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设备租赁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并且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内部控制优化,才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设备租赁经营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企业设备租赁经营管理论文 篇1:

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基本的保障作用。良好的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正常运营,而且可以提高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本文从内部控制对施工企业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内部控制 对策

随着建筑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施工企业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是施工企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完善内控环境,使内部控制贯穿于全过程,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意识以及提高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从而促进施工企业占领市场制高点,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

1.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以保证施工项目质量、进度为前提,以财务内部控制为核心,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来保障施工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施工项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推进施工企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综合管理水平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保证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有序进行、实现企业运营目标的基础,为企业提供保障制度,是施工企业组织管理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其次,施工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提高施工项目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对施工项目实行统一核算,统一控制,从而提高施工项目的可行性和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完整的施工项目包括许多互相联系的子项目,只有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众多项目有条不紊地实施。再次,针对施工企业具有项目周期长、原材料消耗大、资金占用高等特点,施工企业只有通过内部控制,合理规划、统一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才能在保证项目质量、进度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内部控制,能够充分掌握工程原材料和设备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避免资产流失,使施工企业物资得到有效监管。

2.当前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内部控制环境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稳定的环境,影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很多,其中管理者的管理思想与意识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内涵和意义认识不深刻,对内部控制工作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导致内部控制在企业实施过程中缺乏权威性,部门及其员工没有给予积极配合,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虽然建立内部控制机制,但是在实施中贯彻落实力度不够,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秩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2.2预算管理不规范

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施工企业也不例外,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指标时,只局限于传统的常用指标,而没有根据政策法规的更新而及时补充,没有形成完备的预算指标体系;二是预算编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没有结合施工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缺乏连贯性,预算编制主观性较强,影响了预算计划的质量;三是预算执行不及时,由于用于预算依据的财务收支缺乏动态分析,多数为事后分析,存在滞后性,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或投资建设的收支信息掌握不及时,导致预算跟踪分析、预算评价等工作都不能及时作出准确、合理的调整与评价,缺乏对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完备记录,制约了施工企业财务控制的实施范围。

2.3风险意识较薄弱,防范机制不完善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将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认为是相关政策法规与外部市场竞争造成,而没有考虑到自身内部控制不当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制定经营计划时往往缺乏对市场风险的详细调研和科学预,不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盲目加大投资规模,扩张范围超出自我控制能力,使企业陷入较大的潜在风险。由于项目投标竞争激烈,造成很多施工企业为了中標,往往不惜冒着亏本的危险,一再降低标底,缺乏对项目相关信息的认真评估,如业主资信、工程的资金筹措状况、勘察与图纸设计情况、工期要求、质量标准等进行评估,投资决策没有建立在分析这些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造成企业在投标承建之后面临一系列经营困难。

2.4缺乏有效监督,组织执行不力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并未设立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企业的财务控制难以落到实处。然而,随着施工企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对象不仅包括收支审计、领导人的离任审计,合规性审计等,审计对象逐渐复杂化,审计难度随之大大增加,涉及的内容越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就越难实现,审计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控制能力就会降低。还有部分施工企业虽然设置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是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不足,因此对高效的审计流程不熟悉,审计效率较低,出现人为操作的失误较多,审计的客观性得不到落实,降低了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2.5内控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施工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各企业积累的资金越来越多,对企业财务管理要求就随之越来越严格。而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缺乏专业技能和行业基础,不能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主观随意性较大,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实施造成一定约束。还有的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缺乏深刻认识和了解,在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将制度与实际情况结合,对于出现的一些非常规状况不能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客观上造成内部控制的效率低下。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企业的项目正常运行,带来一定财务风险。

3.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3.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施工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既要设置如预算、财务、审计等各种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各方面工作,又要设立外独立董事以对内部人员进行监督和约束,维护企业权益;二是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利用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利用约束机制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让员工自觉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降低内部控制成本;三是加强员工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员工素质和修养。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基础,因此需要定期的对施工企业的员工进行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操守,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形成为企业共同奋斗的合力,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

