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德育思想观

2023-02-13

校长是学校德育思想的设计者和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观和德育模式, 是校长的首要任务。我认为, 校长的工作, 主要就是确立教育思想、构建教育模式、营造教育环境, 而在这三项要务当中, 尤以确立教育思想为重, 而统领教育思想的, 就是校长的德育观, 亦即德育思想。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可见, 一个校长必须把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德育观和德育模式, 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 既要视角高远, 又要真抓实干, 使学校校长必须从学校文化的角度理性构建系统的德育观。那么, 我们学校就是以“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阳光校园”为中心的德育思想。

一、学校校长的办学指导思想要明确

我们学校校长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的校训:学会关心、学会生存。 (是我们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要求。)

二、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从校长——主任——教师——职员——工勤人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人们常说:以校长的思想和智慧照亮教师, 以教师的思想和智慧照亮学生。德育本身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教育, 教师的人格、信心、智慧、教育艺术等都会对学生个人意识才智及能力的和谐发展以及积极向上的心里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小学生本身又是未完成的人, 需要我们教师帮助、教育、引导, 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言:“教师走近儿童的切入点就是进行情感投入, 就是教师的爱。有了教师的爱, 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师的人格与学生的人格就开始互动, 影响和沟通, 在潜移默化中教师的人格转化成了学生的人格, 教师也就完成了人格转化教育的任务”。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 师生互爱的氛围能激发学生潜能的释放, 也要求教师要把师爱进入理性的层面。

三、突出鲜明的德育特色

特色是学校的生命, 特色是学校的亮点, 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方向标, 特色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标尺。为此, 解放小学结合重庆市教育学会重点课题“转型时期中心城区德育对策的研究子课题“为每个儿童提供平等教育, 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研究目标, 实施了凸显德育特色的发展战略。

1、“三大课堂”显特色。学校打破了传统的“学校课堂”这一单一狭隘的课堂观, 以叶圣陶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这一教育理念为指导构建了以学校课堂为核心, 家庭课堂、社区三大课堂联为一体的大课堂体系, 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课堂教学之中。

(1) 思想闪光的第一课堂。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本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一是把学校制订的《学生一日常规》组织学生讨论、学习与实践, 以“八荣八耻”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等活动, 从而增强学生的文明意识, 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二是注重教师和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特别邀请了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东刚曾两次来校给学生及教师作心理健康辅导。三是注重学生生理健康的指导与研究, 学校每年五年级学生开展了青春健康项目的学习与研究。

(2) 行为出彩的第二课堂。学校为学生外出活动创造良好条件, 广泛开展并组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 使德育课堂在社会上得到拓宽和延伸。同时, 鼓励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时时处处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充满自信的精神状态, 如精心组织学生春秋游活动;素质训练活动;劳动技能训练;重庆市科技航海摸比赛;渝中区合唱比赛、运动会、“三跳”比赛、舞蹈比赛、韵律操比赛;组织开展这些活动所取得的成绩里面也不知付出了多少老师和学生的汗水和智慧。

(3) 内涵丰富的第三课堂。用文明的言行引领学生, 用优美的环境熏陶学生, 用艺术的魅力感化学生, 是解放小学德育工作的又一特色。走进学校, 校园环境优美, 教学设施比较完备, 文明氛围浓厚。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绿化、净化、美化, 以达到环境影响人, 环境教育人的目的。文化宣传窗、文明警示牌, 精神文明评比台, 发挥了积极导向作用;文化长廊, 名人画像、名言警句, 与错落有致的绿化带交相辉映, 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 透出一种文明朴素之气息, 是我校德育工作蓬勃发展最有力的见证。

另外, 学校正在研究实施“书法静心、墨香育人”的特色学校建设,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一, 在重视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 开展书法教育具有深远意义。

练习书法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开展书法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途径、好方法。

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书法, 要从一笔一画做起, 有规有矩, 如起笔、行笔、收笔都十分讲究, 这好像做事, 起笔像做事的开端, 行笔恰似做事的过程, 收笔如做事的结尾。通过练习书法, 可以锻炼一个人做事认真、沉稳、有始有终的品格。日复一日,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 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四、发挥德育网络的有效性

德育不能在真空中实施, 在象牙塔中不能塑造出学生的优良的德行品性;学校的德育, 只有经过社会熔炉的检验才能确认是否有效。同时, 学校德育必须充分考虑家庭、社会因素。家庭、社会可以升扬学校德育的主题, 如社会生活中涌现出来的道德典范就被不断地吸纳到德育课程之中, 成为德育的活题材;家庭、社会生活也可以抵消学校德育的实效, 如社会生活中白色、灰色、黑色、黄色为主调的负面因素, 就不断地困绕着学校德育, 甚至使得学校德育存在着向社会负面“缴械投降”的危机。这一方面说明德育负有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 同时也表明学校必须解决德育工作在面对家庭、社会环境时的无力与无助的困境, 所以, 学校就提出了家校理念:家长是学校教育的合作伙伴。

当然,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当今社会, 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社会进入剧烈动荡时期, 学校德育面临的局面也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加强对社会环境进行考察和研究的任务。这也要求我们要树立大德育观, 使学校德育走出校门, 实践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 构建德育与家庭对接、与企业对接、与社区对接、与不同社群对接的多向度、多方位的模式, 消除学校德育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

上一篇:网络资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下一篇:科技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如何推进农村薄弱学科改革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