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民俗文化的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安徽民俗文化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花鼓灯舞蹈是门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形式,源自民间的舞蹈形式让其在历史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在建国后迎来发展高潮,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记载民族文化的历史与变迁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一篇:安徽民俗文化的论文

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是提升安徽省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本文分析了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打造品牌网站、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管理、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实施人才战略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安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安徽;网络文化;建设

文献标志码:A

“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以人类最新科技成果的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运用一定的语言符号、声响符号和视觉符号等,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表达看法观点,宣泄情绪意识,全筑起一种崭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形成一道崭新的文化风景。”网络文化建设直接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位一体”建设紧密联系,忽视网络文化建设,放松网络文化管理有可能丧失对国家政权、经济命脉、传统文化的主导权,后果不堪设想。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已成为我国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举措。安徽正在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经验

1 安徽网络文化的环境建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03年是“数字安徽”建设的起步之年。5年来,全省电信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270亿元,建成大容量、高带宽、高质量、能承载各种通信业务的信息传输网络,光纤通信线路已通达全部行政村,互联网宽带网络通达所有乡镇,覆盖到80%的行政村。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155.9万户。全省电子政务专网基本建成,实现与17个市及62个县(市、区)级节点连接,开通了省人大等13个专用网络应用系统,形成了联通省市县三级电子政务网络体系。

政府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安徽省对于网络文化建设的认识和扶持力度与日俱增。2009年8月28日,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安徽省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按照‘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方针,扶持中安在线等重点新闻网站做大做强,积极发展数字出版、手机网站、手机报刊、手机电视、移动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这意味着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已经被政府管理部门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2 安徽网络文化的平台建设。安徽网站整体数量快速增加。网站数量与网络内容丰富程度存在相关性,网站数量越多,网民可以接触的信息越丰富。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安徽网站数量33,117个,占全国网站总数比例为1.2%,安徽网页总数278,050,097,安徽简体中文的网页比例为98.8%,繁体中文的网页比例为0.4%,英文的占0.6%,其他0.2%;截至2009年6月30日,安徽网站数量41.247个,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3%。仅仅半年多时间,安徽新增网站8千多家。网站数量的大幅度增加,表明我省中文信息资源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网络媒体占领网络宣传主阵地。网络媒体塑造网上“安徽形象”。2008年网上有关安徽的宣传稿件达275万条(篇),其中正面信息相比上年同期增长30%以上。我省新闻网站先后开设“红色故土安徽行”、“安徽在崛起中闪亮——全国网民说安徽”、“省委书记王金山纵论泛长三角发展与分工”、“我为安徽科学发展献良策”等专题,收到省内外网民发布的主题帖和回帖9万多条,点击量达300多万。支持各类网站、手机报等新媒体建设,积极推动市、县(市区)新闻网站建设,全省新闻宣传网站共73家,手机报11家。以中安在线在代表的主流网络媒体在网络新闻的采集和制作上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中安在线先后获得“中国品牌媒体100强”、“中国十大创新新闻网站”、“影响中国十大媒体网站”等荣誉。

3 安徽网络文化产业建设。网络文化是科技与文化创新的产物,集中体现了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全方位的创新,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现代网络为技术依托,以产业化的方式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行业。

出现数字视听等网络新兴业态。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中安在线网站建设的安徽多媒体报刊和我省第一家综合性电子商务网站——喜购网,创新了我省出版业态和商业购物新模式。中安在线还在安徽网络文化建设领域首创手机报、网络电视等新媒体业态。2008年7月28日,由安徽出版集团与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合作开发的我省第一份手机动漫杂志《移动漫》正式开通。在推出后的短短3个月里,《移动漫》用户就突破了10万。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与淘宝网、喜购网合作,创办网上“华仑书店”,日均销售额达8000元。省广电局开通手机电视,目前已能传送5套电视节目。

动漫产业集聚发展。合肥、芜湖、马鞍山以各自的特色,形成了安徽动漫产业的“三足鼎立”格局。三市各自以园区为依托,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动漫研发、制作、中介、衍生企业,已经初步显现出产业集聚的态势。马鞍山在短时间内,成功开发制作出《李白漫游》等动漫作品,合肥的具有安徽地域特色的原创动漫品牌《黑脸大包公》已进入国际市场,安徽电视台投资创作的98集动画片《美德花园》被国家广电总局作为国产优秀动画片向全国推荐。

安徽网络游戏逐步填补历史空白,安徽省澳澜科技和安徽省启盛数码软件有限公司已先后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游产品——《傲神传》与《起源》,并肩成为安徽网游产业的先行军。马鞍山在短时间内,成功开发制作出《无双勇气》、《马鞍山版大富翁》等大型网络游戏。

4 安徽网络文化的管理建设。依法关闭境内违法网站,净化网络环境。为了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我省加强和改进网上舆情监控工作,删除一批不良信息,关闭一批违法违规网站。2008年我省共清理并关闭未备案网站4000余家,继续开展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配合有关单位依法关闭境内违法网站,查处淫秽色情网站6个,处理网站名称含有“成人”的网站21个。

开展网络新闻阅评工作,规范新闻信息传播秩序。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互联网新闻阅评工作,有效地规范了新闻网站的信息传播秩序。自2008年开始,安徽省网宣办组织专家学者对全省70多家新闻网站开展互联网新闻阅评工作,截止2009年9月27日,我省已经出版《互联网阅评》简报63期。我省互联网阅评工作坚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对那些重视网络舆论引导,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网站,《互联网阅评》及时给予表扬。而一些网站没有把握好主流导向,格调不高,以及存在违规宣传等问题,《互联网阅评》及时提出批评,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促使网站健康发展。我省互联网阅评工作注重舆论导向性,为净化网络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发挥

