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

2022-04-19

摘要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人民开展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和基地,高校理应强化政治站位,自觉承担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思想的重要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本文将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入手,探究其改革推进策略,助力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 篇1:

民本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践行维度

摘要: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党始终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在民本视阈的内涵建设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自主性,要以科学、高效、务实的改革创新之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本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践行维度

习近平书记提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深刻论述了教育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作为反映人民心声的价值诉求,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发展前景,深化了对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认识,是应对和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民本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应然价值

1.价值论角度全面阐释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价值论是反映主体和客体系统性、关联性和互动性的理论体系,价值论的教育内涵和意义体现在施教者和受教者价值关系的特殊范畴。马克思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在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关系和教育理念中,如何理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价值指向关系是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与原则性如何有效整合直接决定和影响其他诸多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也直接决定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和现实导向。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深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温度、维度和深度,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为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而奋斗,这是一个不断地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的内涵增值过程。具有政治性和原则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专业性程度越高,其价值涵养也就越高。

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要转化为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理论创造和现代化制度的构建需要国家、社会、个人的共同努力,其延续和发展也同样需要持之以恒的推动。这种价值引导和实践方式也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现实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自我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自我变革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实现价值追求和服务现实时,要契合社会发展的主体性、脉络性和时代性。

2.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价值观认同基础上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

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对象是以学生为中心,不能混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行动趋向。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是党和国家重视教育事业,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心和方向,是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念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党和国家的价值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要充分体现现实认同,人民群众的现实认同要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更要体现党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是体现主体客体关系、师生之间良好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派伊指出,认同性危机是现代国家建构过程中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危机”。也只有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价值认同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才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纽带。只有坚持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执政党才能赢得人民在文化上、心理上的高度认同,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民本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践行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和自主性既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能以主体的身份,自主地决定教育的发展和运行,又能够以主体的身份排斥和抵御任何外部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干扰和侵袭,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和纯洁性。

1.在民本视阈的内涵建设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自主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以学生为中心,符合现实诉求中充分体现自身的自主性。搞不清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也就无法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向和目标诉求。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和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包含两层基本内涵: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利历史潮流,是发展的、创新的、自主的;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进步的。全面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内涵非常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也在这一过程中,尤其是在提升人更高层次素质培养上,例如理想、信念、意志、行动、感情、思考等,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更强指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如果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和更适宜教学的优秀环境,是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创新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教育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在根本意义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内涵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本质内涵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驱力和主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也要赋予前瞻性和主动性的良性互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能够顺应国家和现实需要,就更需要自主地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完善的制度和体系来更好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来更好的实现。具体来说,要促成思想政治改革的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劳动教育的完美融合,要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和理念,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又红又专的价值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特有的地位和作用,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

2.以科学、高效、务实的改革之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的衡量指标和内生动力更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务必以科学、高效、务实的改革之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处理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和原则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之间的关系。

站在宏观层面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在积极推进教育管理和教学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特点和使命,也需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方向和变革内容与现实经济政治发展的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比例与发展趋向相适应。“……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

因为具体国情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并没有跟上社会现实生产力的发展,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质量也在稳步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但经济全球化、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在教育现代化化、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特别是经济转型的不断优化、教育越来越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要的现实需求中,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现实诉求的需求,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水平和质量保持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另一方面,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民本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的不断拓展,国家现实和人民对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和全面的内涵提升;随着信息革命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灵活性、原则性和多样性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代的步伐契合起来,要体现不断培养多规格、高质量、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这一系列新任务、新变化、新情况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之路正由传统意义的教学模式,正式转向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路径和价值导向、转向办人民满意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来的趋势。

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生动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国家现实发展的政治内涵,服务于软实力对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要求的文化底蕴,服务于个人与社会、民族和国家全面整合的价值导向。而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的政治内涵、文化底蕴、价值导向是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的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民本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的既定目标不断地从理想转化为现实,从思想转化为行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目标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得以实现。

基金项目:1.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SZC—071,主持人:王周刚);

2.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儒家式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研究”(项目编号:20JYD007,主持人:马建新);

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五化育人路徑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9SJB541,主持人:王周刚);

4.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魂育人的教育思想研究”(主持人:王周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

[2].鲁恂·W.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3].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周光迅.大学教育综合化[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5].蒋艳红,陈琳.基于协同理论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2).

