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传播学发展论文

2022-04-17

【摘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团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其统战工作,借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师资、社会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实施,如湖北恩施州洞下槽村的推普工作就是如此。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村传播学发展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乡村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1:

乡村旅游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创新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阐述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并从加大扶持力度、规划旅游建设等六个方面,着重探究了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创新策略,为相关调研人员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乡村旅游;经济振兴战略;多元化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乡村旅游业不仅能够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还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加快新型农村建设。而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这一战略目标,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立足于乡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多元模式,推进乡村旅游业生态化建设,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助推作用。

一、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关系分析

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对于乡村经济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一方面,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乡村经济振兴为能够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优化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实现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带动乡村经济振兴。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乡村新兴产业,可以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有效改善农村经济生活条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落实我国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还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乡村经济振兴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助于在保证乡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挖掘乡村乡土文化,拓宽乡村优秀文化传播途径与传播范围,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二、乡村旅游助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经济振兴战略中的一项重要规划,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助推农村经济振兴发展,逐渐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目标,乡村旅游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利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业在发展前,当地政府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用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乡村交通路线,保证乡村交通通畅,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了更多有利条件。乡村旅游转变了农村经济建设中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发展模式,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选择,调整了乡村就业发展方向。

二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给村民带来了增加收入的机会,有利于解决农村劳动人口流失问题,为农村经济建设储存人员力量。。另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政府推行征地补贴政策,旅游企业对村民进行经济补偿,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三是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农业种植为主,生产形式过于单一,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乡村旅游业兴起是对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包括生态文化旅游、采摘园体验、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在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的实施[1]。

三、乡村旅游助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实施的创新路径

1.加大乡村旅游产业扶持力度

推动乡村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结合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旅游产业开发管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首先,政府应规划乡村旅游建设用地,推行相应的补贴政策,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避免在旅游经营发展中出现利益纠纷问题。政府要做好市场调查,适当放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条件,鼓励并支持乡村企业转型,简化旅游产业经营流程,促进更多企业主体加入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其次,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旅游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确保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在研发新技术和生产新产品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同时要做好宣传工作,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加快农村旅游产业融资,缓解旅游产业经营发展中资金短缺问题。政府要注重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如道路规划、房屋建造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好基础。最后,政府及旅游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针对从事旅游产业人员不足的问题,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加强从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服务队伍,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发挥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振兴的助推作用。

2.坚持乡村旅游规划建设原则

首先,坚持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在旅游景区建设中,应基于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做好景区布局规划。如对于游客相对集中的区域,可以设置大型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休闲等旅游服务场所,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在一些游客较为分散的区域,设置小型休息区,落实好景区基础设施规划工作。通过合理布局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提高旅游景区旅游设施的利用率。其次,坚持乡土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对当地旅游资源及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应用,在乡村旅游建设发展过程中,注重地方文化与旅游产业相融合,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能够吸引更多外来游客观光消费。对此,乡村旅游在建设中要改变以往照搬成功旅游实例的方式,而应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挖掘地方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最后,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在发展新型旅游产业中,更应注重对景区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本着环保与经济共同发展理念,突出旅游建设的生态性,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强化旅游建设的环保意识,减少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旅游景区建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助推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新型格局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速度,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如成立专门的调查小组到乡村地区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方案,明确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以免出现盲目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一是坚持乡村旅游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在维持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对当地旅游资源和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减少旅游景区建设中对农业生产、自然景观及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注重景区建设经济实用性的同时,兼顾景区建设的生态性,以免旅游因开发污染当地水源、空气和土壤。二是坚持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向。乡村旅游建设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基础,在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当地资源,在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减少旅游景区建设成本,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三是坚持乡村旅游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方向。发展乡村旅游要贯彻落实我国推行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拓宽村民获得经济收入的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尽可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四是坚持乡村旅游文化可持续性发展方向,构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要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继承与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創新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同时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从旅游产业持续发展角度,采用合理的旅游业经营模式,打造新型乡村旅游景区,构建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促进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2。

4.深入挖掘乡村地区旅游资源

要深入挖掘乡村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当地悠久历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同时,实现对乡村文化的弘扬与传承。要加大乡村文化宣传力度,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乡村文化,扩大文化传播范围,使游客进一步了解乡村地区文化特色,吸引游客的注意力。同时应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成立非物质遗产保护区,强化乡村文化保护效果。可以建立乡村博物馆,使游客深入了解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提高兴趣。此外,还应注重对当地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在保证旅游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设计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包装,促进游客消费。

