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实验论文

2022-04-28

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实验论文 篇1: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实验与思考

摘 要:现阶段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优化美术学科教学,促进美术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学科整合

苏联学者伊尔肖夫早在1981年就提出了“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的观点。使教育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了一个以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为主的新时代。

麦当尼尔和麦克勒尼说过:“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仅仅把计算机用来帮助学生获得书本知识和一般性的技能,那么这种新教学技术充其量只能充当一种实现传统教学目标的工具。相反,如果教育者重新组织教学过程,把计算机的使用同那种强调学生认知发罗的培养目标相联系的话,这种技术就能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中发展出巨大的潜力,对学主的学习和智力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距离较大,大部分学生只是把计算机当成游戏机,而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不大。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要结合学生生活选择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会发现不足,主动地研究探索计算机技术,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研究应该是学校教育研究的必然课题。

在教学中,大胆进行了信息技术与美术结合教学的实验。经过不断探索,笔者发现将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是可行的,而且教学效果非常好。

1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基础

首先,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都具有实用性特点,有服务社会的功能。

其次,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都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要求。

再有,两个学科都走在时代前沿,都具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与美术课的整合有以下好处。

1.1 可以激发学生研究信息技术的兴趣

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整合,解决了信息技术学习中操作内容的枯燥。信息技术辅助美术学习、设计、表现,展现了信息技术的强大实用功能,使学生肯学、爱学计算机操作技术。

1.2 为美术创造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其时代特色

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教学整合,彌补了学生美术表现技巧的不足,提供了从搜集资料、图像组合,到艺术效果表现的新途径,对释放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

2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中的结合点

结合我在美术和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经验,我逐步形成了一套关于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1)选择与美术学科相关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

(2)根据实践活动进度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主动学习解决问题的知识、技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解决困难问题、获得学习乐趣、增强学习信心。

(3)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实践过程是学生自己摸索、反复尝试、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设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动手能力,分析、比较、演绎、归纳、想象、创造等高级思维方式,横向或纵向地联系其他学科知识,是一个多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3 我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实验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我在进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实验时基本采用三个阶段组织教学。下面以《传递友情的贺卡》一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思酪和一般作法。

3.1 整合教学内容,做好知识准备

《传递有情的贺卡》一课,我选择用Power Point程序来协助进行贺卡设计为实践内容。首先,我利用自制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Power Point程序的主要功能。在讲授贺卡设计知识时,不仅运用Power Point程序操作引导学生了解贺卡的知识、艺术特色、美感表现方法,还演示了运用Power Point程序制作贺卡(平面)的过程和操作方法。为学生实践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3.2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不断探索,全面发展

在设计制作贺卡的实践活动中,我根据学生的能力,将练习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用Power Point程序制作平面的贺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Power Point程序的界面特点和基本操作方法。接着要求制作一个能在网上传递的动画贺卡,目的是让学生深入研究开发Power Point程序的特点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计算机操作方法。

在第一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相继提出在哪里能找到图片?怎样获取图片?怎样绘制图形?怎样剪裁、修改图形?怎样制造自己希望的文字效果?等许多问题。在大约3节课的活动中,我根据学生实践进程,不断渗透美术和程序的操作知识,巧妙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和创新,学生们都完成了自己独特的平面贺卡设计作业。

在接下来的制作动画贺卡的活动中,我着重介绍了Power Point程序中动画效果的制作方法,并展示一些动画贺卡作品激励学生。有了制作平面贺卡的操作基础,这次学生们的创作速度明显加快。学生很快提出了:怎样插入背景音乐、插入问候声音、插入一段视频?怎样生成能在网上传播的格式等许多综合应用问题。这时我一般采取引导学生回顾以前掌握的各种程序的操作和知识,集思广益研究综合运用计算机各种功能方法,提高了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实际能力。

3.3 发现自我价值,享受成功喜悦

在完成作业后,我特地用一节课,举办了学生贺卡作品交流展示会。学生们相互评点、交流经验,大家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感到自豪,激发了继续学习探索的兴趣和信心。

