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2022-04-29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法治建设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注入了绵绵动力,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篇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大创新

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大创新。文章认为这些创新的内容是自成体系的,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由六个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依宪治国与依宪执政、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习近平法治思想 重大创新 法治道路 法治理论 法治体系 法治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法治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相比,还是属于“短板”。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特点,着力解决在法治建设、依法治国进程中那些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法治问题,大力提升依法治国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权利保障、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民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很好地回答了依法治国进程中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上系统回答了依法治国在新时代应当怎样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当怎样进行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有许多重大创新,这些重大创新构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

一、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问题上,必须向全社会释放正确而明确的信号,指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一个管总的东西。具体讲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大大小小可以列举出十几条、几十条,但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一条。”在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因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点是:

1.法治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中国走上法治的道路是靠党政启动的,法治化先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推进”,后是上下互动的全面推进。走上法治道路的启动力是来自国家上层建筑,来自执政党、国家和政府。党和政府既是法治化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又是受约束者。虽然社会事件、社会力量也推动法治化进程,但是主流的动力来自于中国共产党。这种党政启动式、主导型的法治建设,伴随着国家构建、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形成的过程。

2.法治目标的明确性、法治进程的预设性。我国法治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强调立法规划和司法体制改革计划,有法治进程和目标的要求。例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曾计划在2011年形成以宪法为统帅,以7个部门法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三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目标已经如期实现。再如,党的十八大提出,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要实现的法治目标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分两个阶段走,强调:“从二0二0年到二。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九大把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时间推到2035年,主要是考虑法治政府不可能单独建成,必须与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基本建成同步实现。以上这些都是法治目标明确性、法治进程预设性的体现。

3.法治时间的紧迫性和赶超性。中国的法治建设是时空压缩式的,以赶超式为主,兼顾法治发展的规律,与渐进式法治相结合。时间上,我们用6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两三百年走过的法治发展历程。空间上,我们面临与承认的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和规则进行接轨的挑战,法律本土化和自主创新的空间受到国际法的约束。时空压缩式的法治发展道路,特点是把法治的传统性、现代性和前瞻l生,统统压缩在同一个时空之中,它们相互碰撞、摩擦,同时也为法治的传统性、现代性和前瞻l生的相互融通提供了方便条件。

4.方法上的强力推进,同时兼顾法治的渐进性。我国连续开展了七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强调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守法。利用多元化的手段,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力推進各项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法治的变革。

5.法治建设是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体现推进各领域改革发展对提高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论法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搞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点,我们才能够明确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由于政治发展道路选择错误而导致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坚持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更是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政治发展道路的有机组成部分。探索和走好这条道路,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具体的法治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发展道路。

二、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也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内涵丰富。例如,党领导法治建设;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一国两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相结合;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即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理论。“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具体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設最本质的特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党要支持和保证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改善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不断提高党领导依法治国的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为了保障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得以具体落实,党的十九大决定“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适应新时代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党如何领导法治建设、如何处理党法关系的“十六字方针”——“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三、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思想写入了报告中。

在法治体系方面,习近平法治思想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

一是为回应新时代的要求,首提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更新升级,更加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二是强调“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统筹推进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坚持党纪严于国法、纪在法前,把执法和执纪贯通起来,如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

把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联系起来,最早可以追溯到邓小平同志的论述。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

经过近40年的理论探索和发展,到党的十九大时,我们党提出:“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些重要表述,都是把依规治党与依法执政联系了起来。

法律是普通公民的行为底线。党规党法比法律的要求严格得多。如果党的领导干部不带头讲法治,不带头向法治看齐,中国的法治建设如何进行?如果党的领导干部没有法治思维,工作中没有法治方式,那么,体现更高、更严格水准的党规党法、党性要求,就根本无从谈起。领导干部的行为底线就是党规党法。纪律和规矩永远排在法律之前。因此,在中国搞法治建设,必须与从严治党结合起来。

四、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刻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需要全社会法治观念增强,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也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思想建树:

第一,提出要树立法治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把“法治观念”的提法改为“法治理念”,是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第二,强调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对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全新的见解。

一是从治国理政规律的角度看待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是把法治和德治的关系问题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法律法规要树立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实际上指明了基层治理是把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体系。

