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物流行业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运用,标志着物流行业进入智慧物流时代。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 篇1:

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产业政策研究

摘 要:近几年,发展循环经济多次被国家最高决策层提高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地位。我们应当广泛探究这一契合社会进步的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制约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产业政策因素,提出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产业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产业政策

一、循环经济和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

1.循环经济的含义。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一種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指经济发展活动中不仅注重经济利益,而且还要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其是在谋求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更加谋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

2.产业政策的含义。产业政策是指政府制定的所有和产业有关的政策,本文所探讨的产业政策特指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循环经济产业政策通过一定的手段影响产业的发展方向、改变产业的布局,从而对国民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

3.循环经济和产业政策相互作用。循环经济与产业政策的关系表现为:第一,合理的产业政策可以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政府要想推动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从而限制高能耗、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的行业的发展,促进能耗低行业的发展。第二,循环经济体系的发展又会促进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制约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产业政策因素

1.体制机制。政府只有明确自身的责任,强化服务意识,才能真正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改变了经济增长方式,从原来粗放型发展改为可持续发展,但要想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需要政府的力量。政府应该建立一套管理体制,体制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各职能部门明晰职责,形成分工合理、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2.政策法规。西方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因为循环经济属于新兴产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对企业自身有益,而且有助于环境的改善。通过法律法规加强大众对幼稚产业的扶持和发展,同时明确禁止继续发展一些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产业和产品,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河北省循环经济向高效率、轻污染方向发展。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般包括税收政策、财政补贴、收费价格等几个方面。在循环经济方面,政府如果通过合理的税收政策,设置合理税种,可以有效地抑制资源过度开采、无序开发以及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而通过财政补贴,政府可以对减少污染的生产产品给予相关企业价格补贴,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通过收费价格,建立合理的价格制度,对资源的过度使用有着很好的约束作用。通过对企业的水价、电价、气价的调整,正确反映出资源性产品在市场配置中的供求关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约束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提高其资源使用成本,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引导循环经济产业集聚。

4.金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可以对循环产业提供巨大的支持作用。循环经济是一种高风险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建设污染物处理工程,有些工程单靠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是很难完成的。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由于技术投入资金较多而对资金链条的压力以及产品投放市场后的销售表现等不确定性,都要求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情况下,政府的金融信贷政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和经济基础。

5.技术政策。政府用财政资金支持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对关键的环保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攻关,加大开发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在生产全过程中采用控制工业污染技术来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实现污染的零排放或者少排放。严格限制高污染设别、工艺和技术的使用。对于新建的项目,实行审查准入制度,只有合格达标才允许其投产或启用。对于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可以提高折旧率来加速设备的更新,对于产生严重污染和原料浪费的,要坚决淘汰。

三、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产业政策建议

1.做好产业布局规划。

1.1促进工业结构的转变。河北省政府应该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增加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污染,进一步加快企业生产结构的转变;或者利用现有的生产技术,将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淘汰产能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企业或者设备;同时建立技术改革奖励机制,加快清洁化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不断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对环境污染小,节省能源的企业进行奖励。

1.2 促进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变。河北省政府需要促进现代农业的生产。农业的发展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城市,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需求,发展农家乐、休闲庄园等观光农业。河北省在进行生态农业建设时,必须根据省内特点,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寻找农业发展的突破点。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农业污染进行治理,发展农村的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形成农林牧渔四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

2.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2.1促进高效工农业的发展。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加工制造水平,扩大企业的规模,建立品牌优势,进而生产出一些拥有一定创新水平的产品。河北省也可集中力量发展汽车等零部件产品的生产,促进体育器材等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政府要加快绿色农业的发展,在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将循环种养、生态养殖和绿色能源建设结合起来。

2.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河北省应利用其地理位置充分发挥其货物集散地的优势,建设国际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其次,发展生态旅游业。河北省有多个全国知名的旅游路线,如秦皇岛、张家口等,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且加快资源的整合;再次,发展金融保险业。河北省应完善金融服务制度,从而带动银行业的投资者进入;最后,发展商务服务业。河北省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发展远程教育,改善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增加数字网络电视的覆盖率等公共服务产业,加快诸如市场调查,咨询管理之类的服务类产业的发展。

