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2022-04-19

摘要:近几年来,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对水利建设刚才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因此,环境问题成了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一大限制因素之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1: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水利工程从古代开始就是防御洪灾和旱灾的重要手段,能促进农业生产健康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多,周期的增加,会对工程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对策

1生态水利工程的内涵

生态水利工程是指在新建水利工程在传统概念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同时具有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任务,以及对于已建成的水利工程所影响的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任务。生态水利工程要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以系统保护、宏观管控、综合治理的方式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保护水资源的安全,促进河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2基本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是建设原则中的首要原则。首先,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要做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时间考察,并对当地的地形、地貌以及当地气候、河流形态等因素进行系统记录和科学地分析。其次将水力工程力学和水文学的相关规律有效结合,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承受住洪水、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最后,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按照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原则,将多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须比选,降低生态水利工程的风险。

2.2生态恢复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修复功能,首先应该将重点放在生态景观大尺度。其次生态系统的修复不仅包括水域范围内的河流生态体系,还要考虑周边的陆地生态环境;不仅要考虑到河流水域自身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还要包括外来物种的多样性的恢复。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要对当地的水文条件和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河流形态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运用新的工程建设理念,为生态多样性提供实行的可能,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功能。

2.3整体性原则

河流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会因为降水量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河流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管理过程中,要以长期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环境自我恢复的基础,拒绝使用短期小尺度范围作为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基础,而大景观尺度作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基础具有修复效率高、成功率高达的优势。因此生态系统的恢复不仅针对在河道的水文系统修复,而且要对河流水域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综合修复。

3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影响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是在一个空间内生存的特种,生物多样性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所有生物组成的生态体系,是区域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使陆地上或水生生物的正常生存受到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区域内生物种类的减少。影响最明显的是水生生物。在水源上建设工程,随着水源水位的升高,水生生物的产卵及生长的原有环境被破坏,如鱼的迁徙路线被阻断,栖息环境发生变化,导致种类减少。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陆地生物的破坏是直接性和永久性的,同时会导致区域内土壤发生盐化等,造成陆地生物种类的减少。

3.2影响区域气候

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对区域内的温度、空气湿度、风向等产生影响。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导致区域内积水增加,积水在阳光照射下会蒸发,最后形成降雨。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后会改变区域内降水的强度和范围。水利工程改变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方式,对区域内温度产生了影响,使工程周边温度会有小幅度的升高。

3.3影响水温系统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建设后,对区域内的水文形势有影响,对水流的速度、河流的温度、水域的深度等都会产生不同影响。如果河道岸边岩石的透水能力强,则会导致渗漏现象。水库在建成后,注入水和流出水会有一定的温差,水库内长时间停留的水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水位升高,水库内水流速度变慢,不利于水中污染物扩散。

3.4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水利工程数量的增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水利工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占地面积大,导致大量的森林、草地等被占用,直接影响区域内的降水、气候、土壤等。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会导致区域内部分生物无法生存而面临灭种,严重破坏了区域内生态系统的平衡。

4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4.1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要从思想上重视生态环境,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施工行为,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在选择水利修建地址时,应该秉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考察,既要注重经济利益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对生态环境的永久伤害。

4.2合理规划水利工程

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施工单位应该对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进行严格调查,然后再进行施工方案设计,通过专业的研讨会,将各方的意见进行整合和研究。将工程的经济利益以及生态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减少和防止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3严格审查水利工程项目

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相关部门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项目的审查。对于可能会影响当地名胜古迹及历史文物的建设施工项目,要进行及时地审查、评估进而整改。并且要对施工企业的综合能力进行认真细致地评估,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4.4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修建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要派遣工作人员维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工作。应该及时地构建完善的生态赔偿制度,将水利工程中的部分资金用于施工场地的生态修复及管理,改善施工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4.5实施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实际施工阶段,要实施严格的、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此时,管理人员应重点控制施工现场的水污染、噪音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范围,使用针对性的、有效的防治方法。例如,在控制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噪音污染时,可以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消音墙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还可以科学规划施工中大型设备运行、材料运输等环节的时间,并严格落实这一规划,避免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与休息。

4.6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

通过合理应用与处理施工材料,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降低固体废弃的产生数量。同时,相关人员应在水利工程的施工现场规划出固定的材料保管处以及固体废弃物放置处,并及时的将固体废弃物运输到制定地点处理,避免其对相应地区水体质量的影响,防止固体废弃物堵塞河流。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修建会给当地的民众带来好处,但如果是没进行严格的管理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態环境和长远发展。相关人员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水利工程的合理规划,增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有效避免或降低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贾高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0):6-7.

[2]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02):109-110.

[3]纪中庭.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1):22-23.

[4]尚淑丽,顾正华,曹晓萌.水利工程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4,34(01):14-19+48.

[5]董哲仁.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J].水利学报,2004(10):1-6.