第三,强调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都属于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句话掷地有声,充满正气,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要求“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五、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强调宪法实施和宪法权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上任后实行了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推进合宪性审查、依法立法,经由这些制度把宪法尊严和权威落在实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这是党的正式文件中首次出现“合宪性审查”这一概念。“合宪性审查”即对宪法以下的法律文件是否符合宪法精神进行审查,是对宪法实施和监督提供制度性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依法立法”——“推進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依法立法,目的是维护宪法权威,最终达到良法善治。依法立法,就是要求立法机关依据宪法、立法法进行立法。新制定的法律必须遵守上位法,不与生效的法律相抵触。新制定的法律也不得与正在生效的法律相矛盾、相抵触,以保持法治的权威和统一。

党领导立法时,也要依据宪法的规定,依法领导立法,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

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治保障。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的前提,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权威解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都离不开法治,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提出的,其概念的萌芽和雏形来源于邓小平同志的思想。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但他提出了“一套成熟、定型的制度”一说,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概念的萌芽和雏形,也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具有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完善的特点。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达到上述三个要求,时间有的可以短些,有的要长些,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能够也必须达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提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

黨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这把“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了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同时,把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这就将法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了起来,提升了执政党对依法治国重要性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相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相比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也给出一个基本判断:“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这说明我们在通过依法治国,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方面,任重道远。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和提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我们党认识到,制度建设是现代化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国家之间的竞争根本上是制度的竞争,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制度上的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绘制的蓝图是:到2035年,我国“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七、结语

习近平法治思想本身是自成体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体系由六个部分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简单可以概括为:一条道路、一套理论、一套体系、一套文化、一部宪法、一种治理能力。

作者:李雅云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篇2: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重要论述的探析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关法治建设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注入了绵绵动力,创造出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四个自信”视域下,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法治的创新体现在:坚定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坚定理论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动法治理论创新;坚定制度自信,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四个自信

[作者简介]刘志礼,男,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政党与中国道路研究;王雅萍,女,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四个自信”的提出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定的信念支撑和根本的方向指引。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法治建设迈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四个自信”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信念引领作用,既在理论上系统总结了新时代法治思想的逻辑起点,也在实践上准确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本文拟系统探究基于“四个自信”视域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

一、坚定道路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

道路作为党的生命,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深刻总结近代以来170多年的艰辛奋斗中、在持续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风云变幻中、在不断探索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符合人民意愿的實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动法治道路创新的路径上,我们必须要矢志不渝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道路决定国家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3]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法治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的最大创新点。在选择国家法治道路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鲜明地指出新时代法治道路的选择要基于国情、世情,要结合时代发展与人民诉求,绝不走封建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发展的正确法治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是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的深刻实践所总结的宝贵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成功实现了由人治到法治的历史性转变,历史和现实深刻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遵循。

新时代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首先要明确如何把握好法治道路的发展方向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特点。为此,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法治道路的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在我国,法治建设主要依靠党、国家和政府进行推动,在社会法治化进程中,虽然社会力量作为受约束者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但总而言之,对法治建设起到最主要作用的还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要将党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其次,正确把握法治目标的准确性与方法的多元化。党的十九大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时间定于2035年,将法治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并通过连续七个五年计划的普法,利用多元方式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尊法,使我国的法制建设更加完善。最后,法治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应做好充足准备。正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所提到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依法治国是全面提升各个领域的法治能力,必须要付出长时间的准备,绝不能一蹴即至。

二、坚定理论自信:坚定不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推动法治理论创新

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正确的法治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过程中,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自信,才能推动实现我国国情的法治话语体系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只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才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法治实践相结合,推动法治理论的创新发展。法治理论的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最核心的内涵便是党领导法治建设的理论,即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处理的问题。近几年,国内外对于“党法关系”问题的争论层出不穷,针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内涵所在,对国内外所谓的走法治道路就是抛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予以了抨击,也否定了妄图想否定党的领导的观点,对于各级党组织加强在法治理论中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在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上,必须要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也必须要保证在法律的范围内我党进行执政,并且要求各级党组织、党员既要学会执政,也要擅长用法,因此,必须要转变法治思维方式,创新法治理念,打造一个全新的执政党的形象。党处于领导地位,既要保证法院、检察院有序开展工作,又要保证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有效性。这一观点为我们党在今后依靠法治建设提升党的领导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是空穴而来的,是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所处的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决定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也就注定了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习近平總书记肯定了人民在法治进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概括总结为:法治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5]人民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首要表现在法律的本源来源于人民的意志。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将人民的意志通过各级代表收集起来,进而由人民代表整理提出,作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即法律。将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是新时代法治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人民在法治中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人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认可、拥护下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根本权利得到保障,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法律基础。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时代的语境下,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现实需求,就是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最突出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实践中应运而生,成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强化理论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指导思想。