4 我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实验中的一些思考

4.1 基础知识原理部分的教学内容要保持其完整性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中都是独立的学科,为了保持知识的完整,基础知识和原理的教学内容不能混合讲授。如:计算机的历史、组成,绘画创的原理、技法。

4.2 养成运用信息技术授课的习惯

教师在美术授课活动中,除了制作课件生动地讲解教学内容,还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程序的相关操作方法和应用。同样,在演示计算机操作方法时,不忘以美学观点来设计形象和安排画面。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掌握知识的速度也明显增快,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4.3 教学要跟上时代发展,教学活动要多样多变

信息技术与美术的整合,出现了新的学习方式和艺术表现方式,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供了学生社会沟通、自主学习的平台。就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学生评价都要围绕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而定。如:学生变讲授为引导,变教授为共同研究。

作者:赵晋焱

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实验论文 篇2:

关于师范院校开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思考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实时的调整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兴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开设已经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的迫切所需,作者在近年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从当前师范院校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课程的定位、课程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式和资源建设等几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以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有效开设。

【关键词】高师教育;课程;教学研究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素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蓬勃发展,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将成为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作为培养21世纪新一代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加强师范生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如何加强师范生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高师教师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教师的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都应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方案的必修课或必修培训内容,作为师范院校的一门新型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关注其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资源的建设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 当前师范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师范院校承担着培养学校教师的主要责任。为了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近年来,众多师范院校都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做出了切实的努力。至1999年6月,99%以上的师范院校设置了计算机必修课,76%以上的院校设置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系所。[1]

一般说来,在校师范生的课程包括四个方面:

(1) 普通公共课,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课,如英语、政治等。

(2) 专业课,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打造相应的专业根基。

(3) 教育公共课,为学生传授作为教师所需的教育理论,如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

(4) 教育实习,学生在毕业前这一年将利用两至四个月的时间到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

自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另两类信息技术课程开始“添加”到师范教育的课程中来。第一类是信息技术基础课,包括计算机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工具、网络应用等内容。第二类与教育技术相关,包括教学媒体、基于计算机的教学、基于网络的教学以及多媒体著作工具等。

然而,这种将信息技术课程“添加”到总课程中的方法有以下一些问题:

(1) 信息技术公共课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的整合;

(2) 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仍是延袭传统方法,并没有体现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来促进教学改革,多数教育技术课程从不涉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内容和策略及具体模式;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师范教育中,信息技术的教育与专业学习、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实践是相脱离的。高师院校作为培育职前教师的摇篮,其承担着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其首要的任务,因此在师范院校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微型课程成为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 关于课程定位的思考

1 课程内涵和性质的定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和学习行为,其实质与内涵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环境的数字化、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数字化为切入点,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与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改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结构、教育模式甚至于教育的组织形式发生全面变革,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2]为此,全国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4年明确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课,与此同时教育部领导多次强调指出,在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现代化的工作中,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程中也开始增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块。但由于时间的关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内涵性质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规范的认识。各个高师院校及培训机构根据各自不同的师资、实验条件,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内涵和性质取向,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种取向:[3]

(1)理论取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一门完整的课程,应该注重其学科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完整性。本课程应该向学生传授比较系统的课程整合理论知识,让学生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整合思想、理论和方法。

(2)技术(工具)取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把现代媒体技术、特别是一些新的媒体技术传授给学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新技术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更应该把它以最快的速度交给学生。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课程实施中出现了强调技术操作为主,加强技术实验的倾向。

(3)实践取向。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本课程应该是以介绍信息技术与各种学科与具体的教学实践整合模式为课程的主要内容,课程的实施以训练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整合模式的学习为重点。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过度地侧重理论或侧重技术都是不合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既不是一门单纯的理论性课程,也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性课程,更不是一门单纯的实践性课程,而应该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着重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具体学科的观念、方法和技术的课程。

2 课程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对一门课程学习的教育宗旨的总体要求。课程目标的确定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教学的基本方向,并决定着学生对课程的可接受程度。[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技术学科的一个活跃领域,也是世界各国教育界在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师生信息素养过程中共同关注的课题。本课程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学习与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目标是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的深入,再到新世纪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确定的。目前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培训的各种培训课程结构与模式的出现,其课程目标可以这样表述:使学习者系统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能够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实践;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很好地规划教学;能够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掌握一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相关技能,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学科信息素养),为迎接未来的教育工作做好准备。[5]