作者:王周刚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 篇2:

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探究

摘 要 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是全党、全人民开展政治生活的头等大事,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摇篮和基地,高校理应强化政治站位,自觉承担组织学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思想的重要任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本文将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入手,探究其改革推进策略,助力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改革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LI Aiping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College, Linfen, Shanxi 041000)

隨着党的十九大的顺利召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高校学生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和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忽视在日常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力量较弱,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所以为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如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急需高校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对此进行探究。

1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民在增长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数量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期盼更好的教育,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更严峻的考验,不但要履行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还要给予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将教育事业摆在优先位置,不断加快教育现代化,同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立德树人,将习近平新思想贯彻落实到日常教育工作中,保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工作,取得实效。

高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坚持其指导地位,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南;坚持党对高校所有工作的领导,掌握党在高校事业的思想领导权,把高校打造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的坚强阵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必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素质对青年学生成长与成才的意义。因此,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过程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务必要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思想,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1]

2 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策略建议

2.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应持续丰富教育内容,渗透新时代的新思想,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落伍、不过时。首先,将习近平新思想作为重要教育内容。关于习近平新思想的教育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结合理论与实践,正确回答前沿问题、时政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习近平新思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行动中;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材,同时利用必要的课外资料与信息开展辅助教学活动,如社会发展成就展览、影视资料等,让学生把习近平新思想学懂、弄通,做人生的掌舵者;注重结合主渠道和多渠道学习方式,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渠道价值的同时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团组织、主题为习近平新思想的研习会等的作用,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其次,坚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从培养新时代的合格大学生切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重视实践养成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高校学生群体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其内化为全体学生的情感认同,并通过一言一行将其表现出来。与此同时,高校应广泛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加大习近平新思想与中国梦的教育宣传力度,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如高校可在班级内组织学生开展创建精神文明的集体性活动,评比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等,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丰富学生道德文化内涵。

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应基于党执政状况的新变化,把廉政文化教育、国际视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范畴。针对廉政文化教育,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全力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纪委会议上就强调要加强建设廉政文化,这其实也对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建設廉政文化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趋势,高校必须通过廉政文化教育促使学生树立廉政意识,能自觉抵制腐败,从源头上断绝腐败。针对国际视野教育,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全球化发展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重要影响。[2]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中国和世界各国广泛建立联系、合作,习近平指出教育事业应是和各国合作共赢的伟大事业,是命运共同体得以形成的事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教育学生放眼全世界,科学合理的规划未来,用国际事业审视夺度,洞穿世界变化趋势,形成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等能力,才能肩负重担,为中国在新时代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2.2 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对青年一代提出新要求,他们必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而青年价值取向决定今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青年学生正处于形成和确立价值观的时期,在该时期把握好价值观养成教育至关重要,就好比穿衣服时扣扣子,如果扣错第一颗扣子,剩下的扣子将全部出错,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必须扣好。

正如前文所述,高校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化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引领,在日常工作中牢牢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大力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与精神,促使他们了解新时代中国的国情,把握时代脉搏;强化党的建设,培育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意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将提升为学生服务的水平作为日常重点工作,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为他们提供优质日常服务,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教育,营造响应学生诉求、帮助困难学生、监督学生服务的优良工作作风,做到管理精确、服务精细、育人精心。

在日常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校园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最主要的场所,教育价值不言而喻。针对校园基础设施,应考虑校园的布局样式、建筑风格等方面,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传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文化精髓融入校园建筑与景观。[3]如建筑风格以涵养和底蕴为重,修建景观式楼阁亭台建筑,合理布置教室、楼道、图书馆、宿舍等,张贴名人画像、经典书画、名言警句等,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主题,鼓励学生组织策划传统文化传播活动,如经典读书会、辩论赛、征文比赛以及微电影大赛等;鼓励学生们走出去,到历史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结合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如在清明节组织学生悼念革命先烈,祭扫烈士陵园,在端午节组织学生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包粽子、赛龙舟等,让学生在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感悟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自觉靠拢传统文化,提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2.3 推进教育团队力量建设

创新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必然要求。[4]创新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单打独斗的事,需要高校教育者团队通力合作,一起推进。因此,高校应大力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力量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推挤与深化提供可靠保障。一是高校应团结校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学校的管理人员到研究人员,从党委到行政领导再到学生会等,努力建设专兼职结合的教育队伍,即学者型管理人员和管理型教育人员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二是发挥高校党组织、团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团组织是由党领导的优秀青年组织,属于党重要的预备力量;高校党组织则能吸收优秀学生进入党员队伍,积极培养,让其接受党员标准的严格要求与先进性教育。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在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培养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功底扎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教学者,形成团队,通过讨论与研究坚持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与新时代现代化教育教学方式的融合。如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新兴媒体,通过课件、纪录片、视频等传授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话题,同时打造精品课程,利用媒体平台进行远程教育与校园的直播、点播,促使学生自由选择时间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重视建设社会科学与哲学的科研教学队伍,提拔优秀人员作为科研带头人、教学骨干,促使每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能明确各自的职责,树立为学生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3 结语

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思想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也面临着新的形势,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提供优良思想政治学习资源,在丰富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同时强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团队力量建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从而为广大青年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促使他们成长和成才,成为新时代中国的可靠接班人、忠实建设者。

参考文献

[1] 毛奎.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自信[J].实事求是,2018(04):53-56.

