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

2022-04-18

2004年9月,《人民音乐》发表了《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作者邵桂兰、王建高)一文,副标题注明这篇文章是写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虽然距今又已经时隔两年,但两年间收集到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文章表明,部分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约而同地与邵、王二人文章中提倡的相一致。在这方面,笔者有一些质疑,所以想借此机会提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 篇1:

论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音乐心理在音乐生活及音乐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儿童而言,音乐心理不仅会影响音乐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还会作用于幼儿的音乐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儿童音乐心理的培养,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增强儿童的音乐意识,引导儿童识辨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容,掌握演唱歌曲的方法与技巧,通过歌唱表演来提升自己的表现能力、协调能力及交流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国内外在相关方面的理论成果,以及我国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在对音乐实践当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优化改进建议,分别从教学模式及方法、主体转换等不同方面着手,改进和优化现有的教学方式,从而有效地提升音乐教学的效率,为促进学校音乐教育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儿童音乐教育

一、音乐心理学

近年来,音乐心理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学者的关注,它同时横跨了音乐学与心理学两大领域,学科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可用于指导实践,还具有相应的学术研究价值。对于传统的心理学来说,它的产生意味着一个新的纪元。从音乐学的角度而言,则意味着技术层面的创新及学习方法的改革,研究音乐心理学能够为音乐学习打开一条全新的途径,使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进而掌握和运用知识。在平时的音乐活动当中,音乐心理现象十分常见,它能够有效地增强每一个参与者的体验。音乐心理是大脑对音乐作出的主观性反映,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机能:在人类的心理活动当中,大脑的作用最为重要,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情感过程、音乐心理活动过程以及音乐意志过程等三个方面。

音乐心理过程的发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与音乐个性间的关系极其密切。音乐心理过程会形成一定的音乐个性差异,而音乐个性差异则能够更好地体现音乐心理过程。除此之外,音乐意志、音乐情感与音乐知觉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所以,对音乐心理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音乐心理、音乐差异之间总是存在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分析探讨音乐心理过程,还是认知音乐个性差异,都必须从音乐心理活动的整体着手,深入地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作深入的分析,使心理认知的内容更为丰富,从而有效地提升音乐心理的价值与意义。

二、音乐心理概述

音乐心理不同于人类的其他心理现象,其发生及发展也和其他心理现象有着极大的差异。音乐心理现象为人类所独有,只有当人类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会出现。它是在追随其他心理现象的产生方向而出现的。在一般心理现象的基础之上逐渐进化而成的,同时也是音乐意识发展的必经阶段。

(一)人的音乐意识

音乐意识是人类通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形成的,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现象。在人类的音乐活动不断变化的同时,音乐意识同样也在不断进化,人类音乐物质生活日益完善的同时,音乐意识也更为丰富,同时还会随着人类音乐研究的深化而不断进步。它的发展也经历了从初级到高级的漫长历程。

(二)个体音乐意识

早在母腹之中,胎儿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反应,但还没有形成音乐意识,刚刚出生的婴儿也没有音乐意识。只有在音乐生活及音乐教育的熏陶之下,随着身体不同功能的日益健全,特别是长时间的音乐活动,人类大脑技能才会日益完善,进而形成全然不同的音乐个性及音乐意识特征。因此,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后天长期的学习而形成的,为人类所独有。从胎儿到幼儿,再到少年、成年,人体不断发育的同时,音乐心理活动也会经历发生、发展、衰退的过程。

(三)音乐心理学发展现状

从20世纪30年代起,西方国家开始系统地研究音乐心理学。作为音乐学习及音乐研究的重要方法,音乐记忆也开始受到学者的关注。英国教授约翰阿斯罗伯达和戴维杰哈格里夫斯均对音乐记忆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通过大量的实验指出音乐心理学对音乐认知有着重要的价值,从而为人们在音乐学习中合理地运用音乐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也为音乐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进入21世纪之后,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家们纷纷认识到音乐心理学的重要价值,因此投入大量的资料作进一步的研究,取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根据他们研究得出的理论,合理运用人脑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音乐,音乐记忆能够有效地提升人们记忆的效率,在幼儿音乐学习中的作用尤其显著。但目前国内对于该领域的探索仍然存在许多空白,相关的研究工作进度极其缓慢,目前所进行的研究跟不上需求,与儿童音乐教育相关的应用基本还是空白。随着音乐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我国必须要努力地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争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必须对音乐教育教学作更加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特别要重点关注与音乐记忆相关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能够有效提升音乐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培养杰出的专业音乐人才,甚至促进音乐创作、提高音乐表演的水平。

