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考古收获管理论文

2022-04-17

摘要: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并不新鲜,但在经济转型和外来工悄然实现换代之时再次凸显,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在转型期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农民工子弟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可是,这些不能成为他们备受歧视的理由。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特有的“美”。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业考古收获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考古收获管理论文 篇1:

基诺族的土地利用智慧

摘 要 云南省内有8个人口较少民族,他们都是典型的山地农耕民族,土地是他们的生活重心。从古到今,在对土地的利用方面,他们从生产活动中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以基诺族为例探讨了人口较少民族的土地利用智慧,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生产活动、宗教信仰对约束人的行为、保护土地生态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基诺族;刀耕火种;轮歇栽培

1 民族概况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是指总人口在30万人以下的28个民族,云南地区有8个,分别为:独龙族、德昂族、基诺族、怒族、阿昌族、普米族、布朗族、景颇族,总人口42.1万。从地理位置来看,这8个民族普遍分布在边境地区、偏远山区和峡谷地带,有6个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8个民族至今都以农业为主,土地是他们生活的重心。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和目的、意图,是一种动态过程。土地利用既是个技术问题,又是个经济问题。因为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方式也不断的发生变化。说它是个经济问题,是指技术水平的提高会带来土地更多的产出和更高的经济效益。云南地区8个人口较少民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土地利用方面也一直不断变化。从原始社会的采集渔猎到山地农耕时期的刀耕火种,解放后在国家的帮助下,从原始氏族经济进入社会主义经济,精耕细作的多种经营模式代替了刀耕火种。在国内各地区的横向比较之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但在国内土壤大面积污染的今天,他们对待土地的方式却是值得借鉴的。

2 土地利用智慧

从采集渔猎到今天的现代化经营,这些人口较少民族摸索出一套适合云南山地的土地利用模式,使他们在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较完整的生物多样性体系。杜玉亭教授和尹绍亭教授都曾经以基诺族为例,指出刀耕火种与毁林开荒是两码事。人口较少民族的刀耕火种,有着比较严格的“轮歇”制,在某些方面已具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1]。尹绍亭教授对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表明,传统基诺族社会的刀耕火种,不仅没有破坏其生存环境,而且形成了生态保护的一整套良性循环机制,是基诺族人民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2]。

2.1 刀耕火种,既利用自然又敬畏自然的生存智慧

从砍地、烧地、检地到播种、收获,刀耕火种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基诺人适应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朴素思想。根据植物的长势判断土壤的肥力,砍地之前先砍伐3~5 m宽的防火带,以防山火过大引发森林火灾。砍地时,要避开珍稀树木,砍掉树干之后,树桩要留的高一些,以确保抛荒后能很快长出新枝。烧地一定要等林木晒透之后,这样才容易焚烧,烧地时有严格的规范和仪式,以防止山火蔓延。焚烧之后还要检查是否烧干净了。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种植适合的农作物,或是茶叶。根据地势。在播种时采取点种或是撒种的方式。使用点种棒时要确保不伤害林木的根部,以利于植被的恢复。收获时一定要举行一定的祭祀仪式,这是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既开垦了土地,又防止自己的行为引发不必要的自然灾害,在能力范围之内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些都是在交通不便,基诺族几乎与世隔绝的年代里,他们依靠自己常年的劳作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基诺山区的土地利用智慧。

2.2 轮歇栽培中的土地休养生息智慧。

轮歇栽培是基诺族刀耕火种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这种古朴的传统文化蕴含着基诺族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土地修养生息智慧。

2.2.1 根据生活需要,把土地划分面积不等的地块,以利于抛荒耕种同时进行

根据杜玉亭等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各村寨的轮歇地都被“规划”为许多块,比如巴亚寨分为13块,每块耕种1~2 a便抛荒,轮歇使用,十几年一个轮回,经过十余年休耕,最先耕种的土地已恢复植被和肥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基诺人生活上的需要,又使土地得到足够的修养生息。