3.做好区域技术创新及人才引进。政府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引进模式,建立系统的人才引进标准和奖励办法。可以在设立人才奖励基金的基础上,在科技园区、工业企业内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以平台吸引科研和技术人才。通过财政支持,为科技人才提供安家费、年薪制资金奖励,提供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等物质性奖励;同时改变绩效管理体制,增加科技和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实现对民间资本和人才的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对促进河北地区人才培养、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大华.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齐建国.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与政策建议.经济纵横.2010.10.

[3]郗永勤. 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优化与设计.集美大学学报.2012.04.

[4]吴凯鸽.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天津商业大学,2011.

[5]李云燕.中国重点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探析.中国发展.2013.04.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5年河北省党委讲师团“河北省循环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产业政策研究”(2015013)的成果.

作者:李志博 米新丽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 篇2:

多元智能视角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           要]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物流行业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运用,标志着物流行业进入智慧物流时代。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分析了智慧物流人才能力需求的多元性,并尝试用PDCA(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思路构建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进行路径探索。

[关    键   词]  多元智能;智慧物流;PDCA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物流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物流行业所面对的技术环境变迁加速,整个物流生态在快速演化和迭代,智慧物流引领的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从国家产业政策层面上分析,智慧物流已成为物流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向,各职能部门也正为推动发展智慧物流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从行业实践上分析,顺丰大型无人机首次载货试飞、亚马逊的kiva机器人、京东无人仓及X事业部、苏宁物流S实验室等,都在聚焦“无人”设备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智慧物流和数字物流的时代已经到来。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壮大,对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急迫的要求。从培训动手及操作能力为主,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注重理论实践和技术应用、具有多元综合能力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是职业院校物流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紧随智慧物流产业升级及的大势所趋。

二、相关研究进展

(一)智慧物流人才方面

在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研究方面,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智慧物流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智慧物流人才”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制止目前文献仅有103篇,大部分的研究是2015年以后的成果。研究者主要从传统物流管理专业如何从教学方法、实践性教学、产教融合等角度向智慧物流方向转型进行微观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2017)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角度阐释智慧物流人才的重要性[1];赵丽(2017)进行了智慧物流环境下物流专业教育转型问题研究,论述了物流专业转型的迫切性和必要性[2]。李翔等(2018)进行了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3]。施文娴(2018)针对物流岗位需求的变化,对高职院校提出了细化学生就业岗位、开展多元化培养、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等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建议[4]。可见,学者们对智慧物流发展所带来人才需求岗位的变化及高职物流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切性,已经达成共识,只有与时俱进培育一大批适合智慧物流发展的新领域、新岗位的智慧物流人才,才能够真正有效地匹配就业市场并促进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而当前的研究在智慧物流人才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深层次解构方面尚有欠缺,尤其是缺少系统的理论方法支撑建构智慧物流人才能力培养体系,作为人才培养起点的能力需求分析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上较为薄弱。

(二)多元智能的教学应用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其代表作《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结构,并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著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力[5](如图1)。多元智能理论自提出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我国学者们围绕该理论用于指导教学设计、学生评价、课程开发等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进行了广泛探索。战秉聚(2003)认为,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考虑学生多元化智能发展,并通过多元智能方法来指导课程实施[6]。李留江,张晓峰(2003)认为,课程和教学模式设计应更多体现多元化和个性化、情境化[7]。何李来(2010)将多元理论运用到了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与方法、评价标准这四个维度,并强调平等的师生关系更容易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养成[8]。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已在人才培养理念上达成共识,但在微观层面的运用大多侧重于某一课程的教学,并且以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居多,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在高职教学领域,少数的研究集中在英语教学、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缺少将多元智能理论用于构建某一职业领域或专业的人才素质培养体系的深层次研究,更欠缺将多元智能理论视角用于分析新兴产业的人才能力需求结构的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三、智慧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多元性分析

