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投资监管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2022-04-29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逐步趋于严格。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形成的集合投资产品,具有监管相对宽松、投资策略灵活、信息披露要求较低、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逐步趋于严格。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保险投资监管法律问题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险投资监管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篇1: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研究

摘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组织架构

一、 前言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活动的统称,主要包括:制定金融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业务流程规则等;监督金融机构依法依规从事经营活动;检查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主要业务活动指标;查处违法违规金融案件等。21世纪以来,金融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而作为金融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金融监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金融监管的目的主要有保证全国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秩序,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等。金融监管按照监管对象可以分为金融市场主体的监管和金融市场客体的监管。对金融市场主体的监管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审核监管(设置、撤并、变更、备案等),对金融机构的法定监管指标(准备金率、资产负债结构、偿付能力等)进行现场或非现场检查,监督金融从业人员等。对金融市场客体的监管主要包括对银行业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进行监管,维护正常秩序,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高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二、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概况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金融法律,现行金融监管职能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包括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执行。中国人民银行侧重于对金融市场活动层面的监管,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侧重于对相关行业的微观监管。在以上金融监管间设立联席会议制度,由人民银行行长担任召集人,加强沟通协调,处理金融整体层面的问题。

1.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承担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支付安全的职责。在2003年将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责转至银监会,仍然保留一部分对金融活动的监管。中国人民银行现有的金融监管职责有货币流通监管、货币市场监管、黄金市场监管、征信体系监管、反洗钱和金融安全监管等。

在总部机构中,金融市场司负责对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票据市场以及全国黄金市场(包括与之相关的衍生品)进行监督管理;金融稳定局负责评估与防范金融风险,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跨行业经营行为和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进行监督管理;支付结算司负责制订支付结算的相关规则,保证支付清算系统的运行稳定,对各种支付方式的清算(包括银行卡支付、电子支付、第三方支付等)进行监督管理;征信管理局负责建设金融征信平台,制订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对征信业进行监管指导;反洗钱局承担反洗钱工作的组织协调,协助对洗钱犯罪案件进行调查。经国务院批准,于2005年8月10日设立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总部与上海分行合署办公,负责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等进行监督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下辖九大支行和两个营业管理部,分区域行使职能。其中,天津分行负责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沈阳分行负责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分行负责上海、浙江、福建,南京分行负责江苏、安徽,济南分行负责山东、河南,武汉分行负责湖北、湖南、江西,广州分行负责广东、广西、海南,成都分行负责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西安分行负责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北京设立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在重庆设立重庆营业管理部。在人民银行分行之下,设立中心支行。现阶段,不设分行的省会城市和深圳、大连、宁波、厦门、青岛五个计划单列市均设立了中心支行;根据需要,中心支行在辖区内设立支行和办事处。通过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大分行,可以强化金融监管的独立性,保证总行的金融监管政策充分执行,防止地方政府过度干预。

2.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的副部级国家局,其主要职责为对全国外汇市场进行监管,防范国内外资金异常流动造成的冲击。在总部机构中,国际收支司负责对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监控,承担对银行外汇交易及全国外汇市场的监管;经常项目管理司负责对经常项目外汇交易和保险类金融机构用汇进行监管,同时对外汇现钞使用办法进行指导;资本项目管理司负责监测直接投资动态,承担对外债务和资本项目外汇交易的监管;管理检查司负责对外汇使用的专项检查,对违法用汇规定行为进行处罚,协助公安司法机关调查各类涉汇违法案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局,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五个计划单列市也设立了分局,在北京、重庆设立外汇管理部,在地级市设立中心支行,在部分县(市)设立支局。通常情况下,外汇管理局与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合署办公。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显示,截止2012年4月全国共有36个分局(外汇管理部),307个中心支局,518个支局。

3.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根据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设立,承担审批和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的职责。

银监会下设诸多部门,分类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其中,银行监管一部负责大型商业银行的监管;银行监管二部负责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的监管;银行监管三部负责外资银行的监管;银行监管四部负责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负责对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负责对农村存款类合作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银监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监管局,在地级市设立监管分局。银监会对下属机构进行垂直管理,各派出机构根据授权对辖区内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监管,查处金融违法违规案件。

4. 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为:对证券交易所、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上市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事相关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证券期货业务进行监督管理,查处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违规案件。

在总部机构中,发行监管部负责制定境内上市的规章制度,监管公司在境内发行股票的活动;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负责制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非上市股票的规章制度,审核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非上市股票的申请,对发行过程进行监管,同时负责查处非法证券发行和非法证券经营活动;市场监管部负责对证券交易所的登记、交易、结算、托管细则进行审核,对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种类、风险控制、经营活动进行监管;证券基金机构监管部负责对证券期货经营牌照(证券期货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期货投资咨询、证券财务顾问、证券自营、融资融券、资产管理、资产托管、基金销售等)进行审核,监管各类从业人员,审核境外机构投资者并对其进行监管;上市公司监管部负责制订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交易所及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上市公司从业人员(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股东等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情况等进行监管;期货监管部负责拟定期货市场的运行制度,审核期货交易所、期货结算机构的设立,对期货市场的经营活动(交易、结算、交割等)进行监管;公司债券监管部负责对公司债券公开发行及非公开发行(包括转让)活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上市、证券自律组织的债券业务、证券资信评级机构的债券经营活动、证券中介和服务机构的债券业务等进行监管;创新业务监管部负责研究证券期货市场发展趋势,并对新的业态和产品进行归口监管;私募基金监管部负责指导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风险管控等工作,组织对私募投资基金进行监督检查;稽查局(首席稽查办公室)负责处理证券期货领域各类违法违规线索,统一协调案件查处,办理采取稽查边控、查封、冻结等强制手段;法律部(首席律师办公室)负责处理监管过程中的各类法律问题,负责证监会行政处罚案件的审理、听证和行政处罚的执行工作,对律师事务所及所属从业人员从事证券期货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会计部(首席会计师办公室)负责对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及其成员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进行监管;国际合作部负责对境内企业境外上市事宜进行核准,并对在境外上市的境内企业进行监管;投资者保护局负责制定保护证券期货投资者的规章制度,督导证券期货市场各主体维护投资者的权益,对损害投资者权益的案件进行查处;打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办公室)负责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对非法发行证券和非法从事证券期货领域经营活动进行查处;稽查总队负责承办证券期货领域各类重大、紧急、跨区域的案件。