3.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施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都来自各个单项工程,而全面预算管理能很好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成本开支。施工企业实施的全面预算管理应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应包括预算的编制、审批、监督和考核等环节。施工企业预算编制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管理费用以及各项统筹金等。各个在建项目应按要求报备资金使用计划,并定期汇报资金的具体支出情况,作为企业月计划的审批依据。同时,施工企业应加大对预算的控制力度,定期监督各项目资金的实际与计划的偏差,根据企业的实时情况来调整预算,要确保在无计划或无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应无法入账。

3.3完善风险防范控制机制

施工企业的经营活动特点决定了其风险特性,企业应树立风险意识,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尤其是对于财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保证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首先,施工企业项目投资规模大,错误的投资决策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亏损,甚至破产的风险,因此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分析,并建立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按程序审批客户的信用情况,避免与信誉不良的客户合作,并做好实时跟踪。例如,加强对业主方资金状况、履约能力、社会诚信度和相关情况的考察。其次,重视合同风险的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合同评审制,确保合同的公平合理性。对合同风险的防范应包括合同的起草、审批、监督、履行和违约等内容。再次,加强对施工日常性工作的风险防范,对施工过程中各业务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辨认和分类,找出风险控制的关键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或规避。

3.4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企业各种经济活动与控制系统的独立评价。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建设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应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并充分发挥其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做好对施工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对项目体系各环节进行检查和评价,具体包括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合同管理、材料采购调拨、设备租赁、资金预算审批、分包结算以及最终的产值收入和效益情况等内容,监督检查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是否存在违纪违规现象。内部审计部门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应及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的落实情况。另外,施工企业应制定一套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并形成一定的约束力。

结束语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施工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内部管理手段。新时期的施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业务发展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认识到当前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存在的诸多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效防范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同时强化内部控制监督,这样才能应对日趋复杂的竞争环境,确保企业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小琴:施工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策略分析Ⅱ].财会之窗,2010(12).

[2]贾彩霞:浅议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U】.交通财会,2006(7).

[3]李静:浅议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Ⅱ].财经界,2010(20).

(作者單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

作者:黎文聪

企业设备租赁经营管理论文 篇2:

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企业带来了一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挑战,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并且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推动内部控制优化,才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企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大成本支出,企业只有重视对内部成本费用的管理,才能够优化资金使用效益,节约成本,为企业全面发展提供长效的资金支持。成本费用往往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费用将直接决定企业盈利水平。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当积极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优化成本,降低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消耗,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力。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具有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问题,缺乏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理念、成本费用管理措施执行力不足以及成本费用管控制度不完善等,这些问题均制约了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在本次研究中,首先对成本费用管理进行概述,继而详细分析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帮助企业优化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成本费用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企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则是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追求价值及最大化。企业通过制定并实施成本费用管控措施,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企业价值,还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长效稳定发展。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时,成本管控费用的有效性将对企业利润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合理管控,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益。企业在进行成本费用管控工作时,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管控费用,节约生产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产品与服务其价格与成本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若企业能够有效控制成本费用,优化成本,那么产品或者服务的利润空间则会相应增加。企业只需要适当降低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便能够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由于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还存在諸多问题,无法发挥成本管理的优势与作用,基于此,企业应当树立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理念、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执行监督以及完善成本费用管控制度,提高成本费用管理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成本费用管理概述