了良好的作用,引导网络从业人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自觉维护主流思想、自觉传播先进文化、自觉抵制低俗之风。

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引导网络舆论。由安徽省网宣办牵头组建了一支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组成的网络“舆论领袖”队伍,针对网民关心的热点和敏感话题,通过发贴、跟贴、灌水等形式进行解释疏导,倡导健康向上的BBS文化,引导网络舆论。

二、安徽省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安徽网络文化的权威性和引导力亟待加强。目前,我省已备案的近70家新闻网站中,有地域特色和一定的传播影响力的网站不多,网络文化的权威性和引导力亟待加强。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指导的大型网站排名项目“中国主流地方新闻网站流量排行”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主流地方新闻网站流量排行中,在排名前70名中,我省仅有中安在线一家入围,排名第32位。

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网上舆论斗争日益尖锐。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掌控的信息传播优势,打着“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幌子,把互联网作为对我进行思想渗透和颠覆活动的工具。但我省大多数新闻网站还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亟需从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扶持,使其做大做强,引导网络主流舆论。其次,网上舆论日益多元多变,一些噪音杂音和错误思潮在网上弥散,冲击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如我省一些新闻网站片面追求商业利益,对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不加甄别就予以传播,一些新闻网站的社会新闻过分关注突发事件和不良社会现象,对于车祸、凶杀、抢劫、盗窃、火灾、卖淫等负面新闻报道过多、过滥、过于集中。再者,新闻网站开办论坛,在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我省一些新闻网站对办好论坛重视不够、用功不深,有的论坛甚至成了“三无”论坛:无版主、无主题贴、无跟帖。有些“论坛”根本无法点开,这些问题亟待改进。

2 安徽网络文化产业综合实力不强。据第24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网民网络应用行为涉及网络音乐、网络新闻、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博客应用等多个领域,截至2009年6月底,我国网民人数达3.38亿,形成了巨大的网络文化消费市场。但我省网络产业结构单一,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明显供给不足,如对网络使用率第一的网络音乐较少涉及。中国网民博客使用率达到53.8%,而我省开辟博客的网站却不多见,明显滞后于全国网络的发展。我省在网络文化产业方面的内容制作力量十分薄弱,高水平的原创能力不足。主要表现为,优秀原创作品为数不多,网络信息呈现零散化,内容的权威性和深刻性不够,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我省动漫游戏产业虽然势头良好,但与湖南、广东等动漫大省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方面显得更为不足。动漫产业是一个产业链的概念,是从上游制作,到下游营销,再到衍生品的开发与销售,囊括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根据国内外经验,动漫产业最主要的利润来自衍生产品。但安徽动漫产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如安徽樱艺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了《黑脸大包公》的衍生产品,但在安徽还没有找到具有品牌形象的儿童企业进行捆绑销售。

3 安徽网络文化的主体一网民普及率偏低。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支宝贵力量,也是网络文化产品使用的主体。但我省网民普及率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省网络文化的发展。

根据这几年的CNNIC调查统计,我省网民普及率一直偏低,2007年底我省完成“数字安徽”建设的起步阶段时,我省网络普及率仅高于贵州、云南、甘肃,居于全国倒数第四位,低于我国大部分省市。截至2008年底,我省网民数量虽然已达723万人,但普及率仅为11.8%,低于全国22.6%的平均水平,仅为排名最高的北京市的1/6左右。在普及率的排名上,我省仅高于贵州省,距全国倒数第二位,这一系列的对比数据都显示我省网民在全省人口比例中尚处全国末游水平,尚需进一步努力。在网民增长率方面,2008年比上年增长23.1%,也远远低于全国41.9%的增长率。

我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网民普及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否则随着全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发达省份的数字鸿沟将进一步扩大。 4 安徽网络文化监管有待完善。网络文化从形成那一天起,不可避免地与原有传统文化形态相冲突,重构现行社会秩序和理念。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我省网络文化的管理机制滞后。

管理机制亟待改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涉及中央和地方的众多部门和众多单位。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由文化部门管,网络视频、网络音频由广电部门管,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物由新闻出版部门管,网络广告由工商部门管,这是由我国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网络的特性所造成的。我省网络管理同样存在“多头管理”现象。各部门依据各自系统的管理办法分头执行,由于相互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工作中不可避免存在交叉覆盖、管理漏洞、资源浪费等情况。针对我省的网络文化建设,缺乏一个统一成熟的管理标准。

技术监管乏力。我省网络技术监管显得滞后,难以对网络黑客、色情、西方腐朽文化观念等有害信息进行抵制和防范。据《广州日报》报道,2009年5月19日,安徽、江苏等6省区出现罕见的断网事件,大量网民无法正常访问网站。经调查,这是部分商家为打击竞争对手雇用黑客发动网络攻击造成的。另据《安徽商报》2009年9月11日报道,安徽省政府网站七成“不安全”,隐患比列排全国前列。安徽省201个重要政府网站中就有141个网站存在安全漏洞,占总数的70.15%。监测显示201个重要政府网站中存在SQL注入漏洞的网站有95个,占所有存在安全问题的网站总数67.38%;存在跨站漏洞的网站有118个,占83.69%。

