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论文

2022-04-17

[摘要]高校课程的安排除专业课程以外,应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因为高校对一个学生的培养从根本上是“谋生”和“立身”两个方面。应试教育使得中学教学中已无暇顾及“育人”,一个学生的弱点,甚至是人格上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渐渐显现出来,这个缺失只能通过后期教育来补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专业,不是说让他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是在越来越深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论文 篇1:

感悟·厚积·薄发

在整个教育阶段中,语文学科都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尤其是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引导学生逐步提升人文素养。高校语文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母语教育最好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母语,为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创造良好的平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是每一所高校学生都需要考虑的事情,而且也是高校语文课堂深化改革的重点内容。因此,在高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在当前大学语文教育过程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学知识的教育,而文学知识中涉及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和知识,所以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大学语文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一)指导学生养成团结友爱、尊重关怀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怀

在大学语文所包含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其内容凸显着尊重关怀他人、团结友爱和重视集体荣誉的思想光芒。其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仁爱精神、忠义孝悌的美德,关爱兄弟姐妹、尊重长辈。儒家经典文学中包含了非常丰富多彩的经典事例。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兴起的各种人文主义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和对他人的尊重、宽容、崇尚和平和讲究平等、自由等精神。因此,在文艺复兴之后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到处都洋溢着权利贪婪的鄙视,以及对残酷冷血的厌恶,所以在高校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全面深入地讲解关于文学经典的知识,能够让大学生真实地体会蕴含的思想,从而逐步养成团结友爱、尊重他人的人文主义情感。

(二)养成自强不息、不怕困难的精神

当前高校语文教学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洋溢着自强不息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例如,在中国传统的文化经典作品中有关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在唐代诗人李白所创作的《行路难》一诗中包含着“不畏困难、不怕失败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浪漫主义激情”;有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伦敦展开大轰炸的艰难时期所进行的发表战斗到底、拒不妥协的宣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避免出现颓废和向命运低头的情绪,从而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大学生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

不管是哪一种文学作品,其都与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知识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而选入大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是同一个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因此,在高校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掌握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便需要老师采取良好的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例如,在学习唐朝的诗歌时,便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唐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等情况;在学习司马迁的《史记》内容时,便需要学生深入分析整个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司马迁本身的家世经历和特长知识;在学习方志敏的《可爱的祖国》时,便需要高校学生将整个中国发展中的灿烂文化和历史长河中发生的屈辱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够让高校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为了新中国的崛起而不顾一切的精神。因此,在高校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采用多元化的策略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人文知识。

二、高校语文课堂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一)深入研究教材内容,挖掘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高校语文是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的课程,所以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升华思想情感的过程。如果将语文课堂看成是知识与灵性生长的地方,而教材中选取课文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则是促进它生长的养分。学生只有长时间地受到丰富情感的滋养和熏陶,才能够逐步增强自身的情感修养。其中,在刘勰创作的《文心雕龙》中明确提出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人情”。因此,在高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指导学生深入体验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并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让其能够与文章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同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做到“披之以人情”,首先便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深入理解教材文本内容的情感,才能够在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潜移默化地将情感因素传达给学生。其中,高校语文的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而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呢?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说爱国则显得非常空洞。为了让学生热爱祖国,便需要让学生热爱家乡,注重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文本题材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当前高校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大部分课文都主要是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经验和实际的心灵感悟,抒发着作者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感,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例如,关于老舍先生创作的《想北平》、《济南的冬天》,柯灵创作的《乡土情结》,还有朱自清编写的《春》、陶渊明创作的《桃花源记》等,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文本资源,灵活地将教材的文本内容还原,让学生能够懂得写作水平较高的作家也常常将目光放在养育自己的家乡,并用自己的真情创造了杰出的作品。乡土是创作的重要源泉,也是挖掘不尽的重要宝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关注家乡的兴趣,有效调动起学生深入描写家乡的欲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来不缺少关爱,而在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也不缺少情感,所以需要高校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牢牢把握教材文本中所体现的美好情感,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准确引导,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准确进行课程定位,全面进行课本改革

通过全面分析当前高校语文的课程教学情况,语文已经不仅仅只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更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圣贤们对生活的重要感悟。然而,在高校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仅涉及到课本内容,而且还涉及教材的延伸内容。因此,在高校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准确进行课程定位,深化课本改革,以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传统文化。

