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工程高校体育论文

2022-04-15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担负着传授体育文化和技能的重要使命,其自身素质需要不断地接受良好的培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文章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具体阐述了现阶段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提出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及应对发展瓶颈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211工程高校体育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11工程高校体育论文 篇1:

论高校体育场馆企业化经营方针

【摘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研究了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化经营的必要性,并针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提出了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化经营方针,以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开放化经营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高校体育场馆 开放化经营 方针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的规模达到了空前的发展规模,高校体育场馆最直接的功能和作用就是为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提供必要和合适的开展场所。另外,高校体育场馆在保障我国高校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高校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学生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促进高校学生体育业的迅速发展;促进高校功能的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建设体制已经不适应现代高校发展的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校体育场馆在高校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许多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只是面向校内,这就造成了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浪费,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许多高校选择了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经营,这样不但满足了社会对于体育场馆的需求也为高校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如何对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进行有效地经营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是高校体育场馆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需要开拓思路,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提高高校体育场所的开发和利用,以辅助解决高校的经费难题。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制定了体育场地增扩建计划,大部分都是依靠国家拨款或学校贷款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导致高校体育场馆体育设施建设缓慢,而高校体育场馆的维修资金则80%以上依靠国家拨款,高校体育场馆还未开拓社会化经营思路,没有充分引进社会资金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这就导致大多数的高校体育场馆优质体育资源利用率较低,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力度不大,仅仅局限于高校体育场馆出租和有限的有偿服务。

1、高校体育场馆经营落后

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高校教学,对于社会化的市场经营动机不强,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的应用还是主要局限于高校校园内,对于社会化的经营交流和合作很缺乏,使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功效与优势还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经营由于在实践中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化经营研究不够,对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和调查不足,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水平都较低,导致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浪费严重,这些都影响了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利用。

2、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较低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利用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量较小,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服务渠道和形式较少。在我国体育场馆设施中大部分都集中在高校,但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用于教学训练,而且不会对社会开放。在我国高校中,58.5%开展有偿服务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在周一到周五工作日中大约为2—3小时,只占可利用时间的27%,在周末的利用率为大约为3—4小时,占可利用时间的29.5%,可以看出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很低。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利用时间主要由高校教学之外的空闲时间而定,高校体育场馆虽然能承接多种比赛但总体利用率相对较低,导致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运营模式造成资源的浪费,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又导致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进而导致高校资金紧张。

3、高校体育场馆有偿使用多样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承接大型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类:可以承接大型赛事和演唱会,如可以承接各种足球、篮球、乒乓球联赛等,当然也可以承接歌星的演唱会;还可以承办一些公司小团体比赛,公司之间的各种比赛和公司运动会等;出租成为招聘场所,如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可以在高校体育场馆内举行招聘会;可以举办各种演讲和讲座等,高校体育馆的优势可以满足一些著名专家的实际需求;由一些团体或者个人开办训练班所用,如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场馆就是这种运营模式。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化经营的必要性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压力非常大,人们的精神紧张和压抑等不良情绪需要释放,进行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缓解人们的压力,很多人都希望能够到体育场馆健身,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有偿开放经营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健身娱乐的需求,这也说明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具有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通过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才有可能取得收益。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有偿的社会化经营开放具有广阔的市场。

我国人均体育设施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然而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闲置率较高,如果任其闲置自然老化,将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可以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同时缓解公共体育设施的不足。高校体育场馆的优势在于面积大和场地条件优越,同时具有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体育的教学、训练和科技非常精通。所以,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经营开放,可以有效发挥高校体育场馆的各方面优势,从而获得社会和经济的利益。

三、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化经营方针

我国高校体育馆社会化经营的首先任务是引进先进经营理念:要以人为本,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为第一要务;尽量降低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尽量提供便利;需要供需双方积极的双向沟通;努力把握市场环境。高校体育馆社会化经营经营管理的目标:提供体育服务产品以满足体育消费者的需要;提供体育以外的其他社会服务,开展多种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高校体育馆社会化经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证高校体育馆社会化经营公益性的前提上,努力实现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努力克服高校体育场馆建设资金难题。

