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作为新闻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严重破坏性、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作用。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对新闻媒体传播管理的调查分析,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预警应对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方舆论引导主体联动模式,提高新闻媒体人员应对危机的能力等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闻报道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闻报道传播管理论文 篇1:

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策略与机制研究

【摘要】科技新闻报道是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对于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推动科技强国战略、加快创新型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广东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创新,在科技新闻报道方面积累了众多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目前还存在着一些制约性问题,影响了科学传播的持续深入开展,因而应结合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新时代背景下优化科学传播的新策略,并不断实践与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机制建设。

【关键词】科技新闻报道;科学传播;优化策略;调控机制

科技新闻报道是科学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科技新闻报道的研究也是适应日益激烈的全球科技、经济竞争态势,提升区域软实力,有效集聚利用创新资源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科技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十八大报告中对我国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适时地加强新形势下对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断通过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制约性因素进行系统的剖析与研究,依循科学传播规律,努力探寻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我国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1.科技报道区域发展失衡,传播形式有待创新。由于受制于地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省份及发展区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方面就是存在着地域性的发展以及科技传播资源分配上的失衡,进而影响着我国在科技新闻报道方面的总体能力提升与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在科学传播的具体形式上,各区域、各行政单位、企业以及公共机构等传播主体在科技新闻报道上仍多以传统的科技宣传形式为主导,形式单一,报道的科技信息针对性不强,普遍缺乏针对受众的多元化和需求的个性化的创新性形式,因而影响了科学传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科学传播设施分布不均,资源共建共享较少。我国虽然在科学传播基础设施的持有资源总量上较为富足,但目前在人均持有量以及地区主体间配置上仍存在着分布不均、数量与质量相差悬殊的现象。如广东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边远农村地区的科学宣传设施建设薄弱,与珠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如何充分利用并发挥已有的科学传播设施资源功效为科技发展以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科技新闻报道资源共享共建方面,目前各地区以及各传播主体虽已有较多的交流与发展借鉴,但在科学传播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开发利用上,地区与主体间的科技新闻报道协作开发意识与能力较薄弱,以致无法实现资源上的互惠互补。

3.科技报道渠道滞后,与受众需求相脱节。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媒体渠道建设上,我国已广泛建立起了涵盖纸媒、广播电视媒体以及互联网媒体在内的中央与地方的各级网络,这也为科技创新及对外科学传播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随着近年来新传播媒体工具的应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受众对于科技信息的获取方式与习惯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已越来越被公众所认可。而目前我国科技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渠道仍停留在以传统媒体宣传方式为主的层面上,对新媒体传播形式虽有认识,但对其的重视与开发利用程度非常不足,以致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科学信息与公众需求的严重脱节,导致大量科普场馆门可罗雀的闲置现象。

4.科技新闻报道人才队伍薄弱,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我国在科技新闻报道队伍方面,专职人才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多为兼职人员,兼职队伍又面临着人员数量不稳定,科技新闻报道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在科技新闻报道人力资源的分布上,我国仍存在严重不平衡的现象:专业化的科技采编队伍、公关外联以及活动组织策划人才短缺,尤其是面向基层的科技新闻报道人才无论从所占比重还是人员数量上来讲都非常不足。同时在对科技新闻报道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方面,各地区以及各主体间的激励机制不统一、不同步,现阶段通行的奖惩考核办法与考评标准又较难以适应新科技发展形势下的工作要求,所以应及时根据新时期的工作任务对其进行修订与完善。

5.科学传播经费投入不足,筹措途径相对单一。近年来,我国在科技经费方面的投入虽然逐年增长,但是从其所占的总体比例水平来看,投入力度还是相对不足的,科技经费投入的相对不足又直接影响了科学传播经费的划拨投入比例,除了科学传播经费投入总额相对不足之外,我国的科学传播经费投入结构也比较单一,目前各省市的科学传播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而非政府社会资源对科学传播相关的投入比例过低,自筹资金与捐赠所占经费来源的总额比率较小,社会多元化渠道的投入途径尚待开辟。

