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活动民商法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国古代有“抑商”的法律传统,该传统深受儒家义利观的影响;统治阶级只是对古代商事活动采取了一些遏制措施,细加分析发现中国古代依然有契约权利的存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商事活动民商法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商事活动民商法论文 篇1:

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分析

摘 要:信誉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利益不断的扩自己的信誉,也有一些企业为了利益损坏自己的信誉,不得不说,企业商事信用的缺失与我国民商法有着一定联系。本文议论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商事信用缺失与民商法规制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商事信用;信誉价值;民商法;影响因素

良好的商事信用能够帮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合作用户,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了信用的建立。企业商事信用与我国民商法规制的完善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能够将企业商事信用纳入民商法的规制当中,使其成为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对企业商事信用的缺失就有很大的弥补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 企业商事信用在民商法中的地位

企业商事信用是民商法规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有利于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规范性,同时也有利于规范和束缚企业的经济贸易行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因为相关的市场范围在不断的扩大,而且社会分工相对明泉。在这种情况下,商业交换逐渐频繁,交易的形式更加多样化。若是其资金的流转出现问题,则可以采用赊账的方式来解决资金运转的难题。赊账属于一种信用的范畴,伴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这种信用规制也在逐渐地完善,渐渐地克服了地区和时间的限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商事交易在逐渐的完善,但是各种企业主体的影响因素也在逐渐地增多,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行为也在渐渐地增加。

二、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法律原因分析

(一)法律适用原因

我国法律并不完全适用于企业商事信誉管理。企业的每一次交易活动并不是都是签订一定的合约,有时仅仅的口头上的一个保证和约定,双方就开始了交易;再者,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企业交易方式,也为商业市场的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法律漏洞。可以说,我国目前的民商法适用范围已经不能完全贴合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了。

(二) 法律遵守原因

法律是政府部门提出的关于各项社会活动必须遵守的一些法则,它以条约的形式存在,具有强制性,却并不具有行动上的监督执行能力,很多时候,一些企业为了贪图小便宜、谋取眼前的利益,全然不顾法律底线,不遵守法律的规制,抱着蒙混过关、浑水摸鱼的想法师徒逃脱法律的牵制,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正是会因为有了这样一些企业才出现了信誉危机。

三、 企业商事信用的影响因素

(一) 企业商事法律制度

企业商事法律制度适用于规制企业行为、保障社会信誉法律制度。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环境也变得更加的活跃和复杂了,任何人,不论是大学生还是一般百姓,都可以自主经营企业,很多企业经营者抵制不住社会的诱惑,本身的道德素质也比较低,带着企业走向了一条法律的不归路。

(二) 司法行为信誉度

我国司法行为要求坚持公开公正、人人平等的办事原则,但实际上,有一部分司法人员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贪赃枉法,对企业商事信誉裁决不公。作为维护法律公平性和权威性的重要部门,司法机关中的一些工作人员枉顾自己的身份,枉顾法律和人民的谴责,默许了某些企业的不法行为。

(三) 企業商事法律意识

一些企业仅认为自己作为管理者,讲不讲信誉是个人的事情,与法律无关,法律意识非常淡薄。法律作为强制性的社会约定,要求主权范围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违背,且必须要做到,其中也包括企业和企业管理人。然后,一些企业管理人无法再市场竞争中获得资源和利益,就妄图背信弃义,以诈骗、诓骗等手段获得非法收入,而这些行为在某些企业管理人看来,仅仅是撒了一个谎。一些企业人甚至知法犯法,毫不知觉自己的行为为行业甚至经济的发展带去了多大了伤害,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些法律意识淡薄、违背商事信用的企业就如同老鼠屎一般,坏掉了信誉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锅粥。

四、 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构建

(一) 建立完全的企业商事信用管理与进入机制

针对个人信用,我国已经建立了个人信誉查询平台,并开始推行,针对企业商事信,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进行管理。搭建一个市场信誉进入与管理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在平台上上传自己的工商注册资料和立业资本,获得初始信誉,平台会收录企业某单位时间内的交易额和交易次数,以及其它信誉评价资料,逐步的提升和确定自己的信誉度,获得信誉市场的准入许可。榆次同时,企业还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完成相应的登记备案手续,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加你信用管理机制,管理企业投诉和起诉,发布企业信誉评价。

(二) 建立健全企业商事信用管理的法律制度

我国民商法中,规定了一些企业的违法行为,但在这些条例当中,病没有 关于企业商事信誉的法律规制,在进行案件审理的时候,只能依据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来量刑判罚,司法裁决过于武断和片面。未来,应该根据现在经济市场的发展特点和企业类型,明确提出关于企业违背商事信誉的法律条款,将商事信用作为强制性法律制度,在市场范围内进行推广。

五、结束语

良好的信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形财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信誉问题越来越重视,现在,人们可以利用信誉进行无抵押贷款等活动,可见信誉在当今社会的重要程度。今后,要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民商法,加强对社会信用的管理。(作者单位:中共沧州市委老干部局)

参考文献:

[1] 刘子其.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探究[J].法制与社会,2015(23):342-343

[2] 唐榕羚.企业商事信用缺失背景下的民商法规制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02):2446-2447.