[2] 朱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96.

[3] 周孝进,郭浩.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07):146-147.

[4] 王亚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0):4-5.

作者:李爱萍

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 篇3: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分析

【摘 要】为应对现阶段高职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被推上了日程。在当前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迎来了巨大的红利期,对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着非常大的助力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当紧握元文化的背景的优势,强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增强自我思想意识,从而实现教育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引言: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信息的推广成为全球的主流。但是,由于网络带来的文化冲击,外来文化的思想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而本土文化和马克思思想等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思想却在不断被冲击。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标准正在相互影响,形成具有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缩影。因此,学校在基于教育目的前提下,如何利用多样化、控制多样化,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成为了现在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减少文化认同的差异,转变思想政治观念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信息化设备在学生的日常应用中占比越来越高。在当前的网络之中,大量存在着具有西方文化和现实主义理念。大量的物质话题令当前的高职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和思维观念上较从前均出现了大量的差别,西方价值观念和物质观念逐渐开始侵蚀传统民族观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大量外国产物涌入高职学生的生活之中。由于西方文化的特殊性,学生对于西方文化会更具好奇心,文化传播速度也远超于传统民族观念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因此,在当前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之中存在着诸多困难。

应对该现状,学校可以先从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转换开始入手。例如,学校可以先从自身做起,提升思想政治观念的灌输,并加强自我的抗冲击能力,减少西方文化冲击对学院内部的影响。同时,学校可以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封闭式、统一式的教学环境,转化为碎片化、自由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生活与教育想联系,并减少学生因为身处教室而对思想教育产生的抵触感。在实际的教育中,学校不能完全阻断西方文化,而是要在文化冲击之中寻找恰当的融合点,既要保证文化的多样性,又要坚持本土文化,不能因噎废食,但需要确保本土文化的高度不被替代。

二、减少西方文化的冲击,提高文化选择上的科学引导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西方国家正在不断的对我国进行文化输出和文化侵蚀。在诸多利益的驱使下,大量的西方价值观和政治文明入侵正在侵入我国,降低我国本土文化的占有位置。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之中,许多学生都存在崇洋媚外的心理,对于西方价值观、西方文化和艺术具有高度的推崇。因此,应当学校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播应当具有深层把控的作用。通过对所有文化进行筛选,通过寻找其中规律,尽量多的将符合我国社會文化发展趋势的内容加入之教育内容之中,促进我国本土文化思维意识的构成。

例如,学校可以令所有教职员工、外聘教师及校外实习学生进行教育评价,帮助学校形成更加全面的思想评价系统,并通过与校外实习学生的沟通,合理的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进行改革,创造出本身便带有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虽然要注意思维的引导,但也要注意教育的尺度,不可过度进行放任,更不可过度干预。要通过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思想方向发展。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表示尊重,不能贬低任何一种文化,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政治共性和思想认同。

三、积极树立高职生正确思想政治教育观,强化马列主义文化的核心意识

马列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但在当前的诸多文化之中,马列主义文化只是其中并不被重视的一种。由于马列主义的理想化和感性化,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开始对马列主义文化失去重视,在高职院校中也具有同样的情况。如果学校已经发现了该问题,却没有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对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学校应当充分的强化马列主义文化的核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例如,学校可以在进行教学中,让学生们勇于发表对思想政治的自我看法,并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提出改善的方式。想要学生获得深度的认同,必须让学生真正对马列主义文化产生认同感。而教师想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成效,也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思想差异,勇于让学生的思想进行互相冲击,并将马列主义文化破碎重组,强化马列主义文化的主动性,从而建立其更适合高职学生的发展之路。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的发展角度而言,该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可以令学校紧跟社会时代发展的步伐,并加快教育改革的进度,推动高职院校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能够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同时树立更加健全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转换高职生思想政治观念。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平亮.对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分析[J].2021(2012-36):232-232.

[2]郑文杰.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改革之探析[J].智库时代,2019,No.219(51):209-210.

[3]于影,殷晓龙.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005(001):42.

作者简介:

胡国,男,山东东平人,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市,150000,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胡国

上一篇:民事诉讼质证制度论文下一篇: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