6.科技报道评估目标模糊,缺乏动态有效评价。科学传播是一项系统而动态的工作,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以及地域发展的多样性又决定了对科技报道的评估应尽可能保证全面而富有成效。目前我国虽然已针对不同的科技报道工作实际形成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但由于各评估体系的目标导向存在差异,且多以静态的绩效考核为主,忽视了对以传播过程为导向的科技报道动态评估体系的建设,科技报道过程中的多样化、差异性以及可变性环节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分析与评估,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科学传播评估机制的动态性与整体性建设。

7.科技新闻报道策略尚未优化,调控机制有待加强。虽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业已取得了众多的科技报道工作成效,但是由于不同地区间以及传播主体间工作目标以及考核导向不尽相同,所以目前还存在着自发性与零散性的特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报道策略共识的达成,进而使得全国的科技资源与传播策略尚未能实现有效合理的统筹与安排。尤其是在涉及一些跨部门、跨地域以及跨行业的科技报道策略的实施和优化方面,由于对各主体间的职权与责任界定较为模糊,从而导致在工作对接中的混乱,管理调配难度增大。

二、科技新闻报道优化策略建议

以上作为现阶段我国科技新闻报道工作面临的共同问题,各地区与各主体间在探索并寻求解决方案时也都应有所侧重、有针对性地加以分析与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围绕科技新闻报道工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积极的实践,并积累了众多的科技报道经验,本文将具体结合广东省的相关实际,拟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科技报道优化策略建议:

1.加强科学传播交流合作,提高科技报道的服务性。驻粤的各企业科技活动机构、科研机构以及全日制普通高校科技活动机构等都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主体,同时它们在科学传播资源的拥有与建设上也都各具特色,因而应积极动员、联系、整合各主体间的合作,在“大科技配套大宣传,大宣传服务大发展”工作思路引导下,加强彼此间的科学传播合作,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与广东省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与扩大科技信息的服务范围,丰富科学传播的交流合作形式,调动社会与企业等传播主体参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实现科技为社会民生发展服务,提高广东省科学传播的整体发展服务能力,并为今后的科技报道事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与有效支撑。

2.充分发挥科技媒体优势,完善科技新闻传播网络。首先应发挥传统的大众媒体传播形式如报纸、电视和广播在科技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媒体渠道功能,利用本省的媒体优势,通过在报纸上建立科技专栏、开播科普民生电视节目、发布科技动态广播等,丰富科技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保持和发挥传统大众科技传播媒体的影响力。其次还应充分重视专业科技媒体的建设,加大对科技报道图书出版发行的引导与扶持,鼓励科学工作者参与科技图书期刊的创作,创新专业科技媒体形式,提高科技报道的信息传播力度与服务水平。最后要不断推动新媒体资源的科技应用,积极探索科技新闻报道的新媒体传播形式,开发科技传播媒体应用,开通广东科技微博,建设科技传播微课堂等,从而通过新媒体资源在科学传播的广泛应用来不断丰富和完善全省科技新闻报道的网络建设。

3.实行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强化科技新闻报道队伍建设。一方面应在现有科技人才交流的基础上及时建立一套确保科技人才能够长久有效互动的机制,如通过科技帮扶或科技新闻报道人员的地区挂职进驻,为地区或行业的科技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达到全省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流动,实现科技新闻报道人才资源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科技新闻采编水平,强化专业人员的组织策划能力建设。围绕着科技发展新形势,加强科技新闻采编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组织策划能力,实现科技报道的科学性与新闻性统一,取得科学传播的社会化和大众化影响。最后还应引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者的积极性。通过引入考核激励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绩效考评,不定期地对科技新闻报道工作者进行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评估,能够激发其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调动科学传播的热情与积极性。

