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6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护理等。结果68例糖尿病足患者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篇1:

行为干预对防治糖尿病足的护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防治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007年07月至20010年0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及各种方式的行为干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的治疗指导与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控制血糖正常率实验组88.0%,对照组56.0%;截肢率实验组4.0%,对照组24.0%,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防治糖尿病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行为干预;预防;护理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由糖尿病(diabetes,DM)所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及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我们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各种实施行为干预,探讨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护理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7年07月至2010年06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6-85岁,平均年龄68.5±11.8岁;糖尿病病程4-25年,平均12.5±2.7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50例患者均给予系统的健康指导及护理,包括药物疗法、饮食控制等。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各种方式的行为干预:①合理饮食:患者应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选择高纤维、低糖的食物,限制胆固醇、动物脂肪的摄取,坚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②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律运动,每天进行至少3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③心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干预方法:音乐疗法、松弛疗法、心理咨询、运动疗法及生物反馈疗法等措施;④维持体重:应督促糖尿病患者进行减肥,同时配合规律的运动与合理的饮食。对照组患者仅在复查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指导和健康教育。

1.3观察指标5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别给予系统的健康指导及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同时进行各种方式的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控制血糖及截肢率。

2结果

3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外伤及感染等因素引起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3]。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应早期预防[4],其关键在于识别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病情并及时治疗[5]。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控制血糖正常率、截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糖尿病足不能单纯地去治疗,还要对其进行心理及行为的干预,才能使治疗达到较好的效果。糖尿病患者一般都不能很好地独立生活,长期在疾病的影响下,使其在心理上感到自卑和内疚,心态非常不稳定,这能增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兴奋交感神经,加快了脂肪的分解,使糖尿病足的病情变的更加严重。该类患者还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入吸烟,这会血液粘稠度增高,血管收缩,血液的供应量减少,对病情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该类患者要进行心理及行为的干预,这样才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糖代谢状况[6],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降低糖尿病指数,减少胰岛素需要量,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足的病情。

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参考一些相关的资料,笔者认为,在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与预防过程中,除了施行常规护理措施,如糖尿病足局部治疗与护理、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还必须重视以下行为干预方法:①合理膳食:方巍[7]认为,对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地进行降血糖治疗,空腹血糖不要超过7mmol/L,餐后2h血糖不要超过10mmol/L。合理饮食糖尿病患者的一项积极的有效的控糖措施,患者在饮食上一定要减少糖及脂肪的摄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患病率[8]。在饮食干预上还要控制患者总热能的摄入量,让患者保持正常的体重;患者可以多吃一些含糖量低的食物,或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谷类、豆类食品。要减少对对动物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入量,可以主要摄入一些植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的摄入要充足:每日三餐要科学安排,做到定时定量,每顿饭要要进食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减缓葡萄糖的吸收。②要坚持有规律地进行适量的运动:DM患者要坚持长期地运动,运动量控制在每天30min的中等强度,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到运动上的个性化[9]。③要把体重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研究发现,肥胖(尤其是内脏型肥胖)能造成胰岛素抵抗,而大量饮食、运动缺乏是引起肥胖的直接原因。因此,对DM肥胖患者一定要控制其饮食,还要做到合理饮食,并科学合理地进行运动。④定期监测血糖:对自己的血糖要定期地监测,以便于自己掌握自己的血糖水平,当发现自己的血糖异常时能够及时地就诊,或通过改变自己的饮食等习惯及通过药物进行有效地治疗,防止DF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⑤重视心理行为干预:DM患者容易出现多种不良的心理反应:a、悲观:在长时间病情的折磨下,悲观失望,认为自己的疾病不能治愈,不愿意再继续服药,医疗费用太重,也是导致患者悲观的因素。b、恐惧:长期地服药对药物产生了依赖,一旦停药病情就会有反复,因此,患者惧怕发生糖尿病及由其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对致残、致死也非常害怕,并惧怕家庭不能支持疾病的治疗。c、狂躁:长期饮食的控制及其他行为的干预,患者自身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脂肪、蛋白质及糖的代谢异常,长期的治疗,都会造成患者出现狂躁。针对患者上述的各项心理问题,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每项护理前要向患者说明护理的意义及目的,对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要耐心地给予解答,教会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及如何对心理进行疏导的方法,以有效地解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保持其稳定的情绪,使其以最佳的心态配合治疗。家庭护理干预中,要求家属积极地指导或协助患者进行足部保健防护。随访中我们通过音乐疗法、松弛疗法、心理咨询、运动疗法及生物反馈治疗等措施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地控制了患者血糖及DF等并发症的发生。⑥加强卫生宣教:可以在住院或随访期间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宣教,向患者讲述糖尿病足相关的医学知识及其防护方法,向患者介绍一些足部保健的常识,如每天起床或睡觉前可以检查足部,看是否有畸形或包块,脚部胼胝有无增大,注意测量足部皮肤的温度,还要讲究足部的卫生,勤洗脚,防止足部的干裂。告诉患者足部的日常护理方法,如勤剪趾甲,足部保暖,足部按摩,还要经常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及皮肤色泽。近年来,在为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出现了专业化、个体化的护理机构,他们可以为该类患者提供更专业的护理服务,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在住院或门诊治疗期间仅能接受短期的健康教育,所获得的糖尿病基础知识及足病防护知识很容易淡化、遗忘,因此,还要对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进行长期地强化教育,其内容包括如何早期识别糖尿病足、足部问题的应对措施、日常足部防护及糖尿病治疗的综合方案等,让患者意识到病情的危害,并提高自己防病治病的积极性主动性[10]。护士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教育患者,如开展健康讲座、发放手册、播放录像、电话咨询、家庭访视及组织病友联谊会等,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及防护方法,并采用口头提问或书面考核等方法来评估教育的效果[11]。⑦其他: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并根据医嘱随时调整用药。本研究通过行为干预对糖尿病足护理表明,行为干预是糖尿病足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可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焦繁,史小景,常红军,等.48例糖尿病足病人的护理及出院指导[J].全科护理,2012,10(6):521-522.