三、儿童音乐教育中对音乐心理学的运用

音乐能夠有效地提升儿童的想象力、感受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还能为儿童营造优良的成长环境,我们可以从探索、实验及模仿着手,来增强儿童对音乐的体验,培养和增强儿童的创新能力、认知能力及表达能力等。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

1.音乐听力

对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培养而言,听力是基本条件。有些孩子的发音不够准确,许多人归根于五音不全,事实上是因为听觉存在问题。根据现代生理学研究获得的结论,小于12岁的儿童都可以通过专门的训练来增强音乐听力,但12岁之后就会变得十分困难。由此可见,儿童听力培养的重要阶段是在儿童时期,音乐听力是培养儿童音乐能力的前提,音乐听力越敏锐,儿童的音乐能力就越出色。

2.音乐要素听辨能力

音乐由旋律、音色等多种音乐要素共同组成。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是孩子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儿童的音乐听觉能力需要大量的训练,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才能养成。

3.音乐形象的听辨能力

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首先是把握音乐的情绪,领悟音乐的内涵,与音乐审美也有着密切联系。音乐要素听辨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前提条件,音乐要素听辨方面的能力越强,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也就越强。作为音乐的一种构成因素,曲式十分重要,曲式结合听辨力就如同一把钥匙,只有掌握它才能开启音乐的大门,使原本显得十分杂乱的音响成为层次分明的音乐;其次是体裁方面的听辨力。音乐体裁的种类十分丰富,具体包括摇篮曲、舞曲、船歌、交响曲等。不同的音乐体裁,其风格特征也不相同,唯有准确地把握不同音乐体裁的特征,才能正确地理解整体音乐形象。

4.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在理论上,内心音乐听觉也可以称为内心听觉想象,或者是在音响消失后,通过听觉想象而保留下来的音响,或者是音响开始前,在识谱的基础上,将抽象的音符转化为音乐音响。对音乐学习者而言,这种能力十分重要。或许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当音乐结束之后,音乐的旋律似乎还在耳边回荡,还能随口哼唱。但是再过一段时间这种记忆就会消失不见,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内心音乐听觉在起作用。音乐具有极强的时间性,转瞬便会消失,只有依靠内心的听觉能力才能记住旋律,并在心中形成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真正体会到音乐的美感。在培养儿童的音乐听力时,需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不宜采用太过概念化的方式,需要借助形象的音乐音响,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来逐步增强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音乐教学提升儿童审美水平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时间艺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也即形象性、情感性及愉悦性。主要是通过音的运动及音的结构来展示美,来增强人们的审美体验。在音樂教育当中必须充分体现音乐的三大特征,尽可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从而达到以乐愉性的目标,让孩子充分地感受音乐的美,运用音乐之美来提高孩子审美的情趣及品味。儿童音乐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强化,与音乐教育及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音乐教学来增强儿童的审美能力,是艺术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音乐教学能够增强学生感受音乐及辨别音响的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音乐还具有极高的实践价值,音乐欣赏可以十分显著地提高儿童的注意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有着极强的情感表达能力,音乐欣赏还可以唤醒人们心中不同的情感,激发人们对生活、学习及工作的热情,充实人的内心世界。音乐教学还可以提升孩子的艺术审美水平,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1.音乐乐曲欣赏

乐曲欣赏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通过让孩子听音乐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及音响辨别能力。音乐辨别能力是音乐能力中的一种,也即识别音乐构成要素的能力,不仅是音响感知能力的必备条件,更是欣赏音乐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只有在具备音乐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才能欣赏音乐作品,体会音乐作品所包含的复杂情感及丰富内涵;其二,音乐欣赏的目的是为了在情感层面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孩子的音乐想象力,帮助孩子更好地领悟乐曲的意境,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2.歌曲演唱

就当前国内音乐教学的实践情况而言,教学形式比较简单,以学唱和演唱为主。通过反复的学唱和演唱,学生逐渐掌握表达乐曲的技巧,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表达能力及听唱协调能力。歌曲学唱教学首先需要培养儿童通过发音器官正确地发音,要帮助儿童懂得如何发音,还要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演唱来准确地再现音乐的音调、节奏以及旋律。此外,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唱歌中合理地控制呼吸,正确地运用演唱技巧。歌曲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大体上由歌词及乐曲两部分构成,对歌曲而言,歌词内容和乐曲情感缺一不可,必须要注重两者之间的融合。在教唱歌曲时,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掌握歌曲的唱法,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孩子认真体会歌词的真正含义,从而表现歌词所包含的感情,将乐曲与感情完全融合为一体,从而展现歌曲所独有的魅力。