“奉法者则国强”,我们党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行动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在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取得伟大实践成就的过程中,越来越为人民所认可,对于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有着重要作用。

三、坚定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

坚定制度自信是坚定不移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制度创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完善,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性质,又吸取了东西方制度建设的先进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制度的自信离不开自身的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贯彻依宪治国思想。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以宪法为核心。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设立了宪法日、宪法宣誓制度、推荐合宪性审查以及依法立法,以此来加强宪法的权威。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合宪性审查”,规定宪法以下的法律必须要符合宪法精神。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依法立法”,规定一切立法应以宪法和立法法来决定,加强宪法的威严。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普遍参与是宪法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对于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是保证宪法被人民群众认同、拥护、信仰的重要来源。只有真正成为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大法,宪法才能深得人民群众的维护和支持。

第二,明确新“十六字”方针。为适应新时代特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所要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既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走向,也完善了我国法治建设的衡量标准。立法作为执法、司法、守法三个过程的开端,必须要提升其理论性、科学性品格,科学的法律才能视之为良法,良法才能视之为法治实现的开端。执法之所以要求严格,是针对当前中国部分执法人员漠视法律、执法不严所提出的,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执法部门与人员更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规范执法行为。司法是法治社会最为期待的程序,公正是社会所期盼的最佳效果,培根在《论司法》中提到:“一次不公的判断,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司法公正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尤为重要。守法是法治社会实现的基础,因而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同样的,每个人都应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国法与党规双管齐下。治国必先治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是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党员的作风与社会的风气密切相关,党员素质更是影响到国民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清除掉党内顽固的邪风恶习,也是为净化社会风气打牢基础,做到双重保障作用。将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结合起来最早可以追溯到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所做出的讲话,他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这是我们党首次将国法、党规联系起来,协调推动国法、党规的一体建设。

制度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创新的根本保障。法治制度的创新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助推力,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实现依法治国的引领力。只有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深入推进法治制度的创新,才能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

四、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新时代坚定法治文化自信是坚定不移推动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动法治文化创新的精神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文明积淀、以中国当代国情和人民需要为背景的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党领导人民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便是中华民族的这种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断引领人民前进。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不断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创造性的发展,将德治融于法治之中。法治文化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其他人类文明基础上形成的法治探索道路。习近平总书記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华文明中的法治思想对于当今法治文化的建设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法治文化的发展不能抛弃历史,理应总结中华法治思想的成败得失,汲取精华,择善而用,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和法治经验,“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法之必行、犯而必施”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治理国家内蕴,与当今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是一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都蕴含着深刻的民主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刻含义;“明德慎罚”、“为政以德”、“德主刑辅”等等思想都体现着深刻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理论来源。

第二,强调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首先从治国理政规律看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7]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鲜明特征,这是我们党在总结法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对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刻把握,也是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体现。其次,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两个相互补充的举措,相互促进,共同推进法治建设。将道德要求融合于法治建设,法治便是道德的制度保障;法治必须将道德要求作为工作导向,将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在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真正做到“良法善治”。最后,强调法治公平正义的价值性。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提到,“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法治的价值也就是公平正义,是法治文化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执法人员要在工作中切实将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权益问题,决不允许人民群众打不起官司、滥用职权侵犯人民群众的利益、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等问题。

文化自信是我们党、人民对国家民族品格的自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精神支撑。法治文化的创新为文化自信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力求通过价值观念、精神信仰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精神动力。

理论的生命在于创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8]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论述,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引领方向和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7-1(1).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7]习近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求是,2015(1).

[8]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5-5(3).