例如,在大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入的苏轼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苏轼本人的经历。苏轼的人生经历非常坎坷崎岖,且在遭遇了“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了黄州,可他并没有感觉到凄苦难忍。其中,通过阅读《定风波》的内容,而其中的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突出了苏轼的豪迈情怀。随后,苏轼被贬到了岭南之地,他依旧表现得非常乐观。在多次的贬谪过程中并没有让苏轼感觉到人生的绝望,甚至反而促成了苏轼在创作方面的高峰。例如,《赤壁怀古》、《赤壁赋》等等作品都是在他贬谪过程中所创作。当前的大部分高校学生都是在温室中成长,所经历的挫折磨难较少,所以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深入挖掘课本内涵,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而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上的挑战。

(三)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让学生在关注社会中增强人文素养

为了在高校语文課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便需要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让学生能够在关注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所接触的社会信息较多,尤其是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高校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教材,从而逐步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其中,作为高校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契机,让学生能够全方面关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闻、事件,并且能够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问题,以便学生能够真正走出课堂,延伸教材,严格根据高校语文教学的要求来观察社会、关注时事,充分激活自己的思维,从而逐步增强自己的思辨能力。例如,老师可借助“愚公移山”的事例,让学生以此为主题进行辩论,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逐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再如,在《论语》中有关于“勿友不如己者”的言论,也就是在交朋友的过程中应该交比自己优秀的人。很多事实证明了这句话非常有道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在交友的时候应该尽量交德行和知识水平都比自己强的人,以便从他们身上学习到更多优秀的东西,让自己能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向朋友看齐。通过这样的实例教学能够让大学生学会交朋友,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走进学生心灵,让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呈现人文精神

在高校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作文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也是大部分学生感觉到头痛的内容。因此,在高校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能够在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深入地感受到人文精神,并能够将自己的所感、所思和所想更好地表达出来。同时,还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在语文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采取良好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传递真情实感,让社会正能量得到更好的弘扬。其中,作文写作的语言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积累,才能够结合主题,并根据学生所熟悉的场景和心境进行写作,充分调动起学生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在高校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人文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载体,而主要指向的是学生的精神世界,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理想目标和典范,所以需要老师采取多元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断去追求人性的完美化。然而,如何通过高校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逐步增强自己的人文精神、道德人格和艺术品质,让整个历史长河中的优秀人文成果、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能够真正内化成为当前大学生的重要道德品格,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会用正确的眼光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以便能够更好地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是当前每一位高校老师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只有让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增强,才能够让高校学生更好地面对未来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吕植家.大学语文对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语文学刊, 2010,(9).

[2]李雪峰.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10).

[3]陶丽.浅论大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科教导刊, 2011,(2).

[4]姜朝晖.浅谈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以甘肃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课程为例[J].丝绸之路,2014,(24).

(花春 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212134)

作者:花春

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论文 篇2:

浅谈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

[摘要]高校课程的安排除专业课程以外,应加大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因为高校对一个学生的培养从根本上是“谋生”和“立身”两个方面。应试教育使得中学教学中已无暇顾及“育人”,一个学生的弱点,甚至是人格上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渐渐显现出来,这个缺失只能通过后期教育来补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专业,不是说让他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是在越来越深的基础上努力拓宽。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素质课程的合理安排显得更为重要。

[关键词]高校;教学改革;人文素质;实际能力

[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而教学课程安排中,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却少有涉及。2013年年底,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曾做过一个新闻调查,结果显示,在当今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的学校不足1/3。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今天,如何安排公共课,开什么公共课,不能不说是一件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大事。近年来,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有下降的趋势,从学生完成各科作业情况看,任课老师往往感慨,现在学生的一个作业,错字别字比比皆是,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或不规范更是随处可见。而这种情况在扩招前基本上是没有的。其实错别字本该是高等教育之前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应试教育下,对基本能力的训练往往缺乏,使得学生进了高校后,甚至于工作后,一些问题才开始显现出来。目前,许多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开设比较杂乱,或干脆取消。笔者认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仍然是高校的重要责任。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以法律、公安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于公共课的设置也是经历了几番变化,所开设的公共课,最早由“法律文选及写作”而及“写作”到“大学语文”,再到“应用文写作”。可以看出,此类课程的安排多少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从学校的角度讲,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课,若要提高写作能力,最好的选择仍然是保留人文素质的课程,如大学语文或各类作品的选读课程。

