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2024-04-26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精选8篇)

篇1: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一、法官队伍建设需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指导

理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内在的、隐性的但非常巨大的动力。法治理念,是关于法治的原理、精神及法治化的操作技术,它构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的法治理论的基本框架。没有法治理念,法治就难以向广度深度推进,法治的终极目的也无法实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科学的法治理念。

法治的过程,不在于我们制定了多少法律,而在于我们树立了什么样的法治理念,或者说确立的法治理念是否深入人心?法治的实现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和树立法治理念的过程,就是把法律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的过程。理念不清,定位不准,将会导致司法制度的紊乱,将也会带来司法制度的不稳定性。因此,党中央我国的国情出发,作出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大决策,对造就一支更加坚强有力的法官队伍,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先进的法治理念不仅能促进社会的公正,而且还能提升一个人的素质与气质。如果司法人员缺乏一种对现代法治理念的认同和执行,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一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接受法治理念的指导,那么,再完美的现代 1 制度和管理方式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没有思想、理念层次上的革新,其所产生的行为要么是空中楼阁、要么是畸形怪胎,如此建立起科学、统一、先进的司法理念对于法官个人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法治理念不仅对个人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法治精神的未来发展走向。法治社会是一个观念的共同体,它依赖于某些共同观念的维系和滋养。法院的作用不在于审判了多少个案,而在于法院在多大程度上树立起了全民族的法律信仰,在于是否通过法律公正的审判树立了民众对法律的信心和培植了公正的传统。如此说来,法治理念是长久的根本的内在的指导,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就能避免和纠正司法中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就能从大局的、长远的目标来规划法律的发展。同时,法治理念构成了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精髓,它贯穿于整个法律实践过程中,通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培育、影响传承于后人,能培育一个国家的法治传统和法律精神。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民法院队伍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要求,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狠抓队伍建设,法院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在少数干警中,仍然存在着司法理念不端正的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中心环节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二、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法院领导班子建设。

领导班子就是一面旗臶,一个方向。领导班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全局,直接影响到法官的舆论导向。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建设法官队伍,首先必须树立法院领导班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意识。一是树立依法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就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针对法院外部就是支持法官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依法独立办案,为法官独立办案创造宽松的司法环境。针对法院内部就是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法官,以能力以实绩以人格为标准选人用人。不任人唯亲、唯钱、唯权、唯色。坚持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从大的方面就是要自觉尊重法律和服从法律,维护法律尊严。从法院内部小的方面就是要制定和尊重法院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严格依法办事,用制度选人用人约束人管理人。不独断专行,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把廉政建设作为重点环节,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工作中,党组成员要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讲政治,牢牢把握法院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确保审判工作每年上一个台阶;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搞一言堂,不断提高领导决策管理水平;坚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讲团结,顾全大局。按照“强班子带强队伍”的思路,对班子成员高标准严要求,整个班子成员要做到政治坚定、开拓创新、团结协调、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为干警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二是树立党的领导理念。就是自觉地将法院的各项工作臵于党的领导和监督之下。自觉贯彻 3 执行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有效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的审判职责。领导班子要带头抛弃和抵制那种借口司法独立而否定或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审判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党的先进性和司法实践的本质要求。三是树立服务大局理念。政法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就是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保障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法院的领导班子必须在法院的各项工作中带头讲大局,讲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实现全社会的和谐正义,不能借口“依法办案”而“躲进陋室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四是树立司法为民理念。使法院的各项工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司法为民,做人民群众的公仆,杜绝“冷横硬推,吃拿卡要”,坚持廉洁自律、热情服务、文明办案。五是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政法机关的神圣职责。公平正义是司法的核心和灵魂。作为法官队伍的领头人,必须树立公平正义理念,倡导秉公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公正与效率、坚持公开公平的司法理念,做法律正义和社会正义的守护神。

三、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升法官队伍的裁判思维方式。一是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经常开展“宗旨、性质、职能教育”、“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党员先进性教 4 育”以及“争创人民满意的好法官”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性,认识手中的司法权是人民赋予的,人民是权力的所有者,法院工作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真正从思想上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不断增强公仆意识和宗旨观念,端正司法的指导思想;树立司法为民的价值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二是开展增进情感活动。树立司法为民的指导思想,坚持从加深全体法官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联系抓起。在全体法院干警中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假如我是受害者”的换位思考活动,引导干警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努力克服冷、横、硬、推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以及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等问题。树立亲民观念、为民意识,从而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要带着感情,热情文明地接待当事人和来访群众,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党的温暖,法律的关爱。