1、更新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观念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要进行经营观念更新,通过利用市场机制,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快速发展。对于缓解高校自身建设资金的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高校体育场馆市场运作应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和民间投入为辅的投资机制,积极地吸收社会资金,努力解决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发展资金难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要深化经营理念,在充分利用现有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提下,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的其他服务功能。高校体育设施的经营除了满足学校教育活动,还须从社会需求出发,分析能够满足社会消费者需求的其他各种相关服务,例如可以有计划地培养以大众消费为核心的体育健身、培训、咨询、旅游等。

2、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多元化

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使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功能多元化,因此要改变现有的高校体育场馆单一化经营,开拓经营。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可以使其成为公益性和商业性的结合体,使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全方位地服务于社会。高校体育场馆功能多元化经营可以使其得到迅速的发展,高校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要充分考虑场馆的运营和管理。高校体育场馆使用功能的多样化,以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多元化还可以充分使用高校体育设施和师资的优势资源,开拓思路,改变现有简单的高校体育场馆出租,进行多种有偿服务的体育消费领域,培育人们健康投资消费等多种方式开展多层次的开发利用,创造最大的效益。

3、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公益性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经营过程中要处理好高校体育设施社会化过程中的公益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经营实现有偿消费,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需求和高校事业的健康发展,所以,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发服务过程中,除了保障学生的利益外,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场馆,同时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的公益性。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经营是未来高校体育场馆开发的必由之路,通过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经营推动高校的发展,缓解高校建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同时,通过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社会化经营缓解社会体育场馆紧张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度。

【参考文献】

[1] 赵云宏、袁建国: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 古维秋:“健康重庆”构建下的普通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2).

[3] 黄娟:西安市211工程重点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的研究[Z].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0.

[4] 郑雪玲:陕西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运营现状的分析研究[J].科技创新,2010(26).

作者:谢纳

211工程高校体育论文 篇2:

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现状、问题与建议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担负着传授体育文化和技能的重要使命,其自身素质需要不断地接受良好的培训才能得到发展和提高。文章采取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具体阐述了现阶段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培训的现状,提出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以及应对发展瓶颈问题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 体育师资 培训现状 问题 建议

[作者简介]王一妮(1978- ),女,吉林长春人,长春中医药大学体育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吉林省体育事业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仍有不少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努力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的专门体育人才,而能否培养出吉林省体育事业发展所需的体育人才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是否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且富有活力的高水准师资队伍。笔者从吉林省实际情况出发,研究高校体育师资建设的现状,通过剖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一、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现状

(一)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

1.体育教师性别情况和年龄情况。据调查显示,在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师队伍中,不管从哪个年龄段来看,都是男教师明显多于女教师。随着近几年各大体育高校的毕业生大量填充到教师队伍中,现阶段整体师资队伍明显趋于年轻化。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体育教师一批批退休,使得每所高校的体育师资队伍约有30%的新鲜血液注入,改善了整体师资的年龄结构。如被调查的吉林大学的数据显示:260名体育教师中,年龄分布为30周岁以下共计108人,30周岁以上39岁以下共计60人,40岁以上49岁以下共计58人,50岁以上24人,体育教师整体平均年龄仅为31.5岁。

2.体育教师学历情况。据调查显示,当前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队伍中,高学历的教师在总的教师中占的比例较低,1536名教师中,大专以下学历的有978名,占63.7%,大专以上硕士以下的有479人,占31.2%,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少之又少,这显然不是信息化时代体育教育所要求的师资结构。体育教师队伍中拥有高学历的比重越大,学校的科研、教学潜力就越大,学术水平也越高,所以学历结构的调整亟待提上日常议程。