5 安徽网络文化主体的媒介素养教育滞后。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认识、利用和参与方面的素养。我省媒介素养教育落后于迅速发展的信息传媒社会。网民具有的媒介素养尚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相当部分网民对媒介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一定的媒介素养。网络传播传授合一,传统的新闻“把关人”制度趋于弱化,因此,网络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当务之急。在课业负担的重压下,我省很少有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十分普遍,如传播虚假信息、网络恶搞、网络话语粗暴等,这些方面大多又处于法律的边缘,管理的执法难度很大。

网络伦理素养缺失,道德行为失范。网络交往具有虚拟化和数字化的特点,有些网众陷入网络纯虚拟化的误区,无视网络世界的基本规则,滥用虚拟世界的自由,网络发言缺乏伦理,在博

客、论坛上随意造谣诽谤、恶意攻击等。课题组在合肥部分学校作了《关于青少年网络价值取向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在上网的青少年中,有31.4%的人认为在网上什么都可以做,有88.4%的人在网上有过粗鲁或骂人类语言;有40%的人认为偶尔在网上说说粗话没什么大不了,而只有28.6%的人认为网上聊天时撒谎是不道德的。

6 安徽网络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网络文化队伍既包括网络文化建设人才,也包括网络文化管理人才。我省网络文化队伍不仅数量上不足,而且人才构成也不平衡,高端人才稀缺。面对新兴的网络文化产业,人才短缺是一个严重瓶颈。

仅就动漫人才而言,我省的动漫产业尚处起步阶段,但是人才已经成为发展“瓶颈”。从全国来看,每年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足10万人,这些毕业生出于种种考虑,来到安徽的很少。从安徽本土来看,尽管我省各大高校最近几年相继开设了动漫专业及动漫培训课程,但是由于教学历史太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不成熟。因此形成了一方面省内动漫企业“等米下锅”,另一方面很多相关专业毕业生不能迅速进入角色的尴尬局面。

省城合肥有着重要的科技人才资源,全国知名高等院校中科大以及一批省内重点院校都聚集在合肥,这些都是建设安徽网络人才队伍的重要支撑。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总部经济研究中心2009年发布了“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2009)”,6个大项指标中,合肥的研发能力单项得分51.75,排名全国第10位。因此,合肥有人才优势,但如何把人才优势与市场需求对接,把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网络文化建设人才优势,是我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安徽和谐网络文化的构建路径

和谐网络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文化是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要体现先进文化的要求,并为先进文化提供文化资源、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安徽发展和谐网络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要植根于安徽优秀地域文化,努力在网上形成具有安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味高雅的主流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打造品牌网站,形成网上文化信息传播辐射中心。网络媒体是网络文化最主要的载体,它担负着建设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职责。我省要积极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新闻网站,形成网上文化信息传播辐射中心,提升安徽网络文化的权威性和引导力。

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我省要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要在政策、资金上积极扶植一批品牌新闻网站,形成一批取信于民、为民所系、为民所用的主流新闻网站,掌握网站舆论宣传阵地的主动权。要加大对中安在线、合肥在线、安徽电视网、安徽广播网等省级网站和重点新闻网站的政策扶持力度。要精心打造培养一批主流网站的优秀强势论坛,让主流、权威、真实、可靠的声音占领公众意见市场。事实证明,以主流的声音特别是在主流论坛上适时发表指导性的言论或点评是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途径。

加强原创内容建设打造品牌栏目。以建设原创优秀栏目为突破口,逐步形成特色和品牌,提升安徽新闻网站在全国的地位和舆论影响力。在网络时代,树立品牌意识,实施精品战略,是推进我省网络传媒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地方新闻网站,不必追求内容面面俱到,网站要吸引受众必须在栏目设计上体现地方特色,着力表现安徽文化的特点和亮点,重点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栏目。

大胆探索新闻网站的经营和管理机制。建立省级新媒体发展基金,支持重点新闻网站等创新型舆论阵地和新媒体的发展;解放思想,转变机制,争取在多元化经营和资本经营上有所突破。切实促进重点新闻网站等新媒体改制和上市,用市场化手段提升主流媒体网站的实力。

2 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建立立体化的网络文化传播圈。网络应用涉及网络新闻、搜索引擎、即时通信、博客、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络金融等具体应用类型。我省要发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以满足网民的不同需求;要建立立体化的网络文化传播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传播安徽文化。

开发安徽网络文化产业传播的内容资源。把优秀地域文化作为网络文化的重要源泉,推动我省优秀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强高品位文化信息的传播。安徽网络文化产业可利用的题材异常丰富,文化典籍、民间故事、风土人情,都是发展网络文化产业应该立足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安徽文化底蕴深厚,皖北地区孕育出了以老庄哲学、淮南子、建安文化为代表的思想学术流派,保留下来三国文化、明皇陵等历史遗存;皖南地区的徽文化内涵丰富,这些都是网络文化产业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要对安徽民间故事,在安徽境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安徽历史名人故事等加以整理挖掘,同时与现代的网络文化技术相结合,贴近现代人的心理特征,增强文化内容的时代性和创意性,选取不同视角展示和解读安徽文化,创造出具有安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

培育和扶植新型网络文化产品。我省要在原有基础上,深入发展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等网络文化产业,积极探索和开拓网络音乐等新型网络产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研结合的网络文化产业发展体系。要激发社会兴办网络文化产业的积极性,积极鼓励企业开发具有先进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内容健康有益,形式丰富多彩的有安徽地方特色的新型网络文化产品。如网络音乐是网民应用率较高的网络文化产品,黄梅戏是我省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地方戏,可以结合网络开发黄梅戏新视听等业务。建立产业同,加快网络文化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软件园的发展要从单纯的软件发展走向与文化的融合,大力开发溶入安徽传统文化底蕴的网络游戏产品、动漫作品、网络视频等。扶植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市场途径,鼓励多种投资和产业化渠道,共同推动发展安徽网络文化产业。

