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校长思想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职业学校校长的思想力就是其思想对职业学校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这种作用力和影响力对职业学校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阐释思想力的含义入手,指出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战略家;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行家里手;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品牌经营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管理校长思想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校管理校长思想研究论文 篇1:

提升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

【摘 要】 学校管理中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影响到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和管理中要更好地发挥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就要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有效地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不断学习和亲身参加实践,真正成为新课程的指导者和实施者。

【关 键 词】 校长;新课程;领导力;提升

【作者简介】 侯沛成,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与学校管理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法的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校长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是决定新课程深入发展和成败的关键。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要办好学校,提升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就要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要保证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和实施就要不断地提高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力。在当前的新课程实施中要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就要有效地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不断学习和亲身参加实践,真正成为新课程的指导者和实施者。

一、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认识和理解是提升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前提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要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校长首先应该是新课程实施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校长的领导力在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坚持在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对新课程的认识是提升校长对课程实施领导力的前提。

1.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的教与研的关系

新课程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校长是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实施者,校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新课程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都会受到校长教育观念的影响。新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是崭新的,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在本质上也是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因此,校长要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引导老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往往先来自教学研究。处理好老师的教学与新课程研究的关系,可以保证我们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构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实施中的行政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关系

课程管理是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保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以人治为特征的单纯的行政管理,但学校管理中人为决策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特别是学校管理中的行政管理的力度往往大于教学管理的力度。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中仅仅靠校长的人格魅力和行政管理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就要学会用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方法去管理新课程的实施。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去管理新课程教学,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去指导课程管理,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领导力的集中表现,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去指导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必须要发挥校长在课程管理中的领导力,校长特有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往往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样,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也见证了校长的领导力。开发、整合、利用有形和无形的课程资源,开发适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集中体现。

3.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的指导和亲身实践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教学和发展的领导者,对学校的发展要起到引导作用,但校长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实施者,应该亲身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在组织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时,既是指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教育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校长要发挥领导作用,就不能高高在上,应该勇于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能停留在理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去带头实践。一方面,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观,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引领教育干部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教师,要带头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处理好指导和实践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校的科学、快速的发展。

二、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关键

新課程实施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成为中小学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一方面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校领导在新课程发展自己,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成长。新课程的有效管理,校长对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领导课程能力,是校长提升领导力的关键,校长应该在新课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和推进新课程。

1.校长应该是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带头人

校长应该是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带头人。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

(1)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靠灌输和题海训练去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况,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和发展去转化。

(2)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将理念转化为课堂中教师教学自觉行为,是学校课程领导成败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方法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中小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目标。校长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就必须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完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和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3)引导教师在新课程中发展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在新课程中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始终关注的问题。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不仅要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更要知晓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不同阶段,给予教师不同的关注与支持,营造多维的成长空间,推动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校长要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将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发展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培育有利于教师进行开放性学习、交流的学校文化;开辟学科校本研修通道、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校长成为“新课程教育方式的执行者”、“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促进者”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把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校长的中心工作。

新课程的核心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三级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教育改革的长期任务。校长要提升对学校教育与教学的领导力,就应该把对新课程的组织和领导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不能存在功利主义,把课程的实施作为学校的门面。作为学校课程改革领军人物的校长,对新课程改革应该有全面而系统的思考,整体地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在当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下,学校不能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除分数外还给学生带来什么,认识到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性发展负责,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不单纯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而是一种面向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均衡教育;教育是科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施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依据学校发展历程,文化底蕴,校内外资源和办学条件,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课程特色。因此,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一次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学校文化重建的有力措施。校长应成为学校“新课程教育思想的引领者”。

三、进步的校园文化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保证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品位高低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是学校大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进步的、高雅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品位,还为学校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所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真正的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用文化点燃人们心中熊熊不息的火炬。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校长领导力发挥的保证。 作为校长,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和提高育人功能的主要阵地。

1.抓好学生社团建设

新课程实施后,中小学的社团以及功能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的出现和开展,不仅活跃了学校的学习空气,还提高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校长要从文化的高度、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校,结合学校传统、结合学校面临的冲击,以独特的眼光,创建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