3.体育教师教龄和职称结构。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教龄结构是指教师在一定工作年限中所占比例的构成状况。一般看来,体育教师教龄越长,工作实践经验越丰富。吉林省高校体育师资的教龄结构是有11~15 年教龄的骨干青年教师占 30.67%;6~10 年教龄的相对年轻教师占 25.33%;5年及以下教龄占44%。总体看来,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教龄相对合理,这样便于形成以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为骨干,10年以下教龄的年轻体育教师为辅的传、帮、带的梯队层次,有利于提高吉林省的高校体育师资力量。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职称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各级职务的比例构成状况,是反映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师各种能力评比的一项指标。目前吉林省的各个高校体育教师的助讲和讲师比例分别为 27.33%和46%,副教授、教授分别为 20.67%和 6%。而在教育部拟定的“211”工程中要求,21 世纪重点高校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应在 35%,一般高校应达到 30%,与发达国家相比,20世纪 80年代,美国、日本高校的副教授和教授比例占50%以上。可见,吉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仍显偏低,中、初级职称所占比例偏高,职称结构的不合理亟待作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4.体育教师心理状态情况。从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看,在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教师中,有97.2%的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在教学中的潜能没有完全被挖掘,还有很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在调查教师认为自己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时,有18.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还有20%~40%的潜能可以提升,35.5%的认为自己还有40%~60%的潜能可以提升,27.0%的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还有60%~80%,17.2%的认为自己的发展空间还有80%以上。综上所述,在整体体育教师队伍中认为自己的平均提升空间还有67%以上。可以说,在吉林省体育教师队伍中,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明显不高,甚至在很多地方存在严重的浪费。调查发现,以前影响体育教师工作能动性的主要指标是工资待遇、工作职位以及教学设备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影响因素已经逐渐变成了整个组织系统的机制建立、制度设计、人文关怀、工作发展等“柔性”工作指标。

5.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情况。现阶段,体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其业务技能的直接体现。目前,吉林省各大高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业务技能都有具体的规定和相关的规范,并且针对不同类型的体育教育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都有不同的考核办法。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能够在教学中游刃有余、算得上完全胜任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占92.7%以上,而能够独立承担并较好地胜任理论教学任务的教师仅占47.6%。更为突出的是,问卷中所调查的对象,有45.3%左右的教师对科研能力、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教学能力表示担忧。而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是指其是否能夠独立承担某个重大课题,并且能够通过论文撰写的数量、发表后的质量和论文的档次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在吉林省所有的体育教师中,已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的教师仅占24.1%,而在2010年的职称评定考试中,能够同时顺利通过外语和计算机两门学科的教师仅占52.6%。就目前而言,努力提高体育教师教学业务技能和科研能力是十分严峻且必要的。

(二)吉林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现状

总体说来,吉林各高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十分明显,但需求与现实的满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教师培训需求的目的存在较大误区,存在片面性和功利性色彩,许多教师是为了加薪或者是评职称,真正为提高自身修养的培训需求较少。

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需求的突出性表现在既有学历培训需求,又有非学历培训需求。学历培训主要是教师希望提高自己的学历(或学位),包括攻读在职硕士、在职博士,或者定向委培硕士、博士等,追求在學历(或学位)上更上一个台阶;非学历培训主要包括知识更新,对学科发展新理论、新成果的掌握和运用,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与提高,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技能和技巧的掌握及职业道德修养与政治思想素质的提升等。其次,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与现实的满足之间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中级职称以下的年轻教师,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每天忙于应付教学,没有时间参加培训学习,工学矛盾突出,其培训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加之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培训经费不足、培训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最终导致培训“走过场”、费时又费力,效果不理想。

二、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培训模式比较封闭

现阶段,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并没有形成面向国内外、面向社会的灵活开放的培训模式,这使其不适应知识综合创新、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迅猛发展、高等体育自身发展等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需求。

(二)培训内容少

目前大多数学校把培训仅仅局限于学历进修、岗前培训,或是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上,而有计划地培养学术带头人、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跟踪国际、真正提高体育教师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很少。由于培训的课程内容偏于陈旧,缺乏实践性,因此根本无法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无法满足体育教师的多样性需求。再者教育资源稀缺,高校教师培训本质上还是以普通的集中式培训为主,其他的培训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另外,教师的需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很多培训课程缺乏与时俱进的先进性。长期以来,师资培训内容更偏重于业务培训,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教学法和教育技术学等基础素质的培养,忽视了教师教学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培训机制相对落后

当前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主要是政府或者学校的行为,培训提供的经费基本是政府和学校全包,在现阶段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师培训机制明显制约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大多数学校和教师未能意识到培训提高既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教师培训与学校教学评价和教师的聘任、考核等严重脱节,没有形成激励学校重视教师培训、激发教师自觉培训提高积极性的有效机制。