[3] 朱珍华.民商法规制视角下的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研究[J].现代商业,2013(03):153-154.

[4] 顾安舟; 傅栋; 郑杰.企业商事信用缺失的民商法规制研究[J].商,2012(23):722-723.

作者:臧倩

商事活动民商法论文 篇2:

契约权利下古代商事法律思想分析

摘要:

中国古代有“抑商”的法律传统,该传统深受儒家义利观的影响;统治阶级只是对古代商事活动采取了一些遏制措施,细加分析发现中国古代依然有契约权利的存在。

关键词:

义利观;抑商;契约权利

D9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商事法律规范和西方法律语境下的商事法律规范是有着质的区别,虽然中国古代没有“民商法典”,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没有关于商事的法律规范,中国商事传统中也不乏商事法律规范的思考。根据史书的记载,中国古代曾存在着大量的商事活动,而中国古代商事活动的存在,意味着商事活动法律规范的存在。既然存在商事法律规范,那么在中国古代的商事法律规范中是否存在契约权利呢?

契约权利是一个西方法律语境下的词语,确切讲是源于西方民商法活动中的词语。在“家国天下”的中国,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重农抑商”的治国方略的土壤中是否有契约权利的种子发芽并生长呢?

1 中国古代商事法制之价值观形成

对于中国古代商事法制价值的影响是“义利观”,义利观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传统法律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义利观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道德与利益的基本看法。什么是义?孔子说“义者,宜也”,荀子认为:“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在这里儒家所讲的“义”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准则的状态,其核心是通过宗法伦理建立起来的尊尊、亲亲的等级秩序和观念。所谓“利”就是人们需求的物质利益。对于义和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先秦儒家义利观里礼和义并列,礼义并提。后经“春秋决狱、引礼入律”,儒家的这种义利观渗透并影响着中国古代商事法律规范。这种义利观的主要内容就是始终将宗法伦理的等级秩序置于物质利益至上。

这种私人商业与宗法制的小农经济有着根本不可调和的矛盾。宗法小农经济社会的伦理的“义”,在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于“三纲五常”,“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姑义、妇听”等。而这些价值观的形成,只有在一个封闭、静止、愚昧的小农社会里才能形成。只有在后辈依靠前辈传授的生产技术才可以生产继续生存下去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做到。商事活动可不需要这样,“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知地取胜,择地生财”,“以财力相君长”。

在宗法小农经济社会里,以礼义伦理为基础的法律文化,自然将抑商为己任。而“抑商”也就成了传统中国古代法律中的内容,在中国古代法律中涉及商事法律部分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在这种伦理价值观的社会里讲究个体独立的契约自由的思想很难形成并发展。

2 抑商,也抑制了契约权利的发展

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而商事活动必然会导致贫富不均,这跟儒家的“均平”是格格不入的。我们在这里谈的商事活动有别于帝王家的商事活动,是一种私人商业活动。从农耕的古代中国来看,商事活动对统治阶级有四个危害:一是与“国”争利。二是商业发展易与农业争夺劳动力资源,威胁国家根本。三是商人流动不利管理。四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容易形成“集团”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统治阶级一方面从经济上进行打击,另一方面在政治上进行压制。管仲相齐,“管山海之利”、唐法“私盐一石至死”;凡有利可图者即禁民营收而官营;汉代征收人头税,规定“贾人倍算”,从而对商人进行盘剥;“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驰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面对统治阶级对商事活动和商人的打击、限制,人们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必然限制了契约权利的发展。

3 中国古代法律仍有契约权利的存在

中国古代商事法律规范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深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从国家到家庭内部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那么作为契约权利的主体是否具有契约自由权和契约平等权呢?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尊尊之间是平等的,那么至少尊尊具有独立的契约主体的资格,尊尊之间可以平等、自由的订立契约,少有因等级问题而产生非自由意志的问题。根据经济学原理要使财产收益最大化,必须加快财产流转,关键是财产所有权人在自己真实意志下依法律许可范围内处理自己财产。除家庭内部的等级外,契约权利的当事人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人身依附关系呢?赵冈先生认为中国自战国以来即存在劳动力市场,并认定雇主、雇工之间无封建性人身依附关系,而是纯粹的市场买卖关系。宋朝律令明文禁止此类人身依附关系:“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正如古罗马在家父制度下能够萌生契约自由思想一样,在古代中国家族一体观念浓厚的情形之下,契约自由与平等也同样是存在的。跟古罗马相隔万里的中国也是如此,“古代中国虽采取的是等级的社会与国家的结构方式,但政治等级上的君臣、官吏、官民之分,社会等级上的良贱之别,家族家庭内部等级上的亲疏、尊卑、长幼之异,并没能消灭经济生活中的契约平等,缘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家庭伦理生活与经济生活不同,在朝、在家、在外不同,古代的中国也是一个契约社会,契约本身也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张晋藩先生认为,中国历史上成文民法中最主要部分是数不胜数的民间契约。既然存在着契约关系,那么必然会存在契约权利。契约本身就是权利能够实现的工具,大量契约的存在,证明了中国传统社会对契约权利的重视。