1.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含义

成本费用往往是衡量企业内部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以及因素。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与机遇,在这一背景下,企业为获得全面发展,则需要积极改进与转型。成本费用管理是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企业获得发展的重要方式。成本费用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对自身发展规模、经营情况、企业其他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考量,明确企业日常经营目标。针对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所使用成本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监督与规划,引导企业以最低的成本消耗,从而获得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全面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这也是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例如以房地产企业为例,房地产企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其成本费用涉及诸多内容,如项目成本、人工成本、设备租赁成本以及材料成本等,房地产企业为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理,则需要对成本费用进行分类,继而采取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2.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在运营与发展过程中,积极开展成本费用管理,不仅能够优化运营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还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对企业发展具有诸多意义,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第一,企业在发展与运营过程中,对发展所需的成本费用进行全面管理,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大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节约成本费用,开展科学的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产品价格,使得企业市场占有率大大增加,同时也能够满足客户对产品以及服务的需求。从树立企业形象角度论述,企业通过开展科学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第二,企业在运营中,通过开展科学的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企业在发展中,往往会面临诸多风险问题,如外部风险以及内部风险,并且这些风险存在一定不可控性。例如,较为常见的内部风险主要为企业员工间凝聚力是否形成以及薪资福利等。而外部风险则主要表现为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以及市场占有率等。针对企业运营中存在的风险问题,若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会影响企业发展。通过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控制企业经济成本,引导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面发展,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第三,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成本费用管理,有助其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成本费用管理质量,将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通过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能够对财务成本、技术成本以及竞争对手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不断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第四,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往往会涉及到管理的多项内容,企业通过开展成本管理工作,不仅包含了一定显性成本,同时也包含了更深层次的隐性成本。成本费用管理,能够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引导企业突破传统成本核算方法,避免企业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第五,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也获得了显著进步,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能够帮助企业控制成本费用支出,进一步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意识,降低资源消耗,还能够推动企业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二、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理念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自身并未形成完善且系统的成本费用管理,因而缺乏科学的成本费用管理意识,指导成本控制工作开展。在现代化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企业成本费用管理质量低下,主要是由于企业缺乏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理念,制约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缺乏全面成本费用管理理念,主要可从两点体现。首先,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中,并未将成本费用管理理念贯穿至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将企业采购活动作为案例。企业物资采购是企业成本费用支出中的重要组成,但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在物资采购过程中,无法充分利用采购成本控制理念,对采购成本进行计量与控制,因而导致不同物资采购控制标准存在差异性,企业对采购成本核算难度较大,使得采购成本支出增加,导致企业整体成本费用支出增加。

其次,在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现代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往往需要将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作为依托,例如企业制定了完善的执行制度,能够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进行规划,企业内部具有完善的监督制度,能够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进行全面监督与把控。但在实际情况中,企业对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认知不深入,缺乏重视,企业并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虽然存在部分企业,制定了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但由于制度与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不相符,无法发挥制度优势。例如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小组通常是由企业综合部门开展,监督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往往是综合部门成员,制约了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

2.成本费用管理措施缺乏执行力度

只有将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措施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才能够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优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为优化成本,往往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但成本费用管理手段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执行力度,无法发挥成本费用管理效率。例如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要求在采购大型机械设备时,需要采用多家比价方式,同时还需要遵循费用控制原则。但在实际采购中,采购部门并不能充分落实这一措施,在购买机械设备时,并未做到多家比价,仍旧选择熟悉的设备供应商,直接签订购买合同。在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内部机制,对成本费用管理缺乏控制力。例如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控制时,对企业员工提出了较高要求,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控制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但员工却并不具备成本控制理念。例如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企业要求员工应当保护计算机,减少固定资产的折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员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对待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较为随意,缺乏参与积极性,执行力度低下。此外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执行力度不高还表现在员工对成本控制缺乏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员工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导致企业资源浪费,加速资产损耗,不利于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

3.预算管理缺乏有效性

在成本费用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重要内容。预算管理主要指的是通过编制预算,从而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以及把控,引导企业内部各项业务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实现预期目标。在部分大型企业中,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采用了预算管理,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企业在编制成本预算后,需要定期分析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但存在部分企业,在成本预算使用过程中,并未开展预算分析以及反馈工作,导致预算执行结果并未与绩效考核相挂钩。正是由于企业对预算执行以及结果缺乏重视,使得成本预算工作流于形式,未发挥出成本预算控制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与转型,企业运行过程也在转型升级,但这一过程往往会涉及到成本管理问题,如成本组成结构优化等,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调整,使其与企业运行实际情况相符合,但企业并未及时对成本组合结构进行优化,这一方面仍需要不断完善。

