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产业现状探究论文

2022-04-25

摘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而今,孔子已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传递着友善,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与外界更好地交流,就不可忽视优势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灵魂,它可以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本民族或本地区更好地为外界所理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文化产业现状探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徽文化产业现状探究论文 篇1:

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摘 要]文化产业作为“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大力发展的新型战略性产业之一,发展势头强劲。同时河北省也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期,进入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新时代背景下,我省城镇化推进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产业也面临全新升级的挑战,在这一境遇下,提出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科学论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文化产业集群;河北省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4.121

1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以生态环保为理念,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走集约智能、低碳绿色、城乡一体、四化协同道路的过程。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中过程,它不仅是物质层面“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更是城市文化价值凝练的萃取过程和城市文化特色升华的推演过程,是文化基因的传承、文化记忆的存留和文化历史的延续。

当前,我省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环渤海地区加速崛起的重大机遇,也面临转型发展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对我省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作为“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河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集群的联动发展机制分析

新型城镇化和文化产业集群都是文化经济集聚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通过提高中心地带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未来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发展,将成为实现文化富民的重要途径,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平衡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仍集中在城市,城市汇集了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人才、创意、资本等核心要素,拥有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这也使得都市圈、城市群的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呈现涟漪状的分布。但就未来文化产业的集体式崛起而言,必须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城市依赖症,使广大县域地区、乡村地区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核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之间的关系,将因为文化产业的纽带作用而更加紧密,文化产业将有机统领城市群发展。

2.1 文化产业集群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作用

首先,文化产业集群能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强大的经济发展动力。文化产业集群具备明显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且涵盖面大、产业链长,在加速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发挥显著的带动作用,释放出可观的乘数效应。其次,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中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其产业自身,而且会给更多相关产业带来新的文化理念,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城市整体产业水平的提升。最后,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会给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的人才支撑。人是经济活动中最核心、最具能动性的要素。新型城镇化的宗旨是“以人为本”,这其中文化产业集群会在塑造新型国民精神,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方面扮演着潜移默化的重要角色。发达、健康的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思维、观念、能力,并从整体上培育和提升人的素质,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和间接的社会行为作用于经济发展,为新型城镇化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2.2 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文化产业集群提供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开发与重塑,推动了文化创意和技术创新等要素的跨界整合,从而实现了文化要素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有效破解了区域经济发展瓶颈,打破了区域行政壁垒制约,拓展了文化产业集群的知识宽度。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综合优化与配置。同时,城镇化对消费的刺激和扩张,又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集群文化生产消费链条形成良性循环,重构了城镇文化产业空间形态。新型城镇化对空间形态的重塑,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基于产业本身知识价值链基础上展开分工与合作,有效节约了文化产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了文化产业发展效率、提高了文化产业集成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知识产业链的升级。

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推动了文化产业集群的专业化水平,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增强了创新活力,为文化产业集群知识创新提供了动力。同时,新型城镇化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作用,将人力资本以及专业化和迂回生产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所带来的隐性知识创新形成了高度背景化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它们在创意设计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实现灵活的专业化分工和松散的耦合,形成非线性、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合作关系,这种多层次的、灵活的网络关系加速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效率。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讨

3.1 科学制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使其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严格按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安排部署,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特色城镇化建设同步规划、联动实施。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特色的呈现,为培育壮大文化产业留出位置、给足空间,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交通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方面,都应做到全方位的文化考量、交互性的文化表现,促使文化产业前置引领、多点开花。

3.2 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深度呈现城镇化建设的特色文化魅力

一座城市之所以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就在于它总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特征。只有充分依托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打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名城”。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应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自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元素,去粗取精、由表及里地厘清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于地域文化的创新,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树立符合世界潮流的生态环保、低碳绿色理念,认真观察、审慎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文化,使之为我所用。应立足自身的生态特质、资源禀赋、文化内涵、经济水平,以内外兼得、相承相容的文化个性和包容理念实现“美美与共”的文化图景,打造出更多的城市文化景观和建筑艺术精品,凸显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叙事风格、创意特点和美学价值。