   以当今渐呈弱势的大学语文课为例,此课程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其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这是大学生文化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事实上,大学语文课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首先,它具有工具性,这也是其最单纯最简易的特性。但在具体的课文中,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段文章等,往往有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悟,经常需要反复推敲才能有新的收获。对于一个文本,若言之有据,不同的观点是可以并存的。大学语文理解的多元性,正是培养大学生多元思维、严密性和一贯性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课在讲授中应循序渐进,同时还应兼顾文学性、艺术性、审美性、创新性。

高校关乎职业教育,更应该是素质教育。而我们现在的高校,大多为市场需求所左右,悖离了高校的宗旨,而把高校降格办成了高等职业培养所,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校就开设什么专业,没有深厚的积淀,没有学术的积累,缺乏原创性的活力,拘泥于狭隘的实用途径。没有学术思想,学者以及学生只能沦为工匠,以致于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上,我们一直处于被动的追赶状态,那些带有里程碑式的科学理论、新的学术观念、科学发展,如计算机、网络、软件业、数字经济等,大多产生于西方,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而这一切,都与我们的高等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

即使以最为实用的功利目的而论,攻读于大学,乃为求知,在于养成具有思想性的人才。知识之获得,不可能凭空而来,必须借助于某种媒介,通过一种介质的训练、培养,进而获得知识,提升思维能力。源渊流长、充实丰富、瑰丽多彩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历经时间的淘汰,积淀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品,我们阅读、研究,正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比尔·盖茨是许多人所羡慕的,是众多青少年心目中的英雄、偶像,但我们往往关注、羡慕的是盖茨所积累的财富和那种超常的积累财富之能力,很少有人想到正是对电脑的着迷、对未来科学的不懈追求,那种永不放弃的对未知世界的执着探索,使盖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巨额财富只不过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与不懈的创造力的必然结果。这种对学术的痴迷,纯粹出于兴趣的探索精神,很有一些中国古人所说的“谋道不谋身”的意思,对形上而的“道”的追求,自然会获得“谋身”的结果。而原创性的科学发明和理论创造,所依赖的正是这种“谋道”的精神。

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正是高校学习的关键。学习前代的文化精品、文学典籍,正是训练思维、获得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爬罗剔抉,提要钩玄,乃逻辑思维的归纳与演绎之训练。读一本书,如果仅仅停留在了解一个故事、事件的层面,显然是浅层次的,借助于他人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训练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无疑是深入的读解,也达到了读书求知的目的。而阅读理论性的书籍,其精密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辨疑析难的能力,显然对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的教学多少可达到这一目的。

而大学语文课的一个重要意义,即在于传承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个民族在悠长的历史中,在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渗透到民族的血脉中的集体记忆,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模式。”那种以学术为生命的不懈追求,正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凝聚力所在。专业乃谋生技能,而文化则是立身之根本。知识和文化的脱节,只会使一个大学生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狭窄,无创新性,甚至于生活中缺少灵性,缺乏为人的情趣。

从政法学院的实际情况看,大学语文课的开设应放在一年级。刚入校的大学生,对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了新鲜感,而对于课程的选择无功利性。虽说是语文,但它的内容安排和讲授方法丝毫不同于中学,因为没有高考的压力,学生们才能在老师引领下,慢慢读,慢慢看,在重读经典中体会语言之美,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态度,体验不同的人生况味,潜移默化地积累生活阅历和经验。从以前授课的经验看,许多学生认为,大学四年中,真正有内容、不枯燥的课反而是大学语文。当然,在今天的大学语文课的内容上,可以相对增加一些法律文选,让学生在对传统社会与文化的理解中,体悟前人是如何贯彻、实践法律精神,进而构建和谐社会的。

相对而言,现在的学生写作能力比较弱,笔者所在学校曾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做过调查,反馈的信息中有一条就是写作能力的不扎实。其实,写作和文学息息相关,写作首先需要学生有认读能力。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该首先培养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其次是理解能力。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它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的诸能力中至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就是评论能力。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好的阅读是常识性的接受,能够培养健全的人格,促进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共同生活或参与公共生活的情意与能力,再往深就是传承文化。