2.2.2 根据地力判断土地休闲时间长短

一块土地究竟休耕多长时间,不是随意决定的。基诺族在常年的耕种中获得了丰富的土地分类知识,他们按照林地海拔高低和土壤肥力,把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土地类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3.3 采集和狩猎活动中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智慧

以从古到今,采集和狩猎都是基诺族的重要生活方式。不同点在于,原始社会时期,采集和狩猎是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山地农业发展起来后,它是基诺族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补充。在长期的采集和狩猎活动中,基诺族总结出一套既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管理方式。

3.3.1 食用植物的鉴别智慧

基诺山食用的植物很多,但山林中有毒的植物也很多,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基诺人民摸索出切实可行的食用植物鉴别方法来。据统计“基诺族采集利用野生食用植物(含菌类)有119种,基诺族常用的野生药用植物种类60~70种。”[3]他们根据植物的生长周期来安排农业活动,既保证了农作物的栽培,有保证了足够的采集时间。

3.3.2 狩猎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智慧

基诺族猎人主要采用烧山打猎和撵山打猎两种方式。烧山打猎与“烧地”同步进行,年长者控制好火候,年轻人狩猎。烧山时获得的猎物较多,但烧山不能随意进行,只有开垦新的土地时才会采取烧山打猎的方式。撵山打猎是经常性的活动,但对动物的破坏力较小,因此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环境不会造成破坏。

基诺族有采食昆虫的传统,“基诺族至少采集食用23种昆虫、3种蜘蛛、4种甲壳动物。”[4]基诺族人民通过采食昆虫,减少害虫数量,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农林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3.4 通过信仰约束自我行为、保护土地的智慧

3.4.1 祭祀活动彰显用地智慧

基诺族的祭祀活动并不仅仅是仪式的展演,还伴随有实际耕作的行为。砍地之前要栽种姜和芋头,因为据说这两样东西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撒种前由村寨长老先举行祭祀仪式,念祷词,意思是请地神保佑庄稼长得好,请已逝去的父母守卫着庄稼。虽然现在刀耕火种已经退出了基诺族的实际生活,但这些祭祀活动却被保留下来,成为基诺人曾经爱护土地的见证,也提醒今天的基诺人更加珍惜土地、珍惜自然。

3.4.2 日常禁忌蕴含对土地的敬畏

基诺族的很多禁忌习俗无形中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期,国家很多地方的土地被农药大肆污染的时候,基诺山因为这些禁忌的存在,使土地保持了最初的形态。神林是严谨砍伐的,所有的大榕树都是神树,决不能破坏。基诺族的这些日常禁忌看似繁琐,却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当地的土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3.5 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的生存智慧

基诺族历史悠久,刀耕火种占据了其大部分的发展史,但解放后,基诺族在政府的帮助下,迅速从原始社会的农村公社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基诺族在20世纪80年代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区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旱稻因其产量过低,种植面积逐步缩小,棉花则早已退出基诺人的农业种植领域,很多村寨从经济效益出发不断扩大茶园和橡胶林的面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4 结语

基诺族从其民族起源的传说中就开启了以土地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他们敬重自然,从自然界中寻找最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他们从基诺山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采集渔猎、刀耕火种,满足了基诺族的生活需要,发展出较完整的民族传统农耕文化。虽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科学的发展,刀耕火种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轮歇栽培作为调节地力的有效方式仍然保留着,并使基诺山区的土壤避免了现代化肥农药的大面积伤害。基诺族一直坚持着他们朴素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进行着他们并不自知的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方式。他们通过原始宗教信仰和日常禁忌习俗约束人们的行为,使基诺山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保留着古朴的生活方式。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又使很多地方片面追求发展的速度,造成环境的进一步污染。长三角、珠三角、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突出,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重金属超标,在土地问题频发的今天,基诺族对待土地的方式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杜玉亭.基诺族族源问题试探——兼论族源和民族形成的上限[J].云南社会科学,1981(2):57-63.

[2]尹绍亭.基诺族刀耕火种的民族生态学研究[J].农业考古,1988(1):318-334.

[3]基诺族传统信仰的生态伦理价值[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1):142-147.