5.实行乡村旅游多元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营发展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旅游企业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注重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推行乡村旅游多元化经营模式,加强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有机结合,提高旅游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乡村旅游产品应尽量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增加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要结合当地民风民俗及地域文化,打造具有乡村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购买,提高旅游产品销量。同时树立旅游产品品牌形象,扩大旅游产品宣传影响力,提升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多样性及个性化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乡村旅游要加强与餐饮行业、娱乐行业、房地产行业协作,构建旅游吃、住、游、行一体化模式,促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乡村经济振兴。

6.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打造循环经济体系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旅游企业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乡村生态资源,做好旅游经营及管理规划,在追求旅游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应,减少乡村旅游开发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提高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率,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在乡村旅游经营发展中,应做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加强旅游经营管理,构建规范化的监督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网络监督管理平台,实时监督旅游资源开发情况及环境保护工作,一旦发现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以免环境污染扩大化,进而影响乡村旅游业发展。旅游企业要考虑到旅游发展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事先做好污染预防措施,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影响降到最低,实现乡村旅游与生态保护同步发展。如在旅游区建立垃圾分类制度,明确要求游客按照景区规章制度处理垃圾。

另一方面,要打造循环经济体系。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景区生态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如投入资金完善旅游景区污水排放基础设施,构建污水净化处理系统。经过无害化处理的污水,可用于旅游景区循环利用、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以节约景区的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旅游景区发展绿色消费经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生态交通网络,为游客提供免费单车等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景区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此外,可以在景区附近多种植花草树木,定期进行修剪,提高观景植物的美观性,这不仅可起到净化景区空气环境的作用,还可提升景区的旅游价值,推动乡村旅游向生态化方向发展。

7.注重旅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旅游产业开发带来了新契机,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创新旅游消费模式,积极引入新时代元素,发展在线旅游产业,促进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农业种植为主,对于旅游服务业开发较晚,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旅游产业并不占据优势,而解决这一发展问题,需要加强乡村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大力发展在线旅游经济。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全面性、便捷性、高效性等优势,构建网络售票平台系统,为旅游用户提供在线购票及门票预订等定制化服务,打造经营服务一体化模式,以新型旅游形式吸引游客观光消费,不仅可为游客带来极大便捷,还可增加乡村旅游景区的游客量,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3]。

同时旅游运营商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宣传乡村旅游景区文化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胜古迹等旅游资源,使更多的投资商和外商了解乡村旅游文化,以吸引其投资乡村旅游产业,如一些小型生态农业基地、种植采摘园、农家乐、度假村加盟店等。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宣传,不仅可降低宣传和运营成本,还可为乡村旅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旅游运营商还应参考电商交易形式,建立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完善乡村旅游体验评价机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并针对游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相应的改进,如住房卫生环境、饮食口味、娱乐项目等,以不断提高旅游的服务质量,满足游客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实行乡村旅游会员积分制,例如,当游客消费达到一定金额时,将消费数额换算成积分,凭积分则可以兑换当地旅游特色产品、住房优惠券、免费旅游活动项目体验等,以丰富乡村旅游活动内容,吸引游客的注意力,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力。

结论:乡村旅游在推动乡村经济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乡村旅游长远发展及乡村经济振兴战略目标,要更新乡村旅游业经营理念,转变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加大乡村旅游产业资金投入力度,建立乡村旅游发展新型格局,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深入挖掘当地旅游资源,做好旅游生态保护工作,促进乡村旅游生态化发展,推动乡村经济振兴。

参考文献:

[1]孙越鑫,寇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 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J].陕西发展和改革,2020(01):27-29.

[2]赵承华.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制与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20(01):52-54.