证监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了36个证券监管局,在上海和深圳设立证券监管专员办事处。证监会派出机构受证监会的垂直管理,根据授权监管辖区内的证券期货从业机构,查处违法违规案件。

5.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是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授权,负责依法监督管理全国的保险机构,保证保险市场运行稳定。

在保监会机构中,发展改革部负责监管中资保险公司和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与退出,保险公司重组、改制、上市等相关活动;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负责保险消费者保护工作,受理消费者投诉和咨询,调查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案件;财产保险监管部(再保险监管部)负责对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进行监管,审查相关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情况;人身保险监管部负责对人身保险公司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监管;保险中介监管部负责对保险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进行监管;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负责对保险资金运用机构和从业人员进行监管;国际部(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设立分支机构和境内机构在国外设立保险分支机构的审核,对外资保险机构和境内机构在境外设立的保险机构进行监管;稽查局负责组织保险业检查,对保险业的违法违规案件进行调查,配合其他部门处理保险领域的非法集资和洗钱案件。

保监会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设立了36个保险监管局,另外在苏州、烟台、汕头、温州和唐山设立了5个保险监管分局。保监会派出机构根据上级授权,对辖区内的保险机构进行监管,维护保险市场秩序。

6. 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在中央层面,除上面提到的“一行三会”以外,还有财政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审计署和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等其他部门从不同角度参与金融监管。其中,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负责参与金融监管改革计划制定,审计署负责对国有金融机构进行审计监督,财政部负责对直属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管,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履行相应的出资人监管职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对社会保险资金进行监管。

在地方层面,各级政府也成立了金融办公室、金融工作局之类的机构,承担相应的监管职能。与主要金融监管机构不同的是,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小微金融、准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审批和监管,同时承担制定地方金融发展战略和综合处置金融风险的职能。

三、 关于优化金融监管的思考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金融业的全面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金融机构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的全程监管,达到了本外币业务、表内外业务、境内外业务的并表监管水平。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外部环境逐渐复杂,潜在的金融风险日益增多,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该适应经济环境变化,把握金融业发展趋势,继续提高金融监管效率。

1. 积极探索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当前,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全渠道金融、在线供应链金融、电商金融等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层出不穷,金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金融发展的热点。通过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综合,互联网金融逐渐突破了金融渠道的现实抑制,实现了虚拟空间的金融渠道构建。互联网金融创新在为金融发展提供新思路的同时,也向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该指出的是,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属性,依然遵循金融业的本质规律,更多地是改变金融的业态,使经营活动更加便利,效率更高。对于互联网金融,应采取审慎扶持的态度,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要加强监管。风险控制是金融监管的核心,要防止互联网金融虚拟概念化,把握其货币创造过程,引导其服务于实体经济,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另外,互联网金融容易出现混合业态,各金融监管部门应相互协调,及时沟通,按照权属监管,也可以尝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避免出现“要管大家一起管,不管大家都不管”的局面。

2. 稳步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探索对外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金融监管一直采取的是肯定清单管理方式,即列明市场主体可以进行的经营活动,这样方便控制风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因此,金融监管在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时,要重视中国金融业内部行业发展不平衡和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特点,逐步推进,保证可控性。可以尝试从多个角度选择试点,积累经验,分析负面清单管理方式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再全面推广。可以从三个角度选择试点:选择行业自律管理较完善的领域进行试点,选择现代金融业发展较完备的地区进行试点,选择监管措施较少的领域进行试点(监管措施较少的领域和负面清单管理的环境相似,可操作性强)。

3. 促进金融联合监管能力的提升。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机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集团化趋势不断增强,兼并重组越来越频繁,很多金融监管措施需要进行跨境、跨区域、跨行业操作,属地监管便显得力不从心。金融监管当局应道与世界各国监管者加强合作,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磋商机制,签署跨境金融监管合作协议,促进信息交换共享,熟悉各方日常监管流程,实行重点领域联合执法,共同应对监管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应加快制定多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监管机制,确定联合监管的原则、方法和适用范围,加强跨区域、跨行业金融监测,防范大范围金融风险。要学会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换位思考,用被监管者的思路去分析问题,同时加强监管绩效考核,通过激励机制提高效率。另外,可以建立联合监管网络平台,实行内部重要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沟通,定期交流,打破本部门藩篱,形成合力。

4. 扩宽金融监管思路,加快监管手段的创新。金融创新浪潮方兴未艾,新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手段层出不穷,众多金融品种交叉运用,这使得现有金融监管有滞后的可能性。其他行业的风险很容易汇聚至金融行业,出现更多错综复杂的情况。因此,金融监管也需要其他行业专家的智力支持,应该建立相应的复合型专家库,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监管经验(如设立国际咨询委员会)。另外,监管指标也需要及时更新。不同时期监管指标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可以尝试建立复合性的监管指标,分类监测不同情况。

参考文献:

1. 毛泽盛,卞志村.中央银行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年报2012.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3. 邓明辉.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3.