(四)缺乏有效的政策指导

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总体规划方案,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等。同时,我国对于和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的发展与创新还没有可行性的运行机制,高校对于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评价与教师的聘请、晋升、考核严重脱节,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良好环境尚未形成。

(五)培训体制不够完善

许多专家指出若是没有很好的激励体制,教师会对应聘、晋升职位、鼓励奖赏方面感到不满。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缺少硬性目标要求,不利于体育教师自觉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提高。管理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会很少。去国内外访问、社会实践活动相对较少,学术会议也基本未曾有过。缺少一套合理的体系,无法考核教师,质量难以保证,这使得培训效果不明显、质量不高。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部分专家学者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范围实行理论的探究与实际相结合,虽然获得了一部分科研成果,但没有对其进行完善,只是一些零散的数据,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做出一些可使用的东西,尚不能确定科研成果能否与体育院校教师的培训相关联。因此,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培训问题的研究,无论从体育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是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的优化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吉林省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从根本上保障参加培训的权利和义务

各大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师培训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制度,一方面,逐渐将体育老师的培训纳入领导任期目标和学校工作规划中,通过实施教师培训提高工程科学的建设,培养学术方面的领头人,对专业进行调整,改善师资队伍,搞好科研工作,创建更好、更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和制度。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体育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真正抓好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具体结合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确保财力和人力的支持与投入,努力构建一套完整的体育教师培训机制。做好对体育教师的激励与奖惩,对他们进行管理和约束,保证整个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进行。

(二)建立良好的高校体育培训引导制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培训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现阶段各高校体育教师存在较强烈的培训愿望,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但单纯依靠个人愿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培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其教学水平,除了要在制度上完善外,国家、地方甚至是用人高校都应采取相应的鼓励和引导机制,提高各高校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主观能动性。如可以采取报销学习有关的费用、设立师资培训机构奖学金等方式,把参加培训的次数和教师职称晋升挂钩,努力提高各高校体育教师自愿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另外,可以要求教师晋升时要达到的规定培训学分,采用培训学分制管理。如某一高校对职称申报的标准定为教师要达到每年50学分,这使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得到明显提高,教学水平迅速提高。

(三)建立高校体育教师灵活的培训机制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其特殊突出表现为知识、能力的需求及时间安排的特殊性。在实际中,我们很难通过单纯的一种培训模式获得预期的结果,应当采用灵活的培训机制和形式,如在内容上可以按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及专业发展等需要进行培训,在形式上可以采用集体培训与个体培训相结合及现场培训与网上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各高校体育部应要求每位体育教师每年上报需要进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学校领导根据每年上报的情况安排每位教师相应的内容和培训形式。通过这样灵活的培训机制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促进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的快速增长,实现培训目的。

(四)设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

目前我国并没有完全针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和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进行研究和培训的机构,这体现出现行高校教师培训的盲目性问题。由于目的不明确,使得培训缺乏针对性。吉林省高校应该效仿美、英、法等国家,通过建立专门的高校教师培训与研究机构,建立多层次的高校教师培训基地,研究各高校体育教师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当出现新思路、新方法时,组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让教师很快掌握有用的信息,形成新的教学技能、运动技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但就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吉林省不可能像发达国家一样,建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机构,但可以指定师资力量强大的高校作为体育教师的培训委托机构,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并对高校体育教师做强制性培训。综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看,建立专门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和研究机构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技能是十分必要的。

四、结束语

目前吉林省各大高校体育师资建设中仍存在高学历、高教龄、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教师的综合素养、执教能力明显不足,科研水平发展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不断加大对高校体育事业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高学历人才引进奖励机制,努力加强体育教育培训力度,强化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大力度提升体育教师科研水平和整体综合能力。同时,要积极提供优良的教学设备,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大力完善体育教师考核考评体系,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分级管理,既调动现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又创造环境不断吸引高级人才加入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充实强大师资力量,為体育教育事业的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翁淑珍,杨水华.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隐忧及对策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4).

[2]董方旭.基于云计算的高校教师发展平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4).

[3]崔志峰,杨乃军.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7).

[4]王军海,王建斌.突出培训重点 创新培训形式——关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1).