(一)智慧物流的本质是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传统的物流行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冲击下,进入智慧物流时代,因此探究智慧物流的人才需求本质,要从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来分析。人工智能融合了行为学、心理学、机器人、语音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多元知识和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就业市场上人才需求结构和数量均发生变化。对于部分传统的重复性、标准化、程序化的岗位,人工智能取代速度加快。然而,这一取代过程是渐进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相关的研究分析表明,未来十年内,仍有部分岗位将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对于本身强调沟通、逻辑与创造的岗位,在近期内暂时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同时人工智能的运用又会产生一些新岗位,既掌握技术能力又具有良好软性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受青睐的程度增加。这类人才应具备交叉学科背景及综合能力,既能搭建计算机程序和商业模型,也能拓展学习渠道、快速学习以理解复杂的商业逻辑,同时还需要与各方良好的沟通和洽谈,跨界整合各类资源,从而真正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为各行业的具体应用。正如《人工智能时代》的作者杰瑞·卡普兰所提出的观点“越是懂得面对面沟通、越是能够触类旁通在职业交界处发现机会的人,机器越是无法取代”。[9]

(二)智慧物流人才的多元能力需求

当前的智慧物流技术在物流诸多功能和场景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如智能仓储的升级速度加快,仓库自动化设备使用率大幅提升,大量集装箱、托盘、货物接入互联网,重载货车安装上了北斗定位装置,智能路优化算法指导车辆采用最佳路线进行运输和配送,大大提升了运作效率。由此可见,人工智能逐渐实现智能配置物流资源、智能优化物流环节、智能提升物流效率,未来智慧物流必将通过数据升级、模式升级、体验升级、智能升级、绿色升级等,全面助推物流供应链升级[10]。在智慧物流助推传统行业向新型供应链企业升级转型,创新商业模式的过程中,一些传统岗位将会被新兴岗位所取代,岗位能力需求也将更加多元化,单一技能的职业发展通道越加受限。另一方面,从近年来代表行业发展趋势的职业院校全国物流技能大赛来看,越来越强调学生的软性能力、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表1)。

四、多元智能的智慧物流人才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多元智能的人才培养目标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智慧物流人才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应体现出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和系统性特征,并建立起完整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反馈机制。以多元人才观为核心,笔者试图运用基于经典的质量管理的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循环思路建构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该体系包括以下四位一体的核心要素:多元智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划、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多元学习的保障体系、多元智能的智慧物流人才评价体系。

基于多元智能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能够反映人才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尤其是体现物流人才的多元能力发展水平,笔者认为,智慧物流下的多元智能人才应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现代智慧物流领域各子行业物流技术不断提升、业务日益复杂的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良好的沟通协调和领导素质,掌握物流常见业务操作、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分析、运营管理、销售服务、物流技术应用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各物流子领域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1.多元智能的智慧物流人才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过程中,需要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的特点,对行业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把握智慧物流人才需求的本质特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提升和智慧物流多元能力培养为中心,打造兼具“物流管理+智慧技术”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为主线,以“整合公共课程、拓宽专业课、强化实践课”为思路,优化课程设置与学分布局[11]。在课程安排上,依托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趋势,开设物联网技术及应用、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物流仿真技术等智慧物流课程,并加大课程内容升级更新的步伐,引入更多真实智慧物流企业的案例及素材。在实训环节的设计上,利用自动化立体仓库、RFID、AGV、数据挖掘软件、物流仿真软件等智慧物流实验的硬件与软件平台打造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形成“虚实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2.基于多元智能的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是实现多元技能培养的重要手段,随着技术不断赋能,“教”与“学”得到了重新诠释,学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云平台、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相融合,加大移动学习、语音识别、社交网络等平台的应用力度。此外,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对于教学场景、教学资源、学习方式等也应积极拓展,以丰富的形式努力开拓“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方式多元、灵活操作的崭新格局(表2),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潜在的优势智能[12]。

