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

2022-04-29

摘要:文章从传统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培养“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为目标,探索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 篇1:

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摘 要 论述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基地、工程教育教师队伍等多方面探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期为其他高校制订和实施“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卓越计划;校企合作;工程教育

1 引言

随着中国机械行业的迅猛发展,企业对高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特别是企业人才储备状况面临巨大挑战,然而高校毕业生却面临找工作难。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具备的专业基础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设计和制造难题,不能够迅速融入企业环境解决实际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在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注重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背景、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的基础上[1],制定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推进校企合作,构建了一批联合培养平台,加强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2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依据“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对各类卓越工程师培养宏观上提出的基本质量要求,以及行业标准从行业层面对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的专业要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服务面向,构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行业需求,编制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 安徽理工大学依托特色鲜明的煤炭行业办学经历和办学条件,摸索构建适合煤炭行业特色的机械工程学科教育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知识、工程基础知识、工程专业知识、企业知识四个方面:通识知识和工程基础知识相对稳定;工程专业知识随煤炭行业机电装备发展逐步调整;企业知识随行业现状动态变化,知识内容随应用需求不断深入。

全面改革核心课程,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 为适应煤炭行业和地方经济对机械工程专业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学校的“学分制”改革为契机,正确处理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的对应结合关系,结合本校机械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对不适宜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基于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和“大学生科技创新”两项工程系统整合的基础上[2],加大专业核心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完善课程网络资源库,丰富学生的业余学习和课外学习的资料;修订选修课程的设置,拓宽专业知识面;设置机械学科前沿讲座,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术水平;动态配置自选专业课程模块,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满足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基础上,增大实践性环节的教学比重,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学系列讲座、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进行训练。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顶岗实习,了解企业文化,熟悉企业环境。

秉承工程教育理念,建设工程能力训练体系 在科学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指导下[3],遵循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的实践教育方案,积极推动校外实践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部分课程及工程训练体系构架。校企合作,共同制订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组织实施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共同评价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质量。

在实践教学阶段,一方面要突出学科特色与优势,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即根据机械工程师所应具备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联合设计三类课:与专业课程同步的验证性实验(材料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等)、与教学计划同步规划的课程设计(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机械设计)、与课程体系同步规划的工程实践(工程实训、阶段性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验证性实验用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课程设计可以强化学生构思、设计和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

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 教学管理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最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广大师生”的工作指导思想,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质量管理理念,完善教学管理模式,以服务化、人性化管理为核心,增强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水平;以培养结果为导向,加强教学管理的绩效考评;以竞争为动力,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构建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体系,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卓越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3 “卓越计划”的实施措施

为确保“卓越计划”的开展和实施,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工程教育的精神,必须积极进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健全考核评定办法[4]。

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建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程实践相互渗透的多维度的新型教学组织模式;构建教学—科研、学校—企业双结合的实践平台;探索和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机制。

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 完善政策,转变观念,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开拓思路,创新途径,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培训,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积极调整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激励制度,逐步完善工程型教师的评聘与考核等政策。

推进校企合作,构建联合培养平台 成立由企业指导教师参加的工程实践教育教研室,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方案;整合校企实验室和实训中心资源,建设工程实训基地;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开展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性教育。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推进大三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化大四学生进企业工程训练力度,提升工程设计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手段,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健全学生实践成绩的考核评定办法,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

4 结语

以“卓越计划”国家通用标准为基础,结合对矿山机电行业的分析研究,确定知识体系,并以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线,构建创新性课程体系、工程能力训练体系、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内部保障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炭高校,安徽理工大学一直高度注重与矿企合作,强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推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卓越计划”的实施,必将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自身高等工程教育的發展。■

参考文献

[1]林健.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定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5):11-17.

[2]张洪田,叶树江.构建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0(1):59-60.

[3]曾永卫,刘国荣.“卓越计划”背景下科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7):75-78.

[4]周英.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1(8):11-13.

