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园林艺术论文

2022-04-16

摘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其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也显得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竹、松柏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成为了很多造园者的首选的植物材料。造园者利用他们营造了许多美丽的松柏景观。其园林应用自古就有,章法独特其文化禀赋、空间特征、氛围的营建对现代的应用颇有启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汉代园林艺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汉代园林艺术论文 篇1:

临夏砖雕在园林建筑中装饰艺术性的探析

摘要:介绍临夏砖雕的起源和艺术特点,分析了现有临夏砖雕的艺术性。

关键词:临夏砖雕;园林建筑;艺术

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是我国北方砖雕流派中具有特殊艺术性的一种。其作品雕镂精细,构图严谨,极富想象力和表现力,为西北各省市的各类园林建筑广泛采用。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临夏砖雕的起源

据考证,临夏砖雕由汉代画像砖演化而来,起源于北宋,成熟于明清。由画变刻,形成砖雕,成为一种独立的建筑装饰艺术。临夏砖雕在宋代以墓室砖雕为主,元代时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才发展为建筑装饰砖雕。临夏砖雕以细腻而坚实的青砖作原料,采用雕刻和镂空相结合的手法,使画面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一副砖雕通常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外呼应,浑然一体,构图精巧,雕工精湛,把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的再显在盈尺见方的青砖上,美仑美奂,令人叹为观止。临夏砖雕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代表园林建筑艺术一个流派,追根溯源,与临夏所在的特定地域和文化,宗教有密切的联系。临夏,古称河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自古以来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的必经之路,属于“丝绸之路”南道要冲,是明清时期茶马互市之地。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22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创造,发展,丰富了临夏砖雕这种园林建筑形式的艺术性和生命力。

2临夏砖雕的艺术特点

临夏砖雕在不同时期,具有各自特点。早期追求逼真,写实风格明显;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浮雕技法的不断成熟,作品突出了写意的境界,而且随着伊斯兰文化的不断渗入,花,鸟,虫,果的艺术表现手法丰富,砖雕的主体景观位置确立;现代砖雕作品,以呕歌新时代为主题,完全以砖雕主景观为表现形式,以高浮雕的手法和繁华的构件搭配,突出了砖雕艺术的立体空间美感。

3现有临夏砖雕的艺术性分析

临夏东宫馆座落在临夏市八坊三道桥东,是由原国民党河西督办马步青出资建修的私人官邸,是临夏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建筑,兴建于上世纪30年代。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有189幅砖雕。代表了当时临夏砖雕的艺术精华。最有代表性的当数中心天庭影壁,长7m高8m,上为仿木结构砖雕房脊,有利于防水防腐,下为雕花台座,图幅主题为“江山图”,又名“山村小景”。整幅图由24块厚7cm,长24cm方砖拼成总长2.50m,高2m的主题图。图面红日高照,碧空万里,江河滚滚,白帆点点,山势峥嵘,青松郁郁,高阙峻阁散布。整幅图案,意境深远,架构逼真,气势恢宏,以山村小景喻万里江山,将神州大地收于胸中。画面四周为精工细雕的花纹图案,形式有微雕花卉、回纹、绳纹等,融汉民族与伊斯兰民族艺术为一体,疏密相间,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美不胜收,构成对主体形象的完整性衬托装饰。

据记载,临夏东宫馆砖雕的设计、创作,均为闻名西北的回族艺人绽成元所作。绽成元被誉为“马门神匠”,砖雕技法细腻多姿,以神态多变取胜,在东宫馆内创作的上万幅砖雕精品,善于扑捉生活的瞬间,融入主体,与亭台楼阁浑然一体,巧妙搭配,极大的发挥了临夏砖雕的艺术美感,使东宫馆成为著名的园林艺术殿堂。