[3]冯学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9(16):118-1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桂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效果评估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17BMZ094);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社区视角的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节庆旅游研究”(15FMZ011)

[作者简介] 康忠慧(1983.6-),男,汉,江西南康人,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學院讲师、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旅游人类学。

邮政编码:541006

E-mail:184488208@qq.com

作者:康忠慧

乡村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2: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乡村振兴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团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强其统战工作,借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师资、社会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其在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实施,如湖北恩施州洞下槽村的推普工作就是如此。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优势,赋能乡村教育;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资源优势,激活乡村产业;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技术优势,构建乡村数字化体系。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振兴;推普

基金项目:2020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等师范类专业通识课程思政育人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0665)阶段性成果。

一、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

助力乡村振兴

(一)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必要性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高校是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包括本科院校、专门学院和高职高专学校,是国家高端人才的集聚地,也是统战工作团结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阵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爱岗敬业,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拥有强烈的爱国热忱和奉献精神,属于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

2.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殊优势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人数众多、思想活跃、服务社会的意识强烈,有独特的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是科技兴国的中坚力量,其影响力不容忽视。由于高校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大多知识积累多、实践经验丰富、文化层次高、综合素质好;往往专注于某种技术领域,并在相关行业里有一定突破,成为各个学科和各专业领域的带头人和骨干力量。

3.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知识传播、文化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团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借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师资、教育资源等优势,充分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实施。只有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统战工作的实质和内涵,联合高等院校的力量,团结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引领其增强“四个自信”,才能激发其奉献热忱,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1.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推动力量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教育,2021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我国正处于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化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当前形势下,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城乡差别和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的重要战略;乡村教育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高校是拥有丰富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特殊机构,其主要职责和使命是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高校人才的主力军,是乡村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力军,做好其统战工作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作用。

2.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统战工作,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1]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就要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重视国家高级人才对乡村振兴的作用,引导其将自身所长用于乡村文化体系的建构,探索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从而使其在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以洞下槽村为例)

洞下槽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市白杨坪镇东南,于2014年建档立卡,当年识别贫困人口276户862人,建档之后该村大力振兴乡村产业,将茶叶种植发展为特色产业,同时开发旅游业。2018年,该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2019年,全村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6亿元,全村集体经济收益30余万元;该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被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1月,洞下槽村通过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验收,实现整村脱贫;入选“2020中国百佳避暑康养金地标榜”。2021年,洞下槽村被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洞下槽村党总支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通过脱贫攻坚锤炼,洞下槽村搭上乡村振兴的发展快车,村容村貌发生巨变。

那么,在洞下槽村走向致富之路的历程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如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呢?

(一)“扶智先通语”,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建乡村振兴推普团队

1.洞下槽村村民的普通话素养和推普需求

洞下槽村不仅风景优美、盛产茶叶,还是非遗文化——灯戏的传承基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语”,普通话的交流能力直接帮助村民顺畅表达,走出洞下槽村,与外界沟通、合作与交流。村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以40岁以上为主。村民的整体年龄偏大,村民构成复杂,年龄最大的75岁,年龄最小的1岁,部分村民不识字;平时说话以方言交流为主,但能够使用基本的普通话,有一定的普通话区分度。无论是在外务工的村民,还是本地劳作的村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普通话交流障碍。

在外务工的村民,想要扩大求职范围,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升普通话口语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本地劳作的村民,以经营茶叶、宾馆服务、农家乐一条龙、非遗文化——灯戏传承为主,这些都对普通话口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2.以推普为路径,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量身定制村民语言培训计划

以提升洞下槽村村民文化综合素质、助推乡村旅游发展、增进村民幸福感、共筑和谐洞下槽为目标,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组建乡村振兴推普团队。具体由恩施州教育局、湖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洞下槽村“尖刀班”联合实施,制定洞下槽乡村振兴推普专项计划,涵盖普通话培训测试的线上课程和线下课程。线下课程包括:村民的普通话基础训练课程、社交礼仪课程、普通话日常用语训练课程、普通话模拟测试训练课程等等。线上课程包括: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普通话线上培训测试课程、畅言普通话App资源使用等等。课程结束后,对村民进行普通话测试服务。

(二)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以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提升村民普通话素养

1.普及普通話知识,提升村民普通话素养

对村民介绍普通话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基本情况,重点示范讲解普通话的声韵调、普通话的开口度,让村民模仿跟读;讲解普通话的语法规范,介绍普通话三个级别和六个等次之间的差别。授课过程中尽量避免晦涩规范的书面语表达,采用村民容易接受和能够理解的口头表达方式进行解读。帮助村民模拟三级六等的普通话语音面貌,将三级六等的解读生活化,如一级甲等即为完全标准的普通话,一级乙等即为日常交流中最自然的普通话,二级甲等即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属于幼儿教师、中小学语文教师标准,二级乙等即为稍带乡音的普通话,属于普通窗口行业、旅游行业标准,三级甲等即为自己知道普通话的问题在哪里,努力表达的普通话,三级乙等即为交流有一定困难的普通话等等,便于村民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普通话三级六等之间的差别,初步了解自己所处的普通话语音层次。