作者:王鹏彧

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 篇2:

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摘 要:文章从传统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培养“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高素质实践型、创新型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为目标,探索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国制造;机械制造类;培养模式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1]。机械制造业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支柱和重要组成部分,对机械制造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2]。基于“大工程教育理念”的本科教学工程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特征及其评价方法[3],探讨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创新素质形成原理及其规律。构建融知识、能力和工程素质于一体。集现代管理和先进技术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新体系[4],对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用价值。

一、传统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一)教育教学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模糊

目前机械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在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其概念陈旧,涉及面宽泛,含义模糊[5],可以覆盖学生毕业后一生中从事的工作,无法与我国日益迅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需要相对接。其结果是导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其目标也比较难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陈旧,工程能力训练不到位

目前机械工程课程及其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学科前沿课程较少,专业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也无法适应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导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出现了有环节要求[6],但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的情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系统性不强,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实训基地未能充分利用,制约了实习指导工作的开展。

(三)教学方法手段滞后,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缺失

教学方法单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也并不高,影响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7]。在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上,深层次改革有一定难度,如产学研合作等。合作教育渠道、层次有待拓宽和提高。

二、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创设“模块化、组合式、开放型”的课程体系

以“大工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机械工程专业为研究试点,提出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高素质创新型能力的“现代机械工程师”,优化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微型计算机原理为基础理论知识;以公差技术、控制工程、测试技术、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等为专业理论基础;以制造装备设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等为相关和拓宽知识,构成毕业生的知识结构。

(二)优化教学资源

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建设融为一体,实现教学与科研、学科与实验、课程与设计的系统协调和有机统一,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表现在:1.鼓励教师利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内容,设立教案评估制度,并与教学考核相结合。2.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的工作机制,鼓励教师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并辅之以相应的考核、评估和奖励。3.开设反映学术前沿的选修课,并结合教师承担的科研课题来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三)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推进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新引进人才全部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采用师徒结对的形式,由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学院组织新教师职工的听讲评活动,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完善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环节上,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第二课堂整体优化设计;在教学方式上,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在教学内容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知识相互兼顾,同时体现现代科技中学科交叉的特点,特别注重机械工程与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建立四段式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课程设计体系、参观实习教学体系。在教学中落实“产学研结合”、“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案例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素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改革,强化“课程设计与实习”两个教学环节。

1.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定位一致,改革培养模

式,改革教学方法,切实体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完善和修订教学大纲,做好专业主干课程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优化。

2.强化实践环节,加大实验教学比例,改进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从选题到具体指导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3.完善实验室设备,保证实验项目开出率达到

100%,创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承担专业认识、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的主要实践教学任务。

(四)规范毕业设计(论文)过程

毕业设计(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全部大学课程后,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在大学阶段所学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检查与考核,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毕业设计字数、参考文献和图纸等进行量化处理,主要分为五类:1.理论研究型;2.工程设计型;3.工程技术实验研究型;4.计算机软件型;5.综合型。从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看,学生的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能力及水平得到了提高,工程意识和素养增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毕业论文质量较往届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全部顺利通过院和小组答辩,成绩优秀率达到14%,获得校优秀毕业生标兵称号的8人,占常州大学总数的8.2%,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和教师双主体与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实施“本科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和本科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制定教学督导组和学生评议教学效果机制,每学期将评议结果公开,向各个教师反馈评议意见。由专业教师负责成立课程评估小组对专业课程进行自我评估,采取“主讲教师负责、逐课评估、达标验收”的办法实施,采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手段对规章制度进行科学、规范管理与实施。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组织学生评教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师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价,注重同行评教和领导评教,强化教学督导。

