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

2022-04-15

摘要:德国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声乐系培养了众多著名声乐歌唱家和教育家,向世界各大歌剧院输送了优秀歌剧人才,把德国艺术歌曲传承并推广。声乐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 篇1:

“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音乐教育高峰论坛”综述

2014年10月9至10日,“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音乐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京民大厦举行,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教授、音乐研究所主任霍杰斯博士和德克萨斯大学音乐系声乐与音乐科学研究教授阿兰博士,全国三十多所音乐院校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艺术教育管理者及硕、博研究生参与了此次盛会。其中霍杰斯博士、阿兰博士以及数十所学校的专家发表了专题演讲。此次会议为期两天,包括开幕式、主题发言和闭幕式三个部分。

开 幕 式

高峰论坛的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任恺博士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司长杨瑞敏等为会议开幕式致辞。赵塔里木院长在致辞中说道:“音乐心理学要与教育联系起来,多关注一些跨文化的音乐心理的研究。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方面,美国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因此,通过此次的对话会对我国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开阔研究视野、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带来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杨瑞敏女士在致辞中回忆了1986年第一届中山音乐会议和1990年4月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等两届音乐教育大会,赞扬其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她还对现代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提出希望:“高师音乐教育在接地气方面要加强,培养能快速适应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主题发言

在会议主题发言当中,有三十多位该领域的专家、教师做了主题演讲,涉及四个主要主题:音乐教育哲学、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高师音乐人才培养和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授、音乐研究所主任霍杰斯博士以《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表示,在音乐教育哲学方面要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并不是要抛弃雷默和艾略特两位音乐教育哲学家的有关看法,而是要在其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哲学视角,形成一种统一的思想—音乐是帮助人类回归并实现人性的媒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音乐教学和学习,对帮助人们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归复》中对中国当今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当今中国对音乐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受到来自西方实验哲学思想的指导,忽视了中国传统的心性哲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他引用布迪厄的一句话说:“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东方的音乐,再把研究结果强加给东方。”他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他呼吁音乐教育哲学回归到中国文化中来,对当今的音乐教育进行指导,使中国的音乐得以更好地发展。

浙江音乐学院(筹)田耀农教授在做《两个美国学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之后的思考》的演讲时,指出了雷默音乐教育哲学中有目的无方法的影响和艾略特的有方法无目的的影响。他认为现今中国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就在于研究者对音乐教育本质和音乐教育目的认识不清,而这就根源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贫困化和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的缺失。因此,他倡导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及教学法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林能杰教授以《基于道法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为题给在座所有的专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演讲。他认为,音乐是生命的律动,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人类身体更是表达个人情感的第一媒介。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人最本能的东西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当能达到天人合一、心意相通的时候,音乐本身及其内涵就会内化在学生的学习之中。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孟繁佳老师以《雷默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为题做了演讲。国内目前对于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上,而孟老师对雷默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研究,其中不仅包括雷默的哲学思想,还涉及?他的课程理论、教材建设、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应用以及音乐教师教育的论述等研究。其中有关雷默提倡的音乐体验、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内容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等重要内容。

2.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与会专家中有多位音乐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言中阐述了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格养成的作用,提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相融合,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在做《中国学校课堂教育思考及对策》演讲时对“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现在学校音乐教育存在几个误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唯一;以传授为中心,教师为主;以制度化教育为中心,学校课程为本;只关注主流文化,却忽略多元共生。为此她提出了两个对策:(1)开放音乐教学—形式开放多样、走出教室、走向生活;(2)在文化沉浸中学习—注重文化语境、习惯渗透、非正规学习以及音乐的多样性。

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在做以《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审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中的有关问题》为主题的演讲时,对两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课堂中音乐实践长期无法落实的问题。他提出了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创新,即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同时他呼吁高师音乐人才培养要面向基础音乐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艺术实践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并重,实现艺术实践能力向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立梅教授以《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创造性能力》为题做了演讲,她提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感觉、感受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只有深入的分析、理解才能提高对音乐和作品的欣赏水平。因此要懂得音乐内容、结构,探索音乐作品的构思。同时她还倡导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即将音乐与文化中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如将十二生肖、书法、篆刻、古诗词等引入到音乐歌曲的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方位的文化感受。

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在《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2014)及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简介》中介绍了最新的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他关注到了一个全世界所有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对知识持久理解(Enduring Understanding)的问题。而最新的美国国家标准就从一中心问题出发,提出了以“大概念”(Big Idea)、“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作为设计理念,形成“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模式”(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来解决困扰所有教师和学生长久以来的问题。他提出引用这种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3.高师音乐人才培养