(作者单位:1.莒县行政审批服务局;2.莒县水利局)

作者:赵真真 李林峰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2:

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分析

摘 要:近几年来,国家水利工程建设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对水利建设刚才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在建设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愈来愈多,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因此,环境问题成了水利工程发展建设的一大限制因素之一。大自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水利作为社会人民经济和发展的基础性行业,能不能得到持续发展极为重要。另外水土流失对水利的危害十分严重,水利工程施工应该充分做好环境保护。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

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在实际运行水利工程时,也会诱发物种灭绝、湿地退化、河道断流的问题。那么,为了满足具体的应用需求,在修建水利工程时,必须要认真考虑水利工程规划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因素。

1水利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1.1影响大气与局部气候

在规划水利工程时,很容影响到库区微气候环境,详细而言,会改变库区的风速、湿度、降水以及气温。通过研究与分析相关资料得知,同成片的房屋群上空相比,水利工程水面上空的空气透明度更好,水面上空的紫外线要明显高于陆地,同陆地温度相比,其温更低,增加了10%~15%的相对湿度。在普通条件下,区域性气候全是在大气环境影响下不断变化的。

1.2水文的影响

建设水利工程是在河流上修建大坝,或多或少的会破坏一部分土地或者一部分植被,这就使得河流水文发生改变,例如:水的流向、水位变化等。上游水资源的流速变慢,聚集在水库中,使水位升高。但是,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连通,当大坝拦截了上下游水的流通后,使下游水的供给能力降低,同时也就造成了地下水位降低的现象。

1.3对土壤的影响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立,会导致水位升高,当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时,就会有一部分肥料被水体带走,造成土壤盐碱化。而另一方面,水库的兴建主要就是提供水的供给,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为农田带来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4对水生及陆生等生物资源的影响

水库的建立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水库的建立会改变水生生物生活区域的水位和水温。影响水生物的产卵、繁殖、栖息等生命活动,可以说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危害。为了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的植被会遭到大面积破坏,动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数量也会受到影响。水库对周边的环境是只有负面影响,水库周边的空气湿度较高,有利于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生长。

2水利工程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因地制宜,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工作

首先,要改革观念,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去建设水利工程,将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去。其次,因地制宜,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规划工作,设立合理的工程建设目标,同时也要向当地百姓明确工程建设可能会带来的一些影响。最后,工程建设前要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可包括:当地环境状况、人口状况及气候状况。然后,通过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及预测,为合理选址提供可靠依据,尽量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2.2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防止水利工程对区域人民的经济和当地生态环境的造成的影响,应尽快策划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如果水利工程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影响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和损失,并且当地的自身条件不能使其的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实施中,应加入生态补偿方案。还原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其的生态环境得到平衡,并促进当地的生态发展,不仅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破坏的缓解有利,而且也有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帮助,这一点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2.3确定生态需求水量

在计算当地生态环境需求的水量时,要分别计算出系统内各部分所需要的实际水量,在系统计算出各部分实际所需水量之后,将所得数据进行耦合,从而得出需水总量。Wp=At?ETm?t是确定需水量的计算公式,其中Wp是生态需水量,At是环境面积,ETm是生态环境的蒸散发量,t是时间。以生物栖息地为例,在计算生态环境内生物栖息地实际需水量时,要分别计算栖息地内鸟类、鱼类以及其他动物的生产、繁衍所需的水量,随后再将所得数据进行耦合,确定生物栖息地所需总水量。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基础科学的研究工作,如深入研究生态环境背景值、环境自净能力等,同时研究环境内各种群与环境的紧密联系,从而为维持当地生态平衡提供有利基础。

2.4施工管理工作

每个工程离不开人的功劳,施工人员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所以要想加强人员管理工作,首先要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打造一支管理力强、专业性强、执行力强、技术过硬团队十分重要,施工企业要保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能够有效配合,根据施工现场环境编制科学合理保护生存环境方案,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进行环境监测。以下为改善环境具体实施措施:例如:时常释放水源,减少垃圾杂物下沉及浮游生物及藻类产生,从而提高水质及提高水库水质量。对水库周围有可能发生地震区域进行定期检测,合理减少人类活动,禁止建设游玩设备设施,面对水利工程會出现崩塌情况,需及时提出附近居民迁移计划并确保顺利实施,保证居民人身安全。若因为建设水利工程破坏到地下水,引发土壤性能改变,可以在土壤周围种植绿色植物,以此改善土壤破坏情况,耕作制度措施的更改也是有效方法之一。对于施工中要秉承“边施工边治理”理念,及时开展工程附近进行治理与保护工作,施工完毕后,及时做好环境检查与修复工作,以此保证水利电力施工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

3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他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但是这其中有非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需要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根本的去解决这些问题,在此针对水利工程带来的危害,如何防止缓解危害以及水利工程对我们带来的好处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希望能给各位读者一个有价值的借鉴思考方式。与此同时,还给我国之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些参考,最后希望我国的水利工程可以长久的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黄舒玲.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分析[J].四川水泥,2017.