二是加强法官理论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审判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担负着打击、保护、调节、监督、教育等重要职能,在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机关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同一般国家行政机关相比,素质要求更高,责任更加重大。因此,法官承担着处理、决断社会各种纷争的重任,是捍卫文明和传播文明的使者,是公平正义的化身,良知 5 的守护神。法官的能力水平和文明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效果。这就要求法官不仅要时刻忠于职守,忠于党和人民的利益,更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广博的学识,敏捷的思维,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随着形势的发展,司法理念要更新,法律法规要健全,案件出现新类型,新的时代向法官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学习是法官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法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努力造就学习型法官,专家型法官,复合型法官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法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才能适应人民法官的职业要求。认真开展“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讨论和“审判无差错、干警无过失、工作创一流”等活动,增加学习投入,狠抓业务培训,努力为法官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干警的业务知识和审判、调解、执行艺术,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程序。坚持用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人,作到从制度上保证为民,从程序上公正为民。一是立案庭推行信访“八到位”,即意识到位,坚持司法服务意识;思想到位,坚持做到与信访人员换位思考;制度到位,不断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排查到位,特别是重大节日、活动,召开信访稳控专题会议,研究分析,做好排查;纠错到位,敢于有错必纠;工作到位,坚持规范行为;作风到位,变上访为回访和约访;协调到位,争取支持和配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执行局制定出台了解决执行难的 6 七条措施,建立以被执行人所在地为依据,以村、镇办事处、街道等为单位,排查登记所有未执结案件,建立台帐并建立以各村、镇等治保主任、司法助理等为联络员的执行信息网络,发现被执行人目标及时出击,巧妙执行。二是严格规范执行程序,提高执行效率。对执行、审判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对执行审判的各个环节限时完成,要采取的措施一律公开,克服人为拖拉、低效办案现象,缩短办案周期,增强干警的责任心和公正意识,避免暗箱操作,提高司法效率,减轻群众负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充分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

四是引入竞争机制,激发队伍活力。实行竞争上岗,述职制度,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在竞争中选人,在激励中用人,在科学考核中识人,通过优胜劣汰和优化人才资源配臵等方式,使队伍始终保持活力。狠抓法院和法官的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信念坚定、严谨求实、公正高效、文明廉洁、执法如山的法院文化,营造爱岗敬业、崇尚公正的氛围,以多途径帮困解忧,以多种激励手段激发工作热情。

五、抓改革,完善队伍建设措施。围绕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职业化法官队伍,着眼于我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原则,积极改革完善法官管理制度,坚决摒弃传统不符合审判活动规律的习惯做法。坚决贯彻《法官法》,严格执行法官准入、法官任用等法律规定,确保新进法官队伍的素质。积极探索落实队伍分类、分层次管 7 理,法官助理、书记员单独序列等改革措施。

总之,要通过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干警进一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切实端正司法思想和司法理念,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司法理念和执法行为上存在的偏差,始终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

篇2: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近日,中央政法委举办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集中研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问题。这是贯彻落实胡锦涛重要批示,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举措。

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对各级政法部门坚持并运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并且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中央要求政法队伍和政法工作必须适应现阶段形势需要,进一步明确执法指导思想,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干警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这对于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从辩证角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处在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在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的时期。社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滋生和诱发违法犯罪的因素的客观存在,都提醒我们,政法机关防范、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的不断提高,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求日益增强,对政法机关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我国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同时,市场经济利益法则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政法队伍难免受到影响。政法干警思想上的任何偏差和动摇,都可能使执法目标和方向发生错误,手中的执法权力都可能被错用和扭曲,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损失。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坚持不懈地狠抓队伍建设,政法队伍的总体素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政法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甚至执法犯法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与一些干警执法理念出现偏差有直接关系。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需要用科学、先进、正确的法治理念武装干警头脑。

多年来,同国外法律制度和思想的接触,一方面使我们有效地借鉴吸收了其有益的部分,促进了我国立法和执法水平的提高。但另一方面,西方各种法治思想给我们的法治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在执法实践中,有的简单套用西方的一些“法律术语”,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活动的混乱;有的片面崇尚西方的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不从我国国情出发,主张全盘照搬照用,甚至对一些建立在资本主义本质基础上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思想,如“三权分立”、“政治中立”等,也丧失了起码的政治鉴别力。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企图打着依法治国的幌子否定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打着司法改革的旗号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利用个案炒作诋毁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形象,企图在政法意识形态领域制造混乱和影响,以实现其政治图谋。