(三)多元学习保障体系

多元学习的保障体系要求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环境并创设学习情景,拓展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将传统的以教室教学拓展到实训基地、社团活动中心、社区或团队项目基地、户外场地等。这就要求教学部门为多元教学体系提供相关的制度保障、资金保障、环境保障。在制度创新方面,当前各相关教育主管部门、行业组织、职业院校在落实《国家职业院校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要求过程中,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尝试和探索,探讨相关制度的实施路径。如在物流管理“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中,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共同推动物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地,将企业一线操作案例融入证书內容,提高“1+X”证书的企业认可程度,实现人才培养精准对接。

(四)多元智能的智慧物流人才评价体系

多元智能视角下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突破原有以考试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模式,以多元人才观为指导,全面检验学生对智慧物流知识、核心专业技能多元智能水平,如在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以若干智能单元检验学生技能水平掌握情况,强化多元能力考查。在人才评价体系上,形成学校、企业(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社会四位一体的结构化评价体系,尤其注重学生物流思维、成本意识、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和反馈。

五、结论

多元智能视角下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PDCA环的良性运行,需要各个模块和环节始终贯彻多元人才的观念,并且实现各要素的协同联动,以有机聚合形式反映系统运行的整体效果。此外,多元职能视角下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是一个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而动态变化,不断优化、完善和自我调整,走向更高水平的PDCA环运行的过程。检验该人才培养PDCA环运行效果的直接标准是学生对智慧物流知识和能力的掌握程度,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程度,而最终标准应该是人才培养与产业对接的深度和广度,人才对产业发展的推动程度。将来的研究将从定量的角度测评该人才培养PDCA环的运行效果,为完善该人才培养体系提供量化方面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何黎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9-12.

[2]赵丽.智慧物流环境下物流专业教育转型问题研究[J].经济管理者,2017(29):414.

[3]李翔,何梅,谢凤.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3):130-132.

[4]施文娴.智慧物流背景下物流岗位需求分析及高职物流人才培养建议[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4):181-182.

[5]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战秉聚.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3.

[7]李留江,张晓峰.课程与教学改革:多元智能的视角[J].教育科学研究,2003(1):33-36.

[8]何李来.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6):5-8.

[9]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10]刘丹,陈丽叶,梁红艳.基于需求驱动和产教融合的物流核心课程教学创新[J].物流技术,2018,37(11):128-149.

[11]薛珊.高职人才培养的困境及对策:基于多元职能理论的视角[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8(1).

[12]黄柯.基于可拓创新的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28):26-27.

编辑 张 慧

作者:钱莹 杨东海 胡凌

物流产业政策探究论文 篇3:

产业政策与集群发展关系研究

摘 要:产业政策在集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产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并将政策划分为资源支持政策和环境改善政策,对其政策效果进行总结。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深入揭示产业政策的内容与作用,进而提出了动态产业政策体系,丰富了现有产业政策研究,为政府提供有效政策建议。

关键词:集群;产业政策;动态政策体系

构筑具有竞争力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各国政府增强国家竞争力的突破口,更是后发国家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成功经验。其中,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南山科技园是集群中的典型,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然而,这些城市本身在产业集群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但我国多数城市未必存在这些优势,导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整体运行效率不高;创新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不完善等。因而,政府在培育当地集群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干预,何种干预措施更为有效,不同城市间的政策效果是否具有差异性均值得探究,以便更好地提供政策建议。

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关乎于集群内部的企业发展,更关乎于当地经济发展,因而目前更多学者将关注点聚焦于集群形成、发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彭向、蒋传海,2011;陆毅等,2010)。学者们逐渐意识到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大多数针对于微观企业层面,忽略了集群层面的研究。同时,产业政策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实施效果不同,现有研究很少对其加以区分,难以了解政策具体的作用以及集群发展的需求。为此,本文首先对产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和梳理,从集群角度出发,探析在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采取何种政策措施更为有效。