加强资金投入支持原创品牌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先进网络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安徽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亟需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多方位资金的开发投入。要以重点支持原创产品的创作生产为龙头,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鼓励扶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创作、推广和传播富有安徽文化精神、承载安徽优秀传统文化、饱含时代特点的网络文化产品。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数字鸿沟的存在不仅会制约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会影响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制约我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的重要因素。因此,我省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民的素质,提高互联网的普及率,缩小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

CNNIC调查显示,不懂上网、没有上网硬件设备与接人条件是中国非网民不上网的两大原因。因此要缩小数字鸿沟,一方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上网的硬件问题,为区域内更多的人平等地、低成本地获取信息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提高公民的自身素质,解决上网的软件问题。

我省要制定缩小数字鸿沟的战略框架,重点在于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硬件方面,要加大对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村提供低成本宽带服务,缩小地区差异。同时引导企业研发和推广低成本网络设备和网络产品为农村用户服务。软件方面,要提升我省公民尤其是农村人口的素质,加强上网技能的培训。将发展教育与推进信息化结合起来,是我省缩小数字鸿沟的首选突破口,也是从根本上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基本途径。要通过电视等在农村普及率较高的媒介宣传互联网知识,降低进入互联网的门槛,提高互联网的应用率。从市场来看,农村地区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包括网络信息、网络技术、网络培训等,要引导网络企业为农村地区提供服务。

4 科学管理,形成安徽网络文化传播的有序化运行。遵循规律,科学管理。用科学发展观认识网络媒体,按网络传播规律管理网络。要在信息大潮中,突出中流砥柱;在多元文化中,宏扬主流文化;在传受互动中,寻找支点。管理网络要疏导结合,要掌握管理的“度”,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管制过死,既要给大众以言说的自由,又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整合网络文化管理的行政资源。由于网络文化具备其它文化形态不具备的时空压缩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征,导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不良信息传播问题、网络安全、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都是网络文化业现实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针对网络文化“多头管理”的现状。我省要整合现有的与网络文化建设相关的行业管理资源,形成较为集中和统一的管理机构。建议我省设立独立的网络文化综合管理部门,将网络文化管理中的所有事项纳入该部门进行统一管理,避免管理“错位”和“缺位”。

逐步加大网络立法的力度。目前,网络立法还不能适应网络发展形式的需要。要逐步加大网络的立法力度,做到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有法可依。当前,我省亟需加强基础性立法,对网络游戏、网络娱乐的分级等问题进行立法。我省立法机关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出一个立法规划,排出时间表,逐步加以实施。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技术保障。网络新技术是发展网络文化的重要支撑。我省一方面要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开拓发展网络文化新产品新业务,如积极发展及时通讯、搜索引擎、网络电视、视频博客、音频博客等新业务。另一方面,我省要加大人力财务的投入,从战略高度重视对网络重大安全技术问题的立项研发。要整合相关科研院所的研发资源,集中力量对我省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诊断,尤其要加强政府网的安全技术保障。要组织科研人员攻关,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平台的建设,并以此为支撑,实现对网络安全运行情况的全方位监控,提高网络安全事件的异常发现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有效防范网络黑客等的攻击,封堵和杜绝不良信息,遏制不良网络文化产生的负面作用。

5 加强教育,提高安徽网民的媒介素养。广大网民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体,我省要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高每个网民的媒介素养,加强自律,文明上网,形成和谐健康的网络文明生态。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建议由政府部门发起并联合教育、学术机构、呼吁社会各界给予充分的重视,以不同形式来关心、支持媒体素养教育。借鉴国外经验,开展不同层次的媒体素养教育。一方面,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师资培训,利用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媒体素养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对成年人的媒体素养教育的普及型培训,把媒体素养教育渗透到社区和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

组织具有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成立专门的媒体素养研究中心,以对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建立社会、媒体、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媒体之间长期的、有效的合作机制,通过出版专门的图书、报刊或制作媒介素养教育节目,来满足人们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需要。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从业人员走进社区、课堂作一些相关的讲座,通过实例以及理论的讲解、说明,可以让人们开始走近媒体、了解媒体,从而有助于大家更科学、理智地对待媒体所传播的内容。

6 实施人才战略,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实施人才战略,吸引和培养网络新闻、网络技术、网络经营管理高级人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网络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技术过硬、懂得网络文化经营和管理规律的人才队伍,是培育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网络文化的重要条件。我省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加强网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支持高等院校设立相关学科。安徽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为发展网络文化提供技术保障。要支持和鼓励这些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尽快设立相关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培养网络文化创意、技术、管理、营销等专业人才。二是网络企业的自我培养。要引人全新的竞争机制,实行人力资源的市场化。运用激励机制,将拔尖人才的报酬与支付形式同市场行情接轨,特别对于那些紧缺的高层次决策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营销策划人才,以高薪延揽,形成人才优势。三是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具体模式为: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设适合岗位能力需求的相关课程;网络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人员,免费承担学校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实训任务;网络企业对相关专业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安排推荐到网络企业就业;学校免费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与教学实训场地。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既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也增强了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作者:安徽网络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