2.设计和管理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和设计,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精心規划,严密设计。校长必须明白,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本学校的学校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制定适合学校实际与发展的校园文化规划。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管理者,校长不仅承担着学校的行政事务、教学管理等任务,而且更肩负着学校文化的策划与管理。传统的学校管理将学校文化的建设看作是党政或者工会负责的工作,校长一般不思考这方面的事情。其实,组织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所以对学校文化的管理是校长的主要职能。

3.提升校长的文化魅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学校管理中校长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校长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在“以德感人、以才服人、以情赢人”上。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校长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校长专业化,意味着校长必须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意味着校长必须成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创新者,还意味着校长必须具有反思意识和研究激情,而且特别要拥有历经亲身体验的“实践智慧”。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

校长的领导力是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决定力量,校长对学校的决策和指导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校长的领导力不是校长本身就具有的,只能来源于学校管理和校长的自我学习和完善。没有学校的管理的实践,就没有学校校长的领导力,同时,没有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和发挥,也不会有学校的发展。

作者:侯沛成

学校管理校长思想研究论文 篇2:

论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与职业学校的管理

[摘要]职业学校校长的思想力就是其思想对职业学校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这种作用力和影响力对职业学校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从阐释思想力的含义入手,指出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战略家;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行家里手;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品牌经营家。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影响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与管理。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懂管理、善经营,能够确保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 校长 思想力 管理

[作者简介]陶红(1963- ),女,吉林长春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褚红(1981- ),女,山西闻喜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广东 广州 510665)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哲学视阈下的教育沉思”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08HC-0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们的校长。”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今天,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要想走出职业教育因传统观念影响所处的尴尬境地,确保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力,能充分认识到其自身思想力对职业学校管理的影响作用,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思想力在职业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思想力的含义

所谓思想力,顾名思义,就是思想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思想,主要指客观事物反映在人的意识中,并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由此可见,思想力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脑力活动的能力,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经过反复的思考、历练、顿悟和升华后而形成的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能力。

具有思想力的人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强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思想力的人不崇拜任何权威,而且能够自觉地与权威保持必要的距离,自觉捍卫思想的权利和尊严,积极主动地改造客观现实,具有一种“建设性力量”。二是反思性和批判性。具有思想力的人经常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通过反思和批判摆脱各种旧思想、旧观念或旧做法等方面的束缚,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善于重新作出决策,具有一种“解放性力量”。三是前瞻性。具有思想力的人能够以其思想提前预知或洞察未来事物的发展变化,未雨绸缪,揭示出种种新的可能性,促使人们克服其自身所具有的狭隘视野和短浅眼光,思索和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创造更好的未来,具有一种“前导性力量”。四是思辨性。具有思想力的人善于从表面看似合理的事物中发现其隐藏着的不合理性,从暂时的辉煌成功中看到其内在所潜伏的危机。思想力具有一种“转化性力量”,其能够有效地促使人们从被动到主动,从不合理向合理,从陈腐至新生的变化。笔者认为,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就是应该具有这样的思想力。因为,任何一个具有“思想力”的人,都能将其思想转化成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具备思想力就缺少分辨力、决策力、指挥力甚至是战斗力。

显然,职业学校校长的思想力就表现在其思想对职业学校的作用力和影响力上,这对职业学校发展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思想决定行动”。思想力如同思想的马达,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只有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才能不断地思考、反思、预测、决断,形成新的见解、新的主张、新的观点,拥有创新思想,也才会走出一条创

