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新中式住宅庭院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意识与观念也在逐步国际化,这在给中国城市注入蓬勃血液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发展的潜在危机不断显现。钢筋混凝土筑造的现代城市居所,一度使得人与自然分隔开来,古人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被我们遗忘过,城市的格局与生活空间的建设都缺少了中国韵味。而随着现代城市人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升华,人们越来越渴望找回中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与生活方式,并重新建构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因此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理念的新中式风格的住宅庭院项目在现代城市中不断涌现,并日益受到欢迎和重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而新中式住宅庭院是在我国现代城市背景及设计语境下对传统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即是以研究“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为基础,综合考虑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尝试寻找二者之间的契合点。首先对我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蕴涵的传统思想及艺术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为之后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后,对新中式住宅庭院的概念内涵、空间类型以及新中式住宅庭院产生的契机进行了分析解读,明确了研究中的应用对象;其次,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中构园要素、造景手法、布局形式的深度研究,找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并思考如何结合现代城市人的生活理念与审美情趣,将其创造性地应用到新中式住宅庭院的设计中来,实现真正意义上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与融合,同时,结合现有的新中式住宅庭院优秀实际案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再次,从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意境营造、地域文脉三个角度,提出了在现代新中式住宅庭院设计中应考虑并传承的古典园林艺术精髓,以及在元素符号、材料工艺、功能设置的选择与应用方面相对于传统园林应进行的创新之处,并明确了二者之间结合的必要性;最后,从现代人居环境的自身出发,对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在新中式住宅庭院中应用的实际意义做出了总结与展望。现代的生活空间营造应该与传统的生活空间艺术相互融合,因此未来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设计,不仅要追求城市的现代美,更要追求一种可以延续的文化内涵及可以传承的传统美,这是一种坚守,也是一种期待。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新中式住宅庭院;应用;传承与创新

学科专业:设计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及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2.1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

2.1.1 萌芽期(先秦时期)

2.1.2 发展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2.1.3 成熟期(唐宋时期)

2.1.4 全盛期(明清时期)

2.2 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想

2.2.1 道家思想

2.2.2 儒家思想

2.2.3 佛家思想

2.3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2.3.1 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2.3.2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2.3.3 虚实相生,动静相宜

2.3.4 诗画相融,意在笔先

第三章 新中式住宅庭院概述

3.1 新中式住宅庭院解读

3.1.1 概念和内涵

3.1.2 空间类型

3.1.2.1 住宅区公共庭院

3.1.2.2 合院庭院

3.1.2.3 私家庭院

3.2 新中式住宅庭院产生的契机

3.2.1 现代人对居住环境及品质的更高需求

3.2.2 国家在文化战略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做出的努力

3.2.3 现代住宅庭院设计中本土文化的缺失

第四章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新中式住宅庭院设计中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4.1 构园要素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4.1.1 建筑

4.1.2 山石

4.1.3 水体

4.1.4 植物配置

4.1.5 园路铺地

4.2 造景手法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4.2.1 借景手法——巧于因借

4.2.2 框景手法——设框取景

4.2.3 障景手法——欲露先藏

4.2.4 对景手法——互为观赏

4.3 布局形式的应用原则与方法

4.3.1 对称式布局

4.3.2 自然式布局

第五章 新中式住宅庭院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5.1 新中式住宅庭院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传承

5.1.1 造园理念的传承

5.1.2 意境营造的传承

5.1.3 地域文脉的传承

5.2 新中式住宅庭院设计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创新

5.2.1 元素符号的创新

5.2.2 材料工艺的创新

5.2.3 功能设置的创新

5.3 新中式住宅庭院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结合的必要性

5.3.1 文化需求

5.3.2 生态需求

5.3.3 情感需求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品集

上一篇:大数据融资平台互联网论文提纲下一篇:大学生课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