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用现状问题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SOA架构、其支撑技术ESB和企业应用集成概念,接着分析了某电子研究所信息化现状。针对本所所面临信息化管理问题,利用SOA架构面向服务的思想和ESB总线技术给出了适合本所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思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应用现状问题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应用现状问题管理论文 篇1:

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改革的持续深化,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国有企业作为主力军,对管理会计愈发重视,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巨大差异,以及管理会计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管理会计无法被财务会计所代替。本文结合当下财务管理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加强财务管理机制完善力度,做好财务管理人员筛选工作等方面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一、企业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体、建设的主力军。企业要通过建立健全完整、建立有效管理会计机制,不仅能提升自身实力,还能为企业树立标杆的作用,带动国家经济、快速的发展。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资金来源于直接和间接的国家拨款,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国有企业可通过合理有效的预算管理制度,降低公司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在企业管理层进行投融资决策前,提供公司财务状况预测、资金预测、风险评估报告,有效防范,降低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增值。

(二)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国与周边及其达成合作项目,大多由国有企业承接负责。在国际合作中、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对国际合作的分析能力、重大事件的决策能力、经营观念等在一定程度决定企业国际竞争力。通过加强财务管控,以最低的成本投入保质、保期的完整项目实施,提高企业竞争力,不仅能赢得客户的尊重,而且在竞争中战胜对手,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管理管理的发展与现状

(一)管理会计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不断深入,但管理会计系统建设还不够完善,难以确保管理会计的有效实施,起作用难以被管理层忽视。很多企业在传统的管理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发展,或者照搬企业企业会计制度,对管理会计应用研究有限,且没有根据国家企业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运营中缺乏参与、控制、无法对企业业务活动和经营状况作出专业性的分析,使管理会计后续的工作、计划难以有效的执行。

(二)信息化水平不高

管理会计的实施与国有企业各类信息的管理使用有着相关的联系,但国有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不高。管理会计需要对财务信息以及运营信息进行统一处理分析,为企业的经营出谋划策,需要管理会计能简便、快速、全面收集企业会计信息,当前,随着我国企业快速化的发展,国有企业信息化在稳步提高,但大多企业只是完成一些相对简单化的应用,片面化、低质量的信息,讲话导致管理会计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现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

(一)服务对象不同

财务会计主要是满足对外部的要求,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管理会计主要是满足企业内部需求,如公司预算管理,投融资决策 等。

(二)侧重点不同

财务会计重于时后记录,对已发生的业务进行核算、核准;管理会计侧重于事前分析与控制,能帮助企业对未来发生的事情进行估计、预测和推断。

(三)对经济的业务了解程度不同

财务会计只需根据书面的依据(原始凭证)就能做出会计处理;而管理会计则需要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出适合管理会计体系。

四、建立科学的现代化制度

(一)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调动财务人员主管能动性,定期考核财務部门对管理会计考核的认识,增加及其日常工作对管理会计运用及掌握,调动财务部门负责人主管能动性,主动承担管理会计的智能:公司做年度决算时,协助完成做预决算的有效方法;公司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通过相关与业务部门沟通,深入了解投资事项,分析企业的未来经营,发展的影响,并预测出企业未来几年的财务指标,投资对整个公司的影响,给出注意事项、风险点、相关问题解决对策等。

(二)加强培养管理会计专业化人才

管理管理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有扎实的财务会计基础,需要掌握梅一个数据代表着经济业务,,能面对各个部门非财务专业人员的疑问,企业财务部门可以通过定期轮岗制度,让每个人财务人员掌握公司各项经济业务,同时加大财务人员的学习能力,挑选合适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三)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交流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是是现代管理的难题,为了更好使用两者的结合,企业领导层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为资源的共享打下一定的基础。应走出去了解国有行业环境、发展阶段、组织结构、每个部门的运作方式,通过深入了解国有企业的经营情况,结合当前的财务状况,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将财务管控前移,推动运营模式的创新。

五、结语

综上分析,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中还存在些许多问题。为两者的融合能够有效的保证,现在企业在财务管理中高效性和安全性,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为公司的发展提供真实可靠而又必不可少的财务数据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领导要重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融合,要积极推广,加强管理会计建设,便被动为主动,跟上时代的发展,以提升企业核心的竞争力。(作者单位: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作者:王晓丽

企业应用现状问题管理论文 篇2:

基于SOA架构实现企业应用集成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SOA架构、其支撑技术ESB和企业应用集成概念,接着分析了某电子研究所信息化现状。针对本所所面临信息化管理问题,利用SOA架构面向服务的思想和ESB总线技术给出了适合本所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并以此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服务的企业应用集成思路。

关键词:SOA;企业应用集成;ESB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和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绝大部分企业都已通过使用OA系统、MIS、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财务管理等应用和管理系统实现了部门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企业内部这些管理着不同对象的系统往往是相互独立的,这些系统在企业内部就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这样既不利于企业中不同部门人员交流,也给企业间的交流带来了麻烦。这就需要把分散在不同系统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对不同的应用进行集成,实现部门应用上升到企业应用。

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和企业应用集成

2.1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一个组件模型,它是许多可以实现一定业务功能的,自我打包的实体(称为服务)的集合。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把应用功能以服务的形式交付,给终端应用或是其他服务调用,其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是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和面向组件技术之上更高级别的抽象,它提出了服务的概念。具有服务之间松耦合、粗粒度、位置和传输协议透明的特性。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异构性、互操作性,并提高企业软件的敏捷性和重用性。并在实践角度上搭建应用环境架构。图1为典型的SOA模型图:

图1给出了SOA体系架构中的三个角色:服务提供者、服务注册和服务请求者。其中:

服务提供者(Service provider):是一个可通过网络寻址的实体,它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契约发布到服务代理中心,以便服务请求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它接受和执行来自请求者的请求;

服务注册(Service broker):包含一个可用服务的存储库,并允许感兴趣的服务使用者查找服务提供者接口,同时服务提供者可以把它们所要提供的服务在这里进行注册;

服务请求者(Service requester):是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软件模块或需要一个服务的另一个服务。它发起对服务代理中心的服务的查询,通过传输绑定服务,并且执行服务功能。

对应于这三种角色,SOA有以下三种操作:

发布(Publish):使服务提供者可以向服务代理注册自己的功能及访问接口;

发现(Find):使服务请求者可以通过服务代理查找特定种类的服务;

绑定和调用(Bind and Call):使服务请求者能够真正使用服务提供者。

2.2 企业服务总线

作为SOA架构中的一个支柱技术,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是过去信息中间件的发展,它采用“总线”这样的一种模式来管理和简化应用之间的集成拓扑结构。以广为接受的开放标准为基础,来支持应用间在消息、事件和服务的级别上动态的互通互联。在服务请求者和提供者之间传递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将应用中实现的功能或者数据资源转化为服务请求者能以标准的范式来访问的形式。

2.3 企业应用集成

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是将企业内部已经建立好的分散“信息孤岛”连接起来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流程的共享。EAI可为企业带来以下一些便利:

1)充分利用企业已有的信息系统,保护企业在信息资源方面的投资;

2)可改善企业和客户的关系;

3)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

4)可以减去不必要的数据重复输入,简化企业内部流程。

5)可以将分散在企业内部不同地方的数据进行汇总,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

3 某电子研究所的现状

某电子研究所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信息化水平已经很高。在物资、生产计划、质量、财务、PDM等各部门都有自己独立的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却不是互联互通的,而是相对独立的一个个“信息孤岛”从整个研究所信息管理系统来看,该电子研究所现行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以下不足:

1)所里各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建设信息系统,各自的使用范围不一致、使用要求不一致,所建设的系统也不一致;

2)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编码格式、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致使所有系统之间数据无法得到有效交流;

3)系统之间没有进行集成处理;

4)要将这些独立的系统进行集成化处理,技术难度较大;集成后的使用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5)信息技术应用缺乏总体规划,未使用全所统一集成化的应用软件系统平台,因此难以实现全所信息资源的集成与共享。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本研究所迫切需要打通各功能区、各业务职能来整合管理流程实现企业应用集成。传统的集成方法包括点到点集成、企业消息总线或中间件的集成、基于业务流程的集成。但是这些集成方法都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1)三种方法都需要在消息总线和每项应用间进行定制化或专有集成,并且在每个集成点都需要采用不同的专有数据格式;

2)所有的应用都需要知道与其集成的其它应用的内部工作机制。系统之间的集成是粒度化的,并与消息类型存在紧密耦合关系,即消息总线和应用之间是紧密耦合的;