4.成本费用管控制度不完善

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由于成本费用管控制度不完善,导致成本费用管理质量低下,无法实现企业运营成本优化,制约了企业全面发展。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往往采用局部管控方式,利用财务部门制定成本费用管理计划,或者仅仅只是引导采购部门,对物资采购成本进行管控,对其他环节缺乏重视,因而也并未采取成本费用管理以及控制措施。由于企业采用局部成本费用管控方式,使得企业成本管控制度缺乏系统性,各项制度的建立十分分散,并未建立系统且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成本费用管控制度不完善,导致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时,企业内部所有部门无法统一,加剧成本费用管理难度。此外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监督体系不完善,制度建设缺乏全面性,使得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低下。企业在对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时,并未按照会计核算准则开展,资金规划不够细致,出现虚报利润现象,即使在核算中發现成本超支现象,但由于企业责任分配不完善,无法明确责任主体,极易滋生风险,制约企业发展。

5.成本费用管理无法服务与决策

在现代企业发展与运营过程中,采用成本费用管理工作,能够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同时有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但存在部分企业,对成本费用管理认知不够深入,认为成本费用管理往往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任务,并未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使得成本费用管理流于形式,无法推动企业战略决策制定。首先,部分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中,将成本费用优化的中心放置在生产环节中,导致成本费用管理信息十分单一,具有片面性。其次,部分企业在推动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时,并未对产品成本结构进行全面分析,导致所生产出的产品成本结构不合理,无法真正反映出产品成本,将会对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制定产生直接影响。

三、加强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优化措施

1.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为进一步提升成本费用管理质量,则需要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保证成本费用管理工作高效实施,实现企业全面发展。首先,企业需要构建全面成本管理理念,转变传统落后的成本管理理念,形成全面统筹的成本费用管理理念。只有积极更新理念,才能够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全面管控,同时还能够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方式,实现对企业各项费用的管控。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从全局性角度出发,分析企业经营成本,加强成本管理。例如企业在更新生产技术时,需要将原有的老旧设备更换。但由于这部分设备仍能使用,若将其运用在新生产线中,对产品质量以及生活效率产生轻微影响。针对这部分的生产支出,则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分析这一成本费用对销售环节以及售后环节产生的成本影响。只有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统筹管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成本费用管理效率。

其次,企业需要形成全面精细化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可将经营的各个环节均纳入至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中,重视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费用管理细节,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成本费用管理质量。如企业可结合内部组织机构,构建两种成本费用管理机构,一组主要用于落实成本费用管理,而另一组则用于成本费用管理监督,将成本费用与员工绩效相挂钩,明确员工职责,提高成本费用管理质量。

2.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执行监督

针对企业运营中存在的成本费用管理执行力度低下问题,则需要加强其执行监督。首先,企业需要积极组织宣传活动,主要宣传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要性,引导企业内部员工形成良好的成本费用管理意识。其次,可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结合企业发展与经营特点,提升员工对各项决策认同感,当项目决策内容落实至部门时,部门员工能够明确自身职责,积极参与到成本费用管理工作中。最后,企业需要积极建立与成本费用管理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员工考核以及培训等成本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避免企业由于战略优化,从而产生超额的成本支出,同时还能够避免由于成本费用管理指标不一致,出现的成本费用无法有序开展的问题,保证成本费用管理质量。

3.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为进一步实现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效益,则需要严格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实现成本费用的精细化管理。首先,可对企业内部成本结构组成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将工作重点放置在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方面。对成本费用进行分析,则主要是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通过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对比,掌握成本的会计信息,并将其编制成报表形式,使得企业管理者通过查看报表,便能够掌握企业各项成本信息。其次,通过编制成本预算,则能够对企业历史成本形成全面了解,并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市场以及行业发展情况,实现成本控制,提高企业利润与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最后,在编制成本预算时,需要结合企业年度计划,将年度计划细化成多个小计划,明确各部门以及员工所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这一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员工参与积极性,同时还能够保证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的目标性。