2.尊重村民的语言文化习惯,结合生活实际推普

根据村民的学习进度,针对洞下槽村的文化特色,尝试运用生活场景进行普通话对话练习,如村民熟悉的和茶叶销售、饭店迎宾、灯戏传承表演等等。安排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利用PPT、视频观看、示范朗读、案例学习、工作情境模拟等多元化形式,从各个角度阐释普通话的含义、说话普通话的重要意义、普通话的表达技巧,对村民进行方言纠正、社交礼仪培训、日常生活普通话交流练习等。

向村民简单介绍口部操,强调口部操在普通话发音中的重要作用,将口部操讲授的重点放在村民舌头灵活度的训练上;演示做口部操的基本方法,重点放在舌头的拉伸和柔韧性的锻炼;带动村民跟学跟做,在课堂中掌握拉舌操、弹舌操、饶舌操的基本练习方法。按照数葫芦的方式,进行普通话声韵调、词语轻重格、轻声词及儿化音的练习。

(三)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村民文化软实力

1. 新媒体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全媒体时代,普通话水平测试从完全的人工测试发展到机器辅助人工测试,普通话教与学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畅言普通话App的在线学习模块中,主要有基础学习、短文朗读和命题说话三大部分。村民可以借助线上普通话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采取渐进式学习和兴趣式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有重点地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每日30分钟到60分钟,保证学习普通话的练习时长,结合线下授课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日积月累,从量变到质的飞跃。

在普通话的在线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必须简单易学、易上手、好理解、有趣味、有实用价值。普通话从娃娃抓起,借助线上资源中的普通话音频故事,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在愉悦和轻松的家庭氛围中学习普通话,从正能量故事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以推普为契机,服务乡村振兴

2018年,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语委联合发布了《推普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实施之后,洞下槽村民的普通话普及率明显上升。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村民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村民的普通话水平也越来越高。村民普通话能力的提升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中,村民的学习热情日益高涨,有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对于洞下槽村民的推普工作,要注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做好接地气的推普工作;以推普为契机,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结合乡村振兴的工作重点,引导广大村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讲普通话的良好习惯,争做普通话推广活动的带头人和宣传员,讲好新时代洞下槽村的故事,助力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

对策建议

(一)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优势,赋能乡村教育

1.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特长,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

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特长,打造文化类、科普类、沟通类线上金课。帮助村民普及文化知识和科学常识,用村民听得进、听得懂、喜欢听的讲述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讲解党对于乡村振兴的各项方针政策,以村民熟知的人物、故事为切入点,拉进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振兴。

2.将“推普”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实现语言能力与村民就业技能的同步推进

语言具有教育赋能作用,“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源,它与经济地位和劳动收入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2]我们需要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专业优势,将普通话的推广与职业技能的提升紧密结合,深入乡村开展普通话专题专项培训班,实现授课对象从妇孺儿童到花甲老人的全方位覆盖;借助普通话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对村民提供全方位、多种形式的语言技能服务,提升村民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二)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社会资源优势,激活乡村产业

1.挖掘乡村非遗文化,激活乡村文化产业

借助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丰富的社会资源储备,深入挖掘乡村非遗文化,找寻藏在乡村深处的最美手艺人,利用新时代全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手段,整理和录制传统非遗文化,大力宣传,在传播过程中扩大社会影响力,从而给乡村地区带来人流量与经济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根植于乡村,远离大众视野。为了让传统的非遗文化被看见,在全媒体时代,我们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非遗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激活乡村文化产业。

2.建设乡村文化传播平台,激活乡村旅游产业

发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建设乡村文化传播平台,丰富乡村文化传播内容。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利用网站、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搭建城市与乡村互动的平台,使乡村能够被看见,有更多的人关注、评论和转发乡村地区的特色文化,从而带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运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技术优势,构建乡村数字化体系