在警惕西方法治思想负面影响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左”的以及封建思想残余的影响依然存在。在政法队伍中,有的人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有的人特权思想严重,群众观念和人权意识淡漠等。这些同样是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容的。

篇3: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我国全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人为核心开展各项工作, 切实把以人为本贯穿于法治建设的全过程。

(一) 坚持以人为本, 最重要的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以人为本, 从法治的层面讲, 就是以人的权利为本, 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资本主义法治强调人权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法治更应当高举人权旗帜。2004年现行宪法第四次修改时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 使我们的宪法更具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意蕴, 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精神要素。

当前,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现实问题之一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在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社会弱势群体, 例如, 国企下岗职工、城镇农民工、失业或待业者、残疾人等人群或阶层。据中央党校学者的统计,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规模在1.4亿左右, 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如何对待和改善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环境, 是实行法治、保障人权、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弱势群体的利益本质上属于人权范畴。在宪法面前, 对弱势群体的人权关注和保护, 不仅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有的道德关怀和福利救济, 更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组织肩负的宪法责任。

(二)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贯彻人是法律价值的承载者和终极目的的理念, 以人为核心开展法治建设的各项工作

纵观人类法制的发展历史, 法律制度的创设和维护, 取决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人作为主体的客观需要和满足程度。就现代中国的情况而言也是如此。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在收容遣送站被毒打惨死一案, 催生了我国新的收容救助制度而废除了非人性化的过时的收容遣送制度;浙江大学生周一超刺杀公务员案, 又以血的代价促使有关部门最终摒弃了“乙肝歧视”等等。虽然, 一项不合理的制度的改进和一项新的制度的确立以生命作为代价来推动未免成本太大, 但这正说明, 法律的主体是人, 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法的灵魂和精髓, 离开了人作为主体的需求和发展, 法的存在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从建构合理的法律体系 (立法) 到执法、司法的各个环节, 如果背离了这样一个基本原则,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或置人的个体全面发展于不顾, 其结果必然是走向法治的对立面, 必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因此, 以人为本、对人的主体性的肯定和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价值属性的本质把握, 包含着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人性化指引。

(三) 坚持以人为本, 就要切实把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

权利、促进人的自由平等发展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过程

以立法环节为例, 贯彻以人为本, 就是要求立法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脚点。2004年宪法修正案增加了人权保障和对合法私有财产的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等规定, 体现了“修宪为民”、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障公民合法财产权和人权的理念。《行政许可法》贯穿了合法与合理、效能与便民、监督与责任的原则, 强化了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护。《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了一系列便民的改革措施, 体现了对车祸受害人、盲人等特殊人群的关怀, 昭示了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理念。这一系列立法活动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人文关怀和立法者对以人为本的基本立场和目的的贯彻和把握。

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 是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 更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善于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过程中, 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尺度。

(一) 运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确保机会平等是前提

在现代社会, 机会平等堪称最重要的正义原则, 因为机会平等是起点平等, 如果没有起点平等, 后续的平等就是画饼充饥。机会平等意味着对权利的普遍尊重, 就是要求在公共领域公正地对待和确保每一个人的应有权利;各种职位对一切符合条件的人开放, 允许并鼓励不同阶层、地域互相开放, 允许社会成员互相流动。机会平等还应当包括代际平等, 不仅要切实保证当代人平等机会, 而且应当关注和保证后代人机会平等。当前, 我国有相当多的农民和困难群众的子女享受不到社会公共教育资源, 不能接受平等教育, 这必将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形成新的代际不公。为了保证机会平等, 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出于性别、地域、种族、民族等因素的任何形式的偏见和歧视, 并防止政策上、法律上的失衡。

(二) 运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公正合理地协调利益关系是重点

之所以提出公正合理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这一问题, 是因为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利益关系失衡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没有处理好。据统计, 从1979年到2006年,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GDP增长年平均速度接近10%, 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然而,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像经济增长速度一样同步提高。民生问题, 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居住、保险、医疗、生态等, 都与经济发展不成比例。二是收入差别扩大, 贫富两极分化日益明显。据报道,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 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 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这表明, 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合理的限度。这将影响消费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不利于形成橄榄型的社会阶层结构, 不利于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可以说, 当富人开宝马、住别墅, 而穷人住在贫民窟、棚户区里, 甚至根本无房可居、有病看不起、有学上不起的时候, 就不仅仅是贫富差异, 而是社会严重不公, 因为这涉及到了公民的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基本人权。如果这些基本人权得不到保障, 谈论法治社会、法治理念, 那就是空话。当然, 主张分配公正, 并不是杀富济贫, 也不是均贫富, 而是在公平正义理念与和谐精神的指导下, 实现各个阶层、群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 运用法律维护公平正义, 司法公正是关键