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金砖国家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项目号:12CGL015);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研发国际化背景下中印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项目号:12YJC63008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北京精神践行背景下中关村和班加罗尔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项目号:2012D005008000001);北京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关村和班加罗尔相关技术创新政策比较研究”(项目号:SZ201310031018)。

作者简介:刘东强,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生;冯丽娜,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北京城市学院讲师;李凡,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市场营销系副教授。

收稿日期:2014-09-10。

作者:刘东强 冯丽娜 李凡

保险投资监管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篇2:

私募基金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逐步趋于严格。

 

私募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形成的集合投资产品,具有监管相对宽松、投资策略灵活、信息披露要求较低、高风险和高收益等特点。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中,对私募基金的监管也逐步趋于严格。

私募基金监管制度的国际经验

境外成熟市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总体比较宽松,核心是对私募基金投资者和发行方式的限制,但各国具体规定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的私募基金及其管理人可以通过豁免条款免于在监管机构注册,而中国台湾地区的私募基金设立及其管理人必须获得监管机构的许可。

(一)美国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制度

美国有关私募基金的法律规范散见于1933年《证券法》和1940年《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中,主要制度包括:

1、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注册管理。投资顾问(基金管理人)必须在SEC注册,除非符合以下豁免条件:(1)客户全部位于投资顾问主办公地和主营业地所在州,且该投资顾问并不就在全国性证券交易所上市或获准非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建议或出具分析报告;(2)投资顾问在前12个月期间客户总数不足15个,且既不公开以投资顾问身份营业,也不充当公募基金的投资顾问。

2、私募基金豁免注册的条件。私募基金(以投资公司出现)应在SEC申请注册,但满足一定条件的私募基金可以获得豁免。根据依据法律条款的不同,可以把私募基金分为三类,即根据《投资公司法》第3(c)(1)、第3(c)(7)设立的基金以及“祖父基金”。

(1)符合《投资公司法》第3(c)(1)条款设立的基金。该条款规定的豁免注册条件是:基金受益人不得超过100人,且所有投资者都是“可接受投资者”。为了防止规避100人的限制,第3(c)(1)(A)的“穿透条款”规定对于拥有私募基金10%以上份额的非实业机构的机构投资者,将其股权所有人视为基金受益人。100人限制只在投资者购买基金时才发挥作用。如果之后由于“分拆、离婚、死亡等不可抗力事件”而导致人数发生变化,均不视为对100人限制的违反。依照第3(c)(1)设立基金的管理人或参与管理的雇员购买基金的,不计入100人之列。(2)符合《投资公司法》第3(c)(7)条款设立的基金。该类基金是由1996年《全国证券市场促进法》创制并加入《投资公司法》的一种新的私募基金形式。此类基金采取私募方式发行,其证券全部由“合格买家”持有,没有投资人个数的上限。但根据《证券法》有关规定,为了满足私募发行的限制,此类基金投资人的人数上限是500人。如果基金的管理人员或参与管理的雇员购买了基金份额,不计算在500人的限额内。

(3)祖父基金。《全国证券市场促进法》引入了“祖父条款”,以解决原3(c)(1)基金的衔接问题。对已经存在的依照第3(c)(1)设立的基金,如果事先获得基金受益人同意,在满足下列条件后可以转为依照第3(c)(7)设立的基金:(a)向所有受益人告知,今后的投资者将局限于“合格买家”且不再受100人的限制;(b)披露同时或之后,向所有受益人提供合适机会按基金净资产部分或全部赎回其所持有的基金份额。1996年9月1日后参加依照第3(c)(1)设立的基金的受益人则不能适用“祖父条款”,其将无法继续参与转化后的依照第3(c)(7)设立的基金。

3、私募发行方法。私募基金不得利用任何媒体吸引客户,私募发行禁止且不限于以下形式的广告:(1)在任何报纸、杂志及类似媒体,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的传播进行任何形式的一般性广告宣传;(2)通过一般性召集而召开的研讨会或其他会议。

4、信息披露。《投资公司法》规定私募基金必须向其投资者公开关于运用信托财产的投资策略和投资内容的文件资料。

5、违法行为的禁止规定。根据《投资公司法》第3(c)规定,对于符合豁免条件的私募基金虽然可以不需要注册,但它们仍要受到《证券法》中禁止欺诈、欺骗或操纵行为等条款的约束。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制度

台湾地区通过《证券投资信托及顾问法》、《证券投资信托基金管理办法》、《证券交易法》、《证券交易法施行细则》等对私募基金进行了详细规范,监管部门为台湾“金融监督委员会”。

1、基金管理人的资质。无论是公募基金的管理人还是私募基金的管理人,其从事相关业务必须经主管机关许可,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主管机关规定的从业资格,从业经验和学历等。

2、私募基金设立的监管。私募基金应在私募受益凭证价款缴纳完成日起五日内,向主管机关申报全套法律文件。私募基金的种类、投资或交易范围及其限制,也由主管机关规定。

3、对投资者资格及人数的限制。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仅限于:(1)银行业、票券业、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或其他经主管机关核准之法人或机构;(2)符合金融监管委员会所定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基金,其应募人总数不得超过35人。

4、信息披露。私募基金应根据主管机关所定条件之自然人、法人或基金的合理请求,在私募完成前提供与本次证券私募有关的财务、业务或信息;根据应募人请求,负有交付投资说明书的义务;按照证券投资信托契约规定向受益人报告基金单位净值。

5、广告宣传限制。私募基金在招募及销售期间不得进行一般性广告或公开劝诱行为,否则视为对非特定人公开招募行为。

(三)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对私募基金监管的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各国政府认识到私募基金缺乏监管隐含的巨大风险,对私募基金及其管理人的监管呈现加强趋势。

