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

2022-04-29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摆脱建设和推广过程的误区,各层次的学校应积极选取适宜自身特色的课程,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变革和创新,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在“精”的一般原则下,以“品”为突破口,提升精品课程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 篇1:

精品课程建设及其评审的误区

摘要:结合近年来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及其评审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存在的误区,指出了由此造成的不良后果,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评审;误区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基础,其目的是通过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及其评审中存在着诸多误区,不同程度地误导了精品课程建设内涵,其后果是造成精品课程建设“走过场”、短时间包装、为评审而造假等,失去了评审的意义。

精品课程建设中的误区

(一)精品课程建设定位与人才培养脱节

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其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市场)需求却存在着很大距离,给学生造成了就业困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课程设置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精品课程建设中。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应建设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确定应以能够体现教育目标为原则。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筑材料》两门课程,在确定精品课程时,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的职教特色进行选择和建设。《建筑材料》是一门实践性强、职业特色突出的技能型课程,通过对课程进行科学设计和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正确选择及合理使用材料的能力、材料质量鉴定能力、材料技术性能检测能力,使学生符合试验检测岗位的要求,实现零距离就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短期内无法实现毕业即顶岗的基础课,无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经验的积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原则,其课程建设应该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性,使学生获得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受到行业、企业的欢迎,得到社会认可,缩小以致消除学与用之间的距离。

(二)精品程课建设与行业(职业)和就业脱节

精品课程建设首先应从设置什么课程,为什么设置这门课程的分析入手,确定精品课程建设目标,从“培养各种技能型人才”这一办学宗旨出发,以“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为前提,选择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建设必须服从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这一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的要求,精品课程建设应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展示技能训练的过程,应突出能力的职业性、技术的应用性、课程的示范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脱离这一总体目标,根据某些课程主讲人的特殊身份,将其所授课程确定为精品课。另外,在精品课程的整体设计上,没有以岗位和具体工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鲜明特色,忽视了行业(职业)对人才的需求,没有以行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为导向,选择和建设精品课程,使得学生无法获得与未来所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三)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评估脱节

“五个一流”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教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设置“岗位型”教学内容、采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编写具有“特色性”的教材、设立“情景性”教学环境。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重在实践,并将实践技能的培养贯穿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完善的评价体系是确保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没有把握住这点,存在突击建设、为评审而建设、为名利而建设等情况,没有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质量工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起来,致使精品课程建设无法与教学评估结合到一起。

应从全校整体专业建设出发,对精品课程建设进行规划,明确国家级、省级、院级重点专业必须具有精品课程,形成全校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包括制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设立精品课程建设程序,建立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制定精品课程验收标准等。明确精品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改进的过程,为保证精品课程建设质量,至少应确定为期三年的建设工期和五年的建设规划。具体地说,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系、院、自治区、国家四级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体系,制定四级精品课程的定位、选择、分级和分阶段建设目标和建设质量监控体系。

第二,严格精品课程申报和评审程序,贯彻先立项、有规划、有过程的原则,制定明确的申报条件和申报要求,建立专家评审、校园网公示、企业参与等评审程序。

第三,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并在校园网建立质量跟踪系统,将评估体系深入到教师、学生、企业。

第四,建立精品课程奖励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对课程负责人及参与建设的骨干教师在学术活动、评先选优、职称晋级等方面应给予优先考虑。

第五,建立精品课程评价和淘汰制度,不断加强提高已建成的精品课程,对停止不前、发展缓慢的精品课程要进行及时评估调整,直至取消其精品课程资格,确保精品课程的含金量。

第六,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建立达标课程、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等递进课程建设体系,有计划、有标准、有目标、有过程、有组织地实施课程建设,创造精品课程建设环境。

(四)精品课程建设与精品内涵脱节

许多院校没有在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精品课程建设,而是“临阵磨枪”,“短平快”,谋求在两个月内完成从院级到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了评选而建设,没有建设规划。在课程的定位和选择上,存在个人争名夺利的倾向;在精品课建设上,过于注重外部包装,即网页或页面的视觉效果;没有将精品课建设的内涵落实到每个教师,有些教师甚至对精品课建设感到非常茫然。另外,精品课程建设缺乏规范的建设程序,以教研室或系推选代替申报、立项、建设、检查、验收、评价等程序。课程内容没有体现工学结合的特色,没有将教学手段和方法体现在技能训练、工作能力培养等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教学成果,尤其是实训成果反映在课程评价中;没有将课程设计理念体现在教学大纲中。如内容的前瞻性、思想的先进性、训练的实践性等等。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没有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学习与研讨。另外,精品课程建设应与专业建设同步开展,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校园网、集体讨论学习、宣传栏、广播等,对精品课建设进行宣传,使全体师生深入了解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对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具有重大影响。