新中国成立以后,临夏砖雕出现了又一次繁荣景象。以临夏红园、临夏大拱北为代表,保留了原有的砖雕佳作,补充了更新的砖雕艺术元素。临夏红园座落于临夏市区红园路南端,与北塬万寿观俯仰相望,是一座传统古典式园林建筑。其规划设计,砖雕制做是由世袭砖雕名师周声普完成。临夏红园和大拱北在一段时间是统一的,其布局以湖为中心,环湖精巧设置,砖雕的设计与应用,都体现了周声普的特点,巧施雕镂,充分反映了他的砖雕艺术风格。木雕与砖雕结合,图案平中有奇,同中有异。园中所有建筑物的窗下,侧墙,影壁,台下,阶旁的砖石部分都有精美的砖雕图饰,或花卉山水,或百鸟鱼虫,布局匀称,精巧雅致。整体雄伟舒展,局部灵巧细腻,远看近观,神韵不减。红园砖雕的精品有气势磅礴的“山水图”,娇媚富贵的“牡丹图”,高洁秀雅的“翠竹图”,傲霜吐蕊的“菊花图”,灵奇风雅的“紫藤图”等等,都以精巧秀丽见长,匠心独运,深为后人称赞。

4 结束语

临夏砖雕不但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还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影响人们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的园林艺术性质。既是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临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尚洁.中国砖雕[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2008,1.

[2]何志霖.民间艺术的奇葩-河州砖雕[J]河州, 2007,2.

[3]马忠贤,赵忠.临夏砖雕[G].临夏州文联, 2007.12.

[4]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5.1.

[5]周维权.中国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

作者:费绍全

汉代园林艺术论文 篇2:

浅谈中华文化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摘 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其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也显得源远流长,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竹、松柏被人们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成为了很多造园者的首选的植物材料。造园者利用他们营造了许多美丽的松柏景观。其园林应用自古就有,章法独特其文化禀赋、空间特征、氛围的营建对现代的应用颇有启示。本研究以中华文化(竹、松柏)为切入点,以竹、松柏应用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竹、松柏的文化内涵、寓意及其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华文化;园林艺术;应用

一、竹文化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竹文化缘竹而生,随时代而发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竹文化丰富而独特的精神内涵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据现有文献记载,早在周朝时期我国皇家园林就开始种植竹子;秦代从山西云岗将竹子引种到咸阳宫庭园林;汉代的上林苑、永安宫等皇家园林均有种竹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园林兴起,竹子融入到自然山水园林之中;竹文化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人们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具有极高的观赏和应用价值。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非常讲究植物配置,而竹子则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中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没有不用竹子来造景的。以竹造景,竹境生姿,竹径通幽、竹篱茅舍、移竹当窗、粉墙竹影、竹深荷净以及各类竹石小品,无不彰显出竹文化的无穷魅力。

宋元时期,一方面是城乡经济的高度繁荣,另一方面则是国破家亡的忧患困扰。北宋赵佶的寿山艮岳是宋代写意山水园的代表,园中以竹子景观为特色的景点有“斑竹麓”和“胜筠庵”。另外还有沈括的“梦溪园”、叶梦得的“叶氏园”及辛弃疾的“带湖新居”等等。洛阳名园处处,绝大多数都有竹子景观,所谓“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南宋定都临安后,皇家宫苑,私家园林鼎盛之际,南宋周密《吴兴园林记》写吴兴的宅园是“园园有竹”。园林意境与诗意、画意融为一体,写意山水园发展到了顶峰。

明清时期到明清时期,文人更广泛地参与造园,文人园林风格成为园林艺术的最高标准,竹子景观成为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江南园林取代北方园林成为主体,其中以宅园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竹子与水体、山石、园墙建筑结合及竹林景观,是江南园林、岭南园林的最大特色之一。最能体现江南园林雅秀风格的有个园的“春山”、留园的“碧梧栖凤”、拙政园的“海棠春坞”、沧浪亭的“翠玲珑”和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等等。这些景观说明竹子在造园上的运用相当成功,许多造园手法仍为今人造园所采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竹子造景在皇家园林已相当普遍,并逐步扩展到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山水田园诗人谢灵运《山居赋》中对自家庄园有详细描写:“三里许沿途所径见也,则乔木茂竹”,“路人行于竹径,半路阏以竹”,“绿崖下者密竹蒙径,从北直南悉是竹园,东西百丈,南北百五十五丈”,“四山周回,溪涧交过,水石竹林之美,备尽之矣。”《水经注》介绍北魏著名御苑“华林园”称:“竹柏荫于层石,绣薄丛于泉侧。”这一时期由于儒、道、佛、玄诸家争鸣,形成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游览、观景成了园林的主要功能,人们开始追求视觉美的享受;同时部分文人如“竹林七贤”等受老庄哲学“无为而至,崇尚自然”的影响,不满现实,隐逸山林,寄情山水,流连自然。这种风尚体现了文人超然尘外的隐逸情调,促进了私家园林的兴起。这是竹子应用园林造景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山水田园诗画艺术大行其道,文人把诗情、画趣赋予园林景物,以诗入景、以画成园日渐成为时尚。王维、白居易、杜甫等诗人都曾参与园林的设计和建造,便是为将来退隐林下独善其身打算的。当时文人的园林观可以概括为“以泉石竹树养心,借诗酒琴书怡性”,凭借他们对大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规划,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哲理的体验、宦海浮沉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中 。