在会议主题演讲中各位专家学者均对高师人才培养、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薛艺兵教授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教育目的反思》作为题目进行演讲。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音乐”这一概念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只有明确这一概念才能确定教学内容、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他提出应该用“中国音乐”取代“民族音乐”,即 “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民族新音乐体系”来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内容体系。他强调,承认已经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西结合的“民族新音乐”才是中国人应该传承的音乐新传统。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以《心理学科建设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她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专业中设置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所面对的困难,呼吁对心理学在音乐及音乐教育上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未来音乐教育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同时强调未来音乐教育的走向应该更具有科学化。

华东师范大学郑艳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启示》的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哈佛大学音乐系的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同学科联袂建设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与多元化专题课程相互补充;在教学模式上,教授主讲、助教协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给在座的专家和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性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朱东升教授在《西北音乐教育回顾与发展—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为例》的演讲中提出,西北地区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在西北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最紧迫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能力。

4.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关注的是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霍杰斯博士在《音乐与大脑》的主题演讲中讲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他一直与同事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探索音乐大脑的脑成像研究,其目标就是研究音乐行为中不同要素的神经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研究了演奏巴赫作品的钢琴家、即兴演唱的歌唱家,以及在演出中发现错误和处理多重感官信息的指挥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观察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两组被试听到喜欢和不喜欢两种音乐时大脑的不同反应。尽管未来仍有许多未知亟待探究,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一幅音乐大脑的图景已初具雏形,这将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为何以及如何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任恺博士以《音乐短时记忆的组块研究》为题做了演讲。他认为音乐短时记忆,一方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认知背景、认知策略等;另一方面还受到客观因素,是否容易被认知和在认知的基础上是否会产生更多的音乐偏好的影响。由此他认为短时记忆效果的好坏是音乐偏好产生的前提,或者说,越容易被捕获的音乐,越容易产生偏好。这一结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中被普遍讨论的“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选择一些容易被学生认知的音乐,他们对音乐的偏好程度就会增加,对音乐课的喜好程度也会随之增加等问题。

中国音乐学院吴珍博士在《音乐意义形成的脑机制》演讲中,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去尝试探索一个经典的音乐问题—音乐的意义。她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证实了音乐可以激活语义概念并且能够产生对音乐意义的阐释,认为以往所说的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观点过于绝对,同时证实了后天的音乐学习对于音乐感知能力是有巨大帮助的。通过这样的研究对于音乐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音乐教育者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音乐文化环境;怎样通过有组织化的音乐学习,让人们系统化地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与学习之中要尊重对音乐感受的个体差异;呼吁现代音乐教育者要关注用心去体会和聆听音乐。

乐山师范学院的王昕博士在《音乐诱发情绪的神经机制探索》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聆听音乐时是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的,音乐对于情感的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她的研究对于教授情感体验时的方式、方法以及音乐治疗上都具有借鉴意义。

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谢倩倩老师在《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感知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得出语言对民歌风格的感知具有导向作用。她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当今的音乐教育和教学的改进有一定启示作用。在民歌的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去逐渐强化学生学习民歌的意愿,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民歌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兰博士在《最佳表演状态的心智技能: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演讲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控制表演的心智技能的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之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过程,帮助他们在教学环节和舞台实践中达到上佳的表演状态。她将这种控制分为六层—第一层:基因(DNA);第二层:健康(HEALTH);第三层:学习(LEARING);第四层:具体的技能(SPECIFIC SKILS);第五层:经验(EXPERIENCE);第六层:心理技能(MENTAL SKILLS)。阿兰博士讲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天生的,最难以控制,而最后一层心理技能则需要通过训练达到控制的目的,学生通过训练,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技巧以后,才会真正对各种条件下的表演都起到帮助作用。

在大会中,与会专家纷纷就主题发言中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妲娜教授提出,雷默的核心思想中到底有没有“以审美为核心”这个提法,究竟是“审美”还是“美育”的问题。管建华教授认为,美学进展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是翻译的问题。美学脱离不了哲学,所以叫音乐哲学。审美哲学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审美有它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这是价值的问题、合理性的问题,总之他认为“美”最终是要培养人的。刘沛教授认为用字的时候有很多含义,此美非彼美,音乐教育即美育,具有实用的意义。周世斌教授认为需要对中国音乐教育采取一种旁观的视角,将学术观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如何有具体的操作性,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理解真正的多元;避免科学代替哲学,哲学代替科学。李妲娜教授认为中国需要真正的多元,需要有把西方的东西介绍给中国的学者,高师教育应注重应用和操作,需要将理论进行实践,并且有很好的操作训练,中国的音乐教育才有希望。杨瑞敏女士认为关于审美的问题尽可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不主张讨论美育的问题。