4.完善成本费用管控制度

完善的成本费用管控制度是保证成本费用管控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措施。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控工作时,需要明确其工作流程,对成分费用管理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这一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对企业成本费用进行管控。完善的成本费用管理制度,则需要将分散的成本管理工作进行融合,遵循统一化原则,将各个环节中的成本费用相统一。在构建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时,需要明确成本管理目标,将成本费用管理与企业生产等环节充分融合。在成本费用管理制度中,需要明确成本管理奖惩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若成本費用管理质量较好,则可给予员工一定奖励,反之则需要采取惩罚措施。通过这一方式,能够调动员工树立良好的成本费用管理意识,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提高成本费用管理效果。

5.全面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下,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理工作时,可充分融入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为企业决策提供真实且全面的信息支撑。首先,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工作开展中,通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构建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各个部门的工作纳入到信息系统中,其次,企业需要将经营与发展环节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加强成本信息的收集以及汇报工作,同时还可将信息系统形成统一成本信息格式,便于财务人员开展成本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最后,企业在推动成本费用管理中,可实现成本费用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成本管理作用。基于信息系统,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企业某一环节成本过高问题,从而在第一时间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成本浪费,有利于企业管理水平提升。

四、总结

当前市场环境存在复杂性与多变性,企业为获得全面发展,实现战略目标,需要提高产品以及服务质量,同时需要加强对内部成本费用的管控。企业在开展成本费用管控工作时,需要积极转变树立全面成本管理理念、加强成本费用管理的执行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完善成本费用管控制度,提高成本费用管控质量,优化内部资金配置,促进企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振峰.现代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商场现代化,2020(10):113-114.

[2]岳建国.新时期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12):238-239.

[3]赵卫东.现代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营销界,2019(38):217-218.

[4]赵寻.现代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全国流通经济,2018(35):54-55.

[5]李春.浅谈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经贸实践,2018(10):191.

作者:赵明杰

企业设备租赁经营管理论文 篇3:

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研究

【摘 要】2016年5月1日,建筑业开始全面征收增值税,由此对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筑企业应对全面实施增值税影响的成本管理措施,以期帮助建筑企业节约成本,减低税负。

【关键词】增值税;成本管理;建筑企业

一、引言

2016年5月1日,建筑施工企业正式在全国推行增值税,建筑施工企业结束了营业税的历史,进入了增值税的大家庭。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指将原来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因为增值税只对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额,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全面实施增值税的实行,结束了以往我国增值税和营业税并行的情况,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降低企业的成本,加速国家的发展。

以前,建筑业存在重复纳税的情况,体现在成本中已经征收的税款不能扣除又成为了营业额中的一部分。全面增值税的实施,首先,可以减少营业税制度下的重复征税,解决我国因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而存在的抵扣链条中断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流转税制度;其次,全面实施增值税有利于建筑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全面实施增值税对于企业,尤其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下面本文将详细阐述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

二、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

全面实施增值税在短期内肯定会增加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特别对一些中小型的建筑施工企业影响更大。具体分析如下:

1.对材料成本费用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的材料成本构成上钢材、商混、地材所占的比例最大,地材又包括砖、水泥、沙、石子等。这三种材料基本能占到材料成本的70%~80%。全面实施增值税实行后,施工企业变为增值税纳税人,三大主材的供应商都是增值税纳税人,这样全面实施增值税后材料的进项税金可以进行抵扣,从而有效解决了重复纳税问题。建筑企业施工过程中材料供给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甲方供材;一种是自行采购。按照现行规定如果是甲方提供全部或部分材料的施工方,可以按照甲供材选择3%简易征收率来缴纳增值税,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此种情况下施工方取得进项发票是不允许抵扣的;而自购材料进行施工的,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会对企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选择合适优秀的材料供应商,钢材、商混、砖、水泥等主材和五金等辅助材料。都可以取得增值税进项发票,进项税费可以抵扣,达到减轻企业成本和纳税负担的效果。