[5]陈久青,高桂林.高校教师培训个体需求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作者:王一妮

211工程高校体育论文 篇3:

对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 要:综合性普通高校继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之后,已经成为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体育学科建设应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特征,实施精品战略,特色发展,以真正求得在整个体育学科建设中的一席之地,为体育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学科建设;综合性普通高校

Thought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PENG Qing-wen

(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418008,China)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是普通高校围绕“体育学科”而进行的所有制度化的建设活动总称,尤指通过设置学科专业培养硕士以上体育专门人才、设置专门学术组织(实验室、研究基地、课题组等)进行高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众所周知,经过1952年前后的全国高等院校院系大调整,我国体育学科建设在较长的时期内主要由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以及国家体委(体育局)系统的科研机构承担,而其它绝大部分综合性普通高校,除了体育教育教学的研究外,很少承担高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任务,也不担任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任务,也就是说,在普通高校中,除了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外,其他高校基本没有体育学科建设任务。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化,高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实质性的扩大,一些传统上非体育、非师范的综合性普通高校,把体育学科纳入学校学科建设整体规划,积极参与到体育学科的建设进程之中。据统计,截至2006年,在这类高校中,已有63所高校新设置了体育硕士点(而同时期新增或新设置体育硕士点的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分别是15所、42所,还有1所医学院校),这样一来,对体育学科建设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职能划分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非体育、非师范的其他普通高校业已发展成为中国体育学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符合社会需要,又是现实状况。但是,也必须认识到,如果要使新成员能成功介入原有体育学科建设格局,新的成员应该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应该为体育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气息;如果仅仅是循着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老路,重复性地增加硕士(甚至博士点)和人才培养数量以及不在新路子上增添高水平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其建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时的跟风、应景,不能长久,更何况体育学科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在综合类高校,其学科地位在人们传统意识中往往先入为主地被认为不如体育专业院校,甚至师范院校。走老路显然不是新参与的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选择,这类普通高校参与体育学科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目标定位和个性化的发展。

本文持此基本观点,参照清华大学的一些经验,以原来基本没有、新近参与(或准备参与)体育学科建设的综合性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就其体育学科建设中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

1 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要“跨学科、高要求”

“跨学科”主要指学科发展注重与其他学科融合;“高要求”主要包括高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质量的学科队伍建设。

1.1 后发优势提供自主决策机会

众所周知,以往综合性普通院校的体育,主要是“公共体育”,体育科研也局限于体育教学的探索,即如何更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等,基本上没有以体育专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体育科研任务。相比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来说,这类高校具有以下后发优势,可为发展体育学科的自主决策创造条件:第一,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不太容易通过调整体育学科布局和组织实施体育新学科(或方向)的建设,难以应对新的社会需求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需求。而综合性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则没有人才培养规模的掣肘,也没有太多学科专业调整的负担,它可以在学校的支持下,在更高的研究生培养层次上,更方便地组织“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可以灵活地以体育学科内部因素的发展变化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组织学术队伍,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高水平的体育科研,培养人才,发展体育学科。另一方面,普通高校借鉴以前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经验,高起点、创造性地发展体育学科。所以,这种后发优势使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一开始就非常自觉地以特色发展为目标。

1.2 发挥综合性高校学科优势,实现跨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中首要的任务是选择、调整学科方向[1]17。正确的学科方向能突出不同学校学科建设的自身特点,要达到这个效果,学科方向的确定主要应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其一是所属学科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二是本身所具有的优势。

体育科学的属性决定了体育学科建设应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虽然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体育学科建设都很注重跨学科,但综合性大学的体育学科建设在实现跨学科的基本条件上具有显著的优势,许多体育学科之外的学科专业资源可以更好地直接支持体育学科建设。同时,由于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资源并没有多少历史积淀,相对弱势,所以,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学科,借力发展,利用其相比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所具备的多学科优势,同时规避本学科积累上的弱势,选择具有自己特色的体育学科方向,是必然和明智的。比如中央财经大学设置体育经济学方向硕士点、中国政法大学设置体育法学方向硕士点、中国公安大学设置军事教育训练学方向硕士点、清华大学设置高等教育管理与高校体育发展战略方向的博士点等等都各具特色。