司法公正是公平正义的底线, 是当前社会的热点。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决定明确要求, 要在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下, 坚持“公正与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题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要以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为目标、以解决制约司法公正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重点,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反复强调促进司法公正, 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 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能力。这表明, 公正是社会主义司法的首要价值追求和行业规范。司法公正要求法官应该具有法律之内的思考视角和法律责任感, 社会公正则需要法官同时兼备法律之外的社会视角和社会责任感。司法公正要从属于、服务于社会公正, 从而使社会成员的权利诉求可以不因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诉讼资源和诉讼能力上的事实差异, 平等地获得司法救济。司法公正往往需要由司法效率来保证。在社会主义司法领域, 应坚持公正与效率的辩证法, 以公正统领效率, 以效率保障公正。

三、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治支撑

和谐是当代中国的时代最强音, 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髓。实现社会主义和谐法治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实现法治的内部和谐, 即法律规范体系与法律价值体系的和谐, 法律运行各个环节的和谐。在立法环节, 应加强经济立法、政治立法、社会立法、民事立法、刑事立法、涉外立法和程序立法, 并注意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 统筹兼顾;另一方面, 应注重中央立法与地方立法的协调一致, 维护法治建设的和谐统一。

二是实现法治的外部和谐, 即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和谐。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和谐统一, 这是我们党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经验, 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它们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根本性质、基本任务和基本原则。

篇4: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检察工作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是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检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我国正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是很完善,在改革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观点、观念和国外腐朽思想的不断渗透,必然会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消极影响,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是否能够得到正确运用,是否能够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能保证检察政治工作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消极的、落后的思想和行为,正确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检察政治工作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界四中全会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对广大检察干警进行持续深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教育干警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不渝地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永恒的价值追求,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大局观念,坚决摒弃传统陈旧的执法观念和习惯做法,牢固树立与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贯彻落实检察工作主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和作用的必然要求。检察机关肩负着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检察政治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肩负的责任越来越重大,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检察政治工作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检察政治工作牢牢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正确处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牢牢把握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树立“党的第一要务就是检察政治工作第一要务”的观念和“检察政治工作服务业务工作”的观念,平等保护一切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牢牢把握“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坚持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公平促和谐,以稳定促和谐。因此检察政治工作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地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完成新世纪阶段的历史使命。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切实解决检察政治队伍中的突出问题,提高整体素质的客观需要。虽然检察机关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作出积极的贡献,但也还存在执法不公正、作风不文明等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如何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广大检察干警中入脑入心,让他们的深刻理解、共同感受、真切内化这些法律理念的基础上,引导和自律执法办案行为,应当成为检察机关队伍建设共同面临、必须正视和认真对待的一项重要而极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检察政治工作要教育和引导广大检察干警彻底摒弃那些过时的、错误的、不符合法治进步要求的思想和观念,牢固树立公开、公平、公正、人权、文明、廉洁的执法理念,并自觉以之指导检察执法实践,从根本上改变检察机关的执法状况,提升执法形象。

三、如何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和加强检察思想政治工作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视党建工作。检察机关特别是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和精髓,切实将其落实到党建工作中,落实到从严治检中,落实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中。要紧密结合新形势新变化队伍中的新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改进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方法,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加强纪律作风建设,从教育管理监督等各环节落实从严治党、从严治检的要求,坚决执行高检“九条卡死”硬规、廉洁从检十项纪律,通过深化检务公开和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考核制度、谈话制度和诫勉制度,严格党内民生生活,切实把上、下、内、外全方位的监督形势有机融合于一体,解决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打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树立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良好形象和执法公信力。