[4]龙春林,阿部卓,王红,等.基诺族传统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管理与利用[J].云南植物研究,1999(2):111-12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秦桂芬

农业考古收获管理论文 篇2:

蒲公英亦美丽

摘 要:农民工子女教育已成为流动大军涌入城市后日益突出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并不新鲜,但在经济转型和外来工悄然实现换代之时再次凸显,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在转型期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农民工子弟由于其自身所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原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可是,这些不能成为他们备受歧视的理由。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欣赏他们特有的“美”。

关键词:智商;智慧;阳光;跨越横沟;因材施教;换位思考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095

从城市到农村,从市示范名校到农民工子弟占半壁江山的城乡结合部学校,十几年穿行在“百花丛”中的笔者却想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民工子弟申辩:其实“蒲公英”也很美!

观点一:农民工子弟智商不如城里孩子高?

理由:“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农民工子女成绩普遍低下,哪里比得上城里孩子聪明?”

案例:笔者在以前工作的学校做了一项调查,农民工子弟占学校总人数的48%,在2009年上学期的质量检测中,农民工子弟占到优秀的41.8%,下学期占到46.6%;参加作文竞赛,农民工子弟占学校获奖人数的48%。

思考与评析:如果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还有人硬要拿分数说事的话,那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该是最好的说明。从数据表面看,似乎农民工子弟并未占到上风,但是摒除学校教育同等不计,算上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环境呢?同样以原校为例,农民工家长为生存而忙碌,他们文化水平低,心有余而力不足。何况子女大多非独生,不少孩子回家要做饭、洗衣,还得照顾弟弟妹妹;而城区的孩子不同,打小在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下学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就开始了苦心的造“才”计划。

这两厢一对比,结果不言而喻。这些不利不安的因素如果老师、家长能尽力去弥补、悉心教导,假以时日,我想这条“横沟”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观点二:农民工子弟不如城里孩子有智慧?

理由:“城里孩子自识字起就开始博览群书,积累了丰富的资源,而农民工子弟知识面窄,典型地缺少见识,什么都不懂,只知道玩泥巴……”

案例:一日午休时间,我去教室拿作业本,刚到门边,就看到以杨扬为首的四个城里男孩正围着新转来的王小舟笑得阴阳怪气,嘲笑小舟是“乡巴佬”“土包子”,而小舟则紧紧咬着嘴唇一言不发。为了消除大家对农民工子弟“孤陋寡闻”的看法,增强这些孩子的自信心,我们举办了一场“夸夸我的家乡”的主题班会。班会气氛异常热烈,城里的孩子踊跃发言,但内容极为有限,而来自五湖四海的农民工子弟则显出平日见不到的“侃侃而谈”,不爱说话的周干之介绍了家乡道县的名士周敦颐。他告诉同学们这位声名赫赫的理学家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写下了历史名篇《爱莲说》,他还特别骄傲地告诉大家,他名字里的“之”就和周敦颐有关……教室里悄然上演着新世纪版的《少年闰土》,知识面窄与宽的问题在这里交汇。

思考与评析:什么是智慧?怎样才算是有智慧的人?陆游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和学问是抽象的理论,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才干。对于农民工子弟而言,他们虽然享受不到丰富的书籍类资源,但大自然就是一部最美的教科书,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这里被孩子们主动地学会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城市孩子也罢,农民工子弟也好,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别,思想水平不一,认识能力各异,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发现他们各自的优点和长处,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做到“长善救失”。

观点三:农民工子弟不如城里孩子阳光?

理由: “农民工子弟的心理问题普遍且严重,他们被社会‘边缘化’,离‘毁掉的一代’就不远了。”

案例: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农民工子女)在作文中的表述:

“……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我很爱学习,如果学好考上了大学,就能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他们每天在外边赚钱给我们上学。”

思考与评析:确实,生活的窘迫,让他们始终享受不到平等的权利,他们内心世界的不平等感、被歧视感和对立感油然而生,一些孩子还易出现好怒、焦虑、自闭等不良特征,遭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歧视。

国内有关机构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所做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着实令人担忧,但心理问题的凸显并非农民工子弟的“专利”。如今红极一时的《变形计》迎合了目前的现状,让“养尊处优”的城市孩子与农村孩子互换生活环境,体验不同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相比之下,城市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不懂爱惜,不懂关心别人。父母拳拳爱子之心,谁都能理解,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小小的蒲公英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表情,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迎接着阳光雨露。我期待有一天,不再有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孩子之分,只有平等与和谐。让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博大雨露,滋润百花园中每一位成员,让蒲公英亦能尽情展现它的美丽。

参考文献:

[1] 刘剑斌,章国平.论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J].农业考古, 2006(12).

