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研讨论文

2022-04-16

[摘要]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正式召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新闻传播研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传播研讨论文 篇1:

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第三次研讨会召开

5月2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网络传播》杂志主办的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研讨第三次会议在京举行,来自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央视网、中国青年网、中国经济网、中新网、光明网、央广网、中国台湾网、中国西藏网、未来网、环球网、东方网、红网、华龙网等54家新闻网站和3家数据公司共计84人齐聚一堂,共议新闻网站传播力建设。

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副局长孙凯出席并讲话,他指出,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榜始终坚持导向性和公益性,获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业界好评,彰显了榜单的导向引领作用,要求《网络传播》杂志和各大新闻网站要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和社会责任,共同推进新媒体的传播能力建设。

会上,《网络传播》相关负责人介绍了PC端“流量+内容”全新统计办法、App纳入榜单统计方法及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年度报告相关情况。

据了解,PC端榜新指标将由“Alexa值”“ChinaRank值”“原创量”“发稿量”和“被转载指数”五项数据构成。其中“原创量”是指在统计周期内,各新闻网站原创文章数量的叠加总和,并以网页“来源”或“出处”为主要识别,辅之以正文电头或文末来源作为比对识别,若不一致则认定为非原创。该负责人强调,榜单仅统计新闻网站的原创稿件,并不包括新闻网站刊载的传统媒体如报刊、电视台、电台等稿件。

《网络传播》决定从2016年6月榜起,将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全国行业新闻网站、省级新闻网站、城市新闻网站四类榜单中全部采用全新统计办法。

同时,各网站代表还分别就榜单是否纳入今日头条,App是否纳入综合榜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杂志将会根据各家网站相关建设性意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一消化和落实。

新闻传播研讨论文 篇2:

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

[摘要]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正式召开。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的近60位代表济济一堂,围绕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回顾、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等主题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传播教育 高等教育改革

2012年10月20日,由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研讨会在广西大学召开,这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的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程曼丽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多位理事、常务理事,以及来自全国多所高校新闻院系的教师、研究生代表等。与会和投稿的近60位代表共计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与会代表围绕以下相关议题进行了热烈交流。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会长吴廷俊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学会成立后近五年来大陆学界对新闻传播教育进行研究的情况。他从期刊论文、相关专著、相关会议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梳理。2008年至今,学界共发表了676篇相关论文,主要涵盖以下八大主题:1.对新闻传播教育整体的历史回顾与趋势前瞻;2.中国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思路与方法;3.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4.新闻传播教育中特定专业(方向)、层次类别发展研究;5.新闻传播院系研究;6.新闻教育家和新闻教育思想研究;7.海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8.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实践等研究。五年来,出版了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专著8本。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这样的通史性著作中,首次设立了专门一章来书写这一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史。2008~2011年间,还召开了相关学术研讨会18次,其中2008、2009、2011年各4次,2010年6次。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学术活动虽然为数不少、增长很快,但也存在不够系统、缺乏稳定性等问题。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教授的主题发言为《融媒时代新闻教育的转向与学科思维》。她首先探讨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业发生的巨大变化。随着个人化、互动化、内容分享等成为新时代媒介发展的重要关键词,业界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具备从事新闻报道的能力,而须具备更为全面的新闻运作能力。她举出了多家美国新闻院系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机构设置等方面据此做出的改革尝试。最后,她谈到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新闻学应该拓展学科思维,走向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学科的融合发展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何志武教授在主题发言《多元融合语境下传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也提到当前新闻教育需要进行学科融合、需要应对媒介融合做出改变。他着重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在这方面的探索实践。学科融合方面,学院的前身是全国工科院校中最早创办的新闻专业,一开始走的就是文工交叉之路,30年来逐步扩展至与校内多个理工、文、艺(术)学科的深度交叉。在生源结构上文理兼招,课程设置上涵盖多个学科,还包括与其他学科的联合培养:如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新媒体技术”第二学位课程等等。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各专业之间的共性增多、边界弱化。与之相应,学院打开了专业间的课程壁垒,各专业的核心课程组都可供其他专业学生选修。在实践教学方面,也不再依据专业分别安排,而是按照“全媒体”、“全流程”、“全员实训”的要求重新设计。所有学生都要经过报刊编排、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网页设计等实验环节的训练,以全面掌握全媒体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石长顺教授和博士生柴巧霞合作撰写了《全媒体转型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建设》一文。他们认为,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核心能力由专业基本能力、专业特殊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三方面构成。全媒体转型对其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融合报道意识、信息整合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多媒体传播技能(不必精通所有传播手段,但应有通盘了解并擅长其中的一至两种)等。新闻传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都需相应做出改变。