闭 幕 式

2014年10月10日下午,“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音乐教育高峰论坛”在和谐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大会最后由刘沛教授致闭幕词,他说:“我们此次的会议体现了两个‘回到’:其一,我们仿佛回到了先秦时代,看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二,仿佛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感受到了人性和意识的解放。”同时刘沛教授认为中西文化是和谐、共生的一体,国际不同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会议的召开为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领域的同人搭建了学习交流与探讨的良好平台,带来了大量最前沿的国内外学术信息,为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学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全新的视角,为进一步加强和深化我国音乐教育、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推动中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论建设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内音乐教育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徐 婷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硕士研究生

作者:徐婷

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 篇2:

德国声乐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摘 要: 德国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学院之一。一百多年来,音乐学院声乐系培养了众多著名声乐歌唱家和教育家,向世界各大歌剧院输送了优秀歌剧人才,把德国艺术歌曲传承并推广。声乐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体系是完善和成功的,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 声乐专业 教学体系 课程设置

经过十余年的扩张性发展,声乐专业已经完成了院校布局。在此背景下,突出教学内涵,提高培养质量成为当务之急。而从传统中挖掘资源,从西方借镜,乃是通常的方式。本文以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教学为例,着重探讨德国声乐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其背后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以期对当前国内的声乐教学提供参照。

德累斯顿卡尔·玛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以下简称德累斯顿音乐学院)是德国著名的音乐院校,以德国著名作曲家卡尔·玛利亚·冯·韦伯命名,成立于1856年,位于德国萨克森州德累斯顿市。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Olafbaer奥拉夫·拜尔就毕业于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他在德国艺术歌曲演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现在还活跃在国际舞台上。德累斯顿音乐学院专业齐全,包括所有的管弦乐器、指挥、声乐、吉他、竖笛、钢琴、手风琴、爵士乐、音乐教育、音乐学和文化管理等专业。现有大约200名教职员工,约700名来自德国和世界各地的学生。同时与德累斯顿森珀歌剧院、萨克森国家合唱团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是一所传承了古老传统,完整和专业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代音乐学院。笔者于2004~2008年在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学习声乐专业,充分体会到了德国声乐教学体系的缜密与完善。

1.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学制年限。

德国是音乐之乡,培养了一批杰出的歌唱家,如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芙,费舍尔·迪斯考,他们都是经过德国严谨声乐教学体系培养出的优秀人才。简单地说,德国声乐专业培养目标是为世界各大歌剧院培养专业歌剧人才。德国音乐学院和国内艺术类院校一样,需进行专业考试,也称天才的考试。所以声乐考生在高中期间已经进行了专业训练,有一部分男生从小在唱诗班长期训练,他们具备了很扎实的歌唱基础。考入学校后,学制一般为10个学期,毕业授予硕士文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本硕连读。在前1—6个学期为Grundstudium相当于我们的本科阶段,第6学期末通过Diplom-Vorpruefung的考试进入Hauptstudim相当于硕士阶段,10个学期结束后参加Diplompruefung的考试,所有考核通过即可获得硕士文凭。

2.课程类别及教学内容。

经过百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课程已经形成一个规范且严谨的体系。总计30余门课程,大致均衡地分布10个学期。

这些课程授课形式大致分为:专业小课,小组课,大课和研讨课。专业小课和国内专业课的授课形式相似,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如声乐课、艺术指导课。小组课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限定而设置的授课形式,例如重唱课,根据作品为二重唱还是六重唱来组织学生小组上课。台词课、表演课也是如此。大课和国内大课的授课形式相似,如公共文科类的外语、历史。研讨课的授课方式是,老师和学生根据设定的主题共同探讨,课堂气氛轻松、互动性强,如声乐观摩课、音乐心理学课,等等。

