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下煤矿安全论文

2022-04-15

我国的煤矿资源储量很丰富,也是我国最靠得住的能源。但是,我国频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给生命财产造成了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将事故和伤害降到最低。该文针对我国煤矿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良措施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依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忧患意识下煤矿安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忧患意识下煤矿安全论文 篇1: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

摘 要:近年来煤矿管理以及操作技术的全面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要求也日渐严格,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稳定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围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管理,找准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突出技术的整体运用,将危险控制在最低范围之内,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更好的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迈上新台阶。本文将围绕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整体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制度管理、标准化建设、安全素质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加强,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规范生产。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渠道,包括有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建设、责任制度建立、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要素,只有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的综合管理,实行标准化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简述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中,责任心上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从当前的责任管理来看,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对于制度的建立、检查的规范、长效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整体的责任管理,对于安全规范化的措施应用也却反整体的管理,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2、培训力度有待强化

员工安全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员工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在当前的煤矿管理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机制等的形式学习上,没有落到实处,员工对于安全的整体认识不够,煤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没有长效化,没有建立时时培训、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的安全培训机制,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管理没有细化的管理,也没有落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造成整体的损失。

3、安全技术还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有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管理设备的相对落后,没有形成全面的技术跟进,对于在煤矿开采技术中的一些设备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方面的煤矿安全检测仪器等,更新不及时,影响整个安全管理的有效防范。此外,尤其是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只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没有加强对技术的更新与创新,造成技术滞后,得不到全新发展与突破。

二、探讨强化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责任管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运用中,要在全面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上,建立履行本职工作的安全职责管理机制,提升各方面的安全洞察能力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制度建立,形成安全忧患意识,并强化责任跟班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同时,构建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将管理人的下井次数与责任管理形成有效的联系,对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要严格追究当天值班或者呆板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对于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的,要采取通报、处罚等措施,严格追究各方面的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模式。

2、强化隐患整改

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要将整体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突出安全隐患的排除与整改管理,将每一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全方位的排查各项安全隐患。清除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各个死角,并建立隐患安全管理最机制,对于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设备运用、问题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并构建层层分解的有效方式,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处理。如果隐患不整改、问题不处理,那么安全检查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安排、有处理、有落实,责任到人。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恶劣,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总是不断出现的, 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断地整改隐患,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问题要得力。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的各级管理者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整改、抓落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生产现场要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种安全设施及监测装置完整可靠,符合标准,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作业条件。使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系统中的自动保护、自动调节、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发挥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强化安全管理的培训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作业,要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专业培训工作,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三、结语

煤矿矿安全管理牵涉到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将安全意识的形成放在生产第一位,构建“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模式,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管理,坚持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依靠科技进步以及设备创新管理,改善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更好的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安全生产更好的迈上一个新台阶,突出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文管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将事故发生降到零。

参考文献:

[1]王彦涛;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2期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3]余婷婷;刍议煤矿安全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袁秋新;基于第二序改变理论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作者简介:孙述光(1975.01-),男,信阳市淮滨县人,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平顶山工业技术学院。

作者:孙述光

忧患意识下煤矿安全论文 篇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我国的煤矿资源储量很丰富,也是我国最靠得住的能源。但是,我国频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给生命财产造成了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统筹规划,解决好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有效地控制事故的发生,将事故和伤害降到最低。该文针对我国煤矿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良措施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点依据。

安全生产是一项极其广泛复杂的工作,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开展。而多年来积累沉淀的大量安全问题,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解决,所以,可能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危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有效地减少各类事故发生。此外,随着煤炭行业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矿工生活的逐渐富足,煤炭行业和矿工群众的安全需求、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客观上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情况,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有些人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视为矛盾的,这种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片面的。之所以说安全与生产不是矛盾的,是因为它们根本不是对立着的双方,安全与生产是相相互依存关系,安全是伴随着生产而言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安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生产。

我们在认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时,应坚持唯物辩证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及现象,既要承认安全与生产存在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又要承认安全与生产之间存在着区别,正确理解与掌握安全生产的辩证关系,不可持片面观点。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树立起“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为天,安全至上,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井上井下的全位、全过程。

我国煤矿存在的安全问题

开采技术落后、煤矿技术人才及安全技术评价管理人员不足。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在国有煤矿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在近40个年产50万吨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而提高煤矿人员素质,加大技术投入,已经成为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个关键因素。

我国很多煤矿的自然开采条件恶劣。据统计,目前我国井下作业的煤矿占95%,井深平均在400米以下,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煤系、地层构造异常复杂,而且开采后的围岩运动和应力场变化也极难把握。另外,大量事实也证明:煤矿所发生的重大事故,如瓦斯爆炸、采掘工作面顶板垮塌事故、突水淹井、矿井透水等都与此有直接关联。