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贡献在于:第一,本文对产业政策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有助于对产业政策进行一个全面地了解;第二,本文从產业集群角度出发,丰富了产业政策对集群层面创新的研究,为城市和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建议;第三,本文将政策与集群的演化和发展结合在一起,全面了解了政策在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侧重点,提出了动态集群政策体系模型,丰富拓展了现有政策仅对企业层面的研究以及静态的政策体系研究。

一、产业政策内容

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发展与创新会面临一些阻碍,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等摩擦的存在(Myers和Majluf,1984)影响着公司获得外部融资的能力。同时,由于知识本身具有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的特征,企业无法独占新知识创造的价值,这导致企业的研发投入水平低于社会最优水平。为了纠正市场失灵,帮助企业和集群发展,政府会采取不同类型的干预手段。具体而言,广泛采用的干预措施包括(1)财政支持,例如税收减免、贷款、赠款和通过风险投资获得的政府支持的股权(Bertoni,2019);(2)提供有经验的科技人员;(3)科技支持政策;(4)提供咨询服务;(5)建立科学园区和研究中心,例如国家技术和生产力中心;(6)协调产业与大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Guan 和 Yam,2015 年);(7)其他服务,例如信息供应、政府采购、教育和培训以及注册和监管(Storey 和 Techer,1998 年)。

综上所述,政府干预通常会采取直接和间接政策手段的形式。直接的政策手段大多为提供资源帮助导向类政策,例如,财政类支持、技术类支持或者提供需求;间接政策手段倾向于改善创新环境,包括设立特殊组织、构建产业园区、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等措施。本文接下来从资源支持和环境改善这两个政策导向政策效果进行回顾和分析。

二、产业政策与集群发展

(一)资源支持的政策影响研究

现有针对于政府在提供资源帮助方面采取的政策研究往往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政府补助、税收减免和特殊贷款等财政支持类政策,以及劳动力保障和咨询服务等技术援助类政策。这类政策通过资源的援助减少集群内企业的负担,激活其发展和创新的动力,进而促进集群的发展。

1.财政资源支持类政策

政府补助是政府支持企业、产业创新发展最传统的财政支持政策。政府补助对企业研发投入及专利申请数量有显著正向影响(Bronzin 和Piselli,2016)。同时,政府补助也对该行业新创企业的建立有积极影响(Kolympiris等,2014)。研发税收减免也是政府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最常用的政策工具,能够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储德银等,2016),创造更多的新产品并获得更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Czarnitzki等,2011)。此外,特殊贷款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李骏等,2017)、销售收入(Guan 和Yam,2015),提升企业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Huergo 和Moreno,2017),并对企业创新绩效有积极影响(Bertoni等,2019)。

2.技术资源支持类政策

政府为企业技术方面提供的援助可以包括两类:劳动力保障和咨询服务。政府提供的劳动力保障包括就业保护例如提供工作保障和失业保护,包括收入支持,再培训等。劳动力保障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前往该集群进行就业,并提升人员的技能和素质,间接促进企业和集群发展以及创新。

在集群未成熟阶段,知识流动未必存在优势,此时,政府会向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例如欧盟国家提供的涉及法律,会计和管理咨询等项目的咨询服务;西班牙不仅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还提供一般的管理服务(Storey 和 Techer,1998)。提供咨询服务不仅可以节省企业收集信息的资本,也可以增加企业相关知识储备从而促进创新和发展。