[2] 中国民主促进会重庆市渝中区委课题组.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8(1).

作者:曾艳

农业考古收获管理论文 篇3:

两岸四地论道普洱

5月23日上午,以“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传承文化·保护遗产”为主题的第二届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普洱茶节在普洱大剧院隆重开幕。本届论坛以“茶·文化·生态”为主题,围绕“茶与人”、“茶与信仰”、“茶与自然”三方面,深入挖掘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与精华,探讨、揭示其背后的中华文化伦理、哲学和智慧。本届论坛是两岸四地合力弘扬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推进茶业界交流合作的一次盛会。与会专家从多方位、多角度论述了千百年来茶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影响与贡献,海峡两岸800余人次参加了论坛,人民网全球同步直播论坛盛况,数十家海内外媒体云集普洱,深入报道论坛的成果。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所有人的话语登载,这里将一些精彩语录呈现。

台湾冶堂茶文化工作室

何健

养生养心养天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向来讲究文以载道,而茶极大比例在生活中滋养人们,早已形成一种生活之道。茶道的形成并非遥不可及,避免好高骛远也无需装神弄鬼,凡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自己倒一杯茶,经由行茶过程的专注,让身心沉寂下来,通过观色、闻香、品味在细微的转化中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和生命力,借以澄清、关照自己,在全然的静中充分了解自己,并洞悉在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适当地让自己放对位置、做对事,如此一来不但不会徒劳无功而虚度一生,且必然对社会做出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朱小健

茶——两岸文化交融的活水

茶,既是中华文化表层的日用品,也是中华文化中层的生活方式,更是中华文化深层的精神追求。今年1月25日至2月1日,两岸30名大学生聚首台北书院,伴琵琶洞箫慢品文山包种,围炉食养山房听冬雨打荷,细酌木栅乌龙,漫游北埔膨风茶文物馆,比斗东方美人擂茶,端坐南投竹山,游山茶访亲历四季茶序礼节,穿梭日月潭老茶厂车间观察红玉前世今生。两岸学子无一不为茶的多样性而感叹,为茶的深邃而悦服,为茶的静谧而警醒。两岸的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海峡两岸的茶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亚文化,两岸的文化个性并无高低优劣,有点知识各具特色的精彩。两岸文化的交融,需要认同促进,青年具有催化作用,两岸青年不但坐而言,更已起而行。而茶,就是其中极具生命力的清泉活水。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院常务理事

林治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浅谈茶文化理论体系建设的基础

一、茶是“健康之液”

这是茶的本质属性,也使茶作为一种饮料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包括了以茶养生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加强以茶为媒介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方式的探索。

二、茶是“快乐之杯”

茶是一种生活,但绝非一种单调的生活,在喝茶的方式上我们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切实做到“古法创新,新法承古”既要方便适用,又要时尚有趣。茶是一种享受,即把饮茶从生活琐事升华为生活艺术,既要满足大众的生理需求,又要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三、茶是“灵魂之饮”

一杯茶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借助于茶变得鲜活起来,变得容易被大众感知和接受。

四、茶是“民生大计”

茶不仅仅是满足我国城乡居民物质和精神需要的重要商品而且是我国走向世界的一张芬芳的外交名片。我们强调茶是“民生大计”意在促请各级党政领导把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五、茶是“图腾饮料”

“图腾”是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出于信仰把某些特定的动物或植物作为自己部落祖先或神灵来供奉,因此对这些动物或植物怀着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崇拜。据说是神农氏最早发现并利用了茶。神农氏即炎帝,我们中华儿女都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那么我们理当把茶奉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饮料,切实怀着敬畏之心来事茶。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