2010年7月美国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大大加强了对投资顾问的监管力度。法案规定资产管理规模1亿美元以上的投资顾问必须在SEC进行注册,并要求其向SEC提供交易和资产组合的有关信息,协助监管机构对系统风险进行必要评估。SEC将对这些投资顾问进行定期和专门检查。虽然法案表示SEC将对只面向私募基金提供投资服务、在美国管理资产规模低于1.5亿美元的投资顾问允许豁免注册,并允许只面向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提供投资服务的投资顾问豁免注册,但与此前仅对私募基金投资者进行限制相比,对资产规模的限制无疑大大加强。

目前欧盟层面没有私募基金监管的相关法规,而由各成员国国内法调整。2009年4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关于另类投资基金经理的指令》的建议草案,其主要内容有:(一)成员国应按照其国内法加强对其境内设立的另类投资基金管理人的监管;(二)基金管理人从事另类投资基金管理必须取得所在国许可;(三)基金管理人必须向投资者披露与另类投资基金有关的基本信息;(四)基金管理人必须定期向监管机构报告其主要投资市场和工具、业绩数据和风险集中度等信息。(五)对于有杠杆投资和取得被投资对象控制权的基金,草案附加了额外监管要求。但业界估计该草案对私募基金监管过于严厉,通过可能性不大。

2009年6月,IOSCO技术委员会也就对冲基金监管提出六项原则性建议,包括对冲基金及其管理人应实行强制性注册并受到持续监管;向对冲基金提供资金的主要经纪商应受到强制监管;对冲基金管理人和主要经纪商应向监管机构提供与系统风险有关信息,包括杠杆和风险信息、资产和负债信息、对手方风险等。

私募基金监管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最新的发展趋势无疑会为我国完善私募基金的监管提供有益的启发。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及相关建议

(一)我国私募基金的分类

我国的私募基金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别。如果按照资金投向分类,可以将私募基金大致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品为主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包括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产品、证券公司管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信托公司发行的“阳光私募基金”以及以各种形式存在,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并交由管理人管理,主要投资于证券市场的基金。

另一类是以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为主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按照所投资的未上市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主要投资于起步阶段企业的基金称为天使基金、VC,主要投资于发展相对成熟企业的基金称为PE,政府部门出于产业政策而发起或鼓励设立的基金称为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按照币种区分,又可以分为人民币基金和外币基金。其中,外币基金是指在境外以外币募集、投向国内未上市企业股权的基金,其资金汇入汇出和投资须受相应外汇管制及《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限制。

实践中,也有少部分私募基金既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同时也投资于上市证券。

(二)我国私募基金的发展概况

1、私募基金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基本情况

(1)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情况

目前,部分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可以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产品采取合同备案制,资金实行强制托管,只能通过非公开方式向少数具有一定投资知识和经济实力的特定投资者募集资金,其中一对一专户理财业务投资者的初始投资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元,单只一对多专户产品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投资者购买一对多专户产品的最低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自2008年推出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以来,共有35家基金管理公司取得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资格,运作平稳。

对同时管理公募基金和专户产品的基金管理公司,证监会要求采取有效业务隔离措施,包括办公区域、投资人员、投资决策等严格分开,并建立公平交易制度,严密防范利益输送。基金管理公司从事专户业务,不得违规向客户承诺收益,不得通过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和其他公共媒体公开推介具体的业务方案。

(2)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情况

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面向单一客户的定向资产管理业务、面向多个客户的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专项资产管理业务。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接受单个客户的资产不得低于100万元,不需经过核准,事后报备合同。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分为限定性(最低起点5万元,股票投资比例不能超过20%)和非限定性(最低起点10万元,投资比例无限制)两类,最低成立规模1亿。集合理财产品又可分为限额特定理财产品和常规理财产品两种。自2009年9月起,对规模在10 亿以下、客户人数在200 人以下、单个客户参与金额不低于100 万元的限额特定理财产品,采取简易程序审核。

证券公司定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不得通过电视、报刊、广播及其他公共媒体公开募集,不得向客户作出保证本金不受损失或者取得最低投资收益的承诺。在产品持续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在产品说明书、合同及对账单中披露产品的差异性和风险。资金实行第三方托管制度,资金安全性得到保障。同时要求证券公司健全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及业务流程,完善合规和异常交易监控等制度,有效区分不同资产管理业务,公平对待管理的不同资产,防范利益输送。

(3)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情况

根据规定,信托公司可以开展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业务,目前较为活跃的是集合资金信托业务。在实际运作中,一些民间投资咨询类机构作为投资顾问,与信托公司合作,共同开发或销售集合信托产品,形成了“阳光私募基金”。在产品准入方面,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采取事前报告制度。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58家信托公司中,有40家信托投资公司发行了1128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总规模在1200亿元以上。2009年全年新成立“阳光私募基金”产品420只,募集规模约382亿元。截至今年7月已发行产品277只,募集规模约352亿元。

2007年颁布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提出了合格投资者(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超过100万元,个人收入在最近3年内每年超过20万元或家庭收入每年超过30万元)的概念,并规定单个资金信托计划的自然人人数不得超过50人,单笔投资金额在3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数量则不受限制。在产品销售方面,信托计划只能对特定客户销售,不能通过广告、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不能承诺保底,但可以预测收益率。此外,信托计划的资金实行保管制,非现金类信托财产可约定第三方保管。