(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促进公正、文明执法。检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结合检察业务一道去做,要保证和促进法律监督活动依法、公正、文明开展,检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更应当体现在公平、公正、文明执法上,这样才能别具检察特色。一是坚持有效的学习制度。有计划、有组织、有督促、有检查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同时也要坚持业务学习制度,适时组织各种类型的业务学习活动,深化对法理、检察业务知识的研究探讨,正确把握运用。二是多管齐下,全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增强干警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同时要加强政治教育和以公正执法为前提的职业道德教育,紧紧围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廉洁执法”的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切实增强检察干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自觉端正执法思想,维护和树立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检察职业形象,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更好地为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服务。三是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要重视与干警的思想交流,了解干警思想动态,掌握干警的具体要求,使干警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同时也要根据不同时期业务工作的不同的要求,针对业务中的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使政治思想工作体现在时时、事事、处处。要把解决干警思想问题和解决干警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办案中,延伸到八小时以外。必须充分调动检察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办案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活,确保检察职责的依法履行。在办案的同时部署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办案人员的教育和监督管理,注意防范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适时进行案后回访,奖优惩劣。八小时以外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要以八小时以外的延伸教育为根本,加强对检察干警的社交圈、娱乐圈和生活圈的关注;对检察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检察干警思想状况、工作作风、纪律、业务行为和表现,随时进行灵活考察,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引导检察人员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有益身心健康活动,激励他们在八小时以外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电脑等活动。

(四)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一是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深入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基本要求,着力培育检察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素养,着力转变检察人员不符合检察职业道德要求的思想观念,特别是执法理念,着力解决检察人员执法方式、执法行为和执法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检察队伍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二是重视检察文化建设,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寓教于乐,积极开展业务大培训、岗位大练兵、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检查和争创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单位)活动,组织研讨会、知识竞赛、观看电影、录像教育片、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样化活动,不断增进教育效果,形成健康向上的气氛,促进干警思想健康发展;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激励手段形结合。思想政治工作重在教育,立足于建设,必须与相应的激励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激励手段包括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竞争激励、支持激励、批评激励等,实行优胜劣汰、表彰先进、批评落后,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有利于发挥激励机制作用,有利于弘扬正气,鼓舞检察干警士气。

篇5: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一、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首先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理念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这些都证明: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理政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实施,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朝着新型民主国家的不断迈进。依法治国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基本含义是依据法律而不是个人旨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的是法治而不是人治。其核心是确定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为治国的最具权威的标准。它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

政法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执法司法力量,肩负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重要使命。全体政法干警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必须不断提高法律素养,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切实增强法制观念;必须坚持严格执法,一切执法行为都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所有执法结果都要符合立法目的;必须模范遵守法律,时时处处注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为全社会树立良好的榜样;必须自觉接受监督,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和接受监督的关系,把各方面的监督制约作为推动和改进政法工作的动力。

二、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要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所谓执法为民,就是要按照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机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工作中,我们一是要清醒认识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它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政法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政法工作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二是要把握好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政法工作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时时刻刻替人民着想,时时处处为百姓排忧解难。三是要在执法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执法为民,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为服务而强化管理,勤政守法,文明执法,清正廉洁,甘当公仆。

坚持执法为民,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必须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政法干警执法为民,就是要把手中的权力行使好,把职责履行好,妥善处理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杜绝乱作为、防止不作为;就是要切实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决不能以管人者自居,搞特权,耍威风,对群众“冷横硬推”、“吃拿卡要”;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树立人权保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人权。

三、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是要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

公平正义的朴素意义包括惩恶扬善、是非分明、处世公道、态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匀等内容。作为法治理念的公平意义,在上述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丰富的内涵。我们常说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就是公平正义,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因此,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党、国家、社会和人民对政法机关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

篇6: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推进检察工作

朱 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党根据社会时代发展变化的要求,对司法活动发展的观念、发展的内涵以及发展的规律进行的再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落实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反映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现代法治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的经验,借鉴现代法治理论合理成份的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理念。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国体和政体的特点和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和关键。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法治有两项最基本的要求,一是有良好的法律,二是这种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良好的法律”,就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法律。“普遍的服从”,就是法律的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都得到全面的实现。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公平正义的重要机制。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是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法治制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保证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

3、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人权是现代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对人的主体地位、尊严、自由和利益的最低限度的确认。它需要社会道德的支持和国家强制力量的保护,人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和动力。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承认和保护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等权利义务关系,高度重视和维护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问题,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提高人权保障意识和依法执政的能力,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4、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宪法和法律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是否真正享有最高权威是一个国家是否实现法治的关键。在现代法治国家,都把树立法律权威作为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立法建立具有客观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法律权威要通过执法、司法和守法保证任何个人、组织和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防止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我国宪法第五条对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做了明确的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

5、监督制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法治的意义就在于,既能充分地利用国家权力促进和保障公民权利,又能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腐败,保证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正确行使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法治防止权力滥用和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措施是建立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之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并通过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党组织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有机结合,保证了各个监督系统的整体协调和依法进行,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督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的法制化,保障权力沿着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运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障。