新之路,成就职业学校更好的未来。

二、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的具体体现

1.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战略家。今天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有竞争就要有战略,今天的企业发展、学校发展以及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讲究战略。所谓战略,最早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战争和军事作战的目的,高瞻远瞩地执行战争计划,大规模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针和策略。它是进行战争的一门艺术。这里所谓的战略家,也就是那些在战役中能够时刻以大局为重,进行战略制定和战略管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职业学校校长要有真正的战略思想,成为战略制定和战略管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在办学和管理上实行战略操作:对职业学校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有一个总体构思和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在动态管理中实现目标,使职业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顺利实施。和普通教育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较晚,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相对滞后,尚未能得到全社会的充分认可。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在作祟。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重视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甚至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从事一些低端的技术类工作。例如:学汽修的,就只能当个汽车修理工;学理发的,就只能当个理发师;学烹饪的,就只能当个厨师,等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的出路和普通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工程师、科学家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不足。近些年国家一直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尤其是今年教育部就20个问题向社会征求意见,职业教育就占了两席,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显然,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还很低,职业教育的独立体系还不完善,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因此,职业学校要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增强吸引力,必须而且应该首先做到的就是:明确定位,找准目标,苦练内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能够为社会培养出大批技能型的实用人才,解决“学生就业难、社会用人难”的问题。

有鉴于此,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就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思想力,认真研究党和国家的各项职业教育方针、政策、法规,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领导力,明确职业学校的目标定位,对职业学校的发展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具有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思想家的睿智深刻,同时具有高举远蹈的心态以及慎思明辨的理性,能够把握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应对危机和挑战,善于危中求机、化危为机,制定出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和具体行动路线,确保职业学校正确的发展方向。总之,凡是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的校长都应该有战略家一样的思维力、决断力、指挥力,善于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审时度势,能够娴熟自如地应对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保证职业学校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

2.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行家里手。在1994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就曾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常言说得好,“师资兴则学校兴”。教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领导者和工作者。当前,职业学校要想在众多的教育同行业中立于不败并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办出自身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职业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主力军。同时,师资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职业学校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职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加强对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保证职业学校教学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办出职业学校特色的关键因素。作为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能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能够敏锐地发现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能够对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管理和发展,作出科学、全面、合理的培养培训规划。在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应该明确认识到: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为此,他们会制定各种优惠的政策,采用具体的措施确保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譬如,积极鼓励职业学校的在职教师带薪进修,有计划地选送一批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定期选派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最新的专业技术技能,经常到企业聘用一些技术骨干专家等具体做法。这些措施帮助在职教师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在职教师的科研水平。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在帮助职业学校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还积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活动,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思辨能力,增强教师间的凝聚力,不断地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但如此,他们还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或聘用骨干教师、技术能手、业务骨干,等等。

总之,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将其当成头等大事来抓,总是创造条件,出台各种相关的政策措施,千方百计地进行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愧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行家里手。

3.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品牌经营家。如今品牌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争着实施品牌战略。关于品牌,《牛津大辞典》里的解释是“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简言之,就是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具体而言,品牌就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谈到电脑,我们会想到联想、方正、惠普等大品牌;谈到手机,我们会想到诺基亚、三星、索尼等;谈到大学,我们会想到北大、清华、哈佛等。可见,品牌的威力是巨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生活。品牌就是一种无形资产,拥有品牌就等于拥有一笔无形的财富。品牌的拥有者可以凭借品牌的优势不断获取利益,可以利用品牌的市场开拓力形成其自身的扩张力,从而不断发展其资本的内蓄力。因此,对于品牌职业学校而言,生源旺盛,就业抢手,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品牌是需要经营的。因为一个品牌创立后,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的不断变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品牌资本可能壮大也可能缩小,甚至在竞争中退出市场。品牌职业学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就要居安思危,需要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掌好舵,把好航,既要懂管理,又要善经营,做品牌经营家。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校长要有品牌意识,善于运用品牌战略,不仅要努力创建品牌学校,更要善于经营品牌学校。

毋庸置疑,能否将一所职业学校经营成一所品牌学校,其关键就是要看职业学校校长是否具有一定的思想力。一个具有思想力的校长能够高瞻远瞩,纵观全局,认清事物发展的本质并具有独到的见解,能运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使自己有所作为,驾驭好自己的学校。在职业学校的管理中,也只有那些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才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思想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用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同行业及社会各行业对其的认同和赞誉,产生品牌效应。因此,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是学校品牌的经营家。