3)大部分数据访问、集成和转换工作(企业信息集成)都留给了开发人员采用人工编码方式来完成。企业IT环境中存在多个不同的数据源,开发人员要有不同的适配器来访问这些数据源、要有转换引擎来重新定义数据格式、还需要进行数据复制以实现数据的物理整合。要实现数据源的集成,开发人员需使用工具将集成需求编写到应用中去。这既没有效率也缺乏灵活性。

可见,传统的应用集成方法不够灵活,未能基于标准,无法构建能够满足动态企业变化需求的、敏捷的企业IT环境。

4 基于SOA架构实现企业应用集成

SOA以最佳实践的设计原则、架构模式、集成能力、基于标准的开放性和交互能力,弥补了传统应用集成的不足:1)SOA是面向服务的,2)SOA基于标准的交互能力和ESB架构模式,解决了传统应用集成不够灵活和未能基于标准的问题。

ESB将应用服务器上的多种应用迁移到总线以及连接点上,从而降低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的成本。对企业而言,采用ESB中间件系统作为企业级信息系统整合方案中的中枢技术,无需添加任何软硬件设备,可以把过去、现有和未来的IT系统整合在企业级的信息应用框架下,并且能为企业提供实时、大容量的信息通信和实时控制、管理和分配消息传递的能力。

基于SOA架构和ESB支撑的ERP应用架构,通过流程引擎,对流程进行管理,形成不同企业之间,不同应用之间的统一架构。满足了未来企业业务动态发展对动态软件的需要,并支持集中应用模式、分布应用模式和集中/分布混合应用模式。

图2是运用ESB技术,在本电子研究所现有系统的基础上“非入侵”式的实现各种应用的集成。这种运用ESB技术实现的企业应用集成简化了IT结构,减少了接口的数量,降低了维护成本;屏蔽了传输协议的不同,实现位置和传输协议的透明;松耦合,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能力;SOA基础,为将来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扩展能力。

通过对该电子研究所信息化规划后,形成基于SOA的企业总体架构。如图3:

通过SOA,将功能包装为服务,提供某种方式的接口描述,应用于服务之间即可进行协商建立通信,从而可以调用由其他应用提供的已有的远程服务。横向跨部门、跨公司的业务流程需要不同系统完成相应的功能。企业应用集成后,实现了以内容管理为基础,全所企业信息架构为规范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帮助各个部门业务人员及时获取最新的信息,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可提供标准业务工作流程,并与已有的办公系统进行集成,建立了灵活的协同办公平台。统一了全所人员组织、权限管理、统一认证和访问控制。经过集成后,全所信息系统实现了如下功能:

1)营销管理:将销售网络延伸到供应商、客户和组织以外的其他团队,可以对客户需求或市场变化立即做出反应;建立了基于企业网和互联网的信息集中管理,销售业务协同运作的、统一监控的信息化统一管理平台;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规范化、标准化、模式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业务管理流程;在实现人财物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为经营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各类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统计分析与评价信息,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科学性。

2)项目管理:实现了以项目管理为纽带,以计划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为支持,对科研生产项目管理过程可视可控,满足了科研生产任务并行工作、快速变化和灵活调度,全面提升了科研生产的创新能力、协同能力、盈利能力。

3)物资管理:实现了对下属各单位的采购行为进行管理控制;建立了研究所级供应商管理平台,统一对重要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评估;建立了物资集中质量管理控制平台,可以对关键重要物资进行集中质量管理控制,从而避免了人员、质检设备的重复投资。

4)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的信息系统集成,实现了供需信息的发布和反馈。

5)质量管理:建立了质量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处理机制,能够对产品全生命周期,包括研发、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产生的质量信息进行统一收集管理;提供了多种可扩展的分析质量工具,支持质量的持续改进过程。

6)财务管理:建立了全所“决策层 —>管理控制层 —>业务操作层”自上而下的全透明分析、管理和监控的财务信息网络,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建立了统一、高效、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为企业实现集中统一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能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通过系统实施,使业务流程制度化、规范化,优化了财务人员配置,建立了公平、公开、公正、科学的考核体系,从而大幅提高了财务工作效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实现了与原有相关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财务与业务管理的一体化。

7)资金管理:加强了对下属公司及项目部现金收支活动的实时监控,减少了资金的外部流动;可以统一调剂研究所内部资金,保证资金头寸;降低了各分公司和子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减少了外部贷款、降低了资金成本。

8)资产管理:可以如实反映该所的所有固定资产的价值,确保账面价值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可以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详细了解。