(4)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情况

银监会2005年《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实行审批制,对其他个人理财产品实行报告制。2007年11月,银监会对银行理财产品调整了监管要求,除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须取得业务资格外,其他银行理财业务无资格准入要求,并对所有理财产品采取事后报告制。2009年4月,银监会再次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要求作出调整,目前理财产品采取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二级报告制度。据估计,截至今年3月底,银行各类理财产品(包括人民币理财产品、信贷理财产品等)近8000只,规模合计超过1万亿元。

银行理财产品无强制托管的要求。从产品类型看,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分为利率类产品、汇率类产品、信贷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混合型产品。从销售方式看,银行理财产品只能向特定客户销售,不能通过广告、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不能保证收益率。

(5)各类机构管理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情况

截至今年6月底,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团队有4家,基金为4只;截至2009年底,在地方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团队有454家,基金为519只;截至今年7月初,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股权投资企业为22家。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活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约有1300家左右,管理的资金存量近9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外币基金占总规模的70%左右。2009年募集资金约1276亿元人民币,今年截至6月底,已募集资金约1685亿元人民币,呈快速增长态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多注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例如上海、天津市、深圳、北京、广州、重庆等,其投资地域方面也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山东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的方式以上市为主,特别是创业板推出后,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退出提供了便利。截至今年6月中旬,86家创业板公司中57家吸引了102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投资总额约18.5亿元人民币。

(6)民间私募基金情况

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阳光私募”投资顾问公司约有320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在上海、深圳两地注册的“阳光私募”投资顾问公司达到173家,占“阳光私募”投资顾问公司总数的54%。此外,实践中存在大量以个人名义或者其他机构名义开展的委托理财活动,这部分民间私募基金数量众多,具体规模尚无权威性数据。据业界人士估计,民间私募基金总规模约在5千至1万亿元。

民间私募基金游离于监管之外,既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其投资活动基本没有约束,投资者利益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在实践中,投资者与管理人之间的法律纠纷时有发生,容易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

(三)我国私募基金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私募基金发展迅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可能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法律地位不明确虽然相关部门针对其监管的私募基金制定了一些监管规则,但这些监管规则的法律效力层级较低,无法对私募基金的法律性质、合格投资人、与相关方的法律关系等重大基本法律问题作出规定,存在法律空白,不利于打击非法私募基金、保护投资者利益,也不利于支持运作规范的私募基金发展壮大。

2、缺乏统一的监管标准现有私募基金的规范基本上是相关监管部门针对各自管辖的机构分别制定,对私募基金业务的法律依据、业务运作要求等方面没有统一规定,监管标准宽严有别,容易导致监管重复和真空,影响监管效果,引发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行为,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缺乏监管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及明确的监管授权,民间私募基金特别是一些民间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长期缺乏监管,损害投资者利益、破坏市场正常运行秩序的行为时有发生,主要包括:一是一些私募基金管理人公开或变相公开推介,或向不具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推介产品,或承诺保底或保证高收益,产生纠纷,甚至引发社会问题。二是由于一些私募基金在证券开户环节和资金流向上比较隐蔽,其从事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活动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三是一些私募基金的资金来源为非法资金,私募基金可能成为洗钱工具。五是一些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取管理费用或业绩提成方式较为隐蔽,容易发生逃税漏税。

4、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有待明确实践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领域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一是个别私募基金管理人募集资金后并不用于投资,而是挪作他用,欺诈投资者,存在非法集资的问题。二是一些机构或者个人在企业上市前通过跟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低价获取企业股权,上市后赚取巨额差额利益,引起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由于缺乏法律依据,目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监管体制还有待明确,一些地方政府为吸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当地注册、投资,制定了一些相关的管理规定、政策优惠,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也容易引起各地攀比,不利于国家金融政策的统一。

(四)思考和建议

私募基金的规范发展对推动企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完善资本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民财富迅速增加,私募基金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将日益丰富,现有监管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

目前,世界各国逐渐意识到缺乏监管的私募基金隐含的巨大风险,加强私募基金监管成为各国共识。目前我国部分私募基金仍游离于监管之外,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吸收借鉴各国对私募基金监管的经验教训,加快私募基金监管立法,明确私募基金的概念、法律地位、组织形式、与相关方的法律关系等重大法律问题,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明确私募基金管理人行为规范,赋予私募基金在市场中应有的法律地位,将一些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范围,加强对私募基金的管理、监测和分析,规范私募基金的募集、投资、退出等业务环节,逐步建立私募基金的监管框架和体系。

作者:蒋颛顼 冯 晶

保险投资监管法律问题分析论文 篇3:

互联网保险合规问题探析

[编者按]本期推荐的文章是《互联网保险合规问题探析》,因为网络的方便快捷性、一定的身份隐藏性、以及大众客户对保险认识的自主性的日益加强,保险网络营销的市场环境日益成熟,也可以预见保险网络营销的方式将会成为以后的保险营销方式的主导。

本文作者是一家保险公司业内高管,也是研究金融保险方面的研究人士,作者分析了互联网销售保险的优势以及合规风险,并对互联网销售保险合规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本刊希望通过专家评点,引起更多读者对这一领域法律问题的关注。