4.健全科技投入长效机制,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0月发布的“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广东省在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方面(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为1.96%,不及北京的5.76%、上海的3.11%、天津的2.63%、江苏的2.17%以及陕西省的1.99%。[2]投入总额与投入强度的不协调将会制约广东省今后的科技创新资源积累以及科学传播的发展。因而,广东省应合理调整科技经费划拨比例,加大科技的财政投入强度,并根据发展实际,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在科学传播经费投入上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加大对科技金融、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风险投资等科技增收渠道产业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在开源的同时也应注意节流,即应充分保障并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做好相关情况的调研,合理划拨经费资源的分配比例,规范和保障科技经费的使用,政府各级部门也应及时主动面向社会公众公布科技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对科技经费资源使用的公众监督机制,有效确保科学传播经费的专款专用。

5.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动态评估,提升科技报道工作成效。科学传播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是具有动态性的,其中涉及传播过程中的相关指导政策、传播主题、传播者、科技传播信息、传播渠道与方法以及传播对象等一系列相关要素,因而就要求广东省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不能仅仅只考虑到单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因素,而应系统地对科学传播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分析,注重过程的导向,并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实现科技报道工作成效的最大化。在明确科学传播工作动态性的同时,还应根据各地区与行业的发展实际,加强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配套建设,全面提高科技报道工作的水平。同时为了更好地推动和落实动态评估观念,还应创新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思路,提高科技报道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与业务能力,不断运用科学技术知识指导创新与实践,进而健全和完善全省的科技新闻报道动态服务发展平台,提升广东科技整体形象,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机制建设

在加强科技新闻报道优化策略建设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制度性的措施来保障对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调控机制建设。尤其是为了有效实施以及提高今后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成效,还应积极探索并实践科技发展新形势下的科学传播工作方法与思路,充分重视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动态性,不断通过制度性的努力来推动和优化科技报道的调控机制建设。

1.建立健全科技新闻报道联合会商制度。科技新闻报道联合会商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具体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科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等参加。联合会商制度负责统筹协调广东省科技新闻报道工作,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的科学传播总体思路、阶段性重点和工作要求的研究确定,制订报道方案和舆论引导,策划科技领域重大主题、重要活动、重要典型报道,组织指导相关媒体开展科技新闻报道。同时,还要根据科学报道工作过程中的传播内容及策划环节的相关要求,及时沟通信息、研判舆情,做好对科技领域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3]

2.切实保障科技新闻报道战略合作机制。从科技新闻报道工作中的传播方法与渠道因素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并保障广东省的科技新闻报道战略合作机制是极为迫切的。在科技新闻报道战略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上,除了不断与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中新社、科技日报社等中央重点媒体建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战略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地区与行业间的沟通联系,不断探索并优化合作模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联合制定科技新闻报道工作人才合作培养计划,通过构建传统媒体平台与新媒体相结合的传播网络,继续扩大在国家层面对广东科技的新模式、新机制的反映,并最终提高广东省的科学传播层次。

3.完善科技新闻报道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合理有序调控,必要的政策法规性保障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广东省在实施科技立法方面已经取得了众多进展和成果。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切实保障和促进全省的科技发展,相继制定并出台了《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改善创新环境五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法规,这也就为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宣传上的保障,但是政策性法规保障机制的建设并非仅仅只有相关的法规条文就足够了,还需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各相关企业主体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与特点,细化并配套相关的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细则,积极宣传并为相关政策性法规的落实提供组织性的保障机制。

4.深化拓展省市科技新闻报道联动机制。为更好地实现对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实施过程的调控,作为2011年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的重点建设机制之一的广东省科技新闻报道联动机制也应不断地加以深化和拓展。广东省各级宣传部门在会同科技部门联合制定实施联合行动计划的同时,要强化科技报道人员队伍的科学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建设,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形成合力,实现在报道活动、采访活动、报道服务、信息交流及发布上报道主体间的共同投入、资源共享,扩大科技新闻报道的覆盖面以及报道深度,紧密围绕广东省的“大科技”与“大宣传”做文章,做到主题鲜明、协调统一,将科技新闻报道整体层面上的工作同各地区的深层次科技发展相结合,遵循科学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做到点面结合、整体推进,进而服务于广东省的科技工作大局。