2.人工成本的影响

建筑施工企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工成本是除材料成本以外施工企业的另一项比较的成本,大约占到施工成本的30%左右,而且今年来人工成本在不断的增长。人工成本一般是劳务分包成本,在现行制度下,有资质的一般纳税人性质劳务公司较少,如果不把劳务分包给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劳务公司,只能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这部分税金肯定还是会通过提价的形式转嫁到建筑企业身上,而且获得抵扣税率不高,很不划算,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工成本可取得的进项税额非常少,甚至不能获得进项抵扣。

3.对企业机械费用的影响

机械费用在施工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不高,但也是成本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建筑企业机械使用费主要包含机械设备折旧费、维修费、安拆费及场外运输费、燃料动力费、外租设备等费用。根据现行的增值税法相关规定,从2009年起我国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一次性全额抵扣,但在全面實施增值税前建筑施工企业缴纳营业税,购入的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是不可以抵扣的而是要记入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折旧的;全面实施增值税后建筑企业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格就不包含增值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大大降低了,自有机械设备的折旧费用就会降低,从而减少机械成本。外租机械属于动产租赁是增值税纳税人,如果去正规的租赁公司租赁机械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抵扣,那么外租机械的费用就会降低。但在实际工作中,建筑施工企业外租机械大部分是与个人签订租赁合同,只能去税务局代开发票而且税费要由建筑施工企业来承担,大部分根本无法取得进项抵扣。维修费、安拆费、场外运输费、燃料动力费都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抵扣,价税分离后,这些费用都可以降低。

4.对建筑企业成本发票取得的影响

全面实施增值税实行后,税务部门对加强发票的管理和稽查。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按照施工合同给甲方也就是发包方开具真实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如果对方是不能进项抵扣的单位则需要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其次,全面实施增值税后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建筑施工企业对成本发票的取得提出了跟高的要求,因为要办证发票的合法合规,真实有效,还需要尽量取得合适税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抵扣销项税,降低税负率,这也是?施工企业全面实施增值税后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本身的行业特点,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像砂石等材料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即使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多数是小规模纳税人在税务机关的代开3%税率与一般纳税人的11%的税率的税差较大,会导致企业税负增加。

三、建筑企业应对全面实施增值税影响的成本核算措施

面对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建筑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站稳脚跟,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企业的成本,降低税负,使企业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使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1.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现在的建筑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企业成本中人工成本所占比例很大,但是全面实施增值税后劳务成本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抵扣,也就意味着劳务成本所占比例越大,企业水都也就越高。所以,对于建筑企业转型是势在必行的,尽量用机器替代人工,取得的进项发票就会增加,可以相应的减轻企业的税负。另外,引进新的建筑模式。考虑用新兴的装配式取代传统的劳作模式,可以增加增值税的进项抵扣,会给建筑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应根据全面实施增值税的需要,尽量与有一般纳税人资质的正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尽量减少零星用工,以最大程度的取得进项税额的抵扣。

2.合理选择材料,机械等上游供应商

全面实施增值税后选择供应商不仅要考虑质量和价格,在同等条件下还要考虑对方是不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能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尽量选择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作为供应商,增加取得进项税的金额。另外,对于原来已经合作的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重新进行商谈签订合同,考虑不能提供专用发票对价格的影响,以便合理的转移建筑企业的税负。对于老项目和甲供材的项目,可以选择简易征收的办法进行计税,其取得的进项税额是不可以抵扣的,针对这些项目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小规模纳税人是可行的。