1.3 “高要求”建设以适应普通高校体育任务结构和资源现状

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就是设置体育专业,培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通过设置专业来发展学科,有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之分。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该在“高层次”上设置体育专业,即跳过本科,直接培养研究生。为什么呢?第一,本科层次的体育专业教育与公共体育教育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贸然设置本科层次的体育专业,在师资编制没有得到及时补充(现实状况也不大可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系部的办学能力难以支撑“两条线”上的工作。而且,新设置的本科专业招生人数受到学校整体计划的严格控制(特别是“985”、“211”工程建设大学),投入与产出常常难以平衡。第二,设置本科层次的专业,需要一定的市场支撑,相比已具有一定传统和相当规模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的体育专业,长期以公共体育为主体的其他院校并没有本科层次体育专业的办学经验与社会影响力,如果想在传统体育专业教育格局外另辟新径,并没有任何优势。第三,高校扩招后,本科层次体育专业人数明显增多、研究生的招生增多,传统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可以勉力承担本科层次的扩招任务,但对研究生扩招却常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科与专业布局,其他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任务当自觉定位于解决体育研究生生源的分流问题。第四,因为大学的教学、科研特点,大学教师都要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在传统公共体育基础上拓展普通高校体育功能,进行制度化的体育学科建设,本应是系统自组织演化和人为干预相统一的结果,但就目前而言,它更多表现为一种人为干预程度更明显的行为,见效更快,从这一点上讲,直接设置研究生层次的学科专业,比设置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效益更好。

基于以上原因,有些已经设置了本科层次体育专业的高校或者暂时不招生,或正考虑逐渐停止招生。总体来看,综合类院校设置体育硕士点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设置本科层次学科专业的速度。

另外,“高层次”培养人才的决策主要受制于普通高校体育任务结构的过度倾斜和资源匮乏。普通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公共体育,担负全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业余训练与竞赛等,任务已是相当繁重,学科建设已是勉为其难。面对有限的人员编制、较大的工作量[3]、科研经费短缺(有些学校甚至没有)的现实,发展体育学科只能在有限的资源供给上实施“少而精”的精品战略,高层次培养体育人才只能是适应这种战略的必然选择。

同样的道理,有限的资源使普通高校体育科学研究也只能坚持“高水平”要求。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中的体育科研,目标在于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虽然鼓励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人人都要有科研意识,参与体育科研,但是,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由于各种原因却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群众运动式”的体育科研只能产出低水平的科研成果,造成资源浪费,甚至导致学术道德方面的问题。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的科研要求,迫使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队伍必须是高质量的。高校体育部门的所有人员都应参与人才培养和传播体育知识的活动,但不是所有人员都要承担创造体育知识和培养硕士以上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学科建设任务。受普通高校体育的任务结构和有限资源的影响,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要特色发展,就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就得坚持培养高层次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建设高质量学科队伍的行动策略。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为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跨学科、高要求”提供保障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体育学科研究生生源激增,这不仅催生了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和其他高校硕士点、博士点的迅速增加,而且,其中不少生源是非体育学科专业的学生,这给实施“跨学科”的体育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特别是传统非体育类名校通过其社会影响和几乎与其他学科专业一样的入学条件,获得了更多的非体育学科的优质生源。比如,截至2007年,清华大学体育教研部拥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1个,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点3个,共有28名在读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8名,硕士研究生20名,他们来自全国20个不同高校,21个不同专业,多样化的学科背景使得清华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极具“跨学科”特点。

同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体育教研部可以借教师编制有所增加的机会,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增加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储备。而学校对学科建设投入的增加,给原本在一些综合性大学“不入流”的体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如清华大学的体育学科就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被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规划,并从“985”一期工程建设费中获得500万元的学科建设投入,体育教师队伍中目前有12名博士,而在1996年,仅一名硕士。