第二篇:安徽花鼓灯的文化运动研究

摘 要:花鼓灯舞蹈是门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形式,源自民间的舞蹈形式让其在历史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在建国后迎来发展高潮,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记载民族文化的历史与变迁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关键词:花鼓灯;舞蹈;文化

花鼓灯舞蹈是流传于我国淮河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集中体现了淮河流域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以其婀娜的舞姿、灵动的舞步、多变的扇花著称,欣赏过花鼓灯舞蹈的人们无不为她热情奔放、诙谐幽默所感染。建国以后,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舞蹈工作者的孜孜追求下,花鼓灯更是享誉国内外,是我国乃至世界舞蹈界中一块绚丽的瑰宝。

一、源自民间的舞蹈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重要组成部分的安徽花鼓灯不仅舞蹈优美,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样值得深究。安徽花鼓灯是怎样产生的?从哪里来的?是谁创造的?就花鼓灯研究而言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花鼓灯舞蹈个性特征的根源所在,想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从花鼓灯的起源开始探究。从舞蹈这一大范畴来看,关于起源这一问题古今中外的学者们众说纷纭,在众多言论中较有影响力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模仿论”始于古希腊哲学家,是关于艺术起源最古老的理论;“游戏论”,18世纪德国诗人席勒提出,他认为艺术的根本起因是“游戏的冲动”;“巫术论”,现代西方盛行的一种艺术起源理论;“劳动论”,这是我国多数舞蹈理论工作者较为认可的理论观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劳动使人从动物界脱离,成为社会人。

就花鼓灯而言,她是大淮河流域文化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舞蹈种类,属于农耕文化,其舞蹈语汇多是对生产劳动及自然界的模仿,与当地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是人们“在物质上满足了人的最基本的生理要求以后,还要为满足心理的也即是精神方面的要求而进行创造性的劳动”[1]。其开放式的表演形式淡化了群众与演员的界限,参与性大大提升,观众与演员在心理上融合无间,在角色上互相转换,娱人娱己兼得。逢年过节,农业丰收时花鼓灯更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庆祝的同时,百姓感谢神灵赐予的丰衣足食,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虽然在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的当代,人们已经不在相信有神灵一说,但是这样一种民俗性质的文化活动却被一直保存下来。花鼓灯的表演形式有大花场与小花场之分,大花场以群舞为主用来表现热情高亢的大场面,小花场是以兰花为主的小场舞蹈,这类舞蹈可以是兰花独舞,也可以是和鼓架子配合的双人舞,表现男女爱情的各种形式以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舞蹈以情带动,随时可以发展出新动作,有较大随意性。作为民间舞蹈,花鼓灯来自民间,与宫廷舞不同,她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百姓的生活劳动,很多舞蹈动作是从生活动作的原型中提炼、美化、重组而来,是生活化的艺术再现。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关于舞蹈起源的理论在花鼓灯的舞蹈中都可以寻觅到踪影,她的产生正如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构成一样不是单一的,作为民间舞蹈的她诞生与发展定是有着多种因素。这些关于舞蹈艺术起源的理论观点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和沉淀都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为花鼓灯的文化运动研究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更一步证明了花鼓灯这一舞蹈形式拥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探究。通过对花鼓灯舞蹈起源问题的解决,对我们了解花鼓灯的本质特征、社会作用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时代变迁中的发展历程

花鼓灯主要发源地在淮河流域,历史记载,公元前4000千多年淮河洪水为患,生活在淮河流域的百姓常年受到洪水侵害。在古代,因为生产力低下,人类不得不终日为生存和繁衍生命辛勤劳作,可常常等待他们的是粮食还没丰收先迎来了洪水,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付之东流,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由于科学知识在当时尚未启蒙,人们对这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正确的解释,由此而产生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当地百姓借助舞蹈的形式来于心中的“神灵”进行交流,祈求神灵庇护来年风调雨顺。这个时期的舞蹈属于宗教舞蹈范畴,以娱神为主要目的,舞蹈语言较单一,舞蹈风格不明显,演员与观众之间缺乏交流。到了大约公元前21世纪,怀远人大禹治水成功,洪水泛滥的状况得到改善,百姓们终于不再遭受洪水侵害,生存得以保证,大禹也由此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佳话。淮河流域的人民为了感谢大禹,在当地建造了禹王庙,每年赶庙会时都会在聚在庙前跳起花鼓灯,借此来表达大家对大禹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喜悦。受客观条件的影响,这个时期的花鼓灯舞蹈在语汇与内涵也发生了变化,由宗教舞蹈渐渐转化为习俗舞蹈,舞蹈肢体动作由单一发展到日趋丰富,并为日后的舞蹈风格定下了欢乐喜庆的基调。汉代时,“淮南乐舞”形成体系,其舞蹈风格既奔放又曼妙,常有器乐伴奏,有着较为完整的舞蹈范式。花鼓灯的发源与传播地正处于“淮南乐舞”区域内,受“乐舞”影响,花鼓灯在保持喜庆欢快这一基调的同时将女性特有的柔美融入舞蹈中,这些舞蹈风格有着深深的汉文化烙印,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在花鼓灯中体察的到。但是花鼓灯舞蹈虽然受到“淮南乐舞”的影响,但在本质上两者还有差别,“乐舞”属于宫廷舞蹈,舞蹈程式化;花鼓灯则是老百姓的自娱舞蹈,表演时多即兴。