中国古代契约权利虽然缺少西方社会契约理论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契约权利本身没有。纵观中国古代法律规范史,以刑为主,虽无成文民商法典,但有民商规范,而民商规范以“抑商”为多,晋朝傅玄的《检商贾》有说:“夫商贾者,所以冲盈虚而权天地之利,通有无而一四海之财。其人可甚贱,而其业不可废。”。从这种古人又爱又恨的角度看,统治阶级只是对契约权利采取了遏制措施。虽抑商但商存在,商在则契约在,契约在则契约权利在。

参考文献

[1]马明贤,马茂青.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视野下的中国商事传统[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29.

[2]孔子等著.中庸,四书五经[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8,(4):23.

[3]赵晓耕,周子良.易清,中国古代义利观对重农抑商法律传统的影响[J].船山学刊,2008,(2):143.

[4]孔子等.中庸,四书五经[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8,(4):47.

[5]孔子等.论语,四书五经[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8,(4):79.

[6]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0.

[7]赵冈.中国经济制度史论[M].北京:联经出版有限公司,1996.

[8]张姗姗.中国古代契约主体资格的限制及其文化分析[J].河北法学,2010,(10):87.

[9]霍存福.中国古代契约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敬畏契约与对契约的制度性安排之理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5):57.

[10]张晋藩.法制史简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吕洪果

商事活动民商法论文 篇3:

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商事信用法律建设工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从开展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研究的意义出发,分析现阶段我国民商法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情况,进而结合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展方向,对在下一步工作中加强我国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工作提出了相关意见建议。

关键词:民商法视野;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

一、开展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研究的重要意义

商业信用作为现代社会商业活动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民商事法律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商事法律制度发展,维护民商事活动秩序

开展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将对促进我国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并为维护我国民商事活动正常秩序发挥指引作用。从德、日等国商事立法工作来看,有关商业信用的规定往往作为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及法律规范数量繁多。加强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商事法律制度发展,对维护民商事活动秩序发挥积极作用。

2.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水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开展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研究,还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商事信用法律制度作为我国民商事法律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居于重要地位,提高相关研究工作将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发展。同时,也将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促进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基于民商事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情况

正如上文所述,开展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法制建设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相关工作实际,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基于民商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工作发展基本情况如下。

1.现阶段我国民商事法视野下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成果

现阶段我国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商事信用法律原则在民商事部门法中得到明确。我国《民法通则》将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加以阐述,为商事信用法律规则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在我国《商法》中公平交易原则作为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具体体现也得到了明确。二是与商事信用法律相关的民商事立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民法通则》《商法》《广告法》《破产法》等10余个部门法中均对商事信用做出了具体规定,商事信用立法工作全面展开,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2.现阶段我国民商事法视野下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不足

结合相关工作实际及商事信用法律规范发展方向,现阶段我国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仍存在这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商事征信法律制度发展滞后。我国商业活动信用评级工作发展缓慢,社会信用体系及企业信用评估工作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的精细化实施。二是信用信息保护制度不健全,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发展不全面。在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中,对个人及企业信用信息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日益凸显,重管理、轻维护的法治建设观念有待调整。

三、加强我国基于民商事法视野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当优先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基于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有序发展

要加强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制建设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制度空间。法制工作部门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特点,尽快制订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发展规划,为各项工作的顺利推动指明方向。我国各级法院及法律工作部门要结合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加强对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的研究工作,与时俱进调整和更新制度规范。

2.加快立法创新,推动基于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健全

要加快民商事法视野下的商事信用法律立法工作,结合形势变化积极完善我国商事信用法律体系。一方面,相关立法部门要提高立法工作水平,促进我国商事信用法律体系科学化发展;另一方面,要以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应用为核心,通过制订立法解释、发布指导案例等方式引导相关司法工作发展,为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应用水平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工作必将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在下一步工作中,相关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优势,针对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的不足与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积极推动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建设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张春和.民商事法律制度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辩证研究[J].商事法律,2016(03):22-23.

[2]刘喜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2017(06):42-43.

[3]杜伯濤.我国现行商事法律视野下的商业信用法律关系研究[J].法治发展,2016(11):22-23.

[4]李全喜.提高我国社会信用水平促进我国民商事法律制度发展的策略分析[J].商业信用,2016(07):62-63.

作者:邹逸坤

上一篇:硬盘计算机软件论文下一篇:开发性劳动分析论文