从情感和态度方面看,本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态度;从知识和技能方面看,本课程要注重让学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教育应用方面看,要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尤其是学科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即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三 关于课程教学内容和结构的思考

及前已述,虽然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和部分高师院校先后开设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但由于其所选用的教材不同,致使各个学校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各有不同、侧重各异。总体上看,主要有这样三种情况:

1 以媒体或技术的教育应用为框架的内容选择取向,主要以孙杰远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和茅育青副教授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为代表。其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理论(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多媒体课件基础、多媒体素材采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软件PowerPoint、FrontPage、Flash、DreamWeave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的整合模式、信息技术与各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模式),整个教材尽管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体系,但总体内容以现代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为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李伟明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内容主要也是这种体例,教材总体内容还是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主。

2 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为新理念下的课程为框架的内容选择取向,主要以刘儒德教授主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等为代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材内容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的教育理论、信息技术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教学设计以及实施技能。(本教材具体包括基础篇、实践篇、学科篇和技术篇),整个教材内容彰显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三大功能(作为学习对象、学习工具和教学工具)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课程(无论是信息技术课程,还是学科课程、经验课程以及内隐课程)各个方面(目标、内容、过程、环境、评价等)的优化组合、系统设计和事实。值得指出的是,这本教材内容和结构在编写上很具创新和创意,是许多信息化较好的地区继续教育中的教师培训教材。[6]

3 以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的方方面面的问题为核心、以计算机引入教育科学的各个领域为框架的内容选择取向,主要以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M.D.Roblyer著《Integration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为代表。整个教材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读者提供了技术整合于教育的背景,即技术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提供了技术整合的模式以及与技术整合有关的学习理论和教与学的模式。第二部分作者从技术发展的线索提出了将软件和媒体作为辅导者和工具整合于教学的原理和策略。第三部分作者从远程教育的角度探讨互连网的资源和利用,重点论述了在课程中如何整合远程的可获得的材料,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设计教和学的活动;第四部分,教材中按照各个学科领域提出如何在课堂中整合技术的具体做法:从文学和外语的教学,数学和科学的教学,社会学习的教学,美术和音乐的教学,体育和健康的教学,以及特殊教育等各科,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如何整合于教学。[7]

总之,这本教材集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各个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精华于一体,对促进教育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师更全面的了解教育技术整合的历史及其意义,更完善地将教育技术整合于课堂,以信息技术的整合促进课程和教学的全面改革。

由于各个高师院校采用的课程教材不同,致使各个高师院校教学内容不一,侧重各异。根据笔者近年来致力于中小学职前和职后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的研究,无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还是其实践教学内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 注重课程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

(2) 课程内容注重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实际。

(3) 注重职前教师和职后教师的衔接。

四 关于课程学习方法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教学,其目的为培养高校本科生和在职教师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教育类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学习该课程的一种新型课程教学模式。试图使这门课程成为让高校学生和在职教师了解、感受和体验正在降临的信息化环境下新型学习模式的窗口,这样才能使该课程真正受到广大师生欢迎,走到高校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前列。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和师范生未来的使命提出了多维整合的教学思想,具体包括:人员的整合、学习资源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学习方式的整合等多种整合方式。

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不仅要满足课程的特点,而且要注重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的职前与职后的衔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综合运用以下学习方法:

1 讲授学习

讲授法是以教师用语言系统地讲授、辅以直观演示,学生以接受方式学习的教学方法或形式。教师能够很经济地同时向很多人传授知识,能用学生易懂的形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还可以根据听课对象、设备和教材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通过师生情感交流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等,讲授法在教学重点、难点、小结和归纳等方面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安排课时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时间在多功能教室来进行讲授,这样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形成一个观念上的概览。