三、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对职业学校管理的影响

1.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时至今日,在部分人的观念中,职业教育仍是“二等教育”,教育部门的某些做法也助长了这种观念的形成。比如说招生,一般是普通学校选拔完学生后,不要的学生才给职业学校,这就是由于对职业教育的定位认识不到位所致。事实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应该并驾齐驱,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一种教育类型。为此,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在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定位的前提下,更好地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毫无疑问,职业学校就是要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作为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及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把握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目前,有部分职业学校校长是从中专或普通学校转职或提拔而来,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没有从事职业教育的任何经验,在对职业学校的经营和管理中,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有部分职业学校校长由于自身思想力的匮乏,对“职业教育”的理解还很模糊,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仍然按照传统的经营普通教育的管理模式进行操作,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征,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在办学上没能很好地利用本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优势,没能联合地方企业、行业共同管理职业学校。他们按照学科本位的经营管理模式“关门办学”,致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的就业率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使职业学校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由此可见,职业学校校长的思想力决定了职业学校能否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职业学校校长具有思想力。有了思想力,职业学校的校长才能更好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迅速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行动路线,按照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管理好自己的学校。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具有在复杂的情势下的辨识能力,善思考,不盲目,有思想,会判断并进行科学决策,能够带领全校师生沿着职业学校正确的发展方向阔步前行。

2.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影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对于一所职业学校的校长而言,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真正的大学和教育机构并不在于其外表的辉煌,而在于其内在的精神素养。同样,对于一所职业学校而言,其教师的文化素质、精神素养、专业知识、学识水平才是保持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作为一个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他还能够对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相反,缺少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会有一些短视行为,如在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个别职业学校的校长在学校的师资引进上,会利用自己的权势,聘用和引进一些与自己有关系的亲戚、朋友或熟人,而没有真正地按照人才的聘用或引进标准进行严格的操作。职业学校校长的这一行为,损害了其自身“公正无私”的良好形象,打破了学校“公平竞争”的工作原则,影响了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可见,思想力匮乏的职业学校校长其目光短浅、思想肤浅,只看重短期效益,对职业学校的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贻害无穷,严重地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

3.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影响专业与课程的建设和管理。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的建设与管理一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的关键,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一直以来,人们始终持有“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就从事什么样的行业”的观念。在专业、课程建设与管理方面,部分职业学校的校长,为了扩大招生数量、赢得利益的最大化,盲目地效仿其他学校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设置一些所谓的“实用”课程来吸引广大学生、家长进行报读。在设置这些专业时,学校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既没有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也没有对学校的发展现状进行把脉,更没有考虑课程设置、师资配备、专业管理等问题。仓促上马只能导致仓促下马,也致使报读这些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较低。一个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会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把握经济发展的脉搏,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强”的原则,紧密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确保职业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职业学校校长思想力影响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与管理。职业教育品牌代表着一所职业学校的形象,代表着一所职业学校不仅拥有过硬的、经得起考验的教学质量,而且还拥有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生团体。职业教育品牌是职业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职业学校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建职业教育品牌始终是职业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策划者、组织者,在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和管理中职业学校校长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众所周知,职业学校要发展为教育品牌,优质、独特的办学特色是其成为“教育品牌”的决定性因素。过硬的教学质量、独特的办学特色是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信誉的保证。当然,职业学校要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品牌,需要一个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校长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精心制定每一个小的发展目标,通过一个个量的积累,最终形成质的飞跃。因此,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和管理需要一个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一个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能够意识到:职业教育品牌的创建与管理是需要有一个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良好的育人理念以及视阈广阔、胆识超人并能够不断求知创新的人来领导的。

综上所述,一个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能够立足当前,把握未来,时时以新的视角和思维来审视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变化,顺势而为地使职业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一个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具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善于运用独特的管理方式将职业学校办成具有特色的品牌职业学校。换言之,具有思想力的职业学校校长始终能够以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生命线,以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抓手,以职业教育品牌创建和管理为突破口,以创新精神为发展动力,从根本上保证了职业学校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伟通,冯剑.学习型组织的思想力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2]王建宗.校长教育策划的源泉——办学重在思想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5).

[3]刘晓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6).