5.建立完善科技新闻报送与反馈机制。科技新闻是各级科技主管部门和科技主体及时了解科技工作进展,准确掌握科学传播工作动态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落实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广东省应及时根据省情发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科技新闻报送与反馈机制。通过以科学传播资源库的建设来带动科技新闻报道视频数据库、科技人物资料库、科技系统活动资料库的完善,加强对科技报道工作的原始素材积累与报送工作,积极围绕报道重点开展采访和专题策划等工作;[4]不断发展并壮大科技宣传联络员队伍,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沟通联络,广泛收集,深度挖掘,重点反映,提高科技宣传信息的反馈质量,进而全力打造一张从中央到地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结合的全时空运作的高效科技宣传信息报送与反馈网络。

6.推动落实科技新闻报道动态评估机制。在科技新闻调控机制建设方面,广东省可以根据新时代背景下的科学传播要求,充分认识科学传播的动态性,明确科技新闻报道动态评估机制的引入并不仅仅在于对政府科学传播绩效的简单评价,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动态性的评估能够逐渐调整与优化广东省的科技报道策略。所以在科技新闻报道的动态评估机制建设中应紧密结合目前广东省的实际问题与工作成效,细化科技新闻报道工作过程环节的评估,从科学传播的内容及策划、传播方法与渠道、传播保障、传播力度、传播服务、传播效果以及社会发展等主要方面入手,结合传播学与公共管理学的知识,不断探索并积极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政策与行动上的配套,保证科技新闻报道在政府科学决策中的作用,进而实现和推动广东省的科技新闻报道调控机制建设。

7.积极探索科技新闻报道协同创新机制。优化科技新闻报道的调控策略,是为了落实科学发展,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力更好的转化,并最终促进广东省社会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科技新闻报道工作是一项涉及多主体、多层面的系统工程,因而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协同创新来优化科学传播资源,推动科技新闻报道工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将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并突破各传播主体之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5]因而广东省应具体结合本省的科技发展实际,加快协同创新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科技新闻报道协同创新机制中的引导作用,探索并建立科技新闻报道协同创新的新机制、新模式,探索推动产业创新与科学传播创新相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加速各种科学传播创新要素资源的集聚,从而推动和实现广东省科技新闻报道协同创新调控机制的建立健全。

四、结 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巨大力量,因此,作为科技工作组成部分的科技宣传工作的地位也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新形势下,应遵循科学传播的规律,不断围绕各地区与各主体间的科技新闻报道实际情况,做足做好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并实践相关的调控策略与机制建设,在发挥出科技新闻报道工作的最大成效的同时,也实现对我国创新型社会建设的推动以及公众科学素养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为“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之“广东省科技宣传动态评估机制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S2011010003472)]

参考文献:

[1]谭汪洋.广东省科技宣传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科技,2011(24).

[2]国家统计局.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2012,http://www.stats.gov.cn/tjgb/rdpcgb/qgrdpcgb/t20121025_40284540

4.htm.

[3]科技日报.广东将出台“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科技宣传工作[EB/OL].2011,http://tech.southcn.com/t/2011-05/13/content_24063434.h

tml.

[4]广东科技报.全力打造高效立体式科技宣传网络[EB/OL].2011,http://tech.southcn.com/t/2011-05/13/content_24052802.htm.

[5]人民日报.广东富民强省傍科技创新驱动谱华章[EB/OL].2012,http://www.gdstc.gov.cn/HTML/kjbd/mtjj/13524306463866611890029949

754588.html.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编校:郑 艳

作者:胡钦太 张学波 高坤

新闻报道传播管理论文 篇2:

基于突发事件调查的新闻媒体舆论引导策略分析

摘 要 作为新闻媒体的重点关注对象,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严重破坏性、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作用。以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对新闻媒体传播管理的调查分析,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预警应对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政府、媒体、公众三方舆论引导主体联动模式,提高新闻媒体人员应对危机的能力等策略。