3.乐器演奏

乐器演奏在儿童音乐能力培养当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要注重孩子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引导孩子掌握不同乐器的演奏技巧,以及通过乐器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儿童学习弦乐器的条件也得到了改善。在引导儿童学习乐器演奏时,需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客观原则,以基本的演奏技法作为切入点,逐步增大难度,从而为培养儿童的演奏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4.乐理知识传授

音乐乐理知识教学在音乐教学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全面增强儿童的音乐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孩子掌握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而乐理知识是提升儿童演唱水平,帮助儿童学习乐曲演奏的必要前提。乐理知识教学不是让儿童单纯地识记与音乐知识相关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如何正确地识别乐谱,在学习乐谱的基础上独立地完成乐曲的演奏及学唱,从而为将来的音乐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乐理知识教学不仅只限于表面的形式,更重要的一点在于让学生掌握识谱和用谱的正确方法。

四、根据儿童的心理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一)小组学习

就当前音乐教学实践而言,主要采用教师授课的方式,不仅对学生发展造成极大的束缚,还会影响教学的效率,必须大力改进、调整过去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增强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根据需要把学生划分为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交流。

(二)学生参与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对舞蹈而言,音乐极其重要,音乐与表演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關联,有声有色的表演能够充分地展现音乐的内容。低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可以以歌词的内容作为依据,启发孩子,让儿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采用上述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学习。

(三)多媒体电教手段

在教学实践当中,运用多媒体或者是回归生活的方法,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能够极大地提升效果。以《春天在哪里》这首歌为例,在教学时可以播放与春天相关的声音资料及图像资料。通过动听的旋律来激发儿童的想象,让他们仿佛置身于温暖的春天,看到碧绿的草地和彩色的花朵,从而带给儿童更为丰富的体验。

(四)改变灌输性教学模式

过去灌输式的方法不符合儿童心理,也不利于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在引导儿童接受音乐时应当多采用感性的方式,尽量少采用理性的方式,所以,必须对陈旧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开展音乐教育时尽量采用一些新颖的活动方式。21世纪以来,创造性教育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同时也是21世纪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以美国为例,专门开设了不少具有创造性的课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儿童创造能力培养上;韩国则指出,中小学教育应当将以知识记忆为核心逐步转向以创造力培养作为重点。创造性教育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在音乐教育当中,如何落实创造性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所谓创造性教育,也即由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进行创造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创造实践,从而获得创造性成果的教学活动。创造性教育也可以称为创新教育,创造性教育与智力培养完全不同,智力高并不代表具有高的创造力,知识教育也无法等同于创造性教育。

1.培养创造兴趣

兴趣并非空穴来风,教师在教育当中必须为学生提供可供创造的内容,通过营造具有较高创造力的环境来激励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音乐课程标准必须充分体现创造的重要性,需要在教材当中安排大量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他们充分感受音乐学习的快乐。

2.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人类其他的思维,需要在充分结合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前提下,适当地运用和培养其他的思维。传统的教学方式始终以教师作为活动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造成极大束缚。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要重点关注学生的感受,倡导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要充分地发掘学生的天赋与潜力,根据学生的特征开展教学。

3.培养表现能力

表现是音乐课程内容的一项重要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自身的表现能力,通过音乐表现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具体包括知识基础、创造意识、独特个性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必须以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技能作为基础,因此,积极开展创造性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及技能。

参考文献

[1]金美琳.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微探[J].北方音乐,2017(1).

[2]祁欣.音乐心理学在儿童音乐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

[3]孙文云.论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独特性[J].文教资料,2015(11).

[4]章琦君.让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歌唱——读《外国儿童音乐教育》旋律教学有感[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4).

[5]江云鹏.儿童音乐教育中的流行音乐因素[J].黄河之声,2019(3).