[摘 要]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对整个保险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互联网销售保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节约、交易便捷、积累客户资源及为保险公司开辟了新兴渠道这四个方面。然而,互联网保险销售存在异地赔付手续复杂、网络违规销售、道德风险攀升及信息安全隐患等合规风险。合规风险是保险公司在互联网销售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互联网背景下,加强保险公司合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文章为建立有效的互联网保险风险防范机制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加强监管部门对互联网保险的合规风险管控,加快推进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备的保险公司风险防控体系,建立统一、高效的保险业信用体系。希望为监管部门、保险机构合规风险管理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网销保险;合规风险;信用体系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阿里巴巴“余额宝”横空出世,引爆了整个金融行业。腾讯、百度等一批企业纷纷进场,以颠覆者的姿态挺进金融业。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来势汹汹,传统金融业如临大敌,纷纷披挂上阵,迎接这场蓄势待发的金融“革命”。保险业在这一轮金融革命中自然不甘落后,目前众多保险公司已开通保险网销渠道。不少保险公司在官网销售保险的同时也在布局各大电商平台。从入驻淘宝网的保险公司来看,就有人保财险、中国平安、阳光保险、泰康人寿、华泰人寿、太平洋保险、大地保险、天平汽车和国华人寿等数十家保险公司。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于2014年2月25日公布的保险行业首份《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3年国内互联网保险行业共实现规模保费291亿元,约占全年保险行业规模保费的1.37%。2011年至2013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从28家上升到60家,年均增长达46%;保费规模从32亿元增长到291亿元,3年间增幅为810%,年均增长率达202%;投保客户数量从816万人增长到5437万人,增幅为566%。虽然互联网介入传统金融行业的时间并不久,但所造成的冲击和变革却已成事实,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将对整个保险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和变革,保险业正在进入“E时代”。

一、互联网销售保险的优势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网销保险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互联网新兴渠道成为保费增长的新支点,可以有效节约营销、服务等成本

与传统销售渠道相比,网销保险实现了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直接对接,减少了保险推销的中间环节,省下了代理人费用、营销宣传费用,较大降低了保险公司管理成本和产品费率。根据艾瑞咨询公布的数据,如果不计算搭建成本,仅考虑销售和服务成本,保险产品的网销渠道成本约是代理人渠道的1/10。[1]

由于网络销售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近年来保险公司普遍将网络销售作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渠道,互联网保险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统计,2010年,共有36家保险公司具有网络销售业务收入,全行业共实现网销原保险保费收入51.3亿元,其中保险公司网站直销实现保费收入47.7亿元,通过第三方网站代理销售实现保费收入3.6亿元。2013年全行业有60多家保险公司开展网销业务,其中有50家保险公司开展网站直销业务,实现互联网销售原保险保费收入234.5亿元。从2010年至2013年,开展网络保险的保险公司数量和保费都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发展潜力很大。[2]

(二)互联网销售保险有利于客户享受便捷的服务,可以大幅提高交易效率

网络交易极大地拓展了保险交易范围,提高了投保效率。客户在常规渠道投保,即使保险公司能够迅速出单,业务人员来回寄送保单,客户通常得3到5天才能拿到保险合同。而通过互联网投保,客户可以选择网上支付,省去了很多繁琐程序。比如长安保险公司一款爱情保险产品从报价到电子保单的确认,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投保,大大提高了投保效率。

(三)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渠道得以有效开发潜在客户群

《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达6.18亿,2013年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庞大的网民规模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消费群体,保险公司自然不敢怠慢。同时,由于在传统营销模式中,客户资源主要掌握在保险经纪、代理、个体代理人手中,保险公司以高手续费招揽业务的同时,基本上拿不到客户的真实资料。而客户资源恰恰是保险公司生存的根基。网销、电销等新兴直销渠道使得保险公司可以直接与客户接触,从而及时挖掘客户需求,实现精准营销;同时为保险公司开发相关产品提供数据支持并转化为商业价值。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与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有助于加强彼此互动、良性沟通、降低彼此风险,从而迅速降低成本、吸引客户关注。根据长尾理论的观点,互联网的发展将为保险业开启全新的时代,使得保险公司可以直接服务于曲线尾部的海量客户群体。虽然尾部用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量并不高,但互联网上聚集的庞大用户群体依然使得长尾区域里的用户数量达到规模效应,加之互联网独有的交易成本低的特点,使得保险公司在为消费者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时,仍然可以很好地控制风险,降低销售成本,获得可观的盈利。[3]

(四)互联网为传统保险业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有效扩展了销售渠道

银保渠道一直是众多中小保险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为争取到更多合作银行网点,不少保险公司不得不许下高昂的佣金费率,导致来自银保渠道的利润相对微薄。因此,中小型保险公司开发新渠道的愿望更为急迫。互联网因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保险公司的渠道“蓝海”,也是中小保险公司迅速赶超的重大机遇。2012年12月,国华人寿三款“短期投资理财”型保险产品,在淘宝网理财平台共售出5006件,销售额1.16亿元,其中前3天保费已逾亿元。[4]2014年元宵节当天,余额宝向用户推出了珠江人寿和天安人寿各一款预期收益率7%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按照支付宝的官方说法,8.8亿元的保险理财产品,前后共6分钟便被抢空,这个速度堪称国内最成功的保险理财产品之一。而提供这两款产品的保险公司,原本只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险企,因为“傍上”了余额宝,便赚得盆满钵满。[5]

从保险行业来看,险企进军电商,必将冲击传统保险销售格局。在“未来之路——2013中国互联网保险研讨会”上,保险行业内人士以及专家纷纷预计,未来5年保险业在互联网的发展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而网络销售,仅仅是互联网保险的一个开始。

二、互联网销售保险的合规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12条规定:“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以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予以提示和明确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人在网上销售保险时对免责条款的提示义务和明确说明义务。但法律法规并没有对投保人的身份核实、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履行、电子合同有效性确认等网销中容易产生纠纷的环节提出明确的解决规则。随着相关业务的不断创新,互联网保险面临着一定程度上的监管和法律真空。