上海建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钱晓文教授对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进行了探讨。指出需要从面向各种媒介类型培养专门的新闻宣传人才,转向培养跨越媒介类型分野、具备全面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兼具各种新闻产品的策划、制作和营销能力。此外,由于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培养目标还可不局限于为媒体输送人才,而扩展至面向整个文化产业培养新型的知识生产者、管理者与传播者,以使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就业出路。

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卿志军副教授着重阐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其一为技术和素养之间的关系,不宜偏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了对政治、新闻、人文等素养的培育。其二为全能和专长之间的关系,不宜追大求全安排繁多课程,还是需要引导学生在一两个方面达到精通程度。其三,大众传播人才和分众传播人才之间的关系,分众传播意识在媒介融合时代十分重要。其四,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之间的关系,融媒时代的新闻工作者需要具备与时俱进、长期(终生)学习的意识,并不断通过短期学习掌握新的信息与技能。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莹副教授认为,在如何适应媒介融合的问题上,大多数人都将注意力过分集中在技术层面,这样容易陷入见木不见林的窘境。新闻传播活动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才是媒介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新闻传播教育不容动摇的根基所在。在此前提下,新闻传播教育顺应媒介融合的变革,可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淡化介质概念、强化传播理念、创新发展形式。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张衡老师指出了当前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只是从不同学科中挑出一些课程放到一起,建构的知识体系还比较宏观、比较肤浅,并非深度交融。又如教学理念、环节、方法等难以适应媒介融合的需求,教师自己对新的传播形态缺乏尝试、对媒介最新动向缺乏了解等。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新闻与法学学院的杨娟老师,具体考察了新闻评论课程在全媒体语境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她提出,全媒体语境下新闻评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原来单一形态单一平台的传播转变为多种形态多个平台的传播;新闻评论在新闻信息中所占的比重正日益增加;评论针对的新闻范围也在不断扩充,可谓无处不在。与之相应,新闻评论教学应进行立足于专业交叉的教学内容扩展;并重新设计实践教学,增加学时,既对各种样式的新闻评论进行基础性训练,也对各类评论形态的综合运用进行适当训练,以期培养出全媒体新闻评论员。

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探索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海荣教授,在主题发言中介绍了该院对《“联合与共建”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所谓“联合与共建”,即开门办学,与新闻媒体和行业主管部门等充分合作、形成战略联盟。这样的办学思路,该学院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其后依托一批教学改革项目不断发展深化。主要措施包括:与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家媒体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谈合作事宜、聘请媒介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授、选派青年教师轮流前往媒体挂职锻炼、与媒体合作进行课题研究、在媒体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协调部分媒体设备以合适方式赠与学校等等。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辐射影响到当地乃至海外的更多院校。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系冯恩大教授结合所在院系同时开办新闻高职与本科教育的实践,探讨了新闻教育在本科与高职两个层次的异同。他提出两者面临共同的发展背景:媒介融合加速与文化产业振兴,但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区别。本科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趋势的新闻专业人才,兼顾培养适应文化产业的通用人才;高职则主要培养适应媒介融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新闻技工,兼顾培养文化产业中对交际能力要求较高的经营人员。两者在实践训练模式上相同,都是对各种媒介产品制作的仿真模拟,但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本科课程安排注重夯实专业基础、拓宽学术视野,高职则淡化史论课程,突出技能模块。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冯广圣副教授回顾了该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的办学实践,通过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就地方高校新闻教育的发展之路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娜老师是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第一名的获得者,她首先依据青教赛上的见闻从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呈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的理解;接下来从更深层次探讨了高等教育引领学生“发现自我”、“反思自我”、“解放自我”与“发展自我”的重大使命如何通过教学来发挥实现;最后针对新闻的学科特色、新闻教育现存的问题等提出了改进新闻教学、兑现育人承诺的建议。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刑永川副教授介绍了自己将田野调查引入课程考核的教改尝试,推动学生了解农村社会的历史和现状。认为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及在社会洞察、人际交往、文字表达、多媒体设备运用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日后从事新闻调查、传媒工作等奠定良好基础。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思想发掘与史实考辨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作了《给新闻传播教育以根基,还新闻传播教育之灵魂》的主题发言。在他看来,新闻传播教育应以扎实的人文功底为根基,这在中国当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缺乏。此外,理想的新闻教育,必然拥有灵魂,即通过对现代性和反现代性的不懈追问,带来自由与民主的启蒙。目前虽然一些新闻院系做出了值得推广的改革尝试,但尚未深入触及灵魂,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哈艳秋教授探讨了民初新闻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启示,指出当时多位新闻教育家形成的共识在今天仍可发挥指导作用。如:学生应涉猎多方面知识、掌握几门外语,对于培养媒介融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及我国目前亟需的对外传播人才依旧适用。又如在新闻教育中应处理好“学”与“术”的关系、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应该对全民进行新闻知识普及教育等,也需要继续阐扬。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阳海洪副教授也关注了早期新闻教育家徐宝璜、邵飘萍的新闻教育思想,考察他们如何坚持普遍与分化的原则,在新闻教育中着意寻求现代与传统的最大公约数。发现在普遍原则方面,徐邵二氏放弃了传统的华夏中心论,认为源于西方的现代传媒及其新闻教育制度具有普世意义,坚持新闻教育的专业性,将传播从仅仅是官僚的治国之术中解放出来,赋予其新的地位与功能。在分化原则方面,两人将儒家道德下降为记者的个人修养与职业伦理,在新闻教育中赋予其“士人之魂”。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乔云霞教授回顾了民国报人成舍我长期投身新闻教育的经历,认为其“德智兼修,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可以依照媒介融合的需要注入新的内涵。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邓绍根副教授通过查阅大量史料,梳理了1949年以前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对新闻研究生教育的探索实践,探讨了他们各自做出的贡献并进行了总体评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早招收研究生的燕京大学新闻学系,奠定了正规新闻研究生撰写毕业论文以获得硕士学位的传统。1942年,延安中央研究院中国新闻研究室设立的“研究生”岗位,虽非一般意义的研究生学历教育,但在重视理论思想和政治素质培养方面进行了尝试。还有1943至1946年间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按照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研究生课程培养的两期国际新闻高级学员,在严格的招生条件和考试制度方面有所推进。总体而言,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美国烙印,尚处于萌芽探索阶段,成效甚微,未能持续系统地发展。