6、自由平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创造实现和保障人类自由的社会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创造和保障这种不断发展着的自由的社会控制系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才能保证人的尊严、价值和主体性得到尊重,保证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必须把公民权利作为构成社会关系和法律秩序的本位性要素,公民权利的平等保护不仅是社会主义法治优越性的体现,而且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公民权利平等保护机制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树立权利本位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增强平等地保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的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和尺度。

二、新形势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检察工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检察机关,如何自觉主动地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具有现实的重要性。

1、从国家大局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给司法机关及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要实现依法治国,就必须实现法治现代化,实现法治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司法者的现代化,而司法者的现代化,首先必须是司法者司法理念的现代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法治的进程就必须与时俱进,建设现代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司法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同步发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时代进步的呼唤,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依法治国对所有司法机关和司法工作者提出的根本要求。

2、从检察事业本身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工作与时俱进,实现新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国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化,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制度、司法体制在发生变化,法律和司法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社会发展环境,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检察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检察工作也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检察事业创造了条件,而检察工作也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而不能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检察工作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运用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对检察制度的价值、作用进行重新的思考定位,引导检察事业向更层次迈进。

3、从司法主体来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官立足本职、做好检察工作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法治理念追求不同的价值目标,也就会收到不同的司法效果,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奉行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将法律置于崇高的地位,了解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司法活动最基本的规律和最基本的本质,才能使其所追求的工作目标与法律相符,与社会发展方向相符,与司法运行的内在规律相符,从而表现出更有司法思想的理性深度,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全社会的尊重,从而增强司法工作的公信度。反之,法治思想落后陈旧,法治意识不强,在司法活动中固守原有落后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法治、曲解法治甚至破坏法治,或为追求单一的法律效果而丧失综合效果,与法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终结目标相悖,最终影响法治的权威。因此,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检察官从事检察工作,完成各项任务的基本要求。

三、检察人员应树立的司法理念

结合检察工作,从司法理念的层面讲,检察人员必须树立以下观念,从而自觉有效地指导检察工作实践。

1、树立服务大局的理念。检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它担负着通过法律监督来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实施,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法律监督活动得以顺利贯彻落实的重任。因此,检察人员必须要牢固地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增强接受党对检察工作领导的坚定性,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自觉地把检察工作置于党和国家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工

作大局中去正确定位。按照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去履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宏观框架内,去实现检察办案服务效应的最大化,社会负面效应的最小化,从而使检察工作与社会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环境。

2、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建立法治社会,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法律至上的地位,崇尚对法律权威的敬重。检察机关履行保障法律正确统一实施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确立惟法是从的真诚信念,养成只遵从法律的职业思维习惯,把法律作为评判一切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行为的价值标准,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唯权重、不唯情扰、不唯利诱,树立以身护法,为法治献身的崇高精神,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

3、树立保障人权的理念。现代法律不仅是实现国家政治统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工具,同时也是公民防范司法擅断、保障个人权利的重要利器,更是实现社会正义目标的载体。社会主义司法活动的应然职能,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更新思维观念,转变过去单向、传统的专政和惩罚职能,对法律的认识要从绝对的工具主义向保护人权转变,彻底摒弃“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倾向,牢固树立实体与程序并重的观念,把确保程序公正放在司法活动的突出位置。在发挥惩罚犯罪保护社会的固有职能的同时,强化保障职能,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体现人道,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表现人文关怀,切实保障人权,确保诉讼参与人应有的合法权益,并将其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坚决杜绝超限办案、超期羁押、违法取证、刑讯逼供等严重违反诉讼程序和侵犯人权的现象,并要切实强化对其他司法机关违反诉讼程序现象的法律监督。

4、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是司法文明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体现。这就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首先必须坚持以法律效果为基础,通过适用法律的公正,来体现主体保护上的平等,不因身份、地位、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经济主体的性质而发生适用法律的偏差或

偏袒,坚决抵制和克制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使法律适用符合民情民意,符合伦理之善,创造一种人人各得其所的正义。其次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效率是公正的保证,没有效率,公正就难以完全实现。如果司法效率低下,处理周期过长,公众完全有理由对其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社会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增强诉讼流程意识、诉讼时效意识、效率责任意识,严守办案时限,缩短办案周期,降低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办案效率,是司法公正及时得以实现的保证。再次坚持民主公开的原则,破除诉讼神秘主义,强化“监督者同样接受监督”的意识,进一步确立民主监督在检察工作中的地位,拓展检察诉讼公开的渠道,完善公开的内容,丰富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引入体外监督的机制,发挥外部监督和检察内部监督的互补作用,实现执法活动的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将检察权的行使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正执法和社会的认同度,提高执法的公信力。