(一)保险机构利用网络进行异地销售存在监管盲区

与其他商品不同,保险销售具有严格的地域限制,然而,互联网打破了这种限制。一旦客户异地投保成功,后续服务如何得到保证也成为互联网渠道销售保险的合规难点之一。2013年2月20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有关信息公开的行政诉讼案,此案号称“中国网销保险第一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消费者李某在慧择网上通过保险经纪公司,为两岁的儿子购买了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推出的“慧择儿童健康保障计划”保险,后连续3次出险。大众保险公司均答复称,因在黑龙江没有分支机构,无法做出理赔决定,李某向中国保监会、上海保监局申请公开大众保险上海分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地域未果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慧择保险经纪公司是经保监会批准,可以在全国开展保险经纪业务的中介机构,大众保险认为其委托慧择保险开展保险业务,不存在跨地违规经营的问题。然而,按《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41条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不得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保险业务,因此,此案的关键在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以中介身份出现的保险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保险,是否可以进行跨区域销售。[6]实际上,2011年4月保监会发布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规定》(征求意见稿)第18条对此曾做出规定,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应当在相关互联网站页面的投保流程开始前向投保人提示以下内容:“投保人或者保险标的处于保险公司已依法设立分公司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有利于保障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获取便利的保险服务。”但该规定仍未正式实施,所以在具体操作层面,建议保险公司可以参照适用该规定;对于消费者而言,则建议在其所在区域有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避免异地理赔复杂手续带来的不便。

(二)互联网保险营销手段不规范,涉嫌误导消费者

2013 年,各大险企都没有放过趁着互联网金融的东风大举捞金的机会,赏月险、脱光险、雾霾险等“奇葩”险种纷至沓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保险公司为赚取眼球,在营销手段上做足文章,有的推出单张保单满300元赠50元礼品卡活动;有的推出“0元购”保险活动;有的承诺买保险产品,年化收益率7%。类似这种片面夸大高收益进行宣传、返现送礼制造噱头的现象充斥网络,偏离了保险的本质。在传统保险销售中,倘若保险业务员承诺返礼物,则属于违规操作,而网上销售保险暂时缺乏相关政策约束,以致有些保险公司出现了通过赠礼变相“返佣”的钻空子行为。[7]同时,部分互联网保险产品对于收益的不确定性没有明确说明,也未按照监管要求采用高、中、低三档演示未来的利益给付,使客户在购买保险过程中对该产品缺乏理性认识,无法准确预测风险。一旦产品的投资收益达不到期望值或者提前退保遭受损失,客户难免产生不满情绪,甚至产生纠纷,对险企、对行业都是潜在的隐患。[8]

有人认为,“将保险产品搬到了网络,就应当遵循网络销售的规则和惯例。”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一是保险赠礼、返现等活动可能通过与商业险种的捆绑销售形成对保险费率的变相折扣,从而违反监管机构有关保险条款费率管理的规定;二是部分保险公司以小额赠送保险套取客户信息,容易导致对消费者信息的滥用。[9]同时,《保险法》第116条和第131条均已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及其从业人员在办理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法律并没有限定是在何种渠道销售保险,因此,网上此类变相“返佣”等做法均为违法行为,应予禁止。

(三)互联网销售保险引发道德风险攀升

目前网上销售的多为条款较为简单的意外险、健康险,投保人、被保险人往往是同一人。随着更多的保险产品上线,很可能会出现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并非同一人的情况;而传统投保方式下,必须有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亲笔签名,以反映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真实投保意图。而网络投保省略掉这一程序,便为道德风险的发生留下了可乘之机,同时也易产生理赔纠纷。[10]此外,尽管如今电子支付的安全性已经越来越高,收付环节的客户欺诈行为也时有发生。

由于互联网操作的隐蔽性,网上投保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可能采用虚构保险标的、虚报被保险人的年龄等手段进行保险欺诈,保险公司对此很难举证。长此以往将导致保险公司赔付增多、利润下降,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偿付能力,最终势必侵害到其他保户的正当权益。

(四)信息安全风险成为互联网保险业迅速发展的瓶颈

目前保险公司大多应用安全数据传输协议等常见保护办法,缺少具有针对性的特殊安全保护手段。一旦黑客把计算机及网络本身作为目标,非法进入保险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有关数据蓄意破坏;或是在保险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产品的过程中,非法窃取、使用和篡改用户数据信息,将会给保险公司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型支付手段如二维码支付业务也在悄然推开,但安全标准的缺失以及对安全隐患的担忧使得央行在2014年3月13日紧急叫停了二维码支付业务。原因在于,二维码实际对应的是一个网址,用户通过这个网址完成支付,但没人能保证二维码上不暗藏病毒或木马。[11]对于此类新型支付手段,在无法确保其合规及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应审慎介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网络用户的隐私安全如何保障也成为合规难题。即使如苹果、微软等享誉国际的公司,也在用户协议中保留了必要条件下使用用户信息的权利。对于保险业而言,近年来侵犯客户隐私、利用客户信息恶意营销的案例比比皆是,使得整个保险业为之蒙羞。网销保险将客户信息直接与保险公司对接,如何保证客户信息安全将成为保险公司合规管控的重要一环。

三、对互联网销售保险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随着互联网环境的日趋复杂,信用风险、道德风险以及信息安全风险都会对电子商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保险行业要充分考虑这些不利因素,建立行之有效的自我约束和风险防控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监管部门对网销保险的风险管控

保险与互联网的整合可能会颠覆我们以往的习惯和认知,也给现行基于传统模式的监管制度体系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一些新的风险如产品定价、系统运行、数据安全等逐步出现,这使得基于传统销售模式的保险监管已无法完全适应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要求。一方面,监管政策已无法完全覆盖互联网保险业务引致新的销售行为,存在监管真空;另一方面,部分监管政策不适用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发展,成为监管桎梏。[12]因此,监管部门应根据互联网保险的特点及风险成因,加大合规风险管理重点的引导,制定专门的监管指引,积极协调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在销售误导、电子签名、隐私保护、资金安全、客户隐私泄露以及互联网异地销售等方面健全相关规定,切实保护网上消费者交易安全,为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网销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越大意味着保险公司违规成本越高,以此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合规风险管理,最终免于或减少可能遭受的行政处罚、声誉损失等。