作者:陶 红 褚 红

学校管理校长思想研究论文 篇3:

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的再认识

陶行知先生一生创办和管理过多所学校,在其办学期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校管理思想,其中包括重视校长职责、一流教育家的“两种要素”、新教育的“新学校、新教员、新课程”思想、学生自治、勤俭办学以及注重与社会的沟通等重要内容。深入研究陶行知的校长观,进而从校长要加强自身领导力的修炼、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引领教育科研的提升三个方面对陶行知校长观进行再认识,对当前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校管理思想概述;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再认识

陶行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学校管理思想。对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进行研究,尤其对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的再认识,对推进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升学校管理效能,以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

(一)、陶行知的学校管理思想概述

1. 一流教育家的“两种要素”。陶行知在《第一流的教育家》一文中强调,教育家要具有下列两种要素当中的一种,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教育家,这两种要素为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如未开化的边疆”。[1]

2. 重视校长职责。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陶行知指出,校长的职责“说的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的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1]陶行知对校长职责的如此重视对当前校长管理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这要求校长要做到“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1]

3. 新教育的新学校、新教员、新课程思想。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新学校应该成为“每个学生、每个教员晓得这个学识我的学校、肯与学校同甘苦,那才是共和国社会里的真学校。”[1]“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样去学。”[1]新教员对于教育要做到五点:有信心;有责任心;有共和精神;有开辟精神;有试验精神。新课程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二是个性。“从社会这面讲来,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1]

4. 学生自治。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一文中提出学生自治概念、学生自治利弊、学生自治范围标准等思想。陶行知提出:“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1]同时指出:“学生自治可为修身伦理的实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学生自治促进学生经验之发展”四个方面的好处和学生自治“把学生自治当做争权的器具”、“把学生自治误做治人看”、“学生自治与学校立在对持地位”、“闹意气”的重要的弊端。[1]陶行知同时还指出,学生自治范围的标准:“学生自治应以学生应该负责的事体为限;事体之愈要观察周到的,愈宜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事体参与的人愈宜普及,愈宜学生共同负责,愈宜学生共同自治;依据上列三种标准而定学生自治的范围是,还需参考学生的年龄、程度、经验。” [1]

5. 勤俭办学。陶行知在《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一文中提出校长勤俭办学的思想,他指出没钱的学校要办的好不妨“试试这种用钱少成绩好的活教育”[2]的方法。

6. 注重与社会的沟通。陶行知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一文中提出注重与社会的沟通的思想,他指出学校与家庭沟通的好办法是利用小先生,即“一般乡村小学要和学生家庭联络很困难,教师感觉孤立,学校感觉单调。利用小先生那便好了。小先生是一根根流动的电线,这一根根电线四面八方伸展到社会底层构成一幅生活教育网、文化网,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往来,可以交通。”[2]

(二)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

在办学实践的过程中,陶行知多次阐述并强调他的校长观。在参观了南京燕子矶小学后,陶行知提出了“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的观点,认为校长是“教员的领袖,学生的领袖,逐渐地要做成社会的领袖”。这强调了校长要加强自身领导力的修炼、校长要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校长要指导的学业等校长观。[1]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陶行知指出,校长要做整个的校长,国家把一所学校托付给一位校长,校长要用他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正如他所说:“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精神,增进职务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1]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答客问》一文中,陶行知指出:校长要把学校办好,校长要有办理教育的天才、并且有虚心研究学问的精神的教师。[1]陶行知的观点,无疑是在指导当今的校长要加强学校教师的科研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的再认识

为了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为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这些迫切的呼声无疑就是人们想要自己的子女能够入得一所人民满意学校。要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无非就要有让人们满意的校长和教师。正如陶行知所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由此可见,校长在学校中的地位之高、作用之关键。正如,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指出的那样,“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3]同时,温总理在会议上多次强调了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性。校长要成为教育家,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同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那么,作为学校首席管理者的校长,该如何管理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此,笔者决定从校长要加强自身领导力的修炼、校长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长要引领教育科研的提升三个方面对陶行知学校管理思想之校长观再做进一步的认识。