2 案例学习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案例的分析也越来越关注,教学案例也成为教师成长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案例分析是一种情境式、亲身经历型的、体验式的过程。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去;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实践反思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研讨,提高听、评课教研活动的实效,教学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8]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功案例,实践班全体成员和指导教师在教学自然状态下进入课堂教学,认真观看优秀整合案例的课堂实录,例如:《丝绸之路》教学案例等,并对课堂实况进行观察记录,以教学流程图的方式呈现,同时对案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学习资源等进行分析。在交流和研讨过程中,我们采用“头脑风暴”法,每个人都自由发表自己对优秀整合案例的见解和看法。对于整合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多的提出改进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再由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出总结和评价,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研究小组成员分别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整合的能力。

3 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的精神与积极思考的行为。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

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是一门培养职前教师将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于学科教学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优势,培养学生在具体理论指导下开展自主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的学习实践。

这里以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02、03两界实践班的自主设计为例:在教学中笔者本着以整合的思想去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建设的原则,以研究学习为主,给学生安排了四组整合任务,分别为:调查某地区整合情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资源库的建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关于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思考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为高等师范院校及在职教师开设的课程,是探索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和教学水平,迎接信息时代挑战的一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在学习中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前国内外学习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学习和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教育技术观、教育评价观的更新,并努力运用新的学习观念与方法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较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习的类型与特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高效率、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学习与创新能力[9]。

要实现以上目标,学习资源呈现要多样化,在资源建设中,我们着重考虑课程网站的建设。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大建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学习网站的力度,将国内主要的精品课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的电子资源都链接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学习网站中,作为学生学习和分析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内容。网站的建设成为教师和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沟通的主要平台,并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开辟了有效的渠道,同时也拓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学习资源。课程学习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专题学习网站在建中用,用中再建,不断的更新发展,形成动态发展的课程体系。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的开设,对当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的成果和创新正是突出和强调了这一点,为贯彻前面的以培养大学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和信息素养能力为宗旨的课程目标体系,我们在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选择和设计,课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学习资源的建设都进行了大的改革,立足于培养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学习与创新能力,使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参考文献

[1] To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 -zation, by Wei Yu, Vice Minister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Symposium 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1999.

[2] 余胜泉,吴娟编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 张有录,俞树煜.关于师范院校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 2005,(2):40-43.

[4] 王伟廉.课程研究领域的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5][6]刘儒德主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 M.D.Roblyer著.Integr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o Teaching[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 李玉斌,王健等.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48-52.

[9] 谢康.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的课程信息化[J].中国电化教育,2005,(5):23-26.

作者:王丽珍 马存根 林 海 张军征

信息技术与美术整合实验论文 篇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目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方兴未艾,众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在追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盲目甚至茫然的缘故,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科学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本文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倡导和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以期更好地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教学新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加德纳(H.Gardner)博士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中首先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即人存在着多元智能。该理论不仅从宏观学校教育模式和微观课堂教学方面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智能学校观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加德纳教授提出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观。人与人的心理智能是互不相同的,而人类也不可能掌握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只能根据自己独特的心理智能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和领域。所以,学校教育应该既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智能差别,又能够为个人在职业选择方面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这是加德纳教授对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提出的要求。

2.多元智能学生观

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特别关注学习者个体智能的差异对教学的意义。加德纳教授在他的系列著作中,强调学校教育的改革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3.多元智能评价观

传统的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是所谓的“惟分数论”,加德纳教授提的多元智能教学评价方法是:教育评价活动由“评估专家”完成,主要是对学生在校表现出来的特别才能、倾向和弱点,定期提供最新的评估,评估方法突出“智能展示”、“动态观察”、“场景分析”等特征,切记标准化工具支配评估的做法。[1]

多元智能理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我国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价值,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是对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带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这一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将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乃至于整个教育体制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中提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要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2]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就是要通过营造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建立一种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指导作用

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特别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

1.建构主义理论——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为主,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协商、会话等活动自主建构知识。由于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支持个别化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已经成为了多媒体与网络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也是建构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2.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多元化发展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多元化、差异性和独特性。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教育应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并有利于发现、展示和促进发展多种智能的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多种潜能,并在发展学生多种智能的基础上,注重优势智能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平等的学生观、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和多样化的人才观,为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方向——“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结构,建立新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四、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策略,结合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来展开。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支持新型“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很多。根据信息技术的利用方式和整合目标不同,这里介绍三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本模式。