三、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常州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在1984年原江苏化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的基础上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近几年,本专业一直是常州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在长三角人才市场上就业形势一直处在前4位。装备制造业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常州市已成为中国先进制造技术发源地,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造业体系,主要包括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工程机械制造业、农业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和基础装备制造业等。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扩大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为长三角地区及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提供大量工程技术人才是本专业建设的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常州大学发展目标和本专业现状,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工程应用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机械制造业十分发达,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大。在长三角地区和常州先进制造技术基地对专业人才的技术需求基础上,形成了本专业以先进制造技术为线的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优化课程、提高质量、注重实效、形成特色的方针,及时修订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从课程体系的学习方面衡量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否体现了学生在知识、素质方面的协调发展。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各级科技竞赛、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考查学生能否从全局的观点看问题,能否从市场研究、设计构思、生产制造中分析思考,以此判断培养目标是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近几年来,学生的四级通过率在95%以上、考研录取率在30%以上,就业率为100%,这些数据反映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情况。

面向“中国制造2025”,以创新人才培养为主线,构建了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探索了一种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制造类人才培养的模式,逐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其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更加突出,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拓宇,李飞,陆国栋.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工程科

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6).

[2]吕春芬,宋绪丁.工业4.0时代的特征与高校课程体系

改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

[3]刘玉梅,状军,王本亮.基于现代机械工程师技术应用能

力培养的综合性课程设计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

坛,2014,(23).

[4]王亚良,梁利华,董晨晨等.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机械类

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2).

[5]田君,钟守炎,孙振忠.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和“学

习产出”(OBE)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与改

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

[6]罗红旗.机械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能力分

析[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3).

[7]孔德军,胡爱萍,朱伟.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

计教改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7-8).

[8]许泽银,徐强,蒙争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模块

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2015,(2).

作者:孔德军 汤志鹏 张伟

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 篇3:

面向创新型机械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摘要: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探索了强化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重点构建了创新训练和工程实践贯穿四年的课程体系。建立多课程融合的独立实验课程和工程融合式多主题分层次的实践项目。利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开展多样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改进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有力提高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协同;产教融合;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一、前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从知识型、智能型教育走向素质、创新型教育的关键阶段[1],社会要求现代机械工程师既要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电测控、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工程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方面的基本能力与素质,又要具备良好的人文、协作与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和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2]。为提高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加强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养,结合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全员卓越计划培养的教学改革实践情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我校机械工程学科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案,以卓越工程师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着力建立融合多课程的独立实践课程,经过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实践模块主要包含计划内和课外两个选修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多主题、分层次体系结构。其中计划内模块包括基础课、专业课、融合多课程的独立的实践课程和集中实践四大类。课外实践环节包括开放性实验、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和社会调研等,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大学四年。

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普及化迈进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差别化、多样化,造就具有解决科学问题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了基于装备设计研发分主题多层次的实验教学实践。利用先进装备对学生产生的强大吸引力,围绕先进装备所涉及的技术和对人才能力的要求,构建了以装备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够以更高的专业视觉把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和融合,单一的配合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验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3]。本专业综合机械工程测试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误差理论等构建了微机及测量技术实践;综合机械工程基础、机械制造工艺学、CAD/CAM技术、数控技术、金属切削刀具构建了现代加工及装备技术实践;综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构建了机电控制技术实践等独立实验课。融合多课程的实验是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支撑载体,可有效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建设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指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4],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与市场、与经济社会紧密联系,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合作培养人才,发挥各自优势,使人才培养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善学有为”的创新人才。企业深度参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既可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鲜活实践教学案例,还可利用企业生产装备充当支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设施,克服高校实践设施不足,建设经费短缺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大众化教育及其质量的提升。