精品课评审中的误区

评、审不能有机结合由于精品课程评审在网上进行,无法对微观层面的内容进行评、审结合,实地考察,忽视了许多关键的核心内容。如实践教学环境是否能够满足技能培养要求,如何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工学结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得以实现,如何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课程在本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等。因此,应加强对精品课程评审的审核和考察,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套用评审指标进行打分,应考证相关的佐证条件,不断探讨、研究更加全面、科学、有效的精品课程评审方式。

重视外表而忽视了内涵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是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教学质量工程,提高教学质量,精品课程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内涵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适当进行页面或网页设计等形式建设,无可厚非,但如过分注重包装,无疑将会误导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据调查,有的学校为了评选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请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网页或网站,使得此项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高达20%~30%,,加大了精品课程建设成本,造成浪费。应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内涵建设上,贯彻“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指导思想,使精品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相一致,把精品课程建设融入到专业建设当中,使两者同步发展。

短期成果掩盖了长期建设精品课程是一个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提高、完善、再提高的发展过程。短期内无法建成成熟、牢固的精品课程,无论从内容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还是从教材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管理机制建设上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需要一个检验的过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完整的质量工程,只有扎扎实实、认真持久地建设,才能建设出真正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9).

[2]张大良.打造精品课程 提升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3,(9).

作者简介:

王秀花(1962—),女,河北顺平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工程监理、教学与教学管理。

作者:王秀花

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 篇2:

高校精品课程实施的误区和建议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摆脱建设和推广过程的误区,各层次的学校应积极选取适宜自身特色的课程,充分利用区域中的各种资源,因地制宜地变革和创新,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在“精”的一般原则下,以“品”为突破口,提升精品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误区 核心竞争力

[作者简介]吕国辉,长春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孙伟,长春工业大学高教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长春 130013)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以来,精品课程建设在全国各高校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展开。高校教师与学者们从多角度诠释精品课程的内涵和意义,积极参与到精品课程的探讨和建设中来,几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笔者认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实施,必须摆脱建设和推广过程的误区。

一、实施精品课程的特质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尧学在《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中明确指出:“抓紧抓好精品课程建设是培养、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的需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建设相应层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适用性的辅助教材为核心,以教学内容现代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平台,以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推进教学资源共享为原则,集教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育技术、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在推动基础学科建设、打造专家型教师、推广优秀教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二、高校精品课程实施的误区

1.精品课程建设在建设观念上的误区。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对一切有效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融入现代教育思想,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适应创新人才和实践性人才培养规格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使教学效果明显,是特色鲜明并具有推广价值和辐射性效应的优秀课程。精品课程的内涵理应成为建设的基础和重心,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价值是其价值的核心所在。但遗憾的是,在当前各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却偏离了这一导向:高校为确保申报成功,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进行量化解析,逐一对照指标在形式上进行后续性的补救和强化,并不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而仅仅把精品课程的申报当成一种奖励来看待。其后果是重申报、轻建设,重包装、走过场,为精品而“精品”、为评审而努力;一旦申报成功就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很少从课程内容考虑其网络表现形式,教学资源及其呈现形式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学习者、使用者的考虑较少,快速决策的交互方式让学习者在信息处理的过程中缺乏思考时间,忽视了对学习者深度思维的培养。

2.精品课程建设在评价体系手段上的误区。精品课程建设涉及师资、学生、教材、教学思想、教学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遵守课程内在的逻辑与规律,否则,就难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精品课程建设的瓶颈问题在课程评价体系上表现为:评审主体实际构成单一,有效数量不足;“指标体系”与其他教育部文件相抵触,部分评估标准不当,评价等级缺乏解释,评价标准整齐划一等;在评审程序上,对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高校单独提出的评审申请缺乏保障,对网上评选的安全性和学生评价的公正性也缺乏得力保障措施。

3.精品课程建设在借鉴使用上的误区。精品课程无疑是至臻完美的课程,一些教师在欣赏精品课程的同时,很直接地反映就是终于有可供模仿的范本了,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走入不加思考、简单地将“拿来”视为“改革创新”的捷径。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 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为课程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各高校的进一步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但将已存在的资源生吞活剥、按图索骥地仿袭,不免使精品课程实施失去了创新性和建设性。泛化的精品课缺乏自己的特色与风格,难以做到普遍受学生欢迎,有悖于精品课程的特质属性。另外,精品课程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是高水平、前沿性、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有着名牌课程效应。很多教师面对精品课程都是赞赏、接受、模仿。这种心理的产生会将教师自己的思想淹没在“无超越的可能性”的假设里,精品课程的“桥段”被移植到教师的教案设计中,并实施到课堂教学。无疑,这促使了优质教育更公开、公平地传播,但对教师和学校来说,却产生了固守和难以超越的心理,从而失去了推行精品课程的初衷,不利于精品课程的纵深发展。