关键词 突发事件;新闻媒体;角色定位;舆论引导;管理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唱衰吉林振兴舆情治理的网络传播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200101122FG)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0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总书记的讲话为新闻媒体在抗击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唱响主旋律及舆论引导工作任务指明了方向,更明确了新闻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职责与担当。
1 基于突发事件中舆情引导的调查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指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其特点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潜伏性和关联性,在短时间内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大,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影响力和震撼力,成为社会公众的舆论焦点,很可能造成人员、社会财产,甚至国家名誉和生态环境的严重受损,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整个疫情的新闻媒体报道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新闻媒体担负着报道事实、引导舆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任。公众作为影响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成败的关键因素,处理好政府、公众及媒体三方关系是做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的关键所在。

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事件中新闻媒体报道为调查对象,调查时间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以问卷星调查法为主,对疫情期间的网络舆情传播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剔除无效问题,最终有效问卷430份。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1 公众在突发事件中的媒介接触及信息需求调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或移动终端已然成为公众获得突发事件信息的主要渠道,通过传统媒体占获得突发事件信息内容的比不足1/3,传统媒体收看率急剧下降,如表1。

目前公众获取突发公共事件的资讯和言论的主要渠道是微信,占比80%以上,微信的朋友圈或关注点赞,议程设置、群众传播效果突出;抖音快手短视频占比74.45%,微博占比61.67%,QQ占比45.7%,B站占比28.26%,今日头条占比24.82%。而抖音、B站、小红书等新型App终端的主要客户是青年群体,如表2。

调查显示,人们获取更可靠信息的渠道还是主流媒体平台和新闻从业者的报道,占比达到84.26%,46.76%,如表3。



無疑,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力军,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同时,遇到不公平事件对待后,公众通过发微信朋友圈或QQ动态寻求支持的占比64.37%,通过抖音、微视、快手等视频平台发声的占比35.87%,通过传统媒体及其新媒体渠道发声的占比26.04%,如表4。

从上述结果不难看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资讯主要还是通过网络或新媒体传播的,也正因此,必须加强对新媒体或自媒体传播的管理。

1.2 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现状

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10.11亿,手机网民10.07亿,手机上网比例99.6%,上网时间6小时以上占比32%;上网者中本科学历占比最高,达到80%,而大学生是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参与群体。公众认为,传统媒体发挥作用比较大的占比只有61%,而认为网络与新媒体作用大的达到92%以上,如表5和表6。在公众对我国新闻舆论环境现状满意度调查中,比较满意以上的只占52%,加强我国新闻舆论环境建设势在必行,如表7。从调查情况看,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多数认为应该及时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公开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强调人文情怀,满足公众利益诉,如表8。



调查显示,当前突发事件中新闻舆情治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技术平台建设滞后、网络舆情应对处理方法和技巧过于简单、网络舆情应对数据分析技术不“新”、队伍不“专”、监管不“灵”、网络舆情应对单打独斗,未形成合力,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能力弱、反应缓慢等问题。对此,迫切需要舆情治理理论和内容创新、治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体裁和形式创新、工作方式与方法创新等,如表9和表10。




2 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管理建议

2.1 构建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管理体系

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公众对事件信息极度匮乏与渴求,各方信息爆炸式增长,形成异常复杂的舆论场。如果政府垄断信息,新闻媒体将无法获取权威信息,不能发挥好为公众解决困惑,安抚情绪、科普知识等功能,更不能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实现。同时部分媒体为了获取流量报道失度,就会产生虚假信息和谣言四起,造成公众焦虑和恐慌。特别是各种自媒体林立,无法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因此,建设一个专业化规范化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公共管理服务能力,是有效控制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保障,该中心下设新闻媒体信息监测中心、舆情预警部门和应急决策部门,在此中心或部门设置相应的工作人员及工作分工任务,形成纵横交叉的、立体规范的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工作体系[ 1 ],如图1。