[2]王玉珍,许樟荣.第三届北京糖尿病足及相关疾病论坛纪要[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1):697.

[3]马黎炜.糖尿病病人足部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关系[J].医学信息,2011,24(2):749-750.

[4]Reber GE,Pecoraro RE,Koepsell TD,et al.Risk factors for amputation in patient with diabetes[J].JAMA,2005,293(2):217-228.

[5]陆霞,黄希红,张雪莲,等.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就医行为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13-14.

[6]唐炜立,雷秉均.糖尿病教育在NIDDM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9,7(1):25-27.

[7]方巍.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89-94.

[8]张丽芳,成双,王文治,等.影响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行为干预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130-131.

[9]马昆,王海生,赵一杰,等.运动与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探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6,23(3):59-61.

[10]周爱民,黄木红,蔡剑梅,等.强化教育对糖尿病病人足部自护能力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1):162-163.

[11]白姣姣,沈宇峰,金霞萍,等.社区糖尿病足综合护理干预的适宜技术研究[J].上海护理,2008,8(5):42-43.

作者:苏美云 童牧苔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篇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 对68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健康教育护理等。 结果 68例糖尿病足患者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对糖尿病足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糖尿病足;中西医结合;护理

糖尿病足(DF)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1],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末梢麻木和疼痛,足部溃疡以及坏疽的形成。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对入住的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给予系统的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68例糖尿病足患者,依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入院时空腹血糖为12.4~32.1 mmol/L;男42例,女26例;年龄49~77岁;病程2~30年,糖尿病足60 d~5年;根据Wagner分级方法:0级8例,1级26例,2级22例,3级10例,4级2例。

1.2 治疗措施

采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根据患者疾病分型、病史、血糖水平选择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制定饮食方案,合理规律饮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广谱、足量、高效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患肢肢端循环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制剂如红花、丹参静脉输注,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局部清创换药,中药泡脚。

1.3 护理

1.3.1 心理安抚 糖尿病患者特点是病程长、症状重,患者往往心理比较焦虑、敏感,有的甚至悲观、脆弱,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完全听从医生,事无大小都要详细询问,要么对治疗不重视甚至放弃不配合。因此对每位刚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要认真做好入院宣教,帮助患者尽快熟悉适应医疗环境,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治疗和护理工作;要经常与患者聊天,了解患者所想,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要主动及时的向患者解释病情并告知最新治疗方案,取得理解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焦虑,悲观等情绪;建议家属多和患者交流,增加患者的精神动力;随时和患者及家属沟通,鼓励家属陪伴;鼓励患者多和同房间的病友交流,相互分享治疗糖尿病的一些基础知识,平衡减压。同时患者在治疗期间产生的烦躁、敏感、猜疑等心理,护理人员可实时说教,以病房内已治愈的患者做例子,安抚患者情绪争取其积极配合。良好的心理护理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治疗的决心和信心,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2-3]。