9)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及时掌控下级管理机构及岗位设置变化情况,提高了人员考核效率、加强考核依据的合理性。

10)知识管理:提供了高性能的全文检索/存储数据库、跨应用系统/跨多库统一检索、智能信息分类导航、智能检索、资源管理和发布等多种资源服务。

11)战略管理:建立了战略管理各环节的、垂直维度的全新的信息系统。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SOA架构和现行企业信息化状况的研究,提出了基于SOA架构的企业应用集成的新方法。通过这种企业应用集成方法,在某电子研究所内部实现了信息整合,有效地消除了“信息孤岛”;同时整合了企业原有系统。在企业应用集成过程中不仅实现了企业流程管理的优化,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实现了跨部门、跨业务领域不同应用系统的一体化无缝集成,保证了企业级数据信息流的畅通性、唯一性、完整性和全程动态共享,实现了全程动态跟踪与反馈,从而有效指挥并带动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伴生信息流的集成与控制管理,为管理者提供及时、可靠、科学的决策支持,增强了企业竞争力。相信基于SOA架构及其支撑技术ESB将成为解决企业应用集成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毛新生.SOA原理方法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Norbert Bieberstein,Sanjay Bose,Marc Fiammante.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Compass[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3] Thoms Er.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Concepts、Technology and Desig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梁爱虎.SOA思想、技术与系统集成应用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 Dirk Krafzig, Karl Banke, Dirk Slama. Enterprise SOA[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6] 温昱.软件架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杨 婷

企业应用现状问题管理论文 篇3:

试述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并且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得到应用,信息化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虽然我国在施工管理与技术创新方面成绩显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分析;问题;措施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经济形式呈多元化趋势发展,城市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由此也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并且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保证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建造出质量优良的建筑产品,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工程管理工作,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意义

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建筑公司建设一个工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先要进行竞投标,中标之后签订合同,然后根据工程特点、工程要求并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水平和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又经济有效的施工方案,然后进行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从材料的选择入手,加大对材料价格、材料质量、材料使用等各个方面的监督控制力度,切实有效的降低工程成本。

2、高等级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是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但是近年来也偶有大大小小的工程事故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工程管理不嚴。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必须加大管理力度,严查工程事故隐患并及时上报、解决。

3、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

目前建筑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工程管理手段,提升工程管理水平,这样才可以实现企业的高效、稳定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缺乏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从我国蓬勃发展的经济看来,当前我国还需要加大基础工程的建设,因此建筑业仍然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建筑工程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但是,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看来,大多数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不够重视,工程管理意识淡薄,重技术、轻思想现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对项目管理的优势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在技术上解决问题就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有些项目建设没有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只是依靠行政手段来进行兼管,完全没有认识到工程管理的作用

2、建筑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体制不够健全,基本没有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相关实施准则作出明确的规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建筑法律法规缺少与国际相接轨的管理准则,项目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计算机管理系统,难以做到工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与标准化,从根本上限制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3、建筑工程设计和材料的管理不完善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整体环境较差,时常会出现因降低成本、扩大利润而发生的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的现象,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上由于没有严格的监督管理,常常出现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加上没有对建筑工程设计图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制定计划,不合理的施工与管理只会对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构成极大的威胁,甚至给建筑工程带来众多的安全隐患,大大降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4、工程管理总体水平低

目前许多建筑企业,虽然也建设不少建筑,但是企业内部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缺乏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懂技术、懂法律、会经营、懂外语等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竞争激烈,高素质的且能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标准进行项目管理的人才以及项目管理软件的高级管理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关乎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然而在建筑工程领域,一些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总体水平不高,已经适应不了建筑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尤其是许多劳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管理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整体管理水平较低。

5、安全管理不到位

因为建筑工程一般都是露天高空作业,特别是针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工种,经常会出现一些比较大的安全事故。使得施工操作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多困难。然而建筑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危险的环境和操作人员认为失误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有数据显示,伤亡事故和违章指挥占到90%以上。其中80%发生在民工和临时工身上。由此可知,落后的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意识淡薄,都是由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而造成的。

6、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6.1.软件的应用、开发有待提高

完全信息化无法实现,究其原因就是软件开发滞后,远远的无法与国际大公司大企业相比较,很多软件的开发还处于早期的研发和使用阶段,软件的应用范围还主要局限于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的工程项目前期的应用。软件开发的滞后和不完善,一是技术的问题,在设计软件时严重的缺乏创新进步,很多都在重复着其他人的设计的套路。要么就是一味的追求软件的开发进度和市场的利润,不去对建筑管理企业的具体的管理工作作深入的了解以至于做出的设计产品与企业不配套,这样的软件反而是企业的管理出现问题。