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差欠账多。我国很多煤矿自然开采条件比较恶劣,管理上漏洞诸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没有把握预防伤亡事故的发生。总之,安全设施长期欠账导致安全隐患重重,已成为我国煤矿的一个基本现实。

立法、执法、监察等法制及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还不健全。安全检查是实施监督检查的一种有效形式,跨地区的安全检查和矿与矿的安全互检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方法,可是近几年来这种有效的互检也多流于形式。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对策

加大法律管理力度。用法律手段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这是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强有力的方式。我国《煤矿安全规程》、《煤炭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其中,对煤矿开采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出明确规定,这使得从事煤矿行业的劳动人员的切身利益都得到法律保障。

充分发挥理念先导作用。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心态安全,这也最能体现出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为什么在单位内“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呢?分析其原因就是观念问题,还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例如:一些企业盲目追求效益,迫使或诱发本单位职工拼设备、拼体力,违章冒险蛮干;上级组织安全大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出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下级往往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查出问题便想方设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要安全”本来应是职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这些错误观念如果不破除,就无法树立起正确的安全理念,所以,安全生产的建设就成为一座空中楼阁。

安全培训是安全工作的前提。在我国,煤矿一线的人员大多是来自偏远地区且没有受过过高的教育的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防范了。煤矿行业十分特殊,只有巷道和工作面是煤矿工人的工作环境,活动场所狭窄,随时都有自然灾害的威胁,瓦斯、煤尘、顶板等都是常见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其工作环境之恶劣。因开采煤矿时总会面临不断变化的情况,威胁生产因素也发生着变化。所以,要保证煤矿工人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现场情况,并掌握遇到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要实现上述的这些方面,就要对煤矿工人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在安全思想教育过程中,不能只讲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最好是以典型的煤矿安全事故案例为例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培训,从而使煤矿工人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发挥好管理的规范作用。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的管理者抓“三违”主要是依赖批评教育和经济加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职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是只通过经济手段控制“三违”现象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职工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煤矿安全管理效果,管理者要严格执行刚性制度,同时还要注意使用柔性管理方法,使员工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要发挥示范作用,把保障员工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当生产条件达不到安全、危害员工健康时,不得盲目指挥、违章指挥,确保员工心情舒畅的去工作。

落实安全责任。开展煤矿工作之前,先将安全责任工作落实好。将责任进行分摊,落实到每一个人员的身上。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直接由相关责任人承担。同时,企业还要将企业经营目标和安全目标联系在一起,对员工实行双项考核,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

作者:于新龙

忧患意识下煤矿安全论文 篇3:

山西泽州:“不要带‘血’的GDP”

“要让泽州各级、各部门的官员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时时都有头顶‘达摩克利斯之剑’的危机忧患意识,同时也要让非法、违法采矿者置身于‘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杀气’笼罩下而止步。”6月1日,在泽州县政府召集安监、公安、检察院、监委等相关部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后,泽州县县长崔守安面对《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如此陈词。

泽州县是山西省重点产煤县之一,煤质优,储量大,但煤矿分布点多面广,且地处高瓦斯区域,采掘与安全监管难度非常大。虽受制于种种不利因素,但泽州县凭着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却创下了连续五年安全生产平稳的骄人业绩。

重拳出击

王光林是今年刚刚履新的泽州县安监局局长,这位40多岁、从煤矿一线摸爬滚打上来的安监局长对于泽州安全生产的情形了如指掌。

“可以这么说,像泽州县这样抓安全生产的力度在全国也不多见——四大班子齐抓共管,高度重视人才与新技术的引进,在安全投入方面不惜血本,查处上更是不姑息、不手软……”

王光林局长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几年来,泽州县在安全监管方面的工作可圈可点,百万吨死亡率几年来一直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今年‘3.18’事件(3月18日,山西省晋城市苗匠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矿方刻意封锁消息导致救援不及时,致使21名矿工遇难)之后,泽州县更是对群众举报的煤矿瞒报、不报事故施以了重拳打击。”

在泽州县,有一套完备的煤矿安全生产举报制度,多部热线电话24小时受理群众的举报,同时政府拿出“不遮丑、不护短”的勇气邀请新闻界参与监督曝光。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被誉为泽州县政府的“顺风耳”、“千里眼”。