3.3 大力发展多种类型和功能的文化业态,形成特色城镇化建设的产业支撑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在不断扩大。2012年,中宣部、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做了进一步修订,文化产业已扩充为16个大类、59个中类、120个小类。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应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精心培育符合区域发展实际、填补产业功能空白的文化业态,并使其延伸、渗透到其他行业和领域中。如,成都市的“宽窄巷子”就是对历史遗留的清朝古街道进行改造升级,不仅将其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历史文化片区,而且衍生出精品酒店、私房餐饮、演艺娱乐、情景消费等多种业态,以及成都“慢生活”“闲生活”“新生活”等城市文化。此外,还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科技主题公园、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意为灵魂的新兴文化业态的生成与汇聚,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带来更多效益。

3.4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激活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动力

应牢牢把握《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机遇,在坚持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区域经济社会条件协调适应的前提下,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要求,更多利用市场机制,辅之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税收减免等措施,在土地、财税、投融资等领域切实降低文化企业的进入门槛和发展成本,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激活更多的发展动力。

3.5 构建多元一体的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格局,增强城镇化建设的自我造血功能

产业为基、就业为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后劲所在。提升产业的成熟度和贡献率,需要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社会积极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在地方政府层面,尽快完成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角色转变,依托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引导企业建设一批内涵丰富、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文化产业项目,提升区域集约式、联动化、“智造型”文化产业的竞争实力,融合其他相关产业,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就业岗位。

在社会公众层面,一方面,发展建立一批代表性强、公信度高、适应市场需求的文化协会组织;另一方面,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文化宣传教育、倡树文明新风等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基层管理水平和大众人文素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农民向市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奠定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安徽省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究[J].科学时代,2014(4).

[2]花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东岳论丛,2013(1).

[3]吴红蕾.实现文化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探讨[J].经济纵横,2014(7).

[4]姜德辉、杨玉娟.新型城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J].人民论坛,2014(3).

[5]齐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维度与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4(3).

[6]贾舒宁.中小城市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经济师,2014(6).

[7]金江磊.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J].中国市场,2015(3).

作者:董芳 赵青

安徽文化产业现状探究论文 篇2:

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目标和途径

摘要:中华民族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而今,孔子已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向世界传递着友善,有利于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与外界更好地交流,就不可忽视优势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灵魂,它可以更好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本民族或本地区更好地为外界所理解。本文将根据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打造我省优势产业的目标;借鉴国内外一些文化发达城市的成功做法,并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影响文化产业发展诸要素的基础上探索打造我省优势文化产业的途径,从而达到促进我省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

关键词:礼乐之邦;优势文化产业;目标;途径

东方哲学强调“以柔克刚”,千百年来,社会更替,强权往往征服了一个地区又被覆灭,而文化却如流水般绕过坚石,汇成小溪、河流,涌向浩瀚的海洋——不朽的人类文明。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或地区要想获得长远发展,都要有具有本民族或地区特色的先进文化作引导。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地区发展的软实力,其战略意义自不必多言。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对打造优势文化产业势在必行。在省委省政府的积极部署下,推动我省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经日渐成熟。

一、乘风破浪: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目标及意义

正如《红楼梦》中说的“正邪两赋而来一路之人”,万事万物皆有本源,若欲发展,须溯本,若要溯本,便须广泛观察。为此,笔者不仅广泛搜集了各地区、国内外文化建设事业方面的资料,同时对我省古今文化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依据区域发展的总体性要求和省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出有利于我省优势文化产业发展的四个目标:1.塑造文化品牌,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地区精神的归宿,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需将目光放远。高度重视优势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调整文化产业结构,使其明显优化。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品、影视动漫制作与营销、演艺娱乐、文化展览等产业,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并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产业,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在服务经济的同时,寻求古今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契合点,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代表,努力将我省优势文化产业创出品牌。当我们有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就有了我省强有力的音符,“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这将更有利于我省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带动我省经济文化发展,使发展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2.优势文化产业的创新型功能大幅度增强,文化市场春柳春花开不完。以广大群众为对象、市场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建成;文化创新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创意产品、创意服务不断推出,整个文化市场活力四射,并积极带动其他产业的创意创新,使整个经济社会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文化市场前景广阔,当前应抓住发展机遇,稳步前进,使文化市场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之景。