生态信仰与普洱茶文化

现在人类文明的进化大家最大的担心是生态文明的退化。高山云雾出好茶,从民族生存的生态信仰,古树生存的生态环境,茶园管理的生态法则和茶叶生产的生态原理,以及茶叶种类的生态和谐,最后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茶叶功效的自然平衡来阐述普洱茶是一个与生态信仰有密切关系的茶叶文化。

我在云南八年总结普洱茶的三大文化,来自古道、古茶和茶园的生态管理。我现在到处炫耀的不是普洱茶的功效而是普洱的生态茶园,因为只有虫子吃的我们才敢吃,只有祖祥茶园的生态茶园才可以一斤生态茶卖到两千欧元,欧美的订单在所有茶叶都大量退货的情况下,只有祖祥的生态茶叶供不应求。这就是生态茶园给我们带来的思考,这种生态文化带来的生态效应也是我来云南最大的收获。以人为本崇尚自然,我觉得普洱茶这种自然晾晒形成的晒青毛茶,不正是我们现在最需求的生态信仰的体现吗?现在没有单独卖产品的,卖的都是背后的生态文化理念。

今天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在八月份到十月份完成世界上第一个茶叶基因组。我们斥了巨资,其中,普洱市给了大力的支持,我们这个项目还同时与英国、日本、韩国来竞争,我们身上肩负着民族责任感。茶和自然、茶和人生、茶和天地、茶和世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人类离不开茶的原因,普洱茶的生态信仰,生态文化让我对此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余悦

茶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以古代文士茶事生活为视角

文人饮茶重“品”,啜饮清茗和归隐田园、幽居山林意境相同,成为文人快意适性、乐天知命的普遍文化行为和精神享受。以茶相伴是文人的雅趣。文人饮茶对环境、氛围、意境、情趣的追求,体现在许多文人著作。文人饮茶,还十分注重品饮人员。中国文士重视品茶,也懂得雅赏。他们不仅在品茗中获得极大精神愉悦,也善于将这种自在的心情表现出来。这些优秀的茶诗和茶画,就是我国艺术宝库里的璀璨明珠。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

江用文

弘扬茶文化创新茶科技,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来,茶叶产业高度重视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茶产业充斥的某些活动表面上打着传承茶文化的幌子,实际上有别于茶文化的核心理念,对此需要茶文化工作者及时加以纠正。茶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茶叶市场正走向供过于求; (2)现行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 (3)现行生产范式粗放。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建设高标准茶园、推进生产和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提高土地、劳动力和能源等资源利用效率。

在论坛的交流过程中,大家都一致认为,如今茶叶已经走进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中国茶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吴军捷向大家介绍了中国茶是如何走进人们生活的,他认为“真正宣传茶,是深刻领会了茶对人类健康的重大作用,在负责的政府指引下带公益性的行为。如果只是把它当成茶企的商业行为,难免走偏。”茶学博士、国家一级评茶师王岳飞在《弘扬茶文化与民族整体健康素质提高》演讲中,也发表了普洱茶是养生之叶,健康之叶,饮茶养生,饮茶长寿的观点。

《农业考古》编辑部主任施由明从茶性与农耕民族的国民性性角度展开讨论,正是因为茶性正好和中华民族这个农耕民族的特性相契合,所以中国国民喜爱在茶中寄托灵性。来自北京香山大学堂禅茶书院院长孙韶辉,从禅茶的内涵上破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禅茶之“禅”的意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禅茶,给了我们一个了解自心、观察世界的角度给了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清净和自在的心门。

两岸四地的思维碰撞出一场涉及到茶叶方方面面的火花。茶对中华民族的生命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茶与农耕民族的国民性相契合;茶性与佛思儒道相融合,并具有宗教信仰的超越性,茶已渗透到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这些有关于茶叶的精髓理论在会上闪闪发光。

作者:罗艺潇/编辑整理

上一篇:造价控制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听障儿童情景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