3.精品课建设资源在共享上的误区。江西师大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03~2006年的1110门精品课程中,只有近半数的精品课程可用。不可用的精品课程具体问题表现为:找不到服务器、无法找到网页、用户没有得到授权、网址修改、需要用户名和密码、页面无法显示等。许多课程网站评为精品课程后就闲置下来或是只提供给本校的用户使用,这就造成了网络课程的资源本校无法使用或外校用户无法获取使用权的情况,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扰。在没有建立网上调查方法、及时统计课程使用和使用者评价的情况下,开发者、使用者双方沟通不畅,影响了课程的长期发展。另外,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匮乏,导致精品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绝大多数精品课程负责教师没能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参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实施的要求与交流反馈对课程资源提供及时更新(具体分析统计情况见图1、图2)。

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的建议

1.改变观念,加强精品课程内涵建设。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学体系、专业结构的交叉融合,对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符合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精品课程建设更要注重教育内容的动态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

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不包含学术研究最新成果的课程建设是不完整的。教师只有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术研究,及时借鉴吸纳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把教学内容中的静态(教材)与动态(新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起来,自觉地将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扩大课程的学术分量,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更新精品课程的知识结构,才能在精品课教学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考和学术创新能力,达到精品课程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精品课程不只是一个荣誉称号,而应视为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真正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才能切实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公平,这是精品课程的价值所在。

2.构建适合各级各类高校课程设置特点的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高高校的教学水平,从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精品课程建设的着眼点应立足于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国家在制定评审标准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层级现象。对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应加以区分,以确保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实效性;精品课程建设要能反映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引导高校和教师在申报精品课程时注重内涵发展,凸显课程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效能;要增加专家库中专家的数量和专业,扩大校外专家的范围和职权,将专业课与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同层次的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本科大学、高职高专院校)、不同的学科(理论性课程、应用性课程、实验课程或文、理、工等),应建立多套不同的指标体系,使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进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

3.将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课程开发主要包括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调整三个阶段方案的研制,它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是国家精品课程的校本化,而课程开发是实现国家精品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手段。国家精品课程的校本化实质上是一种以教为主体的课程改编活动,它是地方高校教师对国家精品课程进行的二度开发,是教师在使用国家精品课时根据本校学科特色因地制宜地把国家精品课校本化,变“拿来主义”为“改革创新”,进而促进国家精品课向纵深发展,推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发展,更好地满足本校的教与学。它属于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类型,开发过程如图3所示。

4.建设国家统一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强化精品课程建设者与使用者的互动。国家统一建设的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应能提供性能良好的网络存储空间与标准的课程设计结构和建设模板,这不仅能降低教师研发精品课程的成本,如节省购置与维护服务器的开支等,还能保证课程网站的联通性,减轻学科教师在设计和制作相关精品课程时的工作量,提高开发效率,使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科内容的开发中去。此外,统一的网络平台还应提供规范的管理与服务功能。一方面避免课程站点过于分散带来的使用不便,促进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共享,另一方面,通过直接统计各门课程的点击率、访问量以及群体交互中学习者的使用感受和真实评价(如参与度、满意度、获益度以及对资源建设的期待和建议等),为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状况及应用效果提供精准客观的数据信息,并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者,使之迅速调整,促进课程资源的深度研发。

参考文献:

[1]王珠珠.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数字化学[EB/OL].http://www.enetedu.com,2008-5-20.

[2]网培中心教学论坛.当前各级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EB/OL].http://www.enetedu.com,2008-5-20.

[3]张尧学.扎实推进“质量工程”抓紧抓实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3,(9).

[4]李强,冯克勤.精品课程建设专家谈[J].中国大学教学2003,(4).

[5]徐玉如.构建精品课程动态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8-7-14.

[6]罗然.精品课程建设的十大辐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1).

(责任编辑:刘新才)

作者:吕国辉 孙 伟

包装设计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论文 篇3:

高职《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内涵理解、网站设计、教学团队建设、课程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过程化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实践。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增强“建设”意识,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高职;精品课程;微生物学;课程建设

《微生物学》是高职生物技术类、制药技术类、食品类、环保类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内容覆盖面广,应用广泛,对于学生的生物学素质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职业能力的迁移均有较大的作用。2007年,《微生物学》课程被遴选为我院校级精品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项目小组成员分析了行业需求、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初见成效,2009年,该课程被评为安徽省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笔者拟以《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为案例,对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建设进行探讨。

深刻理解内涵,明确建设目标

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高职教育层面上课程建设的要求和定位是构建以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

我们在深刻理解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即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选用先进、适用教材;课程网站运行良好,课件、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资源丰富,能有效共享,并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与特色。