国外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的启示借鉴

上海大学国际新闻传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建新教授,在《新闻教育的三个镜鉴——基于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分析》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实地访学经历,谈到了这所著名的美国新闻学院带来的三点重要启示。其一,关于新闻院校的定位问题:“新闻学院还是媒介集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拥有7家面向社会的公共媒体,更像一个媒介集团,和新闻实践、媒介市场关系密切,其院长也颇具企业家精神。这样的定位有助于一所新闻院校更为主动地进行匹配市场的改变与调整。其二,学术诚信的关键是付诸行动。密大新闻学院在这方面既有严格的制度法规,也有严厉的处罚措施,对老师和学生同样要求,保障了学术环境和教育环境的清洁干净。其三,新闻教育应该有清晰的层次与重点。密大新闻学院认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专业工作者,研究生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据此,他们在本科生教育中侧重培养实践技能;在硕士生教育中把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博士生教育中则将理论研究放在首要位置。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博士生王大丽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重要刊物:《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者》近十年来发表的148篇研究性论文进行了考察,从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对不同媒介类型和不同学科方向的关注、作者特征等方面加以探析。发现其研究主题涵盖丰富,其中理念争论减少,关于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研究则有所增加;研究方法上以调查法、内容分析等定量研究法居多;论述时并不明显为特定媒介类型培养人才,而更多着眼于综合性基本能力的培养;作者具国际化、多学科、多层次特点,但仍存在一定的学术垄断现象。文章还讨论了其对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马嘉副教授对日本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进行了扫描,其中各类学会、教育研究机构等创办的期刊学术性较强,业界创办的期刊则涉及面更广、包容性更大。发言归纳了它们的总体特征:体现时代特色,引领社会进步;坚持媒介批判精神,追求学术自由;分类细致,定位准确。他还着重介绍了日本新闻学会主办的《新闻学评论》等代表性刊物。(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作者:周婷婷

新闻传播研讨论文 篇3:

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

【摘要】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既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当今中国已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来看,日本的新闻教育模式、美国的“威斯康星模式”、“密苏里模式”都是理想范型,都值得学习借鉴。但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而应当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出发,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出发,从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与条件出发,紧密联系国家与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既富有理想气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打造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培养出各有精神风貌、各有拿手好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关键词】新闻传播教育;理想范型;教育模式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新闻传播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相应地,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何适应时代与传媒的发展,早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话题热门,既表明参与讨论者人数众多,又折射出新闻传播教育问题不少。就最近几年参加有关研讨会议的感受而言,总觉得自说自話者多,达成共识者少。查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文章,似乎也可印证这一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年来的新闻传播教育探讨,多少有点“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味道。

