先进,让每位努力工作的班主任老师能够得到全校老师的尊重和认可,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

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更多的班主任老师在育人理念、教育方式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家校溝通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班主任动力不足的问题,社会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远不及学科名师。因此,完善班主任晋升体系,加强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宣传,强调其在育人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教育家》:德育课程,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如何依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郑州市中原区澜景小学校长赵京雯:我校自成立之日起就提出“慧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培养“负责任、有能力、慧生活的未来好公民”确定为育人目标,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课程是完成教育任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我校除了按国家标准规定开足开齐道德与法治课程外,还设置了丰富多样、形式灵活的德育课程体系,以提高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其中,德育微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内容设置、时间安排、实施方式非常灵活,可让德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学之初课程”专为一年级新生设计。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孩子们参与适合自己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认识新伙伴,熟悉新环境,身心愉悦地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

“叫醒耳朵课程”由音乐组教师负责实施。根据每月的德育主题,利用每天入校时间段内的10分钟时间播放爱国主义歌曲,以动听的旋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

“专题思政课”是学校德育课程中最鲜活的课程。德育教师团队精心从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中发掘资源,组织以报告、沙龙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学习,生动的内容增强了德育课程的吸引力。

“學科融合课程”是学校德育课程中最有生命力的课程,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达到“1+1>2”的效果。

◎郑州市第一二三中学校长祝俊红:我校以郑州航空港区“上善共生”德育理念为指引,通过一个理念、两个目标、三个抓手衍生出多样的课程,形成了“怀德至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还于2020年加入了新教育实验,在朱永新教授团队的引领下践行新德育。

学校的一个理念是办学理念,即“把智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爱与责任的教育”。两个目标分别是办学目标:办一所高品质、适应现代社会生存并具有公信力的现代化学校;育人目标:培养具备阳光心态、健康个性和良好道德品质的现代人。三个抓手分别是:立德、启智、铸魂,这也是学校的三级德育目标。

在“礼”课程中立德。学校的“礼”课程包含仪式课程、节日课程、社会实践课程。通过仪式课程识礼,通过节日课程懂礼,通过社会实践课程达到有礼,从而实现立德目标。

在“智”课程中启智。学校的“智”课程包含悦读课程、特色课程、学科活动课程。通过悦读课程明智,通过特色课程慧智,通过学科活动达到乐智,实现启智的目标。

在“仁”课程中铸魂。学校的“仁”课程包含心育课程、家校共育、社会共育。通过心育课程让学生怀仁,通过家校共育让学生守仁,通过社会共育让学生为仁,为铸魂奠定基础。

◎嘉兴市海盐县武原中学校长钟战华: 我校从2013年开始推行“生活力培育”德育课程,并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生‘生活力培育’的架构和实施”。8年来,“生活力培育”理念已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成为学校的一种文化。而学校的新时代德育工作也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深入开展。

学校以“校内外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生活力。活动的整体设计包括:确立活动的主导价值——生活力培育;构建活动的呼应体系——目标体系和实践体系;强化活动的综合设计——学生自主、主体多元、长程推进。

生活力培育。这是学生培养的核心追求,强调让学生在丰富的经历中通过自我体验,滋养生命成长的活力。活动由学生自主设计、全程参与,其主导价值就是在实践中实现学生的生活力培育。

构建活动的呼应体系。确立新时代德育活动的目标体系。体现年级特色,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的初中生活中明晰品格要求,经历完整的过程体验,实现认知力、实践力和生命活力的自然绽放。

强化新时代德育课程的综合设计。学校强化活动的综合性设计,突出学生自主、主体多元、长程推进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多方面素质,让学生在自主组织、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收获成长。

杜绝空泛枯燥说教,德育课程有细节感染人

《教育家》:如何让德育课程有吸引力、感染力,引导学生爱上德育课程?如何将学校德育教学融合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湖北省洪湖市第一小学校长张锋: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学校德育包罗万象,德育途径千差万别。怎样围绕办学特色开发德育课程,让学校德育有扎根的土壤、有附着的力量,我校进行了一些探索。

充分利用长江和洪湖的资源开展湿地教育、生态教育、环保教育,学校形成了生态环境教育的办学特色,并为学校德育搭建了新的平台。中小学德育最忌讳的就是空泛枯燥,一所学校无论具有怎样的特色,其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丰厚的德育价值,如何挖掘其中的德育资源,让德育有细节、有感染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环境中熏陶。学校将更多的空间用于特色文化建设,让每个角落都发挥育人功能,校园处处都有可学的课程。楼梯间有长江珍稀水生动物的介绍,走廊展出的是历届学生“笔记自然”在全国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围墙的橱窗有《洪湖岸边是家乡》的系列图片……