《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显示器精品课程网站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教学成果展示、资源共享的重要窗口,可以反映精品课程建设水平。首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动画、文本、声音等多媒体的有效组合,帮助学生理解《微生物学》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其次,课程网站需要精美的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应简洁大方,网站风格应尽可能地体现精品性、专业性,还要有一定的活泼性。考虑到《微生物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倾向,在色彩上可以蓝色调和白色调为主进行布局,制造蓝天白云的效果,凸显精品课程网站的美感,从而吸引访问者的长时间浏览,提升网站的价值。再次,要注意精品课程的共享性,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利用网上精品课程资源,彼此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提高职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在教学内容重组、教学改革、教材编写和教学的具体实施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如果没有一支教育观念新、理论水平高、职业技能强的“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是不可能成功的。我院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的方式建设“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积极引导和支持教师参加国家和行业职业技能考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或专业技术职称,分批选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选聘有行业背景的兼职教师加入教学团队。这样的师资力量可以有效地配合和促进教改工作,使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联合或交替授课,“双师”素质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工作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在《微生物学》课程建设实践中,通过分析我院微生物技术与应用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的需要,将《微生物学》课程整合成微生物显微观察、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分离、微生物发酵机制、生产菌种管理、微生物生态等六个模块,通过18个工作任务完成教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每个模块设计的工作任务具体、内容独立、结构简明、重点突出。教师根据模块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及岗位要求,选择学习环境与学习资源,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整合。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切实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实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在选择和制定模块时,要认真搞好市场调查,充分了解和熟悉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把市场上短缺的、适用的、新的技术和知识及时融入模块,形成既满足市场需求,又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块,使之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方面,应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实现“三个结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通过对《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整合,恰当地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使复杂枯燥的理论内容变得简明易懂。主要的教学资源(如教师教案、试题库、实践指导、参考文献、授课录像等)发布上网,发挥课程网站的辅助教学功能,将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材”变为现代的“学生、情境、网络”,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结合微生物技术职业岗位,将微生物技术分解成微生物形态观察、微生物分离培养、菌种保藏等技能模块,由“双师型”教师在校内实验室进行集中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加深学生对微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认识。要求学生利用学校的啤酒生产实训室,独立完成生产过程的酵母菌种扩大培养、酵母菌数量、出芽率及死亡率测定等工作,教学内容围绕真实岗位技能需求展开,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融合,保证学生有效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能。另外,微生物存在于生活实际中,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参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等课外科技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训结合。校外实训是校内实践教学的有效延伸和补充,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与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存在紧密的联系。经过校内学习和实践,使学生熟练掌握微生物操作技能,然后安排学生到阜阳金种子集团、华润雪花啤酒(阜阳)有限公司、安徽省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等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强化提高。校外实训由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在实际生产岗位上不仅可加深对微生物生态、微生物代谢与发酵控制等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体验企业文化。

“过程化、网络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助力器传统考试在考核内容上以考核理论知识为主,在考核方式上以“终结性考核”为主。成绩的加权计算表现为偏重学科知识的理论考核,轻视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为考试而学,为求较高分数而在考试中作弊,不利于激励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模块化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完成每个模块教学后就可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涵盖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除传统的笔试、实验操作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测试、在线答疑、网络论坛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不仅可以有效地监控每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和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进与学生的交流,及时验证教改思路是否正确,以便对网站内容进行改进,使网站的资源不断完善,充分发挥教学网站的辅教、促学功能。

高职《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要增强精品课程的“建设”意识精品课程作为课程中的精品,应是高水平的、特色化的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动态课程。课程组要走出重申报、轻建设的误区,增强“建设”意识,要认识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要着眼于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紧紧围绕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更新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优化师资结构与实验实训设备,提高课程管理水平,切实将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贯穿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凸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学校要有政策、经费、待遇等方面的配套措施,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保障精品课程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要以精品课程为抓手,切实改善教学条件为保证精品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进一步加强教学条件建设。每年应安排专项经费加强精品课程教学软件的建设,同时要支持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等硬件建设,加强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完善软、硬件教学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学院已有的教学设备能充分地发挥作用。

要不断提高学生的网络访问频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虽有利用网络的意识,但是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重不足,仍然较多地依赖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中,要设计在线测试、虚拟实验、师生交流论坛等板块,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访问频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教学改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要搞好精品课程建设,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不能受制于一种标准。在职业教育课程观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等方面都要有新思维,新突破,先行先试,突出特色。

参考文献:

[1]李涛,张波,何斌斌,等.国家精品课程《农业生态学》教学网站开发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22(9):7-9.

[2]李巧平.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106-107.

[3]高建新.高职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3):33-35.

[4]熊华.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王明跃(1975—),男,安徽利辛人,硕士,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与研究。

作者:王明跃 张新红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水利发展建设论文下一篇:锅炉风机高压变频节能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