作者:刘晓秋

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 篇2:

以实证研究为主体的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之我见

2004年9月,《人民音乐》发表了《音乐心理学及其方法论的再探讨》(作者邵桂兰、王建高)一文,副标题注明这篇文章是写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学会”成立两周年之际。虽然距今又已经时隔两年,但两年间收集到的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文章表明,部分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不约而同地与邵、王二人文章中提倡的相一致。在这方面,笔者有一些质疑,所以想借此机会提出。

邵、王一文指出,有些学者认为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并简单地把实证方法解释为数学统计、定量分析、试验结果报告等等。有甚者认为唯有实证的方法才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正确和有效的方法,片面突出夸大实证研究的作用而贬低理性思辨和理论探索的意义,只重客观实证研究,而轻系统理论的体系建构。他们认为,音乐心理学工作者要善于运用多元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一味依赖科学实证方法,会抑制学科的全面发展。

对于此种现象,邵、王二人提出的尝试为:1.由关注实验室和事实材料的搜集转向实际应用;2.由注重归纳推理和实验研究,转向重语义分析和协商对话;3.由过分倚重实证的研究方法、推行实证的霸权,转向实证方法霸权的终结和对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标举;4.由价值中立和工具理性、人为机器所奴役的立场,转向价值符合人性复归的立场;5.由把研究对象看成是自我控制的、一元的、可分的、规则的,转变为不可控制的、多元的、不可分的、不规则的;6.由注重内在心理机制的机械认知论研究,转变到对实践活动所产生的“事件后果”的“影响研究”上面来。

以上观点,是笔者总结出的邵、王二人这篇文章对音乐心理学方法论的主要看法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笔者十分赞同二人所推崇的开放、多元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然而,依据音乐心理学学科性质、音乐心理学学术成果的可靠性以及我国音乐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现状看来,在这个学科发展的初期,我们必须偏重于实证方法研究。

一般来讲,音乐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理论,阐明人的音乐感受和音乐实践经验的学科。①所以,想了解音乐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就必须先清楚大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位。笔者想引用这样一个事例来说明这一问题:在西方的大学里,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遇到一些学生说,他们之所以选择心理学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科学。当教师告知他们心理学正是一门科学时,他们都感到非常吃惊意外。教师对他们接下去的沮丧反应(“我不能相信我还要学统计!”)早已见怪不怪了。当教师再问:“你们入大学之后选修过生物学和化学吗?”他们的回答一定是:“哦,当然没有!我一直都在回避理科的课程哪!”这里,我们看到一个极具讽刺性的现象:学生们居然确信心理学不是一门科学!②由此可见,西方心理学者将自然科学的学科性质毋庸置疑地定位在心理学身上,仅仅一个生活中的小事例,就可以表明西方心理学者们明朗的态度。不仅如此,对于这个学术见解,西方学者们也有相应的理论体系来证明。之所以称心理学为科学,是因为它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依据科学的三个紧密相连的核心特征:1.系统的实证主义,即实证主义的观察研究方式必须是多元的、有结构的;2.产生大家共有的公开知识,即学术成果必须具有重验性,并且必须得到业界人士一致认同;3.对可解决的问题之探讨,即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心理学的这一理论指导,对我们音乐心理学学科同样具有强大的影响力。邵、王二人的文章中说到,实证主义研究方法无法研究那些高级复杂、幽隐微妙、难以言传(类似于佛教禅宗中所讲的“不立文字”、“出口便错”,只能靠“以心传心”、“直指人心”来妙舞和心领神会心照不宣)的音乐心理现象。根据笔者提到的心理学研究中核心特征之第三点,我们可以得知,对于那些神秘的音乐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学是没有必要去解释的,它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那些可研究的、普遍的音乐心理规律。这并不等于难度大的音乐心理学问题我们就不去钻研,而是那些变幻莫测、富有玄机的问题根本就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畴。纵观宇宙的大家庭里,试问外星人、金字塔等现象都是可以找到缘由的吗?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吗?答案可想而知,科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漫长而坎坷的道路,难题的堡垒需要一步一步攻破,有些疑惑即使永远搞不清楚,也并不让人觉得痛苦,而会为人类拥有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团而感到折服。