1.3.2 饮食护理 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严格执行糖尿病饮食,目的是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降低血糖。根据患者个人的饮食要求,制订相应的饮食方案,控制总热量,有规律地进食,原则是进餐要定时、定量,要一日三餐七成饱,少吃多餐,避免饱餐[4]。合理分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蛋白质与脂肪的比例,鼓励患者多食粗粮、杂粮、大豆及相关产品,多吃瘦肉、鱼类、虾类、海鲜类,多吃绿叶蔬菜、含糖分低的水果等。帮助患者了解血糖与饮食的关系,提高饮食对糖尿病防治重要性的认知。

1.3.3 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坚持足部按摩3次/d,动作轻柔,通过推拿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方法是双手从大腿根部用按法、揉法、搓法逐渐按摩至脚踝部,再从足跟部向上至大腿根部,反复10 min左右,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对于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溃疡,卧床时可在脚跟下垫一个软垫,提高患肢,并指导患者在床上做踝关节背屈、旋转和小腿屈伸运动,促进静脉回流。针对患肢皮肤的微循环障碍,注意防寒保暖,不要用热水袋保暖,取暖器暖脚避免脚部烫伤起泡,皮肤破损,加重病情。

1.3.4 局部护理 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足部颜色及温度变化,发现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护理人员经常触摸足背动脉的搏动、按压皮肤的弹性、观察皮肤色泽及温度,发现动脉搏动逐渐减弱或消失,皮肤温度降低,肢端变凉,皮肤颜色出现渐变,逐渐由白→暗红→暗紫→紫黑色,往往提示患足缺血缺氧加重,易出现溃疡并形成坏疽。此时,不可热浴,更不得烫洗,否则可使溃疡加重,或出现新的病灶。

1.3.5 足浴护理 方法:透骨草20 g,威灵仙20 g,黄芪30 g,丹参30 g,当归20 g,大黄20 g,红花15 g,黄柏20 g,苦参30 g。首先把中草药放在水中泡20 min左右,大火致药液沸腾后再小火煮10 min,待药液温度降至35~40℃即可用来泡脚。有条件的用中药熏洗桶加热保温,使水温维持在38~40℃左右。药液平面要高于踝关节,最好至足三里穴(人体保健要穴),每次30 min,1次/d,疗程不限。通过泡脚,使中药有效成分进入机体、输布全身而发挥药效作用,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激发机体自身调节功能。

1.3.6 换药护理 出现感染的创面应每天清创换药,严格无菌原则,用碘伏消毒3~4次,保持溃疡面清洁,渗出过多可早晚各换药1次。同时行脓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用敏感抗生素、高效、足量对症治疗。创面感染严重,有腐肉,脓汁渗出较多时,应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去除变性、坏死的病变组织,创面常规消毒后先后用生理盐水和呋喃西林液冲洗,然后用高渗葡萄糖棉纱覆盖,无菌纱布包扎,用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促进血液循环,2次/d, 30 min/次。待创面渗出减少,有新鲜肉芽生长,涂擦生肌玉红膏,促进新鲜肉芽的生长。此外进行浸泡湿敷换药时,动作切记轻柔。

1.3.7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其他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降低耗费和负担。要对患者和家属耐心宣教,帮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治疗需持之以恒;告诉患者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预防的有关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做好足部的健康护理,避免足部遭受意外伤害。具体为注意患足的防寒保暖,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教会患者足部常规按摩手法,利用空闲时间多做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穿宽松、舒适的布鞋和质地柔软、吸水透气的袜子,使足趾在鞋内活动不受限制为可;适度锻炼,散步为主,避免运动后出现足部红肿及皮肤磨损现象;生活制度应规律,戒烟和烈性酒,讲究个人卫生等。

1.4 疗效判定标准[5]