5、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立检为公、执法为民是检察机关的基本宗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树立执法为民的观念,就是要求检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把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始终贯穿于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把人民群众关切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自已工作的切入点,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根本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摆正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消除特权思想,牢牢把握为“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个根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执法思想和良好的执法作风,真正带着对群众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以公正、严明、廉洁、优质、高效的执法行为,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使法的秩序、平等、正义的内在价值取向得以充分的实现,从而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惩治腐败、妥善处理群众诉求、保障社会安定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真正把“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体现到全面的检察职能上来。

篇7: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市院机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以后,市院侦查监督处迅速按照部署研究制定本部门的学习活动,结合业务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贯彻和落实,要求全市两级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部门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统领、指导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具体要求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社会主义法

治理念与树立新时期侦查监督“八种意识”相结合。我们根据侦查监督工作的现状和特点,要求今后侦查监督工作者在司法实践中牢固树立“八种意识:一是树立全局意识;二是树立责任意识;三是树立监督意识;四是树立公正意识;五是树立质量意识;六是树立并重意识;七是树立落实意识;八是树立学习意识。通过这八种意识来不断强化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视,保证认识到位,确保教育活动在执法实践中能够顺利贯彻和执行。

2、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侦查监督处开展的“五抓五看活动”相结合。即通过抓学习,看谁的法律知识更丰富;抓素质,看谁的办案质量更高;抓钻研,看谁的调研能力更强;抓创新,看谁的工作更有特色;抓团队,看谁的工作更和谐。把教育活动与本部门开展的业务知识学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以法治理念学习引导业务知识学习,以业务知识的学习促进法治理念学习的深入和展开。同时要把身边的侦监先进典型王秀娟同志事迹的学习活动也紧密结合起来,从她的身上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最直接的体现。为此我们从业务学习入手,把每周五的业务学习,每人一课活动增添了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学习内容,利用一上午的时间把每周的法治理念教育与业务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3、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结合省院的工作安排,从立案监督知识竞赛入手,掀起全市侦查监督战线岗位练兵活动的热潮。我们正组织三名优秀的侦查监督干警积极备战月底的全省立案监督知识竞赛,力争取得好名次;其次我们要求全市各基层院从案件复查角度入手,对2005年以来的立案监督案件进行跟踪回访,并组织了全市立案监督精品案件和侦查活动监督精品案件的评选活动。以此促进监督工作的开展和规范。

篇8: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官队伍建设

一、咸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1、耕地资源日趋紧张。

78以年来, 咸宁耕地面积减少了87.1万亩, 减少36.3%;而人口增加了89.9万人, 增长45.8%;人均耕地面积0.53亩, 减少56.6%, 人均耕地面积大大突破了人均0.8亩耕地资源警戒线标准。地减人增, 用养不当, 耗补不接以及农业环境污染, 水土流失加重, 耕地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等问题突出。

2、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脆弱。

目前全市水库505座, 水库库容维持在20万立方米左右, 仅比1978年增长9.8%和8.0%,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6.1万亩, 比1978年减少37万亩, 旱涝保收面积90.4万亩, 比1978年仅增加4.9万亩;且绝大多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三个年代, 不少灌区渠系崩塌, 渗漏严重, 水资源的利用率低, 抵御自然灾害和抗风险的能力弱。

3、农业科技含量程度低。

目前, 咸宁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45%, 而发达国家已达到70-80%, 特别是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和其他先进省市, 有的甚至尚未起步, 一些成熟配套技术如苎麻“三当”技术、中稻再生稻栽培、水稻旱育秧和软盘育秧也推广缓慢。

4、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目前农业生产主要呈现一家一户型家庭生产, 力量薄弱, 不利于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农业产业化发育不够, 大多数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规模小, 科技含量低, 对农业的带动力不强。二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 现有的合作组织的绝对数量较少, 而且在运作制度上有些还很不健全, 不规范。三是利益机制难协调, “企业+农户”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一种利益的竞争关系, 二者结合还很松散, 限制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农业的发展。

5、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

农村在农业用工、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下, 农业成本增加, 效益相应下滑。在新形势下, 如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成为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6、村镇建设杂乱无章, 人居环境条件恶劣。