普遍性的问题与对策

倘若对有关论说做一番梳理,不难发现,除了对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梳理、比较分析、经验介绍,谈论得最多最集中的还是问题与对策。大体上,新闻传播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有这么几个:其一,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新闻传播教育的内涵与底蕴有待提升;其二,新闻业界需要懂新闻、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而新闻传播院系培养的主要是新闻采编人才;其三,新媒体发展迅猛并且正在改变新闻业态,分门别类地培养新闻、广电等专业人才的传统教育模式值得探讨;其四,随着新闻传播教育迅猛发展以及高校对教师的高学历要求,出现高校教师绝大多数都没有新闻实践经验的情况,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怎么办?根据不同的诊断结果,有人尝试给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在上述判断中,其一是将新闻传播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做比较而得出的看法,解决办法是“厚基础、宽口径”,大类招生,一、二年级进行“通才”培养,三、四年级再分专业;其二是因应国内媒体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而提出的问题,于是,新闻本科专业开办传媒经营管理方向、研究生教育增设传媒经营管理方向或将传媒经营管理(或称媒介经济学)独立设置为二级学科,就成为一种解决办法;其三是着眼于新媒体技术发展与传媒格局变化而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给出的解决办法是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倡导“融合新闻”教育,至于究竟如何“融合”,实践上却相当模糊;其四是从大学新闻专业毕业生应当是业界能手的前提出发而得出的认识,解决办法是加强实践教学,促进高校与业界携手办学,业界人员与专业教师相互挂职或兼职,共建实习实践基础,加强传媒技能训练。

要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

上述人们对于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问题诊断与实施对策,可以说是有的放矢。然而,如果仅仅停留在问题与对策的层面,就很可能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困境。事实上,面对新闻传播教育蓬勃发展而又存在问题的现实,需要更加深入而科学的思考。

首先应当弄清楚的是,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否仅仅是培养适合业界需要的专业人才?作为应用性专业,这个问题仿佛不言自明,其实不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新闻传播教育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乃至博上后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一方面是为学界培养研究人员。因此,近来年硕士研究生已区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学术硕士与专业硕上。如果说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是为业界培养实务高手、强手,那么,新闻传播学术硕士则是为博士教育培养后备队。这就是说,培养高素质的业界实务人才与高水平的学界研究人才,是新闻传播教育要同时担当的使命。有些人一味强调新闻传播教育必须与业界对接或是与业界接轨,其实是一种片面的看法。真正应当加强的,是新闻传播教育与业界的“互动”。“互动”就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不能跟在业界后面亦步亦趋,更不能单纯成为业界的职业培训场所。新闻传播教育能否开展更为前瞻性的研究与探索,能否尝试超越业界的现实局限呢?按照现代大学的理念,这显然是理所当然的,至少,优秀的新闻传播教育应当如此。最近几年笔者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过,新闻传播教育不能只讲“对接”或“接轨”,还要讲“超越”,要努力超越业界,甚至尝试引领业界。

其次,为业界培养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应当具备什么规格?随着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浪潮,许多高校争相开办新闻传播专业。据教育部2013年最新统计数据,国内高校新闻传播本科专业点(一所高校一个专业为一个专业点)已达1080个,在校本科生23万,占总在校生人数的百分之一。从办学规模看,似乎成绩喜人。然而,新闻传播教育规模远远超过业界的吸纳能力。加上媒体的人才需求日益多元化,选聘人才并不限于新闻传播专业,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可想而知。结果,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其中一些人,迫不及待地到媒体去实习,力求“混个脸熟”,以此来争取就业机会。而不少新闻传播院系开出的药方,也是强化技能训练,与业界对接或者接轨。这样造成即使一些高水平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本科生,其专业水准也令人瞠目结舌。陈力丹教授在2013年新闻教育年会上指出,一些免试推荐到人大新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的“985”、“211”大学优秀本科生,在复试中竞连“新记《大公报》”都不知道,不能不令人为当前有些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深感忧虑。

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范型

应当明确,新闻传播教育不仅要为业界培养高素质的实务人才,而且要为学界培养高水平的研究人才,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决不能降低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水平。那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应当是怎么样的呢?考问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范型,是正视并解决各种问题的前提。然而,恰恰是在这个问题上,讨论还很不充分。