随着时代的变迁,花鼓灯的舞蹈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尤其是到了建国后,国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文化艺术的繁荣复兴,并实施了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这也使得花鼓灯舞蹈有机会走向全国,并在多次全国的舞蹈比赛中崭露头角,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熟悉,这个时期涌现出许多在全国内有影响力的的民间艺术家,形成了以冯国佩为代表的“冯派”、陈敬之为代表的“陈派”、郑九如为代表的“郑派”,各自形成了鲜明的艺术流派。流派的产生代表着花鼓灯真正上升到了艺术的领域,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舞蹈的艺术风格,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各位老艺术家大开眼界,见识到了来自全国的其他优秀民间舞蹈艺术,他们利用全国汇演的机会,巧妙的、选择性的将其他民间舞融入花鼓灯。这种融合不是偶然,为什么花鼓灯可以那么完美的将其他舞蹈融入自身?这就是她保持旺盛生命力所在,纵观花鼓灯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她的多次发展均来自对外来舞蹈文化的吸收、融合,取其精华,弃之糟粕,有选择性的加以借鉴让自身得以丰富发展。正是有了这“融合”的血液,在面对新舞蹈新文化时才能自觉的进行自身变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文化发展的背景下老艺术家们将花鼓灯艺术推向了另一个新高潮。

三、新时代的传播与发展

花鼓灯是典型的广场型艺术,属于群众性的自娱表演形式,开放式的表演时空,为群众的参与提供了可能。这种艺术的特点是演员和观众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表演者的表演不是单纯的为了跳给观众看,达到对观众传递舞蹈内涵和情感的目的,而是自身情感的一种宣泄。同样,作为观演者看到尽兴处也可以上场一展身手,没有预先设计的动作和套路,上了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只要愉悦了自己,让自己在舞蹈的过程中得到满足即可。就是在这样即兴表演形式下得以碰撞出了更多的火花,带来了更多的创作灵感。这种广泛参与的开放式表演形式给花鼓灯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是她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之所在。至今,走在花鼓灯的主要传播地安徽省蚌埠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舞着花鼓灯的老百姓,娱人娱己,强身健体。作为淮河流域汉民族舞蹈典型代表的花鼓灯早已是他们割舍不下的舞蹈、文化情怀,她是淮河流域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而人民的力量又是一条永远不会枯竭的舞蹈源泉。

随着花鼓灯在全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始注意这块民间舞蹈界的瑰宝。北京舞蹈学院这所全国最高的舞蹈学府就将她定为民间舞专业必修课程。他们将原生态的花鼓灯舞蹈形式进行科学化的提纯,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系统的教学体系,随即在全国舞蹈专业院校得到推广和普及,学院派的舞蹈将花鼓灯从民间艺术推向了专业舞蹈形式。随之精品的花鼓灯舞蹈作品涌现舞台,这种形式下的舞蹈动作规范、风格统一。但美中不足之处曾经发展起来的流派风格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令人或多或少的感到有些惋惜。

在历史的长河中舞蹈本体传承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得到充分的变革与发展,但舞蹈理论方面则明显匮乏,历史资料几乎为零。这对更好的研究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带来了困难。资料显示,完全意义上的花鼓灯的理论研究起步于建国后,主要有盛婕女生编写的《安徽的花鼓灯》(1954年)、《花鼓灯舞蹈艺术资料》(1962年);高倩女士编写的《安徽花鼓灯》(1985年)、谢克林先生编写的《中国花鼓灯艺术》(1990年)等。上述著作对花鼓灯舞蹈进行较为全面完整的概述。1991年资华筠先生的“舞蹈生态学”[3]学说应运而生,她以花鼓灯为代表,分析出花鼓灯的“舞畴因子”,提出多维的角度去考察舞蹈的变迁发展,从舞蹈的历史、文化和风格特征去研究舞蹈的形态、源流和传播,为花鼓灯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有助于我们探究淮河流域民族文化的渊源及走向,填补了一直以来关于花鼓灯舞蹈理论的空白。舞蹈属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学习多靠口传身教,理论的匮乏限制了我们对该门艺术文化传承的研究,有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让花鼓灯成为了一门系统的学科,“两条腿”走路也势必让花鼓灯走的更远更久。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在记载民族文化的历史与变迁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花鼓灯舞蹈这一极具地方特殊的舞蹈种类亦是如此。通过对花鼓灯这种舞蹈艺术形式的研究,帮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进行了保护、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资华筠.试论花鼓灯的“舞蹈生态幅”[J].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 徐阳)

作者:丁思文

第三篇: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

摘要:安徽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不仅事关安徽地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更对突破当前我国红色文化传承困局、更好传承红色基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内容枯燥、渠道单一、技术受限等问题,从跨媒介叙事视角出发,提出当前安徽红色文化传承首先要打造红色文化IP,建构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其次要充分发挥媒介协作能力,增强安徽红色文化受众黏性;最后要创新运用高新技术,力求为安徽红色文化受众打造沉浸式体验。

关键词:跨媒介叙事;全媒体;红色文化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CYC202050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1]。安徽是孕育英雄、见证历史的红色沃土,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和历久弥新的革命精神。安徽红色文化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红色文化的共性,又具有安徽地域特色。传播和弘扬好安徽红色文化,不仅对于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影响着红色基因的代代传承。

然而,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安徽红色文化受众的特征也在发生改变,传统的安徽红色文化传播模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面临着内容、渠道、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跨媒介叙事是由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在《融合文化:新媒体与旧媒体的冲突地带》中首次提出,指的是基于同一故事世界下创作出多种具有互文性的IP文本,再根据文本的各自特征将其投放于不同媒介中,其中每个媒介都发挥着独特的贡献,从而使得受众在不同文本中自发迁徙,积极主动追求故事世界的线索和奥秘。本文创新引入跨媒介叙事的视角来构筑安徽红色文化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旨在培养安徽红色文化高度忠诚的受众群体,實现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承。