治愈:溃疡面完全愈合,形成痂皮或瘢痕者。显效:足部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有力,溃疡面缩小80%以上,临床分级好转2个级别以上。有效:足部皮肤感觉部分恢复,足背动脉搏动较明显,溃疡面缩小50%,分泌物减少,临床分级好转1个级别以上。无效:足部皮肤感觉无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溃疡面无缩小,分泌物无减少,临床分级无好转或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系统全面的护理,68例糖尿病足患者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4.1%。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足病是由于下肢动脉硬化,加之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局部组织缺血和抵抗力下降,当足部受到微小的创伤,如不合脚的鞋挤压、擦伤、皲裂或鸡眼等处理不当,均可引起创面感染而形成溃烂,又因患者痛觉减退或消失,不能及时察觉病变,常常使溃疡加大、久不愈合,甚至导致组织坏死。感染处理不当或者治疗不及时使得创面难以愈合进而影响到糖尿病足的最终治疗效果。糖尿病足的中药泡脚创面处理,紧抓糖尿病足的形成原因,通过活血化瘀、理气行血、舒筋活络的中药长期浸泡,降低血液的黏滞、凝聚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扩展血管,增加局部血氧供给,改善微循环障碍,使血流通畅;同时加强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提高了自身免疫抵抗能力,临床多项研究亦证实了中药浸泡对糖尿病足的确切疗效[6]。中药浸泡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创面的修复和愈合,缩短治疗周期和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通过进行科学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施行全面的护理,系统的糖尿病足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自我治疗、护理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7],建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控制疾病,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8]。

[参考文献]

[1] 赵金苓,李希玲,陈洁.糖尿病足的评估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32.

[2] 孙道玉,辛绍伟,马学萍,等.糖尿病足预防及护理新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2):71-72.

[3] 赵平.应用临床路径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1):131-132.

[4] 李清华,李清江,蒋文,等.糖尿病胃轻瘫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533.

[5]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0-121.

[6] 孙洁.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70-71.

[7] 曾雪卿,任运红.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C):103.

[8] 王桂英.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9):27-28.

(收稿日期:2012-02-16)

作者:房芳 王松

糖尿病足的护理论文 篇3:

21例糖尿病足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经验,探讨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21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控制血糖、抗感染和局部换药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实施早期健康教育干预。 结果 21例中治愈20例,仅有1例因足趾坏疽,转入外科截趾术。 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早期的健康教育干预,并进行科学的足部护理,能提高糖尿病足的治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伤口愈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血管神经病变导致感觉障碍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是糖尿病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直接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积极做好糖尿病足的防治和护理,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经济负担。2008年6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内分泌科共收治21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糖尿病足患者21例,均符合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45~76岁,平均(57±18)岁。糖尿病病史5~25年,平均(15±8)年,测空腹血糖12.1~23.8 mmol/L,平均(17.81±6.23)mmol/L,就诊时间7 d~ 6个月,足部均有破溃,深浅不一,溃疡直径大小不等,严重者深及皮下、肌腱及骨膜。

1.2?病因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长期高浓度的葡萄糖致下肢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低膜增生,导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粘滞性增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良,组织营养障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痛、温、触等浅感觉减退或消失,失去自我保护机制,易受外部损伤加之足部皮肤易干裂,以及不合适的鞋引起胼胝和鸡眼形成,继发感染而出现足部溃疡、坏疽,若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将进行截肢术。

1.3?治疗

糖尿病足强调早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的个体化。根据血糖情况,尽早使用胰岛素,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采取空腹、三餐后2 h、睡前监测血糖,及时处理血糖过高或过低;根据病灶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同时给予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治疗;合并中药内服,可消热解毒,化瘀止痛,益气养阴,行气活血;加强支持疗法,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长期站立,常抬高患肢,以利回流,减轻水肿。

2?护理

2.1?健康教育

糖尿病教育是糖尿病足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故糖尿病足在防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健康教育[1-2],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知识的掌握可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健康教育包括:(1)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及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2)向患者讲解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读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督促和指导糖尿病足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3)糖尿病足可以早期发现,早期预防,嘱患者如下肢出现冷感、酸麻、疼痛、知觉不灵敏,要引起重视,很可能是糖尿病足的早期隐性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医。(4)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5)加强足部的保健,告知患者对任何的足部损伤都应该重视,定时做足部检查,检查双脚,是否有挤压伤、红肿或者溃疡。

2.2?预防控制感染

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减弱,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预防感染尤为重要。要避免外界各种形式的损伤,一旦有了感染灶,要及时给予抗菌药物,以防继发感染的发生。平时重视足部护理,注意足部卫生,穿宽松、柔软、舒适、透气好的鞋袜,避免穿高跟鞋,宜穿平跟鞋,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泡脚,水温38~40℃,每次20 min,洗脚后用柔软毛巾吸干水份,不要用力揉搓,特别是将趾间隙处轻柔的擦干[3-4]。告知患者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最好,修剪时平剪,不要剪太短,也不要将趾甲边缘修剪成圆形或有角度,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每日洗脚后,检查足部趾间如有皮肤裂伤,红肿、水泡、流液变色,抓伤和摩擦伤等,应尽早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2.3?饮食护理