(一)校长要加强自身领导力的修炼

柳斌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陶行知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学校的校长。”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加之自觉地反思,让我对好校长有了彻底地感悟。农村的教育要发展,关键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保障就是要有一个高素质的校长及教育家的引领和示范。校长素质的提高关键要靠校长自身的专业发展。优先发展教育,办好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优秀的人才,靠的是校长素质的提高。为此,校长怎样提升自己的素质来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呢?无疑,校长要加强自己领导力的修炼。提升自身素质,做一个好校长,究竟如何加强自己领导力的修炼呢?笔者结合自己平时对学校的管理实践反思,认为校长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修炼:

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教育要优先发展,必须要靠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学校的校长要坚定社会主义国家的办学方向,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要达到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和政策,校长无疑要有扎实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首先,要加强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著。马列主义原著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同时也是中国教育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尤其要加强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其次,要加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些知识的学习是武装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好政治素养。

2. 加强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提升教育理论素养。校长要管理好学校,必须要加强教育科学知识的学习。校长从事的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教育行业,校长要管理好学校,必须具有精深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因为教学活动要遵循教育规律,教学的对象是人,也就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学生,那校长要懂得学生的成长规律,这无疑就要求校长要具有心理学的知识。首先,加强学习教育学知识。教育学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校长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基础知识,校长没有丰富的教育学知识武装头脑,就没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意识和按教育规律办学的能力和智慧,何谈领导学校的教育呢?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如邓小平所说的人才要四化:“年轻化、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4]如果办教育的校长连教育学的知识都一无所知、教育规律不能烂熟于心的话,还何谈校长的教育理论素养、还何谈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呢?其次,要加强学习心理学的知识。青少年的成长有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规律,作为一校之长,要不断地加强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学习心理学知识。如,学习心理学中阐述的:“教育者通常都同意自我调节技能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教会学习者在自己的学习中承担一种积极主动、有目的的角色,已受到教师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5]这说明校长要知道教学质量的提高不仅要有教师教的质量,而且要有学生学的质量的保障,那么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对校长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校长从事学生管理、教学、学生学习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3. 加强管理科学知识的学习,提升管理理论素养。校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负责,但这些工作都多少有点涉及到管理的特点,所以校长要管理好学校,就要加强管理学科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学校管理学的知识、管理心理学知识、教育管理学知识等的学习,要不断地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管理学校的能力,再进一步把能力转化为自己管理学校的智慧。首先,加强教育管理学知识的学习。校长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懂得教育管理的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方法,而这些方法对校长、对学校中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一定的保障意义,从而有助于校长对教育管理的宏观和微观现象有总体的把握。其次,加强学习学校管理学知识。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对校长从事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学科,它对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及研究都有具体的指导意义。第三,加强管理心理学知识学习。一切管理都是从心理开始的。因为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就是人,人的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管理对象心情的好坏将对管理工作带来不可轻视的影响。为了有助于管理好学校工作,校长应加强管理心理学的学习,把它运用于研究学校师生的心理现象。

4. 加强新课程改革知识的学习,提升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素养。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要对学校的工作全面负责,那学校的负责人无疑要具有新课程的理念,才能引领新课程的改革的顺利开展。因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生命线,学校教学管理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6]教学工作的好坏、高低,要看校长有没有“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管理的首位,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6]校长对教学管理的引领和其他方面管理工作的综合运行,这些也都为教学改革和提升服务。学校的管理领导核心校长,如对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理念一无所知,让他去管理学校,也就是说让外行领导内行,对现代管理界来说,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所以,校长要加强新课程改革理念知识的学习结合学校课改的实践,进行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持续提升校长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因此,校长只有不断地从上述几个方面加强领导力的修炼,校长管理学校的能力才能不断地提高,进而提升校长学校管理的理论素养。

(二)校长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一所学校要健康、持续、科学、和谐地发展,仅仅有一个好的校长是不足以办好一所优质的、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那么,除了好的校长,还需要些什么才能办一所好的学校呢?对办好一所学校的回答,除了有一个好的校长外,最重要就是要靠学校的优秀教师。接下来,笔者结合学校管理的实践工作来总结校长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发展,关键靠教师。学校要科学地发展,校长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学校的教师队伍打造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7]那么,校长如何来引领和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呢?本次的校长培训让我懂得了校长如何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服务、如何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作为校长,首先要树立三个理念:

第一,要感情留人。作为一校之长,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那校长就是一家之长,校长要视教师为家庭的成员,对全体教师注入真实的感情,因为“精神激励更适应教师的需求特征”。[8]这样教师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后,才会意识到学校具有家的感觉,进而教师才能把学校视为自己的家庭,把学校的工作当作为自己家的事去做,教师从此就会无意识的具有以校为家的感觉。那么,教师就会以学校为家而感到自豪、感到为荣,教师就会有想为学校做事的冲动、想为学校教好书育好人的冲动。所以,校长要动之真情去感化教师,真实地做到要感情留人来激起学校的教师想为学校做事的冲动。

第二,要待遇留人。对一校之长来说,如视学校是大家的学校,视学校工作是大家的工作,那么学校的待遇就是大家的待遇。在待遇上,校长要树立学校的财物是全体师生的财富、学校待遇是大家的待遇的理念和指导思想,这样在教师的工作绩效分配上才会有所不惜地用待遇报酬来款待为学校辛勤劳作的教师,也就是说“在享受各种待遇时理所当然应该把教师摆在第一位”。[9]为了学校的公正、公平的待遇,教师才会有激情地工作、才会不懈怠学校的工作。这样,校长也会真正的满意于教师在学校工作的日常表现和工作成绩。

第三,要事业留人。好的校长应该让教师感觉到学校是他们自己的学校,就好像教师自己人人是校长一样,教师为自己学校做的工作就会有所值,时时刻刻感到自己的教学生涯就是自己的事业生涯。教师教学的辉煌就是自己事业的辉煌,校长要为教师事业的辉煌有所激励,让他们的事业辉煌有所值,让他们感到:有所为才会有所位。为了办好学校,培养优秀的人才,校长要不惜一切代价按照三个理念来打造自己学校的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校长要引领教育科研的提升

一所学校要健康、持续、科学地发展,除了有上述的两个关键因素外,第三个因素毋庸置疑就是学校的教育科研。科研兴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校长要让自己的学校有所兴旺发达,有所特色发展,有所科学发展,就要重视学校的教育科研。笔者结合自己学校教科研的具体过程,认为校长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领和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

第一,校长关注,成立组织。仅有校长的口头表述,是不够的,学校的科研是来不了的。学校要真的搞科研,无疑就是学校的教育科研,主流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学校要成立专门的组织,即教研部门,为教师的教育科研做优质的服务。

第二,教研部门引领、示范、指导。校长要对教研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教研部门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教研部门对教师的教研尤其是教学研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引领、示范、指导,让学校的教师感到学校教育研究不可怕,只要努力,就可做、能做、会做教研。

第三,教师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校长不是逼着教师人人去搞所谓的教研活动,(下转10页)(上接40页)而是让教师自己去感受教研的魔力所在,让教师把教研的活动内化为自己的爱好,让他们懂得只有教研才是通往教学名师的最优的途径、“教科研是广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8]教师通过教研,会感到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有所提高、自己的学生学习会有所进步、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会有所提升。这样,学校的教研就会达到教师时时参与教研、事事参与教研、人人参与教研的良好局面。

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人民共享,校长要做一个好校长。校长要凝聚一所学校的灵魂。为此,校长要加强校长领导力的修炼;校长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校长要引领教育科研的提升。此外,校长还要以21世纪教育改革的实践为契机,把专家、学者关于中小学管理的研究成果积极主动地、灵活地贯彻执行到学校的管理实践活动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努力反思自己的管理活动,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提升自己管理学校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M].(教师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4,35,35,10,11-12,13,16,18-20,21-22,25,35,49.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7,236.

[3]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2010-7-29.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1993:380.

[5](美)德里斯科尔著,王小明译.学习心理学:面向教学的取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0.

[6]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教育出版社,2009:479,478.

[7](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29.

[8]周俊,教育管理热点案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63,139.

[9]萧宗六,余白.学校管理学新编[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9-50.

作者:杨守信 贾萍

上一篇:偏远地区无线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学生心理辅导情绪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