相比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普通综合性大学(特别是名校)的学术氛围和学术制度由于其历史传统,要严格、规范得多,这些学校把体育学科建设置于与其他学科建设同样的要求和氛围之下,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整体上看,如果普通高校能给予体育学科足够的重视,将其纳入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普通高校是可以提供人员、制度、资源、环境上的保障,以突出其体育学科建设“跨学科、高要求”特点。现实中,这种现象也正在涌现,比如,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心对一级学科的评估中,清华大学体育学科2004年排位第四,2009年排名第五,从评估申报材料中仔细分析其学科建设的策略,这个令人吃惊的成绩的取得显然源于其“跨学科、高要求”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之,体育院校、师范院校和其它院校的体育学科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其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这3类院校在学科的发展上,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各类学校应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注意形成和保持自身的学科建设特色,不同类型学校应以促进体育学科的发展为目标,在体育学科建设上形成合作、互补、共进的良性发展态势。这是体育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防止体育学科盲目发展的关键。传统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之外的其他高校发展体育学科,应该实施“跨学科凝练学科方向、高层次培养体育专业人才、高水平进行体育科研、高质量建设学科队伍”的精品战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学科建设特点。

2 综合性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策略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程,加强学科建设的一般方法包括:增加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科联合和交流、完善图书资料保障系统、加强学科文化建设、加强基地建设等等。

1)统筹好学科建设与其他工作的关系。

高校在发展的进程中,普遍提出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高校体育的学科建设存在于高校体育这一大环境之中,各类学校的体育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各不相同。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体育是其办学的核心,体育学科建设是其办学的关键。而在其它院校,体育学科建设只是其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不是核心任务,这些院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仍然是面向广大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因此,在这类大学中发展体育学科,必须统筹兼顾体育学科建设与其它体育工作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所在学校实际出发,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有所选择,在内部管理体制上要服从自身工作特点,在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使用上要合理分配。总之,要在保证公共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体育学科。同时也应注意到,不能把体育学科建设完全与其他体育工作割裂开来,体育学科的发展反过来会促进其他体育工作的发展。体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管理上如何把握,怎样发挥最佳效益,是这些类型学校特别是其它院校应积极地探索的命题。

2)加强整体规划,形成基础与特色、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学科结构。

体育学科建设重在创新,创新就是要在本学科前沿取得突破,如现代竞技体育虽然以群众体育为基础,但更多地表现为一项高基础、高投入、专门化的工程,体育学科建设也是一项高基础、高投入、专门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规划。在学科方向建设、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和硕士、博士点的建设上要有长远、特色、有序的发展方案。

首先,在整体规划中要注意在本校体育学科的本体部分设立研究方向,否则,学科建设难以持续发展。比如,普通高校体育学科的本体是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教学、青少年体质健康,这两个方面必须纳入学科方向的选择视野,不然,会失去自己的本色,违背学科服务实践的原则,影响本体性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适应体育发展需要,不断地在学科前沿中拓展学科方向。同时,要注意突出本校,甚至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在有别于其他的“异”与持续的水平“高”中,确立特色学科方向。大部分的普通高校可能会在传统学科优势、地理优势、多学科融合优势上进行选择,其中,“跨学科”优势应是这类高校主要考虑的因素,因为只有这个因素,是其他两类高校短时间内无法比拟的。

第三,实践已证明,均衡发展只能使事物保持渐进态势,非均衡发展才能使事物更快地发生质的飞跃,所以学科建设应该突出重点,不能搞一哄而上的群众运动,但又不能完全把学科建设视为少数人的任务,高校研究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基本性质,决定了高校教师的科研职责,所以,应该在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注意重点与一般相结合,采取分层次递进的发展策略。

3)着力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增加非体育学科背景研究生的比例,多培养“跨学科”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在选择设置什么层次的学科专业,培养什么样人才时,要有长远规化,不必拘泥于必须有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才能有研究生层次的学科专业的这种认识,可以直接设置硕士点,即使暂时条件不够,也要以此为发展方向,提高自己的学科建设水平。当然,学科建设总是从弱到强,从一般水平到高水平,这是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关键是要抓住机遇,在开始阶段就设置较高目标,并加以努力,才能取得较好成效。

在研究生培养中,注意自身的“跨学科”学科发展战略,增加非体育学科背景的研究生比例,这样可以给在体育科研能力方面整体相对较弱的体育研究生队伍带来新的学术活力,整体提高体育学术水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体育人才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人才、体育训练人才之外,社会体育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体育法律人才、体育管理人才、体育新闻人才等等,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机构一时没有足够的能力适应这种需求,所以在整体的体育研究生培养格局中增加部分旨在重点培养“跨学科体育人才”的学科专业力量是必要的。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系之外的普通高校招收体育研究生,是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体育需求多样化特征的结果。这类院校的体育学科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上(如在培养方案和课题研究中)也就应该凸显这种特点,注意弥补传统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系培养人才上的不足。