声乐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公共文科课程、公共专业课程、个别专业课程和选修课。公共文科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包括哲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外语、体育等6门。公共专业课程面向声乐专业学生开设,包括音乐心理学、和声、德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意大利语、声乐观摩课、合唱、舞蹈形体课等10余门,个别专业课程面向声乐专业学生,是由专业老师单独安排合适的时间上课。包括声乐课、重唱课、清唱剧课程、艺术指导课(歌剧,艺术歌曲指导各一节)、音乐剧/轻歌剧/尚颂课、新音乐、台词课、表演课、嗓音保健等10余门课。还有100多门选修课,主要包括向相关专业进行拓展学习的课程,比如体态律动、瑜伽、弗拉门戈舞蹈,可供学生选择。

其中公共文科课程在Grundstudium阶段设置,课程设置总课时为2年,每周一个小时的课时,所有课程考试合格才能有Diplom-Vorpruefung考试的资格。公共专业课是分布在各个学期中,如:音乐心理学在本科阶段总课时为1年。和声在本科阶段总课时为2年。声乐观摩课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设置总课时2年。表演课上5年,每周一课时。个别专业课程除声乐课和嗓音保健课从一年级开始上以外,其余都是从硕士阶段开始设置的。

公共文科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十分有益,学生对文化、历史、美学有所了解之后,有利于提高他们对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能够对不同地域、时期、作曲家的风格有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公共专业课程中的音乐心理学设置有着独特的方式,在国内的大部分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学仅为音乐学或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设置,而在德国的音乐学院声乐专业这门课是必修的。在德累斯顿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学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老师提出主题,学生讨论发言,在讨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和疑问老师会逐一记录并解答,学生轻松而主动地学习到知识。内容包括了音乐对心理的刺激及其效果、音乐感、音乐记忆、音乐与感情的关系、音乐创造及表演的心理过程、音乐对社会心理的影响等。让学生认识了解音乐与人的各种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克服声乐演唱中常见的紧张、胆怯、焦虑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了解了声乐演唱是一项需要精良的表演技巧及充沛丰富的感情相结合的音乐活动,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牵涉到认知、记忆、情感、想象和才能等各方面,是歌唱表演二次创造的过程,需要临场的投入、想象、直觉等心理活动。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另一个具有实践意义和特色的课程就是声乐观摩课。该课程在该院设置为每周一小时课时,上课地点在学院的小音乐厅内,声乐教研室的老师每周轮流授课。所有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要轮流参加,演唱自己平时准备好的作品请老师指导,其余学生参与评论和实践。课堂互动性强,这样的授课方式在国内的音乐学院还没有过,让学生在演唱者和听众之间进行角色互换。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同时增加了表演机会,提高了心理素质。从授课老师角度来看,每周更换不同的声乐老师授课,每位老师在声乐不同领域有所长短,比如,擅长歌剧或是艺术歌曲。在艺术处理和声音技巧的运用上也会各有“独门武艺”,这种开放式的教学形态不仅充分利用了学校师资资源,让学生拓宽眼界,而且能够打破门户之见,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在网络式的教学平台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演唱能力。

合唱课在国内每所音乐学院都有开设,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的合唱课应该称为歌剧合唱课,这取决于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歌剧人才,所以合唱课内容为整部歌剧的合唱部分,一个学期需完成4~5部歌剧。考试形式为背出一部歌剧中自己的声部所有片段。这样大量的积累歌剧合唱部分,给进入合唱团或歌剧院的演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个别专业课程开设有声乐小课、重唱课、清唱剧课程、艺术指导课、音乐剧/轻歌剧/尚颂课和新音乐。这些课程的开设不仅挖掘和训练了学生的演唱技术,更是将学生对于人文、历史、艺术审美等知识向横向拓展。例如清唱剧课程,学生大量演唱16世纪末18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的清唱剧作品,以巴赫、亨德尔、海顿的作品为主。该时期的作品多表现谐和、宁静的主题,在演唱上表现出柔和、细腻、舒展、婉约的音色,逐渐形成放松、自然、优美的演唱风格。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把握了大型套曲的结构,而且了解了巴洛克时期的人文,进而可以获得美声黄金时代的发声和演唱要领。在艺术指导课程方面,艺术指导老师为声乐演唱者钢琴伴奏的同时进行歌剧和艺术歌曲音乐作品风格、音乐处理、语言掌握、声音运用等方面指导,特别是艺术歌曲的艺术指导,艺术歌曲的歌词多为诗歌,老师从文化、历史、哲学和宗教各方面让学生充分了解,进而使学生对艺术歌曲作品中的诗歌有很深的理解和感受力。

国内声乐专业的学生多以学习著名歌剧片段为主,再接触些清唱剧和德奥法意的艺术歌曲。而德国音乐学院在课程设置上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声乐作品形式的学习基本平均,具有系统性,例如清唱剧课和艺术指导课中的歌剧指导课,不会只是选出其中的著名片段演唱,而是整部作品完成自己角色的所有内容。考试也是十分严苛的,一学年需要背谱完成歌剧2部,清唱剧2部,参加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一场音乐剧/轻歌剧/尚颂音乐会和一场新音乐音乐会。

德累斯顿音乐学院声乐系的声乐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是有自身特点的,并且是比较成熟和成功的。国内的教学有自己的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们可以从对其教学体系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借鉴其长处,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并制定出新的、更有实践意义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2]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学院网站.www.hfmdd.de.