毕业实习既是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机械类学生开展毕业实习离不开企业的参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届大约230人,实行全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实习人员多,时间长,达8周。早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前,我院就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拖拉机集团有限公司建立了实践基地,这些国有大型企业实习基地接待能力强,每届学生轮流集中在这两个实践基地开展为期2周的毕业实习。自2011年申报获批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来,毕业实习时间由2周增至8周,由于这两实习基地主要以观摩为主,实习时间只能安排2—3周,不能满足本专业8周实习的要求,为此我院与本省机械制造领域知名企业建立了校企实践基地50余个,覆盖了福建省制造工业发达地区的机床、工程机械、汽车制造、水暖卫浴、鞋服装备、电器制造等行业,学生开始分散到这些省内实习基地开展实习,省内实习基地为学生动手实践和参与工程项目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福建省机械类企业多为民营企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學生在这些基地实习眼界不够开阔。经过专业老师的讨论,决定本专业探索实施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毕业实习方式,首先安排学生在东风汽车集团或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为期2周的毕业实习,利用国有大型企业产品、技术、装备和规范管理等优秀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2周结束后分散到省内各实习基地开展为期6周的实习。通过操作实践和参与项目研发极大地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并为开展企业毕业设计创造条件,充分发挥集中和分散实习的优势。通过两年的实践,同学们反映良好,达到了既开阔同学们专业视野又增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目的。

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在实践基地建设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磨合,我院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实践教学环节从最初的见习实习、毕业实习,发展到现在的暑期实践、毕业设计、科研创新和科研项目合作等全面的合作。

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把学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的优势与企业、科研等單位在生产技术方面的先进性相结合,使专业理论知识教育和生产实践训练统一起来,把课堂传播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获取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营造了良好的工程教育环境,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的不足;实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分利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资源,如先进的研究设备、经验丰富的研究人员、充足的科研经费、优越的科研条件、真实的工作场景等,这些资源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不足[5]。

长期以来本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完全由学校制定,缺乏社会与企业的参与,使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6],为此,改变传统的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形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在进行广泛的调研和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由校企人员共同组成的教学委员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计划修订,按照社会需求调整专业培养计划,通过用人单位调研,了解培养学生的不足,及时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解决学校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问题,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四、改进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考核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至关重要。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对学生的教育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开展了以下考核制度改革。

第一,制定完善的实验和各类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如实验教学管理办法、实验课考试管理办法、实验室建设立项管理办法、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等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各类环节的顺利实施。

第二,转变考核方式。传统的实践教学考核主要依靠实习日记、实验或实习报告,考核方法过于单一,不能综合客观地反映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甚至还会助长不良学习风气。如以往毕业实习的成绩完全由学校老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和报告确定,企业没有成绩决定权,导致不少学生只重视实习日记和报告的撰写,有时为了给出表面丰富的日记和报告,不惜四处摘抄,不重视实习中的表现,企业反映学生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吃苦精神不够。经与企业共同探讨,决定分散实习的成绩完全由企业根据学生整个过程的表现给定,企业有给定学生实习不及格的权力,集中和分散实习中只要有一项成绩不及格,综合成绩为不及格。通过两年实施,企业反映不仅学生实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大有转变,许多工作学生抢着干,也增加了企业导师指导的积极性,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第三,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主要从校内和校外两个角度展开教学质量测评,校内通过校、院两级组建的教学质量督导小组,从创新能力成果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评估;校外督导主要结合专业认证,邀请包括教育部、教育厅和企业等有关专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有关的检查与评估;同时,还建立了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包括毕业生离校座谈会反馈、专项教学评估来支撑和完善教学质量监督,通过信息反馈,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控制。

五、结语

针对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和我校该专业全员卓越计划的实施,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对本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通过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企业资助建设校企实验室、开设企业特色课程和校企项目合作等方式践行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和改革教学模式和考评机制,建立了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实施体系,为其他专业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师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晶,刘新,张伟,等.工程创新型机械类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其在行业教育联盟中的推广[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91-94.

[3]李明颖,丁金华,杨继新,等.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0):46-47.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5]赵朦.机械工程类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江苏大学,2014.

[6]林健.构建工程实践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J].中国高等教育,2012,(13):15-17.

作者:聂晓根 陈剑雄

上一篇:基于体态语言的健美操教学论文下一篇:商务英语职业能力酒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