笔者同样承认,音乐心理学学科涵盖了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因为构成学科的另外一个门类——音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存在于社会科学中的艺术门类。可是,虽然音乐更多是创作、欣赏等一系列环节的精神活动,但并不是说当我们把音乐心理上升到理论研究的层次时要继续进行抽象的思辨,这样,我们和音乐美学又有多大区别呢?另外,难道在音乐学学科领域中,就没有运用实证方法研究的学科门类吗?这里,笔者想以民族音乐学这一音乐学的姊妹学科为例来说明问题。我国的民族音乐品种浩如烟海,民族音乐学者在采集各地区民间音乐时主要先进行田野调查,在当地及时地记谱、录音、摄像,然后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分类,以便于日后进行归纳、总结。试想,如果没有田野工作的前期铺垫,研究者便只能坐在屋里空想、空论关于民间音乐之种种。其实,所谓的田野工作,就好比音乐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二者名称不同,但工作目的是一致的。当然,不是说诸如音乐心理学、民族音乐学之类的音乐学学科就不需要理论的思辨、概括,而这些工作必须建立在客观材料的基础之上,而客观材料的获得又必须依靠实证方法。所以,同属于音乐学范畴内的兄弟学科都已经采用科学的实证性之方法研究课题,那音乐心理学这一多种学科交叉、多种知识结构融合的学科还有理由不重视科学实证方法的运用吗?

我们把音乐心理学放到心理学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论是它必须和现代心理学一样使用实证研究方法,因为,它的研究必须遵循心理学研究的三个科学基本特征;如果把音乐心理学再放到音乐的角度观察,得到的结论也是必须先用实证方法收集信息,再进行理论的思辨与概括。所以,于情于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必须是实证主义方法。

再回到前面说过的话题,笔者谈到了必须使用实证方法的另外一个原因——音乐心理学学术成果的可靠性。近些年,人们对心理学的关注越来越升温,社会上流传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种种言论,心理学迷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书店、网络、电视搜集到各种成功学心理、交际学心理等多方面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信息资料。然而,这些资料难道真的能一一解释复杂的心理规律、正确指导人们的行为吗?事实并非如此。据笔者了解,身边很多人依照市面流传的心理学指导去做,却并非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灵验,这样的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心理学结论是不可靠的。这些不可靠的事实,往往是部分群体的经验总结,完全够不上说是科学成果,这样的东西又岂能指导全人类的行为与精神活动!这样的事例同样发生在了我们音乐心理学领域。关于儿童学习乐器,很早就有这样一个流传,这个流传不仅散播在普通老百姓间,甚至很多音乐界知名人士也同样对这一说法给予了默默的肯定——儿童学习乐器可以开发智力。就此,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专门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表明,未必所有学习乐器的儿童在文化课学习方面也非常优秀;即使那些文化课成绩非常优秀的琴童,也并非是因为学习乐器而开发了智力,往往是那些琴童天生就具有相当好的同时驾驭音乐和文化课学习的能力。可见,儿童学习乐器可以开发智力的这一流传说法是不可信服的,其原因最根本的在于它没有经过全面、精确的调查统计,而单凭人的主观经验来判断。

由此看来,要想使得音乐学学术成果具有可靠性,就必须依靠科学的实证方法来研究。否则,我们学术成果和市面上流传的心理学信息就无任何区别,而心理学也将走进扭曲的发展渠道,甚至会被误认成为只是一种叫得好听的算命、卜卦罢了。当一组组从严谨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清晰地摆在眼前,当由这些数据得到的直面相关分析、影响分析、因果分析等一系列结论摆在眼前,人们还有什么理由可以怀疑!所以,为了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体现解释本质并预测未来的学术价值,能够比普通大众所理解的音乐心理学问题更具专业水准,我们仍然需要牢牢掌握实证研究方法。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们必须以实证方法为重要研究手段的理由之三,是我国音乐心理学尚属于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踏踏实实以实证研究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避免主观猜测、臆断而得出片面、失效的结论。

邵、王二人的文章有这样一段话:特别是音乐心理学在我国尚处于刚刚崛起的年轻新兴状态和童年摇篮阶段,远未成熟,这时就早早地用某一种研究方法去束缚她,稍微细想一下,就会觉得有点残忍。它远未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距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还很遥远……依照整个文章内容分析,这段话实际上是说在中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单一地用实证方法来束缚它的研究方式。的确,我们这时绝不能用一种研究方法。而事实上,在这个初级阶段,占上风的研究方法决不是实证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抽象思辨的类似于美学的研究方法,而所谓具有真正意义的实证研究,仅仅是凤毛麟角。这种现象在邵、王二人文章起笔之时早已存在,而在时隔两年后的今天仍然比比皆是。拿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的论文集来说,在近50篇的音乐心理学文章中,只有5篇文章用了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音乐心理学问题,再去掉几篇综述性文章、几篇译文,实际上,大概只有15%的文章是关于实证研究的,而其余85%,依旧采用了经验总结的方式来研究音乐心理学。所以,这样失衡的比例证明,在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束缚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其实是思辨式、经验式的研究方法,而我们更应鼓励和支持的是实证的研究方法。