责任编辑:杨建平

作者:刘志礼 王雅萍

检察院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论文 篇3: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摘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要以扎实的工作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监督、法制宣传等多方面系统推进我国的法治进程。

[关键词]民主;法治;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新时期我们党和人民追求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8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进了宪法;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提出,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当前,在国内国外复杂的形势下,面对各种观点包括治国理念的相互碰撞,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坚定不移,重申和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2011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1年4月22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的高潮,加快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为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非常必要和及时,对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清醒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一、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现实意义

(一)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开宗明义地规定,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当前,我国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法律日趋完备,人民民主权利的保障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人民民主不断扩大的客观要求还不相适应,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还有待逐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有序参与、有序表达还未形成相应完备的法律秩序,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问题时有发生甚至有时非常严重。与此相应,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日益自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我们必须正视人民群众的日益增强的法治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切实得以实现。

(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市场经济本质上应该是法治经济。没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就没有完善的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我国的市场体制还很不完善,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依法管理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的建立任重道远。在新的形势下,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需要进一步依法规范,市场意识、诚信意识需要法治的强化和引导,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市场经济环节需要法治规范和引导,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法制化建设需要抓紧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政府在建设和管理市场经济过程中决策和执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加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待规范和依法限制,有限的而非全能的、服务的而非控权的政府目标进程有待提速。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逐步形成良好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才能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稳定的,但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公共权力滥用局面短期内还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尤其突出的是,最近几年来,城镇化建设中,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侵犯公民土地、房屋等等财产权利的现象,时常发生,虽然中央屡屡发布禁令,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屡屡阳奉阴违。地方的违法征地、拆迁,已经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严重损害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严重危及社会和谐稳定。这种现象的发生,和整个社会尤其是公职人员的法治意识淡薄密切相关。在新形势下,要更加注重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依靠法治加强社会管理,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没有社会主义法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只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能迈出坚实的步伐。

(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依法执政,是我们党领导国家、治理国政的基本方式。法制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和体现党的执政能力。依法治国,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执政党及政府,能不能正确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党越是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就越能得到增强,党的执政地位就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的依法治国的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正如吴邦国最近指出,要把我们这样一个缺乏民主法制历史传统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真正做到全社会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在实际工作中不按法律办事、另搞一套,使得本可预防和化解的矛盾酿成大问题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只有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真正做到严格依法办事,才能让百姓服气。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也是确保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基本方略。

二、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加强立法,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立法工作加速发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力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立法机关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着眼于确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同时,要抓紧制定和完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法律。要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更加注重立法质量。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增强法律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操作性,以更好地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作用。我国的立法权属于人民。立法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切忌闭门造车、少数人说了算。

(二)加强司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加强司法工作,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面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全面加强各项政法工作,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切实化解社会矛盾、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实施。要按照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公民权利救助机制,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落实司法保障,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要把改革的着力点放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切实保障司法公正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伍忠于法律,司法为民,维护正义。

(三)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

经过多年的努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目前政府法制建设还存在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行政机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行政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有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观念淡薄、服务意识缺乏。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快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步伐。各级政府部门应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加大机构整合力度,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

(四)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容易滥用、走向腐败。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被监督状态下运行。随着依法治国的进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监督制度,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对执法、司法的监督,是法治建设进程中极为薄弱的环节,亟待规范和加强。各级人大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形成工作机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人民政协应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逐步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民检察院应完善法律监督的内容、程序和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执法、司法公开,提高政府、司法机关工作的透明度,加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加强媒体对执法机关的有效监督。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委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明确内容,规范程序,改进方式,并加强对各种形式监督的协调整合,保障执法监督的有效进行。要把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作为重点,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确保监督到位、有力、有效。

(五)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就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表了重要讲话,中央还批转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要突出加强宪法宣传教育,提高全体人民首先是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使宪法在全社会得到遵守。要大力宣传权为民所有(《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习近平语)马克思主义权力观,强化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大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促进民主意识深入人心并积极反作用于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既要注重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也要警惕违反程序正义的各个层面的非法治情绪。要善于运用新兴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加大覆盖面和渗透力。加强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法制宣传教育要紧密结合法治实践,要与正在做的事情紧密结合起来,在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治理念。

参考文献:

[1]胡锦涛: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充分发挥法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人民日报》2011年03月30日

[2]吴邦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新一轮法制宣传教育高潮,《人民日报》2011年04月23日

[3]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236-246,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4]赵克平: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作者:周林章 王磊

上一篇:中原文化背景下动漫产业论文下一篇:有效性课堂教学初中政治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