2.2 建立政府、媒体、公众三方舆论联动模式

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公众通过新闻媒体获取疫情相关信息,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也需要新闻媒体报道。若政府没有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全面和准确信息,则导致媒体失语现象。谣言则会在媒体失语期间滋生并传播,严重的将会占领社会舆论,影响事件向更恶劣的方向发展。因此,要从政府、媒体、公众三方的角色和关系出发,以公共事件舆论的公共利益和相互信任为基础,构建三方对话模型,这三股力量在舆论引导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和角色[ 2 ],如图2。其中,政府作为国家权利的拥有者和执行者,是突发事件信息的控制者和高位主体,掌握着突发事件大量真实、权威和全局性的信息,应及时向新闻媒体提供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详细信息,形成政府与新闻媒体的良性联动,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危机,维护社会稳定。新闻媒体作为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主体,是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起到及时发布信息、舆论监督、协调社会关等不可或缺的作用;公众是决定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成败的根本因素,是突发事件信息的寻求者和传播者,也是表达群体意见的参与者和接受者。三方联运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互相影响,互相交错,贯穿着突发事件整个传播、处置和舆论引导的始终。

2.3 提高新聞媒体人员的处置与应对危机能力

突发事件中往往有一些居心叵测、不法分子出于某种目的牟利,煽动事实散布谣言,发布反言论信息,造成社会公众骚乱不稳定的紧张氛围,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具备处理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科学思维研判,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要有处理公共危机能力,保持沉着冷静,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细节分析,科学对比,甄别真伪,加强危机恢复管理能力和议题管理能力,全面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件的各种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及时做到在舆情热点或突发公共事件“望闻问切”,并根据舆情热点或拐点的发展,在事件处置和舆论引导两个方面“开出处方”,成为舆论漩涡中的“保健医生”[ 3 ]。

提高新闻媒体人员专业水平,培养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守社会责任、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及时做好高水准高质量的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科普知识等报道工作,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在舆情热点和拐点时充分重视舆情导向,能够面对轻重缓急、突发事件等局面灵活驾驭,与公众有效沟通,进而实现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决策,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管理的科学决策能力。

突发公共事件事关重大,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府和人民间搭建互动桥梁,做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宣传报道与信息服务是新闻媒体必须努力践行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参考文献

[1]杨兴坤.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13.

[2]赵振宇.应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系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06.

[3]王擎,席菁华.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引导:基于政府、媒体与公众议程互动的视角[J].新闻春秋,2019(6):76-81.

作者:杨明 杨岚

新闻报道传播管理论文 篇3:

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环境新闻报道现状

【摘要】新世纪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媒体在环境新闻报道传播中功能作用的发挥及中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采取量化研究的方法,对第十六届至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进行统计分析,通过梳理五届新闻奖中环境新闻报道获奖作品的件数、获奖作品中各类媒体的获奖比重、地域分布、获奖佳作的题材脉络及获奖作品的报道倾向,进而探究环境新闻报道的传媒环境、新闻奖获奖作品对传媒界在选择新闻报道题材、媒体在报道环境新闻中对体裁选择的倾向性等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环境新闻报道

步入新世纪,面对发展中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已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了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作为信息流通平台的大众传媒在传播环境知识、环境理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推动着环境事业的发展。那么具体大众传媒的环境新闻报道在整个媒体生态环境中的比重多大,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新闻作品是有力的探索研究文本。中国新闻奖是中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1991年至今已评选20届。笔者从第16届到第20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入手,试图通过研究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环境新闻报道的状况,分析探究环境新闻报道在业界的现状。

首先,对环境新闻报道做一界定。所谓“环境新闻”即是用新闻手段传播人们关心的种种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的表达或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①。本文中对于环境类新闻作品界定为:主题围绕环境,主要以中国环境法中包含的各项环境保护、防治项目为标准,不含天体发现、考古等新闻作品,排除重心在强调经济社会生活中重点、热点问题的《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此类报道。

一、环境新闻报道获奖作品在新闻奖中的比重

新世纪党中央和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减少资源不合理消耗和环境污染,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我们从表一中可见,第16届到第20届这五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环境新闻报道的获奖作品比例平均比重为 7.7%,第17届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比重、篇幅都很大,但获奖作品集中在三等奖。而第16届,特等和一等奖作品中,没有环境新闻类报道作品获奖。在这五届新闻奖中,环境新闻类报道获奖比重从6.7%落脚到7.2%,而在2008年却跌至4.0%,所占比例高低起伏,呈下降趋势。②“中国新闻奖在此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特别奖的设立。特别奖,是在固定评奖等级之外,为了照顾某一项特别题材的作品而专门设立的,应该说,这恰恰反映了评奖委员会对某一类题材的倾向性照顾”而在这五届新闻奖的获奖作品中,环境新闻报道类的获奖作品没有一次获得过特等奖,排除业务素质原因,也间接反映出评委会对环境新闻报道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二、报道体裁