一个学生上了大学,心理上最轻松的莫过于家长,但是一个孩子在学校干什么?想什么?很多家长不会知道,也不会主动去了解。学生想什么?心理上有了困惑,有了坎,与同学之间有了摩擦如何化解,很多学生其实是找不到解决方法的。今天的高校里,不断出现的恶性事件恰恰说明了他们心理上的问题,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不足导致的。

所以在当前的教育中,无功利性的文学课更应该受到重视。大学语文等人文素质的课程多少弥补了这个问题。大学语文中精选的篇目,关涉到仁爱、宽恕,包容、和谐;从“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爱因斯坦)的 宽大胸怀,到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的悲悯情怀,皆能涵盖。一个正常人在困境中的坚守,对苦难的解脱,对爱情的渴望和执着,对历史的认知,对大自然一草一木的欣赏,对世事的洞察,对故园的深情, 对责任的担当等,都是从无功利的文章中体味和养成的。

要之,从一个学生长远利益来讲,立身、谋生都是最根本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和实际能力的训练都不可缺少。我国高校的发展应该说是已近成熟,但对课程的设置反复变动,讲求功利的话,牺牲的是学生的利益。而今,高校教学改革工作已渐渐启动,全国近半高校将转为职业技能型大学,问题的关键是职业技能型的“技能”培养是一个方面,而“技能”之外的“健全的人”之养成也应得到各方的重视。因为无论怎么改,如何变,对一个学生“健全人格”、综合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应该是不变的。所以,素质教育涉及到一个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人”之培养,而非简单的一个“学生”的概念,更不是培养驯服的“劳动机器”。简而言之,无论是学术性人才,还是职业技能型人才,其底蕴都在于培养有健全人格、高素质、具有务实求真能力的理想人才。

作者:姜朝晖

政法学院大学语文论文 篇3:

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调查问卷分析

摘要:经过课题研究的实施,通过对调查情况的分析,数据表明,利用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课题;调查;分析

2012年本课题组申报了题为《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化研究与实践》的院级课题,获得了河池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立项。目前已经实施了近两年,根据进展的情况,课题组认为调查的时机已经成熟,应该对实施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为后期更好地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一、资料与方法

本课题组于2014年3月1日~4月1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院多个开设有文学课程的院系进行了调查。涉及文传学院、化生学院、政法学院、电信学院、数计学院的汉语言文学、文秘、新闻、思政、历史、会计、生计、生科、应物、信息工程、数计、数数等五个院系的十二个专业的24个基础班级。文理科学生基本上各占一半。

二、问卷与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100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设置了20个题目,分别从文学的特质、人的心理机制以及老师的主导等方面进行调查。在选项后边的数据是针对1000分问卷通过人工统计得出的调查数据。

1.你是否认为一个人的健康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①是(98%) ②不是( ) ③不确定(2%)

2.心理健康在一个人的人生的道路上是至关重要的吗?

①是(95%) ②不是( ) ③不确定(5%)

3.心理健康是一个需要不断净化和加强的内循环机制吗?

①是(90%) ②不是( ) ③不确定(10%)

4.良好的礼仪品质是否是一个人有修养的标志?

①是(92%) ②不是( ) ③不确定(8%)

5.良好的礼仪品质的形成是否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强化?

①是(98%) ②不是( ) ③不确定(2%)

6.人的善恶是非悲悯之心除了与生俱来之外,后天的教育是不是更能够使其提升到一个高的层面?

①是(96%) ②不是( ) ③不确定(4%)

7.文学是可以陶冶情操的?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8.文学是可以塑造性情的(如知书达理)?

①可以(98%)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2%)

9.文学是可以培养气质的(如腹有诗书气自华)?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10.文学是可以舒缓心情的(如当烦闷的时候看看书、看看电影、电视、听听歌曲、写写说说)?

①可以(100%)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 )

11.你自身品格的形成是否受到文学(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寓言、电影、电视、流行歌曲、格言、谚语等)的影响?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12.在文学作品中可以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①可以(96%) ②不可以( ) ③不确定(4%)

13.老师讲述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讲述他们奋斗的历程或坚毅的品质时是否激励了你?

①是(100%) ②不是( ) ③不确定( )

14.在文学教学中老师用生动的形象和故事讲述人生的道理和行为的规范是否更容易接受或受到感染?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15.你在文学课堂上除了了解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之外,是否还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如对心灵的洗涤和冲击,激发人向上向善等)?