作者:赵莹

音乐心理学人才培养论文 篇3:

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摘 要】本文从民族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出发,分析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提出应注重发挥教师的“身教”作用、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发挥艺术分析的感化作用,由此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音乐教学 民族精神 学生工作 思想政治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此,怎样进一步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把立德树人工作落到实处,怎样将“弘扬民族精神”和“改进美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值得我们努力探索。笔者以为,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精神教育是实现上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试述如下:

一、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改造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出的一种具有社会主导意义的特殊精神现象。民族精神为民族成员普遍认同,是一个民族思想品质、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的集中体现。它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历史传承性、自觉能动性、开放交叉性等基本特征。民族精神的作用主要體现在支撑、导向、凝聚、整合与激励等方面。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中华各族人民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各民族生活方式、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文化浓缩,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久远、博大精深,其核心内容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精神。同时,科学精神、牺牲精神、尊老爱幼精神、与时俱进精神也是其有机组成部分。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上高度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政治观、法制观、就业观教育等。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则主要指弘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科学求实、甘于奉献、尊老爱幼、与时俱进等精神。显而易见,两者在内容上高度融合;很多方面,甚至是同一事项的不同表述。从内涵看,二者的差别则更是细微。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并行不悖,而且相互促进。二是功能上高度重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想信念,奋斗目标、行为规范的导向功能;具有实现政治共识性、思想一致性、行动统一性的保证功能;具有提高、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育人功能及发挥人主观能动性、发觉人内在潜能的开发功能。”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撑、导向、凝聚、整合与激励等方面——支撑起民族的共同信念、将民族成员的思想与行动导向相同目标、凝聚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整合纷繁多样的文化观念于主流民族精神的基本框架内、激励民族成员为民族发展和人类进步砥砺奋进。可见,两者在功能上也高度重叠。三是实施上各有特点。从规划和领导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严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从人员和课程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专门的人才干部队伍和课程设置,而弘扬民族精神则没有上述专门配备。从工作方式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多是正面的教育和引导,而弘扬民族精神更注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时效性和针对性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及时、更具体,能自上而下对某一特定或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反应。从实施效用上看,弘扬民族精神更期望长期的、触及心灵的改观。

二、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传统乐教理论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我国上古时期就有礼乐教化,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总结了西周乐教的实践经验,提出一套关于乐教的理论,这些理论集中在《论语》、《礼记·乐记》以及《荀子·乐论》中。古代先贤认为,音乐能使人闻见广博、性情和顺,使人欣喜欢爱、亲近和睦,使民心向善,能移风易俗;因此,古代有关思想家和统治阶层主张“用礼制来引导人民的心志,用音乐来合同人民的声音,用政治来齐一人民的行为,用刑法来防止人民的奸邪。礼、乐、刑、政,它们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用来统一人民思想而使社会安定、天下大治的手段。”现代社会,同样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

(二)现代音乐心理学理论

随着人类脑科学的不断发展,音乐心理学在20世纪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流派纷纭、著述迭出。音乐心理学成果揭示了音乐和人类情绪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的听分析器包括三个部分:(1)外周部分,即感受器——人耳;(2)中间部分,即传递神经,包括感觉神经的传入神经和脊髓、脑干、丘脑等中间中枢的神经联系;(3)中枢部分,即大脑皮层颞叶的听觉中枢。”上述三部分是人类接收音乐语言的生理基础,在接收到音乐语言后,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动——情绪、知觉、记忆、联想随即展开。不同的音高、音程、音量、音色、音节、音长、乐律、节奏、节拍、速度、旋律、复调、和声、织体、曲式能激发不同的情绪情感变化——宁静、愉快、厌恶、愤怒、悲伤、焦虑等等。

(三)素质教育理论

从教育学角度看,素质是指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受后天教育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和品质。它既有天赋条件,更有教育、社会、文化和实践等后天教化的影响。因而,素质是个体先天固有品质与后天教育的融合体,是人的各类本质因素的整体表现。早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就强调,要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通过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策略