历史上, 咸宁的村镇基本没有进行科学的建设规划, 农户住宅有些还是是普通砖瓦房, 安全系数不高。农户没有环保意识, 垃圾随意堆放, 有些村、巷卫生很差, 秩序很乱, 脏、乱、差问题十分突出。

7、

农村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一是农村医疗条件差, 医疗水平低。二是科技文化投入不足, 教育负担加重。尽管近年来科技文化推广力度逐步加大, 农民科技和文化水平有很大提高, 但总体来看, 科技文化投入不足, 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三是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少, 除少部分村镇有篮球场、文化娱乐室外, 绝大部分村镇在这方面是空白, 没有弘扬社会主义文化宣传阵地, 代之是一些封建迷信低级庸俗活动的流行。

二、加快咸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

新农村建设, 要围绕“新”字做文章。当前, 农业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既面临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大机遇, 又面临资源、市场约束增强和体制、机制性矛盾凸现的严峻挑战。咸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城市化带动农村, 工业化致富农民, 产业化提升农业的新思路,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 尊重农民的意愿, 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扎实稳步地推进。

1、加强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现代农业, 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新跨越。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通过区域布局调整, 优化资源配量, 发挥资源优势, 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高回报率型发展;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 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城市转移, 广泛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 促进农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推进“在山上再造一个咸宁”战略, 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效益农业, 突出抓好蔬菜、果茶、马铃薯、畜禽、水产、速生丰产林等特色板块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积极主办种类产销衔接活动, 推动农产品经营与生产对接, 加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

2、因地制宜选择“两型农业”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在城市郊区, 重点选择发展高技术农业、休闲农业等;在集镇周边地区, 重点发展设施农业, 实现农业高产、高效;在山区, 重点发展庭院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在平原湖区, 重点发展集约型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 用现代管理手段管理农业;在江河沿岸, 可以采取农林业系统发展模式, 形成多层结构的农林生态系统。

3、节能减排, 积极推广符合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的农业实用技术。

节能减排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也是“两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进行节能减排, 一要抓好生产生活节能。推广节肥、节药、节水和节约农膜等资源节约型技术, 降低农业生产投入品能源消耗。二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以农户为基本单元, 系统整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 与农村改厕、改圈、改厨、改院结合, 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使土地、太阳能和生物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形成村户内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 积极推进乡村清洁工程, 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同时, 还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 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技术、多种经营方式, 因时因地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多元化循环农业模式。

4、

探索建立“两型农业”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促进“两型农业”发展的调控机制。加强和完善能源、水资源以及节能、节水统计工作;注重通过环境标准、环境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制定针对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农村社区、农户等的评价标准;结合地域特征和种养结构, 制定农业生产技术规范等。

抓紧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律法规, 依法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并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逐步扩大价格调控的范围, 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资源高效配置;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推进价格、财税、金融等改革, 引导农业朝着“两型”方向发展;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解决先进实用技术到田、到户难的问题。

5、加大对农民的培养力度, 大力培育造就新农民, 塑造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是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 也是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量源泉。增强农民的“两型社会”和“两型农业”意识, 引导农民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 多用农家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 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 培育一批适应“两型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和农民企业家。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宗旨, 引导农民更新观念, 提高本领, 适应市场, 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6、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 打造农村建设新面貌。

大力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高起点编制规划, 高标准推进建设, 高效能实施管理, 高水平经营运作, 着力改善村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 加快城镇化步伐, 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和城市转移, 逐步减少农民, 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 增加农村人均资源占有量,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7、进一步增加“三农”投入, 促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完善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村社会事业改革, 推进农村公路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改革以及农村文化、卫生、教育、金融制度改革,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 拓宽筹资渠道, 加快形成农民自我发展为主, 政府、集体适当补助, 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投入体系。加快以农村大病保险、农民养老保险、失地农民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制定符合咸宁实际的合作医疗实施办法, 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顺利发展。

8、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发展乡村旅游业, 对农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咸宁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资源优、基础好、市场大等方面的条件和优势, 要积极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业, 开发垂钓、餐饮、农业生态观光等旅游项目, 增加农民非农收入,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使之成为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两型社会”建设相对于新农村建设来讲, 提出了新的要求, 用“两型社会”建设理念, 探索咸宁新农村建设新路子, 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提供经验,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咸宁经济,新农村建设,两型社会,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天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特区经济2007年10期

上一篇:知人善任,成就霸业作文下一篇:猪圆环病Ⅱ型及鉴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