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疗效影响

2022-09-12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是继心血管疾病、癌症的第三大致患者死亡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此同时,糖尿病足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加强糖尿病足的治疗与护理, 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及生存质量改善尤为必要[1]。该研究通过2011年8月—2013年8月对41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措施,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该院 收治的糖 尿病足患 者78例 , 所有患者 均符合WHO(世界卫生组织 )关于糖尿病足的诊断标准 , 且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3.6±7.5)岁 ;空腹血糖7.8~21.3 mmol/L,平均 (15.7±2.6)mmol/L;足趾19例,足背11例,足掌7例,足背4例。对照组37例 ,其中男21例 ,女16例 ;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 (52.8±7.3)岁 ;空腹血糖8.1~22.4 mmol/L,平均 (16.1±3.0)mmol/L;足趾17例 ,足背10例 ,足掌7例,足背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 并根据患者血糖变化及时调整用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常规临床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创面情况,做好患者溃疡创面引流及清洁工作,对于淤滞性创面,可以3%硼酸进行湿敷,待创面分泌物减少,可改用生理盐水,直至创面新肉芽生成。②心理干预措施:由专门人员与患者进行交流,评估其心理状况,针对病患个体特征,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护理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耐心向患者讲解关于糖尿病足相关知识、治疗及护理,耐心听取患者诉求,及时疏导其苦闷、焦虑等不良情绪,并通过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话及家人关心呵护,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经1周治疗与护理,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局部组基本修复,有效,经1周治疗与护理,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局部渗液消失,糜烂部位缩小;无效:经1周治疗与护理,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局部组织未见改善甚至加重[2]。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 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对该文所有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后, 显效25例, 有效18例, 总有效率为97.56%,对照组治疗1周后 ,显效13例 ,有效17例 ,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50%,其发病机制与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氧缺血、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控制不满意等因素有关, 而患者在受到慢性糖尿病长期病魔折磨,多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过程中,不断要加强常规护理工作,还需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加强心理护理对其疗效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8例,按简单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为81.08%(30/3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糖尿病足

上一篇: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分析下一篇: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