(二)环境改善类政策

环境改善类政策往往是政府通过采取搭建平台、维护秩序等方式,对集群所处的创新环境进行改善。德国政府发起的创新竞赛项目Bioregio,能够有效引导地区整合其地区创新体系,提升整体创新效率(Dohse,2000)。设立科技园区和政府资助合作项目均能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并取得更好的创新绩效(Vásquez-Urriago等,2016)。政府为了维持市场的秩序会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以及投资者进行一定的约束和保护,例如强制性披露信息制度。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提升信息沟通水平,降低经理人侵占投资者利益的可能性,促进资源流向具有潜力的投资项目(Bushman和Smith,2001)。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是通常被使用的一项正式的保护措施,授予知识产权的原因是它们会激励人们产生具有社会吸引力的创新,从而减轻创新市场失灵的影响(Greenhalgh和Rogers,2007)。尤其在集群情境下,多样化的知识交流和频繁化的人员流动也加剧了“搭便车”行为和模仿侵权问题(Davis,2004),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该类问题的发生,让企业更为安心地进行创新活动的开展。

虽然现有政策研究较为丰富,但还有一些实践现象和研究主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主体,探究不同发展阶段中政策内容的异同以及作用,以提出更具有有效性的政策体系。

三、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演化分析

新能源汽车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各国政府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并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而且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业定位高度、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均不断提高。因此,针对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发挥的作用,有助于了解政府与产业集群发展之间的关系,便于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工具。

本文从以下四个阶段对产业政策侧重点及作用进行分析:技术产品化阶段(1999-2008年)、技术产业化阶段(2009-2012年)、技术市场化阶段(2013-2018年)、产业高质量化阶段(2019-)。

(一)技术产品化阶段(1999-2008年)

在该阶段,我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也处于起步阶段,汽车制造商缺乏这方面的经验以及发展的动力,为了避免一直陷入对外国品牌引进、消化、再引进、再消化的恶性循环中,我国政府主要采取资源帮助类政策,通过投入巨额研发与专项资金,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突破。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十五”期间,在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我国政府启动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了“三纵三横”的研发布局。仅2001年就在“863”计划的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这一项目中,8.8亿用于专项研发经费。这类资源帮助类的政策带动了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国家科研资金的投入,不仅涌现了很多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高校和研究院也相继将研究重点放在该产业中,为我國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了技术基础。

(二)技术产业化阶段(2009-2012年)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市场呈现出高价格与市场低需求、高风险与消费者的低认知的特征明显(熊勇清等,2019),规模化量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均不明显的情形。因此,相关技术还有待研发创新,进行突破。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依旧以财政补贴为主,致力于推动企业和研究中心进行相关技术的研发。中央政府投入11.6亿研发专项资金,带动地方政府、高校等科研机构和企业投入超过75亿元,并带动了专利数量的提升。在政府专项资金与相关规划的支持下,我国逐渐建立起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体系,技术产业化也取得不错成效。同时,巨额的中央财政补贴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地大规模采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小有成效。同时政府也逐渐将政策关注点拓展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促使中国公共充电桩建设速度明显增快,保有量呈现指数型增长。

(三)技术市场化阶段(2013-2018年)

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市场化的主要障碍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滞后、电池容量有限、充电能力不足等导致的使用便利程度较差、地方保护主义较为严重等特定问题。在这个阶段,政府除了原有对于研发体系、产业发展、市场拓展方面的关注外,更加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建造。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奖励的通知》以及发改委下发《关于电动汽车用电价格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均在鼓励经营性集中式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此外,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参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商业化运营,激发企业参与建设的积极性。政策的内容也逐渐涉及到商业模式探索,例如,中央政府鼓励各城市开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以及在物流与公务用车等应用领域开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创新商业模式,以实现产业发展的内生性动力。在技术市场化阶段,在分时租赁、车电分离等商业模式的探索上取得成功。

(四)产业高质量化阶段(2019-)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科技的支撑引领、巨大的市场规模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在2016年开始陆续出现企业骗补的事件。而且,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有牌无车、有车缺电、关联方及经销商闲置、终端用户闲置等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政府解决问题,强化监管职能。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领域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同时以融合创新为重点,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案例,本文发现政府主要通过以产业政策为代表的扶持性政策法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生态中发挥作用,前期主要是财政类政策为主,注重产品和技术的研发,逐渐将政策重点放在整体环境的塑造和内生性动力的打造上,总结如图1。