地方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陶冶。学校德育主要围绕红色传统教育、蓝色理想教育、绿色生态教育活动展开。通过生态环境教育,让学生了解长江、洪湖的生态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关注环保等社会问题;通过“垃圾分类”、利用废物手工制作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节俭习惯。

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学校是生态环境部首批命名的“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小湖长、小河长试点学校”,每学期我们都会组织一次小湖长、小河长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学校的绿色生态教育特色为德育提供了平台和路径。

◎四川省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校长罗羿:去年9月,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开学典礼,每个孩子都领到了“学校星空田园出品”的大米。一时间,学校发大米成为本次学校开学的新闻。其实,这只是学校众多教育活动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学校建构了多维德育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日进日新,做细常规教育。每一个进入附小的孩子,入学的第一天都会领到一本《附小学生新生指南》,指南上有关于学校的介绍、每天的作息时间、课余时间怎么安排、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等内容的介绍,重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适应小学生活。

循序而育,更新传统教育。每逢节日,学校会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程。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学校会组织开展植树、劳动、爱国等主题的教育活动,许多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家长也会参与其中,在活动中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良好品格。

多元融合,创新育人课程。学校构建了附小学生公民素养培养课程,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我”为中心,从儿童的视角呈圆弧形向外围延展,让学生去学习和探索“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等内容。

稳中求进,探索融合课程。学校专门在校外租地20亩,建立了全市首个学生劳动生活实践基地。学校还开展了蔬菜种植、午间做饭、栽桑养蚕等活动,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学生团结协作、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品格得以强化和形成。

创新德育既需要深入而深厚的宏大叙事,也需要有细致而深度的冥思苦想。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站在专业的领域进行思考;利用隐性的教化和影响,教会学生探索生命的可能意义;挖掘他们自由的天性,培养他们对真理的探索;激发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创造之心,真正做到以德育人。

多方联手协同育人,建“家校社”德育大平台

《教育家》:学校德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重视支持,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网络?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校长韩瑾: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智慧闪耀的大写的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以一个社会有机组成的个体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和掌握生存之道。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以对社会、对他人负責的精神,构筑了一个健全而坚强的个体。

我们倡导全社会育人、全场域育人、全维度育人。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丰富德育资源;将育人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以“五育”全维度评价学生发展,重视学生学习思维和行为素养的养成。

学校注重通过传统节日激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注重以特色活动彰显“适性教育”风采。学校的学生评价手册从“身心、知行、智识”着手,将12个月的教育主题分别确定为:有律、有序、公益、有信、好学、有责、审美、健体、有礼、有情、有节、悦心。

教育是慢的艺术,学习是发现、体验、表达的过程。我们鼓励倡导“一班一品”的班本文化与项目式学习。有的班级进行线上读书挑战,有的班级走进自然研究水资源净化……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从问题出发,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自我、尊重他人,从而获得融入社会、改造世界的能力。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时秋静: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我们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核心素养为重点,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合力育人平台,旨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通过“校内基础课程为主、校外拓展课程为辅”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德育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互融合,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行为,把行为固化为习惯,把习惯升华为品格,为小学阶段完成“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提供正确的价值引领。

全面抓好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各学科课堂教学都是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载体和主阵地。各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培养等德育任务,都需要落实到位,从而提升学科育人功能。

完善校外拓展德育课程。学校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整合社会资源,打破课堂边界实施场馆联动,开展德育基地建设与课程创建。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了审美素养、人文素养,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形成“家校社”大德育合力。小学阶段德育工作除了学校的参与外,需要社会各方资源的融入,尤其是学生家庭的参与。为此,学校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学校、家委会、家校有约公众号等途径与方式,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的育人合力。

作者:姜乃强 侯京华 田杨洋

学校德育工作的教育方式论文 篇3:

仪式教育:为生命成长奠基

【摘 要】仪式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学校仪式教育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具有群体认同性、实践体验性、心理暗示性、内容外显性等优势。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必须遵循规范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文化性原则。对于学校而言,有两条有效的仪式教育组织策略:一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组织仪式教育,二是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组织仪式教育。

【关键词】仪式 学校仪式教育 德育活动 生命成长

仪式,原指“典礼的秩序形式”,是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的活动。在人类学研究范畴内,仪式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关于重大性事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传承载体。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仪式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但是,2010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74.3%的人感觉国人的仪式感越来越淡漠,在物质生活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仪式越来越缺少认同感。仪式难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精神的缺失。在这种状况下,“仪式教育”就被很多德育工作者提到了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

学校推出的“仪式教育”是指体现教育目的、经过精心设计而固定下来的具有较强仪式感的教育活动形式,它注重仪式背后的文化内涵。就小学而言,仪式教育涵盖了“升旗仪式”“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众多的德育活动内容。

一、学校仪式教育的优势和特性

相对于普通的德育活动内容,学校仪式教育具有哪些优势和特性呢?