环境新闻报道获奖作品在体裁上主要以消息为主,继而是专题。通讯和系列报道紧随其后,评论、副刊、访谈有所涉及,漫画形式也出现了,如第18届一等奖作品,广州日报的《誓师大会》,巧妙运用夸张、幽默的漫画形式将铺张浪费的机关用车和倡导节约的标语形成对比,含蓄地提醒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键在行动。消息类获奖作品中,报纸媒体:8件作品,广播媒体:11件,电视媒体:20件。电视媒体对于消息体裁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而报纸的消息类获奖作品就显得比较少。

专题报道中,广播媒体:7件作品,电视:4件,网络:3件。从第17届中国新闻奖开始,首次设立了网络评论和网络专题两个评选项目,网络新闻专栏也被纳入了专栏的评选范围。由以上获奖比例可见,专题报道领域,网络媒体有后起之势。从第19届新闻奖开始又增设了网络新闻访谈和新闻网页设计两个评选项目,网络媒体的实力和竞争强势正日益展现,其参与报道并分割新闻奖蛋糕的势头不可小觑。

系列报道中,报纸类:6件,广播:3件,电视:3件。系列报道还是报纸媒体的看家本领;评论:报纸媒体2件作品,广播3件,电视2件,在第16届和第17届新闻奖中并无评论类获奖作品。

总之,报纸在通讯和系列报道中处于强势地位,消息体裁上需要精进。广播和电视媒体在专题报道和直播形式的运用上成效显著,而异军突起的网络媒体在专题报道中的竞争力不容忽视。评论、漫画、广播和电视访谈及直播等报道体裁应给予重视。

三、媒体分布

媒体介质方面,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由于2006年起才获得参赛资格,所占获奖比例不大,主要有大江网、中国广播网、东北网和经济日报网。其涉及的题材主要是网络专题和网络评论。报道的环境新闻主要关注:河流生态与碳关税等,如东北网《团结一心共度难关——黑龙江从容应对水污染》(16届三等奖),大江网的网络专题:《“生态文明”舞动鄱阳湖》(19届一等奖)和《呵护“中国清水”》鄱阳湖生态治理(17届二等奖);中国经济网的网络评论:《碳关税:绿色面具难掩贸易歧视灵魂》(20届三等奖)。网络媒体的5个获奖作品中主要以网络专题形式(4个)呈现,然后是网络评论。

而在报纸类媒体中,则主要以日报为主,41个报纸获奖作品中,24个来自日报,都市类和晚报类报纸相对较少,主要有《今晚报》、《长沙晚报》、《北京青年报》;还有周三报《绿原报》和《西双版纳报》、周二报《西海农民报》及专业类报纸《中国消费者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作品获奖,如通讯:《修正药业药材基地变墓地》和系列报道:《问诊“阳宗海污染事件”》。

电视类媒体中,西部媒体如新疆石河子电视台、兵团电视台获奖作品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同时还有来自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合作的获奖作品,如:中央电视台和山西广播电视总台合作的电视消息:《山西在全国率先进行煤炭采矿权改革》(第17届二等奖)。

四、地区分布

统计五届获奖作品,其媒体区域主要分布在北京(23件)、东北(14件)、青海、新疆等地。其中北京媒体获奖作品较多,报道题材涉及水资源、河流、气候、土地资源、防沙、节能减排、煤矿开发与生态、风景区生态等多个方面,其中河流水资源类报道获奖件数较多;东北和西部地区的获奖作品也比较多;而西藏及中部如安徽、河南、山西获奖作品则非常少。同时,从第16届到第20届,在出现过获奖作品的26个省市自治区内,5年中分别有17个、8个、11个、18个、16个省市没有出现获奖作品,二次获奖的几率平均较低。