3.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国内外文化市场开拓事业更上一层楼。市场机制在文化资源配置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市场体系,成为促使我省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有嚼头的口香糖”。进一步扩大我省文化市场,提高文化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开拓国外市场,将我省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创意文化产品推向国外,扩大我省的文化影响力,可谓“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在国内外形成一体化的销售网络,在生产、销售、推广方面环环相扣,打造世界一流品牌。

4.文化建设深入人心,打造文化名城。就像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写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文化建设要深入群众,服务人民,文化事业才能获得长久发展。建造一批文化设施,使其更好地服务群众,令群众人人自觉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扩大建设力度。面向群众,提高文化消费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文化项目,创建一批知名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企业,做好文化宣传,打造文化名城。

二、直挂云帆:寻求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最佳途径

格物以致知,打造优势文化产业要深刻认识文化发展现状,结合历史背景,制定相应措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出台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以我省原有的文化资源为基础,省内涌现出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创新发展、颇具竞争力及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集团。虽然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我国一些文化发达城市相比,我省仍有一定的差距,文化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群众文化意识不强、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市场机制不完善、文化建设人才缺乏、文化设施不健全、文化企业集体竞争力不强、文化鼓励机制不全等。为此,笔者整合了如下六条有利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1.系统调研我省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文化资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要以发展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它。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的时候要做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牢牢把握其发展变化规律。首先,要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着力打造传媒产业园区、影视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文化会展基地、休闲观光基地、综合性文化主题公园和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一些项目要重点扶植,进一步掀起文化园区建设的新高潮。其次,要因地制宜,因时发展。不同的地区同一时间或者同一地区不同时间也会有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状况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对不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分类整理;要在尊重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决不能套用统一的开发模式。最后,要整合当地优秀文化资源,进行优化组合。要提升我省的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最初还是要看省内的历史文化资源。要想上规模、上档次,一方面要整合本地区相关文化资源,另一方面,还要联合当地的地理资源、生物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资源,从而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优势。总之,在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的过程中,要创新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能力和水平。

2.关注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让文化成为我省与外界深入交流的桥梁。要有一种开放的目光和创新的意识,不能墨守成规,要善于把文化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如今是信息时代,整个地球都紧密联系起来,文化资源也逐渐丧失其独占性,成了文化再造的资源。在当地缺乏历史文化资源的情况下,照样可以发展文化产业。美国人利用中国的花木兰传说和恐龙蛋化石加工创造出动画片《花木兰》和《侏罗纪公园》就是典型的例子。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富民强省的目标要求,提高全省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进一步扩大广大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激发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文化产业的大繁荣。

3.加大优秀文化传播力度,努力营造浓厚文化氛围。通过宣传等方式提高居民的消费意识,引导居民树立新的文化消费观念。哈尔滨音乐文化组织广泛,全市现有各类剧院、剧场、音乐厅10个,文化馆(站)1373个。这样一批庞大的文化建筑群体为哈尔滨打造“文化名城”形成了有效的文化载体。我省各区市应借鉴哈尔滨打造“文化名城”的做法,在做好文化建设长期规划的同时,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尽快实施一批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建筑,进一步加深城市文化内涵,带动相关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4.重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对于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来说,人才是关键。一要利用省内以及省外周边地区的高等院校,紧密联系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机构,建立省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大力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特别是融合文化产业运营、代理、服务等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优秀人才。二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通过资金扶持、技术入股、利润分成、现金奖励等多种方式,营造宽松工作环境,广泛吸引文化产业优秀人才在我省“安家落户”。三要积极与我国文化产业发达城市进行战略合作和文化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借鉴他们成功的做法,虚心接受他们的指导,以迅速提高我省文化产业队伍的经营管理水平。

5.建立对原创文化产品的创新鼓励机制。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最核心的步骤就是要创新文化内容,它是文化产业最具价值的一部分,是文化产业的主体。我省应积极鼓励省内文化企业的自主创新,一方面政府要建立健全对原创文化产品的创新鼓励机制,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要建立和实施一系列对原创文化产品的奖励制度。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前提下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创造出更多更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增强法律观念,加强产权保护意识。