1.群体认同性——仪式教育让德育更简单

著名文化学者、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李河说过:“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活动形态。人类学上对于群体之间的差异有很多识别的标志,仪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正因为仪式体现的是群体的文化特征,所以学生在规范的仪式教育中会自然形成强烈的群体认同感,这正是德育活动的最终归宿。仪式是一种独特的手段,在这个群体中的人会通过这种手段来重新肯定自我,聚在一起的孩子们自然能意识到他们在道德一致性上的需要,这也是仪式教育作为一种德育活动带来的增值体现。

在开学典礼的仪式上,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又迎来充满挑战的新学期,他们的心情是激动和矛盾的,既为新学期的聚首而兴奋,又有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产生的压力感。这个时候,他们迫切需要的是激励,是信任,是祝福。此时,一个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内心的开学典礼就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让孩子们聚在一起回首假期的愉快,共同憧憬新学期的美好。在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的同时,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群体性认同感一定会感染到每个学生,让他们勇敢、乐观、积极地面对新学期的生活。

人们都说学校德育活动难以操作而实效性不强,但是在仪式教育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多的讲解,不需要过多的程序,只要有仪式、有规范,很多具有核心价值的教育内容尽在其中,因为群体的力量是巨大的。

2.实践体验性——仪式教育让感受更深刻

仪式教育强调仪式渲染的氛围,对于管理者来说,也许这种氛围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对于作为体验者的学生来说,也许这种氛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非常重要的情感经历。仪式的隆重、正式,典礼的神圣、感人,也许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成为能终身回味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校历来重视的六年级学生毕业典礼,孩子们欢聚一堂,回顾成长。当老师把他们一到六年级的照片一一展示出来时,孩子们对成长的理解瞬间有了直观的认识,此时是点燃他们成长感、使命感的最佳时刻。去年我校区的毕业典礼以“感恩”为主题,当孩子们将自己亲手写的感恩信送到父母手里时,家长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礼物感动得不知所措,再加上特定氛围的渲染,很多家长几乎是流着眼泪将信读完的。学生也是眼含热泪,他们似乎在瞬间读懂了父母的辛劳和无私。谁说仪式教育空洞无味,它对人性、对情感的诠释功能是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具有的。这样的仪式教育,几乎将人们内心深处最原始、最美好的感情呼唤出来了,它必将成为学生记忆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这充分显示了仪式教育独特的魅力。

3.心理暗示性——仪式教育让参与更主动

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感受,同样的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场合下,教育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例如我们经常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国旗,如果在课堂上进行,即使老师讲得娓娓动听,孩子们也只是充当一个合格的听者,效果不一定最好。但如果将这个内容放在“升旗仪式”上,结果就不一样。当升旗手、护旗手穿着整齐的制服,迈着庄严的步伐护送国旗来到旗杆前,孩子们的目光都凝聚在国旗上;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孩子们专注的眼神跟着五星红旗一起缓缓地上升时,孩子们心中对祖国的爱也凝聚在这一面国旗之上了。这就是仪式教育的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在起作用。当全体参与者沉浸在一种刻意营造的氛围中时,每个人都成为作用者和被作用者,相互感染,积极参与,共同强化。在那一刻,那些平时不容易调动的崇高情感也能瞬时喷发,孩子们的心灵受到涤荡,精神得到净化,积极的价值追求也自然地在学生心间树立起来,仪式教育就有这么神奇的功能。

涂尔干认为:“礼仪之所以是礼仪,其原因在于它是以神圣的领域为对象的。礼仪就是人对待神圣之物该如何行动的规则。”在仪式的神圣氛围中,人有了敬畏感,有了牵制力,也有了情不自禁的思潮涌动。

4.内容外显性——仪式教育让影响更持久

大家都认同宗教对人的影响很大,很多信仰宗教的人,他们的生活就是以宗教思想为引领的。宗教之所以对人有这么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宗教仪式对他们的感染。仪式是宗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仪式将宗教生活有序地组织起来,使得宗教得以继续存在。而教育仪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受教育者更深入地受到影响,原因之一就是仪式教育更容易将教育的内容外显,将很多原本内隐的东西通过仪式的模式自然地、纯净地、神圣地展示在被教育者面前。就如宗教仪式是宗教产生神秘力量的重要方式一样,教育的伟大力量来自直观体验后的教化与感化。