五、报道题材

获奖作品的报道题材主题集中在河流水资源(22件)、节能减排(16件)、经济与生态发展和物种保护,其次是煤矿与生态、治沙和工业污染,对于气候、土地资源方面很少涉及。

环境污染防治主要包括大气、水、海洋、环境噪声、固体废弃物、放射性污染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获奖作品主要集中在水污染防治,大气和固体废弃物污染也有所涉猎,如20届三等奖《沈阳日报》的消息报道:《康平“新鲜空气”首售10万美元》、18届三等奖作品《今晚报》系列报道《小小垃圾袋,环境大问题》,但是对于其他几方面资源的污染防治报道则没有足够重视。

在对土地、水、森林、草原、矿产和渔业资源等自然资源保护的报道上,获奖作品中对水资源的保护比较重视,如第18届二等奖《福建日报》的报纸通讯:《为了共同的母亲河——闽粤汀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见闻》、第19届二等奖,成都电视台的电视系列:《应对水危机》等22个关于河流、水资源保护的作品;森林、矿产资源保护的报道也有所涉及,而土地资源保护则只有4个作品,如第17届二等奖: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专题《给黑土搬家 留万顷良田》、常州日报的消息报道《常州创出“节约建设”新模式》,而对草原和渔业资源的保护的报道则忽略了。

作品中对生态环境和特殊区域环境保护的报道做的相对较好。对野生动植物保护、防沙治沙、水土保持比较重视,作品涉及到对野象、斑海豹、麋鹿、毒蝎的保护,呼吁人类保护物种、维持生态平衡和谐发展;治沙方面,如第18届二等奖作品《经济日报》的系列报道:《科学发展看治沙》。

《人民日报》通讯:《保护还是破坏》,对圆明园防渗工程与古迹的乡土物种和自然生态群落的关注报道,提高了公众的环境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成为中国环境史上的标志性事件”。《北京青年报》的通讯报道:《无极》走了 香格里拉痛了,关注“破坏性拍摄”“影视垃圾”这一国内环境一大盲区,促使社会开始监管影视拍摄中的环境管理,倡导“绿色影视”。

六、报道立场

在上表中,负面报道主要包括批评揭露性报道和社会危机事件报道,聚焦于着重披露污染的后果及批判、反驳类言论等作品,如:《北京日报》消息:《北京再生水仅1%用于洗车》、《光明日报》评论:《指责中国“劫持”气候大会毫无道理》;而赞美和表扬实际行动中采取有力措施保护环境的为正面报道。中性报道指客观陈述的报道,如:青海电视台的介绍绿色环境新能源的电视新闻消息:《我国首次在青藏高原冻土带成功钻获“可燃冰”》(第20届一等奖)。经统计,正面报道在获奖作品中的比例占绝对优势(72.4%),负面和中性报道比重偏低,充分体现了作品遴选中报道倾向性的定位为“正面报道为主”。

通过从以上分析,可见中国新闻奖中环境新闻报道的获奖比重处于偏低状态,且偏重在京媒体,而中西部等地区媒体对环境新闻报道的重视度和业务方面还需提高。环境新闻是公众新闻,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理应加强,可通过适当提高环境类新闻报道在新闻奖中的获奖比重引导媒介关注环境新闻的发展。只有政府和媒介双重努力,我国的环境新闻报道才能跟上新时代的发展步伐,在整个全球化、和谐发展的社会中获得良性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①贾广惠,《中国环境报道问题初探》,2003

②李舒,《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比较分析》,2007

③《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5年度·第十六届,新华出版社

④《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6年度·第十七届,新华出版社

⑤《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7年度·第十八届,新华出版社

⑥杨华、何斌《作为“仪式”的新闻奖—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仪式建构对比分析》,《东南传播》,2010(5)

⑦http://www.xinhuanet.com/zgjx/

(作者:均为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9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璩卉慧 卢明芬 莫惘

上一篇:可靠性计算机网络论文下一篇:高校实践教学音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