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黄虹、蔡黎曼教授曾共同撰写一篇名为《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③的文章,该文章对具有国际权威性的音乐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of music》(英)进行了有关的总结,在他们所收集到的从2003—2005年间发表的全部49篇文章当中,采用定量研究④占30篇,定性研究⑤占19篇。而在这19篇定性研究文献中,除去7篇介绍各地区音乐教育研究概况的文章,那么,量化研究就更占主导地位。这个结果表明,近年来,国际音乐心理学界越来越重视量化(实证)研究,而定量研究更已被大心理学界当作既定学术规范的准则。面对先进的科学观念,难道我们中国音乐心理学界应当持否定态度?还是应当固步自封,继续走理论思辨、经验总结的老路子?答案可想而知,重视发展实证心理学研究已然成为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尽管,邵、王二人的文章指出了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做出的批评:“盲目依从和接受经验实证的原则,自觉不自觉地以为凡不能以经验或实验证实的实践或理论都是伪科学的……由于大多数心理学家埋头或醉心于客观的观察、实验、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结果使得心理学探索过于琐碎而又条块分割。”可是,我们应当看清这样的批评存在的先决条件,西方学者的这些言论一定基于过多使用实证研究的西方心理学研究现状,但对于我国音乐心理学界尚为薄弱的实证研究基础来说,这种批评言论是不适用于我们现状的。我国音乐心理学的现状是大多数学者依旧埋头或醉心于主观的判断、经验总结,结果使得我们的学术成果那么不具说服力,并且这些所谓成果的产生来得那么简单,好像一位对心理学知识略熟一二、对音乐知识略懂一二的人都可以轻易得出相同的结论。我们知道,作为成型的理论必须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环节才能产生,而且在实践中必须多次检验,才能成为具有理论价值的学术成果。所以,这种不够专业、不够精准的学术研究及研究成果造成了我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的非健康局面。因此,面对我们的初级阶段,就不能因为西方学者对实证方法的批判就影响到我们对实证方法的使用。而就在去年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上,各方学者一致认为,今后应加大实证研究的步伐,紧随世界音乐心理学发展的潮流,虽然技术方法上我们不可能像人家那么专业、先进,但观念上我们必须更新。这一认识反映了当今我国音乐心理学界有识之士对实证方法的一致态度和中国音乐心理学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论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理论成果的角度,还是中国音乐心理学现状的角度,我们都应当遵从于选择实证方法为今天主要的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上的“两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等重大原则问题,应当做到酌情处理。笔者始终认为,一切方法都应当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那么,才有资格谈多元、谈综合,而客观事实的获取,只能依靠实证等一系列具体手段,而不是在满脑子的思辨中得出结论。当然,在研究过程中要避免邵、王二人提出的为实证而实证、为收集事实而收集事实等不符合研究目的的一切做法,同时如何专业、规范地运用实证方法也是相当重要的问题。在实证研究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实证方法需要严密地操纵及安排,甚至往往中间的细枝末节出现错误,那么整个实验很可能全盘皆输。这个问题具体到在设计问卷时提出的问题是否考虑到多项因素,是否在实验前设定了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是否在统计时使用操作性定义等等。当我们已经确立了使用实证方法进行学术研究之时,就容不得一点马虎,科学的结论是非分明,不像抽象思考的结论似是而非,要想使我们的学术研究成果将来成为具有参照价值的理论指导,就必须严格控制实证方法实施过程中的每一环节。

笔者作为一名初步接触音乐心理学的学生,某些见解还很不够成熟,望同行及老师们给予批评指导。

①张前《音乐心理学》,《音乐研究》1981(4)。

②[加拿大]Keith E. Stanovich著,范照、邹智敏等译《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七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

③黄虹、蔡黎曼《第2届全国音乐心理学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11月。

④定量研究指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关于该事物的某些理论假设的研究方法,它有一套完整的操作技术,包括抽样方法、资料收集方法及数字统计的方法。

⑤定性研究指采用书面的、言语的和观察的方法取得相关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表现的描述性资料,并对其作定性的分析。

程茵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学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作者:程 茵

儿童音乐心理学论文 篇3:

我国当代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1月25日至11月27日在广州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心理学学会主办,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承办。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全国各音乐、艺术院校,以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音乐院系的专家、教授与研究生共七十余人。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届研讨会共举行了三场大会,六场分组讨论会,以及两场学术报告。大会共收到参会论文五十余篇。会议主要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2.音乐教学与学习心理研究;3.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一、 音乐心理学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

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是本届研讨会讨论的一个重点议题。从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来看,共有近21篇论文涉及这一方面的问题。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认为:无论从学科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在学科研究与实践中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符合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趋势。而我国目前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没有体现出各种研究方法的同时并存,而是主要依赖于思辨性研究方法。

谢嘉幸《解释学在音乐心理学中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实践探索》一文探讨了解释学基于“感悟”认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音乐心理研究中“文本——语境”的基本方法;郑茂平《音乐心理学及其研究的方法学探讨》中提出了音乐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学问题;刘沛《音乐心理学教学纲要与研究性学习资源》一文反思了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我国音乐心理学教学体系的构想,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有两个,一是编撰;二是翻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教学建设。可以一方面发展音乐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另一方面依据紧迫的教学需要,系统的回顾、跟踪和评估音乐心理学的西文著述的历史和发展,选定前沿的内容,形成一套音乐心理学的教学体系;罗小平《音乐心理学与老年心理学交融的新学科——老年精神音乐学》一文介绍了老年精神音乐学形成的背景、学科研究的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廖家骅《音乐记忆的机制与策略》一文从音乐记忆赖以依存的生理基础、音乐记忆的主要特征、音乐记忆的基本策略三个方面对音乐记忆做了解释,认为音乐记忆的运转机制是以一定的生理条件为基础,经过后天教育、实践等多方面途径而逐渐形成的;赵冬梅《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概述》,从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到适时测量和元分析技术,论述了音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杨和平《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文献续解(上)》一文取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心理学研究文献的视角,对这个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音乐心理学中元理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心理学的代表性文献做出初步的分析研究,并给予相应评述。

针对音乐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研究方法这一议题,还有不少论文对国外音乐心理学发展、研究作了介绍。如:蔡黎曼、黄虹《西方音乐心理学研究方法对我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启示》,霍橡楠《近年来国外关于音乐才能相关性因素的研究》,蒋存梅《国外关于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德〕弗兰德·劳厄《音乐与个性发展》(金经言译)等。

二、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研究

从提交的参会论文来看,有近三分之一多的论文涉及音乐教学和音乐学习心理的研究。代表们分别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马达《论音乐学习中的自我调节学习》一文介绍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并根据自我调节学习循环模式理论,结合音乐学习的特点,探讨了自我调节学习的规律和特点。

陈雅先《当代心理学思想对视唱练耳课程理论的影响》一文通过考察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和人本主义这三个心理学派思想对音乐基础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任志琴《利用节奏命名的通感效应挖掘学生用眼去听、用耳去看的潜能》一文指出:在音乐实践中常需要读谱能力(即用眼去听),音乐听觉分析能力(即用耳朵去看),这实际上是人的通感功能在发挥作用。

徐行效教授的论文《念动训练对提高声乐技能的实验研究》,从自己的实证研究出发,论证了念动训练对声乐技能的学习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对歌唱者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本届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一批年轻学者和在读研究生的参会,这些年轻学者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各自的音乐心理学学习和研究所得。金世余《支架式教学模式与音乐教学》一文结合音乐教学分析了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特色和基本环节,论述了在音乐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引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音乐学科教学所具有的积极指导意义。苏海鸣《视唱练耳与内隐记忆》、李莉《内隐记忆与音乐内心听觉》,分别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内隐记忆对音乐内心听觉培养的重要作用。黄剑敏《基础音乐教学中关于儿童自我效能感与奥尔夫教学理念的思考》一文探讨了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在基础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儿童自我效能感等问题。徐岚《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探析》,从心理定势的含义、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定势及其形成原因、如何克服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负迁移几个方面,论述了心理定势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其解决策略。另有林琳《中小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心理成因分析》、颜艳《缄默知识与音乐教学》、陈佳《依恋理论和构造主义理论对音乐课堂实施合作学习的影响》从不同层面对音乐教学与音乐学习心理作了探讨。