从现代大学教育发展史来看,面对现实社会,“大学通常与其所处的社会保持某种模糊关系:它们既是参与性的,也是远离性的;既是服务性的,也是批判性的;既需要礼会支持,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就新闻传播教育与传媒的关系而言,其实具有不同的模式。譬如,日本的新闻教育并非以培养媒体实务人才为己任。媒体的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来自各个专业,他们通过媒体的招聘考试后即可录用,而考试的问题“五花八门”。曾在大学新闻学专业的毕业生并不特别受到欢迎,倒是法律、经济等专业的毕业生更易被录用,这是因为在日本的学术理念中,大学教育,不应该和业界保持过于亲密的关系。而以盈利为目的的媒介也难以接受来自大学对媒体硬朗状态的追求和埘媒体现状的批判,所以日本的新闻学界常常“独善其身”。这使得口本高等新闻教育从新闻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培养新闻学的研究者,或者具有一定理论功底和批判精神的新闻爱好者,至于是否能够到媒体就业,并不是学界所关心的问题,也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但是,新闻学界对业界会发挥其良好的监督作用。

当然,我们更熟悉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不是日本的,而是美國的。关于美国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职业化的课程设置,以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一种是仍以职业化为主但强调通识教育与理论教育,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代表。也有学者认为,美国的新闻教育可分为三种:即致力于新闻实务教学的“密苏里模式”,崇尚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哥伦比亚模式”和强调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威斯康星模式”。考虑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不招本科生,开办的是研究生教育,且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并不限于论者所说的“哥伦比亚模式”,把美国新闻教育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两种,即“密苏里模式”和“威斯康星模式”,是比较符合事实的。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首任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提出了“从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所谓“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The bestway to learn about journalism andadvertising is to practice them)。因此,学院自创办开始,就把创办真正的媒体(real media)作为同教学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举措。密苏里人报是第一个实践平台,而后随着时代发展,学生的实践基地不断增加。如今已形成了商业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在内的多种媒体相聚合的实践平台。通过与真实媒体的零距离接触尤其是实务操作,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即可在实践中独挡一面。“在创立者看来,密苏里方法就是要确保操作与理论之间的合作关系,使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终极实在,而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唯其如此,我国新闻教育的创办与发展,几乎都是以密苏里新闻学院为范本。

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与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加强通识教育乃融合新闻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于是,“威斯康星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被誉为“美国新闻教育之父”的布莱尔确信,“职业培训肯定不足以构成一门科学”,“新闻学要想在研究型大学立足,必须将自身定位于社会科学”。因此,布莱尔20世纪初在威斯康星大学对新闻学教育作了如下设计:在一个4年期的大学课程中,新闻学方面的课程只占1/4,其余3/4都是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课程。布莱尔的这种课程结构观,最终成为美国大部分新闻学院所接受的“基本的鉴定标准”。据学者统计,美国几乎所有正规的新闻院系都规定,新闻专业学生的大部分课程必须覆盖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广阔领域,新闻专业课程只占1/3的份额。以南加州大学新闻学本科为例,若想获得新闻学学士,学生必须修完128个学分,其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选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课程。

应当效法哪种理想范型

如果把美国和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联系起来,即可发现三种不同的典型模式:或强调职业化教育,尽可能在真实的媒体环境中培养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通识性教育,借助强化人文社科的学术训练来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新闻传播业界人才;或强调学术性教育,干脆与媒体拉开一定距离,培养富有批判精神的新闻传播学界人才。那么,究竟哪种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才是最好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又应当效法哪种模式?

其实,这种提问方式很值得商榷。如此提问,本身就反映出一种孤立而静态的思维方式。要知道,新闻传播教育的理想模式既不能离开社会现实,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当今中国已形成的多元化、多层次新闻传播教育格局来看,笔者以为前述三种模式都是理想范型,都值得学习借鉴。譬如,像“985”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无论办学条件还是生源质量,都是有条件效法“威斯康星模式”的;其中,有那么几所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不妨来点阳春白雪,像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以培养新闻传播研究人才为己任,又何尝不可?而像“211”层次或实力较强的地方性高校,能够尽可能学习“密苏里模式”,自然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从人才培养层次来说,研究生教育,尤其是学术硕士及博士的培养,显然更应当像口本的新闻传播教育那样强化学术的独立性与批判精神,而本科教育与专业硕上教育,则应当更多地学习借鉴“密苏里模式”与“威斯康星模式”。

当然,效法也好,学习借鉴也好,由于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历史传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不能简单照搬美国与日本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社会环境出发,从大学本身的特点出发,从新闻传播院系的历史与条件出发,紧密联系国家与社会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需要,积极探索既富有理想气质而又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教育路径,打造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优势,培养出各有精神风貌、各有拿手好戏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本文是重庆市高校教改项目“网络与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编号:133123)、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点项目“新闻传播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分类培养的体系建构与模式创新”(编号:yigl32Q1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董天策

上一篇:事件营销策略论文下一篇:装备采购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