正确合理的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5],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对于患者的康复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饮食调配,即科学控制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摄入,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平衡,指导患者有规律的进食,以减轻胰岛B细胞的负担。指导患者每日3餐按1/5、2/5、2/5或1/3比例分配,增加蔬菜、豆制品及粗纤维的摄入,少食动物内脏。炒菜宜用植物油,忌油炸、油煎食物,禁止饱餐,戒烟限酒。糖尿病足坏死的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加热量补充,以达到摄入和消耗间的平衡。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时,不宜空腹,应补充少量食物,以防低血糖的发生。出院时给予个体饮食处方,列出必须适当的进食食物种类,循序渐进地控制饮食,让患者保持理想体重。

2.4?控制血糖

血糖值是干预有效与否的最敏感指标,长期的高血糖必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控制血糖,才能从根本上预防糖尿病足。有研究表明,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可减少69%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并延缓57%已经有神经病变的发展。控制血糖的方法是定时应用胰岛素或服用降糖药物,重视饮食治疗,遵循有效,平稳控制血糖的原则。根据医嘱指导患者,按时、按剂量注射胰岛素及服用降糖药,不可随意增量和减量用药。对于拒绝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护士应向患者说明注射适量的胰岛素是对自身分泌不足的补充。通过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测血糖,鼓励患者规范治疗,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2.5?局部护理

按糖尿病wagner分级标准[6],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糖尿病足倾向者,每日护理查房检查足部,如皮肤色泽、局部温度、血管搏动等,指导患者足部按摩;坚持每日温水泡脚,促进末稍血液循环;对较浅的溃疡,保持创面清洁,用碘伏消毒皮肤破溃处,每日1~2次;平时抬高患肢适当作小腿及足部运动,局部用红外线照射;对于较深度溃疡的创面护理,在碘伏消毒后,给予美宝烧伤膏湿润、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7-8];若创面严重感染,除全身抗感染外,主张对创面进行分期分批蚕食清创;有腐肉脓液时,用盐水彻底冲洗,创面的坏死组织需用无菌剪刀逐渐修剪;脓腔较深者,切开引流,彻底清创;在创面潜道内填入引流条确保引流通畅,清创时严格无菌操作。在护理过程中,观察患肢动脉搏动及皮肤颜色、温度、湿度变化,并检查局部疼痛程度,有无水肿、感觉运动反射等情况。

2.6?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饱受慢性病的长期折磨,且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压力,心理上极易产生烦燥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因此护士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与患者交谈,耐心解释取得信任,尽量调动患者的正性心理,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和失望,支持和鼓励亲属陪伴;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足的相关知识,各种治疗、检查的目的;告诉患者,即使发生糖尿病足,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完全可以治愈;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在患者面前,不暴露不愉快情绪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7?运动护理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另外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液粘稠度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根据患者溃疡的位置、大小、深度,采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练习肢体屈伸功能,防止下肢发生失用性功能下降、萎缩等,并嘱患者每日适当按摩小腿和足部0.5~1.0 h;平时可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溃疡创面稳定后,鼓励并帮助患者下床活动,促进患肢侧肢循环的建立,改善局部缺血缺氧情况。

2.8?注意事项

(1)识别糖尿病足的并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2)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意外伤、烫伤、摩擦伤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3)加强足的保护,防冻防烫,防擦伤,如足部存在鸡眼、水疱、足癣等,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3?结果

21例糖尿病患者经采用胰岛素应用、积极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局部创面处理、肢体运动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治疗后,仅有1例患者足趾干性坏疽,转入外科截趾外,其余患者经2周~4个月的治疗,均已愈合。

4?结论

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作,护理的精细化程度也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足的预后。护理人员应加强专科知识学习,对糖尿病患者采取合理的预防和临床护理措施,积极地控制和消除易发因素,结合糖尿病足患者预防与保健相关方面的指导,让患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消除足部隐患,提高有关疾病的知识水平,积极的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不仅为了降低致残率,延长患者的生命,更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不断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卫红.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9-51.

[2] 牛家兰.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104-105.

[3] 仇国瑞.局部清创联合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84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61-62.

[4] 路亚平,姬威威.中药外敷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足90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128-129.

[5] 庄茹娟,冯继红.糖尿病足25例预防治疗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75-76.

[6] 文静,刘敏.糖尿病足的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06,5(3):58-60.

[7] 戴亚兰.糖尿病足36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2):59-60.

[8] 赵晓明.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18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18.

(收稿日期:2012-05-16)

作者:朱敏

上一篇:新闻自由国际化论文下一篇:国际法主体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