6.在大力保护我省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探索打造优势文化产业新思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对文化企业的改造。企业在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结合政府的推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我省虽在这方面已做了一些尝试,但步子还不够大,改革还不够彻底。近日,安徽出版集团和中国科技大学强强联合,重组“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并整体上市,这是一条文化与科技、文化与教育相互促进,利用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新好路子,是文化产业在资本市场上的新突破。我省应积极向这些先进省份学习,汲取其宝贵的经验,创新文化体制改革途径,运用市场的手段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进一步把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蔡元培曾说:“同一时期的哲学,常常是前一时期的反动,或是再前一时期的复活,或是前几个时期的综合。”不仅哲学,其规律同样适用于文化建设事业。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目标也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所不同,然而其最本质的、最终的目的是使一个民族或地区永远生存下去。然而,这种延续要想保持其完整性,一方面需要有传统的继承,保持自己的特色,也需要融入本时代特征,大胆突破创新。同时,成功不能复制,我省打造优势文化产业的模式不能照搬他方的发展模式,而应该从本省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构建适合本省情况的模式。

参考文献:

[1]史迪钢,唐诗城.宁波优势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与路径[J].三江论坛,2010,8.

[2]蒲晓蕾.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C].年河北经贸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杨晓.河北五大布局实现文化强省跨越[N].河北日报,2011-11.

[4]王离湘.瞄准全国第一方阵目标推动河北文化跨越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2-8.

[5]河北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分析[EB/OL].慧典市场研究报告网,2010-3.

基金项目: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打造文艺精品、文化品牌和优势文化产业研究》(HB12YS021)

作者简介:马磊(1963-),女,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与教学。

作者:马磊

安徽文化产业现状探究论文 篇3:

大文化产业发展观下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路径

【摘要】在大文化发展观的背景下,对安徽省级非遗浅绛瓷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独有的传统工艺价值和艺术特色,与蚌埠地方产业经济融合开发新模式,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新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文化产业发展观内涵及建设发展方向的理论阐述;2.梳理安徽省级非遗蚌埠浅绛彩瓷画历史、艺术、社会价值;3.与地方产业融合创新浅绛彩瓷画题材、制品、类型、工艺等表现形式;4.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模式。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保护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一般项目“大文化产业发展观下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研究”(S201910378427)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阐述,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如何突破固有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也不断增强,蚌埠浅绛彩瓷画作为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蚌埠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效应,文化组织力度不够,浅绛彩瓷画的发展受到限制,所以必须尽快找到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的路径。

一、大文化产业发展观内涵

当今文化产业发展势态不断攀升,将是21世纪所有产业中的重要支撑。文化产业以一种欣欣向荣的势态所呈现,重视度也位列所以产业之前,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数据显示:“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发展速度也不断上升,数据百分比也在同年提升,整体发展呈现增长态势。”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分析显示:“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具有非凡意义”当今我國文化产业发展既有其发展性,又有其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当今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社会集约化程度不足,市场机制也不是很完善,最重要的是文化管理体制单一,旧的文化管理体系灵活性较差,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利,要想解决此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结合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做出可实施的方案。

二、蚌埠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安徽省的东北部、淮河中游地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被称作“火车上拉来的城市”,2019年,蚌埠的经济也在稳步提升,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发展,蚌埠市政府也为了提高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引进外资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促进发展。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争做文明城市,不断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这些都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蚌埠历史悠久,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拥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处理好文化与产业的关系,对于本地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蚌埠经济文化发展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单一的产业结构与经济模式不足以带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所以需要建立大文化产业政府管理体制,合理运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才能解决蚌埠经济文化发展问题,打破其原有局限性,使经济文化水平同步提升。