1.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

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融入课程内容中,通过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传授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

在这种整合模式中信息技术主要起到演示工具、交流工具和评价工具的作用。通过这种学习学生不仅学习了信息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还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可以说,学生是通过信息技术来学习信息技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拓展、应用或巩固其他学科知识。这种模式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将所要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隐含或嵌入在学习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任务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实现意义建构。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地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汉字输入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拼音练习、组词练习、古诗学习;学习绘图软件可融入几何知识和美术知识;学习搜索引擎检索可让学生到网上检索某学科专题信息练习等。这种整合方式主要落脚点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辅助型课程整合模式

辅助型课程整合模式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为目标,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融入课程实施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在这种整合模式中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情境创设工具、知识呈现工具、师生通讯交流工具、信息加工工具以及测评工具等。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将更加关注其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从课程目标出发,真正地把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这种模式多用于课堂讲授型教学。

根据多元智能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多元智能的发展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进行这种模式的课堂讲授教学时,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是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可以是问题情境,也可以是虚拟实验情境;其次指导学生初步观察情境,提出思考问题,借助信息表达工具(如Word、BBS等)形成意见并发表;然后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所展示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和进行探索性的操作实践,从中发现事物的特征、关系和规律;进而借助信息加工工具(如PowerPoint,Front Page等)进行意义建构;最后借助测评工具,进行自我学习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获取反馈信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广阔天地,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整合模式

研究型课程整合模式的核心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将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融入课程资源中,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在这种整合模式中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资源和环境成为学生学习与认知的有效工具、课程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工具、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知识构建和创作的实践工具、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评价工具等。这种模式多用于主题探究型教学。

采用这种模式进行主题探究型教学时,首先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了解可供学习的课题;根据课程学习需要,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研究方案;组织协作学习小组,设计协作活动方式,制定小组研究方案;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和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的收集);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包括小组内部协作交流、小组间的协作交流等;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完成一个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这种模式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科之间的综合与渗透、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

本位型课程整合模式、辅助型课程整合模式和研究型课程整合模式有不同的课程定位,但彼此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这三种模式基本上都有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网络化和教学成果创新化等特点,更适合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

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去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也不可能用这三种模式概括所有整合实践,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整合模式或模式组合进行教学。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学科教师要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整合模式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五、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必然有着它独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但同样可以促进教师的多元智能成长,其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

1.学生的成长目标

(1)促进多元智能发展。借助于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学习活动构建一个数字化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提供传统手段所不能供给的帮助,从而有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2)加强个性智能的培养。多元智能的核心思想就是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加德纳指出,每个学生在拥有多元智能的同时,还会拥有一项甚至多项特长智能,也就是他的个性智能。所以如何充分发展一个人的个性智能,对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和生活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3)充分挖掘潜能,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多元智能教学最终的根本目的。

(4)提高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的有利环境,一方面促进知识学习和多元智能发展,一方面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逐步提高信息素养。

2.教师的成长目标

(1)反思自己的多元智能特征,充分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时时反思,正确判断自己的智能特征,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智能强项来教学,他的教学效果无疑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2)提高信息素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课堂教学。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必备素质,它要求教师们不但拥有基本层次的信息素养,而且还要培养高层次信息素养,从内化层次上应用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应用成为教师的一种自然意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浪潮中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然而现实状况与期望中的效果相比仍相去甚远。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尚处在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与学的改革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多元智能理论是立足于学生的智能特征的个性差异提出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它通过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使教学不再单调乏味,而是充满活力,但这并不等于说要把传统教学方法推出教育的历史舞台,而是跟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共同来完成好培养人才的教育大业。相信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们会逐渐并最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结构,使得我们的教育更加开放,氛围更加活跃,从而使学生更具有创造力。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终极目标,努力构建与实现基于“融合”观下的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的深层次整合模式,以推进教育改革的步伐和适应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和学习需求方是真正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 钟志贤.多元智能与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电化教育研究.2005(1).

(责任编辑孙海燕)

作者:曾陈萍

上一篇:课程改革下教师发展研究论文下一篇:实施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