二、松柏文化在园林艺术中的应用

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松柏因其形态挺拔苍劲,符合视觉形象的审美特征,所以自古以来松柏便被很多造园者偏爱并广泛地运用在园林造景中。并且造园者经常将园林松柏造景植根于传统的松柏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的发源艺术,成为了继承传统松柏文化载体,哲学精神、诗词歌赋、神话传说、绘画美学等都融入其中。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的园林发展史中,其中哲学精神、诗词歌赋、神话传说、绘画美学等对其影响颇为深远。在古代植物造景中造园者会不自觉的运用到松柏文化,使自然景观中透露出浓厚的人文情感。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重“意”、尊崇自然与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情操,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松柏文化的人文美在园林应用中都有其赖以展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大致有寓意表达、景点题名、匾额楹联、绘画、吉祥图案、松柏盆景等,这些载体和形式提高了赏游趣味,而且增添了园林的文学气息和文化底蕴,使植物文学艺术同观赏者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达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模拟自然,营造出城市山林的幽深景观,但由于受到材料和手段的局限而难以尽如人意,于是咫尺之间具有万千气象的盆景便应运而生。树桩盆景多选用枝叶细小、盆栽易成活、生长缓慢、寿命长、根干奇特的树种,比如松柏类的盆景就极为常见。松柏生长缓慢,四季常青、枝干遒劲、干皮苍古,绝佳的盆景植物材料。松柏盆景在中国自古就备受人们推崇。它起源于我国的唐代的石上松。中国的著名松柏盆景有很多,如圆柏“郭子仪带子上朝”,在一个石盆内栽植着一大一小两棵圆柏。又如泰州市红粟诗社社长汪秉性家的“五针松”,树龄已有一百多年,此松原为解放前爱国民主人士韩国钧家园中的盆景。原泰州市副市长王石琴家中几盆很罕见的明代五针松盆景,也先后送到泰州盆景园。民间称为“六朝松”盆景原城中松林庵的古柏,泰州盆景技师们为了将“六朝松”的胜迹保存下来,他们利用“六朝松”双根盘绕屈折的枯桩枝和松柏植在盆景园,数年后,枝叉与枯松树桩枝交错浑为一体,郁郁葱葱,苍劲古朴。

参考文献:

[1]李莉.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论文,2005.

[2] 何明,廖国强.中国竹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杨威

汉代园林艺术论文 篇3: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建设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以自己的独特造园形式和深刻内涵,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现代园林如何在发展中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满足当代人的休闲要求和对自然审美的渴望,值得深思和探索。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现代园林建设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造园艺术的独特表现手法更是源远流长。早在周武王时期,中国就有了为王宫建造宫苑的活动,这是为统治者提供美好的休闲场所的最早行为。中国园林真正的起步在汉代以后,并且受到统治阶级的皇权思想以及建筑观念、文学意境和绘画表现手法的影响,比如司马相如所写的《子虚赋》、《上林赋》两篇文章,特别是《上林赋》,以宏大的气势、破空而来的奇异想象、光怪陆离的艺术夸张,表达了想象中自然林苑的博大富有,对帝王营造现实园林起到了理想性的诱发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统治者对权力的争夺空前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上道教和佛教的盛行,于是在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纵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这时期的造园特点也多为以自然山水陶冶情志为主。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造,主要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辅以人工的宫、廊、楼、阁等建筑,以人工手段效仿自然,其中透视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思想,特别是多以诗文、词赋和绘画的意境为思想境界的追求目标。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