6.2.信息化管理的教育缺失

目前在建筑管理上就信息管理方面的教学还比较少或是涉及的面比较狭窄,没有系统的教育培训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工程从业人员的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很多管理者侧重于对企业管理知识的掌握,而缺乏信息管理理论的掌握,比如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管理人员的结构搭配不合理,素质不高等问题。由于教育在信息管理方面的不重视,管理教学方面的不全面,以及上级部门没有信息管理化的要求,致使很多一线的以技术为主的工作者在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经验和手段,导致了如今很多的员工都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给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意义。由于目前很多企业在信息化管理上的认识不足,导致对信息化管理的不重视,也就致使企业在制度上没有将信息化管理进行制度化。无规矩不成方圆,也强调了这一点,那就是信息化管理如果不能纳入制度的规章中,其最终的结果依旧是徘徊在企业管理的边缘。

三、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观念的创新

首先必须引起建筑企业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建筑工程管理经营机构。建立协调一致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加大经费投入,改变企业管理思维方式,树立创新观念,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充分适应当代建筑市场的发展模式,将工程管理的创新性落实到位,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中,从而发挥工程管理的最大效能。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因此,要创新工程管理观念,使管理具有灵活性,在保证体现工程管理的内在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应当前潮流的发展方向。

2、进行管理技术革新,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是当今企业管理的必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开始,到施工准备、施工阶段、直到交工验收,除了必要的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之外,还应该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计算机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与传统施工管理技术相结合,将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改善工程效益。

3、提高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监督力度

首先要对具体的建筑工程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在结合建筑工程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对所需监管的项目、工程施工进度、施工人员、施工材料等进行明确。其次要按照具体的工作环节、工作任务、工作特点制定一系列的监督管理明细,比如对建筑工程各个部位的检查、各道施工工序的操作规范、质量标准、施工质量评定等工作都需要细化,从而让工作人员在进行监管工作时能够有章可循,让监督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员都能明白在建筑工程施工和管理中如何去做,有效地协调建筑工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接轨,达到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目的。但是在监督管理工作上,务必要使各级监管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进行明确,通过加大对监管人员的监管力度,才能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将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避免建筑工程出现风险。

4、 健全和完善政策法规

首先国家要从宏观的角度对建筑工程管理领域中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与此同时国家还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来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有法可循。除此之外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专业管理,对管理范围作出明确的规定,强化施工企业内部的职业化考核工作, 保证各个项目合理有序的进行。

5、严把安全管理关严把平时的安全检查关,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检查中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并将事故责任落实到个人,从根本上消除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除此之外要加大对施工安全的宣传和教育,并且针对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编制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时一定要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施工。在每项施工项目开始施工前都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加强专业人士对安全技术方面工作的书面交底工作。而针对比较危险的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必须要带证上岗,而且要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后才能进行施工操作。

6、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的措施

6.1.在工作中坚持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没有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将是无源之水。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计划统计、合同预算、材料管理、劳资管理、机械管理、施工管理、成本分析、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流程管理、系统维护等方面。为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部门提供一个相互协同工作的软件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信息、安全的目标控制,加强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促进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粗放型 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

6.2.加快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且这个因素对工程的前期预算以及工程后期质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又由于国外软件对国内环境适应性很差,很难适应国内建筑行业的大环境。所以加快国产系统、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国外软件,国产软件可以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实时调整对应参数,保证各项工作数据的准确性,提高施工工程效益。

6.3.以项目管理为中心

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管理自然是整个建设过程的中心内容。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同时还要统一整个项目管理体系中各个部门的工作平台。在项目施工时,这个平台可以对项目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保证项目工程高质量地完成。

6.4.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延伸为产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繁重的任务,并不是任何一家企业可以独自完成的,而是需要整个产业的相互合作,共同参与。所以,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将这个产业的各个企业有机的整合起来,统一部署、管理,全面发展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要高度重视,目前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树立科学观,发挥创新精神,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改进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涛,王慧.浅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叶莉莉.探讨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科学技术,2012.

[3]蔡姗.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科学之友,2010.

作者:谢谋

上一篇:冰心作品中说教气研究论文下一篇: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