一、传承红色文化之困局

我们要想明晰全媒体环境下安徽红色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将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置于当前红色文化传承的大环境下来进行分析。安徽红色文化作为我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来文化的入侵和灰色文化的蔓延不仅对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承造成阻碍,也令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局。

(一)外来文化入侵,引发红色文化信仰危机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带来各国间经济的融合,还有不同民族间文化的交汇。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在互联网技术的推波助澜下不断涌入本土,并且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甚至有些外来文化向我国输入大量与红色文化相悖的价值观念,试图潜移默化地动摇中国人民的红色文化信仰。在全媒体海量的信息吸引和诱惑下,部分信仰薄弱者对红色文化的信仰和价值观产生怀疑和动摇。因此,外来文化的入侵可能会引发部分人们的红色文化信仰危机。

(二)灰色文化蔓延,削弱红色文化审美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文化转型期人们思想的转变,人们对于非主流文化的接受和认可度明显提升,而灰色文化作为其中一种非主流文化的典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广泛传播。所谓“灰色文化”,是指“混迹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亚健康文化,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2]。以近些年兴起的“丧文化”“佛系文化”等为代表,灰色文化具有非强制性、以娱乐无罪为伪装且通过哗众取宠来获利,其中涉及了大量的庸俗、低层次的生活哲学以及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灰色文化的盛行,使人们意志消沉、精神颓靡,冲击和削弱了人们原有对红色文化的审美。

二、全媒体时代传承安徽红色文化的问题归因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传播形态和方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然而,这些探索也并非一帆风顺,当前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播仅限于“粗放型”的单向维度传播,无法发挥媒体融合的强大文本和声像聚合优势。下面我们分别从内容、渠道以及技术三个方面来分析安徽红色文化传承中所遇到问题的原因。

(一)传播内容枯燥老套,缺乏吸引力

安徽具有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革命先烈、文物资源以及其中蕴含的红色文化精神。然而,安徽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却面临着内容困境。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缺乏深度挖掘。安徽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但是其开发仍停留在表层的基础设施建设辅以精神层面渲染,以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为主,如金寨红军墓园、邓稼先故居等。此类文化符号的开发基于表层,形式陈旧老套,不能为多数受众喜闻乐见。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承的话语体系乏力。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习惯于官方叙事话语体系,其内容的叙事方式较为刻板,与时代脱轨。以安徽省红色文化博物馆为例,博物馆主要采取文字客观叙述的形式来呈现各种安徽经典红色文化,内容表达时宣传、说教色彩浓厚,这种“精英式”的叙事方式易引发大众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大众对安徽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接受。

(二)传播渠道“各自为营”,缺乏系统性

传播渠道“各自为营”,不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发挥最大传播效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播以“线下传播”为主,受地理空间的限制,其线下传播的方式只要包括在各地红色文化遗址设置讲解员进行红色文化解说、召开红色文化宣讲会、撰写红色文化书籍等。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在互联网用户基数快速发展的时代,红色文化传承仅依靠线下传播的方式,不利于传播范围的扩大以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二是新旧媒体融合不足,不利于红色文化内容的整合推广。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传播效果式微,虽然安徽红色文化传承借助门户网站、论坛等新兴媒体,但由于官网更新速度慢、内容枯燥等问题访问量始终不高。而新媒体虽然具有互动性、及时性等优势,但由于缺乏对内容的把关,一些故意抹黑红色文化的声音时有出现,因而其权威性和公信力较低。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在困境中要进一步思索如何重组媒介,实现资源整合。

(三)与新兴传播技术结合度不高,缺乏创新性

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探索如何在叙事表达上借助新兴传播技术。然而,纵观当前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在技术创新方面有明显不足。第一,安徽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尚未建立完备,不利于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第二,5G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使得高传播速率、高清视频等成为可能,受众越来越倾向于可视化传播方式。安徽红色文化以文字宣传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无法满足新时代受众需求;第三,VR、AI等技术的开发使得安徽红色文化的场景化传播以及受众的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而在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中很少运用此类新技术,与时代脱轨。

三、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传承的策略?

在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中,面临着内容、渠道以及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随着媒体融合的发展和推进,在注重内容生产、渠道发展、技术创新的同时,需要注意到红色文化的传承并不是相同的信息内容在不同平台的简单复制。从这个角度来看,安徽红色文化要想得到更好的传承,传承者们就要认真探索如何开发红色文化、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力以及如何将受众打造为忠实粉丝。面对以上三个问题,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 Jenkins)创新提出“跨媒介叙事”的传播方式,为学界和业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效路径。詹金斯认为,“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3]。

(一)打造红色文化IP,建构“故事世界”