3.加强增值税抵扣环节的管理

全面实施增值税后,进行税额的抵扣是核心问题。以一个年收入为5000万元的建筑公司为例,假设其工程毛利率为10%,其工程成本中,材料成本占50%,人工成本占30%,机械成本占5%,其他成本占5%。那其全年共发生营业成本4500万元(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均含增值税),其中材料成本为2500万元,人工成本为1500万元,机械成本为250万元,其他成本为250万元。全面实施增值税前,应纳的营业税税额为150万元(5000*0.03),全面实施增值税后,假设人工成本无法取得进项抵扣,材料全部可以取得17%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机械成本和其他费用均无法取得镜像抵扣,则其应缴纳的增值说为5000/1.11*0.11-2500/1.17*0.17=132.2万元,则该企业的税负下降17.8万元。以上是理论上的算法,但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工程材料来源较多,很多材料无法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些只可以取得3%的进项税额,而施工企业的销项税率为11%,其中有8%的税差,使企业是实际税负增加。若施工方为总承包方,劳务采用较规范专业分包方式,劳务分包方需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前例中劳务分包金额为1500万元,全面实施增值税前劳务分包单位应纳营业税为45万元(1500万元*3%),全面实施增值税后劳务分包单位应纳增值税148.65万元(1500/(1+11%)*11%),较“营改增”前多缴纳103.65万元;且城建税、教育附加等也随之增加。劳务分包单位作为营业税及增值税纳税链的最前端,全面实施增值税前后均无法抵扣,分包方税负大幅增加,且分包方自身还会产生一定的经营费用及利润空间,在工程总造价不变的情况下,势必造成总分包方在劳务合同的签订和结算过程中存在利益分配的变化,劳务分包成本必然大于1500万元,总包方的利润也会相应减少。如果劳务分包方选择清包工的方式采用简易征收的方法,总包方只能取得3%的进项抵扣。由于企业购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有利于企业提高机械化水平,施工企业通过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减少作业人员的人工费用,但抵扣增值税只能发生在购进设备当期或180天以内,且购置设备一次性投入较大,对企业现金流影响较大。因此,全面实施增值税后,施工企业应更应注重选择具有增值税纳税人资格的合作企业,以免无法抵扣增值税。全面实施增值税后,增值税数额的高低取决于建筑施工企业能够提供多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进项抵扣,?施工企业要分析不能抵扣进项税的主要原因,比较不同的成本构成对纳税的影响,降低税务风险。

4.培养税务人才,做好税收筹划

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尤其对以前没有接触过增值税业务的基层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做好国家“营改增”新政策的研究工作,并进行合理的税务筹划。建筑企业要从本行业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对项目部和预算处等人员进行增值税专业知识的培训,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税务意识,培养在采购材料、分包环节索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意识。企业必要时要适当配置税收筹划人员,进行合理避税、节税,充分享税制改革给企业带来的税收红利,并尽量实现涉税零风险。

5.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规范工程项目管理

全面实施增值税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作为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要从上到下做出相应调整。尤其要规范公司工程项目的管理,工程造价人员在编制标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全面实施增值税对企业各方面的的影响,预测工程成本中有多少可以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便确定合理报价。在劳务分包、材料彩果、小型设备采购、机械设备租赁等招标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供货方能否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注意可以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率问题,选择最有利的供应商签订合同。建议按照不含税价格签订合同或合同中明确不含税价格,对于不同资格供应商确定不同的可接受报价。施工企业要从增值税的特点出发,结合每个工程具体情况和特点,学习研究国家新政策的相关规定,对成本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系统做出合理评估?。对建造合同管理办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工作流程进行相应修改,以适应新税制及企业经营的需要。

四、总结

全面实施增值税对建筑企业的税负和成本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建筑企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筹划,从个人方面加强和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从而减轻自身的税负,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华.浅析建筑業营改增的应对措施[J].当代经济, 2013,(20):110-111.

[2] 朱军良.建筑业营改增发票管理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2013(2): 38-39.

[3] 王雪.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 [D] .兰州: 兰州财经大学, 2015.

作者:毕君燕

上一篇:我国发展旅游保险市场论文下一篇:施工现场绿色施工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