四、结论

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和创新涉及的高研发成本和风险使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Guan和Yam,2015),此时需要政府对其进行一定的干预措施减少企业支出的成本,规避一定的风险,促进企业开展R&D活动。本文对产业政策进行系统性的回归和分类,并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结合集群的发展阶段,探究不同阶段的政策工具及政策效果,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在集群整体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补贴手段未必一直对集群的创新和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一揽子”政策可以营造更好的集群发展的环境,推动产业的形成以及市场的拓展,促进集群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塑造。正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产业政策一样,政府往往不局限于关注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也会对产业的塑造、市场的拓展、基础设施的建造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参与,以实现集群和企业最大程度地创新和发展。

其次,每个集群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发展阶段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政府有必要根据情境因素以及发展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体系。在产业集群萌芽初期,企业规模较小,需要支持和帮助,此时政策应该更针对于技术研发类型的政策,提供资源帮助,促使集群主动开展创新活动。集群发展中期是整体产业生态的塑造以及市场的塑造,政策应该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商业模式探索等改善创新环境类政策,引入更多机构加入集群当中,推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知识流动,促进所有企业的均衡发展。最后,在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后,为了产业集群拥有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监管,例如注意知识产权保护等相关法规的完善和保障,避免侵权行为,维持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活力。

本文缺少数据方面的实证检验,未来的研究可以利用大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合集群发展阶段来判断何种政策在何种情况和阶段下会发挥更好的政策效果,提出更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1]储德银,杨姗,宋根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投入[J].财贸研究, 2016,27(05):83-89.

[2]李骏,刘洪伟,万君宝.产业政策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竞争性与公平性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7(04):115-126.

[3]陆毅,李冬娅,方琦璐,陈熹.产业集聚与企业规模——来自中国的证据[J].管理世界, 2010(08):84-89+101.

[4]彭向,蔣传海.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地区创新——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经济学(季刊),2011,10(03):913-934.

[5]熊勇清,黄恬恬,李小龙.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政策实施效果的区域差异性--“购买”和“使用”环节政策比较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29(05):71-78.

[6]Bertoni F,Martí J,Reverte C.The impact of government-supported participative loans on the growth of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Research Policy,2019, 48:371–384.

[7]Bronzini R,Piselli P.The impact of R&D subsidies on firm innovation[J]. Research Policy,2016,45:442–457.

[8]Bushman R M,Smith A J. Financial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2001,32(1-3):237-333.

[9]Czarnitzki D,Lopes-Bento C.Value for money? New microeconometric evidence on public R&D grants in Flanders[J].Research Policy,2013,42:76–89.

[10]Davis L.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strategy and policy[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4,13(5):399-415.

[11]Dohse D.Technology policy and the regions - the case of the bioregio contest[J]. Research Policy,2000,29(9):1111-1133.

[12]Greenhalgh C,Rogers M. The Valu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o Firms and Society[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2007,23(4):541-567.

[13]Guan J C,Yam R C M. Effects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 evidences from beijing in the 1990s[J]. Research Policy,2015,44(1):273-282.

[14]Guan J C,Yam R C M. Effects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centives on firm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n china: evidences from beijing in the 1990s[J]. Research Policy,2015,44(1):273-282.

[15]Huergo E, Moreno L.Subsidies or loans? Evaluating the impact of R&D support programmes [J]. Research Policy,2017,46(7),1198–1214.

[16]Kolympiris C, Kalaitzandonakes N,Miller D.Public funds and local biotechnology firm creation[J].Research Policy,2014,43:121–137.

[17]Myers S C,Majluf N S.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13:187–221.

[18]Storey D J,Techer B S.Public policy measures to support new technology-based enterprises in the European Union[J]. Research Policy,1998,26:1037–1057.

[19]Vásquez-Urriago á R,Barge-Gil A,Modrego Rico A.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s and cooperation for innovati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pain[J].Research Policy,2016,45:137–147.

作者:刘雪锋 张奥

上一篇:农业信息网站设计论文下一篇:特色农业土地流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