(一)加强认识,培养德艺双馨艺术人才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艺术院校概莫能外。但是,“在许多高等艺术院校,重‘技’轻‘艺’或重‘艺’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影响了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所培养的人才只是身怀某项技能的‘工匠’,或者是文化修养匮乏、缺乏创造力的表演者、艺术模仿者。”如此“人才”,文化修养欠缺、道德观念淡薄、国家民族意识肤浅,可能有“技术”,但是缺“灵魂”; 他们不善于主动、也没有足够能力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为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养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将立德树人、将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作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重视发挥专业课教师“身教”作用

“身教胜于言教”。音乐专业教师应以加强师德修养、潜心学术研究、积极服务社会三个方面为主要着力点,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成为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和效仿的道德标杆、学术领路人。进而,充分发挥“身教”的特殊作用去引领和感召“众弟子”,借此更快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音乐专业教师在发挥“身教”作用方面有其独特优势。第一,高校中青年音乐专业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这意味着他们接受并通过了系统而全面的国民教育,个人综合素质有保障。第二,音乐专业教学常有小组课、个别课,这使得师生之间有了更多地贴身接触的机会;因此,专业课教师发挥“身教”作用较大课、公共课教师更为直接。第三,艺术教育方面传统的“师徒传承”习惯“天然地”加深着师生之间的联系,这一优势也是其他一些学科所不具备的。

(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育人功能

实践教学在音乐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占有相当比重。基于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应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国庆节、元旦,常会举办包括音乐演出在内的各种庆祝活动,音乐院校的师生常会深度参与其中。此类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勤劳勇敢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良好契机。除上述节日庆祝活动外,师生们或会参与“三下鄉”演出实践、艺术支教、关爱空巢老人及其他形式的慰问演出;这些演出,有的条件相当艰苦、设备相当简陋,亲身体验这类艺术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勤俭节约、尊老爱幼意识和自强不息、乐于奉献精神。再有,绝大多数的艺术实践活动包括组织策划、排练磨合、设备器材管理等不同环节,通常不是某个或者少数几个人所能完成的,只能借助于团队的合作;经此过程,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得以加强。

(四)有的放矢,精选教学内容

基于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键一环在于择定具体教学内容;相关内容既要难度适宜,又要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笔者从事声乐教学工作,近年来主持了一项省级教改项目,尝试着将弘扬民族精神与声乐课程教学相结合,寄望以此培养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俱佳的音乐师资;同时,也希望结合项目组一线教学实践,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将民族精神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指导精神。

上述教改课题实施期间,项目组成员共同拟定了一个简单的声乐教学曲目库,共包含80首声乐曲目(由易到难,从大一到大四,每年级20首),前提是学唱这些曲目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择要罗列曲目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一年级有《思乡曲》《长城谣》,二年级有《太湖美》《祖国、慈祥的母亲》,三年级有《松花江上》《满江红》,四年级有《故乡是北京》《乌苏里船歌》。基于专业课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选择好具体教学内容常能事半功倍。

(五)深入分析音乐作品,潜移默化施加影响

不仅音乐鉴赏课程,几乎各种音乐课程都要进行作品分析。通过作品分析,学生得以知晓作品的词曲作家、曲调曲式、创作背景、文化内涵等;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会突出介绍词曲作家和曲调曲式,常会有意无意地将作品中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一带而过;如此音乐教学,重“技”轻“文”,顾了“教书”、丢了“育人”。而深刻揭示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恰是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好时机。

因此,教师应精于分析和揭示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价值观与道德观的、理想与信念方面的等等。通过分析,使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使学生知晓作品中的喜怒哀乐因何而来,知晓人物内心的生死爱恨缘何而起。在潜移默化中,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争取话语权、抢占思想高地。

总之,专业课程教学在“育人”方面有其自身特点和独特优势,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要真正兼顾“教书”和“育人”。基于音乐教学弘扬民族精神,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通过业务课程教学“育人”的有效途径,值得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单春晓,马其南.与时代同行:民族精神与高等教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祖国华.古代乐教理论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9(9)

[4]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聂立家.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新课题[N].中国文化报,2009-07-23

【基金项目】2015广西艺术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般课题“声乐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YB2015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 伟(1974— ),男,河南新蔡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音乐学与声乐教学。

(责编 何田田)

作者:刘伟

上一篇:音乐课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钢结构工程监理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