1.提升村民信息素养,服务乡村振兴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一直走在时代的前列,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乡村振兴的方式和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与信息技术的交融,成为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全媒体时代,村民的新媒体阅读指数不断上升,自媒体的运用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村民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手机媒介、各种App平台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联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运用其技术优势,帮助村民提升信息素养,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

2.建设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服务乡村振兴

聯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运用其拥有前沿资讯的优势,建设乡村文化数字资源库,增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将乡村地区的文化资源与地方政府、企业、高校资源进行有机结合,打造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模式:高校挖掘与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宣传企业和乡村文化,提升乡村知名度;政府为高校和企业提供项目支持;企业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运用高校的最新研究成果,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乡村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合力,服务于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刘悦.语言的经济价值测算及其实证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5):81-85.

作者简介:

陈欣,女,博士,副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赴港澳特聘专家、湖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专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传播、普通话培训测试。

作者:陈欣

乡村传播学发展论文 篇3:

对接:土家族传统民歌与现代传播

摘 要: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歌随社会历史变迁,经历了原创、改编、配乐、声频与视频再现、回归原声与媒介化并成等种种流变,现存歌谣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质又有现代化音乐特征,以中国乡村传播学观之,可概观土家族传统民歌民谣的现状、流变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对接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音乐艺术;传统民歌;现代传播;对接;土家族

Interconnection: Traditional Tujia-nationality Folk Songs and Modern Communication

XIE Ya-ping,DAI Yu-li

我国土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毗邻的武陵山区,以及清江、酉水、澧水和乌江的部分支流萦绕的溪洞地区。我们对这一区域的“民歌之乡”进行了踩点,通过对湖北恩施市白果乡金龙坝村、太阳河乡、建始三里坝乡、利川柏杨乡、长阳贺家坪镇乐园等村寨的走访调查,认为清江流域现存民歌种类齐全、内容丰富,流传广泛。除具有传统音乐特征外,还另独具特色。以中国乡村传播学观之,可以概观清江流域土家族传统民歌民谣的现状、流变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对接的发展走向。

一、清江流域土家歌谣保存现状

清江土家村寨,隐匿在武陵地区崇山峻岭的山皱褶里,大多顺山势筑寨,沿河流而居。远看灰瓦木屋、植被葱绿、小桥流水、索桥相间;进入则空气清新、民风古朴、山歌处处、吊脚楼依依。这些是清江流域土家族民族地区能称之为“艺术之乡”、“歌谣山乡”普遍所具有的生态环境特征。因此,这一区域的人声音洪亮,一声喊出就是歌;这一地方的老人长寿,精神矍铄,肚里装的满是货(歌)。按传统民歌分类主要有: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新民歌、儿歌还有荤歌。

虽然,从土家族确认50多年以来,尤其是近30年,各地文化部门组织了一次又一次大的民歌民谣普查搜集,并整理出版了从21世纪前十年的《恩施地区民歌集》(1979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1988年)至本世纪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间歌谣集》(2006年)以及相继出版的恩施、来凤、宣恩、建始、长阳等县(市)级乃至正在筹集出版的《利川柏杨乡》、《恩施太阳河乡》等等民歌民谣集成。普遍以为清江流域土家族传统民歌民谣已存很少了,也认为老百姓已经对悠久的民歌民谣不感兴趣了,民歌即将被现代通俗歌曲取而代之了,从媒介文化到媒介研究领域,这里一直是相当边缘,似传统民歌与现代传播毫无关联。其实不然。经调查表明,现存民歌几乎涵盖了整个土家族传统民歌的种类(按传统民歌分),许多民歌随社会历史变迁,经历了原创、改编、配乐、声频与视频再现、回归原声与媒介化并成等种种流变,现存歌谣主要文化特质仍很丰富:

1.单一韵文式流变为门类齐全,使其藏量依然丰富。土家族民间歌谣是最早产生的民间文学样式之一。民谣是民间文学中的韵文体源头,它有韵无曲;民歌是在民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时二者难以严格区分开来。最早的民歌产生于土家先民谋求生存的劳动之中,句式简短有力,衬词较多,均以古老的土家语传唱,如猎歌、渔歌、采摘歌等,明显体现着传授劳动知识技能。这在乡村传播视野中被称之为“农业传播”①;随着土家族进入农耕时期,才出现了农业歌谣;再随着土家族原始宗教活动的频繁,又产生了惩恶扬善与原始巫教交织其间的神歌,如梯玛歌、摆手歌[2]。唯其种类的增加,从形式到内容都有待进一步细分和统一规范。如现在有种“山民歌”的叫法很时髦,按照传统民歌分类,山歌应属于民歌的范畴,而不应是并列关系,所以笔者以为“山民歌”的叫法不太科学。因为一种风格类别一旦建立,它便成为对资料的评判方式,这有学者探讨和待专家认定。