4)精心遴选学科带头人,培养科研骨干,建立长效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精干的学科基本队伍。

关于学科建设中带头人的重要性,有人提出:“学科建设,关键靠教师,特别是大师级的学者。一个学科,往往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在;学科带头人走了,这个学科也就跨了。其道理不言而喻”[1]18。综合性普通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因为需要采取“精品”战略,所以,学科带头人的遴选需要特别谨慎。一般而言,带头人的数量不要多,一个方向一到两个人;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当然,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意识、追踪学术前沿的敏锐洞察力、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风范。

有了学科带头人,还需要有一只精干的学科骨干队伍,就目前而言,组织队伍的重点在于调整队伍的学历结构和志趣,学历很大程度上能代表科研能力,志趣相投才能避免内耗。现在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逐渐增多,体育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正在急剧变化,这就使普通高校学科骨干队伍的变数加大,因此,关注学历结构的调整是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更要注意的问题是候选人的学科方向和人品,特别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本学科以后的带头人。

除了招聘和培养骨干力量外,建立竞争机制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胜劣汰,不断调整骨干队伍结构,形成建设精干学科队伍的长效机制也是需要加强的方面,因为在人才遴选与培养上,不能一劳永逸,搞终身制。

5)以基地(或重点实验室)为依托,以前沿性的高层次大课题联合攻关为抓手,产出高水平的体育科研成果。

“学科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依托,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1]18。诚然,现代学科建设离不开基地,世界各国一流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十分重视和下大气力投资建设高水平的基地。我国为加速基地建设,设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业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文科研究基地、教学实验基地、产业化基地等等。这些基地的建立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现代科学研究,首先要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的目的、内容和重点创新之处,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实践也证明,只有通过大的项目研究,才能出大的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

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积极建设学术基地,依托基地,申报学科前沿的高层次重大课题,组织跨学科的学术组织,联合攻关。这种方式对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来讲,有两种意义:其一,可以通过大课题联合攻关的形式,建立多学科的科研小组,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促成大的科研成果。其二,可以用基地的组织形式,更好地引进和留住学科带头人。因为体育部的主要工作是公共体育,引进的学科带头人都是学术能力超群的高级人才,其任务主要是学科建设,没有恰当的学科位置,可能会导致其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

根据以上分析,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应该突出“跨学科、高要求”的特点,实施精品战略,在整个体育学科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体育学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现实发展中往往出现以下3个问题:其一,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资源匮乏。其二,实施“跨学科”的高水平体育科学研究在组织管理上困难重重。其三,部分“跨学科”培养的体育人才在人才市场上难觅“体育归宿”。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进一步进行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坚定“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避免急功近利的“跟风”现象。

(2)学校应该给体育学科建设以适当的定位,正视其目前自身获取外来资源不足的现状,加大资助力度。注意对体育教师工作特点的合理评价,在制度上引导体育教师能发挥所长,进行不同层次的体育科学研究。进一步调整体育教师的队伍结构,提高体育教师的学术水平。

(3)抓住学校积极建设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机会,建设体育科研基地,积极争取高层次的体育大课题项目进行联合攻关,并以此为突破口,获取“跨学科”体育学术组织运行的经验,构建有自身特点的“跨学科”体育科研的模式。

(4)继续坚持“跨学科”培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基本思路,在培养过程中,加强对学生体育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入学条件上,增加对体育技能的基本要求。在研究生学历结构上,不断调整体育本科学历和非体育学历背景学生的比例。此外,还要注意加强研究生以后在体育部门就业或从事体育事业的教育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 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5):17-18.

[2] 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0.

[3] 彭庆文,彭雪涵,陈希. 普通高校教师队伍群体结构现状探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8,43(6):26-30.

[4] 陈希,梁竞文,彭庆文. 近十年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发展探析[J]. 体育科学,2005,25(12):3-6.

[5] 李绍成. 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1(6):75-77.

[6] 黄汉升. 新中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 体育科学,2007,27(9):3-22.

作者:彭庆文

上一篇:音乐学专业创业教育论文下一篇:高职经济学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