[2]陈俊洁.刍议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J].科技信息,2017.

作者:董家明

生态工程环境问题论文 篇3:

探究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问题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格局的变化也逐渐多样化。自从经济改革政策实行后,把目标放在了重工业等效益较大的产业上,但是对与这些产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大。随着我国经济国力的增强,民众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民开始重视生活环境的质量,因此,国家开始发展对环境威胁较小的产业。本文针对水利工程及其相关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简单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活环境,探讨。

【正文】 目前我国丰富的水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破坏和浪费着,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我们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是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根本原则,而开发水资源的最终目标应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应三者的统一。在这三大方面进行调和。

一、水利问题与生态平衡

(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

人类在地球上修建的水利工程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水资源调运和储存。这项工程的最终目的都是针对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在我国,蓄水库对生态影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只从表面看,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不足或合理充分利用水资源,但如果再深层次的探究,却会发现它在环境、社会、经济这三方面的有着巨关联大和复杂关系。总而言之,它的影响包括外在的、内在的、短期的或长期的、诱发的或积累的、直接或间接的等因素。所有的这些影响因素,都有可能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然而,众所周知、生态内在的自然平衡本来就是动态的,人类恰恰是通过各种方法打破那种不利于人类发展的平衡,从而 才能发展到今天。自然界的生态既然是动态平衡,同时又是随时存在着。而关键问题是人类怎样以一种最好的方式去辨别出那些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生态平衡,然后建立新的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平衡,这即是人工生态平衡。

(二)水利工程和生态平衡的关系

保护生态平衡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应尽最大努力去不影响它并限制人类对其产生消极的影响,使其按原先的规律发展;另一个是那些不良的生态平衡动用人工的方法让其改变方向,限制其发展,让他良性发展。

有了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进行合理的开发规划,是使兴建与环保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要真正達到这一共识,人类还要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程。因为环保问题历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具有直接性和间接性、短期性和长期性、诱发性和积累性以及连带性等特点。因此, 在世界范围内大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使规划工作纳入法律轨道亦是十分必要的。

(三)生态保护要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兴修水利工程的前后,只有对保护生态平衡的认识甚至是重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即要将环保思想贯穿于工程的规划设计及施工组织管理的每一环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水利工程的修建,对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有着巨大的副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将其减小到最低限度。除了有一个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革命。科学技术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工具。由于生物圈的动态平衡是人类及其生命系统稳定性产生的前提,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深刻揭示的自然规律,则是人类认识生物圈动态平衡机制的基础,而现代技术又为调节生物圈动态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手段。这种调节,必须考虑人的活动对自然界发生作用的性质和界限,必须把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再生产纳入社会有机体内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不良的生态平衡,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我们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这就给工程的建设者们提出了以下任务:

1、规划设计的前期,要切实搞好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资料的收集及地质条件的勘测。如蓄水库,重点是水文资料和地质构造,充分考虑大坝的防洪能力、稳定性以及避免地震的诱发。

2、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减少库区淹没范围。如长江内的珍奇动物“中华鲟”,有着在上游产卵的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该鱼类去上游繁衍的路途,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势必会造成“中华鲟”这一珍奇动物的灭绝。三峡大坝的设计就充分考虑了对“中华鲟”。

3、施工阶段的任务:第一,在施工承包合同的签订时,承包商对施工现场污染物的扩散和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所应负的责任,应写进合同书内,要有环保措施,对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限制在标准以内。第二,施工前要在施工现场建立必要的环保监测机构,进行水质、大气、 噪声的本底测定,便于和施工阶段不同时期监测结果进行对比。第三,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后,还要建立卫生防疫机构,以避免施工期数万工人集中在一起,引起流行病的传播和扩散。这方面的教训,在我国大跃进时期的兴修水利中是十分深刻的。

4、施工后期的任务。特别要对施工阶段破坏的植被规划及时恢复,制订工区的全面绿化规划,以保护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在工区范围内的生物圈内,研究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生产的合理的方式,控制规划人群自身的发展,保持生物种群的恰当比例。

二、水利工程建造对生态的影响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我们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

(一)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规划。

(二)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规划;能提供一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一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 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

三、水利工程景光规划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规划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護堤,既防止水土流失, 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结束语:

虽然我国水利工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还有一点缺失,只有不断的加强认识,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障水利工程与生态平衡的调和。

参考文献:

[1]朱庆元,方国华,刘芹,张劲松.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式改革研究[j].人民长江,2007(02).

[2]杨天秀.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j].水利经济,2005(04).

[3]李兵.枞阳县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j].水利经济,2008(01).

作者:徐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论文下一篇:财务管理经济效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