2.唱民歌的人数依然很多,民歌和民歌篓子都有待发现。仍以恩施金龙坝村为例,全村3267人,最保守的估计有10%的人会唱山歌,每人最少会唱三五首,多则有上千首。②再加上其他的演唱如“灯折子”、“号子”、“风俗歌”、“宗教歌”……这些大藏量的歌曲,总数当在1200首以上,有些歌篓子可以不断创作,肚子里还有的是“货”。恩施太阳河乡、建始三里乡、利川柏杨乡、长阳贺家坪镇等现状类似。

3.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待深入细致挖掘。如恩施金龙坝村的《丧鼓歌•开歌场》中涉及到的伏羲、两仪、四象、八卦的思想,以及婚庆对联上的“之子于归”……,都和《易经》、《山海经》、《诗经》有关;恩施太阳河乡有首《先生歌》也是每一段句尾涉及一句《三字经》或《论语》、《孟子》等,歌词极为罕见,这对于研究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特别是金龙坝村的《天地君亲师》歌极为独特,有人曾遍读《湖北卷》草稿3000多首、《恩施地区民歌集》近1000首,说也没见过有此类似的歌,可见民间民歌留存底蕴无比深厚。而只要是现存经济社会有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传统民歌就有它存在的社会环境,民歌中反映的哲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宗教学甚至语言学、语音学等等内容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和依据。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快速度前进的今天,这些内容尤其显得不可替代,有待进一步潜心挖掘和研究。

二、清江流域土家歌谣音乐特征

土家族传统民歌民谣,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清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土家历史沉淀、民族意识融合形成的一种奇特文化景观。除在音阶、音列、调式、曲体结构、旋法上具有传统的音乐特点外,还有以下特征:

1.音乐形态古老,文化模式和文化解释并存。音乐人类学家洛马克斯(Lomax)认为,音乐是文化的一种模式。《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歌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歌唱的。[3]清江流域民歌比较原始的唱法有类似诗经的音乐特征和艺术价值。如在数不清的山歌中‖××—××—××—×--‖的节奏,就和古人吟唱《诗经》的节奏是大致相同的。《诗经》有80%以上是四字句,为了提高吟读的艺术价值,惟有两字一顿,则可徐徐吟唱,绵绵不绝。③我国语言学音乐大师赵元任说过:“所谓吟诗吟文,……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若是单取一两句来听,就跟唱歌完全一样,……只要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就总是那么个吟法,就是音高略有上下,总是大同小异,在音乐上看来,可以算是一个调儿的多种花样”[4]。这就好像是对清江峡谷里土家族山歌的逼真描绘。所以那些唱原生态民歌的土家农民歌手并没经过专业声训,也不懂什么高音技巧处理,就是会拉起嗓子往高处唱,犹如再高的山一鼓作气就翻过去了,这对音乐学院的教师教学很有启发。巴东县的《撒叶儿嗬》的节奏和这种比较原始的山歌唱法也是几乎完全相同的,以致歌词已不再成为重要,仅以乐之框格、声之色泽,即可震撼心灵、引来共鸣。用美国学者格尔茨(Geerrtz,1972)的话讲,音乐变迁是在一种文化体系内,人们自己传讲的变迁故事。[5]正是由于音乐的非语言性,不仅可以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模式,也能提供民族历史深层且有意义的古老讯息而成为文化的注解。