三、蚌埠浅绛彩瓷画历史

浅绛彩瓷画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浅绛彩瓷代表人物多是皖籍,有程门,金品卿,王少维,俞子明,汪藩,高心田等,多数擅长描绘山水、人物或花鸟,整个作品创造过程全部由自己亲力亲为,精益求精,文化气息浓郁,浅绛彩瓷画在瓷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道工序拥有历史性突破的地位,在瓷器收藏界,浅绛彩瓷的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能吸引各界收藏爱好者的目光,所以浅绛彩瓷画的价格也稳步提升,还有很多人会跑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只为寻找到自己所喜爱的彩瓷画,有专业人士指出,浅绛彩瓷画的价值还会大幅度提升,在赵兰会《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中指出:“目前蚌埠浅绛彩瓷画也受到政府、市文化局的关注,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人季永,刘畅,王军也多次前往浅降彩瓷画基地,向老一辈浅绛瓷画家学习他们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许多有关于浅降彩瓷化研究的基地,以供广大蚌埠书法家进行工作研究,也不断的向青年艺术家,学生,爱好人士普及知识,教授技法,为蚌埠浅绛彩瓷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意义

在何星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现代化》中提道:“传承文化与现代民族文化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在做现代化传承的钱是必须研究传统的阶段。”所以说保护传统与现代化并不冲突,既能够充分保护尊重传统文化,又可以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如何保护好这些文化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以政府为主导,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其次,要科学保护,加大宣传力度;再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给予一定的奖励,是做好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活态化传承的前提在于其有意义的,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些精神或生活中的提高,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推陈出新,传统的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必定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注入现代设计语言元素技能,使产品既能拥有其传统的艺术审美价值,又能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使浅绛彩瓷画以新造型,新用途,新主题,新风格应用于多个领域,逐步构建“活态化”传承。

五、浅绛彩瓷画“活态化”传承创新路径

(一)取其精华,深入探究内涵影响

浅绛彩瓷画自古都是文人酷爱的画种,清新淡雅,洁净脱俗,气韵不凡是它最大的艺术特点,浅绛彩瓷画特有的艺术基调,为其“活态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艺术基础,提取浅绛彩瓷画淡雅清新的画面,并加以丰富,可形成更多的衍生品,其内涵以文人雅士欣赏为主,进一步吸引艺术家的喜爱,逐步成为大众所追寻的潮流,浅绛彩瓷画文化艺术价值也为其“活态化”传承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推陈出新,结合现代科技发展

浅绛彩瓷画已经开始慢慢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但无论是画家的绘画知名程度,做瓷技术,市场推广,商业运营方面都有巨大的局限性,所以现在如何解决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可以将浅绛彩瓷画的题材更为丰富化多样化,使得艺术品不仅仅局限于艺术家的生活中,走进大众生活,将浅绛彩瓷画工艺用在不同的用品上,制作出各式各样的物品以供人们欣赏,以往的浅绛彩瓷画制作工艺烦琐,制作时间很长,可以加大创新力度,使用现代科技更快更好更完整的做出,目前的3D打印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尝试用在浅绛瓷画中,使浅绛彩瓷画与地方产业共同发展,相互融合与创新。

(三)“活态”发展,合作产业新路径

要想使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持,单凭靠文化爱好者的绵薄之力,是不会有什么影响,在当下物质生活富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给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能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藝术作品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一个好的艺术作品给人带来无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对于文化作品来说,不单单是保留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传播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和能量,产业发展能够带动艺术作品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繁衍出相关的产品,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同时,艺术作品也能推动产业发展,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六、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蚌埠浅绛彩瓷画的发展也具有其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不仅在蚌埠地区,更要在全国推行,要发挥其社会功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活态化”模式路径多种多样,但最终都是为了使浅绛彩瓷画能够真正地做到一直“活着”,不会受到历史变迁的影响,一直能够流传下去,这不仅是蚌埠浅绛彩瓷画传承人的心愿,也是我们每个欣赏者的心愿,我希望通过对蚌埠浅绛彩瓷画“活态化”发展传承创新路径的研究,能够给浅绛彩瓷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赵兰会.谈浅绛彩瓷画及其蚌埠传承[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

[2]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3]王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研究——以凤阳凤画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9.

作者简介:

杨传妮,女,汉族,安徽淮南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中国画。

孙丹,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硕士,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访问学者,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创作与理论,公共文化服务。

何雯欣,女,汉族,安徽芜湖人,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生,研究方向:油画。

作者:杨传妮 孙丹 何雯欣

上一篇:石油化工园区环境保护论文下一篇: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