①是(90%) ②不是(4%) ③不确定(6%)

16.你对人对事的原则和态度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否有一部分来自于老师的教导?

①是(96%) ②不是(2%) ③不确定(2%)

17.这些教导是否有一部分是文学的潜移默化?

①是(90%) ②不是(6%) ③不确定(4%)

18.礼仪是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形式。文学作品能够更直接地展现善恶美丑是非曲直,是更生动的礼仪(品德修养)课堂?

①是(92%) ②不是(3%) ③不确定(5%)

19.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课堂上老师将德育、美育融入到文学课堂,对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身、他人和世界是否有帮助?

①是(95%) ②不是(2%) ③不确定(3%)

20.你在接触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希望老师除了传授专业的知识之外还进行多学科(文史哲、心理健康、礼仪品质)的渗透吗?

①希望(92%) ②不希望( ) ③无所谓(8%)

三、分析与讨论

从问卷的统计结果来看,选择“是”、“可以”、“希望”这样的肯定性选项的占绝大多数,这些结果呈现出一个明显的倾向,学生对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的,对其作用也是不予否认的,对文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是认可的。这就说明了利用文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是完全可行的。

本课题的构想和依据是来源于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在这个意见中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要结合教学工作过程,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基于这个精神,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论证,一致认为文学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再现,文学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是人类和民族优秀文化和思想的结晶,而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又是密不可分的,是人的良好素养的双重表现,相辅相成。如果说文学教育的基础是智育,那么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教育则是属于德育和美育的范畴,将文学教育和心理健康、礼仪品质教育结合,也就是将智育和德育、美育相结合,更大化地发挥了文学教育的功能。

而将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渗透到文学课堂之中就当今的社会现状而言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大学阶段对大学生而言处在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既是成才的重要阶段,也是成人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对个体和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从表面上看,大学生已经成年了,但成年并不代表成人。他们更多的表现为生理的成熟,而事实上心理还处在一个很不成熟的阶段,尤其是在当今城市独生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的时代,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扮演的多是过分参与或基本消失的角色,这些孩子的心理机制的健全和礼仪品质的形成来自于家庭的不占绝大多数,更多的是来自于学校和社会。甚至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清楚或不认可的,有不少家长错误地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孩子受教育是学校应该负起的责任而不是家长。有的家长认为家庭只供孩子吃饭穿衣,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授、品格的形成是老师的应负的责任;有的家长抱有孩子只要读好书或不闹事就行的心理,至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和礼仪的品质是完全忽略的。家长的错误认识,导致家庭、学校、社会的链条不能很好地链接,在这种教育链条断裂的模式下,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教育对老师的要求无形是加重了,教师往往要扮演老师和家长双重身份。那么如何在学生中扮演好这两种身份无疑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课题组要做的事情。

真正的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的教育,而是心灵的教育,是培养人格的教育。蔡元培先生早在1922年写的《教育独立议》中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礼仪品质的完善与健全是义不容辞的。通过对问卷统计的数据可见,被调查的同学90%以上认可人的健康包含了生理和心理的健康,也认可一个人良好的礼仪品质是人的良好的道德修养的表现,也认可文学不仅能开导和调整心情,同时也可以陶冶情操、培养性格,在人生的道路上也有相应的榜样或名言激励自己成长。学生更渴望在文学作品或文学课堂上接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也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文学课堂能充分利用和发挥文学生动形象的优势,既可以成为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适应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注重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春风化雨般无形地渗入到课堂之中,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得民族优秀的文化和品质内化成学生的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成为使其受用终身的内在精神财富。

基金项目:河池学院2012年教改课题《心理健康和礼仪教育在文学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化研究与实践》(2012EA007)。

作者简介:课题主持人:农迎春(1972-),女(壮族),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公关礼仪》等的教学。课题组成员:李琨(1965-),女,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影视文学》等的教学;邓国琴(1971-),女,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外国文学史》、《西方文学与礼仪》等的教学;韦璇(1977-),女,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研究以及《现代汉语》、《大学语文》等的教学;黄艳(1984-),女,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研究以及《古代文学史》等的教学;曹绍平(1979-),男,河池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的教学。

作者:农迎春,李琨(等)

上一篇:水利文献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中国格式塔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