2.音程纯洁自然和谐,具有身份认同性。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音程分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自然音程等等。[5]人们往往可以从音乐的调式、音阶、节奏和旋律等形式特征去辨别一首歌是哪个民族的。因为音程利用音与音之间高低上的差异创造变幻莫测的旋律组合风格,民歌又通过音程的表现作用创造与现实相关的形象特征,从而构成某群体思想中情感上的连续性和有异于其他群体性格上的确立性。以恩施民歌为例,在曲体上,单曲体的四句式最多,五句子最有特点,穿号子最复杂,联曲体的内容最丰富;在旋法上,重复、变化重复是基本特点;还有巧妙地利用五声音阶中小三度同调移位、首尾变调式;歌唱与说唱融合等特征。[6]金龙坝村有的山歌二拍子和三拍子在一起,很协调,很自由,值得借鉴。再有旋律与起伏不大的方言声调系统,决定其歌腔是以级进旋法为主,多种歌腔并存的音调系统。如,仅在金龙坝村调查录像7盘,约8小时的录音,就有60首不同的歌腔,其音程纯洁自然,不是地道的土家人就唱不出那个味儿。但三音歌者已不多见,大量的是徵调式,这决定了这一区域民歌性格的协和稳定。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认为,一种音乐文化的纯洁性依据它主要特性因素的不可腐蚀性,同时也依据该音乐文化的人们保存他们身份的意愿。[7]千百年来,正是在大巴山、巫山和武陵山脉与清江、乌江、酉水、澧水这样的美丽山水生态环境中形成的这些“本土音乐身份”,维护了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土家族的被确认,可见自然纯正的土家民歌是民族文化中的巨大支柱。

三、回归原始与现代传播

从广义上讲,所谓传播就是信息传递和流动的过程。对于人类传播活动的类型,从传播系统不同的层次可划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其重要特点是据有社会性和阶级性。[8]所以,土家族传统民歌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信息的传播载体和方式,一直以来都经受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严峻的考验和现代媒体和外来文化的挑战。首先是社会的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改变,使得原来赖以生存的民歌土壤贫瘠了,民歌的一些原始功用弱化甚至于消失了,如土司制度下因婚姻不自主唱的歌,对于今天“太自由”的男女关系失效了;农业科技的进步,使得传授生产知识、耕作方法,再也用不着唱“六月里来六月六(nu),茄子开花乌笃笃……”。其次,历次政治运动使各民族传统民歌发展出现断层,清江流域土家族区域也不例外,土家民歌传播者也一度出现集体“失声”;④第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大削弱了传统民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如,人口增多田减少,人民公社变单干,山坡上几十人摆起长蛇阵集体劳作场景不再,“薅草歌”便渐渐音消了。第四,现代传媒的强势侵入,一方面加速了传统民歌的消亡;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它向外传播及艺术价值等方面的一次又一次飞跃。以传播学观之:

1.传统传承方式的流变使受众面增加。清江流域土家人无村没有歌,只分多与少;无寨不有歌,只分种类相对不同。金龙坝村的严顺海老先生开口就说“我先唱30首民歌吧”,太阳河乡90多岁的李元佑老歌仙说他年轻时唱民歌三天三夜不犯重(不重复)。许多歌师他们本身就是走乡串户的匠人或商贩,如建始三里乡《黄四姐》的歌,原名叫《货郎歌》,讲述的是一个外来货郎客与土家黄四姐的爱情故事。⑤恩施新塘乡的《姐在河边洗衣裳》就描述的一个周游村寨替人打修磨子的石匠与土家妹子在河边一见钟情的故事情节。这种不仅依靠语言(歌词),还通过眼神与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甚至于姿态、衣着等最直观、最直接的人际传播,被学者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土家民歌正是伴随着他们生活的脚步,伴随着他们一生的追求,从口耳相授到手抄本流传至今天的电视机进村、影碟光盘入户的大众传播,使这一区域的传统民歌受众面不断增加,分布面广,其传播似悠悠清江水之流长,是土家人生命力的源头活水。

2.社会变迁使传播者角色不断变换。由于传播所据有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土家族传统民歌在时间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出现过一度传播障碍,严重地影响了它的传承与发展。民歌传播者角色由最早的手艺人、生意客(如木匠、篾匠、石匠、漆匠、盐贩子、牛贩子、马贩子等等),曾变换成用旧瓶装新酒、老曲变新词,改编民歌的文化工作者;再由革命样板戏旗手们所替代;近30年随着民族文化的恢复,民间才又有了专门的歌师(民间艺人);学校有了教民歌的专业老师;如今农民艺术团有了自己的演员、歌手。许多老民歌篓子感叹他们唱了几十年,可惜中间停了几十年。历次的政治运动,是对传统民歌的一次次围剿(歌手不敢唱了,祖传歌本被烧了)。原来金龙坝村的螃蟹阡有人能唱72种虫的《虫歌》,现在已经绝迹;太阳河乡的《背佬儿》号子找到了词却怎么也想不起曲。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大部头的东西没有了,唱得好的少了,经常唱的少了,端公子也改行了,古老传统的东西失传了。随着现代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以及网络传播的不断发展,土家族传统民歌的传播者角色仍将不断变换。