在每个小学生都要经历的入队仪式上,宣誓呼号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程序。也许在平时,让这些几岁的娃娃过这样的政治生活显得有些突兀,但是因为有了仪式的铺垫,这一切就显得那么自然和真实了。孩子们胸前佩戴好了鲜艳的红领巾,在青年团员的带领下,在星星火炬旗帜的见证下,第一次说出庄重的承诺。实实在在的宣誓过程,严肃的场面,让教育的影响深刻而持久。

二、组织学校仪式的原则

仪式关乎一个群体的精神世界,仪式感一旦消失,内容便无处依附,这会导致我们的精神世界彻底无法皈依。所以,我们需要仪式,需要仪式为我们带来精神的富足和净化;孩子们更需要仪式,需要仪式为他们的生命成长奠基。那么在组织仪式教育时,哪些原则是需要遵守的呢?

1.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是仪式教育的生命所在。仪式教育就是通过规范化的程序营造特定的氛围来感化学生,让学生心灵受到启发的。它的优势就是它的庄重、严肃,要求步调统一,以此来聚集人心,使不同的人目标与行为趋同。缺少了规范,仪式就失去了意义,教育的预期也无法达到。

学校每周都要举行的升旗仪式,是一项极其认真而严肃的集体活动。在仪式上,教师首先就要注重树立形象,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要求,正副班主任站立班队前方,其他老师另列一队,肃立敬礼;在齐唱国歌时,全体教师要放声高唱,用整齐、响亮的歌声,饱满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待仪式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有秩序地退场。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升旗仪式一般都有相应的程序和节奏。升旗仪式的程序必须规范,口令必须正确。由于时间的限制,学校的升旗仪式应该简单而隆重。所以我们在简单的过程中力求规范,从出旗到升旗,从升旗手的装扮到全校师生的衣着,从学生敬礼的动作到老师们的站姿,都应时常训练,严格要求。每次升旗的过程是简单的,因为每个程序都是固定的。但每次升旗的气氛却是隆重的,因为每个动作、每个眼神都是规范的。这就是我们愿景中的仪式,仪式来源于生活,又超越日常生活。仪式是需要规范的,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在升旗活动中感受到庄严和神圣,才能在内心轻轻唱响那首歌:“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升旗仪式,简单却隆重,规范而神圣,让学生把对祖国的爱镌刻进生命。

仪式教育,坚守规范。

2.创新性原则

我们力求仪式教育的规范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更不是守旧的表现。在仪式教育的组织上,我们应力求创新和突破,因为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育模式必定会遭到新形势的挑战。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以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充实教育的过程,才能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积极参与,才能产生更具魅力、更易于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纯真植入孩子们的心田。

学校的升旗仪式通常都安排在周一,已成模式。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不是周一,可以举行升旗仪式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特定的情境可以更好地熏陶学生,唤起其对教育内容的情感认同,在理智和情感的交融中受到心灵的触动,从而取得升旗仪式教育的最佳效果。比如,当遇到一些重要的时事、重要的节日,我们同样可以在隆重的升旗仪式中对学生进行教育。5·12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是星期二,国旗下讲话必将让学生获得一次心灵与精神的庄重洗礼——思绪凝固于个体的静默与民族的悲伤,特殊的氛围必将迅速充盈每一颗幼小的心灵,埋藏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便随之而发。

寻常周一,有着不寻常的情怀,这份情怀,我们可以把它融入于非周一,让每个日子都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仪式教育,呼唤创新。

3.文化性原则

仪式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学校的仪式教育更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组织仪式教育时,应在继承民族精神的同时,思考如何体现本校的文化特征。有了文化的滋养,我们的仪式教育才能具备思想的深度和广度,才能使德育活动不浮于仪式的表面而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

我校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地方名校,百年沧桑,百年风雨,孕育出其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内涵。“爱德、求真”是我校的校训,“爱爱”“德德”是我校每个孩子都知道的校园卡通人物形象。开学典礼上,爱爱和德德会为孩子们送去新学期的祝福;入学仪式上,爱爱和德德以小主人的身份欢迎来自各个幼儿园的小朋友;运动会上,爱爱和德德也会穿上运动服,和孩子们一起赛跑,一起呐喊……有了爱爱和德德的参与,孩子们参加任何仪式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在与爱爱德德一起成长,一起进步。虽然爱爱德德只是虚构的人物形象,但是因为有了校园文化的洗礼,我校的孩子不会拒绝爱爱德德,他们本真的童心里已经把爱爱德德视为和自己一起成长的伙伴了。

仪式教育,植入文化。

三、学校仪式的组织策略

对于现代学校来说,仪式是不可或缺和经常发生的。但是,要让仪式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仪式成为学生终生难忘的记忆,还需要仪式的组织者精心策划,系统经营,严密组织。学校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仪式教育策略呢?