在器乐学习和教学心理方面,以下几篇论文则集中论述了器乐学习中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和良好学习心理的培养。薛瑾《儿童钢琴学习心理初探》,王昕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心智技能的培养》,张新林《小号演奏最佳心理状态培养》,关继文《器乐学习中的情绪和意识初探》、周珏《钢琴练习中识谱过程的认知解读》等文章,分别就各自教学领域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以及良好音乐学习心理的培养展开了讨论。

三、 社会音乐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研究

关于社会生活中的音乐心理学问题,张前《再论音乐欣赏方式与心理发展阶段》一文对比了四部相关研究著作中关于音乐欣赏方式及音乐欣赏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彼此之间的异同点,进而对音乐欣赏的性质、方式及其心理发展阶段做出概括。

孙佳宾《论心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意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知觉在音乐审美中的作用和意义,强调感性能力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基础,提出把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内涵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关键,主张音乐审美理解是音乐审美知觉的前提和条件,认为对音乐的价值判断是音乐审美知觉的终极目标。张莉《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从社会心理学,即从社会文化环境方面探究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文中从两性生理方面的差异、性别模式化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发展与变化三个方面,考察了性别差异对音乐行为的影响。

黄君、张庆林《莫扎特效应研究述评》总结论述了国外有关“莫扎特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黄虹、蔡黎曼《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研究》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对部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就音乐的熟悉性、复杂性、情感类别与偏好的关系进行调查。

除上述研究成果外,尚有蒋聪《音乐表演心理试验研究综述》、马卫星《音乐欣赏的心理逻辑》、邵桂兰、王建高《试论西方后现代音乐文化的心理模式及其反美学特征》、王放歌《论心理机制是音乐表演作为音乐再创造的重要因素》等论文各自对社会音乐生活中的相关音乐心理现象做出了探讨。

四、音乐治疗学研究

音乐治疗学作为音乐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和专业的学科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国内有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开设音乐治疗学课程。此次研讨会共收到相关论文7篇。这些论文大多从一些研究个案出发进行探讨,没能对学科建设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周世斌《科学研究方法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研究中的价值与意义》一文指出:作为音乐艺术与医学科学相融合与交叉的新兴边缘学科,音乐治疗学的学科性质规定了其比其他音乐传统学科更加强调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的有力支撑。

杜青青《关于音乐治疗中音乐取向的研究——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论述了在音乐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了解患者的音乐取向的重要性。

韩扬《音乐治疗对老年情绪障碍干预效应对比研究》,采取前瞻对照性研究的方法对8名老年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最后就实验组的4名被试结果得出结论:音乐治疗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情绪障碍的焦虑、悒郁临床表现,恢复和提高积极情绪。

吴继红、万瑛《音乐治疗中的情绪和认知》一文阐述了音乐治疗中的情绪——认知原理及其理论背景,并结合音乐治疗个案加以分析。

李霞、王今《艺术院校大学生表演(考试)焦虑的测量与人格特征》一文运用Catte116种人格因素问卷、Zung焦虑自测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1971)以及Spielberger等人编制的状态——特质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对北京市六所艺术院校部分大学生表演(考试)的焦虑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徐杰《论音乐综合治疗在高校的试验与研究》一文在进行理论研讨的同时,结合实验研究对在高校进行音乐综合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论证。张卓、余瑾《聆听两段音乐的脑电图(EEG)分析》一文则从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音乐与大脑不同脑区的功能及思维特性具有相关性”这一假设进行了论证。

五、其他方面

此次大会还安排了两场重要的学术讲座:11月25日晚在广州云山国际会议中心,韩国梨花大学教授、韩国音乐认知心理学会会长张善熙女士做了《国际及韩国音乐心理学发展状况》的学术讲座,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当今国际音乐心理学的最新动态及韩国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状况。这次讲座为我们了解国际音乐心理学研究前沿的动态及其方法、成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当晚,上海音乐学院林华教授的学术讲座《论逆完形》在星海音乐学院沙河校区举行。林华教授用美术审美的“完形”概念,分析了人的音乐审美心理,深入浅出地为与会代表上了一堂音乐审美心理学课。会议期间还参观了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心理实验室。

会议改选了“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理事,产生了新一届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张前教授再次当选为新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会会长。

① 这里指的是黄自著《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1934年版;〔美〕科普兰A·Copland)著《怎样欣赏音乐》中译本,1984年版;张前著《音乐欣赏心理分析》,1983年版;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2003年版。

马达文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金世余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马 达 金世余

上一篇:马克思逻辑分析论文下一篇:数字化城建档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