3.传播者心理的改变使民歌回归原始。随着城市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正如农民离开土地大批量地进入城镇一样,“在乡村”的土家族传统民歌传播,也“忽如一夜春风来”地流向了城市中心。这是缘于乡村传播者在受到宏观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影响下的“选择性心理”与城市受传者“移情心理”的对接效果。因为城市的快节奏和相伴而生的生活压力使城市人对乡村生活充满臆想。因此,民歌回归,尤其是原生态民歌的民族美声艺术,借助现代媒体和网络传之更快、播之更远,是土家传统民歌在现代历史时期一个新兴的文化传播特征。

4.城乡传播互动实现了土家民歌质的飞跃。土家族民歌源于高山丛林与大河溪洞两岸的原始生态环境之中,现在又回归自然。在原生态的歌唱中,再听不见新民歌中摇滚的、爵士鼓的伴奏强音,而是让山野的自然之声、歌韵之神“原汁原味”地舞台再现。最热点的例子莫过于2008年CCTV青歌赛中获金奖的《花咚咚的姐》。那位唱高腔的土家农民兄弟歌手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可却懂得如何把气息控制、拿捏、发挥到极致,用极度尖细透亮、古朴凌峭而富于惊人瞬变音乐乐感的“假声” ⑥把真正清亮、甜美而率性的土家劳动人民的精神素质表露得非常出色。让人在欣赏时,对世界上竟有不需要训练而存在着如此美妙的原生态的嗓音而惊讶不已。再加上两位漂亮苗家姐妹的伊呀缠绕、穿插揉变、若即若离的润饰艺术,营造出一种审美场景,不仅给人无可比拟的视觉冲击快感,而且触动人们难以言传的“灵魂中热烈的激情”,[9]达到了景乃众人之景,情乃个人之情的审美效果,所以最终征服了评委、倾倒了数万听众。

① 赵晓春主编的《农业传播学》称“农业传播学可以界定为社会领域内的涉农信息的传播”。

② 被采访人:金龙坝村螃蟹阡组长冉茂文,他那个小片310人,他说有20个人唱,约占7%。但是村书记欧显斌不同意他这个看法,他说全村10%以上的人还在唱。因为仅就“山歌”而言,它几乎是唱不绝的记不完的录不尽的,现在只要是50岁左右的人,都能随口便答唱几句,这个人群中能唱山歌的比例说80%都不为过。采录人:张汉卿、甘武。

③ 资料来源:张汉卿《金龙坝村土家族传统民歌传承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7年8月8日至14日)。

④ “失声”:声乐术语,嗓子因练声过度或唱法不当或高度紧张等等引起声音沙哑、发不出音、唱不出歌的现象。

⑤ 讲说者:李永念,男,50岁,恩施市文化馆音乐干部;演唱者:李维菊,女,28岁,土家族,初中文化,恩施新塘乡双河村人,土司城艺术团歌唱演员。

⑥ 男歌手用假声唱女高音,它发源于1586年的西班牙。当时罗马天主教教皇伍尔班发布公告,禁止女性歌唱者在教堂的宗教仪式中参加歌唱,于是西班牙的假声歌唱者与阉人歌唱者castrato就代替了她们的位置。引自薛良《歌唱的艺术》,第234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曹毅.土家族民间文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

[2]许咏春.《诗经》简介[OL].http://www.blog.sina.com.cn/2008-06-12.

[3]秦德祥.吟诵音乐[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44.

[5]中共恩施市市委,恩施市人民政府.恩施市民间歌曲集[M].内部资料,2005:19.

[6]博客园.音乐知识讲座系列——音程[OL]. http://www.cnblogs.com/risun/archive/2004/06/27.

[7]吕杰,张波,袁浩川.传播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17.

[8]薛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237.

作者:谢亚平 戴宇立

上一篇:媒介素养传播学论文下一篇:蒙古族传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