(二)加快推进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建设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化已逐步渗透到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方方面面。数据信息金矿将为保险业带来无限机遇和诸多挑战,保险公司应该加快脚步,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确保网销保险电子支付的安全性: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提高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业务系统,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远程核保核赔系统等,实现保险业务处理的远程、实时监控。通过大数据分析客户过去和在其他保险公司的投保理赔数据,从而对客户进行评估,提升反欺诈能力。保险公司应积极推进总公司的数据集中,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以数据为核心,集约、精细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业务流程标准化、业务操作规范化。另一方面,加强公司由上而下的执行力建设和由下而上的响应机制建设,提高风险预警和管控能力。[13]二要切实加强保险公司信息安全管理。隐私保护是大数据和网络保险时代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保险公司应对用户信息管理建立一套严格的保密制度,不得利用用户在互联网上登记的信息牟利,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

(三)保险机构须建立完备的互联网风险防控体系

保险是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和化解自身的经营风险尤为重要。尤其在互联网兴起后,保险公司一方面加紧与互联网的衔接,发掘网售保险的渠道蓝海;另一方面更要保持清醒,在拓展业务的同时,主动建立与网销配套的合规风险管理制度。由于合规体系的建设往往跟不上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发展,公司要加强对合规人员互联网知识的培训,在产品开发、销售区域限制、网销产品定价、电子保单等方面加强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案;要了解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保险公司经营运行的实质影响,形成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同时,金融创新类业务的开展应以风控与安全为前提,目前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隐患日益凸显,个人和企业信用体系均不完善,保险公司须在创新业务开展的同时做好风险规避方案,在合规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审慎评估后,确保业务合规且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四)建立统一、高效的保险业网络信用体系

近年来,保险业诚信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引起了业内的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时代,保险公司销售行为要比过去更透明,一旦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对保险机构的声誉产生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第一,保险机构要依法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企业信用文化。作为现代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对诚信的要求也远远高于其他行业。诚信是保险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由于我国的诚信体系建设还不够完善,保险行业诚信缺失的现象屡有发生,极大地阻碍了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保险机构的诚信建设刻不容缓。应打造品牌、偿付能力、服务三位一体的保险业信用体系,通过典型案例向员工宣讲诚实、守信在保险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诚信文化,从而构筑起保险机构牢固的信用基础。

第二,应推进建立统一的保险网络信用体系。监管部门应以信用评级为主,对保险机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资信状况进行科学、准确的风险评级并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同时,应加快推进形成全国统一、高效的网络信用记录查询体系,探索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守信的声誉成为诚信者的通行证,让失信的代价成为失信者的警示钟。[14]保监会可以委托行业协会等机构组织各家保险公司及保险中介机构建立统一的网络信用信息库,加强与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如发改委、人民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在保险机构进行网上核保时,可查询投保人、被保险人的网络资信状况;同时,保险消费者可以选择有良好互联网信誉记录的保险机构进行网上投保。

第三,建立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当前,网络犯罪案件频发,特别是网络诈骗、盗窃案件等侵财性案件高发。执法和监管部门应及时掌握最新信息技术,加大对网络欺诈行为的监管,对有不良信用记录或是网络违法犯罪记录者,规定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取得工商注册、银行贷款,不得使用个人信用卡网购等等;令其负面信息在经济活动中广泛传播,使其付出高昂的失信成本直至受到刑事制裁。[15]

参考文献

[1]网销,寿险还在啃骨头[N].南都周刊,2012-10-30.

[2]朱金渭:推动互联网保险迈上新台阶[EB/OL].http://www.cs.com.cn/ssgs/bxgs/201403/t20140325_4344697.html,2014-03-25.

[3]陈秉正,何宇佳.互联网保险的“破与立”[N].金融时报,2014-03-05.

[4]邓雄鹰.保险网销监管新规呼之欲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1-04.

[5]刘敬元.打出7%预期收益仍遭退保 余额宝二代或继续加售[EB/OL]. http://biz.xinmin.cn/2014/02/22/23590265.html,2014-02-22.

[6]张凯博.新时期保险网销的机遇与挑战——浅谈当前保险网销的三大难题[J].财经界·学术版,2013,(12):18-23.

[7]民声.网销保险“赠礼”是否合规[N].上海金融报,2013-07-23.

[8]朱岩,张维发.强化互联网保险监管迫在眉睫[N].金融时报,2014-04-02.

[9]苏向杲.多家保险公司推出0元购保险引发三大问题[N].证券日报,2014-03-13.

[10]崔启斌.网销保险尚存五大监管空白[N].北京商报,2013-02-27.

[11]刘田.多部委酝酿互联网金融监管办法 拟按负面清单原则[N].第一财经日报,2014-03-24.

[12]王敏.互联网保险风险与保险监管的互联网思维.http://insurance.hexun.com/2014-02-26/162519694.html,2014-02-26.

[13]封军.依托信息集中处理提升保险公司风险管控力[J].金融电子化,2012,(3):62-65.

[14]陈燕.保险合规风险管理制度的构建[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08.

[15]何淑明.征信国家失信惩罚机制建设对中国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85-88.

[作者简介]张岩,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风控与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保险等。

作者:张岩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研究论文下一篇:课程教学改革下景观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