策略之一:基于学生成长需要组织学校仪式。

所谓学生成长需要,是从成长、发展的角度认识、体悟当前学生的成长,发现其生命成长过程中已经显现出来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在不同年龄段所表现出的问题和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同的。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学生在不同时期的成长需要怀有高度的敏感性,在策划组织活动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内心的真实需要。只有基于学生需要的仪式活动才能和风细雨般融入孩子们的心田。

1.结合重大节日组织仪式教育活动。这是很多学校组织仪式教育活动的基本策略,它很好地借用了既存的社会、人文教育资源,紧密贴合学生已知的信息和内心渴望,将教育融入生活,让生活为教育增值。例如,结合清明、端午等重大传统节日,我们开展隆重的升旗仪式,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给孩子们讲传统节日的起源,讲革命英烈的故事,甚至还给他们送去自己蒸煮的粽子。借用仪式教育的平台,我们把传统带进校园,把节日的快乐送给孩子。而这些生活化的教育资源,让仪式教育本身更接近每一个孩子内心的需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抓住学生成长关键期组织仪式教育活动。如果说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路美丽的风景,那么孩子成长的几个关键时期就是这风景中最引人注目的那些部分。以小学生为例,入学时期、入队时期、中年级段、毕业时期等都是对他们影响较大的一些特殊时期。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面临巨大转变的时候,适时组织一些富有教育内涵的仪式活动,对他们的意义是巨大的。一直以来,我校都很重视毕业时期学生的教育,特别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一直围绕“感恩”主题,引导毕业生感谢老师、感谢父母。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我校对学生提出的“五会”新生活原则中有感恩教育的内容,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发现孩子到了十二三岁时,思想日渐独立,开始和父母疏远起来,有的甚至不理解父母,和父母有了矛盾。因此,在这个时候,借用毕业典礼的有利时机,我们让孩子和父母拥抱,和父母握手,让孩子向父母读感恩信,让父母给孩子送毕业礼物,一系列仪式性的具体行为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距离,更让他们在内心深处理解了彼此。这样的仪式教育是适时的,是真实的,更是深刻的。

策略之二:基于学校文化特色组织学校仪式。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每一所优质的学校中都会有一种稳定的主流价值观为广大师生所认同。这种无形的力量能影响师生的学习、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我们开展仪式教育活动,就不能忽视这种力量的存在。一方面,我们要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将这种力量不断注入;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学会借用这种力量,在开展仪式教育时努力体现本校文化的精髓,这样,我们的仪式教育活动才会迸发出独有的、原创的、富含生命力的特殊气质。这样的教育活动,更能被广大师生接受并主动融入,因为他们能深切地感受到,那是他们生命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我校城中校区的科技教育特色已坚持二十余年。每年11月“科技节”的开幕式或闭幕式,都是全校区师生盛大的节日庆典。每一次,孩子们都会全员参与到这个盛典中,他们有的精心制作陈列物品,有的积极排练入场仪式,有的全心投身比赛项目,一个个忙碌着,也快乐着,因为他们很清楚,“科技节”是每个实小人自己的节日。更重要的是,开幕式和闭幕式上,学生是绝对的主角,他们有实实在在的展示,有“真刀真枪”的竞技,那种无与伦比的现场感是孩子们喜欢“科技节”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主要原因。

在一定程度上,仪式会被界定成一种象征性、表演性的行为。不可否认,象征符号是构成仪式的基本单位。所以,象征的意义来自何处,如何提炼,是每个仪式组织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仪式应该是对日常生活的超越,应该是学校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仪式所用的象征符号不能虚假,不能浮躁,必须是积淀下来的最精华、最真实、最容易被广大师生接受的那部分。

结语:当现代人越来越缺少规范、缺乏约束、缺失信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仪式教育与生俱来的种种亮点。起源于文化活动的仪式教育活动带着无穷的魅力和一点点的神秘力量在向我们招手,愿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能用智慧之手点亮仪式教育的一个个精彩瞬间,让它为主流思想的弘扬助力,让它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毛俊.仪式教育:瞬间感动引领毕生追求[N].解放军报,2010-01-21.

[2]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张俊平,朱从卫等.学校仪式[J].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1(3).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

作者:张雪梅

上一篇:我国农村合作经济新思考论文下一篇:学生实验教学与物理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