按照3月份泽州县出台的《关于贯彻落实省安委<煤矿隐瞒事故核查处理办法>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凡煤矿企业在岗职工的伤亡情况(包括事故伤亡、疾病伤亡、意外伤亡等),煤矿企业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县安监局、公安局。超过规定时限上报伤亡事故或未上报并擅自对伤亡事故进行处理的,一律按煤矿隐瞒事故论处。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在泽州采访期间获悉,一个以泽州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宏微为组长,安监、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煤矿举报事故核查领导组刚刚成立,这是泽州县在接到几起举报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行动,县检察院、纪检委已提前介入,参与调查。

据王宏微副县长介绍,像这样的小组泽州已成立过无数个,对于各种举报,宁可信其有,也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一起。

《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从泽州县安监局了解到,为从根本上杜绝与制止违法生产的发生,泽州县除了加大对火工用品的管理外,对辖区停产待证的矿井全部实行了“双封双锁”制,即由所在地乡镇政府、安监部门对矿井提升系统加锁,公安部门、安监部门加封,确保真停真整;对单独保留未换新的《采矿许可证》的煤矿和整合保留的煤矿一律切断电源,封存备用发电机组,并拆除提升设备的电机。如此严厉的措施在全国也颇为罕见。

泽州县一煤矿矿主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坦言:“泽州安全形势的大好得益于地方领导的重视与措施得当,县里四大班子领导实行包乡包矿,责任到人,经常突击检查,有时凌晨二、三点钟也有可能突查,所以泽州境内的煤矿相对比较规范,矿主也不敢心存侥幸。”

今年3月25日,晋城市与泽州县领导深入到停产整顿矿井——泽州高都镇泊村煤矿进行突查,突查时发现该矿煤炭堆积,井口运输皮带的溜槽内有新鲜的炭块与煤灰,违法生产的行为昭然若揭。在随后的处理结果中,有10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该镇镇长被免职,4名驻矿安监员因擅离岗位被辞退。

泽州县县长崔守安在不同场合曾多次强调:“我们要为安全生产负责,要为矿工的生命负责,泽州绝不要带‘血’的GDP。”

泽州“铁律”

毕业于长治煤校的李永明几个月前由大箕中心安监站调往高都中心安监站。

对于这次从副站长到站长的提拔,李永明心中却欢喜不起来。与他一起赴任的还包括南村中心安监站王三明等四位新站长,他们同是今年泽州安监队伍整顿中,通过竞争上岗、择优选任的年轻干部。

“责任重大,压力更大,每天神经高度紧张,手机全天开机,就怕半夜有人打电话,只有过春节那几天才能睡几个安稳觉。”李永明对于这个“站长”是一肚子“苦水”。

其实,并不只是李永明有苦衷,王三明也向《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道出一些心里话:“煤矿生产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故,即便是非人为造成的,安监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泽州县在这方面的要求更高,追究的责任更重。”

泽州县已实行“驻矿盯守”制多年,今年又在原有57名县级驻矿员的基础上,从县营国有二轻煤矿抽调71名技术骨干派驻各矿,全县128井全部实现了县、乡两名驻矿员24小时蹲矿盯守。

李永明所在的高都中心安监站共管辖17座煤矿,除了他以外还有2名副站长与17名驻矿员,大家全部都是睁大眼睛,24小时高度警惕,严防各种隐患出现。

王光林局长表示:“虽然是人海战术的笨办法,但很有效。安监局对中心站站长、驻矿员的监督更加严格了,各站长、副站长、驻矿员严格实行了末位淘汰与异地轮岗交流制度,以保证队伍的纯洁度与战斗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我们监管的作用。”

不仅如此,泽州县多年来一直对“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及“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患原则进行了重点监督检查,从而使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在泽州,不仅是李永明等五名中心安监站站长感到了压力,包括县、乡领导、有关部门领导、煤矿矿长等也不同程度体验到泽州“铁律”的“滋味”。

为从体制、机制方面挖根源、找病症、求对策,促进安全责任全面落实,泽州县政府实施了煤矿安全生产“十项制度”,这十项制度就是戴在泽州每个部门、每个人头上的“金箍咒”。

其中煤矿安全工作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设立使安全生产成为了泽州县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组织机制上保证了煤矿安全;另外实行了县、乡领导、矿长、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领导力度及主体责任上为煤矿安全增加了一道屏障。

加上“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制度”、“煤矿监管人员责任制”、“煤矿安全举报制度”、“煤矿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煤矿安全投入保障制度”、“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制度”、“煤矿安全工作督查制度”等主要环节部分,共同构成了保障煤矿安全的泽州“铁律”。

李永明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八个字形容了他现在的工作性质,但从他憨实的笑容中《中国经济周刊》(国内邮发代号2-977)也看到了一个基层安监工作者的沉着与冷静,信心与决心。

作者:韩 文 刘软香

上一篇:学生主体性高中历史论文下一篇:三年制大专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