从跨媒介叙事的角度出发,红色文化的传承要打造优质的红色文化IP,建构一个完备“故事世界”。具体到安徽红色文化,其一,要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打造出既能反映安徽红色文化面貌、又十分具备受众吸引力的IP文本。受众在阅读这些文本时,不由自主地产生联想,与红色英雄人物和革命先驱进行情感联结,有利于受众更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安徽红色文化。其二,要致力于建构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玛丽·劳拉·瑞安认为,“跨媒介叙事不是一个故事系列;它讲述的不是一个单独的故事,而是一些包括各种文本的独立的故事或剧集。而让这些故事汇集起来的原因,正是由于它们都发生在同一个故事世界里”。换句话说,运用跨媒介叙事的方式传承安徽红色文化,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探讨如何将各种文本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一个世界。对此,我们要对安徽红色文化传承策略进行自上而下的谋篇布局。首先,确保初始IP文本的可延展性。文本的延展性是故事世界不断扩张的根基。要想使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其初始文本就要具备不断延展的潜力,以便日后以初始文本为基础进行IP文本创作。其次,基于同一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的IP文本之间要具备互文性。这要求文本创作立足于同一核心世界觀,不同文本的情节和人物设定既要适当重复从而为受众适时重拾记忆,又要互相补充、不断创新从而使受众自发游走于不同文本之间,寻找新的故事线索,由此建构出一个多角色共生的故事世界。在此方面较为成功的有《红高粱》系列作品。《红高粱》电影、《红高粱》电视剧改编自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此系列作品不仅故事叙述跌宕起伏,还塑造出一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不同文本内容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莫言笔下的红高粱世界。受众在电影、电视剧和小说中自发迁徙,最终成为高度忠实的红高粱粉丝。全媒体时代,故事世界的打造是跨媒介叙事的根基。建构一个令受众相信的、具有互文性、超文性以及延续性、可钻性的虚构世界,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受众主观能动性去分享自身所见、所得。因此,跨媒介叙事传播方式的引入不仅能够促进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而且有利于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二)打造跨媒介叙事平台,促进多元媒介协作

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离不开良好的跨媒介叙事平台。一方面,多平台传播安徽红色文化可以获取更多受众的注意力资源,征服更多消费群体。在跨媒介叙事中,多个平台立体传播的环境有利于受众与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密切联系,从而形成受众对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的高度沉浸。另一方面,跨媒介叙事更加强调多个平台做出独特贡献,形成多平台系统性、协同性传播。对此,在多媒体平台承载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使用多元媒介传播时,要重在发挥不同媒介带来的不同叙事体验。如文字适合打造深度解说的故事内容,电影适合打造情感集中爆发的视觉内容,电视剧适合打造娓娓道来的线性叙事视觉内容等。基与对不同媒介特征的掌握,将安徽红色文化中最适合的故事内容投入媒介中,方能获取受众的高度认同和接受;第二,不同的播出顺序可能产生不同的叙事效果,要充分发挥媒介间的协作带动故事的叙事节奏。如《花千骨》系列作品的播放顺序为先播放58集电视连续剧让观众熟悉多个人物形象以及故事线索、再播放2小时的电影针对电视剧中没有呈现的经典桥段进行还原。小说、电视剧和电影间的相互协作,在加深受众对故事内容理解的同时,培养了受众的忠诚度。第三,同一故事,通过恰当的平台组合,有主次地展开各类叙事线索,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媒介间互文性。根据解释学法则,罗曼·巴特认为应该创造一个因子,这个因子未能详尽地叙述故事情节的所有内容。比如在《黑客帝国》系列作品中其内容较为独立,受众要想更好地认知每一个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就不得不去看小说、电影甚至去打“黑客帝国”出品游戏。平台间线索环环相扣,既能帮助受众适时重拾记忆,又能实现受众在媒介间的自由流动。

(三)创新引入高新技术,培养互动而沉浸的消费者

在跨媒介叙事的基础上,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也要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呈现出更好的传播效果。第一,建立分级管理的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对安徽红色资源实施数字化方式保护。如河北依托政务云平台,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建立了河北数字博物馆平台。这实现了河北区域内文物藏品以及博物馆的智慧管理、智慧检索、虚拟体验与解析共享,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跨平台方位与仿真三维虚拟再现。我们可以学习借鉴河北数字博物馆,建立属于安徽的红色文化数字博物馆,实现对安徽红色文化可移动文物的永久性保存。公众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访问安徽红色文化相关内容,有助于更好开发、利用以及弘扬、传播安徽红色文化资源。第二,要借助大数据技术,打造场景下的O2O模式。如在安徽红色文化的旅游地区建立信息发射机站,基于不同受众的位置信息及其不同需求,精准打造红色故事。第三,创新利用VR、AR、AI等技术。如建立景区沉浸式体验区,让文物“说话”。以VR技术模拟战争场面,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战场环境。此外,2017年7月31日,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人民日报联合腾讯天天P图利用AR技术设计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增加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趣味性,促进了受众的互动和参与性。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6年4月和2020年8月两次考察安徽,两次都参观了革命纪念馆,并对安徽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予以高度评价。在政策的支持下,安徽红色文化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和保护,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也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安徽红色文化传承问题与全媒体时代受众新特征相结合,提出运用跨媒介叙事的方式来更好地传承安徽红色文化,从而打造高度忠诚和沉浸的安徽红色文化粉丝群体,扩大安徽红色文化传播实效。

值得一提的是,全媒体时代受众已经不再仅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还扮演着信息传播者和生产者的多重角色。尤其是在跨媒介叙事中,受众出于对故事世界的热爱,更乐于成为故事的能动分享者和创作者。因此,基于跨媒介叙事的视角,全媒体时代安徽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要进行自上而下的谋篇布局,还要积极发挥受众自下而上的文本创作力,以受众的主动创作力为安徽红色文化故事世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学而时习.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EB/OL].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5/16/c_1127451981.htm,2021-05-16.

[2] 董士昙.“灰色文化”与青少年犯罪[J].公安大学学报,2000(4):65.

[3] [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157.

作者简介:陈翌阳(1996—),女,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财经新闻。

作者:陈翌阳

上一篇:体育定量分析论文下一篇:勇于担当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