中国位于地球的东方,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迥异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文地质以及乡土植物等特征,其自然资源构成的特殊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体的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哲学理念,也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造林观念,最终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并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由于古代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人们的生存环境较为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向往能够营造出更加舒适宜人们居住和活动的理想环境,因而对于园林内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台楼阁以及漫长走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为依据,从而形成舒适于人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的营造,最为突出的特征是不拘泥于狭小的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的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紧密地或象征性地联系、呼应起来,营造出与自然景观形成整体性连接的园林景观。这样的园林造型,无论从动观或者静观的角度,都能使置于园内的人们在欣赏有限的园内景观的同时,还能够看到更加美丽和广大的园外自然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

中国古典园林崇尚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的艺术理念,所以常常营造出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景观。出于这个原则,中国古人就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以求得不断变化的视觉效果,并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给予表现,使人看到不同空间和众多景观的交错场景,以形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园林景象。

中国古代的造园艺术家们,紧紧抓住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曲回流水、花卉草树等景象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同时也隐喻性地显示四维中的时间效果。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的园林营造理念,充满了东方式的哲思和智慧。在中国造园艺术家的心目中,“大”和“小”是相对的,有限和无限也是相对的,关键是要“假自然之景,创山水真趣,得园林意境”,从而达到以小见大,以有限展示无限的目的。

中国古代的先祖们常常喜欢用山水诗、山水画来寄托情志,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所以古典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诗词美文、建筑实物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内涵和景观厚度,引发置身于园林之中的人们的遐思与畅想情怀。

二、中国古典园林对国内现代园林的影响

在国内,古典园林同样也是一切造景设计的基础,对中国现代园林的营造艺术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学科快速增长,我国也形成了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型学科,比如:园林设计、环境设计、规划设计、风景园林设计等,这些学科虽然名称不一样,共同追求的“普遍和谐”的传统观念是一样的。古典园林中的“天道与人性和谐”的一贯思想,引导着他们将自然山水作为比德、体现仁智、“道发自然”的探求尝试方式,遵循“反璞归真”、“朴素自然”为审美标准和造园规律,以大自然张显真、善、美的艺术理念。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需要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更要延承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既代表民族传统本色,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的成功的现代新型园林。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师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的文化特征,最终设计出“土生土长”的风景园林作品。

在当下,面对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理念的强烈冲击,现代园林艺术设计师们更要开拓思路,挖掘中国古典园林营造艺术的现实意义,把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蕴含等,应用到更加广泛的艺术设计领域中,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径。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遂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宇宙观。他认为,世间事物既对立物有统一,所以就有互补和创新,就有新生事物的出现。我们相信,中国古典园林在西方思潮冲击和本土新要求的融合下,沿着民族文化的根脉,吸收外來文化的有益营养,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定能使中国的园林和民族文化在祖国的大地上遍地开花,使我们的园林艺术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三、中国古典园林走向世界

在我国古代,不论皇家苑囿或私家园林,多以自己休闲、欣赏和生活为最终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反映出主人思想意识、文化情怀和价值取向,或以炫耀博大气势、惟我独尊为最高追求境界,或以夸耀显贵、光宗耀祖为建造目标,或以避世取幽、修身养性为情怀寄托。这些园林的设计修建,无一不是当时统治阶层的思想反映。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结束了“闭关锁国”的状况。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出现了中国的造园师在海外建造中国古典园林的想象,近30年来,中国园林艺术对世界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显著。

我国园林艺术在国外进行造园活动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的名义,参加国际园艺或博览会建园活动;二是以建立中外友好关系的名义,在省与省、城市与城市之间互赠建园的形式;三是承接国外政府、社会团体或私家建园的方式等,把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神和作品,推向全世界,让全人类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

中国的古典园林走向世界,是我国的园林设计师和技术工人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宣传、介绍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增进中外园林界和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我国园林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这对促进世界园林艺术的多样化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校:刘军平)

作者:兰泽青

上一篇:乡镇人事管理论文下一篇:语文审美享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